首页 和孩子划清界限

和孩子划清界限

举报
开通vip

和孩子划清界限 1 和 孩 子 划 清 界 限 这是小巫继续《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之后,为4岁以上儿童父母撰写的新作。本书 , 通过讲述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加上细致深入的推理和分析,探讨父母潜意识中的内心恐惧和心理伤 痕对于养育孩子的负面影响,介绍“真爱行为、“心理疆界”以及“训育”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 并提出给儿童树立规则、训育儿童自律的实际操作手段。作者身为美国教育学硕士,近年一直关注西 方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极具实用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小巫,美国 Rutgers 大学教育...

和孩子划清界限
1 和 孩 子 划 清 界 限 这是小巫继续《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之后,为4岁以上儿童父母撰写的新作。本书 , 通过讲述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加上细致深入的推理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探讨父母潜意识中的内心恐惧和心理伤 痕对于养育孩子的负面影响,介绍“真爱行为、“心理疆界”以及“训育”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 并提出给儿童树立规则、训育儿童自律的实际操作手段。作者身为美国教育学硕士,近年一直关注西 方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成果。本书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极具实用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小巫,美国 Rutgers 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咨询员,两个孩子的妈妈。曾在美国两所大 学做管理职位,并出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新闻官,发表过诗歌、小说,撰写过电视剧本,拍摄过电 影,导演过话剧,最终决定做一名教育专家。出版过《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在《父母》 杂志上主持母乳喂养专栏,在其他的育儿和时尚类杂志上主持早期教育专栏,并荣获“中国国际家庭 教育论坛形象大使”称号。 开篇 初探训育 一个周末,Sam 去探访原来照顾过他的佟阿姨,两人去公园划船、钓鱼。晚上接回家,Sam 小 心翼翼地走进来,怀里紧紧地抱着—只瓶子,里边游着三条美丽的金鱼。其中一条红色的是他自己钓 上来的,另外一条黑色的和一条红白相间的是钓鱼池送的。Sam 最喜欢红色和黑色的,给它们起了自 己的名字 Sam,红白相间的叫 Fred。 Sam 特别在意这几条金鱼,回家不脱外衣不喝水就嚷嚷着要给鱼吃饭,这之前他已经喂了好多 鱼食。我告诉他金鱼是人工品种,基因上有缺陷,不知道饱,会把自己撑死。Sam 让我帮他把金鱼放 在一只洗衣盆里,他坐在自己卧室的窗台上跟它们玩儿。我—边在客厅里给女儿喂奶,一边和来家里 做客的王甘博士说话,听见丈夫在小卧室里告诫儿子,随后丈夫很着急地跑到客厅来对我说,“这些 鱼恐怕活不到明天!他—直在抓它们,盆里都是鱼鳞!”我说,既然你劝他,他不听,那就随他玩儿吧 , 第一次有金鱼,当然爱不释手,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倒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刚刚送走王甘博士,从小卧室传来 Sam 撕心裂肺的痛哭声:红金鱼死了!窗台上、地板上、他 的衣服上,全是水。我把 Sam 抱在怀里安慰他,他叫着再去钓一条鱼,我说天黑了,公园关门了,今 天不能去了。他说明天去,我说明天你要去幼儿园,只能周末再去钓鱼。他哭得更厉害了。丈夫过来 , 2 “谁让你使劲儿玩儿它们,不是告诉你这样鱼会死吗?”我说, “不要说他啦,这么漂亮的鱼死了, 多令人难过啊,让他好好伤心一会儿吧。” Sam 哭啊哭,吃完晚饭,还接着哭。我让他给佟阿姨打了个电话,报告这个不幸的消息,他又 哭着跟阿姨分享了这份悲伤,并且小小地转移了—下伤心的对象:抽抽搭搭地说他忘了把赢得的气球 带回家,阿姨答应星期三给他送过来。哭够了,Sam 说不跟爸爸洗澡,跟妈妈洗,洗完了澡,小人儿 心情好转了。 在一次讲座中,我讲了这个故事,一些爸爸妈妈表示,当时孩子哭得那么厉害,自己肯定会心 软,马上出去到自由市场买一条金鱼回来,让孩子别哭了。 是啊,几乎没有哪个家长能够听着孩子的哭声而无动于衷。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孩子的快乐当成 自己的快乐,孩子的悲伤呢,当然也变成了我们的悲伤。我们恨不得让孩子每时每刻都欢天喜地、无 忧无虑,所以我们很乐意随时随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魔杖——即刻解决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办法、力量或钱财——好 比喊一声“变!"马上从痛苦中解救孩子,从而也获得自己心灵的片刻安宁。 然而,且慢!先看一看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帮助孩广逃脱了痛苦,同时也逃避了责任。 而实际上,痛苦是孩子成熟道路上最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美国心理学家、 《和孩于建立疆界》的作 者克劳德与唐森博上说,“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 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这些问题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迟享 乐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现的愿望感到难过,而后适应困境对 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成功会接踵而至。” 这段话道出了训育儿童自律的四大原则——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真相、求得平衡。 拿 Sam 这件事情做例子分析: 首先,他必须承担的责任是——自己不了解金鱼的特性但又一意孤行,没有听取爸爸的劝告, 把金鱼“玩”死了。失去了心爱的金鱼,他非常伤心,这是他行为的自然后果,没有别人可供谴责。 其次,失去金鱼后他的本能反应是——再来一条,替代上一条,以拥有的快乐替代失去的伤痛 。 但是,没有经历失去的伤痛,又怎能深刻领会拥有的快乐呢?延迟满足的目的在于先经历痛苦、战胜 痛苦,从而增进享乐的感受、提高满足的意义。“这是惟一恰当的生活方式。”《无路之旅》的作者 、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各特·派克医生说。 第三,他必须面对的真相是——爸爸妈妈以及他自己都不是全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办法 扭转局面的。金鱼已死,不能复活;时间已晚,不可能再获得另外—条金鱼;即使是明天,也要先上 幼儿园,等到周末才能有机会弥补今天的损失。虽然他很伤心,但是生活照常继续。 第四,他需要找到平衡自己的方式——那就是放弃拥有的愿望、接受现实,用理智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情绪。 这样做,其实非常痛苦。但是一旦掌握了这门艺术,他就能成长为一个内心拥有强大力量的人。令人 欣喜的是,Sam 尽情地发泄了伤心的感情,他几乎没有产生愤怒这种幼稚的情绪,而是很快达到了难 过这种成熟的情绪,随后恢复了平静。 也许有人会说: “绕了半天弯子,你不就是在讲‘挫折教育’吗?” 我不喜欢使用“挫折教育”这个词,原因有二:一是这个字眼把父母和孩子放到了不平等地位 上,父母高高在上, “教育”孩子什么是“挫折”;二是很多父母对这个词的理解过于片面,以为 “挫折教育” 就是给孩子点儿苦头吃,甚至把强行违背孩子的意志、跟孩子进行权力斗争也叫做“挫 折教育”,到头来孩子什么“教育”也没接受,反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训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训育家长的过程。对孩子意志力的考验,往往首先是对家长意志力的考 验。家长是自律的,孩子也能够自律。当我忍住内心的怜悯、约束住解救 Sam 的冲动,让他完整地经 历自己亲手制造的伤痛、努力地面对现实、平静地放弃自己的愿望时,他也从中吸取了教训、获得了 宝贵的第一手经验,他便成长了。 爱孩子,就要永远做有益于孩子心灵成长的事情,虽然这意味着我们自己也要经历一些煎熬。 运用这种训育方式,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3 1、不要斥责孩子“我不是早告诉过你吗?干吗不听我的?” 2、允许孩广发泄悲伤的情绪,并且给孩子共情“丢掉了心爱的东西,真让人难过啊!” 3、无论孩子怎样哭闹,家长自己一定要保持平静。给孩子讲道理,不要嘲笑、打击孩子: “这有什么了不起?也值得哭?明儿再买一条不就得了!”让孩子的经历占主导地位,而不是家长的情 绪。 4、最重要的是,平时的亲子关系良好、孩子的安全感坚实,运用这种训育手段才能取得最好 的效果。 第二天早晨,我和 Sam 一起看剩下的两条金鱼,我对他说,我知道你爱它们,喜欢跟它们玩儿 , 但是不能抓着它们不放。Sam 立刻回答说,我知道了,我就看,不摸。 Sam 才四岁,从这件事情他可以初步地、朦胧地然而却又切身地体会到真爱的两大原则: 首先,爱谁,就要尊重他,给他生存的空间,不能只顾抒发自己的感情——“爱不释手”,否 则这条生命就会窒息而亡。 其次,爱谁,就要承担失去他的风险,就要做好承受失去所爱对象这种痛苦的精神准备。 这两个看似浅显的道理,我们多少成年人都难以理解和掌握! 我们给爱人和孩子足够的生存、成长的空间了吗? 即使明知可能面对的是拒绝或者失去,我们还能够勇敢地爱吗? 我们能够接受所爱的人(比如孩子)某一天会离开我们、独立生活这一现实吗? 上 篇 驱除父母内心的阴影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我的儿子 Sam 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妮妮,是个美国小姑娘,比Sam 大 1 岁,原来在孙瑞雪开办 的儿童之家和 Sam 做过同学,她妈妈在儿童之家当外教。 儿童之家解散后,妮妮一直没有上别的幼儿园,而是在家里跟着妈妈。妮妮的妈妈是单亲母亲 , 需要外出教书养家糊口。妈妈上班时,妮妮由邻居的几个朋友照看。这些朋友分别属于几个美国大家 庭,每个家庭都有 10 来个孩子,成年的孩子在美国工作,未成年的孩子跟着父母在中国。他们的父 母也是教师,收入较低,支付不起这边国际学校高昂的学费,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在家里上学,英语称 做 home schooling。 经常照看妮妮的有三个美国少年是兄妹:Matt(16 岁)、Chris(15 岁)、Annie(13 岁)。虽然都 是 teenagers,这些美国少年比同龄的中国少年显得更加成熟。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独立自律、 团结友爱、活泼健康的人格,令大多数在溺爱中长大的中国少年望尘莫及。而且,这些美国哥哥姐姐 对妮妮那种爱护和尊重的态度,仿佛已经融人他们的血液之中。我常常暗自感叹,惟愿我们的家长能 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半这些兄长对妮妮的态度。 2004 年春天,我们从新西兰度假回京后的一个多月里,每天下午从幼儿园出来,Sam 就到小区 的操场上找妮妮玩儿,我跟那些少年们一起打球。两个小人儿特别融洽,甚至还举行了 “婚礼”, “生”了两个孩子(事后告诉 Sam 爸爸,他还很遗憾 儿子娶媳妇怎么没邀请他)。 有一天,Sam 没去幼儿园,跟着我在家里玩儿。到了 4点, 该去找妮妮玩儿了,Sam 骑上他 心爱的自行车。我对他说,如果妮妮要骑你的车,你可不能推妮妮。曾经有一次 Sam 也是带着车跟妮 妮玩儿,让妮妮骑了一会儿,把车要回来时妮妮不肯下来,Sam 一着急就推了妮妮—把,妮妮从车上 摔了下来。操场上是水泥地,摔下来比较危险。这一次,Sam 答应不推妮妮,但是也宣告:“我不让 妮妮骑我的车!” 到了操场,我和少年们开始打球。突然间,Sam 大哭着来找我,“妈妈我不要妮妮骑我的车!” 原来妮妮趁着 Sam 不备骑上了车,Sam 向她要,她不给。我抱着 Sam 坐在椅子上安慰他。13 岁的 Annie 见状找到妮妮,说她不应该没有征得 Sam 同意就擅自骑他的车,妮妮也哭起来。我对 Sam 说,你看, 4 本来你们挺高兴的,你不肯跟好朋友分享你的车,结果两个人都不高兴了。 Annie 拉着妮妮走过来, 对妮妮说,你先跟 Sam 道歉,然后好好问他能不能骑他的车。妮妮小声道了歉,Sam 则跳上车骑走了 。 我对妮妮说,这辆车是 Sam 的心爱之物,他从来不让别人动(包括自己的妹妹),今天才骑了没 多久,还没过瘾呢,你就先让他骑吧,待会儿他骑够了,就会让你骑了。 两个孩子都不哭了,也不理对方了。Sam 骑着车转磨磨,妮妮躲在一边的器械上。Sam 过来找 我,嘟嘟囔囔“妈妈你来”。我知道他要什么。我对他说,妮妮是你的好朋友,你想跟她一起玩儿对 吧?你去跟她和解吧。Sam 还是吭吭唧唧“我要妈妈跟我”,我说,“不行,妈妈也跟朋友在一起, 我离开了球场,朋友们就不能继续打球了。现在我要回到我的朋友那里去,他们都在等我,我不能离 开他们。你去找你的朋友,解决你们的矛盾。” 我回去继续打球,Sam 骑着车围着我们转了几圈,每次我都劝他,“Sam 离开球场,小心球砸 到你身上。”Sam 见我这里没什么希望,就慢慢地骑向妮妮。到了她附近又掉转车头骑开,三番五次 之后,我也不看他了,专心打球。不知道从哪一分钟开始,这两个小家伙又笑成了一团,丢掉的友谊 找回来了! 偶尔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有些好奇,如果换了别人,她会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1。Sam 不肯跟小朋友分享他的车,妈妈批评他,要求他把车让给妮妮骑,Sam 仍然拒绝,妈妈 觉得有些丢脸: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小气! 2。Sam 哭鼻子,妈妈也批评他:“别人骑你的车又怎么了?这么点小事也哭鼻子?还像个男孩子 样吗?”心里头也挺烦的: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窝囊! 3。Sam 跟妮妮闹别扭了,妈妈带着 Sam 去求和,要求 Sam 必须马上跟妮妮和好,甚至替 Sam 向妮妮道歉,拉着他们的手放到—起,等等,总之是要参与和解救。如果 Sam 反抗或者干脆跑掉,妈 妈觉得脸上讪讪的,心里恨恨的:回家收拾他去! 4。事后跟朋友们讲起来,还免不了抱怨孩子几句:这孩子,真不懂事!别人家的孩子都挺大方 , 偏他小气,还窝囊。你说说,我该怎么纠正他这些个缺点? 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出版后,一些朋友和编辑向我反映,有些妈妈在看了我的书后 说,“小巫怎么把 Sam 夸得跟朵花似的,好像他浑身上下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我听了还觉得奇怪:对啊!在我看来,Sam 的确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啊!后来在育儿论坛上,经 常看见“我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某某缺点”一类的文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妈妈们对自己的孩 子太苛求了!她们忘记了什么是“正常的孩子”,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孩子”,结果当然是竹篮 子打水,不仅自己伤心失望,孩子也惶恐不安、自卑沮丧。 先分析一下 Sam 和妮妮的这次事件: 1.Sam 不肯跟妮妮分享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是不是缺点?不是。这是四岁孩子的正常表现。悄悄 在“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一文里这样解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 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因为有这样的误区,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 孩子的一种伤害。”她还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心爱的物品,就如同家长也有比如钻戒之类的珍宝 一样。有人会强迫你把手上的钻戒摘下来让她戴一个星期吗?那你也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心爱之 物。 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 意识的建立和完善,也并非是需要改正的“缺点”。 2。Sam 的车被妮妮抢走了,他急得大哭,是缺点吗?也不是,甚至这是他的进步。妮妮抢走了 他的车,他本能的反应是推倒她、抢回来,这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次他牢记妈妈的教诲, 修正了以前的不恰当行为,不肯使用武力,无奈之下,只有哭诉。多么优秀的孩子!我应该表扬他才 对啊! 3。Sam 和妮妮闹别扭了,想和好却又犹疑畏缩不前,甚至想让妈妈帮忙。这是缺点吗?当然不 是。这也是正常的表现。孩子的社交技巧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在诸多类似的“事 5 件”与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我是否应该参与其中帮助 Sam 呢?这要视他的年龄和“阅历”而定。 如果在三岁之前,我会带着他找到妮妮,协助他向小朋友表示友好。现在他四岁了,我如果再跟着搅 和,就不是帮助,而是阻碍他的成长了,下一次他还是不能够独立解决这个矛盾,还是需要依赖家长 。 从这一件具体的事例我们能够看出来,许多我们成年人看着不合适的表现,其实是与孩子年龄 相符的正常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临大敌。 这些行为需要“纠正”吗?我不使用这样严重的字眼。当你看完这本书后,就会明白,孩子的 有些行为是阶段性的,过—阵子就自然消失了;有些行为是孩子内心感受的表现,我们做父母的能够 理解并且包容。所有的行为都有其或显著或隐蔽的动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引起我们的关注、 控制我们的情绪以感到自己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样行为是他成心“使坏”,是必须 严阵以待的“缺点”。具体行为具体对待,有些时候是我们成年人的不当导致了他的—些反应。排除 了各方 面的因素之后,还有多少是他的真正“毛病”和“缺点”呢? 几乎没有。 所以我说——我的孩子没有缺点!①(这不是一个自大狂式的口号,也不仅仅指我自己的孩子没 有缺点,而是说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缺点,倡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保持这种态度。)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孩子是完美的。他还是会做错误的事情、出现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的宽容、 引导和训育。 可能不少家长心里头都暗暗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慷慨豪爽、人 见人爱。小朋友要他的玩具,他痛快地给予:“拿去玩儿吧!”和小朋友闹了矛盾,他爽快地赔礼道 歉、握手言欢、不存芥蒂。不要说天下很少见这样的“模范”儿童,就是成年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吧? 用这样高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来要求孩子,除了让孩子感到自卑、让家长感到烦恼之外,还能达到什么建设性的目 的呢?再说,就是硬逼出这么个失去了童真的小君子来,惟一获得满足的,不就是我们当父母的虚荣 心吗? 所以,每当孩子表现“欠佳”时,我们最好做到: 首先,默念几声:我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孩子;什么“毛病”都没有的孩子才是不正 常的。 其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行为,接纳他的特性;帮助他、引导他、鼓励他,避免批 评、斥责和强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顾全自己的面子,而做出伤害孩子的言行。 一旦把孩子不被我们接受的行为看做是“缺点”,必须“纠正”,我们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 对立面上,成了我们的“假想敌”。一旦我们对这些“缺点”宣战,我们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家长都担心,如果我不“纠正”孩子的这个“错误”,他 会不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管教?谁敢说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那怎么得了?谁身上没缺点哪?说他 没缺点岂不怂恿他自高自大?他还怎么虚心、怎么进步呢? 其实这类担心来源于家长内心的一种恐惧,这个恐惧的根源在于家长自己,而不是孩子的必然 现实。 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而不是把它投射到孩子身上、向孩子宣战呢? 父母内心的恐惧 在网上,一位母亲自称“一个伤心的妈妈”,向大家诉说她的困惑。她给三岁的女儿总结了两 项“缺点”:内向、胆小。具体事例如下: 其一,某天晚上她带着女儿在饭馆吃饭,饭后要求女儿去收银台交钱,女儿不愿意去,妈妈“做 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女儿就是不肯。母女僵持了 20 多分钟,最终还是妈妈自己交了款。这件事情 让妈妈“很伤心”,因为她在女儿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得到的结果却是女儿“连这么点小事都做 不好”。 其二,只要上街,女儿就必须牵妈妈的手,少牵一会儿都不行。给妈妈的感觉是“她非常没有 安全感”。为了女儿,母亲辞职回家做了全职妈妈。她说:“平时对她小心呵护的,就怕她没安全感 。 6 我有一个朋友,对孩子远远没我有耐心,可她的孩子上街都自己甩开腿跑,她还比我宝宝小 1岁。” 写到这里,这位母亲不由得悲叹:“这么胆小的宝宝,我该怎么办啊?” 三岁的孩子不愿意独自去收银台交款是很正常的,成年人眼里的小事—桩,在幼儿眼里却是天 大的挑战。如果父母希望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可以每次付款时领着孩子去收银台,先给孩子做示范 , 再找机会鼓励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动交款,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孩子推到陌生人面前独立完成一项任 务。 三岁的孩子上街喜欢牵着妈妈的手也是很正常的,甚至值得表扬,说明这个孩子自我保护意识 比较强。三岁幼儿还不能够应对四周繁杂的环境,必须依靠父母保障人身安全。那个朋友的两岁幼儿 在街上乱跑,其实很危险。 由此看来,这位母亲的伤心显得有些小题大做。细细问一问,原来是孩子的爸爸比较内向,这 是妈妈对丈夫最大的不满意,爸爸也不喜欢自己的内向性格,因此夫妻双方都急切期望女儿性子开朗 大方。谁知遗传基因并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家长本人的性格在平时的言传身教当中必定也会影响 孩子的性格,他们的女儿最终还是像爸爸,内向、拘束、腼腆。妈妈不愿意接受丈夫的性格,转而试 图塑造女儿,甚至问“大人我改变不了,孩子我难道也得无条件地包容吗?” 让我们想一想这个孩子的处境:妈妈对自己不满意,爸爸也对自己不满意。不满意什么呢?自 己从父亲身上承传的性格,是自己无法改变的,起码在三岁这个年纪是没有能力改变的。孩子会有怎 样的感受?她会多么的自卑啊!每天生活在父母对自己不满的紧张气氛和压迫感中,她还能够获得足够 的安全感吗?但愿她永远不知道妈妈说过:“说实话,如果孩子长大后真的不是一个大方开朗的孩子, 我会失望,虽然我是那么的爱她。”这种不现实的期待和失望足以摧毁一个孩子;这样说话的母亲, 恐怕尚未掌握什么是真正的爱。 不知从何时起,在某些父母眼中,内向变成了一种缺点。人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性格,世界才 丰富多彩,人际结构才稳定平和。内向的人自有沉静、安稳、含蓄的优势;外向的人则可能由于浮躁 、 张扬而遭受挫折。但是一些家长不能够辩证地看待性格差异,急着把内向性格的弱势与外向性格的强 势相比,害怕自己内向的孩子“吃亏”。 这属于典型的父母内心中的恐惧在作怪。父母怎样枪弹不发地俘虏孩子呢?答案在于父母的潜 意识。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说:“那些最隐蔽的、最私密的东西,具有最可怕的摧毁力 。 父母潜意识的力量大大超过在一个家庭中显而易见的交流。”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在潜意识里,都有一间贮藏室,里边库存着我们最具威胁性的记忆 、 情绪和性格趋向,特别是那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试图遗忘在脑后的、负面的东西。心理学大师荣格 将它们统称为我们的“阴影”。荣格认为,这些潜意识里的贮存绝非毫无害处,更不会自动销声匿迹 。 我们也许能够把它们拒之意识门外,但它们依然对我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些阴影侵蚀着我们自身 和那些与我们亲近的人。我们内心中,两种冲动展开着一场浴血奋战:把自己缺憾的感受曝露出来画 上句号,或者继续否认、继续抗拒。 想要治理自己的心理伤痕、驱除内心的阴影,我们必须把心中积攒的“垃圾”曝露在光天化日 之下。我们具备这样的勇气吗?就像衣柜里边关了一只恶魔一样,看它—眼都会令人魂飞魄散。但是 我们把它关闭得越久,它的力量就越强大,我们也就更加胆战心惊,更加小心翼翼地不去接触它。 作为家长,如果你有不为人知(甚至不为己知)的内心恐惧,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碰一碰这些恐 惧,你的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小人儿的直觉也许尚未发达到能够体会你到底害怕什么,但是他们能 够准确地察觉到你什么时候不高兴了、烦躁了,你的呼吸急促了,你的脸色难看了。当你发怒和焦虑 的时候,就是你深埋心底的恐惧趁机在兴风作浪。 这些恐惧是些什么东西呢? 1。我们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的自身缺憾; 2. 家人(尤其是配偶)身上令我们感到不满、厌烦却又无能为力的缺点; 3。生活中的挫折经历给我们留下的屈辱和遗憾; 7 4。面对未知和未来所产生的焦虑和担忧。 这些内心阴影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荣格说,“所有的潜意识都会 得到投射。”我们会把内心的阴影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就像把一个影像投射到一面屏幕上一样。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是理想的屏幕,可以投射自己的阴影。孩子无依无靠、无助无援,根本不 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就不会提出抗议。即使他们有所质疑,父母也能一句话就给否决了。 把自己想抛弃的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之后,父母便开始向投射出来的阴影宣战。他们对自己不 满,却没有勇气面对;他们对配偶不满、企图改变对方,但是没有成功;他们在生活中受了委屈,却 无力反抗;于是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当做敌人,力求取得胜利。 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受伤最严重的,恰恰是无辜的孩子,而且这种伤痛往往伴随他们一 辈子。 一位妈妈向大家请教,自己的女儿是不是太乖巧了?刚刚两岁的小姑娘,从来不给妈妈找麻烦, 从来不大哭大闹,对妈妈总是百依百顺,爱读书唱歌、爱背诵诗词儿歌,没摔过跟头,“细心、敏感 、 谨慎、自律”。看上去这样的孩子简直完美无缺,是多少人心目中理想的孩子。奇怪的是,这位妈妈 并不满足,反而十分担心:“细想想女儿真的乖巧之极。不过,我又担心这孩子长大了太过于墨守成 规,没有创造力。我真的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乖女儿’该怎样实施早教?” 这位妈妈的担心有些令人哭笑不得:孩子闹了我们不喜欢,到处寻找怎样让孩子安静下来的法 子,特别羡慕那些“听话、乖巧”的孩子;然而终于出现了一个大家求之不得的乖宝宝,我们也不喜 欢,又担心孩子太乖。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呢?孩子到底怎样做,才能令父母满意呢? 仔细听听这位妈妈的话,就能明白她担心的由来:“我和她爸爸在外公外婆及爷爷奶奶眼里都 是乖孩子。”怪不得呢!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都是“乖孩子”教育、也不由自主地长成了“乖孩子”, 然而内心深处,她对自己和丈夫的这种“乖孩子性格”并不满意,认为自己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 当惯性使得这对父母把女儿也雕刻成了自己的复制品时,他们开始觉得不安了,开始担心孩子长大了 也变成自己这个样子。这又是一例典型的父母将自己的内心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说实在的,用“墨 守成规、缺乏创造力”来形容一个两岁的孩子,是不是言过其实?不难看出她实际上是在形容谁。 还有—位自称“失败的妈妈”诉说自己不满两岁的女儿让她“愁死了”,原因是孩子突然变得 非常顽皮、固执,要做的事情必须做,遭到拒绝就会大哭大闹。其实这是幼儿智力发育的里程碑,是 这个年龄段典型的正常的表现。但是这位妈妈面对女儿的自主、执拗、反抗等正常行为惊惶失措,拼 命压制,甚至动手打孩子。 为什么这么恐慌呢?答案还是在妈妈自己身上:“我不知道姐妹们的孩子有无如此‘倔犟’的, 是否我太没耐心了?说实语我和她爸爸脾气也都有些倔,真担心她以后会发展到自虐。真是愁死我 了……” 在两岁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和丈夫的影子,给这位妈妈带来空前的恐惧。自己无法克服、克制 的性格特色,在孩子身上就更难施以控制。“自虐”这个字眼令人触目惊心,却道出了问题的关键所 在:这对夫妻“倔”起来的时候会采取自虐手段,因此担心孩子也顺着这条道路发展。如果她放松下 来,给女儿自由成长的空间,孩子绝没有理由去自虐;然而如果她就这么压制、更改孩子,长期的压 抑和束缚的确会通过自虐而得到宣泄(到那时,这位妈妈会认为自己的不祥预感得到了证实……) 我的朋友,—对英国夫妇,育有—个健壮活泼的小男孩儿比尔。平时我们两位母亲经常带着孩 子一起玩儿。有一阵子,夫妻俩人都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英国妈妈不免有些焦虑。邀请她跟我们一 起郊游,她说我们的车没有富余的可以放儿童座椅的地方,她担心孩子的安全,就放弃了。有趣的是 , 她把这种内心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尔受了影响,也变得害怕坐车、害怕登高、害怕大幅度的运动 等等,而妈妈却告诉大家,这是孩子的心愿——“比尔不喜欢车子走得快,—进出租车,他就主动告 诉司机‘慢一点’。”在公园,Sam 邀请比尔—起坐开得飞快的矿山车,比尔懦弱地拒绝,妈妈就跟 着解释,“比尔不喜欢惊险的游戏。”这位妈妈没有意识到,其实是她自己不喜欢这些东西,比尔其 8 实什么都喜欢。那个时期她的心情欠佳,儿子是她快乐的源泉之—,她把儿子看得无比宝贝,也就把 他看管得非常严,生怕出任何意外。 一次在协和医院给医护人员中的妈妈们办早教讲座,散会后几位妈妈来询问我关于母乳喂养的 问题,她们几个问完问题坐在一起聊天,只见等在最后的一位妈妈非常小声儿地问我关于她女儿性格 的问题。她说她和丈夫都是内向性格,在人面前从不多说话(是啊,她在讲座过程中没有像其他人那 样举手提问,而是等到讲座结束后悄悄地来问),结果她五岁的女儿也十分内向,比如在幼儿园课堂 上从不举手发言、出门在外也不叫人、熟人见了问她去哪儿她也不理人家、家里来了人让她表演个节 目她死活不肯,等等。这位妈妈问我怎么办?我也压低嗓音轻轻地对她说,“现在这里就咱们六个人, 都是你熟悉的同事,你就给我们唱首歌吧!” 这位护士妈妈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着。我说,“你自己都办不到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孩子 办到呢?” 护士妈妈似乎明白了一点点,接着又问,“那出门在外,别人跟她打招呼,她不理人家怎么办?” 我问她,“你给孩子示范应该怎样回答了吗?比如别人打招呼,你也说‘你好!’别人问‘你们 去哪儿啊?’你回答‘我们去逛商店。’诸如此类的,有没有给孩子一个可以模仿的榜样呢?” 护士妈妈说,“我觉得她都五岁了,应该懂事了,不用我们多嘴。” 我告诉她,“如果你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无论她多大了,都不会无师自通,突然一天就明 白了怎样和别人打交道。你不引导她,只是要求她必须懂得礼貌、主动大方,不然就批评她,给她扣 一堆帽子,其实对她是不公正的。” 有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追求完美的人很难快乐。”理智、成熟的人能够冷静地接受现实、 积极地寻找平衡,对人生不求全责备。然而,一些家长却难以接受自己孩子的个性,总希望孩子完美 无缺。几乎从婴儿期开始,父母就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甚至把对成年人的要求套在孩子身上,孩子 当然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标准,于是父母就责备孩子。 事实上,那些看着孩子不顺眼的父母,往往对自己的评价就很低。他们真正不能容忍的,还是 自己(或者配偶)身上的“毛病”;他们力图修正的,是自己某些不堪回首的经历;他们竭力要在孩子 身上弥补和实现的,是自己未竟的心愿。 徐浩渊博士说过,父母不能公开、坦然地赏识自己的孩子,其实是因为他们不能坦然地欣赏自 己。他们很令人怜惜。因为他们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只能用孩子的成就给 自己一些慰藉。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我们希望的认可表达,而是反过来,养育他们 对自己的认可。 这一点,在一些全职妈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尽管选择放弃事业、回家专心育儿,这些妈妈 总觉得心有不甘,感到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她们内心怀有 很多恐惧: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家庭妇女”、“全职妈妈”的身份,害怕与社会脱节、最终被社会 遗忘;害怕由于经济不独立而遭到丈夫的抛弃……她们拼命在孩子身上补偿这些恐惧带给她们的不 安:一方面,她们过度包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不能离开妈妈独立;另外一方面,她们热衷于早期智 力开发,严格要求孩子达到超常标准,这样她们可以炫耀自己的“成就”,在他人那里挣足面子。 其实,通过努力,父母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处境和现状。但是改变自己太痛苦了,人们本能地回 避这一条路,而更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往往还打着“严格要求、 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孩子是无辜的,也是无助的,他无法反抗父母,只有折磨自己,以图取悦父母 。 不幸的是,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也很难对孩子满意。孩子生活在批评、指责、自我否定之中,在父母 制定的难以企及的高标准面前,感到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还怎么能够成长呢?缺乏自信 的父母,难以培养出具备自信心的孩子。只有父母坚信自己是优秀的,才能教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最需要我们给予他们什么呢?100%的、无条件的接纳。接纳、尊重他们的个性以及他们自 身成长发展的轨道,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是他们自信心和安全感的来源,是他们学习和成 长的动力,是奠定一生幸福的坚实地基。 9 人的性格会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而产生变化,经常有妈妈感叹“成为母亲改变了我的一生!” 更何况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孩子的一次行为而过分担忧她的未来、甚至给她贴上性格标签,是不 是显得有些荒唐? 大部分幼儿的一些表现——扔东西、抢玩具、争执打闹、吵闹推搡、淘气贪玩、认生害羞、执 拗倔强、哭闹耍赖、反抗父母,等等,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状态,只需父母宽厚的包容、耐心的引导 , 孩子会慢慢懂得道理,并且在“错误”中成熟、成长。其实何止幼儿,无论孩子多大了,无论他出现 了什么样的反常行为,都是他对环境的一种正常反应。只要我们耐心地接近孩子、倾听孩于,找出问 题的根源,很多时候,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就在我们垂手可及之处。 但是,垂下手来、蹲下身来、静下心来,对很多父母来说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多父母面 对孩子的一些不如意表现如临大敌、拼命纠正,担心“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得了……”甚至由于害怕 丢面子、被人当做无能失败的家长,而不惜牺牲孩子的自尊。这就是父母内心的恐惧在作怪。我们最 好先面对自己的内心,寻找这种不安全感的来源,再审视所惧怕的后果是否就是孩子的必然现实和事 实真相。 下—次孩子的某些行为或特点让你不满意、担忧焦虑、下不来台以致勃然大怒时,先别急着对 孩子发泄,而是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你是对谁不满意呢? ——你为什么这么焦虑这么担心呢? ——当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却没有得到期望中的收效,想一想这些期望是否 现实?是孩子能够达到的要求吗?符合幼儿成长的规律吗?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 ——是孩子使你失望了还是你自己造成了失望?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答案就在你手中。 到底谁吃亏了 2004 年 7月底,我应邀参加在连云港举办的首届世界儿童联欢节教育论坛,与会的另一位专家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在马路上,他看到一位外国孩子,手里拿着妈妈给自己买的遥控航舰模型,看上一位中国 孩子手里五颜六色的风筝,便提出要跟这个中国孩子交换手中的玩具。航舰模型比较贵,大概值几百 块钱,风筝则比较便宜,也就十几块钱。当时在场围观的中国人都怂恿中国孩子“跟他换!跟他换! 你多赚啊!”本来中国孩子并不情愿脱手风筝,因为他觉得对方的航舰比自己的风筝小,但是架不住 大家的热情相劝,莫名其妙地就换过来了。那个外国孩子的妈妈看着这一切,并没有参与进来,中国 孩子的妈妈也没说什么。外国孩子和中国孩子都非常满意地走开了,只剩下围观者津津有味地议论着 “外国人真傻,真好骗”云云。 的确,在成年人眼里,那个外国孩子太“吃亏”了。但是在他自己眼里呢?无论是中国孩子还 是外国孩子,恐怕都没有“吃亏”或者“占便宜”这样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满足这样 一个简单的愿望:得到自己向往的玩具。他们顶多看一下大小和多少,却不会比较高低贵贱。其实再 小一些的孩子,比如三四岁以前的幼儿,连大小、多少、先后这样的比较都不大会进行,他们根本没 有这种成年人的竞争意识。 在孩子社会交往的场合里,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小朋友甲手里的玩具被小朋友乙抢走了,甲愣 了愣,也没反应,又拿起另外一个玩具玩儿起来。小朋友丙看上了小朋友丁手中的玩具,走上前要拿 , 丁不干,推了丙一把,丙坐在地上咧咧嘴要哭,爬起来也没有还手,委屈了几秒钟也就过去了。天下 一片太平…… 但是,甲和内的父母却在一边坐不住了。 甲的妈妈比较有涵养,事后跑到网上征求大家意见——“我平时教育孩子要团结小朋友,有什 么事都要好好说,不要抢不要打,难道我教育错了?他怎么表现得这么怯懦?如果不教会他还击,他是 不是学不会保护自己?长大了是不是容易受欺负?” 10 丙的妈妈没有这么内敛,而是找到丁的家长告状:“管管你们家孩子吧!他欺负我们家孩子!” 如果对方不是卑躬屈膝地道歉赔笑脸,这场孩子之间的小小过节就很有可能演化成家长之间的巨大冲 突。 接着丙的妈妈转身再对丙劈头盖脸一通训斥:“你怎么这么窝囊?人家打了你,你连哭都不敢 哭!你怎么不打回去?真是废物!告诉你啊,下回别人怎么打你,你就怎么打他!”刚才挨了推没哭出来 的丙,这时号啕大哭,闹得妈妈更加生气:“哭什么你?不许哭!你就知道跟我这儿哭!早你干吗去了?” 如果有人提醒丙的妈妈孩子挨打是因为抢别人的玩具,她会愤愤不平地回答,“那就该挨打吗?再说 了,这么小的孩子连玩具都不敢抢,将来他还怎么竞争得过人家!” 好,那么我们先按照这两个家长的思路来办,鼓励孩子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别人抢我的玩具 , 我抢回来!别人打我,我伸手打回去!孩子们都这么剑拔弩张、龇牙咧嘴地“捍卫”自己,游乐场上会 是什么气氛?一片血腥,一片哭声,一团糟。孩子们还怎样学会和小朋友和平共处呢?在这种戒备、紧 张、进攻的心态中长大的人,还怎么能够平等待人、与人共事呢? 丙的妈妈痛斥了他,会把他变得强大起来吗?事实是,非但不会增强他的进攻意识,反而会适 得其反,把孩子变成一个真正的“窝囊废”:孩子当时受伤的情绪没有得到抚慰,反而遭到更加猛烈 的抨击,他的自信没有了,他的自尊丢掉了,他不知所措,惊慌恐惧,今后有了委屈也只能默默地忍 受着,不敢跟妈妈倾诉,免得又遭一顿斥骂,但是又的确提不起精神来,就那么委顿着,变得越来越 退缩、胆怯。 换—种解决方法呢?一方面,幼儿的语言能力尚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直接使用行动来表达自 己,我们其实可以帮助他们使用语言来表达:“请你不要抢我的玩具!”“别打我!”“等我玩儿完了 再给你好吗?”“来,咱们一起玩儿吧。”等等。另外一方面,如果孩子在遇到我们成年人眼中的“委 屈”时,并没有表现出难过来,我们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替他“记仇”甚至“报仇”。儿童的社交能 力是在不断的接触和冲突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他们大脑中主管社交能力的边缘系统需要直接的体验 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我们干涉、教导、管理他们,看上去似乎是在帮助或者保护他们,其实是在阻 碍他们的成长。不如放手让他们自己进行直接的交往,试探、摸索、总结出经验、规律和准则来,这 样才有助于他们的信心和能力的开发。 不过,说到底,是谁感觉“吃亏”了、“挨欺负”了、受了“窝囊气”呢?到底是谁“输不起” 呢? 在当今变化巨大、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一些家长承担了很多压力,他们无意间把自己的竞争心 态投射到孩子身上,把自己感受到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在外的交往特别敏感,斤斤计较, 总感到别人要占自己孩子的便宜、感到自己的孩子容易受欺负。自己对人生的感觉比较失败,就一心 想培养出成功的孩子来;自己经常受欺负,可不能让孩子也步了咱的后尘!即使那些在竞争中脱颖而 出、取得成就的家长,也很注重孩子在社交中的得失,希望孩子秉承自己的闯劲儿,从小就处于强势 。 父母本身的竞争、取胜、反抗的情绪都在担忧、焦虑孩子“吃亏”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宣泄。 某家育儿杂志社曾经举办过—场宝宝爬行大奖赛,参赛的宝宝们基本未满周岁,根本没有任何 竞赛意识。那一天,比赛的不是宝宝,而是家长。每当哨声响起,家长们一拥而上,推着自己的宝宝 向前、向前、再向前。一个婴儿半途摔倒了、磕疼了,大哭起来,他的母亲面无愧色继续推孩子前行 。 更有甚者,在练习区,编辑们看到一位已经会走路的孩子,被奶奶逼着练爬。老太太把孙子放在练习 垫的一角,自己走到对角线的另外一头,手中拿着一块吃食,咬—口,向孙子招手,“过来过来!” 孙子爬过来,奶奶奖赏一口嘴里的吃食。而后换—个方向,继续这种马戏团训练动物的招数。主编看 不下去了,上前劝阻老人别这样,老太太执拗地不听劝,一意孤行。事后主编对我感叹:“我们再也 不举办这样的竞赛了!这不是摧残孩子吗?” 那天的竞赛结果,让—位爸爸极其不满,他认定自己的孩子是第一名,就跟杂志社的经理大吵 大闹,甚至要动手打人。原本应该充满欢乐、幽默、和谐的婴儿活动,倏然间演变成了严重的裁判事 11 件。这反映了什么呢?只能说明这位爸爸的心态实在太不正常了!为什么把孩子生命初始的这么一场可 以说毫无意义的竞赛看得这么重呢? 徐浩渊博士忠告父母们:先调整好你自己。假如父母在竞争面前不是手足无措的话,你的孩子 将来就不会手足无措。 的确,如果父母能够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竞争和压抑等等,就不会斤斤计较孩子在社交 中难以避免的冲突。孩子看到父母从容不迫的处世态度,也自然学会了坦然面对冲突、拒绝和挫折。 父母越紧张、包办、过度保护孩子的社交活动,孩子越懦弱、胆小、依赖性越强。 讲两件发生在我孩子身上的真实情景: 2005 年春节期间,我们全家去新西兰度假,一天下午,我和婆婆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一座名为 Lollipop(棒棒糖)的大型儿童娱乐城,让孩子们尽情在里边玩耍,我们坐在给家长设置的咖啡厅里喝 茶聊天看杂志。中间我去查看女儿的情况,发现 Sam 已经跟另外一个年纪相仿的小男孩玩儿得热火朝 天,两个人在海洋球池里蹦来蹦去,又拿起球来到处扔。突然间,那个小男孩把—只球使劲儿扔到 Sam 脸上。 度假结束后,回京途中,在香港转机。香港机场设有儿童游乐区,我让两个孩子在里边玩儿, 我坐在外边的椅子上。不满两岁的 Miranda 走到一只转盘前,伸手转动着。突然间,一个和她差不多 大的小男孩儿飞奔过去,一把推开她,自顾自地玩儿起转盘来…… 这里请读者们做三道题: 1。如果挨“欺负”的是你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 2。如果你的孩子处在我这两个孩子的地位,他/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 3。如果你比较熟悉小巫的育儿方式,你认为她和孩子会各有什么样的反应和举动? (答案请见“训育四原则”一章中,“忠于真相”一段) 慈祥的虐待 冬季的一天,寒风凛冽,气温骤降。一位母亲冒着刺骨的北风骑车数里来到一所大学校园的女 生宿舍,找到正在这里上学的女儿。打开宿舍门,女儿见是母亲,感到十分惊讶,问她有什么事,母 亲说给孩子送羽绒服。 女儿感到啼笑皆非,告诉妈妈自己不需要。“我这里有足够的保暖衣服。这么冷的天,我们都 在宿舍里念书,不会出去的。再说,您顶着风给我送衣服,就不怕自己生病啊?” 母亲则十分恼怒,“我这不是怕你冷吗?怕你不知道多穿点儿。怎么了,我关心你不对吗?我这 不是为了你好吗?你怎么这个态度?” 母亲扔下衣服忿忿然地走掉了。女儿追出来叫她进屋坐—会儿,她好像没听见。 母亲感到很委屈:她觉得自己很伟大,她是如此地心疼女儿,顶着寒风送去冬衣,简直是个英 雄!一路上,她都在想象女儿看见自己时会是多么的感激涕零。然而女儿却让她失望了,非但不领情, 反而将她拱手相奉的温暖拒之门外。当着女儿同学的面,她真是下不来台,不禁恼羞成怒。 女儿也感到很委屈:我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妈妈却还拿我当小孩子。这么多同 学的妈妈都没有来,偏偏她来了,小题大做。她总是命令我无条件地接受她的关怀,也不看我到底需 要不需要。只要提一点意见,她就责怪我,让我对她感到负疚。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是觉得这个女儿不懂事?还是觉得这个妈妈有点儿过分? 再看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在幼儿园门口,一位母亲紧紧地拥抱着孩子,使劲儿地亲着孩子的脸。孩子一边用力挣脱母亲 的怀抱,一边抱怨着,“妈妈,你弄疼我了。”母亲略有些委屈地争辩道,“没有啊,宝贝儿,妈妈 爱你啊!” 这个孩子呢?你是不是觉得属于那种典型的小孩于不懂事、不领情? 这两位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吗?肯定特别爱,她们热烈地释放着澎湃在自己内心的激情,陶醉于 母爱的欢乐之中。然而,从客观的角度看,她们仅仅照顾到了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孩子的体验。 12 第—位母亲将母爱视作圣餐,无论何时赏赐,女儿都应该谦恭地接受,否则就是亵渎神明;她沉浸在 自己的情绪之中,怎样发泄都可以,却毫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第二位母亲否认她弄疼了孩子,她反驳 孩子的话、否定孩子的感受。这两位母亲都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当其冲的位置——维护自己的理想形 象:“我是一个好母亲,我爱我的孩子,我永远也不会伤害他/她。” 在常人心目中,只有打骂孩子才算作伤害,虐待孩子的家长受到大家异口同声的谴责。新时代 的新父母都下定决心,好好爱护孩子,绝对不实施暴力。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事实上,爱的方式不 得当,也会让孩子疼痛,也能够导致伤害。而且,这种以“爱”的名义所产生的心理伤害,绝对不亚 于暴力行为留下的重创。 美国家庭心理咨询师茱迪丝·布朗将这种“爱”称作对孩子实施“慈祥的虐待”。 2004 年,著名教育家李跃儿在北京举办了儿童之家,她从银川带来一批孩子跟着她生活,进行 人格修复。其中有一个四岁的男孩晨晨,过生日那天,收到了妈妈寄来的礼物和一封信。晨晨从礼物 中挑出信来,兴奋地要求李老师给他念。李跃儿打开信,哇!满满两页的水印蓝花信笺,大家都很好 奇,听着李老师充满感情地念起来—— 亲爱的晨晨,你在北京,妈妈在银川,母子不能团聚,妈妈好想你啊!妈妈总是想起你小时候 的样子,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静静地听妈妈讲故事;想起那时妈妈骑车带着你去幼儿园,你坐在后座 上,那么乖巧,那么可爱;想起晚上临睡前,你聚精会神地听妈妈讲故事,睁着明亮的大眼睛,那么 动人,那么……妈妈也想起你有时候不听话,让妈妈生气,妈妈踢过你的屁股。妈妈感到非常内疚, 好后悔啊!妈妈决心从今后好好学习,尽力理解你,再也不对你凶了……妈妈真希望我们能够早一天 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这是李跃儿至今还能复述出来的一部分,“总之整封信充满煽情的词儿,”李跃儿告诉我。 读完第一遍后,晨晨要求老师再读一遍,然后把信放进裤兜里,走开。第二天清晨 5点钟,晨 晨爬起床来,呆呆地坐着,不吃饭,不睡觉,也不玩儿,精神恍惚。“五—”长假,很多家长来北京 看望孩子。大多数家长都跟孩子疯玩疯闹,只有晨晨的妈妈靠墙坐着,把孩子搂在怀里,一遍一遍地 抚摸孩子的头和肩膀;而晨晨则像一只小乖猫一样,趴在妈妈怀里。晨晨妈妈沉浸在自己创造的情调 里边,被自己的温情感动着,却丝毫没有觉察到,孩子已经被这种毫无节制的情感抒发深深地伤害了 。 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几批孤儿进行了追踪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儿 童早年离开父母,生活在一个紧密的团队当中,能够跟其他的同龄人建立牢固的友谊,他们真诚地互 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这种友情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失去父母关爱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 使得孩子依然能够同他人形成亲密的情感联络。 晨晨离开父母来到北京,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建立了亲密的团队友情,人也逐渐变得开朗活泼, 走上健康的修复道路。然而,妈妈的一封信,把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努力破坏殆尽。看完信后,晨晨的 心就离开了群体氛围,飞向妈妈身边,渴望妈妈把自己搂在怀里。晨晨从此离群索居,得不到团队的 支持,这让他非常地伤心难受。 吸取了这次教训,李跃儿要求家长在给孩子写信打电话时,一律禁止说煽情的词、思念的话。 李跃儿刚来北京创业时,丈夫和儿子留在了银川,半年后才陆续来京团聚。那时,李跃儿给远 在银川的儿子写信,绘声绘色地描述她在卫生间遇见一只耗子、同事中惟一的男性吓得飞逃到门口不 敢抓,她自己则壮着胆子举着长棒子冲进去、最终也吓得落荒而逃,还是别人帮她把耗子捉走,老师 们都恶心得要吐,这样一场令人捧腹的喜剧。“这么写信,给孩子一种快乐、好玩儿的氛围,他想象 妈妈很开心。”李跃儿说, “其实我也担忧孩子的生活,想到他的衣食起居只有保姆在照顾,就感 到揪心。但是我不能表露出来,给孩子增添忧愁。我必须转化这种情绪,表现得朝气蓬勃、阳光灿烂 , 让孩子也充满勇气和信心。” “很多人因为从小到大没有安全感,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感情,一定要表露出来自己的深情 。” 李跃儿接着评论道,“我看到好多家长们,在跟孩子道别时,流着眼泪,盯着孩子的眼睛,生怕孩子 不知道妈妈有多伤心。我们为什么不能多替孩子考虑,想一想孩子需要什么呢?” 13 都是为了谁好? 慈祥的虐待经常披着这样一件漂亮的外衣:都是为了你好! 五岁的男孩钭钭,父母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他,白天他在小区的幼儿园里度过,下午 保姆来接他回家。每次他提出来要在园子里玩儿一会儿,都会遭到保姆的拒绝,理由是妈妈不允许。 妈妈给保姆规定,钭钭从幼儿园出来一定要马上回家,不能在小区里边玩耍,因为妈妈不放心,怕钭 钭吹着风,怕钭钭被车撞倒,怕钭钭跟别的小朋友打架,怕钭钭接触到脏东西感染上病菌……保姆当 然也乐得省事儿,每天下午四点半给钭钭吃晚饭,临睡前喂点水果,然后钭钭一直饿到第二天早晨八 点左右吃早饭。就这样,妈妈“爱”儿心切,又舍不得花时间陪孩子,干脆命令保姆把钭钭放在温室 里严加看管保护,她好放心地追求自己的事业,每天很晚才回家。钭钭呢,被娇宠得弱不禁风,对很 多东西过敏,动不动就生病。每当保姆拒绝钭钭的任何要求,钭钭提出抗议时,保姆就会告诉他,“妈 妈不让你这么玩儿,都是为了你好!” 22 岁的女大学生甜甜,平时住在学校里,周末回家。只要在家里,生活起居的一切都被父母包 办了,尤其是父亲,简直不让甜甜动一根手指头。晚上临睡,爸爸三番五次地追问甜甜第二天几点起 床,要不要来叫,无论甜甜强调多少次有闹钟,自己能起床,不用爸爸操心,父亲依然很决断地宣告 “明天爸爸叫你!”早晨甜甜上好闹钟起床后,要去厨房预备早饭,爸爸看见了,肯定会热切地呼唤 女儿“你别弄了!爸爸来给你弄!别烫着手!”甚至有时他还没起床,只要看见女儿向厨房走去,肯定 马上钻出被窝,阻拦女儿,执意一切替女儿安排好。说得严重一点,也就是他没法子替女儿上厕所, 不然他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代劳。无论甜甜如何抗议、妻子如何劝阻,父亲都会振
本文档为【和孩子划清界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68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4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9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9-06
浏览量: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