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张炳秀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

张炳秀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

举报
开通vip

张炳秀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 中医资料下载站 注册就能下载 TCM999.5d6d.com 最全的中医资料库 中医资料下载站 注册您就能下载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TCM999.5d6d.com · 4 · CJTCM Feb .2010 Vo1.22 No.1 张炳秀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术 唐伟 陶国水 张文东 王仕汉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237006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内痈 张炳秀 名医经验 业师张炳秀教授,为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 师,现任南京中医...

张炳秀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
中医资料下载站 注册就能下载 TCM999.5d6d.com 最全的中医资料库 中医资料下载站 注册您就能下载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TCM999.5d6d.com · 4 · CJTCM Feb .2010 Vo1.22 No.1 张炳秀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术 唐伟 陶国水 张文东 王仕汉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 237006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内痈 张炳秀 名医经验 业师张炳秀教授,为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 师,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先生临证 40 余军.经验丰富,提出诊治脾胃疾病总的原则为“和”字。 在治疗大法上,提出“分消有度、摄纳有权、通降有司、取 和有衡。”验之临床,疗效确切_o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 以胃痛、嗳气、泛酸等为主证,易出现出血、穿孔、梗阻等 并发症,病位主要在胃及十二指肠。现就先生诊治消化 性溃疡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以就教于同道。 ’项 目来源:安徽省第一批名医医案整理与研究项 目(项 目编号:o7 一 l2);安徽省第二批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项目编号:o9—17) 明脏腑。巧调和 张师根据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认为本病可归属 于中医学的“胃痛”或“胃脘痛”、“心痛”、“吞酸”、“嘈 杂”、“便血”、“呕吐”等范畴。提出,诊治本病首先应明 了中焦各脏腑之间生理、病理关系,进而达到“分消有 度、摄纳有权、通降有司、取和有衡”。 l 明脏腑 所谓明脏腑,即在于厘清消化性溃疡病位主要在 胃,并与脾肝胆肠等其他脏腑存在“亢害承制”、“协同制 约”关系。胃为六腑之一,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灵枢》 称“胃者,太仓也”。中医认为,腑的生理特点是以通为 用,以降为顺。即《素问》所言,“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故实而不能满”。一旦胃腑通降失常,饮食停滞,出入无 序,使胃腑“实”而“满’’,则胃气不和,气机阻滞中焦,出 现胀满、疼痛等症;气机上逆,则出现呕吐、暖气诸侯。 夹杂,寒热互见之证,选方用药,不可偏颇,既要图补,又 要泻之,如以补之,当须遵循“滋补先天者,必补后天,善 补后天者,必滋先天”是也。今 以膏补之,拟需辨证,药 以甘温,方可应效。 拟方生黄芪300g,熟女贞150g,杭白芍200g,桂枝尖 60g,广陈皮 100g,姜半夏 120g,陈枳 壳 120g,明天麻 150g,绿梅花200g,灵芝片 lOOg,酸枣仁250g,枫斗石斛 150g,炒丹参 150g,远志筒 100g,甘青果 150g,姜竹茹 100g,生甘草50g。熬尽汁以饴糖收膏。每 日早晚各服 1 匙,开水冲服。 3 下元不足。以膏调治 某男,46岁。家住合肥市,职业:干部。 患者年未半百,下元不足早已显示,常见下肢关节 酸痛,入夜尤甚,眼干、溲黄、房事早泄,腰酸足浮等症缠 绵有时,近又感背之左侧入卧隐痛,活动可止。兹诊舌 暗红,苔薄黄,脉虚弦。天人合一,人为小天,健康长寿, 赖之于肾,因肾为先天之本,乃封藏之脏,阴阳之根。而 气血津液的来源,又当归之于脾,故称脾为后天之本,二 者互为依托,不得有损,其之内涵,在此不做延深,为医 者应不言而喻。综合分析,此乃损元于下,气阴两伤,脉 络不和之征,前以补益气阴、滋养肝肾,所谓“形不足,温 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是也。制膏两料,药尽好转, 今值冬令,再求以膏调治,故应允执方,有望修复。 药用小红参 100g,鹿角胶 159g,龟板胶200g,甘枸杞 150g,淮山药200g,熟女贞 150g,覆盆子 150g,山茱萸 100g,巴戟天 150g,肉苁蓉 150g,酸枣仁 250g,仙鹤草 200g,远志筒 100g,灵芝片100g,川杜仲200g,杭麦冬 120g,海马50g,藏红花30g,丝瓜络150g,粉甘草50g。熬 尽汁化胶炼蜜为膏。每 日早晚各服 1匙,开水冲服。 对用膏方进补者,凡遇感 冒、咽痛、咳嗽、伤食、泄泻 即停服,禁忌生萝 b和浓茶及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并 要精神平稳。总之,冬令进补对诸多慢性病人的康复十 分重要,对虚劳体弱者是一个转机,所以进补老少咸宜, 涉科广泛,只要辨证施治,即可达到进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瑞,邓红,唐方.人参养荣汤对衰老小鼠脑神经元形态和密度的 影响.中医杂志,2006,27(11):859~860 2 曹利民,胡志诚.人参养荣汤治疗老年性痴呆临床分析.实用中医 药杂志,2008,24(4):207 3 王碧霞.滋阴降火方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84例临床观 察.河北中医,2009,31(8):1161~1162 4 刘大基,刘解生,徐继勋,等.二至丸对小鼠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 调节作用.湖北中医杂志,2002,24(2):48~49 5 王淑梅,王灿岭.二至丸对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实 验研究.中医研究,200,19(5):2l~22 6 葛晓舒,刘群.还少丹对老龄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中国现代医学 杂志,2006,16(23):3574~3576 7 罗茂林.杨氏还少丹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四川中 医,2009,7(4):65—67 8 洪宋贞,林毅,司徒红林,等.龟鹿二仙丹加味治疗乳腺癌化疗后 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05,37(1):32—33 9 郭剑锋,章亚成,沈群.章亚成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山西中 医,2009,25(5):9一l0 收稿 日期:2010一O1—28 责任编校:黄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2月笫22—鲞笫 脾和胃同居中焦,脾为脏,胃为腑,互为表里。脾主 运化,主升,升清阳之气,喜燥恶湿;胃主受纳,主降,降 浊阴之物,喜润恶燥。这种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 济的联系,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一 阴一阳,一升一降,一燥一湿,共同完成中焦气机的升降 功能,保证六腑的通降作用,为升降之枢。正如《诸病源 候论 ·脾胃诸侯论》说“脾胃二气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 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在病理情况下也是互 为作用,脾失健运,可致 胃纳不振;胃气失和可致脾运失 常,导致脘胀、痞满诸症。 脾胃与肝胆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肝的功能主要是 疏泄,主调畅气机,故《素问 ·宝命全形论》有“土得木而 达”之说。说明脾 胃虽为中焦升降之枢,但必须得到肝 气条达的作用。如果肝气失于疏泄,气机郁滞 ,易致脾 失健运,肝脾不调诸症。气郁不疏,则郁而为热,热则生 酸,易出现嗳腐吞酸、嘈杂,干扰胃气的通降。 胆附于肝,为奇恒之腑,亦为六腑之首。胆汁生成 后进入胆腑,由胆腑浓缩并贮存 ,在肝气疏泄作用下注 入肠中,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相对于肝气升 发,胆气 以下降为顺。胆气不降,气机上逆,胆郁痰扰, 胆火偏胜亦可犯 胃,胃气失降,则 可出现食人不化、胃 痛、嗳气、吞酸等症。 理顺中焦脏腑之间在辨证论治中的“亢害承制”、 “协同制约”关系,关键就是处理“条达”、“疏泄”、“稼 穑”、“受纳”之间的关系。 2 巧调和 即在于调和脏腑间的气血、阴阳关系,使之达到和 谐共存。中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成因不外乎感受外 邪、饮食不节及情志失调,继而脏腑失和。概言之,主要 有脾阳不足与胃阴亏虚两大类。寒邪伤阳,脾阳不足, 继而脾胃虚寒;热邪伤阴,气津耗伤,继而胃阴不足。 张师认为,诊治要略乃据病机叙要,分别予散寒、清 热、行气、化瘀、导滞、滋阴、温阳等法,燮理阴阳之所胜 与不足,达到邪去正安,阴平阳秘。即如《素问 ·至真要 大论》所言“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2.1 揆度升降调寒热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即指脾 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临证 指南 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验证指南下载星度指南下载审查指南PDF 医案》说“太阴 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消化性溃疡病位 多在中医学的“胃腑”,六腑以通为用,故通降是治疗胃 病的要点。脾 胃同居 中焦,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有 降则有升,叶天士有“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论。 因此,揆度升降、平调寒热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揆度升降方面,张师常选旋复花、代赭石降胃气,大 黄、厚朴、枳实通腑气,选黄芪、党参、白术、惹苡仁、甘草 补脾气,升麻、柴胡、升清阳。同时,喜用升降散。升降 散中蝉蜕、白僵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泄阴中之浊 阴,实为协调升降之妙品。平调寒热方面,张师常用半 · 5· 夏泻心汤平调脾胃肠腑之寒热。半夏辛温,散结消痞降 逆;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清热消痞。四 味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中正平和。 2.2 理气活血贯始终 《临证指南医案 ·胃脘痛》言 “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 ,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 治血之当然也。”张师认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在明脏腑 的前提下,重在巧调和,调和气血为主要内容之一。气 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调和气血,对溃疡病而言,无论新 病旧恙,理气活血,理应贯穿始终,且在用药中应做到 “巧用双向,两擅其用”。 张师理气常用砂仁、蔻仁、谷麦芽、陈皮、苏梗、木香 等,理气而兼顾健脾燥湿;用郁金、柴胡、香附、青皮、川 楝子、佛手等,理气兼顾疏肝。活血常用三七、白及 、丹 皮、山楂、失笑散、丹参饮等,活血而兼顾消肿生肌。 2.3 善用小方勿忽之 张师临证中十分注重经典小方 的运用。所谓小方,即先生所说的药味少,一般为二到 三味药,然配伍精炼,功效确切。李时珍认为“用之中的 妙不可言,方虽小制,配合存神,却有应手取愈之功,勿 以淡而忽之”。如,金铃子散,乃川楝子、延胡索为伍配 对使用,有疏肝理气之功效,张师喜用治疗胃脘疼痛 ,疗 效甚佳。此外,在平调寒热方面,喜用左金丸,左金丸辛 开苦降,肝胃同治,黄连一药而肝胃两清,吴茱萸辛热疏 肝降逆兼制黄连之寒,辨证因寒热之轻重,调连、萸之比 例,知此者溃疡脏腑寒热错杂证迎刃而解。 审病机,有攻补 溃疡之为病 ,新病多实,久病多虚。新病多取攻法; 久病多取补法,常理也。然而如新病伴发大出血,可骤 而致虚;久病伴发幽门梗阻,可骤而致实,不可不察。故 而明病因、审病机尤为关键。究溃疡病之病因,详论之 有湿阻、热郁、气滞、寒凝、血瘀、食积等方面。继而有胃 气不和,脾运失常,不通则痛等病机变化。前以论及张 师提出治疗脾胃疾病总的原则为“和”字,即理顺肝与 脾,脾与胃,胆与胃,肝与胃,肝与胆之间的生理、病理关 系;理顺中焦脏腑之间在辨证论治中的“亢害承制”、“协 同制约”关系。具体到溃疡病诊治大法,张师以“和”中 焦为基,拟定“和胃十法”。 1 化湿和胃 适证湿邪犯胃,常见四肢困重,脘腹胀闷,纳呆。兼 见头重如裹,口中黏腻,大便稀溏,舌淡红,苔白腻或黄 腻 ,脉濡滑或缓。方药以平 胃散为基础方,偏寒湿可选 藿香正气散,偏湿热可选三仁汤。常配砂仁、蔻仁 、苏梗 既化湿又可醒脾。 2 清热和胃 适证 胃热壅滞,常见胃脘疼痛,痛势急迫,拒按。兼 见脘闷灼热,口舌糜烂,齿衄口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 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脉数。可选清胃散加减。酌 · 6· 情加蒲公英、黄芩清胃泄热,蒲公英常加至30g;大便秘 结不通者,可加大黄(后下)通下导滞,但此法苦寒,不宜 久用,中病即止。 3 疏肝和胃 适证肝气犯胃,常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 痛作或痛甚。兼见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嗳气,喜长叹 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减。 据饮食情况可加麦芽20g,既可疏肝又可消食健胃。 4 清肝和胃 适证肝火犯胃,常见胃脘灼痛连胁,病势急迫,烦躁 易怒,吐酸嘈杂,兼见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 红苔黄少津,脉弦数。可选丹栀逍遥散、左金丸。常据 病人体质及病程调黄连、吴茱萸之量,虽为小法,不可小 觑,间或以金铃子散配用。 5 消积和胃 适证食积伤胃,常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兼见嗳 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 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方选保和丸加减。治此证 同时,饮食调节尤为重要,短 程禁食,流质饮食是要点,焦三仙选用是必须的。 6 化瘀和胃 适证瘀血停胃,常见 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兼 症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 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方选失笑散 合丹参饮加减。除三棱、莪术、乳香、没药酌情选用外, 张师常选三七、白及、延胡索,认为后者配用有化瘀生 肌 止血行气之效。 7 散寒和胃 适证寒邪客 胃,常见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 减,遇寒加重。兼见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 脉弦紧。可选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配合局部温 熨。张师认为,寒凝易气滞,故散寒为主,同时重视行气 常选木香、藿香、枳壳、苏梗配用。 8 健脾和胃 适证脾胃虚弱,常见胃脘痞满隐痛,食欲不振,食后 腹胀,倦怠乏力。兼见大便不调,面色萎黄,或苍淡,或 虚浮,少气懒言,活动多汗,舌质淡苔白,脉沉弱。中气 下陷者,伴头晕,脘腹坠胀,便意频。甚则因脾不统血见 呕血、黑便、月经过多,甚至崩漏。可选香砂六君子汤、 胃爱丸、归脾汤加减。病轻者用党参,重者用人参,其余 如黄芪、白术、茯苓、炒枣仁、是必不可少的。此证型的 治疗要注重益气以及升提之法的配合连用。 9 温中和胃 适证脾胃虚寒,常见上腹部隐痛,喜按,喜热怕冷, 畏寒肢冷。兼见呕吐清涎,大便溏薄,劳累易发,面色萎 黄,倦怠无力,舌淡嫩,或见胖大 ,边有齿痕,脉沉迟,细 缓、虚弱无力。可选黄芪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喜 用干姜、桂枝,因虚寒久可及肾,故有时加温肾之品以助 CJ I℃M Feb.2010 Vo1.22 No.1 温中和胃之效。 10 养阴和胃 适证胃阴亏虚,常见胃脘隐隐灼痛。兼见似饥而不 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 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可选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其中生地用量达20g以上。《伤寒论》猪肤汤是张师常 教病人的一个配合食疗方。 ’ 晓进退。握整体 张师认为,在辨治溃疡病时,把握整体十分重要。 如何把握整体,莫过于辨体、辨证、辨病三结合。 1 内镜望诊助辨证 张师常告诫吾辈,中医之四诊望闻问切,不可拘泥 于古法,现代内窥镜及 x线、病理活组织检查等技术、可 成为我们四诊法中尤其是望诊法有效的延伸。张师曾 提出“脏腑望诊”观点。所谓“脏腑望诊”,即借助现代检 查手段,将中医望诊直接延伸至脏腑病灶。就溃疡病而 言,借助现代内镜技术对溃疡病灶的直接望诊,更具客 观指导性。 如见溃疡表面充血、水肿 、糜烂、渗出明显必有湿 热;如见溃疡黏膜苍白、贫血相,必有气血虚弱;如有黏 膜增生、粗糙、陈旧血痂幽门或球腔变形、桥状黏膜形 成,必有瘀滞;如兼见胃潴留及食糜附着,必有食滞;如 见较多胆汁附着,必有肝胆气逆犯胃。 2 内镜望诊辨预后 张师认为,消化性溃疡之为病 ,目前由于内窥镜技 术的发展,其诊断变得越来越容易,然而病因不同其发 展转归却有较大不同,作为中医借鉴内镜技术直接望 诊,对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如柿石症引起的消化性 溃疡,柿石不去,长期磨损,溃疡难消,且可伴发出血、梗 阻;消散柿石,溃疡自愈。 又如胃溃疡有 1~2%的癌变率,后者属中医癌病范 畴,属难治性疾病,其预后一般较差,手术及西医化疗常 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中医治疗 目的以提高生存质量,延 长生命为主。,参照有无并发症及合并病,进一步估计预 后,此为辨病之要点,不可不察。 3 辨病用药有针对 张师认为,作为现代中医应充分运用现代药理研究 成果,做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鉴于抑 酸及抗幽门螺杆菌在溃疡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基于现代 研究在辨证论治的框架下有针对性的选用相关中药治 疗,不可或缺。在制酸方面常选用乌贼骨、瓦楞子、白 及、螺丝壳等。抗幽门螺杆菌常选蒲公英。蒲公英一 药,张师甚推崇,因其临床具备具有清热、消痈肿、制酸 特点且有抗幽门螺杆菌效果,民间单方有用米酒泡蒲公 英鲜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其他如黄芩、大黄、黄 柏、黄连、丹皮、桂枝、玫瑰花、土茯苓、高良姜、乌梅、山 楂等抑菌作用 明显的中药,根据证型选用,亦获良效。 止痛常用金铃子散、乌贝散、芍药甘草汤、木香顺气丸、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2月第 卷筮 l 丹参饮、失笑散等。 4 善用药引增疗效 张师临证喜用且擅用“药引”,以灵活处方用药,发 挥特定疗效。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喜用鸡子壳、鸡子 黄。鸡子壳,又名鸡卵壳,混沌池。研究表明,其含碳酸 钙91.96% ~95.76%。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伴胃 酸分泌过多者,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鸡子壳焙干 同煎,以加强制酸收敛之效。鸡子黄,味甘,性平。《长 沙药解》谓其“人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又谓“鸡子黄,补 脾精而益 胃液,止泻利而断呕吐”。张师诊治 胃十二指 肠溃疡而见胃阴不足,胃燥精亏者,于处方后加鸡子黄 1 枚,常取效迅捷。 崇古方。有变通 1 病机相谋参内痈 张师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多年临床经验,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机特 点,提出消化性溃疡病可按照中医“内痈”论治。意,其 生于脏腑者为内痈。《诸病源候论 ·卷三十三内痈候》 说:“内痈者,由饮食不节,冷热不调,寒气客于内,或在 胸膈,或在肠胃,寒折于血,血气留止,与寒相搏,壅结不 散,热气乘之,则化为脓,故日内痈也”。《臀害》日:“癣 者,六腑不和之所生⋯⋯ 滞於陲则生瘫。” 《黄帝内经 ·灵枢》的最后一篇专门论述《痈疽》,歧 伯分析其病因病机时说:“寒邪客经络之中,则血泣,血 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 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在回答痈疽的区别时,歧 伯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 骨髓 ,不为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日痈。”消化性溃疡多由 脾 胃正虚、外邪侵袭,酿生湿热,久之,热盛肉腐,而成痈 疡,与中医内痈病机相谋 ,故在辨治大法有相同之处。 2 明辨虚 实巧补泻 张师提出,在缕清病机基础上,可据病程以虚实为 纲,选用古方化裁,删繁就简,简而可据,约而不漏。泻 实——内痈急性发作者,相当于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期, 可并发出血、穿孑L,多见舌红、苔黄、脉滑数,以清热祛 湿、解毒消痈为主。以《脾 胃论》清胃散加蒲公英 30g,栀 子 10g,黄芩 10g。 《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若醇饮肥厚炙焯过 用 ,以致湿热壅于胃腑,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 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凉血为君,左以丹皮,去蒸 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以当归,入血而循 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 ,引诸药直达血 所。”补虚——内痈病久者,相当于消化性溃疡慢性期, 病程迁延,脾胃虚弱,常伴随纳食不罄 、体倦乏力,诸症。 以《医宗金鉴》胃爱丸为汤剂。胃爱丸一方,原书用于治 疗溃疡脾胃虚弱,诸味不喜者。可助脾气、开胃口,而饮 食自进矣。方 由人参、山药、莲子肉、白豆蔻、紫苏、陈 皮、白术、炙甘草、茯苓组成,共为细末,用老米二合,微 焙碾粉,泡荷叶熬汤打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清 · 7 · 米汤送下,不拘时服。 胃爱汤是为“开胃扶脾”而设,其立方要旨是重视脾 胃为后天之本。临症应用时感悟此方以异功散加山药、 苏梗叶、建莲子、白蔻,是 以益气健脾和胃为主,兼有理 气祛湿之效。山药、建莲肉性甘、平两者平补脾 胃,淡渗 祛湿;白豆蔻、苏梗辛温芳香醒脾化湿,陈皮苦温燥湿健 脾。全方体现了健脾 胃祛湿邪,平和轻疏灵动的特色。 本方与消化性溃疡慢性期病机相合,用之可谓药证合 拍 ,收效亦著。 验案举隅 张师曾治一 82岁老年男性病人,以反复胃脘痛半 年,伴纳差、上腹部满闷,乏力、短气,活动后气促,口干 来诊。既往有高心病、心房纤颤 l0余年,有脑梗死病史 l0余年,伴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后遗症。内镜提示胃角 浅溃疡,周边黏膜水肿明显,伴斑片样充血。病理示黏 膜慢性炎,HP(一)。舌质暗红而干,前部中部无苔,舌根 部苔腻,脉沉涩,结代。张师诊后,辨为胃阴亏虚证。予 一 贯煎加减。处方:当归10g,生地20g,沙参10g,麦冬 10g,构杞子 10g,川楝子6g,白芍15g,甘草6g,佛手 10g’, 香橼 10g,谷麦芽(各)20g,白及 10g,石斛 10g。3剂后病 人症状明显改善,7剂后病人胃痛基本消除,舌苔渐复, 纳食接近平常,仍有上腹部 间断满闷感,遂减 生地为 10g,去沙参、麦冬,加丹参20g,党参 15g,黄芪15g,山楂 15g。续用 2O余剂,恢复如常。 该病患年老,有中风多年,舌暗脉结代沉涩,据体质 而言当为气虚血瘀质;据胃痛、纳差,口干,小便黄,舌红 而前部中部无苔,结合内镜下表现辨证当为 胃阴亏虚, 虚火旺盛 ;据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辨病当为胃溃疡活 动期。总体而言,本虚标实,先以一贯煎重用生地加沙 参、麦冬、石斛滋阴清热对证施治;虚火退后加丹参、党 参、黄芪、山楂益气化瘀健脾辨体用药;结合内镜辨预 后 ,胃浅溃疡之病,大多预后 良好,标本兼顾缓图之,心 有定见。 结 语 对消化性溃疡,我们中医药不仅要想办法治疗它, 更要有效地防止它复发,“治未病”正是我们的优势所 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着眼于局部的病变,更重 要的是要注重整体调节。中医药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 历史,历代医家对该病的防疗方法层出不穷,古代医家 不可能知道幽门螺杆菌和抑酸剂,但疗效显著的医案比 比皆是,其结果,与今天的西医学不谋而合。这提示我 们,祖国医学有广阔的前景。 张师治疗该病以“和”为原则,中焦得以调和脾升胃 降,后天健运有方 ,尚可补先天之不足;诸气调和,正气 存内,邪不可干。以此为据,先以汤药治其急,后以丸药 缓调理,不但着重治疗,更要虑其防治,值得我们在临床 消化性溃疡的诊治中进一步运用探索。 收稿日期:2009—10—09 责任编校:张玉琴
本文档为【张炳秀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辑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5402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11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8-24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