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肌理之于建筑

肌理之于建筑

举报
开通vip

肌理之于建筑 4 3 建筑学报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华侨大学建筑系 收稿时间:2003年2月 肌理之于建筑* 常志刚 宋晔皓 冉茂宇 提要/肌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又是人们认识 物质的最直接的媒介。建筑的肌理不仅是建筑视觉表现的 关键因素,也是其构造组织形态的体现。本文分析并探讨 了肌理应用于建筑设计的观念与方法。 关键词/肌理 建筑表皮 波普艺术 漂亮的建筑 《波普建筑》一书对坎那建筑师事务所设 计的一个汉堡包餐馆有这样的描述:“公众不 仅被其中无可争议的加州最好的汉堡包所吸 引,同样也喜...

肌理之于建筑
4 3 建筑学报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华侨大学建筑系 收稿时间:2003年2月 肌理之于建筑* 常志刚 宋晔皓 冉茂宇 提要/肌理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又是人们认识 物质的最直接的媒介。建筑的肌理不仅是建筑视觉表现的 关键因素,也是其构造组织形态的体现。本文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并探讨 了肌理应用于建筑设计的观念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 关键词/肌理 建筑表皮 波普艺术 漂亮的建筑 《波普建筑》一书对坎那建筑师事务所设 计的一个汉堡包餐馆有这样的描述:“公众不 仅被其中无可争议的加州最好的汉堡包所吸 引,同样也喜欢这个地方。一位旁观者称之为 ‘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建筑’,另一位则把它描 述成‘一件艺术品’”。言辞中不难体会出当地 人对该建筑的由衷的喜爱。 坎那事务所,一个加州土生土长的事务 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洛杉矶创作了大量 的建筑作品,表达了对战后南加州商业化的现 代流行主义的推崇。这些建筑通常是低造价 的,欢快而幽默,充满了乐观主义情绪,它们 炫耀着夸张的色彩和尺度,向每一个驾车而过 的人宣传它们的存在——这就是波普建筑。 这里要简单谈一下我们认为更具波普精神 的另外一栋“漂亮的建筑”——坎那事务所于 1992年建成的哈佛公寓项目,一座被称为“充 满洛杉矶韵律的火腿加瑞士奶酪的现代主义式 白色三明治面包”的建筑(图1)。值得关注的 是中间被称为奶酪的红色与黄色的混合体,其 开窗的方式非常特别,跳跃的圆形与菱形的窗 在建筑表面不断重复形成了一种均质的肌理, 延续不断的覆盖了两块体量,犹如礼品店的包 装纸包裹着礼品盒一样,又好像是随意切下的 两块多孔的“奶酪”。请注意这样一个细节,转 角部位的窗被特意“折叠”过来,从而加强了 肌理的延续感。 进行一下对比,前面白色体量的窗的形式 虽然单一,但由于按照造型的原则进行构图, 于是白色的体量不再是单一的,而具备了一种 “形”;中间体量(即红色与黄色混合体)的窗虽 然多元,但按照肌理的方式延续,所以仍保持 单一纯粹的状态。 这与“波普”有何相干? 可以零售的形象 建筑师史蒂芬·坎那生长在波普之都洛杉 矶,无论他的绘画或建筑作品都深深地受到波 普艺术与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安迪·沃霍尔, 虽然“正统”的评论家们并不把沃霍尔作为一 个艺术家,而只是把他看作是刻意培植自己名 声而不择手段的波普大红星,虽然“正统”的 评论家们认为沃霍尔的作品单薄、肤浅,一如 沃霍尔的追求和为人。 《玛丽莲·梦露双联画》(1962)是人们熟悉 的作品(图2)。安迪·沃霍尔认为人们每天从 电视、电影和摄影中接收到一连串的形象,人 们无法对所有过剩的形象给予相等的注意力, 因此只能轻轻地掠过。人们记得的形象是那些 最像符号的形象:简单、清楚而反复出现的东 西。安迪·沃霍尔从宣传和传媒工具的文化中 吸取的东西就是“重复”,他喜爱大量产品特 有的呆板的一律性:数不清的相同的物品—— 汤罐头、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 或是用绢网反复印出的玛丽莲·梦露的同一幅 头像。 安迪·沃霍尔的画虽然描绘了具体形象, 但画面不再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而是整幅画 面呈现为一种连续的肌理,一个无性繁殖的无 限的系列,无中心、可生长。他把日常形式(如 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等)通过重复转变为 一种肌理的方法,改变了人们看待日常事物的 方式,他使本该是纯艺术的绘画带有了工业生 产的意味。安迪·沃霍尔以貌似麻木的方式鲜 活地表达了信息化与商业化所特有的属性,以 一种漫不经心与近乎冷漠的方式体现出一种都 市品质和时尚感。 “我想成为一架机器”,安迪·沃霍尔这样 宣称,他制作的重复排列的形象可以一块块零 售,被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买回去挂在客厅里。 然而这种迎合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作品向来是 为“正统”的评论家所不屑一顾的,他们认为 沃霍尔的画不过是一张毫无美学内容的“漂亮 的墙纸”。 墙纸式建筑 史蒂芬·坎那当然不会坐视他人诋毁他心 目中的英雄,他用“礼品店的包装纸”把建筑 包裹起来——就像前面提到的在哈佛公寓项目 中所做的那样,不失为一种回应。 无独有偶,赫尔佐格认为,安迪·沃霍尔 “远远超出一个波普艺术家的定义”,他的“重 复”的方法“具有使日常事物焕然一新的魔 力”。作为裁缝的儿子,从小生活在织物堆积 的环境,赫尔佐格对具有织物特点的“墙纸” 的青睐应该是情理之中的。20世纪90年代他 先后设计落成了几个典型的“墙纸式”建筑, 例如德国EBERSWALDE技术学校的图书馆 (图3)和法国PFAFFENHOLZ的体育中心, 可以看出赫尔佐格应用了与安迪·沃霍尔同出 一辙的手法:把形式作为一种单元,利用重复 的方法使之转化为肌理。从图4可以进一步知 道设计师如何把“重复”转变为一种工业化生 产模式。 看来评论家们对沃霍尔的定论言之过早 了,值得一提的是,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杂志居 然以《墙纸》作为刊名,并对安迪·沃霍尔大 ABSTRACT/ Surface tissue is the surface form of the objective matter and the most direct medium for subjective cognition of the matter. Architectural surface tissue is not only the key fac- tor of architectural visual expression but also the embodiment of structural organization in form. This paper makes analysis upon the conception and process of applying Òsurface tissueÓ to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 Surface tissue, Architectural surface, Pop art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建筑学报 4 4 加推崇,这是后话。从设计的角度,墙纸是一 种工业产品,因此它必须具备可以大量复制的 工业生产特点,另一方面它是设计的产物,应 该独具匠心和“有意味的形式”,从各个国家 和地区的墙纸产品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艺术 性、地方性和民族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说,墙纸体现了艺术设计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 有机结合。 墙纸总体上呈现为一种肌理,是由某种形 式或花色的单元复制而形成的(图5)。墙纸的 特点,在于其单元形式的多样随意性,单元自 身的可重复性(这种重复可以是简单的重复, 也可以是渐变的呈拓扑关系的重复)和作为肌 理的“无限延展性”(肌理可以覆盖任何尺度的 表面并具有可生长的特点)。墙纸并不是通过 造型本身来直接展示形象,而是把形式蕴涵于 肌理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有组织的有秩序的形 式系统。 20世纪20年代赖特找到了一种把图案形 式融入到他的建筑中的方法,是一种“类似编 织东方地毯”的方法,而实际上赖特干脆就把 自己称作“织工”。在米拉德住宅中,赖特应 用他发明的具有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模数的“织物砌块”砌筑 了整座建筑(图6)。这项技术虽然在当时存在 不少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但赖特仍然坚持认为,他从这幢建 筑的材料肌理中发现了“迄今无可置疑的灵 魂”(hitherto unsuspected soul)。 努维尔设计的阿拉伯文化研究中心,建筑 的形体非常简单,建筑的外墙是由具有阿拉伯 形式特点的单元重复而形成的一种肌理(图7)。 建筑师通过这种独特的肌理使工业制造工艺和 形式与风格同时蕴涵于建筑表皮中,使建筑既 体现了如秦佑国教授所言的,“擅长于简单几 何形体的高精度加工,平直、光洁、准确复制” 的工业制造工艺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又体现 出了高度的艺术性、时代性和民族特色。赫尔 左格在其一侧做的Jussieu图书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则可看 作是对彼此建筑之间内在一致性的一种诠释 (图8)。 后印象主义绘画大师高更说过,一米的绿 色比一尺的绿色更绿,那么是否可以说,在某 些情况下,作为形式系列的肌理比形式自身更 “形式”。把形式转化为肌理,从肌理的角度而 非从形式本身来塑造建筑形象,这是否会为设 计师们在形式创造中提供一个新的着眼点。 多重感知 如果说波普建筑出自于一种富足和乐观主 义情绪,那么Loft风格则是在饥寒中孕育而 4 5 建筑学报 生。Loft原意为仓库或工厂的上部楼层,也可 译为阁楼,20世纪50年代,一群贫困的艺术 家在纽约的旧厂房中找到了他们的归宿,因为 这里不仅空间足够大,可以在里面同时生活和 工作,更重要的是这里低廉的租金(图9)。然 而到了冬季,他们不得不蜷缩在巨大的空间之 中承受着穿堂而过的纽约刺骨的寒风,还要躲 避不期而至的市政管理人员。 现在Loft风格已成为一种时尚,中产阶级 精英们被吸引到这些上世纪初的旧厂房和仓库 中,不仅居住而且在其中开设了一些新型产 业,譬如销售部门和数字化设计部门,还有传 统的创造性部门,如建筑、摄影和音乐制作。 可以说,Loft风格象征了一种20世纪后期都 市豪华生活的完美环境。Loft风格所代表的生 活方式已经被发展商和媒体包装为“可以表达 和完善的个性、可以掌控的空间、可以随心所 欲、可以独一无二、可以像艺术家一样的生 活”。而理论家们又给阁楼注入了诸如怀旧、 浪漫、前卫等文化情结和意识形态的意义。 然而当时,对于这些流浪的艺术家而言, 阁楼并不存在美学的问题,空间是粗糙的而且 是现成的,由于租用的性质,任何对它的投资 以后都应该可以带走,这样才不会浪费。于是 自然而然地契合了开敞平面和“少即是多”的 设计原则。但与现代主义冷漠的光洁鲜亮的 “极少主义”相比,Loft风格在“极少”之中 包含着丰富的肌理。 既使在后来阁楼设计炙手可热的时候,设 计师们仍保持了这样的原则:“尊重建筑壳体 的存在性质”,使阁楼原有的特征和材料裸露 地保留下来。于是我们看到了裸露的砖墙、斑 驳的混凝土梁和楼板、生锈的管道、龙头和设 备,甚至还有“19世纪以来房间里所有的涂 鸦”,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新的“插入物体”,比 如镀铬钢管和玻璃的家具等。 在阁楼空间中可以看到(图10),“形式”成 为肌理的载体,设计师们最为关注的不是“造 型”,而是这众多物件的材质之间和新旧之间 的肌理的对比。为了追求肌理,一些设计师和 业主剥去了被建造者粉刷的面层,以显现砖墙 的斑驳和柱身的锈渍,甚至投入极大的精力和 乐趣在二手市场上发掘废弃的龙头、载重地板 和破烂不堪的椅子。还有的设计师把原有的材 料经过处理变为一种新的肌理(图11)。 自称为感官性极少主义的芬兰建筑师尤哈 尼·帕拉斯马指出,“如今建筑已经变成一种 瞬间视觉印象的艺术形式,导致了严重的感官 贫乏”。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建筑体验都是 可多重感知的”,并且“强调这种体验的同时 性和感官的交互作用。” “多重感知”也许正是Loft风格的魅力所 在,从阁楼丰富的肌理中我们不难体验到如下 的“感知”: 肌理可以唤起人们摩挲的欲望。帕拉斯马 有着这样的见解:“真正的艺术刺激我们触摸 的设想知觉,而这种刺激正是生命的扩展,真 正的建筑作品也会唤起类似的强化我们自身体 验的设想触摸知觉。” 肌理可以像年轮一样成为时间的印记。从 阁楼空间的砖墙裸露的肌理和管道锈渍斑斑的 肌理中可以看到时间的琢磨,从阁楼空间的新 与旧的肌理对比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纵深与时 空的张力。帕拉斯马认为,“触觉唤起我们对 时间的连续统一体的体验,不可避免的老化、 侵蚀和磨损的过程,在设计中并没有常常被当 作自觉的和积极的因素来认识⋯⋯”。帕拉斯 马钟爱氧化铁,他的很多作品是通过人工氧化 的方法使材料产生随时间呈现出不断变化的锈 迹斑驳的肌理,使观者体验到关于时间的主题 (图12)。 肌理可以是听觉的,因为每一种材质的肌 理都会让人联想起一种音色,而阁楼空间就是 设计研究 RESEARCHES IN DESIGN 建筑学报 4 6 设计师通过各种肌理的和声演奏的一曲现代乐 (图13)。 《墙纸》杂志的编辑主任泰勒·布鲁尔写 到,“阁楼使人回想起波普艺术和中产阶级对 工业化形象设施的喜爱之间的交叉口”,他在 文章中建议人们:“你可以追随安迪·沃霍尔 的‘生活在你自己工厂中’的理念。”在Loft 风格兴起的过程中,安迪·沃霍尔扮演了“无 可替代”的角色,他的名字和图片被印在宣传 册子中,成为使发展商大获横财的“招牌”,当 然更重要的是,作为阁楼的先驱者,安迪·沃 霍尔曾住在位于曼哈顿第47街的镀银工厂, 它在20世纪60年代名声大噪,使阁楼居住形 式的设计达到了顶峰。 建筑的表皮 肌理为何物?简单说,“肌”,是物质的表 皮;“理”,是物质表皮的纹理。在《黑白平面 构成》一书中有这样的注释:“肌理是客观存 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它代表材料表面的质 感,体现物质属性的形态。换句话说,任何物 质表面都有它自身的肌理形式存在,而这种肌 理形式的存在,又是我们认识这种物质的最直 接的媒介。由此可见,物质的肌理形式是认识 物质的首要的因素,也是视知觉中研究肌理形 态的实质。” 那么建筑表皮的肌理是否应该是认识建筑 的“首要的因素”呢? 20世纪初,柯布西埃在《走向新建筑》中 提出的“自由平面”、“横向长窗”将建筑外墙 解放出来,使建筑的围护体能够作为“表皮” 具有表现的可能。然而在早期现代主义者手 中,围护体成为一种雕塑的手段,利用“面” 的凹凸造成体积的视幻,以追求“阳光下的各 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卓越的处理”。真 正把建筑的围护体作为“表皮”(而非体积)进 行表现的是密斯,他把建筑抽象为“皮”与 “骨”的关系,并通过精致的节点和精细的加 工来加以强调,为建筑表皮的自我表现奠定了 基础。 后现代主义建筑师进一步认为建筑可以有 两层皮,里面的一层解决功能,外面的一层解 决形式。针对现代主义的建筑形式应如实反映 内部功能的原则(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内是空 间,在外是体积”的观念),文丘里在他的《建 筑的复杂性及矛盾性》中提出“二元理论”在 建筑中的运用,使建筑师摆脱了清规戒律,于 是建筑表皮可以更加自由了,表现上可以更为 独立了。 在解构主义或当前一些前卫作品甚至商业 建筑中,墙体“飞出”建筑的主体已经成为一 种重要的表现手法,甚至是一种潮流(图14)。 每个时代都有其关注的主题,在建筑工业 化所带来的模数化、装配化的技术背景下,在 追求纯净、抽象、极少的观念的驱使下,建筑 师对于体量、造型等传统形式要素的关注正逐 渐转向对建筑围护体自身的关注,而建筑的围 护体则从对建筑雕塑感之表达的传统使命中逐 渐回归其自身——建筑的表皮。那么作为表皮 的基本属性——肌理,从逻辑上可以说,将必 然会成为建筑形式表现的一个主题。 随着智能和生态建筑的兴起,建筑围护体 作为表皮的属性和作用更为突出。著名建筑师 库哈斯说:“如果表皮是透明的,因此当你能 通过表皮而不是窗户看到室内时,你就可以体 察到表皮的存在。”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对于 前述努维尔的阿拉伯文化研究中心和赖特设计 的米拉德住宅都是非常适合的。在米拉德住宅 中,阳光透过镂空的砌块(而不仅是通过窗)射 入室内,构成了一种斑斓的韵律。赫尔左格 1997年落成的美国加州葡萄酒酿造厂也充分 体现了表皮的特性,其围护体率真的构造不仅 极其巧妙而自然的呼应了酒厂的生产特点,而 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肌理(图15)。 可以看出,建筑的围护体已经不再仅仅是 单纯的表皮,而是更进一步被作为建筑的“皮 肤”,成为建筑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和物质交 换的界面。那么作为皮肤的肌理,就像人的皮 肤和树叶的表皮,远不止是一种视觉表象,而 实际上是皮肤构造的组织方式,它具有逐级深 入的分形特点和基于这种机制的自我调节的功 能(图16)。 基于这种理解,肌理将会自然而然地成为 一个视觉表现与构造(tectonic)及调控技术的结 合点,成为arbitrary beauty与positive beauty 的交叉点,成为建筑艺术与技术的接口。 目前欧美国家较为先进的一种绿色建筑外 围护结构设计的概念是“整合立面”的概念, 即将各种功能技术元素整合在单一的建筑外围 护结构上,以此达到节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 目的,同时可以充分保证建筑内部的使用者与 外界自然环境的视觉感受和心理交流。采用 “整合立面”设计的例子是英国新国会大厦项 目,其最大特点是将遮阳、采光、通风、保温 和降噪等技术整合在一起,改变了常规意义上 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立面 的功能单一的模式,即一种建筑立面构成元 素,同时行使着多种功能:遮阳构件同时可以 通过调整角度等,利用表面上涂敷的集热材 料,在冬季时候,作为建筑被动太阳能集热构 件使用。“整合立面”的设计概念应该看作是 建筑围护体向建筑之“皮肤”迈进的一步。 著名的工程师与建筑师富勒说:“艺术家 经常凭他们的想像力构想出一种模式,而科学 家则是后来才在自然中发现它。”虽然与“建 筑围护体真正成为建筑的皮肤”之理想还存在 很大的距离,但有理由相信,基于肌理的观 念,建筑师们可以发展出一种把整合立面设计 与具体绿色技术相结合并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新 的设计模式。■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项目批准 号:50208009),及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 年度课题立项资助论文(批准号:01CF57)。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编著.段猛译,蔡秉乾校.波普建筑.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美]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陈麦译,劳诚烈校. 1945年以后的现代视觉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 3.[美]罗伯特·修斯著.刘萍君,汪晴,张禾译.新艺术 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4.[法]卡巴内著.王瑞芸译.杜尚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 5.Fernando Marquez Cecila y Richard Levene 1981-2000 herzog & demeuron El croquis edi- torial 2000 6.王化斌.画面肌理构成.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7.Diane Maddex Frank Lloyd Wright Thames & Hudson Ltd 2000 8.Frank Lloyd Wright Phaidon Press Limited 1999 9.Richard C. Levene y Fernando Marquez Cecila 1987-1997 jean nouvel El croquis editorial 1997 10.[英]马库斯·费尔德,马克·欧文著.李瑞君译. Loft风格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1.方海主编.欧洲当代著名建筑师作品精选.尤哈 尼·帕拉斯马.建筑师 感官性极少主义.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2 12.王天锡.贝聿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6 肌理构造单元(阿拉伯文化研究中心)
本文档为【肌理之于建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8273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7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0-08-21
浏览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