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议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管理

浅议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管理

举报
开通vip

浅议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管理 湖南农业科学 2009,(1):104~106,109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浅议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管理 石志红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基本原 理、生产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并对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与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565.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

浅议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管理
湖南农业科学 2009,(1):104~106,109 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浅议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管理 石志红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有机农业的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基本原 理、生产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并对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与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565.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1—0104—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生态环境的 恶化,农产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和农业生产亟待 解决的问题。为了生产更安全和更有利于人类健康 的食品,提出了生态农业 、绿化农业及有机农业等 概念。有机农业是当今世界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 采用自然和生态平衡的生产方式生产安全健康的 农产品,具有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安全性高等 特点,已被很多国家作为解决食品安全、保护生物 多样性、推动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等一系列问题的可实践途径。因此,有机农业和 有机农产品生产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和健康农业生 产的重要途径【l_2I,其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 完善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 1 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石油农业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影响的 加剧,发达国家纷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发 建立了有机农场,开始了有机农业的实践。1972 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成立是有机 农业运动发展的里程碑。1989年,国家环境保护局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 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 I— FOAM成员。1995—2002年是中国有机农业的起步 阶段,期间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开展了相 应的认证工作,并根据 IFOAM的基本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制定了 机构或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从 2002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正式颁布实施,有机农 产品(食品)认证工作由国务院授权的国家认证认 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标志着我国有机农业 进入了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阶段。 收稿日期:2008—10—10 作者简介:石志红(1974一),女,贵州铜仁市人,讲师,主要从 事农业职业技术教育。 目前,我国有机和有机转换产品已经有约30 大类,约400个品种,但以初级原料生产为主,加工 或深加工产品少;种植业、野生采集产品多;水产 (开放水域)和畜牧(放牧)加工品少。总体来说,中 国的有机农业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31。 目前中国有机食品的生产总量及市场份额不足 1%,远低于发达国家 20%的平均水平。我国有机农 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诚信体系的不完 善、食品污染事件的出现以及国家法规、标准和组 织管理体系的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国有机农产品出 口和国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2 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 有机农业以生物学和生态学为理论指导,以环 境、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完美结合为目标,其生产 和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41。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产 高品质的营养健康农产品是有机农业的根本目的。 常规农业大幅度的增产是通过大量增加农业生产 资料(化肥、农药等)的投入来实现的,而有机农业 则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尽可能保护不可再生性 自然资源。有机农业以系统内营养物质循环为基 石,注重培育充满生命活力的土壤。养分循环利用 是有机农业理论的基础,有机农业禁止使用人工合 成的化学肥料,尽量减少作物生产对外部环境的依 赖,即强调系统内部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是有机 农业的核心,有机农业利用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 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自然调节机制,采用健康的作物 栽培措施来防治病虫草害。同时,有机农业坚持生 产与自然秩序的和谐,禁止用基因工程品种及其产 品 3 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技术体系 以有机农业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目前已形成了 一 套包括基地建设、作物种植、土壤培肥和病虫草 害防治技术的较完整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 第 1期 石志红:浅议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管理 105 3.1 基地建设 有机农业的作物种植首先要选择具有良好生 态环境和较高土壤肥力的生产基地。有机农业生产 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 、工业污染 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环境质量需符合土壤环 境质量(GBl56l8一l995)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 水质应符合 GB5084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 GB9137的规定。如果 生产区有可能受到临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 响,则在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生产区域之间应当设 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以保证有机农业生产用地 不受污染同;同时,在有机农业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 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 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6-71。由传统农业转向 有机农业要设置转换期,一年生作物一般不少于 24个月,多年生作物一般不少于 36个月,新开荒 地、撂荒多年的土地至少 12个月。转换期内必须完 全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管理。 3.2 选种与栽培技术 有机农业禁止使用转基因作物品种 ,应尽量选 择有机种子或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 或种苗时,可选用经处理的常规种子或种苗,但处 理种子、种苗所用的物质必须是有机农业允许使用 的物质。提倡制订完善的有机种子、种苗培育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 有机农业要求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且对 病虫草害具有抗性的作物种类及品种,同时充分考 虑保护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作物栽培应采用作物轮作和间套作等形式以 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维持土壤肥力,禁止连 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同一种作物,但牧草、水稻 及多年生作物除外。在一年只能生长一茬作物的地 区,充分采用两种作物的轮作。同时要根据当地情 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渗灌等)控 制土壤水分,并利用豆科作物、免耕或土地休闲等 方式进行土壤肥力的恢复。 3.3 土壤培肥技术 生 产有 机 农 产 品 的土 壤 肥 力 应符 合 GB15618--1995中规定的I类土壤的标准 ,自然肥 力高,土层深厚,适耕性良好,土壤有机质 3%一5%, 碱解氮 >120 mg/kg、速效磷 >10 mg/kg、速效钾 > 120 mg/kg,水、肥、气、热协调,能够丰产稳产。 有机农业培肥土壤的主要途径有 :(1)经过 1~6个月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通过扩大绿肥种植 面积、扩大养殖业、发展沼气、积造农家肥、倡导秸 秆还田与覆盖技术等途径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 肥料的投入量;(2)加强生物肥料的施用研究,提 高生物肥料的施用技术;(3)利用蚯蚓等土壤动物 培肥地力;(4)利用作物间、套、混作培肥土壤[81。 利用有机肥培肥土壤 ,要依据有机肥的特点, 经堆沤、腐熟和无害化处理,确保其无病、虫、草害。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肥特点,合理选择、配 合施用不同品种有机肥。一般情况下,采用以氮定 磷、钾再定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配方施肥方法,如是 喜磷喜钾作物,可配施一定数量的骨粉、磷矿粉、矿 物钾肥、富钾绿肥或草木灰进行补充。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过程中,防止土壤污染也是 关键一环l5I。主要防止由施肥、灌溉和大气污染造成 的土壤污染,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土壤本底值中有害 重金属超标的污染。 3.4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病虫草害控制是有机农业农产品生产中最重 要的环节,其原则是采用的品种及耕作栽培措施必 须保证农作物所受病虫草害造成的损失最低。有机 农业重点采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抗(耐)病虫品 种,采用平衡施肥、合理轮作、间作等可改变生态需 要的措施来调控病虫草害的发生,将农作物病虫草 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严格的检疫制度是开展有机农业生产的基础 条件,以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 ,禁止检疫性病虫 草进入有机农业生产基地,是保障有机农业生产基 地的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有机农业稳定有序开展的 重要措施t9]。选择优良品种和合理种植是防治病虫 害的基本手段,如培育健壮植株、接种温和病毒、提 高植株抗性、选育耐害及多抗性品种等以减少和防 御病虫害的发生。多样化种植、合理轮间作和套种 可影响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生物群落结构,增加生 物多样性,有利于天敌的繁衍,起到以害繁益、以益 控害的作用[1O-11]。生物防治是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 的常用技术。利用天敌昆虫和动物养殖等控制害 虫,如稻田养鱼、虾、蟹及放养鸭子等『11】。昆虫性信 息素的应用已经成为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其 中以鳞翅目昆虫性引诱剂和鞘翅 目聚集激素的应 用最为成功。采用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CIA) 认证委员会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 矿物源农药是控制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天然植物保 护剂、生物源及矿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易降解、低 残留的特点。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另一常用方法 是机械(物理)防治,如人工器械捕杀、诱集、诱杀和 湖南农业科学 第 1期 热处理,以及设置昆虫障碍、应用诱虫灯和粘虫板 等。 控制杂草也是有机农业田问管理的重要工作 之一。有机农业提倡用地面秸秆覆盖结合限制杂草 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轮作、绿肥、休闲)等措施来 控制田问杂草。机械、电力、热除草和微生物除草剂 等是控制和除掉杂草的常用方法,也可使用塑料薄 膜覆盖方法除草,但要避免把农膜残留在土壤中。 养禽除草亦是有机农业控制杂草的方法之一,如利 用草食鹅控制草莓、越橘和树莓等的杂草ll 2l,但禁 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4 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标准与管理体系 目前,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管理认证 体系主要可以分国际性(联合国)、国际性非政府组 织、国家3个层次[13-14】。联合国层次的有机农业和有 机农产品标准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 卫生组织(wH0)制定的,是《食品法典》的一部分, 尚属于建议性标准。《食品法典》的标准结构、体系 和内容等基本上参考了欧盟有机农业标准 EU2092 9l以及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基本 标准》,可以为各成员国提供制定有机农业标准的 依据。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基本标准 属于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有机农业标准,其影响甚 至超过国家标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目前已 经有 110多个国家 700多个会员参加,网罗了国 际上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加工和研究的各类组织 和个人,其制定的标准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代表 性,影响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许多国家有机农业 标准的制定『l5】。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基本标准 包括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以及加工等,涉及到农产 品生产的所有环节。 国家层次的有机农业标准以欧盟、美国和 日本 为代表。欧盟的有机农业条例 EU2092/91及其修改 条款目前已生效,条款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 生产、加工、贸易、检查 、认证以及物品使用等全过 程进行了具体规定。欧盟标准适用于 l5个成员国 的所有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加工、贸易(包括进出 口),即所有进口到欧盟的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应该符合欧盟的有机农业标准。 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及管理主要 按照我国农业部2005年 8月发布的 《关于发展无 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意见》,执行有机 产品国家标准(GBFF19630.1)和已通过 IFOAM国 际认证认可的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的有 机认证标准,也可参考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 生产管理的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进行生产的全程 管理。 5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展望 我国有机农产品发展的起因不是出于生产者 的环保理念和消费者健康理念,而是市场经济和产 品贸易的刺激。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 l0年间,虽 然借鉴了国外许多有益的理念、经验和技术,但有 机农业发展还依赖于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 景。1999年前 ,我国的有机产品主要是根据 日本、 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需求生产,其中 95%以 上出口到国外 ,基本不存在国内有机食品市场。 2000年以来,国内有机农产品市场迅速增长。目前 经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授权的有机产品(食 品)认证机构有 28家,其中环保系统的 11家,质检 系统的 12家,农业系统的5家,中国合格评定中心 认可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 12家。 面对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应采取一系列 发展措施和对策。宣传有机农业理念,循序渐进发 展有机农业,使有机食品的生产由民间行为逐步转 为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最终以国家或地区法律法 规的形式规范和统一有机产品生产、销售和认证。 我国步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步阶段,农业生产 技术处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的转折点,要抓住 机遇,加强有机农业理论的研究和有机农业技术体 系的集成、开发、示范和推广。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 产,建立严格的产品追溯体系,保障生产系统健康、 持续发展。针对有机产品农业技术较强的特点,加 强认证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农业行业认证机构 的数量,提高整体认证水平。国内的有机产品市场 走上真正规范化和健康持续发展道路需要认证监 管、质检、工商管理、卫生、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共同 合作,在规范有机产品市场和保障有机产品质量等 方面发挥各自的职能。此外,还应跟踪国际动态,学 习发达国家在有机产品生产和市场管理方面的先 进经验,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改进和完善中国有 机产品生产技术,建立完善的销售管理诚信机制。 参考文献: 【l】方志权.有机农业初探[j】_上海农业学报,2000,(4):1-6. [2】戴俊杰,王建伟.中国开展有机农业生产的意义IJ1_北京水产, 2005,(2):6l一62. [3]杨署辉,宋天庆.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I.农业环境与 发展,2006,(2):42—46. (下转第 109页) 第 1期 马享优等:天津市滨海新区农用地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信息系统开发设想 1O9 及其它资料(如农业区划资料、土壤普查数据、土地 利用现状调查资料等1 4-3 评价的对象与评价 单元 初级会计实务单元训练题天津单元检测卷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评价的对象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所有耕地与 园地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的图斑作为评价单 兀 o 4.4 评价方法 使用因素法作为评价方法。在确定标准耕作制 度、产量比系数和诊断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算农用 地 自然质量分级,并完成天津市滨海新区农用地自 然质量的划分。 4.5 评价权重以及标准确定方法 评价权重以及标准的确定采用特尔斐法。 4.6 评价的指定作物和基准作物 确定冬小麦作为基准作物,春玉米、夏玉米、一 季稻和棉花为指定作物。 5 结 语 天津市属于沿海地区,土壤含盐量高、碱性大、 可用水资源缺乏、生产力低,特殊的土壤性质决定 了对其定级必需建立独特评价体系。利用地理信息 系统 (GIS)开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农用地评价研 究,建立滨海新区农用地评价体系,研制开发功能 强、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的农用地评价信息系统,为 实现对农用地的合理规划和有效管理提供技术支 撑,从滨海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充分挖掘具备不 同农业生产潜力的农用地,指导中、低产农田的综 合治理,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成军,朱红苏,何腾兵,等.基于 GIS的喀斯特山区农用地适 宜性评价——以贵州省黔西县为例 [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08,27(2):152—156. [2】袁天风,张孝成,邱道持,等.基于 GIS的重庆市丘陵山地耕地 质量评价与比较明.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1):101—107. 【3】张成刚,王 卫.基于GIS/RS的冀北地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06,34(16):3911-3913. 14】聂 艳,周 勇,曾菊新.湖北省仙桃市农用地定级信息系统研 究[JJ_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4):171—174. 【5】刘耀林,贾泽露.GIS与 Es技术在土地定级估价领域中应用的 探讨们.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3,28(5):19—21. 【6】郭志奇.“4s”技术在精确农业中的应用 [Jj.湖南农业科学, 2oo7.(5):153—156. 【7】张余良,孙长载,李明悦.天津农业耕地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J】.天津农业科学 ,2006,12(3):38—41. 【8】毛建华,沈伟然.天津滨海新区土壤盐碱与污染状况及土地利 用的思考『J1.天津农业科学,2005,l1(4):15—17. (责任编辑:卢红玲) (上接第 106页) 【4】席官运,钦 佩.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理论与方法探析明. 中国生态农业科学,2005,13(1):19—22. 【5】席官运,钦 佩.有机农业工程生态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02.23—127. f6】Kuiper J,A.Checklist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or- ganie farms to landscape quality叨.A 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0,(77):143. 【7]Hansen B,Alroe H.F,Kristensen E.S.Approaches to assess the envi— ronmental impact of organic farming with particular regard to Den— mark[J].A culture,Ecosystems snd Environment,2001,(83):11— 26. [8]彭兴杨,叶青松,肖 艳 ,等.有机农业土壤培肥途径与技术IJ]. 湖北农业科学,2005,(2):71—73. 【9】梁忆冰.植物检疫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御作用 [J].植物保 护 ,2002(2):45—47. 【1 o1陆 萍,冒乃和,刘 波.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和措 施[J】_中国植保导刊,2004(4):36—39. 【l1】郑运章.有机农业中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叨.安徽农业科学, 2002,(3):408-409. 【1 2】刘 雪,梦繁锡.浅谈有机农业生产中的杂草控制措施[J】.农 业现代化研究,2005,(10):7-9. 【13】孟凡乔.国际有机农产品市场和法规和管理体系 【J].中国商 贸,2ool,(16):21—24. fl41孟凡乔,吴文良.国内外有机农产品生产 、贸易及法规管理体 系【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2):4-6. 【15】杨 丽.有机农产品认证国际互认的现状及国际标准的影响 [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4):4-6. (责任编辑:石 君)
本文档为【浅议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1543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3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0-08-09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