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宗断证论

相宗断证论

举报
开通vip

相宗断证论相宗断证论 守培法师著 佛教之能事,在断妄证真,转凡成圣;断证而外,无别事也。相宗亦有断妄证真之谈,未知相宗断何妄?证何真?如何而断?如何而证?故有相宗断证论。 成唯识论,释证得转依云: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磐,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是二转依果。 观相宗断证之宗旨,以依他起自性为中枢,为不动地,转...

相宗断证论
相宗断证论 守培法师著 佛教之能事,在断妄证真,转凡成圣;断证而外,无别事也。相宗亦有断妄证真之谈,未知相宗断何妄?证何真?如何而断?如何而证?故有相宗断证论。 成唯识论,释证得转依云: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磐,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是二转依果。 观相宗断证之宗旨,以依他起自性为中枢,为不动地,转遍计成圆成,即断遍计之妄,证圆成之真也。唯依他,不来不去,常不变更,为遍计依则名染依,为圆成依则名净依,即圣凡同以依他为依止之处也。相宗说断说证,恰恰同佛,毫无差别。余于此却知到相宗空言其断,实无所断。空言其证,实无所证。谓予不信,请俟言之: 成唯识论云:遍计非有,是为离有边。依圆非无,是为离无边。离有离无,故契中道。 论云:遍计非有,是为离有者,以遍计之无法,破有法也。然则,遍计是法药,破谁之有病耶?世间所有之法,无不是因缘所生;除缘生法外,毕竟无一法。此诸有之法,相宗认为依他起,为染净依,不可破遣。相宗离有,实无有法可离,是故余说:空言其断,实无所断也。 依圆非无,是为离无边者,以依圆之有法破无法也。然则,依圆是法药,破谁之无病耶?世间凡夫,无不说因缘所生是有法,无说缘生是无者,然则,只有法药,而无所治之病矣。唯有佛说缘生无性,假名无实。若以凡夫之有,而破诸佛之无者,我恐相宗不敢。舍佛别无说缘生性空者。相宗虽曰离无,实无无法可离。是故余说:相宗空言其断,实无所断也。 遍计是无,依圆是有,更有何者为中道?而又为谁之所契也?其皆空名而已矣。三自性外,更无法故。 相宗说:遣遍计。又说遍计性相都无。遍计既是无法,遣从何有耶?若曰:遍计本无法,凡夫妄计为有,遣遍计,即遣凡夫之有见者,亦不然。佛说心从境有,无境不能生心。凡夫之有见,皆从有法生,必无有心从无法生者。如是欲破凡夫之有见者,当遣有法,不应遣无法。相宗破凡夫有见,而不遣有法,犹如除影而不除形,虽有除影之心,而影终不可除。是故余说:相宗空言其断,实无所断也。 成唯识论云:唯言遣外,不遮内境。所言外境者,意识分别外五尘(法尘),谓此系分别而有,非因缘所生,非唯识所变,凡所遣破,皆指此而言,故曰遣外,即认此为心外法也。所言内境者,眼耳鼻舌身五识所缘之色声香味触五尘也。谓此五尘,是因缘所生,唯识所变,凡所存留者,皆指此而言,故曰不遮内境,即认此为心内法也。成唯识论云:色等外境,分明现证,现量所得,宁拔为无。现量证时,不执为外。意识分别,妄生外想故。现量境是自相分,识所变故,亦说为有。意识执外色等妄计有故,说彼为无。因此而说相宗以外五尘为依他起,以意识所缘之法尘为遍计执,如是而分六尘为两种自性矣。佛说色声香味触法,同名曰尘,即法身上之法垢也。此尘不除,法身不净。舍此而外,别无染法。相宗以色等五尘为现量境,为自相分,不许拔无,此又为相宗不断妄之一证也。 唯识论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识为见分,六尘为相分。又说:见相二分,唯识所变,不拔为无。试问:意识所缘法尘,是见相二分否?若是见相二分,则同前五,不应别为一自性。若非见相二分,则违自宗说八识各有见相二分。再则,法尘是前五尘之影子,前五尘是法尘之真形,但遣法尘,不遣前五尘,正是留形而去影,大似痴人说梦,不值智者一笑。又佛说六尘,同是缘生之法,缘生无自体,依四大而住。自体且无,何能为染净之所依耶?佛说真如为诸法之体,即为一切法之所依。若方便而言,四大种性为染依,缘生之法皆依他而住故。四大分散,即无缘生法故。如是相宗,非但不识遍计,亦复误识依他,以致断无所断,证无所证也。 如相宗说:不遣依他,但遣遍计,而证圆成者。五阴幻身不空,生老病死不止,不知所证之圆成,有何用处耶?其相宗所证之真,与佛所证之真之不同乎?成唯识论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二受用身,又分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如云:如是三身,虽皆具足无边功德,而各有异,谓自性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自受用身,具无量妙色心等,真实功德。观相宗所证之自性身外,又有自受用身,果然与佛所证不同矣。 彼云:自受用身者,即因缘所生之幻身也。有色心等差别相用故,不遣依他故。然既有色心等差别相用,人人皆见,人人皆得而受用之,何得名为自受用也?此身凡夫皆有,何须证得也?彼言自性身者,即空洞无知顽冥不灵之空,无色心等差别相用故,遣遍计所成之空故。彼不思无色无心名何为身?身者,依也;为我之所依,曰身。既曰无色,即无所依;又曰无心,即无能依;岂非空名而已矣乎?相宗以空为自性,谓空无生灭,名为入大涅磐,又名常德。空无诸空,是为乐德。空无我,无我之我,是为我德。空不受染,是为净德。空无分段,无知识,故曰无色心等差别相也。空包一切,故曰为众德所依。如是而说自性,全是依傍假相,徒拓空言。究其实在,全是子虚乌有。我人常在空中,无少间隔,又何须证得耶? 佛说自性身,即自受用身。以自己之性,他人不得而知,只自受用,故曰自受用身。此自性,为万灵之主,为诸相之真,得之者即名成佛。相宗不识自性之体义,亦不解自受用之名义,故分一身为二身,以自受用为缘生身,以自性为缘生身之空性。又不解佛说缘生性空之义。缘生无性者,谓缘生之法是空,没得自性,非谓缘生之法以空为性也。如是谬解佛义,误人甚矣! 相宗不识所证之真义,亦复不解证真之证义。彼说证得之自性,在自受用身之外。我人无二心,何能证二身也?一心而证二身,如一人而在两处其谬可知矣。佛说欲证法身,必先舍幻身,即证真必先断妄也。相宗不舍幻身,而证真身,即不断妄而证真,故如一人而两在也。实则非一人而两在也。然彼所证之自性,如人得一物而已。不知得物者,又是谁耶?是故余曰:不识真义,亦不解证义也。所言证者,色心契合曰证。色心对待曰见。彼说自性无色心,自受用有色心。自性既在心色之外,何得谓之证也?余曰:如得一物,尚不无色。彼之所证,连色也无,空言而已矣! 佛说断妄,亦曰遣遍计,但遍计之法,不同彼。遣遍计,即遣缘生法,破凡夫有见,了分段生死。又遣依他,而依他起法,亦不同彼。遣依他,即遣因缘自性(四大),彼二乘空见,了变易生死。二死尽,妄亦穷,妄穷真自露,所谓真不从外得也。遣妄之法用空观,观缘生法空,观成法自空矣。遣依他用假观,观四大假有,观成四大即假矣。四大是从真如假立之名故。或用中观,观现前之法,非空非有,双遣二边,顿亡二死,是以佛说教有顿渐也。顿渐二教,无非遣相,遣相即显性之妙法也。相宗常说一切法有,不许遣相,非特不能显真,而反增长凡夫生死之妄见。凡夫所以不能出六道轮回者,皆由终日常观一切法有,心着有故,常受有相之身,由因感果也。如是相宗,可名凡夫教矣。非佛教也。 佛说证法身,亦有三相之别,但所说之三相不同彼。佛说三身者,曰法身,曰报身,曰应身。法身又名自性身,又名自受用身。以此身微妙不可思议,虽佛眼亦不能见,唯自内所证,自己受用故,名自受用也。地上菩萨见佛报身,又名智身,即佛之智慧光明也。以此智光,能令菩萨得益,故名他受用也。又名胜应身,胜凡夫二乘之所见也。凡夫二乘见佛应身,又名变化身,谓随类而化现也。佛身有种种名,皆随众生心量而发现,实则一身而已。总观十法界,有三种身:六凡是幻身,二乘是偏真身,又名意成身;佛是本有清净法身。此三身不得同时发现,得一必忘二。如凡夫得幻身,则不知有其余二身。如二乘证偏真,已了幻身是空,而不知更有清净法身。如是可知佛证清净法身,必舍凡夫小乘之身矣。相宗说
本文档为【相宗断证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158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9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法学
上传时间:2010-08-06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