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举报
开通vip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nullnullnullnullnullnull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受热过程 (1)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 , 大部分到达 ,并被地面 和反射。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 传递给 ,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 的、直接的热源。太阳辐射...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受热过程 (1)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 , 大部分到达 ,并被地面 和反射。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 传递给 ,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 的、直接的热源。太阳辐射能反射长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地面null3.意义:影响着大气的 、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 大气的 。热状况运动状态null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的纬度分布不均,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太阳辐射能2.热力环流的形成:近地面 不均→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 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冷热气压null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 (1)方向:垂直于 ,指向 。 (2)作用:形成风的 原因。等压线低压直接null2.风的形成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成一夹角null读图,完成1~2题。null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的辐射依次是 (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 A.地面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null解析:通过图示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能力很弱,地面才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暖”地面,地面利用地面辐射“暖”大气,大气以逆辐射保温地面。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 1.B 2.Anull 3.城市由于有大量的人口、工厂、交通工具,因此自然环 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市区的气温、气压等就会和周围 的郊区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四幅图中的曲线表示等温面 或等压面,其中正确的是 (  )A.甲 B.乙、丙 C.甲、乙、丁 D.丙、丁null解析: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气压比郊区低,故市区等温面向上凸、等压面向下凹。 答案:Bnull4.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a与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B.当a、b、c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C.当风速增大时,a、b、c同时增大 D.当a减小时,风速、b、c增大 null解析:由图示可知,a为气压梯度力,b为地转偏向力,c为摩擦力,然后结合a、b、c三作用力对风的影响分析即可。 答案:B nullnull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null 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 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 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 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 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null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 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 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 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 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 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null  图示法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null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和下垫面。就纬度而言,纬度越高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量越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弱;就下垫面而言,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它们能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导致在同纬度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从而产生地面辐射差异。 null1.(2009·广东文基)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 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null解析:晴天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时成为露。答案: Dnull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流形式,结 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null热力环流的形成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null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同 纬度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 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 而海洋上因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 空气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与白天 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图b。  nullnull(2)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 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夜间山坡比同高度 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如图d。null(3)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 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 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 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如 图e所示。 null注意: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的改变而改变。 null 根据气压分布规律判断气压高低 1.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 地方气压高,这主要取决于空气密度的大小。气温高的 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 低的地方正好相反。 null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这取 决于不同高度所承担的空气柱的长度不同。如 右图所示:A点所在平面承受空气柱的高度为h2, B点为h1,h2>h1,故A点气压高于B点。 null2.读图,回答(1)~(2)题。nu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null(2)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null解析:由图可知,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山顶冬季气温日较差小于夏季日温差;山谷冬季日温差约11℃,夏季日温差约13℃。比较山顶、陡崖、山谷三地日温差可知,山顶日温差最小。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约4时左右,此时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答案:(1)B (2)Cnull1.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 形成的,三力特点具体如下表所示:nullnull2.风的形成nullnull 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的风向和风力的确定 1.风向 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求作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从风向的决定因素来看, 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 第一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 并且与等压线垂直。null第二步,作风向。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压线斜交,并成一锐角。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在作图时,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并成一锐角;南半球反之。 第三步,作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成90度夹角,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风向的右侧与之垂直,南半球相反。null第四步,作摩擦力。摩擦力阻碍风的运动,与风向相反。 null注意:判断风向一定要看清条件:是否考虑摩擦力,若不考虑则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若考虑则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后者风向的判断方法是: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向左或向右(据半球确定)偏转大约30°~45°即为实际风向(即近地面风向)。 null2.风力 同一气压场中风力的大小,关键在于等压线的疏密程 度:等压线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就大,相反 风力就小。 null3.(2010·绍兴调研)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 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 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 (1)~(2)题。null(1)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  )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2)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b;TaTb D.Pa>Pb;Ta>T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是下沉气流,b地是上升气流,则可以判断b地气温高于a地,气压低于a地。 答案:A null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两地间的稳定水 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  ) A.南风 B.东北风 C.东风 D.西南风 null解析:c地气流堆积形成高压,d地气流下沉形成低压,所以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c指向d。理论上,高空中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高空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来说向右偏转,所以最终高空的稳定风向为东风。答案:C null5.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null(1)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    ;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    。郊区近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作    运动。null(2)请根据图示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 :       。 如就这一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null(3)要有效地缓解上述问题,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应采 取       、       等措施。null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常见形式——城市热岛环流。第(1)题,在市区,由于硬化面积大、绿化面积小、人为废热排放多,导致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形成低压区。第(2)题,课题研究按照: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第(3)题,改变城市热岛效应的关键是在于加大市区绿化面积,减少人为废热的排放。null答案:(1)① 自郊区吹向市区(城区) 下沉 (2)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或热岛效应) ①城市热岛效应 ②城市热岛效应 ③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④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3)绿化(或植树种草、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 减少人为热量的排放(或控制CO2排放)
本文档为【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96989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8-04
浏览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