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大菩萨与道场的故事

四大菩萨与道场的故事

举报
开通vip

四大菩萨与道场的故事四大菩萨与道场的故事 佛指名山:五台山是佛祖亲口指定为文殊菩萨说法道场的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

四大菩萨与道场的故事
四大菩萨与道场的故事 佛指名山:五台山是佛祖亲口指定为文殊菩萨说法道场的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大地)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中国古称震那(China)国,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汉明帝时,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等入中土后,以天眼神通观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唐时法藏著《华严经探玄记》卷15说:“清凉山则是代州五台山也。于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为名。此山及文殊灵应等,有传记三卷。”唐华严宗四祖澄观在所撰《华严经疏》中亦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场的缘由,受到了僧俗信众的信仰、历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将文臣的护持,成为汉、藏、满、蒙各民族尊奉、海内外知名的佛教圣地。中国佛教各大宗派俱曾至此弘法布道,开创本宗基地,使五台山形成汉藏佛教两大体系汇合、各派寺院并存、显教密教竞传的独特格局。  佛选名山:普陀山是“不肯去观音”亲自“选定”的 说起普陀山观音道场开基时间,很多人都会讲到慧锷与普陀山的故事,并认为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是以慧锷大师从五台山带来的那尊“不肯去”观音为标志而建造起来的。 据宋代《高丽图经》、《佛祖统纪》、《宝庆四名志》以及日本的《元亨释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等史籍记载,唐大中年间(一说咸通年间),日本慧锷大师入唐求法,来到五台山中台精舍,见一观音相貌端雅,便想请归其国。当时,慧锷一行将这尊观音像带到(古为明州)开元寺后,准备搭乘唐人张友信的便船航海回日本,快上船的时候,突然感到那尊观音像一下子变得特别沉重起来,在同行几个新罗(韩国)友人的帮助下才将观音像搬上大船。谁知,船开到昌国梅岑山(今普陀山)附近时,又突然涛怒风吼,洋面出现很多铁莲花,船进退维谷,舟触新罗礁,飘到普陀山潮音洞侧。观音菩萨夜梦告诉慧锷大师:“汝但安吾此山”。既然菩萨不肯东渡日本,想在普陀山“安家落户”,只好任其自然。于是,在同船新罗商人的协助下,慧锷把观音像安置在洞侧,礼拜祈祷而去。 山上居民张氏目睹此异,将佛像请回自己腾出的住宅中供奉,被称为“不肯去观音”,意为观音菩萨不肯去日本,选中了普陀山作为显化道场,自此之后,千年香火,逐渐鼎盛。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后世化现的传说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峨眉山是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的总称。位于四川中南部的峨眉境内。“峨眉”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主峰万佛顶之金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雄冠国内诸名山。 据记载,东汉时期的隐士蒲公一次入山采药,见一只野鹿,“追之绝顶而无踪”,忽见奇光。蒲公疑惑不解,特向当时自西来华的天竺僧人宝掌请教,宝掌告诉他说:“此是普贤瑞相,于末法中守护如来,现相于此,化利一切众生。”恰巧,峨眉这一奇观与《华严经》所记普贤菩萨住地十分相似和吻合。另有资料说,是晋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两种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格萨尔王传》中说:峨眉山像一头步履矫健的白色神象,这和普贤菩萨骑象登山创建道场的记载极其吻合。佛经中记载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天上的事物与人间是对应的,天上有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人间有普贤菩萨住地峨眉山似白色神象。 《华严经》是在东晋时传入中国,因此自东晋时便开始把峨眉山当作普贤菩萨道场。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九华山为地藏王菩萨道场:“金地藏”修道故事 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缘起于新罗国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 新罗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王族金乔觉,24岁时削发为僧,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求法,经南陵等地登上九华,于山深无人僻静处,择一岩洞栖居修行。当时圣山缘起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袈裟地,几亩或数顷都不在话下,何况只是区区一袈裟地,闵氏自然不暇思索、慷慨应允。此时只见金乔觉袈裟轻轻一抖,不料展衣后竟遍覆九座山峰。这使闵员外既十分诧异,又大开眼界、叹未曾有,由静而惊,由惊而喜,便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菩萨”,并为持戒精严、艰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庙宇,唐至德二年寺院建成,金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金乔觉由此威名远扬,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连新罗国僧众闻说后,也相率渡海来华随侍。闵员外先让其子拜高僧为师,遂后自己亦欣然皈依、精进修行。至今九华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氏父子。 金乔觉驻锡九华,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于九十九岁高龄,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应化圣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商城
本文档为【四大菩萨与道场的故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121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6-05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