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

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

举报
开通vip

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   民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一经形成就会世代相传。其特殊内涵和方式,会成百上千年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但习俗也会随时代而变迁,有的会逐渐消失,有的则会出现变化。以下是YJBYS小编搜罗的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供参考。   清明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气在农历的三月上旬,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黄梅与全国一样,也将清明节作为最...

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
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   民俗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一经形成就会世代相传。其特殊内涵和方式,会成百上千年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但习俗也会随时代而变迁,有的会逐渐消失,有的则会出现变化。以下是YJBYS小编搜罗的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供参考。   清明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气在农历的三月上旬,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此时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黄梅与全国一样,也将清明节作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上坟祭祖的日子。在黄梅一带,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或者为祖坟立碑,亦或移坟迁葬,撒豆子与花生、煮面条与抛发饼,供祭拜者抢食,以示渡子渡孙。有的地方不烧纸钱,而将红绿黄等各色纸裁剪后緾绕于竹条或木条,谓之清明条,将其插在亲人坟墓上,并酹酒祭之,以示哀思;现代的清明花即源于此。“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头头含情奉吾祖;氷冷酒,一点、两点、三点,点点入土升仙台”,“思祖德修己德唯德有得; 叙宗功立新功无功不公”,流传于黄梅民间的这两副,就反映了这一主题。   唐诗云:“一年好景在清明”。当此时节,杂花生树,莺飞草长,杨柳飘丝,惠风和畅。人们踏青祭扫陵墓,缅怀先辈,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古时的踏青,即现在的春游,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扫墓缘何而起,有以下三种说法:   其一,源于清明风。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道:“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为某节气。春分后十五日,太阳到达黄经十五度,即“指乙”,是为清明风起。早在春秋时代成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国语》上说,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读徇),即阳气上升,万物至此时“齐而巽”。在八风中,唯独清明风被定为“三月节”。后来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问》中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其二,纪念介子推。春秋时,帮助晋文公重耳复国的大臣介子推功成身退,隐居绵山。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做官,文公于清明前夕焚山烧林。不料介子推宁愿抱树焚身,也不出山。相传他留下血诗一首,其中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之句。文公读罢此遗诗,伤心之至,决定把绵山封给他,称为“介山”,还规定每年到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即清明前三天)都要禁火三日,不吃烟火食,而食冷食,“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至清明日方可举火,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从此,清明节前夕有“寒食节”,而寒食活动延续到清明日。正如杜甫《小寒食》诗云:“佳辰强饮食犹寒”。于是,寒食节与清明节并称,都成了祭祀扫墓,怀念先辈的节日。   其三,民俗积习而成。今人罗启荣、阳仁煊在《中国年节》一书中提出,清明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马宏智在《年节趣话》中也说:“清明和寒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在遥远的周代已经流行了”。另有研究者考证,清明,起初表示天清地明之意。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治天下。《诗经》上歌颂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书传释》:“不崇朝而天下清明”。为此,周朝在制订历律,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月节命名为“清明”,标志天地清朗明净,既明物侯,又扬政绩,届时焚火庆祝,春耕开始。当时,清明与寒食是两个不同的节日。   到了秦代,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后来汉承秦制,洛阳诸陵以晦(初一),望(十五),二十四节气,伏、社、腊之日上饭。就是说,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个节气等日子,都要到陵墓上祭奠,礼仪繁褥,劳民伤财。唐明皇开元二十年(公元七三二年)宣布一道圣旨:“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世相传,已成习俗,应该允许,使之永为常式。”从此废止了其他时气的上坟习俗,而只在寒食上坟。   由于寒食与清明相近,清明又是历来“上饭”之日,所以寒食、清明统称为拜扫节日。正如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所描绘的:“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因扫墓上饭,一般得踏青野郊,清明时节适值春暖花开,柳丝正绿,所以逐步形成了“踏青”、“折柳”等风俗,又称“探春”、“寻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更是反映了当时春游的盛况。明、清承袭唐宋民俗。民国初年又把清明节定为插柳、植树节。这样代代相传,民俗成风,“清明”才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载资料卡片第63期总1006页及《文汇报》]   清明节人们多吟诗作赋,不像春节之时写春联、贴春联为尚,故相对来说清明节对联并不多见。现遴选四副流传于黄梅、九江、湖口、宿松、太湖一带的有关清明的对联以供欣赏:   春风已解千层雪   后辈难忘先祖恩   上联讲春风解雪,暗指时到清明,因农谚云: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下联暗指扫墓祭拜先祖,传承先祖美德。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春社,祭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世多于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清明既为春季第五个节气,距春社日自然不远。燕子归来,梨花凋落,即为此时的物候。上联用“春社”,为祭地之日,下联用“清明”,为祭祖之时,两者相对十分妥帖。上联用“来时”,下联用“落后”,来燕固有去日,梨花犹能重开,又将自然界的循环变化巧妙勾勒出来。着色清浅,意蕴幽远,对举工整,实为妙对。   三月光阴槐火换   二分消息杏花知   清明为三月节,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节。寒食节有禁火的习俗(其来历前面已交待),至清明时才另起“新火”。槐火,即用槐木取火。古时随季节变化,燃烧不同的木柴以防时疫。据汉代大学者郑玄研究,槐火为冬天所用。故而此联说“槐火换”,即以清明的“新火”替换。二分,一般指春分与秋分,此处指春分。春分乃清明前一个节气。杏花开时,约在春分前后,此联赋予杏花思想感情,以为它知晓春分的音讯。数目对数目,词组对词组,且平仄相调,对仗工稳。   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   联中用唐人岑参《逢入京使》“相逢马上无纸笔,凭君一语报平安”,又用宋人宋祁《玉楼春》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后者历来为人赞赏,近人王国维曾有:“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由于其形容春意盎然如此之妙,以致“红杏闹春”几乎成为春联的家常菜。
本文档为【黄梅清明习俗及清明节的来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4297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7-04-28
浏览量: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