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

举报
开通vip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保密等级★保密年限 单位代码:10418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 作者姓名 朱 盈 指导教师 刘 勇 勤 学 科 美 术 学 所在学院 美 术 学 院 提交日期 2010年4月28日 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赣南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
保密等级★保密年限 单位代码:10418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目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 作者姓名 朱 盈 指导教师 刘 勇 勤 学 科 美 术 学 所在学院 美 术 学 院 提交日期 2010年4月28日 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赣南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赣南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赣南师范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2 目 录 一、 内容摘要………………………………………………………Ⅰ 二、 Abstract………………………………………………………Ⅱ 三、 引言……………………………………………………………Ⅰ 第1章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形成的文化背景……………1 1.1赣南客家地区的自然环境………………………………1 1.1.1 地理概况………………………………………………1 1.1.2 气候特征…………………………………………………1 1.2 赣南客家地区的社会历史渊源……………………2 1. 3 赣南客家地区的社会与经济……………………………………3 1.4 赣南客家地区祠堂的建筑特点………………………4 1.5 小结……………………………………………………5 第2章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构成解析………………6 2. 1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的构成形式…………………………6 2.1.1赣南客家祠堂建筑的外檐装饰……………………6 2.1.2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的内檐装饰……………………9 2.2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主要部位………………………10 2.2.1 门……………………………………………………11 2.2.2 窗……………………………………………………12 2.2.3 柱梁部分 ……………………………………………13 2.2.4 屋脊………………………………………………15 2.2.5 石柱础………………………………………………16 2.2. 6 门枕石……………………………………………………17 2.2. 7 藻井…………………………………………………18 2.2.8 匾额、楹联……………………………………………18 2.2.9 天井………………………………………………………19 2.3 小结………………………………………………………20 3 第3章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美学意蕴……………………21 3.1 装饰技法………………………………………………22 3.1.1 木雕……………………………………………………23 3.1.2 石雕……………………………………………………24 3.1.3 灰塑 、彩墨绘……………………………………25 3 .2 表现手法………………………………………………………26 3.2.1 象征…………………………………………………26 3.2.2 寓意…………………………………………………26 3.2.3 谐音…………………………………………………26 3.2.4 符号、文字…………………………………………27 3.3 图像内容……………………………………………………27 3.3.1 祥禽瑞兽类………………………………………27 3.3.2 植物果实类………………………………………29 3.3.3 人物故事类………………………………………30 3.3.4 宝物器物类………………………………………30 3.3. 5 抽象几何纹样类………………………………………31 3. 4 文化内涵………………………………………………………32 3. 5 小结……………………………………………………………33 第4章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实例分析……………34 4. 1 夏府戚氏祠堂…………………………………………34 4. 2 谢氏祠堂………………………………………………35 第5章 结语……………………………………………………36 附录………………………………………………………………37 参考文献…………………………………………………………38 后记………………………………………………………………41 4 摘 要 本文以赣南客家祠堂的装饰艺术为研究对象。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全面收集、整理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有关资料,从赣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建筑造型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建筑装饰艺术等角度来解读赣南客家祠堂的装饰艺术,可以使人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赣南客家人的宗族、宗教信念,及其蕴涵着的风俗民情和精神观念等文化内涵,从而重拾今天渐被人们遗忘了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 本文共有五章,结合赣南客家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及赣南地区深厚的客家文化、政治经济环境,对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进行重点分析。第一章,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和社会经济四方面,对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形成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并总结这几个方面对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产生的影响。第二章,对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构成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构成形式和装饰的主要部位进行解析。第三章,从装饰技法、表现手法、图像内容和文化内涵上,对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美学意蕴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通过对夏府戚氏祠堂和谢氏祠堂的个案研究,分析赣南客家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特色。 第五章,对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进行总结。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对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保护和挖掘赣南客家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客家; 祠堂; 装饰艺术 I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study of the decorative art of Gannan Hakka ancestral hall .With our society rapid development nowadays; I annotate the decorative art of Gannan Hakka ancestral hall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rchitectural molding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al decorative art of southern Jiangxi and so 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collect and collate the date so that people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the clan,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ir implication with the custom and spirit sense and other inside cultural content of Gannan Hakka people. Thus, we rega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which has been gradually forgotten. The article contains five chapters, analyzing the environment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Gannan region and laying special stress on analyzing the decorative art’s features of Gannan Hakka ancestral hall .The first chapter ,concern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Gannan Hakka hall’s decorative art formation ,it concludes these several influences on its decoration form the analysis on natural environment ,social history ,building features ,society and economy. In the second chapter has a good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its art construction and makes a further analysis of its form and the main parts for decoration. And the following third chapter ha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aesthetic implication, manifesting in decorative skills,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imag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takes the ancestral halls of Qi and Xie as examples to analyses the art features of Gannan Hakka ancestral halls .The last chapter makes a summary of the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its research values, which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decorative art. Consequently, protection and excavation of Gannan Hakka ancestral halls’ decorative art culture are the major content. Key words: Hakka; Ancestral Hall;Decorative Art II 引 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客家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它凭借着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多样的装饰方式,成为我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赣南各县市的村落里,至今依然留存着许多装饰精美的客家祠堂,如赣县夏府的客家戚氏祠堂、客家谢氏祠堂、瑞金县的叶坪谢氏宗祠等,这些客家祠堂大都建筑结构设计合理、建筑装饰艺术精湛,装饰工艺呈现出形式多样、工艺细腻的特点,从而使这些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独树一帜。在漫长的客家建筑发展过程中,建筑者们在造型艺术、色彩处理和吉祥寓意等积淀了厚实的历史经验,这又使得赣南客家祠堂有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在客家祠堂的建筑中,祠堂的装饰艺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方式主要是对外檐、内檐、门、窗、柱梁等构件进行巧妙的艺术加工;装饰技法主要是木雕、石雕、灰朔、彩墨绘等,也有些部位集多种装饰艺术处理,如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门窗等建筑构件;表现手法主要是象征、寓意、谐音、符号、文字等,它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赣南客家人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态度。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标志主要是看其建筑的发展水平,建筑装饰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深刻体现着一个国家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本文希望借助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特色的探讨,如何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开发利用赣南客家祠堂这一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思考。 1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形成的文化背景 1.1 赣南客家地区的自然环境 1.1.1 地理概况 赣南位于江西南部,地处赣江上游。地势周高中低,南高于北。它东靠武夷山与闽西的龙岩和三明市相连,西倚罗霄山脉同湖南的郴州市相连,南横九连山和粤东的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相连,北傍锷山跟本省的吉安和抚州两市相交。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也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境内海拔200米至500米间的丘陵地形,约占赣南总面积的61%,四周主要分布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2%,盆地则仅占17%。故民谚:“八山半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赣南形胜,史称:“处江右上游,地大山深,疆隅绣错,握闽楚之枢纽,扼百粤之咽喉”。“然山僻俗悍,界1四省之交,是以奸疣不测之徒,时时乘间窃发,叠嶂连岭,处地既高,俯视各[1]郡,势若建瓴”。 象定南、全南、龙南、安远等围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县志上均有“地处万山之中”之语类似的概述。因此,宋元以来,这些地方就是经常小乱不断,大乱必有份的。所谓“自古以来,江右有事,此兵家之所必争”。除此之外,由于地处万山之中,猛兽出山伤人之事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客民安全。如“(嘉靖)四十四年乙丑,安远县虎昼出噬人”,又“(顺治)十二年乙末,信丰虎昼出伤人,直入城市”。至清中后期,虎患更为严峻。“(咸丰元年)六月,安远虎伤民畜无数”,又“(同治)五年丙寅,安远附郭多虎患,知县俞敦培重赏补虎”。 1.1.2 气候特征 赣南位于东径113゜54’——116゜38’,北纬24゜29’——27゜09’之间,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呈典型的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酷暑和严寒时间短,具有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无霜期长,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四季分明。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宜人的气候条件,使赣州成为自然资源的宝库。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两千五百种,农作物两千多种,乔、灌树种一千五百余种,为全国重点林区之一。特别是龙南的九连山峰峦叠嶂,林木葱茏,保存了不少野生植物的活化石[2] [1] 同治《赣州府志》,卷1《序》,清光绪刊本.2 [2] 同治《赣州府志》,《舆地志·祥异》,同治十二年刊本.63 1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和珍贵树种,是我国中亚热带南缘东端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为全省重点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是其文化形成的环境基础,也是其建筑形式产生的根源。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2 赣南客家地区的社会历史渊源 今天我们所称的赣南,宋明时又称南赣,其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居民构成、社会风土以及行政设施等方面都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因而有一定的独立性。自西晋怀帝(公元307---310年)起即从庐陵郡中划分出来,单独置南康郡。以后区划、郡治及郡(州、府)名虽几经变化,但其基本规模一直未变。赣南地处赣江流域,上通巴陵,下连吴越。此外,武夷山、南岭不但成为全区的东南屏障,而且余脉伸展,丘陵纵横,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说。该地紧靠北回归线,纬度较低,受亚热带森林气候的影响,林木茂密,是全国十三个主要林区之一。山高林密,田少坡地多,决定了这里的人们以农牧为主,兼及采伐林木,运送木材,垦殖茶园等园艺业。 客家人原系居住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带的族群,千年来为了战祸或更有利的谋生条件,不得不由北方迁徙到南方。给赣南经济、文化以重大影响的是北方居民,即所谓客家人的南迁。秦汉以来,由于战乱的影响和出于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需要,北方居民即开始向还处于“火耕水耨”状态的“蛮夷之地”的越地移民。从此,大量的北方士民定居赣南,特别是唐宋之际大量离井背乡的中原居民的迁入,他们在此开垦荒地,传播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使这一地区的经济有了飞跃发展。据《清文献通考·户口考》称,麻就是客家人带进来的,做香菇、造纸也是他们传授的技术,他们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科学的发展。同时“客家住地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立系统,并保存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所以大量的装饰图案都有明显的客家特点。 为了更适合的生存环境,所以更加重视选址的风水条件,在动荡的岁月中,获得安适的居住条件。“风水”是中国自古以来传统的文化,特别在聚落建筑组群中追求生命的“生存”和“繁荣”。过去由于赣南客家人所经历的磨难和定居山区后,时常受到天灾人祸、疾病兽害等威胁,因此,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至于那是什么神,并不考究。对他们来说,不管哪路仙客,何方神祗,也无论是儒佛道,还是鬼神巫术,只要说能祈福免灾、百事呈祥,保佑老少安康、子孙兴旺便供奉。大部分客家人既崇佛道,又重儒术、更信鬼神。在赣南常能看到在一座道观或佛寺中,佛道偶像同堂并供,有些乡村庙宇往往是将观音、许真君、龙王爷、米谷神、福神及其它民间土神之像合供一室,彼此间并无信仰抵触,各信 2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各的,信者有,不信者无。所以说我们在赣南地区的客家祠堂里,时常都可以看到一些儒家的图案。 1.3 赣南客家地区的社会与经济 明清时期,闽粤客民的倒迁,对赣南地方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赣南客家地区人地关系日益紧张,统治秩序日趋瓦解。当时的封建政府无法解决这一弊病,赣南客家地区政治、经济等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明初,赣南地旷人稀之地,杨士奇曾说:“赣为郡,居江右上游,所治十邑皆僻远,民少而散处山溪间,或数十里不见民居”。闽粤客家地区经过明代的发展,人口日益增加,而他们所处地区多属山区,山多田少,土地无法承载过多的新增人口,于是壮大起来的闽粤客民为生计所迫,纷纷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在明代“南赣地方,田地山场坐落开旷,禾稻竹木生殖颇藩,利之所共趋”。[1]成为闽粤客民迁移的好去处。明中期开始,闽粤客民大量涌入赣南地区,到清代初年,赣南南部闽粤客民已大大超过土著,构成该地区居民的主体。清中期,赣南已是人口稠密,户口日盛,如宁都州,“四关居民数万户,丁口十万计”。[2] 大规模的人口流入,使清中后期的赣南人口与明初相比,发生了急剧增长。乾隆和道光年间,赣南的人口相比洪武年间增长了7.5倍和8倍,远远高出全国人口同比增长的3.5倍和6.7倍。 由于赣南地区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人口的增加使原来地旷人稀的赣南山区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乾隆初年信丰县民王道民在供状中就说道:“如今民多田少, [3]田价比往年贵了好几倍”。人地关系的紧张导致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严重不足。 一方面,面对有限的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源,土客、宗族之间展开了空前剧烈的争夺。使得宗族斗争、土客械斗土在这一时期极为盛行。另一方面,人地矛盾的尖锐,使得赣南客家地区出现了所谓的“浮口”问题。《赣县志》载曰:“乡居之民,力耕者众。又生齿日繁,游手者重,赣人谓之浮口。一浮口辄费数农之食,其拳勇驰逐,遇事风生者,更为民之蠢”。[4]大量“浮口”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安定。很多“浮口”以及破产农民因为资源的匮乏,生活无以为济,转而成为流民匪寇。通过抢劫等方式维持生计,有的形成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始渐虏掠乡村,后乃攻劫郡县”。人地关系的紧张已经日渐引起了赣南地区的社会动乱。[1] 杨士奇.《送张玉鸣序》,《东里集》卷5,四库本.86 [2] 清·查慎行等.《康熙西江志·乞官分守地方疏》,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本.33 [3] 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5年第3期.29 [4] 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11 《风俗》.94 3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尖锐的人地矛盾与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原来的生计模式与生态环境突显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赣南客家地区不得不进行经济转型。人口的增加使赣南地区土地必须用于满足粮食生产,而外部市场的刺激,又使赣南地区不仅需要拿出一部分土地种植经济作物,而且还要向外输出粮食,这就使得赣南粮食更显不足,更加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紧张。民众的生计模式并没有得到转变。赣南经济发展进入死胡同,并因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社会动乱。 1.4 赣南客家地区祠堂的建筑特点 《家礼》有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盖宗祠之建,所以妥先灵而萃族涣。若不建不修,则冠、婚、丧、祭之礼无自而行,同派连枝之属无地以会”。 祠堂建筑一般是用于祭祖和族内大型活动的一种建筑,同时也会用来接待本族客人,特殊情况会让人暂时居住。但是一般情况除守祠的人以外是不允许他人在里面长期居住的。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特点一般都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选址艺术。赣南客家人是很信奉风水的,当然这和他们当时的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祠堂的设计中必须与风水没有冲突。如果出现了冲突,往往他们会不惜任何代价去改动原来的设计来修复风水上的缺陷。因为只有有了好的风水,才能给家族带来好的发展,以便家族兴旺发达。在赣南客家祠堂一般都是以“发达”为前提去设计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设计理念求得发人、发富、发贵,这种极为典型的一个设计一般都是体现在天井式祠堂等建筑祭祀先人的明间大厅里,一般下厅明间面阔要大于上厅明间面阔,这种特殊的上小下大设计,是希望求得子孙繁衍代代发人。这种寄予美好生活的吉祥理念在众多祠堂中处处可见。 第二, 规模宏大。客家祠堂一般的建筑规模都较为宏大。赣南客家祠堂分为总祠和分祠,宗祠一般是称为“某氏宗祠”(比如赣县的“戚氏宗祠”)而分祠一般是开基祖下的房派祠堂,通常称为“某某公祠”。在赣南客家地区,祠堂的建筑都格外的壮观气派。祠堂一般都是以独立的建筑形式出现,但是有一些会在围屋里出现,通常在围屋都是建在围内的核心位置,因为这样可以方便族人祭拜。一般为上、下两厅的结构,两厅之间有天井,天井式结构一般有二进或者三进。而且每个厅面积都很大,厅的边侧有厢房。祠堂也有的为三厅结构。 第三,造型独特。赣南客家祠堂大多讲究门面造型,其样式很少混同于普遍民居建筑,使人一看便知使祠堂。赣南客家祠堂最常见的造型是牌坊式和庙宇式两种。牌坊原是统治者赐立的,用以表彰显宦望族、忠义之士和贞洁之妇的一种荣誉建筑,立于被表彰者的住宅前面,是独立的建筑物,后来,有的官僚望族就把这种建筑造型运用到自己的住宅建筑中。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中,有不少也 4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是采用这种造型,其特点使高大、庄重而气势非凡。庙宇式建筑造型在客家祠堂建筑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1] 因为祠堂就是由宗庙、家庙演变过来的,其性质也是“庙”,只不过普通庙宇供奉的是佛、道之神,祠堂供奉的是祖先神而已。这种建筑造型与普通庙宇的门面造型相似,显得庄重、肃穆而颇具气派。 赣南客家祠堂的建筑,原则是宁愿慢但一定要好,工匠尽可能请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程质量当然也是一流的。在赣南客家地区,百年祠堂,甚至几百年的老祠堂还可见到就是对这种建筑质量的说明。在材料上是非常讲究的,砖要用上好的青砖,木材要用粗、直、结实的,厅堂的柱子若是石柱子,则尽可能采用质地好、坚实、完整的。比如:赣县戚氏宗祠大厅中的20根石柱子,其直径均超过60厘米,高达8米,全是采用完整的石料所制成。 赣南客家祠堂中大多还是要进行适当装修的,祠堂多采用沉稳的深色系彩绘,多是藏青、黑色,与寺庙明亮的朱色不同。 但是有些殷富大族的宗祠装修得较为豪华,厅堂要加顶棚,有的甚至在捧上使用藻井,在条梁枋、斗拱等部位做尚彩画,有的做旋子彩画,有的做苏式彩画,画上各种花草、鸟兽、仙桃、石榴等吉祥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同时又不失庄重、高雅、肃穆。 一些赣南客家祠堂的装饰颇为讲究,非常的有特色,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1.5 小结 作为祠堂装饰艺术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来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必要分析是我们进行祠堂装饰艺术研究的必要前提。可以说,是赣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绵延醇厚的文化传统造就了它独具一格的祠堂文化和祠堂装饰。客家祠堂作为赣南客家人表达对宗族崇敬之情的载体,被建筑成为赣南客家建筑中装修最豪华、艺术体现集中的地方,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色。它的规模、造型、工艺等在给予今天的人们以审美享受的同时,还为人们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为现代建筑装饰艺术和创作提供借鉴。 [1] 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5 [2] 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5 5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2章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构成解析 2.1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的构成形式 根据《鲁班经》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赣南客家祠堂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单殿、两殿及三殿,比较常见的形式是两殿。门厅一般作为前殿,其立面形式多为三开间,开三门或一门;主祀牌位处安放在正堂及正殿或又称祖先厅或正厅,天井则放在两殿之间。赣南客家祠堂中有的祠堂设有两廊, [1]例如赣县的戚氏祠堂,平时起着过道的功能,祭祖时则用来容纳较多的人。客家祠堂大厅两边各有护室,根据祠堂的大小分隔成多间,作为储藏物品、教育办学、或居住及办公等之用。后殿一般只有一些比较大的祠堂才有,用于存放祖先牌位等,列如赣南关西围屋里面的祠堂。 2.1.1赣南客家祠堂建筑的外檐装饰 客家祠堂外檐装饰一般分为两种,檐里装修和金里装修,檐里装修是指在檐柱间安装门窗,金里装修是指在金柱间安装门窗。祠堂的外檐装饰主要包括门、窗、格扇、嵋子、坐凳靠背、雀替等。 (1)屋顶装饰 图2-1 赣南客家祠堂屋顶装饰 客家祠堂最具特色的是屋顶部分,一般斗尖顶挺拔、轻盈,造型庄重、严肃、华丽、大方。屋顶装饰的目的并非以观赏为主,而是蕴含着诸多信息,它深刻地 [1] 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1 6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体现着赣南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观念,赣南客家人对上天的一种呼唤。可以说,作为重要装饰之一的屋顶是“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表现方式。是传统建筑的灵魂重要体现。 赣南客家祠堂屋顶一般都采用人字形,赣南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充沛但分布得不均匀。在雨季时,人字形的屋顶就起着重要作用。屋顶的内坡比外坡要长,用来防止雨水流入墙内使墙坍塌。为了防止发大水时冲垮墙脚,所以墙脚基本都是用石料切成,而且还切有一定高度,这样就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客家祠堂有些屋顶采用了木结构体系,完全由木梁架构成的,体量硕大是它的最显著特点。屋顶装饰一般在祠堂的院门屋面和正屋,主要是对正脊和檐脊翘角上的艺术构建。屋顶的砖雕和木雕多以动植物纹样为主,由许多图案拼接而成,相互连续,延绵不断,十分精美。 (2)墙体装饰 图2-2 赣南客家谢氏祠堂墙体 墙体就指维护在柱子之间或者柱子之外的构造。对于赣南客家祠堂来说,这种墙体大多用青砖筑造,但也有一些祠堂的墙体是用木板、石料、竹子等材料建造。较为特别的是在赣州龙南地区的关西新围里的祠堂的墙体里面特别掺加了糯米、桐油、蛋清等食物。这和当时的时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旦战争了,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它那墙面是可以拿来充饥的,这不仅反映出了赣南客家人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赣南客家人心里对战乱的那份隐患之心。墙体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山墙,在祠堂左右两边,山墙与屋顶相交处成一个人字形,整齐而规律,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有的山墙用砖贴出一条博风板,接缝处有的用砖砌出雕花,在这里只是用砖在山墙上造出它们的形式起到装饰作用;二是墙檐,是砖墙的上端与屋顶相连的部分,“墙头”与“墙檐”的区别在于“墙头”是指墙的上端或墙的上端不与屋顶直接相连而超出屋顶的部分, 最上面一部分是瓦面是墙檐的基 7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本形式,为了利于排水瓦头必须挑出于墙面之外。瓦头是用几块砖相叠而成的,也有用砖制的斗拱代替叠砖支挑瓦头,斗拱上有的刻有花纹,或者有的在砖拱之下在白灰墙上画几道粗细相间的墨线,以作衬托,有的抹一道白灰边和绘上彩饰,祠堂的墙体经过这些处理,就更显得精致和美观。在赣南客家祠堂中,墙体的造型最为独特的就非赣南客家祠堂中的谢氏祠堂莫属了,谢氏祠堂所占的面积不大,小而精来形容谢氏祠堂最合适不过。谢氏祠堂最为不同也最特别的是它的那面墙,俗语说“官墙”。它是在一面墙上有两个不同造型的墙体,一个是用古代官帽的造型作为设计元素,把墙体设计成一个官帽的样式,这寓意着主人对权位的追求。另一半以龙作为主体元素,看似腾云驾雾的龙在屋顶上翻滚,龙则是权贵的象征。一幅幅精致的画面在我们眼前呈现。赣南客家祠堂的族人们,毫无保留、毫无掩饰的把他们所想的、所希望的大胆直接的托物寓意的展现出来。不管是对族人、祖先的那份缅怀之情和崇敬之情,还是对子孙后代的教育以及保平安、保权贵之情,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1] 图2-3 赣南客家关西新围祠堂影壁 影壁,《论语》:“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影壁大概是从之演变过来的,而“影壁”则通“隐避”,它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等级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风俗习惯。影壁也称“照壁”,是一种特殊的墙体,它不是房屋的墙,而是一道独立的短墙,主要目的是起阻隔作用。关西新围里的祠堂正对门有一个已经在文革时期被凿毁的影壁,它不仅是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光和效应反射到祠堂去,使祠堂的光线效果更好。它的位置在建筑大门的里面正对着进出的大门,立在大门里面的影壁作用是对建筑内部起到隐藏的作用。 影壁不论立在门外或门里,都与进出大门的人打照面,又称为“照壁”。它是抵挡外来煞气进入宅内的风水建筑。成为进出大门的人所见的第一道景观,因此使影壁成了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一般壁面多是灰白面,有的会用墨彩勾勒双线框,边框对角绘墨[1] 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04 8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彩植物图案,或者灰塑几何形祥瑞图案。 2.1.2赣南客家祠堂建筑的内檐装饰 图2-4 赣南客家戚氏祠堂内檐装饰 客家祠堂的内檐装饰是指用于分隔室内空间、组织室内交通和装饰美化作用的小木作,其主要形式有天花、藻井等。与外檐装饰来相比较,内檐的装饰艺术更为细致、精美,在材料上和制作工艺上都比外檐装饰更加严格要求,主要包含一些精细的雕刻以及字画。材料包含玻璃或糊纸,在一些较大的祠堂里可以看到有些更高档的材料,如工艺玻璃和纱、绢等,给人们营造一种高贵、大方、华丽、祥和、舒适的室内气氛。内檐装饰的特色就是可以通过灵活的装卸和组装,形成自由的活动空间。内檐装饰一般都是用高档的木材制作,表面不做油漆,只打蜡,体现出材质的本色。有些装饰用同一种木材制作而成,也有的装饰同时用很多种木材搭配制作而成,使赣南客家祠堂显得非常高雅、古朴。 2.2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主要部位 2.2.1 门 门是供人进出建筑用的。两千多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说:“凿户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户即门,墉就是窗。“门”是宅内外沟通的必经之地,出人必由之。一座建筑的大门好比一个人的脸面。脸面不但显示美与不美,而且从中还不同程度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甚至于气质以及文化内涵。赣南客家祠堂的大门也一样,它是赣南客家人进出祭祖首先见到的形象, 所以一个大门的形象代表着这一个家族的门面或者脸面,从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上就可以体现出它们主人的声望、地位和财势。同时可以看到不同的文 9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化意蕴,也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相同的文化意蕴。赣南客家祠堂一般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的牌楼式院门;另外一种则是造型较为独特的斗门式院门。赣南客家祠堂里面的的门基本上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排的格扇门,另一种是单座的木门。 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中较为传统和正式一点的是格扇门,格扇门的基本形式是:上部和下部有两块裙板,二者之间有一块绦环板。格扇门虽然不是大门,但是大部分也进行装饰。在门上雕刻或绘制些图案用来表现族人的理念与追求。格扇门上下都用图案进行装饰,上面的镂空格条纹满足了透光的功能要求,格条纹间还会出现小块木雕,雕刻着很多吉祥图案,如:石榴、桃、莲荷等植物,蝙蝠、鸟雀等动物,这类图案能够表达出一定的人文内涵,也表达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裙板位于格扇下部,装饰的比较简单,上面雕些简单的花纹,或者一些边框。格扇门装饰的重点在格扇中段的绦环板,在一些装饰的比较华丽的祠堂里,绦环板多用人物、动物、植物、器物组成有情节的木雕进行装饰,组成带有象征意义的雕刻画面。 [1] 图2-5 赣南客家戚氏祠堂的门饰 在这里尤其要提到的是戚氏祠堂里面的两扇门,这是在赣南客家地区罕见的一种风格,这个门之所以具有浓浓的西方风格,是因为在戚氏家族中有人曾去西[1] 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4 10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方留过学,回来之后就建有中西合璧风格的装饰。门框的上方有两个寿桃,再寿桃上写着“明伦”二字,寿桃则寓意着长寿的意思。门框周边就是以太阳作为元素进行装饰,而这个就可以追溯到原始的太阳崇拜。整个门框由外至内分为三层,第一层结合西方图案的抽象手法把植物简单抽象化;第二层就是具有中国独特寓意的祥云图案;第三层就是吉祥花草。相对应的那扇门框上是两个石榴的图案,上面写着“爱国”二字,石榴寓意多子多福的意思。整个门框也是由外至内分为三层,其装饰图案与另一扇相同。在两扇门框的中侧分边矗立着两朵雕刻非常精细逼真的石雕牡丹花,牡丹花则是富贵的象征。一扇门不仅融入了对族人的呵护之情,也融入了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 2.2.2 窗 窗的功能一是采光,二是通风。所以窗扇需要有窗格,光线暗处的窗格大,装饰少;光线明处窗格密,装饰多。位置可高可低,可左可右,也比较自由,窗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格扇和单座窗两类。其中格扇窗与格扇门式样可以说完全一样,惟一的区别就是窗不落在地面而是安在墙上,所以它只有格扇门的上半段,即格心与绦环板部分。窗下面的墙称为槛墙,所以这种槛墙上面的格扇窗又称“槛窗”。[1] 赣南客家祠堂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款式的窗,按窗子所在的部位可分为:槛窗、高窗、墙上窗(院墙或山墙上的窗)。按窗子的装饰方式大致可分为:直条纹、格子纹、锦纹、万字纹、龟背纹、钱纹、拐枝龙纹、冰裂纹、回字纹、步步锦纹、菱形纹等这些常见类型,而更多时候是(如戚氏祠堂)两种或几种纹路的组合。窗格中间往往还嵌有各种小木雕,有的还饰以金漆,非常小巧精致。 图2-6 赣南客家祠堂窗饰 [1] 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1 11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此外,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中,还有一种石窗和漏窗。石窗常出现在院墙或山墙上。做法多用瓦、砖或灰塑按一定纹路图案形成窗格,以达到通风、采光,或是透景的功能。(图2-6左边)是戚氏的石窗,它做工非常精细,在“福”字的周围分别还用寿桃和祥云以及仙鹤作装饰,其目的表达着主人美好的向往,其中桃子是福寿吉祥的象征,祥云纹代表如意,梅花鹿,“鹿”与“禄”同音。“福禄双全”之意。不管是从其装饰的寓意出发,还是从人文精神上的需要,都透露出赣南客家人对美好事物的企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漏窗又称为“玲珑窗”。窗心样式变化多端,它在赣南客家祠堂中较为常见,这种窗格上一般是由各种人物故事或者一些英雄典故、花草以及动物等组成的千姿百态的窗格图案。较为常见的图案一般都是以植物花草的装饰居多。门窗隔扇的装饰通过大面积的图案纹样和通透光影的对比来取得装饰的艺术效果。窗扇一般多为推式,上部镂空以便采光,密纹格式多种多样,如双工字、冰花、工字、柳条式菱花等,显得简约而不简单,且这些图案纹样不仅起到了装饰美化的功效,同时还赋予了主人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其装饰性很强,形式丰富,大多表现在檐墙和露强中。有条砖磨砌灰塑而成,也有木框格心的风窗。上面一般也浮雕吉祥图案,以花鸟虫草、八宝瑞兽、人物故事图案为多。 2.2.3 柱梁部分 1)立柱、垂柱 柱子是一幢房屋最主要的承重构件,由梁枋组成的屋顶部分,包括屋顶木构架上面的屋面瓦、脊等,它们的重量都通过立柱传递到地面。所以,柱子除底下的石柱础之外,柱身一般都不做装饰,通常的做法是将柱子的上段柱径逐渐缩小,至顶端缩成覆盆状,这种做法称为“收分”或“卷刹”,可以在视觉上感到柱子上细下粗,比较稳定,造型上也比较轻秀而不显笨拙。早期建筑的木柱子也手将上下段两头都作收分的,看上去如同织布的梭子,因而称为“梭柱”。也有少数重要的建筑,在它们最前面一排檐柱上,做木雕力盘绕柱身,称为“盘龙柱”。两头收分的梭柱做法,现在一般也只能在祠堂或者大型住宅里见到。 大的柱子立在地上,小的柱子支在梁枋上,但有一种柱子既不立在地上也不支在梁背,它们悬在半空,成为垂在空中的垂柱。垂柱多出现在檐口下,因为这些垂在空中的柱子下端经工匠们的加工,雕刻成为各种几何形、枝叶形、花果形,成了垂在空中的花,于是这种柱也被美称为“垂花柱”。垂花柱有的悬在空中,有的立在挑出的仿头。形状多为方形、圆柱形、瓜形和花蕾形等几种形状,也有多种形状组合的形式。垂柱上多有或简单或繁杂的浮雕和镂雕。简单的仅在瓜形垂柱上雕刻几处纹路,复杂的会在垂柱上镂空雕饰出复杂的人物花草等,这需要[1] 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文库》[M].三联书店,2004.193 12 [1]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工匠具有高超的雕刻技艺。在祠堂里,这种垂柱头可以雕刻成一丛花,一只花篮,一座里外几层的走马灯,不仅雕刻,而且还敷以彩色,组成屋檐下一排雕花彩灯,把建筑打扮得五彩缤纷。 2) 驼峰 “驼峰”也称“坐墩”,是在两层梁枋之间用作垫托的构件,因其大多加工成如同骆驼背状的曲线,故称为“驼峰”。在赣南客家祠堂中驼峰主要呈梯形、弓形、三角形、和束腰形等四种基本形状,它发挥着重要的结构作用,支撑着上面的檩条或梁桁。由于驼峰的视觉平面大,一般来说驼峰上的雕刻较多。这里成为工匠们自由发挥雕刻技艺的地方,多用植物、动物、器物、人物故事等装饰。雕刻方式主要是浅浮雕和透雕的技法,一般不作漆饰,也有的黑漆鬃金,装饰华丽。 3) 雀替 [1] 图2-7 赣南客家谢氏祠堂雀替 雀替是在房屋外檐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一种构件。它被雕刻成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造型,既起着固定梁柱的作用,又给人以美得艺术感受。明、清时期建筑上的雀替几乎有了相对固定的形式,一块下沿有蝉肚形曲线的木构件,下方有一个自柱身伸出来的斗拱相托,雀替的里外两面都有木雕。外形有的有斗栱,有的没有斗栱;在技法上有浮雕、圆雕和通雕;表现内容上常见有卷草、鹊鸟、鳌鱼、瑞兽等。鳌鱼、瑞兽雀替在祠堂中是最常见的造型。以祈求本家族多出人才达官出贵。在赣南客家谢氏祠堂中,我们看到的雀替主要是以花草作为其主要的装饰,较为特别的是每个雀替的柱粱下方会有一个灯笼样式的装饰,自古以来,灯笼都是喜庆的象征,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接着花灯闪烁的光影,象征着“彩龙兆祥,民阜国强”。从赣南客家谢氏祠堂的家族观念上思考,“灯”谐音“丁”(即就是人丁的意思)意味着人丁兴旺。在同一建筑装饰上,不论是从大的方向看(即国家,国泰民安),还是从小细节上看(即家族,人丁[1] 黄东海.福建培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中南大学,2007.18 13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兴旺),同时寓意着这样深层次的思想观念,实在是难能可贵,也再一次体现了赣南客家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反映出建筑装饰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4) 撑栱、牛腿 撑栱实际上就是是一种斜撑木。在立柱上部斜出,支撑着转角檐梁90度相交处的斜撑。是赣南客家祠堂建筑中比较独特的做法,也是祠堂建筑中装饰性很强的构件。斜撑较长,甚至还略呈“S”曲线造型,常被通雕成变化丰富的卷草,造型极其漂亮。[1] 在上下梁架栏枋之间,还常用格架木来支撑,由于他位于梁枋中部比较显目的位置,所以格架构件也就成了着重装饰的位置。格架木形状大多是上大下小的蝙蝠形,上面高浮雕人物戏剧图案,或者吉祥花草以及祥瑞动物的图案。多数为木板式或棍式,下端落在立柱上,上端支撑住挑枋。它是一根直径不大的木棍或木板,在它与柱子和屋檐之间,总空出一个三角形的空间,这种花板与撑木连成为一个整体的构件,于是棍状的撑栱变成为三角状的斜撑木,称为“牛腿”。[2]撑栱牛腿的面积大了,而且一般与人的视线平行,自然成为装饰雕刻的重点。于是植物、曲纹、器物、动物、人物统统雕刻在撑栱上。屋檐下,撑栱、牛腿的式样千奇百怪。当屋顶的出檐能够依靠挑出的梁枋承托,有的撑栱失去支撑的结构作用而变成一种纯粹的装饰构件。与梁枋、雀替一起组成为富有特色的装饰画面。 5) 斗栱 图2-8 赣南客家谢氏祠堂斗栱 斗栱,是立柱上端承托梁枋的一种承重构件。斗栱一般在祠堂建筑中是比较常见的,在祠堂廊门建筑中见到的斗栱,主要都是如意斗栱和翼形栱。一般如意形式的斗栱都寓意着族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希望子孙后代都事事如意。其造型独特,做工精巧。它常用在屋檐下和梁枋之间,它的作用是将上面的重量传递到下面。在屋檐下斗栱撑托住伸出的屋顶檐部,使雨水不致损坏房屋的门窗与墙面。[1]张嗣介.《赣南客家艺术》[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43 [2]陆兀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上大学出版社,2003.11.111 14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赣南客家谢氏祠堂是赣南地区众多祠堂中装饰工艺较为精细与独特的,也是保留最为完善的。在谢氏祠堂的斗栱内侧,可以看出其工艺的技艺超凡,里面的图案连绵不断,其中大多都是以花草以及蝙蝠作装饰,以不同的形式找出相同的归律,使其看起来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就像一群自由自在的小鸟在巢内弹奏一篇篇美丽动听的乐章。远看里面一个梅花形、圆形、花瓣形都看似向如意的造型,这也寓意着主人希望家族事事如意,其中在四花瓣形中,里面是一个蝙蝠的造型,其中“蝠”谐音“福”,象征着福运、福气安康之意。 6) 梁枋、梁托 多数的梁枋只在梁枋的左右两头做雕刻装饰。简单的顺着梁两肩弯曲的曲线,在梁身两端刻出一道刻纹。这道刻纹有的只是一条细细的曲线,有的刻成波2浪形,有的还加以植物花卉的装饰,形态很自由,但都是左右对称。除梁枋两头之外,在梁的两侧面中央部位会装饰的比较精细,一般都是以植物、动物、人物作为装饰元素。梁枋往往是装饰的重点,因为它正处于大厅的中央开间口的上方,所以称为“骑门梁”。例如赣南客家祠堂中心大厅的前据梁枋,在梁枋的两侧面甚至底面上都是做工极为精细的雕刻,有的还把这些雕刻给以颜色,更显五彩缤纷,因为一个家族希望通过祠堂来显示自身的权势与名望。 梁托是位于梁枋下左右两端的托木,它的位置和雀替相似,也是在梁柱相交处。由于在一根立柱两边的梁枋并非与檐柱一样都在一个水平面上,它们高低不同,大小也不一致,所以它们的梁托式样也并不要求像雀替那样整齐,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这些梁托随梁枋而变,只要求在同一根梁的两头保持对称,但是在造型上多没有雀替那么复杂,外型比较规整,附在梁枋的下面,与梁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型体。 2.2.4 屋脊 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当中一般在正脊的两端常用鳌鱼作装饰,鳌鱼是赣南[1]民间的俗称,其实就是“鸱吻”。据北宋吴楚原《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鸱”在古代指“鹪鹩”即[鸱鸺]是一种凶猛的大鸟。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 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说虬尾是水精,喷浪降雨,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1] 梁思成.《建筑文萃》[M].三联书店,2006.77 15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之上。 然而在赣南客家祠堂当中我们所说的龙形鸱吻已经很少见了,更多的是头部半鱼半龙的,身和尾围鱼形的鳌鱼。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中的鳌鱼仍然更多的保留了古代最初的鸱尾的原始形象。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的脊身有一层和两层的,主要是砖砌并用灰塑的图案和纹路进行装饰。在脊身上可以见到其他的几何条纹,也有直接用灰塑的人物、动物装饰脊身。在赣南客家戚氏祠堂的屋脊上,我们较为常见的一般都是动物的形象 或者是人物故事场景,其中动物的一般都“象”,即象征着“太平有象”。在赣南客家戚氏祠堂中,还引用了薛丁山征西的典故来做装饰,主人以英雄典故来教育后代,可见主人的用心良苦。薛丁山征西之图运用石雕和浮雕的结合手法做的, 其做工精细逼真。 图2-9 赣南客家祠堂屋脊 正脊的中心常常有一处突起的称为“中堆”或“中墩” 装饰。“中堆”的形式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灰塑,另一种是瓦砌。它的工艺一般较为精致,可以起到防雷、镇邪的作用。因此“中堆”的受祈福和受崇拜的地位超过了正吻,成为屋脊装饰的重点。一般来说悬山屋顶只有一条正脊,往往用灰塑做起翘,当然也有用瓦垫在脊下,做出轻盈上翘效果的。 2.2.5 石柱础 石柱础的功能,第一是避免木柱子直接接触土地,对柱子起着隔湿防潮的作用;第二是将木柱子承受的荷重比较均匀地传递到地面;所以石柱础的功能决定了它的造型应该是直径比柱子大。宋朝廷颁布的《营造技式》中明确地规定了柱础“其方倍柱之径”,就是方形柱础的边长应为柱子直径的两倍。由于石柱础[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18 16 [1]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处于非常明显的地方,所以一般都很重视此部位的装饰,特别是在石柱周围浮雕着各种内容的图案,其主要都是一些吉祥美好的寓意。赣南客家人喜欢把他们祈求的愿望直观地反映到柱础造型艺术中,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一般多用八面形柱础。柱础每面赣南客家人强烈的敬祖崇宗的观念在柱础上也有很明显的反映。不同的位置,安放不同的柱础。浮雕图案都会不一样,常见的有各式各样的“寿” 字纹,植物有菊花、兰花、荷花、卷草、缠枝;动物有象、猴、羊、鹤、鹿、麒麟等瑞兽。其中上面还有一些佛教的图案,这就要归结于儒家文化了。柱础的造型艺术与其置放的实用性也存在着一种有机的关系。一般雕刻最为精致,纹饰复杂的纹样多出现在祠堂。 石柱础式样一般有覆盆式、覆斗式、基座式、圆鼓式。一般除了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圆鼓型和基座式的以外,大多数还是复合式的柱础,即圆鼓与覆盆,圆鼓与覆斗,圆鼓与基座相组合的形式,其中的基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区别;圆鼓也分扁形、瘦高形。再加上柱础的表现技法和表现内容的各异,使柱础的式样千姿百态了。 图2-10 赣南客家祠堂柱础 2.2.6 门枕石 图 2-11赣南客家戚氏祠堂门枕石 17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门枕石,是安放在和固定大门的重要构件,它的功能是承托门扇并使门扇得以转动,所以在石上有一凹穴,大门门板的下轴即插在这个凹穴里面。一般呈长方立体形,因为古时的设计理念是把它看成一个微缩的长方形凳子,都是石材制成。因为要承受门板的重量,所以露在门外的那一部分多大于门里的部分以便保持门板在转动时的稳定,这样露在门外的门枕石位置很显要,又是石材制成,自然成了装饰的最好位置。赣南客家戚氏祠堂不是用常见的方形作门枕石,而是用圆形的,在圆形的上方以狮子头作装饰,侧面的底端则是用祥云作装饰,狮子可以避邪,而祥云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一个细微的部分,都渗透出主人对家族的用心。门枕上通常都雕刻有八卦或者祥瑞的图案。枕石下部浮雕弧形几案腿,然后在做一些花草或者曲线形修饰。在立面部分也是用浮雕的形式,也都是一些简洁的花卉或者动物之类的吉祥图案。 2.2.7 藻井 藻井是厅堂天花板上的一种特殊装饰。一般成圆形、正方形或多边形,上有各种花纹、雕刻或彩画。赣南客家祠堂的藻井构筑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八边形和长方形较为普遍。一般祠堂的藻井多设在明间中部,因为天花的空间较大,为了能够满足八角形藻井的设计要求。所以祠堂明间中部的藻井大多都是八角形的,而设在门廊或者前廊的藻井则基本上是长方形的。大多数的藻井是不用斗栱的,而是使用梁架、轩条承托牵拉藻井框架。藻井的顶部一般都会有彩绘。当然藻井顶部的装饰,也不一定全是彩绘做装饰,也有的使用雕刻和格心的艺术进行装饰。在赣县夏府的谢氏祠堂建筑,祠堂上厅八斗井正中是两条彩绘翻滚的云龙,前廊藻井则是一对彩绘的凤凰。一般藻井的装饰也多也是祥花瑞兽和二十四孝的题材。 图2-12 赣南客家祠堂藻井 2.2.8匾额、楹联 1) 匾额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匾额中的“匾”字古代也作“扁” 18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说文解字》作“额”字,就是悬于门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匾额就其建筑材料来说,大致可分为石刻匾额和木刻匾额及灰制匾额等。自有匾额以来,它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感染力。在赣南客家祠堂中,我们并不难看到匾额,匾额一般都是反映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但其中也有是表达了对祠堂以及祠堂里的整个家族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 楹联 [1] 楹联即“对联”,多悬挂于宅堂的楹柱。悬挂于门左右,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建筑材料大致可分为石刻楹联、木(竹)刻楹联、灰塑楹联以及春联(纸制)。楹联悬于宅门则端庄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虽然片词数语,着墨不多,望之巍然大观,品之趣味悠然。 一般赣南客家祠堂门楣上高悬着书写有祠堂名的门匾,左右书写或刻着门联。楹联是赣南客家祠堂中的一大景观 ,它们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其追根溯源的楹联 ,表现出客家人重传统、重本源、重宗族的精神 ;其颂扬祖先、怀念祖先的楹联 ,表现出客家人极为浓厚的崇祖观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 赣县戚氏祠堂楹联: 联一:世系出临辕昔自苏州分派 堂基开宋代频看赣水发祥 (表明:戚氏本江苏苏州人 ,后来在宋代迁 居于赣县。) 联二:承先志辅佑文治理儒行经籍蔚为国光 联血族崇尚武精神实纪新书勿忘祖烈 2.2.9天井 天井是赣南客家祠堂一道独特的风景之一,它是 客家人敬神、敬天、天人合一的观念产物,从主观上 讲是人们精神上的需要,从客观上讲可采光、排水、 通风。天井的建筑结构从人文观念上讲,它是希望孩 子不要坐井观天,眼光短浅。由于一直深受儒家文化[1] 蔡璐阳.成都平原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2)[硕士学位论文].64 19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的影响,在赣南客家地区非常注重教育。 图2-13 赣南客家戚氏祠堂天井 2.3 小结 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的特点及风格做出完整的列比,展示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的风貌。对赣南客家祠堂不同构件和部位的常见装饰做法和种类,以及它们的造型特点、建筑材料和施工手法上都作了详细的归纳。从特定的角度描绘了赣南客家祠堂装饰的全貌,为正在迅速消亡的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积累部分资料。同时也从这些装饰的内容,让我们更透彻的去了解赣南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也体现出了赣南客家人的聪明与智慧。 本章对赣南客家祠堂不同构件和部位的装饰进行了横向的研究,力图对赣 20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3章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的美学意蕴 赣南客家祠堂蕴含着深厚的内涵,是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的高度统一,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赣南客家祠堂的装饰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代表着客家人的智慧与结晶。本章节从装饰技法、表现手法、图像内容、文话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 3.1装饰技法 《周礼﹒考工记》记载“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庐、匠、车、梓。”这七种攻木之术细分起来有些困难,但“匠”与“梓”之分明确,匠为营造,梓为雕刻。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包含了书法、雕刻、绘画等,同时也包含了利用装饰材料本身的形状和特性进行建筑结构的营造而起到装饰的目的,通过装饰建筑的细节部分和建筑材料的接口处,达到衔接自然的目的。门、窗、柱础、墙是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的主要部分,墙主要靠柱子受力,承担着承重的作用,由于两柱之间不受力很少做墙壁,所以在这个部位完全可以自由处理,多为花木门窗。客家祠堂装饰的重点部位就是门窗上的格心、群板、门楣等。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柱础,被客家能工巧匠们雕饰的精美细致,材料载体则包含了金属、石材、木材、砖材等。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把材料运用在不同部位。比如:墙体、大门、柱础的材料主要是石材;墙身、门窗和细部雕饰主要材料是木材;根据不通需求雕刻出不通的吉祥图案,把本质材料构成的装饰图案发挥到极致。 3.1.1 木雕 木雕是雕塑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赣南客家祠堂中每一个部位都是独立的装饰对象,木雕几乎涉及所有的建筑部件,木雕多反映在室内,如门、窗、驼峰、垂柱、撑拱、雀替、藻井等等。多是些“和合二仙”、“龙凤呈祥”、“鸾凤和鸣”、“鸳鸯戏水”之类的吉祥图案。赣南雕刻艺术基本上有两种,一是透雕,透雕转角处根据不同的需求都起着线角、抹脚和圆角,也有的透雕靠背中间会镶嵌大理石。二是透雕与阴刻相结合,在透雕上刻线条,在背部中心处接圆板,在圆板上阴刻一幅图画,内容多是些花卉、鸟兽,色调丰富,画面突出。 赣南客家祠堂的木雕装饰题材大多体现出一种文化的传承性。运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传统手法传达吉祥寓意。在客家祠堂木雕的装饰中祈福纳吉、 21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伦理教化和驱邪禳灾是永远不变的主题。而运用的最广泛的题材就是祈福纳吉,对家族兴旺、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等等。以现实生活环境为载体的装饰现象,潜移默化地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使建筑装饰的精神功能得以强化。 本章节根据赣南客家祠堂建筑常见的一些木雕工艺将木雕技法分为浮雕、透雕和圆雕。 图3-1 赣南客家祠堂木雕 (1) 浮雕 浮雕又叫阳雕,宋时也称剔雕或隐雕,此雕饰技法表现力极强,所以在木雕工艺中最常见,也是木雕工艺的基础。即“剔地起突”所作的雕刻物全浮出表面,就是一般所称的“浮雕”。[1] 做法是先将需要雕刻的木板刨平,逐层雕凿形成凸出的装饰主题,然后用刀将不需之处剔去,留下纹饰或图案。阳雕又有高浮雕和浅浮雕之分,但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界限,宋代称高浮雕为起突,浅浮雕为剔地,明清以后又有突雕、采地雕之称。此工艺称谓虽多,手法却都一样。清代以后,浮雕工艺有了新的发展,突雕凸面变得更加立体化,依据花样层次分层雕刻,采用透雕的手法来作采地雕,是浮雕工艺中的新形式。在客家祠堂中浮雕常雕刻与于门楼、门簪、屋檐、门枕石等构件上,做工十分精致。 (2) 透雕 透雕也称为漏雕,它是浮雕的基础上得以发的展,明清以后它又称为玲珑雕,所谓透雕言简意赅,就是通透的雕刻。它最终就是达到一种通透的艺术效果,把花纹以外的多余部分都去掉,以镂空的形式展现。[2] 其中透雕又分为单面与双面的,单面的一般只有一面有图案,另一面则是窟窿;双面的就比较精细,在技法和工艺上的要求就颇高,其中双面雕也分了两种形式一种就是正面与背面有[1] 王鲁民.《古建筑砖瓦雕塑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2003.1.37 [2] 王鲁民.《古建筑砖瓦雕塑艺术》[M].北京: 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2003.1.51 22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着像关联的联系,即正面为物体的正面,背面就为物体的背面;另一种就是没有关联的,正面为正面的物体的形象比如“花草”,背面为背面物体的单独的个体比如可以是“动物”之类的。没有关联,各施一种图案。在赣南客家祠堂中透雕多集中在门窗、隔扇、挂落、挂牙上,俊秀空灵、小巧玲珑。大部分运用吉祥寓意的图案和造型,表达多子、多福、富贵、如意、繁荣昌盛等一类内容,主要造型有桃子、牡丹、石榴、龙凤、蝙蝠,一些梁枋上还直接配有百子千孙、平安富贵、财丁兴旺等文字和纹样,色彩多以黄色、红色、赭石为主,给人一种荣华富贵的感觉。 (3) 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对整个构件进行全面雕饰,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从各处方向都能观赏其形象其立体感强而细致,往往用于柱头的雕饰,暴露在外,完整构件将其进行完全的立体雕饰。也称为六面雕,是一种最完整的雕件。圆雕的手法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写实性的与装饰性的,也有具体的与抽象的,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 实际上,在赣南客家祠堂门窗的装饰工艺中,雕刻手段常常是多种组合而行,单一工艺的表现力及实用性总有其局限性。客家工匠们用纯熟的技艺加上不同的审美情趣,创造出各种各样精美的窗饰。 3.1.2 石雕 [1] 图3-2 赣南客家祠堂石雕 石雕,是以石为材料的雕刻。主要是用于建筑的构件和装饰。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主体结构虽是木制的,却完全坐落于石基座之上,大量的石料出现在建筑上,为石雕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石雕乃是在石材上用刀刻的方式进行的装饰。石雕是雕塑的源头,也是艺术的源头。[2] 建筑中采用石雕的部位,基本上在基座[1] 王鲁民.《古建筑砖瓦雕塑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2003.1.83 [2] 王劲韬.《论传统民居的砖雕艺术》[J].装饰2006.2 23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部分,如须弥座,石栏杆,柱础,门枕石,抱鼓石等。而墙身部分也时常嵌入装饰性石雕,使建筑立面更加丰富细腻,独立体装饰艺术中石雕占有绝大多数。赣南客家地区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建筑布局上讲究中轴线和对称的形式美。在布局上讲究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风格上讲究简洁古朴及精细粗犷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赣南客家人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民族气质。 客家祠堂建筑石雕装饰题材非常广泛,有山水、花卉、龙凤麒麟、飞禽走兽及反映平民生活场面和宗教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其古朴、粗犷的风格和精湛高超的雕镂技艺,不仅体现出赣南客家人的民族精神,也充分展示出了赣南客家人的装饰艺术技巧和创造精神。赣南客家戚氏祠堂的大门两边的石雕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会有几块扇形和长方形一样的石块上面没有任何的雕刻,就是一块留白的,起初我以为是因为文革时期凿毁了,可是想想,如果是凿毁的启会如此平整,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那是主人用心良苦的杰作。主人是想留有空白处,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其中在长方形的周边分别有南瓜、红枣等作为点缀,南瓜可以用来驱邪避鬼;红枣则寓意着早生贵子。还有的周围是用蝙蝠作装饰,而蝙蝠的“蝠”谐音“福”寓意着福气安康。赣南客家人不管是在生活上,物质上以及精神上,都透露着对先人、后人的关心与呵护。 3.1.3 灰塑 、彩墨绘 灰塑也称为泥塑、彩塑。是以白灰或贝灰为原料做成灰膏,加上色彩,然后 [1]在建筑物上描绘或塑造成型的一种装饰类别。灰塑是在墙面涂上一层灰塑的材 料,再在上面雕刻,这样可以达到砖雕的效果,却不需要专门烧制大块的砖。 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中广泛使用。在屋脊、门脸、门头、墙体、山花等部位常有灰塑装饰,题材也十分广泛。灰塑的色彩鲜艳,有白色、灰色、红色等 图3-3 赣南客家祠堂彩绘 [1] 刘森林.《中华装饰一一传统民居装饰意匠绪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99 24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原色,也有等灰塑成形以后,再在上面上色的做法。 彩墨绘一种是在木构件上彩绘,另一种则是在白色墙面上绘画。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出现的比较频繁。祠堂的外观反映着一个家族的整体形象以及家族实力。彩墨绘在赣南客家祠堂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因而赣南客家祠堂也成为彩墨绘最集中和最丰富的地方。赣南客家祠堂明间是建筑在中心的位置,同样也是彩墨绘绘制的重要位置,当然核心部位是反映在天花、藻井和廊门上了。赣南客家祠堂的彩绘内容一般都是族人内心对本族人的美好愿望的写照,同时也是建造人的建造思想最集中的艺术表现。赣南客家祠堂的彩墨绘的色彩比较丰富,整体上偏于大方典雅,大红大绿的画面较少。 赣县夏府谢氏敦五堂,第二进前廊明间藻井上彩绘双凤,藻井顶部绘双龙腾云,八边斜壁上白底描绘花卉和人物孝义的故事。表达了建祠人在动乱之秋仍不忘先祖,维护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人伦,即“五伦”意愿。 3.2 表现手法 装饰的表现手法,即具象事物的抽象化和抽象意念的具象化两种。象征、寓意、谐音、符号、文字这些都是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常用的表现手法。 3.2.1 象征 象征是以感性事物本身所显现的形态、色彩或生态习性联想到某种与感性事物相似或相近的抽象涵义,从而附加了许多人格化的意愿。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象征可分为隐寓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两种。因象征性构图的手法,而显得更加丰富含蓄,意味深长。就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而言,就是自己主观的意愿,托物寓意,希望通过某一种事物(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来赋予它美好的寓意。比如:在赣南客家祠堂中寿桃、仙鹤这些就是代表着长寿;古钱、蟾蜍、摇钱树这些就是财富的象征;石榴、鱼则都是寓意多子的象征(因为石榴也是硕果累累,鱼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另外,宝瓶可以代替平安(此外,在赣南客家祠堂中,我们还可发现方形的花瓶,此寓意着出门在外的人们,四方平安。) 3.2.2 寓意 寓意是人们在观察、揣摩中,由事象深入事理的结果。它所表征的除了事物的外部特征,还包括诸如民间神话、故事、传说、典故、戏文等在内的事象内部的事理。比如:太平有象、珠联璧合、日进斗金、因和得偶等。在赣南客家祠[1] [1] 钱正盛.《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图符》[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29 25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堂装饰中,常用一幅构图讲述一段故事或引喻一则典故,使书卷中的知识得以普及,令生涩的教诲变得浅显。 3.2.3 谐音 吉祥装饰中常出现谐音的表现手法,民间俗称为“口彩”。主要是以生活原形事物的语音用谐音的方式,将一组画面表达出吉祥的象征意义,“谐音”的例子很多,在赣南客家地区,荷花与“和发”谐音,有和合发达之意,糕与“高”谐音,寓意高升,枣与“早”谐音,寓“早生贵子”之意等等。有的“谐音”物象与字面上有着恰到好处的内在联系,如“马上封(蜂)侯(猴)、连(莲)年有余(鱼)”,“喜上眉(梅)梢”等,鱼象征富足有余,鸡象征大吉大利,喜鹊象征喜庆事物,形象与谐音义巧妙应和、相得益彰,这种集体意识的创造物在赣南客家人的心目中逐渐固定为特定观念的替代物,长期在民间流传、运用不衰。 3.2.4 符号、文字 符号就是思想的具体感性的具体抽象化,将某些非生命的事物形象加以几何化的抽象处理,形成规范的、凝练的、简洁的符号形式,并将其纳入某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使之具有吉利样瑞的涵义。[1]文字表现内容的手法大致有两种:一是单纯用文字与文字组合成图案,另一种是山文字与符合这种文字含义的图形结合成图案。[2]吉祥文字就是表示美好的文字。吉祥是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其中与“福”相关的有:万福流云(与云的结合)、福寿双全、福寿三多;与“寿”相关的则有:寿桃、寿面、寿联等。在赣南客家祠堂中,我们几乎随处可见到这些文字的身影,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眼帘,始终表达着赣南客家人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 3.3 图像内容 图案纹样是人类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其中吉祥图案是一种古老的文艺表现形式,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大多围绕着人们的生活,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祈求。吉祥文化底蕴丰富,缤纷多彩,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无尽的祥和。图案也会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建筑或者场合中,使处处都可以留有喜庆的氛围,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中,动物、植物等装饰要素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吉祥图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无法忽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甚至是直接融汇在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中。 [1]钱正盛.《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图符》[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48 [2] 李学英.《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精粹》[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76 26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3.1 祥禽瑞兽类 (1) 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地位最高的神兽,也是封建帝王的标志。据说,龙可以“征瑞”,也可以“兆祸”。所以龙也是被作为某种预兆的象征,从而被人们推崇。龙是一个人造的图腾形象,它综合多种动物的特性有鳞有角的牛头、蛇身、马耳、鹿角、鲤鳞、鱼翅、唇腹、鳗尾、虎掌、鹰爪式集合型动物。在赣南客家祠堂装饰中,龙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他象征着神圣、力量、吉祥与欢腾。祠堂的屋脊、撑拱、挂落和墙上常出现各种形式的龙的形象,它们或昂首冲天,或游走云际,形态万千,惟妙惟肖。龙与回纹结合,形成一种叫“拐枝龙”的抽象图案,也是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中常见的一种龙形。 (2) 凤凰 凤凰即是王权的象征,又是祥和、典雅与高贵的意思,所以被人们喜爱。[1]它还是是百鸟之王,代表着祥瑞,是仅次于龙的神物。传说中,凤凰拥有各种美丽的鸟类所拥有的特质,它生有孔雀头,天鹅身,金鸡翅,金山鸡羽毛以及金色雀的颜色等等。而最早凤凰也并非一物。其中“凤”为雄,而“凰”为雌,凤凰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并比喻为皇后嫔妃。凤也代表阴性,尽管凤凰也分雌雄,更一般的是将其看作阴性,并且将凤凰统一起来代表女性。它被广泛地应用在赣南客家祠堂的的中。[2] 客家祠堂的雕饰中,有寓意“龙凤呈祥”的龙凤飞舞、龙凤合抱,表示富贵吉祥之意的“凤戏牡丹”,还有百鸟飞翔于凤的四周,形成百鸟朝凤图等等图案。反映了赣南客家人民喜欢其美好的思想内容和瑞丽的形象,而将它广泛运用于祠堂装饰之中。 在民间,凤凰也是天下太平,天下统一的意思。除了王权的象征,还有多种吉祥的意义。凤凰的祥瑞气息更加浓郁,“凤凰”本身就是和谐观念的产物。雄为凤、雌为凰,表示阴阳调和、和合祥瑞。人们还多将凤视为喜庆的象征,如“鸾凤和鸣”就多用于庆祝婚礼的祝词中。而凤凰是和谐的象征,比喻日后生活和和美美,永结同好。在中国文化中,凤凰形象不仅表示夫妻之“和”,也表示人类社会之“和”。如传说凤凰身有“五色”,后来就被看成是维系古代社会和谐安定的“德、义、礼、仁、信”等五条伦理象征。 (3) 麒麟 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是神仙的坐骑,圣兽之王。和龙凤一样,[1]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72 [2]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99 [3]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02 27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都属于上古时代的灵兽。麒麟也是按人们的想象,将多种动物的特性汇合而成所创造的动物。[3] 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麒麟具有鹿身、龙头、牛尾、马蹄(也有说为“狼蹄”)、鱼鳞等形象。组成麒麟这种瑞兽动物,也是古代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为了某些精神寄托,经过长期地不断努力而寓意创作出来的。因此,它也富含有各种仁慈和祥瑞之意。此外,相传麒麟的寿命可达两千多岁,它又是长寿的象征。麒麟还有一个最受民间欢迎的原因,即“麒麟送子”。传说麒麟还有送子的功效。从而使它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4) 狮子 狮子与老虎都是兽中之王,在赣南客家祠堂装饰建筑中,除了守卫大门的石狮,在梁架上,在牛腿、撑拱上,在柱头、栏板上都可以看见狮的身影。据《宋书·宗悫传》记载,元嘉二十二年,南宋与南方的临邑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宋军先是锐不可当。后来敌军派出了以大象为坐骑的军队,结果宋军根本抵挡不住。宗悫便想到狮子之威足以镇百兽,于是就命大家雕刻木块,制成狮子头套和面具戴上与“象军”对阵。结果大象看到狮子面具以为遇到了真的狮子群,就乱了阵脚,宋军大获全胜。此后,狮子在人们心中就有了镇凶压邪的作用。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中的狮子,深受百姓喜爱,它的表情不再那么凶猛威严,而是温顺的,和平的,面带笑容的。有的狮子的姿态表现出一副乖巧、淘气之像。这正是乡土文化对“狮子”形象的一种解读与发展。 (5) 蝙蝠 蝙蝠是一种相貌丑陋、似鼠非鼠的夜行哺乳动物。但在赣南客家民俗传统中,由于“蝠”与“福”、“富”、谐音,使蝙蝠的形象在客家人心目中平步青云,成了“福运”的象征。人们多将蝙蝠的形象应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变形移情手法,把原来并不美的蝙蝠变得翅卷翔云,风度翩翩。蝠身和蝠翅都盘曲自如,惹人喜爱。它常出现在各种木雕、灰塑中,并与其他题材结合,组合成与福和富有关的吉祥成语和说法。人们还经常用红色或者糖色的和阗玉雕制成红色蝙蝠,寓意“洪福齐天”或“洪福无量”。 (6) 鱼 鱼在传统的吉祥图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鱼”与“余”同音,因[1]此人们通常将鱼比作财富。即“多余”。而鱼生活在水中,水在客家人的生活中是财富的象征,民间很早就有“财水”之说,所以“水中有鱼”是非常吉利的征象。由此也衍生出“财中得余、富而有余”的寓意。[2]此外鱼产卵数以千计,繁殖力强,因此,赣南客家人借此表达“多子多孙”的意愿,是一种生殖崇拜的思[1] 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29 [2] 郑军.《民间吉祥图案》[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88 28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想。鲤鱼被民间视为富裕丰足的象征,不仅因为它形象肥硕饱满,神气活现,更因为它谐音“利余”,即是“有利有余”。人们为了表达这样美好的寓意,将鲤鱼的形象刻画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器物或装饰上,以求吉利。 (7) 喜鹊 “鹊鸣兆喜”自古就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中驻留下来。直到今天,人们还是把喜鹊在枝头鸣叫当作好事临头的吉兆。在古代的很多吉祥图案中都有喜鹊的身影,如“喜鹊登枝”、“喜上眉梢”、“欢天喜地”、“喜在眼前”等,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象。在中国古代典籍《淮南子》中,喜鹊被称为“阳鸟”,喜欢在干燥的环境,所以又叫“干鹊”。喜鹊恶湿喜燥的禀赋,使它具有感应气象变化的本能。进而成为人们用来预测气象的工具。人们看见喜鹊飞上枝头就知道天气晴好,天气好心情自然也会随之开朗。客家文化也继承了这一中原吉祥文化,在赣南客家人的生活中,喜鹊成了婚姻美满的象征,所以不管是在家中的什么地方,只要有喜鹊的图案,就寓意着喜事临门,有招福之意。 (8) 猴 猴的形象一直深受民间喜爱,因为它在民间看来是高官厚禄的象征。因此旧时人们为了表达求官愿望的时候,更是频繁使用猴的形象。据古籍记载,周代的官制将爵位分为五等,从高到低的次序为公、侯、伯、子、男。随着历代对官制的不断改变,伯、子、男等爵位逐渐被废弃,而大多保留了公、侯的爵位。在旧时官场,被封为公、侯就象征着作为人臣的最高荣耀,因此官场中人大多以此而为目的。正由于“猴”与“侯”谐音,人们就将猴子的形象作为一种吉祥物品,象征着人们对权贵的追求。 (9) 象 大象在民间是瑞兽的一种。相传在位时,改国号禹为夏,定都安邑,分天下为九州,悬钟鼓求直言,立德教谕万民,四方皆归王化。这一日,有人报告在舜帝葬墓有灵异出现:白象在冢前刨土,彩雀又衔土堆坟。有见识的老臣告诉禹说白象耕土,则是天下太平的象征,是可喜可贺的征兆。禹王听后大喜,即命在当地为象立祠,奉为鼻神。[1] 此后帝王多以白象比作天下太平的象征来歌功颂德,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赣南客家祠堂的屋檐上,常常都会出现“象”的纹样,寓意“太平有象”。其说明了主人希望世事安稳,天下太平。 3.3.2 植物果实类 (1) 牡丹花、荷花 [1] 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28 29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牡丹为花中之王,富贵之花。它常与“寿”、“凤凰”、“蝙蝠”等组成图案出现。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中常用牡丹花纹做木雕装饰,其表达对富贵的追求。 荷花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花卉题材。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内涵。形象优美高雅,气质清新纯洁。加上“荷”谐音“和”,寓意着和睦。 (2) 岁寒三友 植物中的“岁寒三友”体现傲霜斗雪、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更象征其长青不老、经冬不凋,生命力旺盛。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装饰题材。苏轼曾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为风声和泉声是解寂寞的两部乐章,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冬不凋的竹子和雪中盛开的梅花就是可伴寒冬的三位益友。后来这个被民间一直流传为佳话。同时也是吉祥的象征,表达了赣南客家人对高尚道德情操的赞颂与追求。 (3) 佛手香橼 佛手是一种形状奇特的柑橘果实,具有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化痰止咳等功[1]效。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花有白、红、紫三色。白花素洁,红花沉稳,紫花淡雅。佛手的果实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民间曾有诗赞曰:“果实金黄花浓郁,多福多寿两相宜,观果花卉唯有它,独占鳌头人欢喜。”由于果实有裂纹如拳,或张开如手指,所以通称为“佛手”,佛手的名也由此而来。由于“佛”与“福”谐音,佛手就是福手,有招福运的意思。[2]一般,佛手与桃子、石榴一起被称为“福寿子三多”,即多福多寿多子,深受赣南客家人民喜爱。 (4) 葫芦 葫芦是被认为具有收妖避邪、除厄纳福、增进财运等神奇功效的重要宝物。葫芦瓶口小,瓶身大,易入难出,因此就有关葫芦可将妖魔鬼怪收服其中的说法。旧时,人们多将葫芦悬挂在家中,认为它可以化病去煞,躲避血光之灾。在赣南客家祠堂中,我们常可以看见葫芦以石雕或木雕的形式出现在祠堂的装饰中。 (5) 其他植物 有代表清富的菊花,代表吉祥的黄栀子花,代表坚韧的金瓜(就是南瓜,客家人称为“金瓜”)寓意有财,石榴寓意多子,枣子寓意早生贵子,桃子寓意长寿,银杏寓意千秋百代。 3.3.3 人物故事类 [1] 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40 [2] 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41 30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人物故事的装饰一般都是以神话传说、戏曲故事或者一些男耕女织的生活场景作为装饰题材。如:“五子登科”、“天女散花”、“八仙庆寿”等题材,在赣南客家戚氏祠堂还出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人物图案出现得最多的地方是屋檐下的撑拱和门窗绦环板。它们做工精细、形象逼真、内容丰富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 3.3.4 宝物器物类 (1) 如意、花瓶 如意在传统的吉祥文化中具有非常荣耀的地位。相传福禄寿三星的“禄”星便是手执如意。于是如意就在天下读书人的眼中成为象征着高官厚禄的吉祥之物。在旧时,如意多以骨、竹、石和铜铁等制成,其柄端制成心形。在赣南客家祠堂的夏府谢氏祠堂的装饰中,我们几乎随处可以见到如意的踪影。 传统花瓶以其特有的艺术美感,在中国民间,花瓶除了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更深的吉祥意义。由于花瓶与“平”谐音,因此在旧时一直都是平安吉祥的象征,瓶是这些器物中单独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瓶”与“平”谐音,瓶中插上月季花,意味着“四季平安”,插上麦穗则表示“岁岁平安”,插上三支戟一支 笙,寓意“平升三级”。很多的吉祥图案也多与花瓶有关,都是为了取其中的“平”字的意思。祠堂中也有很多地方采用了花瓶的图案。赣南客家戚氏祠堂的石雕上就有一个花瓶里插着两朵花的团,周边还有桃子和缠枝作点缀。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圆形的,寓意着圆满平安的意思;另一种是方形的,寓意着出门在外的人们四方平安。 [1] 图3-4 赣南客家祠堂花瓶装饰 (2) 其他器物 在赣南客家祠堂中随处可见以琴、棋、书、画为装饰题材,除此之外还有[1] 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53 31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以毛笔为元素的,毛笔是文房四宝之一,它不仅是文化的象征,也是考取功名的象征。其中“升官印”的形象也是赣南客家祠堂装饰的重要组成元素,官印是每个官员的地位象征,官职越高的,其官印越精美,就如皇帝的玉玺。一般希望在仕途上一帆风顺都会把官印作为吉祥物,随身携带。“聚宝盆”具有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富贵满堂美好愿望。“铜镜”可以避除灾祸,驱退任何鬼祟,可保护家宅平安。[1] 这一系列的象征说明了主人对高度文明生活的一种追求。 3.3.5 抽象几何纹样类 几何形纹样是由直线、曲线组合而成的抽象图形,它不是任何动物、植物、器物、文字的形象。赣南客家祠堂建筑上很多部位都有几何纹样的装饰。这种纹样在建筑上用得最多的地方是格扇门窗的格心部分和两柱之间、梁枋下的挂落和罩上。构思奇妙、富于变化,具有很高的审美艺术价值。但实际运用中,这种几何纹一般会与其它的纹样组合在一起,或者让几何纹本生组成一种有规律的图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几何纹样中一种固定的式样。常用的几何纹样有:“万字纹、龟背纹、钱纹、拐枝龙纹、冰裂纹、菱形纹”等等。主观上更多的将其视为祈愿的符号看待。 [2] 3.4 文化内涵 赣南客家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表现了客家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通过对建筑的装饰艺术来表达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他们的心声。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等等是他们对生活追求的目的。成玄英对此有个疏解:“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用这句话来解释吉祥图案的来历,用美好的愿望或者喜庆的故事绘制成图案,达到祈平安的目的;赣南客家祠堂装饰图案的题材就是由美好愿望或喜庆故事构成的,在赣南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关系着“吉祥如意”这几个字,出门、上梁、动土、修造、嫁娶等等都要选黄道吉日,在值得喜庆的日子或过年过节时说话也必须说吉利话,穿衣打扮更要选个喜庆的颜色,红色,表示红红火火,大吉大利。文字也是客家祠堂里面的装饰元素,有牌匾,功名柱等等,比如“吉星高照”、“子孙满堂”等等,在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中,装饰画和纹样的寓意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都是表达“吉祥”。一些美好意义的象征图案有时会用莫些动物或者植物的造型来绘制,相应的动物包含着相印的吉祥寓意。这样,让客家人走进祠堂祭拜祖先时,[1] 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154 [2] 钱正盛.《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图符》[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198 32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无时无刻,在任何地方都感受到自己的祖先能够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吉祥如意的兆头。 客家祠堂的装饰艺术是我国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主题歌功颂德,是赣南客家人民的精神支柱,深受客家人的喜爱,是我国众多装饰艺术门类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3.5 小结 一个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民俗的传承正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途径,本章从装饰技法、表现手法、图像内容、文化内涵等方面对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民居不同构件和部位的常见装饰做法和种类作了归纳。反映赣南客家地区独特的建筑装饰文化。不论从形体色彩、质地、工艺技巧、构图、艺术立意诸方面都有大量创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美学倾向,反过来对建筑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3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4章 赣南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的实例分析 祠堂是礼制中心,祖先崇拜、是族内祭祖和放牌位的地方。它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祠堂里的装饰也都可以透露出一个宗族的辉煌与它的向往。不管是是从装饰的内容还是装饰的材料以及工艺都可以看出一个宗族的威望与历史。因此显示出族人对祠堂的重视的程度。所谓“见物不见人”的一说法也可以从祠堂的装饰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从祠堂的装饰艺术上看,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一贫如洗,我们都可以看出族人对祠堂的那份用心,以及对先祖的那份崇敬之情。 4.1 夏府戚氏祠堂 34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图4-1 赣南客家戚氏祠堂 戚氏宗祠追远堂座落于夏府景色秀丽、幽雅之处, 前面地势开阔, 近濒碧波荡漾的赣江, 远眺峰峦叠翠、气势雄伟的群山。戚氏祠堂是始建于宋代景定年间的千年古祠。戚氏宗祠在建成之后, 经历了明万历, 清康熙、乾隆、同治四次大规模的重修, 现在人们所见的戚氏宗祠, 是经清同治年间重修、保存得十分完好的建筑。现追远堂建筑为清光绪丙午年重修,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远祖就出自该祠堂。宗祠占地两千平方米,为“四水归堂”三进式天井建筑。门额上方灰塑“世封侯爵”,大门两旁设有拱形耳门各一,分别是“入孝”、“出第”,门前立有一对石鼓。主体建筑为上、中、下三大厅, 每厅均可容纳数百人。第一进为戏台,前天井两面侧廊建有阁楼。格外引人注目的就是祠堂的十八根红石柱,这些石柱高六米,正方形边长六十厘米,由整块石料凿成,红石是从一百多里外的兴国运来的。红石上面刻着十多对楹联。上厅是祖宗神牌的供奉处, 中厅与上厅为一板之隔,每年春、冬二祭时, 就把隔板抽掉, 使得上、中、下三大厅浑然一体, 形成气派宏大的场面。中厅与下厅之间建有天井, 下厅设有戏台, 各厅的两侧还设有堆放粮食、祠产的库房以及守祠人住宿的卧室, 与上厅一墙之隔的厅外, 还建有存贮族人“寿木”的大房间。整幢祠堂建筑为砖木结构, 砖为大小均匀, 质地坚实的青砖, 木亦优质木料, 至今未朽。三大厅共二十根柱子, 全为用完整石料制成的巨大石柱。与追远堂相比, 聚顺堂似乎是它的缩小了的模型, 结构相似, 只是面积相当于追远堂的三分二, 保存得也较好。夏府戚氏的其它分祠、支祠, 则因年久失修或洪水浸泡而倾圯,有的尚留断垣残壁, 有的则荡然无存。聚顺堂,是戚氏分祠。始建于明末清初,现为民国九年重修。为“四水归堂”三进式天井建筑,祠前有半月形水池。门楼上方额上有灰塑“应运开元”四个大字,据说是民国年间蒋经国的手书。大门左右设有拱形耳门各一,分别“纬武”、“经文”。 祠内有六方形藻井,上下天井都隔有厢房,边墙装饰有精美的福、禄、寿字窗饰。祠内的十八根红石柱上的楹联最为醒目,最为珍贵的是孙中山为聚顺堂落成所赠的楹联。 [1] 4.2 谢氏祠堂 谢氏宗祠位于赣县夏府谢村,谢氏敦五堂,始建于元代大德四年,是曾担任过宋代留守三军卫的谢仲云所建,现为清宣统元年重修。前后二进,整个祠堂占地一千多平方米,为“四水归堂”二进式天井建筑,前有近方形的庭院。门额上方灰塑“理学名臣”四个大字。整个祠堂精美别致,其中前厅上方的如意斗栱金碧彩辉。不仅建筑非常精美,而且祠堂内还保存有蔡元培赠书楹联。四面墙体都[1] 林晓平.赣南的客家祠堂_以赣县夏府戚氏祠堂为例[N].赣南示范学报1997 35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是青砖眠砌而成。正门有五楼牌坊式门楼,枋部上的图案都是砖雕,做工极为精细。梢间做成翼墙式,使整个门楼平面看起来像一个八字形,结构、造型与赣南地区清代门楼风格一致。首进为戏台;中间天井较为开阔,平面近方形,可作看场,两厢为廊庑;后进为上堂,高大轩昂,前檐步两山墙壁拱门,明间后檐步隔成祖龛。该祠堂用料讲究,由此可见,主人非常重视装饰。上堂与戏台的明间构架都是抬梁式的,八角形红石立柱,下垫八角形石础,形制简洁大方。五抹木质扇也显得朴实大方,绦环板则镂雕成缠枝花卉,月梁为包镶式,下托以花牙子雀替,上承雕花荷叶墩,这些构件的装饰做工极为的精致。上堂明间仰顶满铺天花,并分区作覆斗状,斗底有彩画;戏台顶部中央有八斗藻井,井底、井壁均有彩画。 [1] 谢氏宗祠多出文人,谢氏三进士有:元代天顺年的进士谢芳,官至兵部评理事,永州知府;明代嘉靖年进士谢少南,官至侍御督学;清道光年进士谢重毅,官至吏部主事兼考功司行走,顺天乡试同考官敕授承德郎。 还有南宋担任留守三 36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军卫的谢仲云、南宋在国子监任职的谢朝叔等。图4-2 赣南客家谢氏祠堂 第5章 结语 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直接体现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真正了解一种建筑装饰艺术的内涵,就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察分析,比如:建筑美学、造型工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审美能力等。建筑与装饰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面,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相辅相成的。 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作为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我们知道,建筑装饰艺术在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深刻体现着使用者的生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建造者和设计师们的审美趣味、思想情感,所以深入分析挖掘客家祠堂的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我们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中。例如,在现在装饰艺术中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赣南客家祠堂建筑的一些装饰元素,如吉祥如意的图案、谐音的使用等等,从而提升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当今的装饰艺术皆具形式与内容之美。 然而,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再好的东西也有它的局限性。在封建社会里形成的某些具有强烈封建思想的装饰艺术方式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有目的地加以吸收利用。应先对传统的客家祠堂装饰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进行或简化或复杂或抽象化的处理,再将传统的装饰艺术融入到现代的艺术设计当中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把客家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推广到更深、更广的设计范围中去,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现代装饰艺术风格。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创新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客家祠堂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装饰艺术中一定能够释放出无限的生命力。 [1] 吴家平.《赣南客家民居集萃》[M].浙江新雅印刷厂印刷.2006.40 37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附 录 《吉祥图案在屏风设计艺术中的运用》发表于《华章》 2009.7 《客家服饰中吉祥装饰艺术研究》发表于《大众文艺》 2009.11 《客家童帽的造型及装饰艺术研究》发表于《大众文艺》 2009.11 38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同治《赣州府志》,卷1《序》,清光绪刊本 2.同治《赣州府志》,《舆地志·祥异》,同治十二年刊本 3.杨士奇.《送张玉鸣序》,《东里集》卷5,四库本 4.清·查慎行等.《康熙西江志·乞官分守地方疏》,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国方志丛书本 5.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中国农史,1985年第3期 6.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11 《风俗》 7.卞利.《清代前期江西赣南地区的押租制度研究》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8.同治《赣县志》,卷8《风俗》 9.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0.张嗣介.《赣南客家艺术》[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1.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2.蔡璐阳.成都平原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研究(2)[硕士学位论文].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7 13.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装饰艺术丛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1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5.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图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6.梁思成.《建筑文萃》[M].三联书店,2006 17.凌建.《顺德祠堂文化初探》[M].科技出版社,2008 18.李小燕.《客家祖先崇拜文化--以粤东梅州为重点分析》[M].民族出版社,2005 19.罗哲文、刘文渊、刘春英.《中国名祠/中华古建名胜》[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9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陶友松.《老祠堂/古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 21.刘大平、顾威.《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属性解析》[J].建筑学报,2006年6月 22.刘黎明.《祠堂灵牌家谱》[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2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文库》[M].三联书店,2004 24.李晓琼.江西九江地区清代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5 25.刘森林.《中华装饰一一传统民居装饰意匠绪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26.王劲韬.《论传统民居的砖雕艺术》[J].装饰2006.2 27.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7 28.王鲁民.《古建筑砖瓦雕塑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上业出版社,2003.1 29.陈志华.《说说乡土建筑研究》[J].建筑师(75) 30.钱正盛.《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动物》[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31.钱正盛.《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禽鸟/植物》[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32.钱正盛.《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人物》[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33.钱正盛.《中华吉祥装饰图案大全/吉祥图符》[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34.李学英.《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精粹》[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35.郑军.《民间吉祥图案》[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 36.王文源.《中国吉祥图说》[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37.唐家路、孙磊.《中国吉祥装饰(中国装饰艺术丛书)》[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38.徐跃东.《民居艺术浅析》[J].美术研究2006.4 39周鸣鸣.《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文化表达》[J].南方建筑2006 40.黄东海.福建培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中南大学,2007 41.潘鲁生.《民艺学概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42.王宏建、袁显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4.易健.《美学》[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40 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5.刘冠.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形式内涵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 2004 46.陆兀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上大学出版社,2003.11 47.沈福煦、沈鸿明.《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48.林晓平.赣南的客家祠堂_以赣县夏府戚氏祠堂为例[N].赣南示范学报1997 49.Warren J.Worthington. [J]Taylor 5. Context: New Buildings in HistoricSettings. Oxford:Architectural Press.1998. 50. Quality in Town and Country: A Discussion Document. U. K. 1994. 41
本文档为【赣南客家祠堂装饰艺术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47
分类:
上传时间:2017-06-01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