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纲要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纲要

举报
开通vip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纲要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纲要 一、教育学概述 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 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 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教育问题的性质 (1)教育问题的生成性 (2)教育问题的社会性 (3)教育问题的价值性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 1,以习...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纲要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纲要 一、教育学概述 教育认识有两种基本的形态: 广义的教育认识与狭义的教育认识。广义的教育认识包括了人类所有的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映形式; 狭义的教育认识即科学的或理论的教育认识。本章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教育认识史或教育学史。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2,教育问题的性质 (1)教育问题的生成性 (2)教育问题的社会性 (3)教育问题的价值性 (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 4,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5,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 二、教育学的创立 1、教育学创立标志 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 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教育学创立的过程(1)培根的贡献 (2)夸美纽斯的贡献 3)康德的贡献 (4)赫尔巴特的贡献 (5)裴斯特洛齐的贡献 3、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客观条件1,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的发展 2,科学方法论的创立 主观条件1,相关学科的成熟与发展 2,教育学家们的个体努力 康德,赫尔巴特 第二节 “教育”概念的词源 一、中文“教育”的词源。 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但这两个字在当时不是一个有着确定含义的词,在后来的一二千年时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语汇。 2、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3、从甲骨文以及古代思想家们的论述来看,我国古代“教”与“学”的基本含义是“学做人”,通过文化典籍的学习,辅以躬行践履和反身自省,不断地体认和追求人生的意义和境界。 甲骨文中的“教”与“学” 对甲骨文中“教”的理解关键在左上部的两个“叉叉”。关于“叉叉”的解释有很多种。在现代汉语中,形状为“叉”的符号读为“yao”,《辞海》解释其意思是“卦词”,表明“教”是帮助孩子学习占卜算卦的知识,学习占卜算卦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此外,“叉”的图形可能还有一层意思,即代表用来占卜的工具龟甲的裂纹。 “教”有占卜算卦的意思,这表明教已经涉及到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等问题。因此,教关注到人的精神生活。 一般认为甲骨文“教”字的右半部分表示鞭子,暗示着体罚,代表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惩罚。原始社会用鞭子抽打儿童既是对其生存意志的一种考验,还有通过抽打身体以催醒人心灵的意思。因此,用鞭子的目的不是体罚学生,而是在意识和精神层面上促进他们的社会化。 “学”的含义,《礼记?王制》中解释为:“学者,觉也,以反其质” 。“反”同“返”。“觉”指使人从无意识状态进入到意识状态,促进人清醒、理智。“质”即指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礼记》中“学”的意思表明学的目的是让人学习历史文化典籍以朝人性的方向发展。 从关于“教”和“学”的解释可以看出:教育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学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精神是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 二、西文“教育”的词源 1、 “education”、“education”、“Erziehung”,三者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个名词,它是从动词“educere”转换来的。“educe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e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e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应用“洞穴中的囚徒”隐喻进一步将其阐释为“促使心灵的转向”,一种在人的精神领域发生的巨大变革 三、“教育”概念的原典精神。 所谓教育的原典精神是指“教育”概念创制时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从中西文“教育”概念的词源分析来看,教育的原典精神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才’为本”,关注人作为人的生存及其意义,努力从内在方面“唤醒”人、“生成”人和“提升”人,而不是从外在方面“训练”人、“塑造”人和“培养”人。 第三节 有关“教育”的若干命题 关于“教育”的重要命题是指历史上思想家们或教育学家们对“教育”概念所进行的精炼表述,这些表述反映着他们各自的“教育观”。分析这些表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漫长岁月中,教育观的变化过程以及引起变化的基本动力。这种分析也是对“教育”概念进行词源分析的继续和深化。 一、国外有关“教育”的重要命题 1、夸美纽斯:“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2、卢梭:“从我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于他的地位上。” 3 、裴斯特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 “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4、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作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 “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 5、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 6、巴格莱:“我们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提炼人类知识的进步过程,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则是传递这些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 7、斯普朗格:“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 8、凯兴斯坦纳:“教育是一种职业训练。 二、中国有关“教育”的重要命题 1、《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身体坏了,人便活不成或活得无趣,所以要给他种种体育。没有几样看家本事,就不能养活自己,所以要给他种种智育。其他一切教育事项虽然很复杂,目的总是归到学做人这一点。” 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4、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 5、《中国大百科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教育卷》:“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6、有关“教育本质”的论争:我国教育学界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从70年代末开始一直持续到90年代。这是我国教育学史上的一次重要理论论争,对于我国20世纪最后20年的教育思想解放、教育理论发展和教育改革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讨论过程中由于各自的视野不同、立场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就其大者而言,有“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质说”、“本质规定说”等。 三、“教育”命题所涉及到的关键要素 第一、教育的“目的”:职业目标与人文目标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卢梭和凯兴斯坦纳那里是“人”与“公民”的矛盾,在孙喜亭教授那里是“劳动力”与“劳动者”或“人才”与“人品”的矛盾。 第二、教育的“过程”:外在过程与内在过程的矛盾。这个矛盾又可以称为“外铄”与“内省”的矛盾,“灌输”与“启发”的矛盾。 本节小结: 在教育学界,“教育”的定义与定义的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原因不仅有个人观点的差别,还有文化背景、哲学基础、人性基础、阶级立场等等的差别。因此,想求得一个普遍赞同的“教育”定义是勉为其难。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 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 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 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 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 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 教育的起源 (一)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的观点)教育是由神创造的。 (二)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法:勒图尔诺 英:沛西?能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评价: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四)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二教育的发展阶段? 划分标准: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的性质 1.原始教育 2.古代教育 (1)古代奴隶社会的教育 (2)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 3.现代教育 (1)现代资本主义的教育 (2)现代社会主义的教育 .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1)原始社会的特征 – 第一,生产工具是旧石器与新石器,生产力水平低下; 第二,知识基础是泛灵论和仪式性知识; 第三,人们主要以狩猎和捕鱼为生; 第四,社会制度是原始共产主义 2)原始教育的特征 – 第一,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只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如狩猎)中进行的,教育内容非常贫乏,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 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 – 第三,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成人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人仪式具有较多较丰富的制度化因素,可能是后来制度化教育的起源之一。 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古代社会的特征: 第一,生产工具是手工的金属工具; 第二,古代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以及古代宗教等知识体系产生; 第三,古代农业; 第四,私有制产生和发展,古代国家产生,阶级斗争的出现。 (2)古代教育的特征: 第一,古代学校的出现。古代学校的出现需要三个条件: 1,部分社会成员能够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精神生产; 2,语言和文字的出现; 3,固定的场所和空间。古代学校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诞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 第二,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第四,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世俗统治阶级与教会集团)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的统治; 第五,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与道德知识为主。 第六,教育方法上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在古代我国和西方,体罚都很普遍。通过体罚迫使青少年遵循既有的社会信条和伦理道德,磨灭他们的反抗意识和信念。 除了体罚外,机械的练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方法。机械的练习是指通过单一枯躁的训练磨灭学生的独立性和反抗性。另一教育方法道德反省是古代中国重要的教育要求,如“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宗教忏悔在古代西方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以上可以看出古代教育的方法是比较多样的,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一些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七,师生关系是对立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对立在西方是比较突出的,在中国师生关系则明显表现出不平等,如“师生如父子”,而“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但是中国古代一些伟大的教育家如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则是比较民主的。 第八,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个别教学与古代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关。道德在古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强调个体的修行。 第九,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古代社会已经出现了系统论述教育的著作,如《论语》等。当时提出的一些深刻的教育教学思想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不愤不启,不启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关于教育价值的论述以及“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的教育原则等等。 3.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1)现代社会的特征 1,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根本区分就在于经济形态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为不断发展和变换的商品经济; 2,生产方式从从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 3,社会统治和管理方式从古代的专制政治走向现代的民主政治。 4,与政治经济的变革相适应,社会关系从古代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转变为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个性之间的交往关系。 5,日益健全的法律、道德和宗教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 6,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的力量。 (2)现代社会的两种特殊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3)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与古代学校制度相比,现代学校制度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如学校脱离教会的控制,学校制度由国家制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有单轨制、双轨制、交叉制多种形式等等。 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政治民主”在改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改善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地位,扩大了学生的权利,建立了较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教育学的研究,19世纪出现众多的教育学流派,20世纪有更多其他学科的人员从事教育学的研究,大大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4)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 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义事业的建设人才。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公民首先要有社会主义的觉悟、社会主义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其次要有建设社会主义的才能。这和资本主义教育培养的人是不同的。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中;二者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唯一方法;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的重要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劳结合”要有新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但是目前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上出现了应该加以重视的两个问题:一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而没有以其它学科为基础;二是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实际上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必要条件,又要看到这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5)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者有一些共同之处,如在学校制度的改革、课程的改革、师生关系的民主化等等方面;另外,二者属于不同性质的社会,又具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和范畴。要注意两种教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反对用对立和趋同的观点看待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要用合而不同的观点看待这两种教育。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特征? 第一、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少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但是教育的公共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又分别具有不同的性质。 第二、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 第三、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有两层意思: 首先是指教育的基本的内容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包括自然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科学知识的传递、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及科学信念的培养。 二,指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和个人的主观意志。 第四、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现代教育的未来性具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要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第五、现代教育的国际性。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理解的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目前各国纷纷采取 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软件质量保证措施下载工地伤害及预防措施下载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培养国际化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第六、现代教育的终身性。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五 教育目的 一、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指整个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整个教育系统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进行总体性的规划和预期。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范畴之间也是既存在着区别又存在着联系。(1)区别:教育方针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总规划,说明教育工作的社会性质、根本方向乃至教育工作的领导权等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教育方针往往也包括了教育目的的内容,但却不仅仅是教育目的。比起教育目的的范畴来说,教育方针具有更大的强制性、政策性和实践针对性。 (2)联系:可以近似地将教育方针看成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在我国,国家教育目的一般也是通过教育方针来体现和表述的。 三、教育目的的类型? 一、社会本位论 1、代表人物? 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 2、主要观点? 第一、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 第二、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 第三、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 第四、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和社会生活素质。 3、理论的基础? (1)国家利益至上(相对于个人利益或其他公共利益而言); (2)实证主义的社会学; (3)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或狭隘的民族主义(相对于别国、其他民族或其他地区的利益而言)。 4、评价? (1)积极方面:社会本位论将对教育目的考察的角度从宗教神学转移到国家和社会事业上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种视角的转换在近代有助于教育与教会的分离;在当代有助于动员国家和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事业; (2)不足之处:忽视了个体的特殊性,否认了个体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的积极能动作用,完全将受教育者当成是等待被加工的“原料”,违背了教育的人道主义原则。 二、个人本位论 1、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为卢梭、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家和教育学者。 2、主要观点? 第一、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 第二、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 第三、这种趋向在道德或价值上是“善的”或“向善的”; 第四、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只有确保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国家,才是善的和正义的国家; 第五、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 第六、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 3、理论的基础? 这种理论诞生于18和19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也得到了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以及新的国家学说的支持(理论基础)。 4、评价? (1)积极方面:个人本位论在教育上和社会上都具有一种革命的作用,有助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伸张自己在教育和社会政治层面上的权力,同时对于人性也有一种解放的作用。 (2)不足之处: 第一、将“自然性”与“社会性”、“个性”与“共性”对立起来; 第二、将个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最终毁坏教育的社会基础或前提; 第三、掩盖了自己的阶级属性。 三、“教育无目的论” 1、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 ?实事求是地说,“教育无目的论”其实并不是主张教育不要目的,而是主张“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注意此标题中的“教育无目的论”用了引号,意指其是一种“误解”。 2、主要观点: 第一:人是一个经验系统; 第二:人的发展即是个体经验能力的提高; 第三: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简而言之,“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或改组”。 3、“教育无目的论”的社会基础是在“行动”中不断开拓新边疆的美国社会生活和建立在这种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实用主义哲学或文化。 4、评价: (1)积极方面:所要反对的是从教育过程外部强加而来的多重教育目的,所要提倡的是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所要培养的人是能够不断适应和改造民主社会的公民和建设者。 (2)不足之处:过分重视教育的内在目的而忽略教育的外在目的,过分强调个体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忽略环境对个体的约束和限制因素,看到个体与环境一致的一面,忽略个体与环境相冲突的一面。 本节小结: 从上述几种教育目的论可以看出,影响教育目的论或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因素包括: 第一、人性假设; 第二、社会理想; 第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其中,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最为根本的因素。人性假设和社会理想都依赖于这三个根本因素。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演变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一、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充分考虑政治发展的要求,也要充分地考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不能顾此失彼; 第二、教育方针(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充分地考虑到国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充分地考虑到个体发展的要求,要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 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个性发展以及建立其上的多样性发展,同时突出人才素质的时代性。 六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内涵? 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其运行规则,它区别于非学校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及它们的运行规则,区别于社会教育系统及其运行规则等。学校教育制度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教育制度的主体。 (四)1951年学制 1951年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旧有学制存在很多弊端: (1)工人、农民及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训练班在学制系统中没有应有地位; (2)初等学校修业6年并分为初级和高级的做法,使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女难以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 (3)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因此学制改革的重点是增加工农干部教育和技术教育,改革小学教育。 1951学制是解放后我国长期实行的基本学校教育制度。 特点: 1,与1922年学制相比,该学制推迟了小学入学年龄,改6岁为7岁; 2,缩短了小学修业年限,从6年改为5年,实行5年一贯制,后又暂缓实行; 3,中学的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基本没有变化; 4,大学也缩短1年,增加了研究部。该学制最突出的就是增加了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工农和业余教育系统,而且与高等教育相通; 5,逐步废除私立学校。这些充分地反映了建国后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精神,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五)50年代末至70年代我国学制的变更 50年代后期,在“左”的思想引导下,开始批判1951年学制,认为时间过长,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群众需要,忽视政治,忽视党的领导。 在1958年大跃进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改革学制,实行新学制,有小学七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十年一贯制等。 (六)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制改革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破坏。我国的教育事业在文革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文革结束后,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也需要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在教育领域内有许多工作需要恢复和发展。具体包括延长中学的学习年限、恢复和重建中专和中技、创办职业高中、恢复高等专科学校、恢复高校招生制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建立学位制度、恢复和发展成人教育机构等方面。 (2)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培养新型人才,需要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体制的转变也要求教育体制作出相应的变革。 (3)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对课程、教学、学校的结构和种类有很大影响。 (4)国际学制改革的大趋势 例一:英国 英国在1992年颁布教育白皮书,目的是根据社会地发展重构教育理念。其中涉及学制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给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学校的机会;第二、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严格地检查和评估;第三、扩大学校的自主权,把办学的责任转交给学校;第四、简化直接拨款给学校的手续,鼓励专门化,突出多样性。 例二美国 美国《2000年教育发展战略》中涉及学制的有:第一,每个州提供学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学校的权利和机会。具体措施包括学券制度和特许学校制度。学券制度就是给每个学生发学券,学生可以凭学券自由选择学校,而教育经费也随之拨到该校,改变了过去那种直接将教育经费拨给学校的做法,提高了学校的危机意识。 特许学校制度就是要在全国建立3000所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制学校(特许学校),特许学校直接与地方政府签定办学合同,强化了学校的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 n第二,普及大学。普及第13、14级教育(高中后教育),使所有的高中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第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学校。要使所有学校都要能上网。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具体内容 (1)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重视早期教育;改造基础薄弱校;加强重点校与示范校建设;其意义在于: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服务,为其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试验样板,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子。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以保证入学率 (2)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 第一,中等教育分立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比例要达到1:1,使中等教育兼顾升学和就业的需要。 第二,初、高中分离。初中和小学并在一块,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 第三,大力发展高中教育,鼓励综合中学的建立。 (3)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一,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满足了广大学生升学的需要;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第三,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调整高等教育的结构。具体措施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大学,专业相近的大学进行合并、合作等 第四,建立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 第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4)建立终身教育制度 第一,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第二,逐步打破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系统,建立教育的“立交桥”。 第三,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 (5)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调动各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主要是规范私立学校的发展,实现办学体制的多样化。 三、我国现代学制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一、现代学制的建立和发展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 20世纪以来我国学制的改革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考虑是不够的。1902-1903学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基本上是照搬日本的;1912年学制主要完成的是政治上的革命,1922年学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所考虑,这一点是很好的。1951年的学制改革又侧重于学制的政治性质,强调学校要向工农开门,也主要是从政治方面来考虑的。50年代后期开始的所谓学制改革主要就是要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的需要,对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发展几乎没有考虑。“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一方面更是达到了荒唐的地步。1985年的学制改革主要是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这是中国学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第二、学制改革要走自己的道路,不能成为国外学制改革的“应声虫”,或者像陶行知先生解放前所批判的那样,在学制改革问题上“拉洋车”。学制改革要顾及我们自己的学制传统。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也要向我们的祖先学习。 第三、学制改革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质量,所以一定要科学化、理性化、因地制宜。反对学制改革中的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未来学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一个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灵活的学校教育制度。 七 课程 1、有关“课程”的几种定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指所有的学习科目,狭义的指某一种学科科目。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课程理解为“道”。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即全部的教学要素及其运动过程。教学要素不仅包括教学内容,还包括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等。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即达成预期学习结果的过程。强调学生学到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什么; (4)课程即学习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即学生实际上所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一些简单呈现的事实、知识或信息。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意义的主观体验。突破了原有“有计划的课程”的限制,突破了狭隘的学科课程的理解。 (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即社会文化在学校生活中的反映。 (6)课程即社会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而是要使他们敢于建造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课程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对知识技能的选择突破了学科的视野。 ?#4、“课程”概念辨析 (1)“课程”与“课”。“课”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学习规定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课”是课程的基本单位。有时,“课”即指某一门课程。 (2)“课程”与“教材”。“教材”即“教科书”,是指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而编撰的教学材料,是课程内容的物质化,是课程内容的载体。 (3)“课程”与“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体环境影响。课程是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4、联合国教科书组织提出的课程内容选择标准或原则 第一、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开放性; n课程内容要与科技发展同步,要不断更新和变革,以保证课程内容的现代性和新颖性。 第二、同文化、艺术和人民的要求相一致;课程内容需要反映人民的不同价值观念和教育需求。 第三、对现代世界问题和对地区或国家需要的开放程度;课程内容的选择不仅要着眼于国家和地区的需要,还要着眼于世界性问题的解决。 第四、教育内容与学习者知识和身体的需要及能力的一致;课程内容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状况相一致,在难度上要适当超前,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头。 第五、课程设计和学习过程中的平衡;不同类型的课程知识、技能、态度要保持平衡,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内容的一致性;课程内容的一致性指课程内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 第七、能够激发干劲和保持学习乐趣的内容; 第八、赋予教育内容和学习以一种面向未来的和民主的色彩。 n课程内容应该关注对于未来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 三、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 所谓课程理论是指有关课程目的、内容、实施、评价、开发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体系。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布鲁纳(B.S.Bruner)和施瓦布(J.J.Schwab) 2)基本观点:a)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b)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c)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d)以学科基本结构(组织结构、实质结构、句法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e)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3)评价: 学科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试图通过学科结构的掌握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 不足之处在于重知识轻经验、重学科逻辑轻心理逻辑、重学术性轻实用性,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 ##3、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等; (2)基本观点:a)学生是课程的核心;b)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c)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d)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3)评价: 学生中心主义看到了学科中心主义的不足,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课程的改造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不足之处在于重经验轻知识、重心理逻辑轻学科逻辑、重实用性轻学术性,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色彩。 3、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 (1)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等; (2)基本观点: 第一,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 第二,学校课程应以建造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应该把学生看作社会的一员。 第三,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课程的价值既不能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来判断,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来判断,而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第四,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 第五,吸收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3)评价:积极方面:树立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念;开辟了课程研究的新方向;不足之处:取消了课程问题的独特性。 二、课程的基本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的和基本的课程形式。 其特点是: 第一,结构性(问题结构、方法结构、概念结构等); 第二,系统性; 第三,简约性(高效性)。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指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一种现代课程形式。 其特点是:第一,生活性;第二,实用性; 第三,开放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多样的、没有边界的,因此活动课程具有开放性。 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以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其局限性在于束缚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是有区别的。 (2)综合课程:突破学科界限,体现某类知识体系之间内在整体联系的课程。产生原因:传统的学科界限被打破,多个学科知识之间不断交叉。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分科课程和学科课程,是综合课和实践课的有机结合,以现实生活中带有综合性的实际问题为核心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我国技术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课程类型。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即在国家课程大纲中所正式规定的课程。 (2)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hidden curriculum),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或无意习得的未包括在正式课程之中的知识、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 4、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一般而言,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是必修课; (2)选修课(程):教学计划中向学生推荐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选择的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目前存在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前者实际上也是必修课。 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课程的行政结构) (1)国家课程:由国家根据自身利益及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开发设计的课程,是一个国家课程的主体,大多体现为核心课程。 (2)地方课程: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各地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 (3)校本课程:由学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框架和本校学生发展兴趣及需要而开发的旨在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类型的多样化与课程结构的均衡化 1、课程类型的多样化 既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有校本课程,既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也有课外活动课等多种类型的课程。课程类型的多样化着眼于关注学生的社会性、个性和未来性的协调发展 2、课程结构的均衡化n在各类课程之间保持一种比较均衡的结构,使具有不同发展价值的课程都能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课程制度的可选择性n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一门课程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是有同样价值的,因此应该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课程,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节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 (1)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竞争,取决于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要求基础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也要加快。 (3)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为适应这种多元文化的需要,必须使课程改革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 当前最为重要的教育背景就是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这就要求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变革。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只是这个变革的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个环节。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课程改革是60年代世界性的教育思潮,80年代以后,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比较典型的有英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实行的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关系。 二、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 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a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b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c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a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b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c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d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1)在具体课程目标上,改变传统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课程目标的系列已经发生变化,从知识、技能、态度变为态度、技能、知识。 (2)在课程结构方面,改变传统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高中阶段在开设必修课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程,其形式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农村中学可开设适合当地需要的职业技术课程。 (3)在课程内容选择方面,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在课程实施方面,改变传统教学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在课程评价上,改变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课程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评价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6)改变传统课程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的弊端,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本文档为【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纲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375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7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7-30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