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举报
开通vip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社会治安研究!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乔晓征!朱力 !!摘!要!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人际传播密切相关"谣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反映了当时的民众 心理!也触动了社会深层的机制!从这个角度讲!它有时的确会起到社会调节的正面作用!但由谣 言而引发的集体行为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尽量降低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 中造成的风险!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的责任"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人际传播#谣言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社会治安研究!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乔晓征!朱力 !!摘!要!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人际传播密切相关"谣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反映了当时的民众 心理!也触动了社会深层的机制!从这个角度讲!它有时的确会起到社会调节的正面作用!但由谣 言而引发的集体行为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尽量降低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 中造成的风险!是现代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的责任"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人际传播#谣言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重大社会性突发 事件社会管理研究$%+$(9N+’+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乔晓征!"#%#*"%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政教室 讲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朱力 !"#,$*"%男%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风险 与保障研究基地副主任%南京%)"++#’. !!群体性事件的产生过程经常伴随着各种有关 的传闻’谣言%这些传闻和谣言遵循自身的传播规 律%并对事件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理论阐述%以#万州事件$为典 型个案%展示谣言在治安型群体突发事件中的传 播机制’传播链条%揭示滋生特定谣言的社会深层 原因(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谣言 突发事件是一种人们未曾预料到的事件(突 发事件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突 发事件泛指一切突然发生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直接给社会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事件(它 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造成的一切突然 发生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给社会造成 严重后果和影响的事件(狭义的突发事件的概念 仅指突然发生的’具有较大规模的’严重危害国家 政治’经济社会治安秩序安定的违法事件%如%聚 众闹事事件’政治动乱和骚乱’分裂国家的民族叛 乱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 预案 社区应急预案下载社区应急预案下载社区应急预案下载应急救援预案下载应急救援预案下载 ,中%对 突发事件的定义是#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 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 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的类型不同%却有一 些共同的特性%如%事件发生的突然性’扩散性’不 确定性’结果的严重性’两面性等( 群体事件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为了达 到特定的目的%聚集在一起并采取非常规手段行 动的事件(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集体上访’请愿’ 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等%甚至聚众械斗 等集体行为(治安型群体突发事件是指由治安事 .+). 第))卷第"期 )++%年"月!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01234506/743891:057;<0667;<2;055<8< =>?.))3>." ! /@A.)++% 件引起的!在较短时间内突然爆发的!由一定数量 的人们采取越轨手段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诸如 围攻"冲击党政机关"封桥堵路"拦截列车"破坏社 会公共财物等#群体性突发事件一般呈现出以下 几个特点$群体性即聚集的人数多!少则几十人! 多可达上万人%突发性即事件在短时间内爆发!事 先很难察觉与准备%复杂性即矛盾复杂!易发生连 锁发应!处置工作难度大%失范性即事件中因人员 多!规模大!易发生越轨行为!有演变成暴力骚乱 的危险%危害性即事件的发生会带来一系列的治 安问题!引发社会不稳定# 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人际传播密切相关#人际 传播的主要形式有传闻和谣言!传闻和谣言既可 以通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进行传播!也可以通过 中介进行#在现代社会中!传闻"谣言是作为大众 传播不通畅"不自由的替代品而存在的#实际上! 传闻"谣言作为人际传播的主要形式!和大众传 播"组织传播一起构成了社会传播的三种途径!三 者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 人际传播既不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也不需要较 高的个人素质!它是适应范围最广的传播类型# 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多是地区性事 件!由于事发突然!人际传播的灵活性优势就突显 出来!群体行为爆发时也就是各种传闻"谣言开始 传播的时刻#而且!现代社会人群工作与居住在 高度密集的场所!有便捷的通讯工具与交通工具! 关于事件的各种信息能够在瞬间或短时间内传遍 所在地区的大街小巷!并实现人群的快速聚集# 传闻"谣言存在于任何社会中!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有它自身的原因与机制!并不会因大众传播的发 达与自由而消失!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 条件下!谣言的主题会有所不同# 在很多时候!谎言"谣言"传闻"流言"讹言被 混用#传闻&流言"讹言’是有一定事实根据的传 说!所传事实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的根据相当模糊!也没得到正式 组织的认可!所传内容往往是社会热点问题"众所 关心的敏感问题和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传闻具有神秘性的特点!易唤起人们的好奇心#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谎言的意思是*有意说不真 实的"骗人的话+#谎言是为了掩盖真相而给他人 以虚假信息!意在使他人受骗#谎言被人们广泛 传播以后!就成为谣言#谣言也就是流传着的"完 全没有事实根据的谎言#谎言与谣言的共同点都 是毫无事实根据的话!但二者的流动形式"心理动 机是不同的#虽然谎言没有谣言的流传性强!但 是谎言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转化成谣言而传播开 来#谣言的传播环节有三个$造谣者!出于制造混 乱!扰乱人心!散布恐慌的目的%传谣者!出于垄断 信息!扮演信息发布人角色的自我满足心理%信谣 者!出自渴求信息的心理需要# 美国社会学家特,希布塔尼对谣言的定义 是$谣言是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谣 言是一种集体行动#-).""照此说法!谣言一旦产生! 一场集体行动已经开始了!个体参与谣言也已经 开始参与集体行动了#因为谣言的传播过程既是 一种信息的扩散过程!同时又是对信息内容进行 解释和评论的过程!其中掺杂着个人感情与群体 意识!尤其是一些关于社会负面信息的谣言或*黑 色谣言+会煽动道德上的评论!这些评论最终会趋 向一种共同的情感与道德评判!从而形成一种群 体舆论#舆论又称公众意见!它是社会上广泛流 传的群众的议论和反映!调节着公众的心理#公 共舆论与谣言有时会发生部分的重叠即谣言一旦 引起认同!就会对公共舆论产生强大的影响#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需要有人际传播!有人 际传播!就会有谣言的存在#人的注意力"记忆 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差异是谣言产生的生理和心 理机制!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因素#美国社会学家 8,O,奥尔波特和5,波斯特曼在(谣言心理 学)中总结了谣言基本规律的著名公式$2PFQ@% 2&2CJ>H’指谣言!F&FJR>HE@AE’指重要性!@&@JGFK* C>CS’指暧昧性%意思是谣言的流布量同*问题对当 事人的重要性和有关命题的证据的暧昧性的和成 比例+#-’.%!只要重要性和暧昧性中有一方为零!谣 言就无从发生#谣言学家科拉斯将批判地接受事 物的限度之逆数作为一个变量加在奥尔波特和波 斯特曼的公式中!公式为$2PFQ@Q?/D%?&?FJFES’ 指限度!D&DHFEFDFTI’指批判%-’.!)意思是如果批判地 接受事物的能力增加!流言则会减少!直到最后消 失!反之亦然# 信息如何在传播中过程中产生变异而成为谣 言的呢?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通过实验性研究概 ,"), 乔晓征!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括出三个概念!水平化"?ILI?FAK#$强调化"SU@HRI* AFAK#$同化"@SSFJF?@EF>A#%水平化指谣言在传播过 程中逐渐变短$变简洁$变通俗的倾向&强调化指 从很多意思中选择有限的几种要素进行接受$记 忆$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的倾向&同化指谣言朝听者感兴趣$所期 待的方向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结构的倾 向%美国人际传播学者弗兰克丹斯"6H@AV&@ADI# 认为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扩大$持续不断 的螺旋体%(-)这种*螺旋+传播模式表现了人际传播 不间断变化的特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其中’ 越来越多的思想$价值观$利益等等个人与社会的 因素掺入其中% 美国学者卡普弗雷抛弃了谣言的古典传统定 义"从内容的虚假与真实上鉴定谣言#’而是从谣 言的传播来源和渠道’尤其是社会政治性质来定 义谣言’指出!谣言是对当局的一份报告’谣言揭 露秘密’提出假设’迫使当局开口说话%同时’谣 言还对当局作为唯一权威性消息来源的地位提出 异议%它经常是反对派的发言’官方的辟谣并不 能说服它%谣言提供的信息与官方信息是并行甚 至是相左的’谣言是一种*反权力+%())"#笔者试图给 反权力谣言一个定义!反权力谣言是揭露官方渠 道所公布和所隐藏的事情真相’在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的信息 流传渠道之外自由传播’从而迫使政权增加信息 透明度’并对官方所宣传的政治观念具有反讽意 味的谣言%反权力谣言被故意制造出来之后’会 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利用’从而成为一种反控$反 制的手段%苏萍在,谣言与近代教案-一书中认为 谣言具有操纵性功能’*表现在它可以被社会各阶 层所利用’不仅统治阶级常常拿谣言愚弄群众’下 层社会的民众同样会利用谣言来达到他们的目 的%+(,)$% 二、万州事件[$]———由谣言引发的治安型群 体行为个案 )++-年"+月"!日’重庆万州区太白路中段’ 余继奎"搬运工#肩上的扁担不小心撞上了后面的 曾庆容%双方发生争吵’曾庆容打了余继奎一耳 光’其丈夫胡权宗冲上前’夺下余继奎的扁担’打 他的腿%胡权宗称自己是国家公务员’出了什么 事情花钱就可以摆平’甚至可以出)+万要余继奎 的命%曾庆容也表示自己家里很有钱’只要围观 的民众来帮助打余继奎的耳光’一记耳光她可以 给)+元%民警欲将三人带走调查处理’有人说! *天下公务员是一家’棒棒被打不会得到公正处 理!+围观民众闻言’拒绝让警车启动%事件的传 闻传到后来!胡权宗的身份成了*国土局的副局 长+’因一个小的碰撞’竟然用棒棒打断了搬运工 余继奎的腿’前来解决问题的警察还和他握手% 四小时后’三个当事人被警察带离现场’曾氏夫妇 的谎言和民间传言继续扩大%后来’万州区公安 局经侦支队的一辆警车被砸烂烧毁’民众逐渐向 区政府所在地集结’向喊话的官员投掷石块$花盆 等物品%再后来’政府大楼门外的多辆警车$城管 车被放火焚烧%民众用石块砸毁政府大楼的玻璃 大门’冲进政府大楼底层$后院’并开始纵火焚烧 建筑$车辆’毁坏办公设备%直到"#日谣言得以澄 清’政府让当事人在当地电视节目中说明了真相! 曾庆容只是一个无职业的家庭妇女&其夫胡权宗 是一名昊盛房地产水果批发市场的临时工&余继 奎也称自己腿部受了伤’并没有断%虽然"#日一 早再度有大量民众聚集到区政府广场围观’但围 观者渐渐恢复理性’暴力骚乱没有发生%下午’围 观民众逐渐离去% 这起典型的治安型群体突发事件根据其性质 应归于社会性集体行为’行为的主体是在繁华闹 市区的群众’他们没有组织$没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没有领导% 谎言是诱发群体行为的导火索’谣言则是维系整 个群体行为的纽带%在整个事件中’确切看到双 方发生行为与言语冲突的只是当时正好在旁边的 几个人’当时的环境条件加上人们爱看热闹的心 理驱动’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曾氏夫妇的谎言 以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形式在围观者中被不断地 放大$增强’后来的旁观者和好奇者被滞留在外 围’已经无从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听到 *副局长打临时工’警察包庇+的谣言’并在相互的 感染下传递$诱发出一种愤怒与不满的共同情绪 罢了%群体行为中的群众带有强烈的情绪化倾 向’只要有少数人的煽动$刺激’很快就会激动起 来’甚至变得怒不可遏%因此’当有人说*天下公 务员是一家’棒棒被打不会得到公正处理+时’警 民出现了对峙’一起普通的街头冲突’一件普通的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年第"期 治安事件开始出现矛盾扩大与转向的趋势!群体 行为中的匿名性与社会规范约束力的下降为越轨 行为的出现提供了条件"由开始一辆警车被砸烂 烧毁到包围区政府#掷石块#花盆"再到多辆警车# 城管车被放火焚烧"最后是冲进政府大楼底层#后 院"纵火焚烧建筑#车辆#毁坏办公设备!暴力倾 向越来越明显"聚众的规模越来越大"破坏力也越 来越强"集体行为的无结构性#感染性#狂热性#匿 名性#失范性特征一一呈现出来! 任何突发事件都是事物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 复杂的碰撞"万州事件也不例外"它具备了集体行 为产生所需要的环境条件#社会条件#心理条件# 舆论条件和控制条件!在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 论中"结构性诱因#结构性怨恨#一般化信念#触发 性事件#有效的动员#社会控制能力的下降这六个 因素被视为集体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随着这六 个因素次第形成"发生集体行为的可能性也在逐 渐增加"一旦这六个条件全部具备"集体行为就必 然发生!$%%结构性诱因的意思是特定的集体行为 更易发生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条件下!我们很难想 象类似万州骚乱这样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会发生高 度统一的计划经济社会中!正是在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的体制转轨中"社会群体分化"利益格局呈 现多元化的趋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权力使用的 不规范现象不断出现"人们的相对剥夺感增强"由 此产生相应的结构性社会张力! 斯梅尔塞认为"在集体行为发生之前"人们的 结构性怨恨必须转化为某种一般化信念!多年来 致力于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研究的三峡学院经贸 系熊建立教授认为"库区产业空心化造成了万州 失业与低保人口数目惊人"两极分化严重"库区人 民对生存状态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同时"万 州地区还存在一个心理条件即普遍情绪的产生! 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许多居民因为三峡水库蓄水 而失去了家园"移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 响"控告腐败的声音广为流传!曾氏夫妇号称&公 务员’和&有钱人’的谎言与行为"与人们心目中原 有的对&权力’#&官员’#&金钱’#&腐败’的刻板印象 正好一致"在人们心中达成了&官官相护’#&为富不 仁’#&司法腐败’的心理共识"这种相互的印证使谎 言迅速转化为谣言"并在某种心理暗示的作用下 不断扩大传播范围! 集体行为的发生往往是一个或数个触发性事 件!万州事件中的街头斗殴一方(某水果批发市 场的临时工)冒充公务员就成了这一骚乱的导火 索!这是一起发生在小城市中的无预谋#无组织 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在接下来的社会动员这一环 节看不到领导和组织的作用"真正在人群中传递 信息#维系集体行为的纽带是谣言"而且无线通讯 和互联网也没有机会在谣言传播中发挥作用!万 州事件中的谣言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在群众中传 播的"并在群体中暂时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价 值累加理论中的最后一个因素是社会控制能力的 下降!由于事发突然"又因谣言而起"作为控制主 体的政府#执法部门对于此类突发事件缺乏经验" 对谣言的预警性缺乏敏感"对暴力骚乱缺乏规律 性的认识"更有个别领导盲目地将事件视为&有敌 对势力参与’"官方媒体也保持了习惯性的沉默" 使得解决问题的时机在警民对峙中被延误! 研究万州事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为什 么谣言的内容指向公务员呢?谣言既是一种心理 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谣言的产生不是偶然 的"它触动了社会深层的机制"有必要从社会的层 面做深入的分析! 按照人际传播的构成要素"笔者试着将万州 事件中参与谣言的各群体进行了区分*公务 员+++反权力谣言的主要对象,底层民众+++反 权力谣言的制造者,普通民众+++反权力谣言的 传播者和接受者,无业游民+++反权力谣言的利 用者!谎言或谣言的最初制造者为什么要冒充 &公务员’"而不是其他的职业身份呢?在中国这 样一个威权社会里"&公务员’是国家权力机构中 的人"分享着国家的权力!在群众的印象中"&公 务员’是一个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不错的收入# 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广泛的权力关系网络’的群体! &公务员’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政治符号’" 它唤起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的刻板印象!在刻板 印象面前"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做出一致的反应"而 且这种反应不单是条件反射式的"还是情感性的! &符号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在于被象征化的 对象本身"而在于通过符号唤起的情感和诱发的 行动!’$!%其中"&有权’是这个符号最大的代表意 -’)- 乔晓征!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义!中国是一个"官本位#观念严重的社会$在人 们的普遍意识里$"官#处在高于民的社会与政治 位置上$冒充"官#既可以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 又可以吓住或震住对方!谣言之所以能畅通无 阻$是因为谣言在传播过程中找到了一些合适的 对象!为什么普通民众成为这一谣言的传播者与 接受者呢?普通民众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处在政 府官员与底层民众之间!当政府官员与底层民众 之间发生冲突时$人们得到的事实信息是拥有权 势与金钱的"副局长#打"临时工#$并声称可以通过 这些"摆平一切#!面对"官员#这种无视道德与法 律$公然蔑视群众权利的行为$人们的感情与道德 天平自然地倾向"临时工#!库区移民本已给普通 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失业和低保人数 众多$万州库区早已流传着官员腐败%挪用移民资 金的传闻$"副局长打临时工#这则谣言除了向人 们提供事实之外$同时也起到了暗示的作用$暗合 了人们对"官官相护%权钱交易#的官场现象原有 的印象!权力不平衡并不必然导致冲突$普通民 众接受自己的社会地位$同时也有一套自己对于 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准则!"当官的打临时工#就是 "仗权欺人#$就是权势一方破坏了普通民众认同 的社会公平与公正准则$就可能发生人际冲突! 为什么无业游民会成为谣言的利用者呢?万 州事件结束后$警方公布了对参与暴力事件%涉嫌 煽动闹事%袭警或打砸抢行为的犯罪嫌疑人的处 理情况$其中多为待业人员和临时工$文化程度较 低!他们多数来自农村$没有工作$和城里待业人 员一起属于无业游民的行列!无业游民是一个被 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受教育程度低$生活在城市的 底层$权力和金钱对于他们都比较遥远$不仅他们 自身缺乏获取金钱的能力$而且社会所能提供给 这一群体摆脱贫穷的制度化渠道也很少$而我国 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足以保障社会中的每一 个成员$所以这一群体对社会更多地怀着不满甚 至敌意!由于没有正式的工作与稳定的收入$就 整天在街上转悠$到处找活干$喜欢往人群聚集的 地方凑热闹!和那些拥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与家 庭的人相比$他们参与暴力骚乱的社会代价相对 要小很多$基本的心态是&"本来就几乎是一无所 有的人了$就什么都不怕了$恨不得天下大乱!#所 以$一旦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便趁机散布谣言$ 利用人们某种心理倾向说一些煽动性的话鼓动群 众$带头破坏公共物品!在群情激愤的集体行动 中$他们既可以发泄对现实与社会的不满$又可以 趁机哄抢一些值钱的物品! 笔者认为$万州事件中关于公务员谣言的关 键是政府官员和群众之间的紧张关系!官员认为 是群众有意闹事$群众则认为是公务员仗势欺人 挑起了冲突!造成这种矛盾对立关系的这种相互 之间的偏见是反权力谣言传播的关键要素!谣言 使双方充满对立的观念进一步深化$加剧了潜在 的不满情绪!万州事件中的谣言就是反"权力至 上#与"官员腐败#情绪的反映! 三、如何降低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风险 谣言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反映了当时的民众 心理$也触动了社会深层的机制$从这个角度讲$ 它有时的确会起到社会调节的正面作用$但由谣 言而引发的集体行为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也是 显而易见的!谣言一旦出现$便不可遏制$必然会 经历一个从酝酿到大规模传播再到消失的周期! 在这期间$政府%团体%组织或个人请出权威进行 辟谣%利用大众传媒进行辟谣%依照法律进行评 判%用行动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找到可靠的消息 来源进行澄清等等都是预防%控制%处理和对付谣 言的基本手段$也可以说是一种应对策略!谣言 是不可能杜绝的$尽量降低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 件中的风险$是现代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责任! 和谎言不同$谣言是不可辩驳的$并且融入了 很多人的情感与想象$其内容的丰富多彩使其能 符合每一个接受者的期待!否定谣言并不足以平 息谣言$有时甚至还会招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尤 其是利用官方媒体澄清谣言的时候$如果群众对 政府和官方媒介的信任程度不高$则辟谣行为本 身就可能引起疑问$反而使谣言更盛行!辟谣已 经是事件发生后的弥补措施了$所谓"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要处理这类谣言$就要从曾经发生过 的类似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在日常的传播活动 中$重建群众对政府和新闻媒介的信任$而这依靠 一个自由%民主%健康的舆论氛围$拓宽社会宣传 渠道$缩小宣传禁区!宣传报道越真实$谣言就越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年第"期 少!尤其是一些官民冲突的事件"政府往往怕事 情闹大"影响形象与政绩"瞒而不报"控制地方媒 体"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 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有 其自身的规律"并不只有大众媒介一个渠道"口口 相传的人际传播形式仍然威力不减"电子传播与 网络传播方兴未艾"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能在瞬 间到达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这些技术手段同 样也可以为政府和新闻媒介所利用"以增强大众 传媒的公信力! 谣言酝酿的环境并不像人们经常认为的那样 是埋藏得很深的"相反"它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浮 现出来!在现阶段"官民冲突的事件突出地表现 为#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官员挪用移民安置款$国企 改制过程中的贪污腐败$地方政府出台新政策搞 行业垄断$与民争利等等"这些事件产生的矛盾主 要来自经济方面"却往往由此引发我国现行政治 体制上种种深层问题!%谣言就像一面镜子"集体 意识就在这面镜中端详着自己!&’#(按照认知和谐 理论"任何传播信息的效果取决于信息与受众内 在状态的和谐程度!在这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中" 谣言所传递的信息易与持否定倾向的受众产生共 鸣!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体 制的束缚"人们的经济行为已经日渐趋向公平竞 争的市场模式!但是在政治体制与文化思想方 面"历史的惯性与文化的遗传使得我们国家仍然 还是一个%官本位&的威权社会"政府所宣扬的公 平$廉洁的行政原则与部分政府官员的行为并不 相符!我们的国家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行"市 场经济的发展开启了群众智慧"唤起了人们对社 会公平$公正$和谐的渴望!因此"构建一个公平 和谐的社会环境"不仅可以抑制谣言的滋生"同样 也可以提高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与威望! 参考文献! ’"(!郭研实.国家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W(.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卡普费雷.谣言’W(.郑若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 社""##". ’’(!徐锦江.流言导读’W(.上海文化出版社")++-. ’-(!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W(.北京# 人民出版社")++’#"%. ’,(!苏萍.谣言与近代教案’W(.上海远东出版社")++"# )+. ’$(!文玉伯.万州突发万人骚动事件’/(.凤凰周刊")++- *’"+.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W(.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W(.张国良"译.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谣言’W(.女神"顾牧"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责任编辑"尹瑾# !责任校对"君玉# !"!##$%%&"#&’&#()"*+,-./$,-%+*"0"&12&4’)++5,&%6&"#*&+ XF@>YF@>TUIAK"ZUC5F *XF@>"5IDECHIH>G5F[IH@EF>A4HJ\6>HIFKA5@AKC@KIS;>??IKI- ZUC5F":H>GISS>H>G9>DF>?>K\&IR@HEJIAE"3@A]FAK1AFLIHSFE\"3@A]FAK")"++#’";UFA@+ 78+3%)#3#1AI^RIDEIBJ@SSFADFBIAES@HID?>SI?\HI?@EIB_FEUFAEIHRIHS>A@?D>JJCAFD@EF>A.4S@ G>HJ>G?@AKC@KI"HCJ>HSHIG?IDEEUIRI>R?I‘SRS\DU>?>KFD@?J>>B"_UFDU@?S>E>CDUISBIIRa SI@EIBS>DF@?JIDU@AFSJ.bUCS"FES>JIEFJISR?@\S@R>SFEFLIH>?IFAHIKC?@EFAKS>DFIE\.N>_IL* IH"EUIS>DF@?SFBIIGGIDESD@CSIB[\J@SS@DEEHFKKIHIB[\EUIHCJ>HS@HI@?S>>[LF>CS.7EFSEUI HISR>ASF[F?FE\>G@BJFAFSEH@E>HS>GJ>BIHASE@EI@ABS>DFIE\E>?ISSIAEUISFBIIGGIDES>GHCJ>HSFA CAI^RIDEIBJ@SSFADFBIAES. 9&:;-%4+#CAI^RIDEIBJ@SSFADFBIAES"FAEIHRIHS>A@?D>JJCAFD@EF>A"HCJ>HS ,,), 乔晓征!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作者: 乔晓征, 朱力, Qiao Xiaozheng, Zhu Li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210093 刊名: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 年,卷(期): 2007,22(1)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9条) 1.郭研实 国家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005 2.卡普费雷.郑若麟 谣言 1991 3.徐锦江 流言导读 2004 4.王怡红 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 2003 5.苏萍 谣言与近代教案 2001 6.文玉伯 万州突发万人骚动事件 2004(31) 7.赵鼎新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2006 8.竹内郁郎.张国良 大众传播社会学 1989 9.汉斯 约阿希姆·诺伊鲍尔.顾牧 谣言女神 2004 相似文献(1条) 1.学位论文 欧三任 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信息风险与农村政治稳定 2007 本文以信息传播为视角,论述农村信息风险的成因及其主要表现,以及信息风险对农村政治稳定的影响,并提出了防范农村信息风险,促进农村 政治稳定的信息传播机制构建对策,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引言部分,回顾了当前信息传播与农村政治稳定研究的现状。主要论述了信息传播与政治稳定、农村信息风险与农村政治稳定的密切关系。文章 从信息与政治系统运行的紧密关系入手,指出信息通过对经济、意识形态和公民权利的影响而必然影响到政治运行,进而影响政治稳定。同时农村社 会因为社会转型、信息环境畸变等原因极容易遭受信息风险所带来的严重威胁,并由此影响到了农村政治稳定。 第一部分,论述了信息风险的具体成因以及农村信息风险的具体表现。文章指出农村信息供给严重不足,人际传播的高度失真以及农民信息主体 地位的丧失是信息风险的主要成因。农村信息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过滤、信息失真、信息噪音、信息强制、信息毒害。 第二部分,论述了信息风险对农村政治稳定的影响。主要影响有:威胁农村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堵塞农民利益表达信息的传输;弱化农村政治 控制;挑战农村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导致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事件的爆发升级。 第三部分,针对农村信息风险对农村政治稳定的影响,从信息传播角度提出了防范农村信息风险,维护农村政治稳定的信息传播机制的构建对策 。主要包括:加强立法保障农民的信息权;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与管理机制;提高农民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质;增强大众媒体服务农村的社会责任意识 ;强化农村信息风险预警与应急能力。 引证文献(1条) 1.罗龙飞.龙佳梅 群体性事件中的流言心理研究[期刊论文]-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jgxyxb200701004.aspx 授权使用:浙江传媒学院(zjcmxy),授权号:0677c148-48a7-48b1-b264-9da4007a2bd6,下载时间:2010年6月 29日
本文档为【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2428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8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7-08
浏览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