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文化思潮

科学文化思潮

举报
开通vip

科学文化思潮 第三讲 科学文化思潮 “科学文化”这一概念在西方国家已经出现有半个世纪,其研究有了半个世纪,争论出现了半个世纪。近年来“科学文化”成了一个很热的词语,频见于我国报端,而对于什么是科学文化,如何理解科学文化、如何更好地从事科学传播,如何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则存在着各种分歧。从2002年在上海举行首次“科学文化研讨会”到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科学文化研讨会”,(参加讨论会的都是科学文化人、科学史以及科学技术哲学和研究者)来看,对某些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如: 科学文化具有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对...

科学文化思潮
第三讲 科学文化思潮 “科学文化”这一概念在西方国家已经出现有半个世纪,其研究有了半个世纪,争论出现了半个世纪。近年来“科学文化”成了一个很热的词语,频见于我国报端,而对于什么是科学文化,如何理解科学文化、如何更好地从事科学传播,如何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则存在着各种分歧。从2002年在上海举行首次“科学文化研讨会”到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次“科学文化研讨会”,(参加讨论会的都是科学文化人、科学史以及科学技术哲学和研究者)来看,对某些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如: 科学文化具有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的意义,对科学文化的理解固执可以不同,但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需要从思想层面(包括人文的和科学的角度)和社会实践层面对科学和技术的文化意义进行反思,需要发展多角度、多层面的科学文化,包括传播科普知识。(让大众掌握知识性科普)等。 一、如何理解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最早出现在1959年英国的科学系,人文学者C. P.斯诺的一次演讲中,明确地使用了科学文化一词。斯诺认为,存在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学者的文化(斯诺称文学知识分子),一种是科技专家的文化。斯诺发现,“他们的才智相近,种族相同,社会出身差别不大,收入相差不多,但却几乎没有什么沟通”,甚至“他们在学术、道德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共同上”也非常之少。也就是说,这两个群体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差异。彼此不能认同。他举了一个例子,作为一名人文学者,不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没有关系,但如果不知道莎士比亚应该感到惭愧,哪怕他本人的研究方向与莎士比亚毫无关系。相反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如果不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却是不及格的,至于莎士比亚,没必要知道。 当然,斯诺那时提到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还不像今天这么重要。今天,这个定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立论依据和基础。 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不理解的鸿沟。甚至二者之间存在敌意和反感。斯诺指出,人文学者习惯于用克制压抑的语气讲话,他们对其前辈诚惶诚恐,自愧不如,看不惯科学家那种狂妄的坦率,总是不尊重前辈,而以超越前辈得意洋洋。因此,科学家是些粗俗不堪浅薄狂妄的家伙、没有教养。而科学家又往往觉得人文学者软弱迂腐,无病呻吟,从不关心同胞的实际生活。在科学家看来,世界上还有许多贫困者,要改变他们的处境必须依靠科学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而人文学者却陷入一种道德的陷阱不能自拔,满足于自我欣赏,悲叹人生的荒诞。处于一种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 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属于这种文化的科学家彼此之间尽管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总的来说,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这种评价标准和行为准则远远超过宗教、政治和阶级的约束力,对任何一个科学家来说,无论信仰哪一种宗教,持哪一种政治态度,属于哪一个阶级,都必须按共同的价值标准做判断。 如:提出一种新的科学理论或规律,其他科学家评判其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可重复性,可检验性,论文的价值在于创造,不能抄袭。 斯诺论述了两种文化的分裂造成的危害以及分裂的原因,他的演讲引起了极大反响,在这之后引发了三个方面的讨论: 1 科学化概念在国际间的传播和研究 2 对科学的人文关怀 ③ 科学文化与人文关系之间广泛而持续的争论 在这里斯诺是把科学文化作为人文文化对立的概念提出的,中国学者使用的科学文化与斯诺的用法有很大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有弥合两种文化的用意,即试图用科学文化在科学与人文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今天中国学者对于什么是科学文化仍在讨论之中,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科学文化。 1.科学理论的人文理解 科学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晶。传统意义上理解科学,把科学看作纯理性的产物,而绝对否认非理性的作用。如: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直觉、立场、意志、精神属非理性的范围。科学对自然的理解也离不开人文文化,如信仰、价值观等。 2.科学技术应用的人文关怀 从实践层面上看,科学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技术,科学技术在大大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等。 对科学技术的文化意义从思想层面和技术层面进行全面反思,从多视角、多层面研究科学文化的内涵,充分体现对科学的人文关怀。这种全方位的反思,包括科学家和科学文化工作者(科学哲学、科研史、科学社会学研究者)对科学的文化内容进行阐发,然后渗透到人文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并通过大众传媒进入大众话语体系。 从实践层面来看,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科学文化是人类生存背景的首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应当最大限度地限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科学本身处于变化之中,不同时期的科学对自然、宇宙以及科学自身的理解都不相同。尤其进入20世纪之后,牛顿范式的科学在很多方面遭到了超越,挑战和质疑(时空观)。因此,科学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从理性层面上已经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也开始显现,从生存层面改变着人们对科学的看法。 中国的科学文化总体状况比较复杂,其一,科学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科学与玄学论战的矛盾基础依然存在。其二,在科学知识层面上看,中国的科学基础非常薄弱,而科学主义在社会主流话语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三,在生存层面科学技术尚未发挥足够的作用,而科学技术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却大量出现。所以科学文化很自然地成为科学文化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二、如何看待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源于启蒙主义,成于实证主义,是建立在牛顿范式的科学之上的一种思想观念。长期以来,科学主义成为主流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在成长之中所接受的背景知识的一部分。 1.科学主义的界定 什么是科学主义,实际上很难说清楚,《韦伯斯特百科词典》对科学主义作了这样的解释:(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986.pp.1279.) 科学主义指一种信念,认为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假设、研究方法等对于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其他学科同样适用并且必不可少。 这里说的科学主义强弱很难确定。如果把科学作为认识更复杂事物的一个基础,而不是作为唯一的、充分的条件,它是较弱的,易于接受。 弱科学主义:认为科学至少是中性的智力活动,科学成果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积极作用,自然科学知识、方法和精神对于理解复杂的心理、社会行为,甚至对于哲学思维都是有益的,有限程度的科学还原论是必要的和可能的。 强科学主义:科学万能,即科学对于人类社会个体与集体的维持与发展是充分且必要的。 中国首属科学文化研讨会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宣言》对科学主义的解释:(2002年12月25日发表在《中国读书报》上“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属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 )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唯一正确的认识,相信科学知识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在自然观上,采取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在联系世界的社会层面表现为技术主义,持一种社会发展观,相信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而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都是暂时的、偶然的,是前进中的失误,并且一定能够通过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主张征服自然,把自然视为人类的资源,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认为人类有能力也有权利对自己进行开发。 科学主义是一个他称,很少有人自称科学主义者。一般而言,我们把对科学、真理、自然观、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持有上述观点的人称为科学主义者。科学主义是连续的观念谱系,只有很少人持极端的科学主义立场。 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很多反对科学主义的人都曾持有过一定程度的科学主义观念,甚至,在对很多问题的态度上,仍会不自然地采取某种程度的科学主义立场。 2.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 “缺省”(default)一词现在已经被《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重译为“默认”,如默认推理(default reasoning)。早先default的意思是“缺席”等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个词有了新的意思。在20世纪90年代初,PC机传到中国,大家纷纷装机,动过手的人差不多都对default configuration等很熟悉,它指出厂设置(配置),相当于“原封”配置。现在的数码相机也如此,对于感光度、图像分辨率等都有初始的默认设置。把这一词用于类比文化事物,确实很有趣。不过,可能要注意几点: (1)历史性问题。缺省配置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出厂时的、自动载入的配置,但它有时间的限定。用于类比人的思维,容易想到洛克的白板说,但缺省配置不是从白板开始的(如DOS软件依赖于BIOS等),它本身更不是白板(有各种参数和选项)。人的思维更不是。人生下来是否有思维或者思维有能力,都不好说。有了一定的文化后,大脑肯定不是白板。学过科学,或者做了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对科学自然有一定的看法,也许不系统。 (2)可逆性问题。机器或者软件似乎容易做到可逆,一般要保证这一点,如软件搞乱了后,还可以清零,重新导入缺省配置,实在不灵重装一遍软件就行了。但是对于人类事物,可逆性一般做不到。如初恋情人,恋过了再想回到从前是不可能的,思想是做不到返回原初的。 (3)未觉察性。人的缺省配置,对当事人而言,常常不知道或者没有有意识地反省过。他人是自己的镜子,人如果是一个黑箱的话,人与外界打交道发生双向信息传播,就一定程度上透露了此人的内部结构,至少可以以功能主义的办法猜测它,测量它的参数等。 (4)好坏问题。“缺省配置”并非等同于不好的配置。它首先指一种状态,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当我们说科学主义是一种缺省配置时,也同样没有假定科学主义不好、与其他东西相比较差,等等。比如计算机启动过程的引导(boot),一般情况默认由A盘引导,也可以改成由硬盘引导或者光驱引导。这只是习惯不同,或者为了特定的需要(如检修机器、考虑速度等等),不能简单地说默认设置最佳或者最不好。 科学主义的确是容易为百姓和科学家所理解的一种观念,所以也才有可能成为一般的“设置”,这里面有互为因果的情况。科学主义本身也非常有用,也有自身的好处,但也有其局限性。 (5)进化问题。缺省配置本身是进化的、与时俱进的。早先PC机的默认分辨率是640×480甚至更低,现在就进化到了800×600,或者1024×768,这说明缺省配置具有时间性、演化性。现在的缺省只是指当前时期能够满足人们一般性需要的配置,对于机器和对于科学文化都是这样。 科学进步,以及科学传播观念的进步,都要提升原有的缺省配置。如果科学主义是目前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一种缺省配置的话,它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相反反对这种观点是说不通的。特别应当补充的是,科学主义是当前中国人的缺省配置(暂算一假说),并不意味着从来都如此。相反,历史上远不是这样,中国文化与近代西方科学文化差别较大,西方科学引入中国也不过100多年,“科学”两字连用也不过100多年。也就是说,经过了100多年的努力,中国人的观念进化到了“科学主义”的阶级。按照达尔文主义的理解,进化不是一种目的论过程,进化并非要趋近于什么东西。按恩格斯的讲法,进化也是退化。我们在用进化一词时并不意味着它有目的论的含义。进化并没有终结,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依然会进化。“科学主义”的缺省配置一定会让位于一种新的缺省配置。 (6)相关性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等,未必一定等于坚持默认科学主义的观点。当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引起科学观的巨大变化,科学主义只在一定时期适合于科学的发展。科学主义与科学的关系完全可以是两种:一种有利于科学的发展,一种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对于后者科学主义本身完全可能也是“反科学”的,因为按某种定义它可能限制科学的发展、违背科学的精神实质。科学家并非都支持科学主义,现在有相当多的科学家反对科学主义,不能简单地说反对科学主义就是反科学。 总之,“缺省(默认)配置”是一种隐喻,一种修辞,当然也是一种模型。作为模型它原则上可以用于任何领域,也可以用它讨论科技伦理问题、动物权利问题,等等。以为缺省配置是永恒的,从来就有并千古不变,而且不允许反思,与历史不符也与唯物辩证法不符。 3.对科学主义反思的几点思考 历史上的作用 在历史上,科学主义一度在弘扬理性、解放人性的过程中有过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今世界,科学主义的负面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思想层面,把科学等同于绝对的客观真理。对科学的神话同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科学主义侵害的首先不是人文学术或者社会科学,而是自然科学本身。如欧阳莹之(Sunny Y,Auyang)指出:“科学主义过分炫耀科学且背离科学精神,这激起了让许多科学家吃惊的对科学的敌意。祸起萧墙,我们不要仅仅抱怨公众不愿意支持科学研究,或许我们应当检查自己,看看是不是我们做得太过分了,而成了科学主义。”(引自《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6页。) (2)社会层面,科学的技术已经带来了不可逆的社会后果,继续坚持僵硬的科学主义立场不利于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在几个层面上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1)20世纪的科学已经超越了牛顿范式,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的自然观已经遭到了有机论、非决定论、整体论的自然观的挑战。这些科学以量子力学、非线性物理学为标志。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所立足的科学远远不是最先进的科学。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坚持建立在这种科学之上的思想观念? (2)科学的技术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已经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负面效应,并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后果。需要对科学的滥用,技术的无度发展进行反思。因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否需要对科学的滥用和技术的无度发展进行深入的反思呢? (3)科学的技术导致了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造成了技术对人的异化。因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人类生存方式与技术的关系? (4)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并非少数人以个人财力可以完成的,需要使用全社会的资助。因而,是否可以只服务于少数人(科学家)的意愿,而不需要考虑真正的投资人(公众)的意见? 需要说明:科学主义者并不代表科学,尤其不代表最新的科学成就;反对科学主义,绝对不等于通常意义上的“反科学”,恰恰相反,这有助于科学的正确发展,并且是有助于重塑科学形象的理论建设工作。当然,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国情,对这一理论建设工作的宣传应该谨慎、适度,以免在公众一时还缺乏足够理解的情况下产生消极作用。 三、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洽 1.素克尔事件与两种文化之争 请看如下网址:http://www.physics.nyu.edu/faculty/sokal/index.html。(索克尔(Alan David Sokal),1955年1月24日生于美国麻省波士顿,现为纽约大学物理学教授,研究领域为量子场论、统计力学、计算物理、多聚物物理。1981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已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从1996年起用英文或法文发表文化争论文章18篇,出版法文版专著一部:《知识赝品》。) 对后现代思潮有兴趣的博士生,可能看过《社会文本》(Social Text)这个杂志。它1978年创刊,是一部关于文化和政治分析的学术季刊,编辑成员包括纽约市最有影响的一批学者、批评家、艺术家和作家,他们自以为秉承了广义的左翼政治传统,这些“文化精英”大多接受“后现代主义”观点。《社会文本》共有14个编委,罗宾斯(B. Robbins)和罗斯(A. Ross)共同担任主编。最近几年此刊物出版了几个专集,分别讨论生态学、大众文化、后殖民主义、激进民主和全球重构等,1996年春夏合刊(# 46/47)为“科学大战”(Science Wars)专辑,刊出了一篇长达35页的论文《跨越边界:通向量子引力的变换解释学》。作者是纽约大学物理系数学物理学教授索克尔。三周后索克尔在《交流》(Lingua Franca)杂志发表解谜文章《一个物理学家的文化研究实验》,彻底否定了前面的论文。当然不是因为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变得快而捉摸不定,原来作者只是想试探一下《社会文本》,故意投其所好,有意模仿后现代“行话”,装出对科学批判很在行的样子,撰写了一篇纯粹胡说八道的所谓研究论文,而杂志社那些堪称学界精英的后现代学者(杂志社编辑)竟一无所知,反而认为论文达到了相当的水准,正式发表出来。 此学术丑闻一经曝光,立即引起学术界、科学界、新闻界的极大关注,“两种文化”(指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争论迅即白热化。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印度、比利时等国报刊纷纷就此“索克尔/《社会文本》事件”连续发表多篇评论。相当多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当然还有记者和广大因特网爱好者,参加这场讨论,其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S. Weinberg)。物理学家索克尔当之无愧成了文化名星。 索克尔,一个研究临界现象和量子场论的物理学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这种恶作剧是否违反学术道德?这种精彩的社会学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人们是如何评论的?后现代的科学批判是否因此而遭受严重挫折?索克尔事件对于“两种文化”之争起了什么作用?启蒙、后现代与文化、政治中的“左派”是什么关系? 索克尔提交的论文大量断章取义地引述了知名科学家(如玻尔、海森伯、贝尔、闵可夫斯基、爱因斯坦、玻姆)的言论,也十分内行地转述了后现代文化大师(如利奥塔、拉康、德里达)论科学的精彩片断,还恰当地指出了当代十分活跃的社会文化研究精英们(包括《社会文本》的主编、编委们)的研究成果。所使用的语言完全符合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从形式上看似乎没有破绽。 但是论文的好坏不取决于形式,甚至不单纯取决于它的结论,而主要取决于内容、论点与论据的组织方式。索氏论文长达35页,列有217篇参考文献,此外还加有109个注释(条理清楚);此文开始是一段序曲,说明本文的动机(不是真实动机!)在于阐明社会文化批判对于自然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有重大作用,客观知识和独立于人存在的客观对象的概念应当抛弃。接下去列出6个小标题:(1)量子力学;不确定性、互补性、不连续性和内联性(interconnectedness)。(2)经典广义相对论的解释学。(3)量子引力:弦、纤维丛或者形态发生场(morphogenetic filed,新时代术语)。(4)微分拓扑与同调。(5)流形理论:整体与边界。(6)跨越边界:通向一种人文科学。最后是“致谢”。 索氏试验论文的荒谬性在于三个方面:(1)有意掺进了大量常识性错误,有点数理知识的人,甚至中学生,也能识别出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认为复数理论是最新数学成就,将量子系统中的“不可对易性”等同于“非线性”,认为圆周率和万有引力常数的数值也可以随着新的科学发现而变化,认为拉康的心理分析推断被量子场论所证明,数学集合论中的相等公理类似于妇女性主义(feminist)政治学中的同一(homonymous)概念。(2)全文几乎没有论证,到处是一些自信的断言。论文虽长,但除了谁说谁说,还是谁说谁说,除了论点就是结论。这也许符合某种“主义”的文风。(3)乱用时髦的科学名词。如相对论、多维流形、浑沌理论、突变理论、隐变量、普朗克尺度、引力场、微分拓扑、弯曲时空、超弦、对称二阶张量、同调群等。文章虽然没有一个数学公式,但堆砌了如此多的科学术语,面貌可敬,难怪《社会文本》丧失了判断力。 索氏的“论文”讨论的是理论物理学的成果(如量子引力)与时髦的文化批判理论(如解释学、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社会文本》编辑们对现代科学,甚至传统科学,完全是外行,他们看重的仅仅是自己喜欢的结论,因而完全相信索氏论文的坚实性。 表面看来这仅仅是由于知识爆炸,当代人文学者不可能了解那么多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实际上这道出了一个显见的事实:当一切还原为话语、解释、语境、内联性、社会建构,任何论点就不再需要严谨的论证,自信和伪装出来的博学便是一切。《社会文本》主编本可以就索氏的论文,征求科学家意见,但他们没有。实际上他们总是以学术精英自居,丝毫不怀疑自己的眼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温伯格1996年8月8日在《纽约书评》上写了一篇优美的长篇评论《索克尔的戏弄》。他说此事件使人想起学术界其他一些有名的欺骗案件,如由陶逊(Charles Dawson)制造的辟尔唐人(Piltdown man)伪化石事件和麦克尔逊(James Macpherson)导演的伪凯尔特人史诗《奥西安》(Ossinan)事件。区别在于索克尔为的是公众利益,为了使人们更清楚学术标准的下降,他自己主动揭穿欺骗行为。而那两起事件是有人为了私利故意做伪,并由别人加以揭露的。温伯格说:“从科学家与其他知识分子之间误解的鸿沟看起来,至少像斯诺若干年前所担忧的那样宽。” 美国奥林比亚市的莱顿(David Layton)1996年给《交流》杂志去信说:“我很高兴看到有人证明文学理论皇帝没穿衣服。对我这样一个相对新式的人文学者而言,只是在近来才接受了这个强烈的、辛酸的教训。我当初追赶学术潮流,在我的学位论文中激动地证明后现代幻想如何显示了科学话语的文化建构性。但是当我读了更多的东西后,认识到攻击科学话语的后现代思想者们根本没有思考,只是在玩概念游戏。同索克尔一样,这种怀疑导致我的思想转向。” 《社会文本》创始人之一阿罗诺维兹在1997年冬季号《异议》杂志上为《社会文本》辩护。他说,索克尔也许不该选择《社会文本》作为攻击对象,难道他真的以为此杂志的编辑们都拥护解构主义,怀疑外部世界的存在性,并且反科学吗?如果真的如此,他或者误读了创刊17年之久的这家杂志,或者他的选择相当任性。“他(索克尔)相信理性、逻辑和真理完全是不成问题的。他有一个持久的信念:通过严格使用科学方法,自然就会得出无偏见的真理。按照这个教条,存在‘客观真理’,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转,引力存在,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自然定律,所以索克尔从来就没有考察证据或者事实的本质,只是简单地接受它们,如果它们是通过称之为‘科学’的领域的某种算法推导出来的。” 麻省理工科学院科学史、科学哲学教授、女性主义者凯勒(E. F. Keller)认为,《社会文本》主编的辩解苍白无力,只能使事情更糟糕。从事后现代科学研究的学者所做的严重脱离实际需求,当真理、客观性、科学证明的有效性被化解后,学者们便没办法区分学术质量。英国杜海姆大学社会学、社会政治教授富勒(Steven Fuller)说:“作为《社会文本》的作者之一,我必须承认当初我并没有发现索克尔的诡计。相反他在文化研究中的博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当时想:如果这位物理学家更多地了解他自己领域的历史,他就不会陷入充满后现代套话的散文中。”富勒于是诊断出,索克尔是未受物理学历史教育的牺牲品,此人过分相信文化研究的激进主张,而不了解自己领域前人(如迪昂、彭加勒、赫兹、马赫等)所做的研究。 纽约大学哲学教授内格尔(Thomas Nagel)和玻赫西安(P. Boghossian)认为:“索克尔事件提出的中心问题不是科学的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是否合法的问题,而是今日在‘文化研究’旗帜下松散地集合起来的学者对从事的工作是否胜任的问题。” 2.两种文化的融合 科学文化的对象是自然,它是以概念、定理、公式、学说等抽象形式概括自然现象和规律。是严格遵循逻辑规则而进行的对象性思维产物,“这是什么”是它的基本追问方式。 人文文化的对象是人,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的结果,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因此,人文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人文及人文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以人的内在精神作为基础,以文化传统为负载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它是以求善,求美作为其内在价值。表面上看,科学文化的求真与人文文化的求善,求美是对立的,科学文化很难求善,而人文文化很难求真,因而大多数人在潜意识中把二者对立起来。但是对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主体来说,既崇尚实现求真的科学创造,也渴望着人文文化来满足于对于善和美的需要,在真、善、美的伦理价值上,三者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这样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就有了融合的基础。 首先,从科学思维方式上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是科学文化的精髓,它与科学知识不同,不是指具体科学事实、定律和理论,而是科学深层次的哲学和文化内涵。科学思想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科学活动累积的结果,是一种对世界观和人文观产生巨大影响,具有革命性的思维方式。 科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分为三大类:经验方法、理性方法、审美方法,这三种方法显示了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美学精神,使人们树立求真、尚善、爱美的思想情操。 其次,从科学精神看,默顿把科学精神分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创造性,有条件的怀疑主义,这是维护科学共同基石,它也是和人文精神一样,始终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科学的真是指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家勇于向传统挑战,向科学权威挑战。 科学的善是指科学知识在求真的过程中,必须从公有性和无私性出发,充分考虑科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后对整个人类所产生的后果。 科学的美是指科学内在结构的和谐统一,外在形式上的赏心悦目。科学对真善美的追求,使科学文化具有人文文化的意蕴。 给人文文化赋予的科学内涵。用科学思维的方式克服人文文化的模糊性、情感性、跳跃性和随意性,从而推动人文文化的健康发展。 可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虽然研究对象不同,但在伦理价值上能找到相融之处,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同时,也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人文在探索人的世界观时,也在注入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二者的内在价值是统一的,都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四、如何理解科学传播 所谓科学传播是从科学文化自身的要求出发提出的一个超越传统科普的概念。科学传播的核心理念是公众理解科学,强调公众对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欣赏和质疑,而不单是向公众灌输具体的科学知识。科学传播的目的重点在于促进公众对科学事业的理解,打破科学事业与民众之间的藩篱,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伪科学、科学前沿进展等方面增进理解和交流。这既符合“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介绍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主体属性原则,也契合了传播学中的贴近法则和创新法则。我们相信这一理念必将为进一步发展的受众市场所支持和证明。至于怎样传播,首先要对庞杂的受众市场有清晰的细分,进而分析他们对科学文化的认知和需求。我们认为目前有四个人群可以有所作为,一是青少年,传统科普仍发挥着固有的作用,但科学文化经过简约后应有进入的空间;二是新兴白领阶层,这是一个非常活跃且有求知偏好的群体,人文情怀和阅读传统也比他们的前辈要好得多,随着这块基数迅猛增长,以科学文化为代表的科学传播应尽快占领这个市场;三是有阅读习惯的学者(人文学者居多)及一般文化人,这是科学文化出版物的固有市场;四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由于教育背景,这部分人士对于科学的理解大多处于缺省配置状态,与科学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 应当十分重视科普出版(科学文化出版)问题,在这一实践领域急需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建设。要更新出版理念就必须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这三大元层次的学科汲取养分。事实上,20世纪科学哲学经历了从逻辑实证主义向历史主义、历史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两次转变,而科普出版似乎正经历着这样的转变。 由于大众传媒的从业人员所受的教育大部分来自人文学科,他们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对具体的科学知识的理解是不够充分的。他们对于科学文化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缺省配置阶段。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科学传播这样重要的工作在高等院校中还没有十分贴切的对口专业。有识之士需要联合起来,共商中国高校的科学传播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培养问题,也只有解决了合格人才供给,科学传播事业才有望顺利开展。 PAGE 9
本文档为【科学文化思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2682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7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7-07
浏览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