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

举报
开通vip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思想教育研究》2001 年 4 期 □理论探讨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 张洪根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理论基础的逻辑完整 性之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它重视不够 ,研 究还不充分。大量的研究还集中在具体方法上面 , 当然这些研...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思想教育研究》2001 年 4 期 □理论探讨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 张洪根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理论基础的逻辑完整 性之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它重视不够 ,研 究还不充分。大量的研究还集中在具体方法上面 , 当然这些研究必不可少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 施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 为活动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体从而达到特 定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不仅包括具体方法 ,而且包 括思维方法。教育活动主体的价值观念及教育目 标深蕴在思维方法之中 ,并通过具体方法的实施体 现出来。那么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成 为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一种具有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性的观点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方 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 学博大精深 ,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及历史唯 物论等诸多内容 ,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 人们行动的指针 ,无论是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还是 社会科学的研究都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指导。马 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具有不可怀疑的合理性 ,由此派生出来的哲学方法 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鲜明而生动地证实了这 一点 ,哲学方法论适用于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研究 ,当然也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但仅 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基础的核心显得 过于宽泛 ,针对性较差 ,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方 法的特殊性。当代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 一种自然科学理论的结构模型 ,认为科学理论是由 “硬核”和“保护带”构成 ,“硬核”就是最基本的理论 核心 ,也就是这个理论的最基本的思想 ,“保护带” 是由一种辅助性假说和初始条件构成 ,其作用是通 过不断调整、修补辅助性假说和初始条件 ,以保证 硬核不受经验的反驳。笔者认为社会科学理论也 存在类似的双层结构。其理论结构的内层是客观 判断 (真理性知识) ,是理论的核心部分 ,结构的外 层是价值判断 (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性知识) ,是理论的适应性条 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的核心是唯物 辩证法 ,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 ,其适应性条件必 不可少 ,所以可将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思想政治教 育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这种双层结构模型能够 比较合理地说明客观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的互补 机制 ,普适性的唯物辩证法与独特性的马克思主义 人学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共性和个性 ,一般与个别 的对立统一。 总之 ,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 ,是我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将唯物辩证法作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这种提法在一般意 义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 ,这种提法只注意了学科 理论建设的普遍性 ,而忽视了特殊性 ,同时没有抓 住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联 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理论内容。倘若将双层结构模 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无疑具有逻 辑上的完整性。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但牢固 地树立在唯物辩证法的坚实基础上 ,而且能够从马 克思人学思想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从而将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与其他学科的理 论基础区别开来。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之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生活的人 ,思想政 治教育始于并为了现实生活的人而产生发展。只 有从现实生活的人出发 ,才能够客观地把握现实教 育、社会活动的真实面目和内在规律 ,有效地实施 —9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思想政治教育。无视、淡化、回避 ,歪曲乃至否定追 求需要满足和能力发挥的现实生活的人 ,试图从教 条、从想象或设想的东西 ,人们口头上所说的、思考 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来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 教育 ,实施教育都是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 现象的产生发展的基础前提的 ,因而是不科学的。 现实生活的人具有生存发展性 ,即现实生活人 是在其现实生活的内容、方式、质量和效能不断实 现、优化和提高的过程中和基础上再现和创造自己 生命的 ,以肉体组织为基础和载体的需要和能力是 现实生活人的两个基本构成方面。需要的不断满 足和再现 ,与能力的不断运用和更新 ,就是现实生 活人的实际存在过程。现实生活人的需要和能力 与动物的需要和能力的本质区别 ,在于它的再造性 或发展性。发展不仅是现实生活人不断谋求生存 的结果 ,而且是其生存的基本前提和主要内容 ,没 有发展 ,就谈不上现实生活人的真正生存。思想政 治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了现实生活人的发展需要 和能力的再现和再造 ,只有从这个角度 ,才能真正 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功能 ,任何无视 或游离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都不会有真正的生命 力 ,任何不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教育理论都难以达到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认识。 现实生活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和能力具有不 平衡性和差异性 ,即现实生活的人个体自身或个体 间的需要和能力在发展的强度、类型和结构等方面 存在着不对应、不匹配的特点。这种发展差别既是 个人贫乏、痛苦和社会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 ,也是 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和完善的深层驱动 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性进步就在于 :它使越来 越多的现实生活人都能日益充分和谐地具有作为 全部人类生存发展成果的丰富多彩、健康合理的需 要和相应的能力 ,使他们真正成为再现、创造和享 受高水平现实生活的人。只有从现实生活中的需 要和能力的不平衡发展的现实和平衡发展的历史 要求出发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面目及进步 性、局限性 ,才能得到真正的揭示。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对象化活动之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处于对象性关系之中 ,即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种对象化活动的方法。从事 物的运动来观察互为对象的关系 ,把这种关系看作 运动 ,它也就是对象化活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 法 ,只有从对象化活动出发 ,才能真正把握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的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就是教育者、教育对 象以及他们所处的外在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就是教育者、教育对象以及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 系式。概括地说 ,也就是主体思想与客体思想互动 关系式 ,主体思想意识与客体思想意识是相互作用 的 ,互为对象 ,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没有 主体思想意识 ,就没有客体思想意识 :反之亦然 ,任 何“我意识”的主体意识 ,同时就是“我意识到什么” 的对象意识 ,当人们把注意力和兴奋点集中在意识 到“什么”,并为这“什么”所吸引时 ,意识就表现为 对象意识 ;当人们把注意力和兴奋点转向自身 ,反 省“自我”时 ,意识就表现为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包 含客体意识 ,客体意识也包含主体意识 ,两者处于 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状态。即说明被教育者在接受 教育的同时 ,也对教育者或环境本身形成主观上的 判断和选择 ,这表明方法体现的不是单向的制约关 系。而是互相制约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对象性关 系 ,客体思想的发展标志着人的被对象化 ,而思想 意识的发展是无限的 ,因此 ,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也 是没有止境的 ,当教育者通过对象化活动改变自己 的对象时 ,也就改变了自身。 人通过对象化活动 ,创造了对象性关系 ,在这 种活动中 ,人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 ,创造了一切社 会存在物 ,同时也创造了自己。人的本质 ,人的自 由 ,既不是人的天性 ,也不是人的自由意志 ,它首先 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产物 ,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通 过对象化活动 ,人创造了社会存在物 ,这些社会存 在物又回转过来反作用于人自身 ,制约着人 ,规定 着人的本性。人与对象的相互对象化 ,它们的相互 作用 ,是历史的终极原因。 人的对象化活动同样表明人和环境的整体性 , 作用的双向性。人是环境的创造者 ,这个创造的过 程是对象的人化和人的外化过程 ;同时 ,人又是环 境的产物 ,这是人的对象化、对象对人的内化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 只能被看作是合理地解释为革命的实践”。人是历 史的创造者 ,又是历史的产物 ;人是社会关系的创 造者 ,又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 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由人的对象化活动所创 造的。人在创造了这些关系之后 ,又把它们转变为 人的对象 ,使人与这些关系发生对象性关系 ,作为 人的对象的这些关系 ,又进一步对人内化 ,制约着 —0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人的对象活动 ,规定着人的本质 ,使人成为社会存 在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质是对象性关系 ,也 就是说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将属于人的一切 关系还给自己 ,使人的发展用人的方式去获得。由 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 总是居于主导、支配的地位。一般来说 ,他们总是 能够掌握较多的信息 ,能够更为完整、准确地理解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更有大的自由度 ,但是 ,这种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 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应只是控制与被控制的 单向制约关系 ,而应还是双向交流关系 ,因为人只 有通过对象化活动 ,才能创造出人本身 ,实现人的 本质 ,发展自身的潜能 ,达到自由全面发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功能的科学实现之要求 方法功能的科学实现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它的解决 ,需要诸多条件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 主体条件 ,主体条件也涉及到许多方面 ,其中较重 要的是 :让科学方法与主体化并力求内化它 ,注重 方法多元化 ,建立优化的方法系统 ,优化主体结构 , 力求主体精神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们都知道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与思想政治 教育本身有较大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越大 , 方法的效果就越明显 ,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就越广越 深。提高“亲和力”至少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方法 主体化 ,即让方法掌握所有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 , 也就是让所有参与者熟悉所用的方法。正如毛泽 东同志曾经强调的 :我们的方针、政策应当使广大 人民群众都知道。二是方法实践化 ,即坚持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 ,让方法实际也参与主体活动 ,而不是 让方法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外 ,或停留在某 个不合适的位置。因此 ,多种多样的方法必须经过 选择 ,如果不注意方法的选择 ,让非科学的不合理 的方法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 ,一般情况 下 ,方法就会发生负面效应 ,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活 动的顺利发展 ,甚至导致完全的失败。也就是说从 来就不存在一种在任何时候 ,任何场合、任何条件 下都适用的方法 ,追求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是一种幻 想而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既要坚持规律 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也要符合价值性原则 ,即所选 择的方法应当最大限度地体现主、客体目的 ,满足 主客体的需要。 静态地看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 主导地位 ,能使用多种手段对教育对象加以引导、 改造 ,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教育对象 是客体 ,被动地接受指导 ,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但从 动态过程来看 ,教育者本身也有受动性一面 ,教育 对象也有主动性一面 ,实际上他们都是思维着的 人 ,都以本身的特性规定着对方 ,彼此相互映照。 因而 ,教育对象严格来说就不是单纯的客体 ,而是 主动性的客体或者是受动性的主体。所以 ,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不仅要与教育者的现实条件相适应 ,以 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社会需要 ,而且要 与教育对象的现实条件相吻合 ,满足客体的需要 , 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种方法才能维系思想 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体性 ,相互贯通性 ,不致产生断 裂 ,才能使方法成为真正的纽带与桥梁。必须看到 任何一个个体与他赖以存在的社会既互依互存 ,又 相互矛盾。个人的欲望、个人的需要、个人的理想 与社会规范、社会需要并不总是相互协调的 ,终将 存在矛盾 ,旧的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又会产生。 因此 ,个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既有个性化的一 面 ,也有社会性的一面 ,进一步说 ,思想政治教育包 括着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双重性。过去 ,人 们往往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实现 ,有 意或无意地忽视、回避了个人价值的实现。事实 上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通过个人价值的实现 , 才能够实现社会价值。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当从人的思想意识 和价值取向的个性化出发 ,力求使个人意识转化为 社会意识 ,使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一致 ,即使个 人需要、个人欲望符合社会需要、社会规范 ,这正是 思想政治教育总的目的性原则 ,而不是一味从社会 需求、社会规范出发 ,迫使个体接受既定的一切 ,从 而抹杀人的个性化一面 ,抹杀了个体意识的丰富多 样性 ,如果这样做也就使社会意识丧失了存在的基 础。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把人类变成无差别的 个体集体 ,恰恰相反 ,是要使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别 成为唯一的差别 ,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开辟广阔的天地。 总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功能的科学实现要解 决好个体意识的复杂多样性与社会规范的统一性 , 个人价值的多样性与社会价值的单一性之间的平 衡协调问题。 作者 :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邮编 :243002 —12—
本文档为【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人学基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170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6-30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