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名药方-儿科(1)

中医名药方-儿科(1)

举报
开通vip

中医名药方-儿科(1)中医名药方-儿科(1) 儿科疾病一 治疗鹅口疮中医名药方 青液散 【来源】《婴童百问)卷四。 【组成】青黛3克 朴消3克 冰片0.9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蜜调,以鹅翎蘸少许敷患处。 【主治】婴幼儿鹅口疮,口疮,重舌。 复方黄连散 【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组成】黄连31克 青黛6克 马牙消1.5克 冰片1.5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掺患处。 【主治】鹅口疮。 保命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引《医方妙选》。 【异名】朱矾散(《片玉心书》卷五)。 【组成】白矾7.5克(烧灰...

中医名药方-儿科(1)
中医名药方-儿科(1) 儿科疾病一 治疗鹅口疮中医名药方 青液散 【来源】《婴童百问)卷四。 【组成】青黛3克 朴消3克 冰片0.9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蜜调,以鹅翎蘸少许敷患处。 【主治】婴幼儿鹅口疮,口疮,重舌。 复方黄连散 【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组成】黄连31克 青黛6克 马牙消1.5克 冰片1.5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掺患处。 【主治】鹅口疮。 保命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引《医方妙选》。 【异名】朱矾散(《片玉心书》卷五)。 【组成】白矾7.5克(烧灰) 马牙消15克(细研) 朱砂7.5克(水飞) 【用法】上药和匀研细。每用少许,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颊内。未用药时,先以消毒纱布,揩拭舌上污垢,然后用药敷之。 【主治】小儿鹅口疮。 清热泻脾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组成】山栀(炒) 石膏(煅) 黄连(姜炒) 生地 黄芩 赤苓 【用法】灯心为引,水煎服。 【功用】清脾泄热。 【主治】小儿心肿蕴热,致患鹅口,白屑生满口舌,如鹅之口者。 治疗口疮中医名药方 中白散 【来源】《吉林省中药成方集》。 【组成】人中白(煅)30克 儿茶15克 青黛9克 薄荷15克 黄柏9克 冰片1.5克 【用法】先将人中白等五味研为细粉,再将冰片置乳钵内细研,陆续掺入人中白等细粉中,配研均匀,过罗,装瓶,每瓶重9克。每用少许,涂敷患处,引涎流出。 【主治】小儿牙疳,口舌生疮,口内溃烂,牙龈红肿等。 牛黄生肌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组成】牛黄 珍珠 琥珀 人中白 胡黄连 乳香 没药各3克 儿茶6克 硼砂1.5克 冰片0.9克 【用法】为末。搽患处。 【主治】牙疳,臭烂穿腮者。 泻黄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藿香叶21克 山栀子仁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风120克(去芦,切,焙) 【用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 【方论】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治疗吐乳中医名药方 乳吮散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 【组成】枇杷叶7.5克(去毛,炙焦黄色) 母丁香7.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每服0.3~0.5克,涂乳上吮儿,便止。 【主治】婴儿吐乳不定。 参姜饮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人参9~15克(或加倍) 炙甘草1~1.5克 干姜(炮)1.5克(或3~6克,或用煨生姜3~5片) 【用法】上药以水300毫升,煎至210~240毫升,徐徐服之。 【主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 治疗泄泻中医名药方 温中丸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温白丸(《鸡峰普济方》卷二十四)。 【组成】人参(切,去顶,焙) 甘草(锉,焙) 白术(为末)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用姜汁调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10~20丸,用米饮送下,不拘时服。 【主治】小儿胃寒泻白,腹痛肠鸣,时吐酸水,不思饮食;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肢体倦怠者。 温脾散1 【来源】《颅囟经》卷上。 【组成】附子 干姜 甘草(炮,锉)各15克 白术30克 【用法】上药为末,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次1.5克。 【功用】温脾止泻。 【主治】小儿脾胃虚寒,水泻不止,食乳不消,吃奶频吐。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毒物。 【方论】本方乃四逆汤加白术而成。方中重用白术健脾运湿;附子、干姜温阳逐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祛湿止泻之功。 木香豆蔻丸 【来源】《御药院方》卷十一。 【组成】木香 草豆蔻仁 槟榔 陈皮 青皮(去 白)各30克 京三棱120克 肉豆蔻(去壳)5枚 【用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每服50丸,枣汤下。 【主治】小儿泄泻,经久不止,食少腹胀,面黄神疲。 斗门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组成】附子1枚(重18克,炮,去皮、脐,尖) 硫黄(别研) 肉桂(去粗皮) 龙骨(别研) 诃子(煨,去核) 丁香 干姜(炮)各7.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30丸,乳食前用温米饮送下。 【功用】温阳止泻。 【主治】小儿肠胃虚弱,泄泻糟粕,或便白沫,昼夜无度。 术附汤2 【来源】《活幼口议》卷十九。 【组成】附子半个(炮) 白术0.3克 干姜6克(炮) 甘草3克(炙)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手足暖,止后服。 【主治】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利,手足厥冷。 加减四君子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白扁豆(蒸熟,焙干) 藿香叶 甘草(炙) 黄耆(去苗)各30克 人参 茯苓(去皮,焙) 白术各12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3克,入盐点服;或用水150毫升,煎至l00毫升,温服。 【主治】小儿吐泻不止,不进乳食。 泻黄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藿香叶21克 山栀子仁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风120克(去芦,切,焙) 【用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 【方论】方中石膏、山栀泻脾胃积热为君;防风疏散脾经伏火为臣;藿香叶芳香醒脾为佐;甘草泻火和中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建中丹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 【组成】胡椒 蓬莪术(煨) 全蝎各3克 肉豆蔻(面裹煨)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10粒,乳、食前用米饮送下。 【主治】小儿泄泻,腹痛啼哭。 建胃散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 【组成】厚朴(去粗皮,生姜制)30克 川黄连(去须)30克 白术 肉豆蔻(面裹煨)各30克 缩砂仁15克 干姜15克(炮) 木香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粟米各少许,煎至75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主治】小儿泄泻,身热烦渴。 参苏饮子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五。 【组成】人参(去芦) 白术 白茯苓(去皮) 甘草(炙) 紫苏叶 干木瓜 香薷叶 厚朴(去皮,姜制) 半夏曲 白扁豆(炒) 陈橘红各等分 【用法】上药锉散。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小儿伏热吐泻,虚烦闷乱,引饮不止。 茱连丸 【来源】《活幼口议》卷二十。 【组成】土黄连(去须) 吴茱萸各30克 陈皮15克(去白) 【用法】上药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20丸,米饮送下。 【主治】小儿夏月暴泻注下。 香肉丸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五。 【组成】木香 肉豆蔻等分(并裹面煨,令面焦为度) 【用法】上药研末,糊为丸,小豆大,白汤送下。若研末,水煎亦可;咳嗽者热服。 【主治】小儿吐泻不定,兼见咳嗽癔。 养脾丸2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人参 白术(土炒) 当归 川芎各9克 青皮(醋炒) 木香(煨) 黄连(姜炙) 陈皮各6克 神曲(炒) 山楂 缩砂仁 麦芽(炒)各3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20丸,陈仓米饮送下。 【功用】养脾消积。 【主治】惊泻。因气弱受惊,夜卧不安,昼则惊惕,粪稠若胶,色青如苔。 掌胃膏 【来源】《百一选方》卷十九。 【组成】人参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 肉豆蔻(面裹,煨,去面) 白豆蔻(去壳) 陈皮(去白) 沉香 枇杷叶(去毛) 青皮(去白) 丁香 草豆蔻(去皮) 木香 藿香叶 缩砂仁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1丸,空腹时用米汤化下,日进二服。 【功用】益气健脾,温中止泻。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呕吐泄泻。 治疗食积中医名药方 三棱丸2 【来源】《育婴秘诀》。 【组成】三棱(醋炒,煨) 莪术(醋炒) 青皮 陈皮 枳实(炒) 厚朴(姜汁炒) 半夏(姜汁炒) 黄连(炒) 香附(醋炒) 川芎 使君子肉 夜明砂 神曲(炒) 麦芽(炒) 干蟾(烧存性) 槟榔 木香 砂仁各10.5克 当归3克 【用法】上药为末,另取神曲煮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 20~50丸,米饮送下。大便出黄涎臭秽为度,此是积滞去也。 【主治】先脾虚,后伤食,不可下者,及疳疾腹胀。 三棱煎丸 【来源】《活幼日议》卷十七。 【异名】消痞丸、化积丸(《活幼日议》卷十七)。 【组成】京三桂 蓬莪术(炮)各15克 芫花0.3克 鳖甲(去裙襕,米醋炙令焦)15克 淡豆豉6克 巴豆21粒(去壳) 川当归15克 杏仁(去皮、尖,炒)0.3克 【用法】上药将前四味以米醋250毫升煮干,炒焙为东,次将当归、杏仁、巴豆、淡豆豉研末,与上药末和匀,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20丸,用生姜汤送下。 【主治】婴孩小儿多食生冷,脾胃积滞,久不克化,肚热脚冷,痞癖寒热;癥癖,中焦不和,脘腹膨胀,气壅不得宣通者。 下积丸 【来源】《直指小儿方》。 【组成】丁香 缩砂仁各12个 使君子5个(焙) 乌梅肉(焙) 川巴豆肉各3个(不去油)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和匀,烂饭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丸,用橘皮煎汤送下。 【主治】乳食伤积,心腹胀满,气粗壮热,或泻或呕。 大茱连丸 【来源】《活幼口议》卷十七。 【组成】蓬莪术 京三棱各7.5克(醋煮) 干姜(炮)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木香 丁香各60克 巴豆21粒(去壳、心、膜,出油) 绿小细茱萸6克 【用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7~10丸,大者加服,用生姜、枣子汤送下。 【主治】小儿饮食过度,腹部膨胀,胸膈痞闷,强食不化,口渴烦躁,坐卧不安,肢体倦怠。 小儿四症丸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组成】广木香6克 苏叶45克 陈皮 厚朴(姜制) 藿香 白术(麸炒) 茯苓(去皮) 炒麦芽 炒苍术各30克 花粉 泽泻 山揸 猪苓 制半夏各22.5克 白芷 桔梗 滑石 砂仁各15克 神曲(麸炒)22.5克 【用法】上药十九味,共为细粉,每细粉456克,对入琥珀面15克,共研细和匀,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500克丸药用朱砂面9克为衣,蜡皮或蜡纸筒封固。每次服1丸,周岁以内酌减,白开水化服。 【功用】健脾消食,利尿止泻。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呕吐腹泻,小便不利,肚腹胀痛;中暑中寒,头痛身热,口渴舌干,烦躁不宁。 木香大安丸 【来源】《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 【组成】木香6克 连翘5克 黄连9克 陈皮9克 白术9克 枳实5克 山楂5克 炒神曲5克 炒麦芽5克 砂仁5克 炒莱菔子5克 【用法】为末,神曲煮糊为丸。每服3克,陈仓米煎汤送下。 【功用】消食导滞。 【主治】小儿食滞,头温腹热,大便酸臭,嗳气恶食,烦不安眠,口干作渴。 化积散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山楂(炒) 麦芽(炒) 神曲(炒) 槟榔(炒) 鸡内金(炒) 二丑(炒)各500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克,加糖少许,温开水冲服,一日二次。 【功用】消食滞,化痞积。 【主治】小儿宿食不化,积滞痞块,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腹大膨胀。 加味平胃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组成】南苍术(炒) 厚朴(姜炒) 大腹皮(制) 甘草(生) 陈皮 莱菔子(焙) 山楂 麦芽(炒) 神曲(炒) 【用法】引用生姜,水煎服。 【功用】化积消滞。 【主治】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通。 启脾丸2 【来源】《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一引《经验良方》。 【组成】人参(去芦) 白术(土炒) 白茯苓(去皮) 干山药 莲肉各30克 山楂(蒸,去核) 甘草(蜜炙) 陈皮 泽泻各15克 【用法】上各为细末,荷叶煮汤,以炊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9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 【功用】健脾益气,消食和中。 【主治】小儿伤食,呕吐泄泻,腹胀腹痛,小儿疳积,面黄消瘦。 香朴散1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组成】厚朴(去粗皮,生姜炙,锉)30克 木香 麦蘖(炒) 陈曲(炒) 青橘皮(去白,焙)各7.5克 【用法】上六味,捣罗为细散。每服1.5克,汤调下。 【主治】小儿脾胃气弱,乳食迟化,宿滞成积,久而不消,及腹胁刺痛,不思饮食。 养元粉2 【来源】《医方一盘珠》卷八。 【组成】糯米700克 山药90克 茯苓(去皮)60克 芡实90克 莲子肉90克 川椒15克、苡仁90克 【用法】共为细末。可酌加白糖调服,每服2匙。 【功用】健脾养元。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 【加减】如酌加广皮、半夏、白术、人参、山楂肉尤妙。 消乳丸 【来源】《婴童百问》卷七。 【组成】香附(炒)30克 甘草(炙)15克 陈皮(去白)15克 缩砂仁30克 神曲(炒)30克 麦蘖(炒)30克 【用法】上为末,泡雪糕丸,如黍米大,七岁以上绿豆大。每次服30丸,食后姜汤下。 【功用】温中快膈,止呕吐,消乳食。 【主治】小儿伤食不化,呕吐,脉沉者。 消食丸1 【来源】《婴童百问》卷一。 【组成】缩砂仁 陈皮 三棱 蓬术 神曲 麦蘖(炒) 丁香7.5克 香附子(米泔浸) 枳壳(炒) 槟榔 乌梅各15克 【用法】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食后紫苏汤下20~20丸。 【功用】宽中快气,消乳化积。 【主治】小儿乳食不消。 调中丸2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十。 【组成】干姜(炮) 橘红 白术 茯苓(去皮) 木香 缩砂仁 官桂(去粗皮,不见火) 良姜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细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下。 【功用】温中健脾。 【主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治疗厌食中医名药方 建脾散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七。 【组成】白茯苓(去皮) 人参各30克 厚朴90克(用姜汁炙) 苍术(米泔浸一宿)120克 陈橘皮(去白)150克 甘草60克(半生半熟) 草果子(去皮)6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3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湿滞中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 姜糖饮 【来源】《儿科证治简要》。 【组成】生姜3~5片 红糖3~6克 【用法】水煎或开水冲服。 【功用】温中散寒,暖血益胃。 【主治】不乳症。先天虚寒或后天为寒邪所伤,致脾阳不振,运化失职,出生后二三日内不吮乳,面色灰暗或微青,四肢发凉,哭声无力,指纹青暗,舌质淡,苔白润。 儿科疾病二 治疗疳证中医名药方 截疳散 【来源】《外科精义》卷下。 【组成】白及 白蔹 黄丹 密佗僧各30克 黄连15克 轻粉3克 冰片 麝香各1.5克 【用法】上药各研极细粉,和匀。用时将药粉掺患处,或纳疮中,外以膏药贴敷。 【主治】疳瘘疮,日久不愈者。 橘连丸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陈橘皮30克 黄连45克(去须,米泔浸一日)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研入麝香1.5克,用猪胆7个,分药人在胆内。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扎破,以熟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如绿豆大。每服10~30丸,米饮下,不计时候。 【主治】小儿疳瘦。 鳖血丸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十二。 【组成】人参15克 川芎 芜荑 北柴胡各30克 使君子21个 胡黄连 川黄连各60克 【用法】上用鳖血150毫升,吴茱萸30克,拌和二连,淹一宿,次早炒干透,出茱萸并血,只用二连,同余药杵末,粟米粉糊丸,麻子大。每服20丸,食前熟水下。 【主治】疳劳。 九味芦荟丸2 【来源】《明医杂著》。 【组成】胡黄连 黄连 芦荟 木香 芜荑(炒) 青皮 白雷丸 鹤膝草各30克 麝香9克 【用法】上药为未,蒸饼糊丸,麻子大。每股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 【主治】小儿肝脾疳积,体瘦,热渴,大便不调或瘰疠结核,耳内生疮等症。 三棱丸2 【来源】《育婴秘诀》。 【组成】三棱(醋炒,煨) 莪术(醋炒) 青皮 陈皮 枳实(炒) 厚朴(姜汁炒) 半夏(姜汁炒) 黄连(炒) 香附(醋炒) 川芎 使君子肉 夜明砂 神曲(炒) 麦芽(炒) 干蟾(烧存性) 槟榔 木香 砂仁各10.5克 当归3克 【用法】上药为末,另取神曲煮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 20~50丸,米饮送下。大便出黄涎臭秽为度,此是积滞去也。 【主治】先脾虚,后伤食,不可下者,及疳疾腹胀。 干蟾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组成】干虾膜1枚(涂酥炙微黄) 漏芦3O克 菖蒲30克 雄黄O.9克(细研) 朱砂0.9克(细研) 磨麝香0.3克(细研) 【用法】上药捣罗为本,研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小儿无辜疳痢,黄瘦腹痛,或腹内有虫。 干蟾丸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组成】干蟾1枚(涂酥,炙微焦) 木香3.7克 肉豆蔻2颗(去壳) 雄黄7.5克(细研) 丁香 3.7克 熊胆3.7克(细研) 胡黄连7.5克 朱砂7.3克(细研) 青黛7.5克(细研) 麝香7.5克(细研) 赤石脂7.5克 代赭7.5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研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一岁儿每服2丸,以粥饮送下,日服二次。 【主治】小儿乳疳,腹大黄瘦。或时吐乳,壮热下痢。 大芦荟丸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三。 【组成】苍术(米泔浸,炒) 陈皮 厚朴(姜炒) 青皮 枳实(炒) 槟榔 神曲(炒) 山楂(去子) 麦芽(炒) 三棱(煨) 莪术(煨) 砂仁 茯苓 黄连 胡黄连 芜荑仁 使君子 青黛 芦荟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用使君子壳煎汤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清米汤化服。 【主治】小儿五疳,皮黄肌瘦,发直尿白,肚大青筋,好食异物,或吐或泻。 小芦荟丸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三。 【组成】胡黄连30克 黄连30克 芦荟30克 木香30克 白雷丸30克 青皮30克 鹤虱草30克 白芜荑(炒)30克 麝香9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主治】小儿疳积,瘰疬结核,耳内生疮;或疝气,囊痈,下疳溃烂;或茎出白津,股腹有疮;或体瘦热渴,大便不调,牙龈蚀落,颊腮腐烂。 无食子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组成】无食子3枚(大者,煨熟用,) 牛黄(研) 麝香(研) 丁香 雄黄(研,水飞) 青黛(研) 木香 丹砂(研,水飞)各7.5克 蟾酥3片(如柳叶大,焙过,研) 熊胆15克(研) 蜗牛壳(干者,去土)20枚 【用法】上十一味,捣研为末,更同研令匀细,水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一二岁儿临卧乳汁下1丸,三四岁2丸,五六岁3丸,七八岁5丸,米饮下亦得,日再服之。 【主治】小儿五疳。 万寿丸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二。 【组成】干蜗牛15克 干蚯蚓15克 蛇蜕皮0.3克 干虾头3个 黑丑1.5克(炮) 麝香0.3克 使君子5个(炮) 【用法】上药前四味入罐子内,封口,炭火烧通赤,取出捣罗为末,后三味为末,同研入如粉,用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5丸,一日两次,米饮送下。 【主治】小儿气疳羸瘦,腹大项小,头发稀疏,脏腑不调,大便或泻或秘。 天竺黄散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组成】天竺黄15克 牛黄7.5克(细研) 雄黄7.5克(细研) 朱砂7.5克(细研) 芦荟7.5克(细研) 蟾头7.5(炙令焦黄) 龙 脑7.5克(细研) 麝香7,5克(细研) 胡黄连7.5克 犀角屑7.5克 木香7.5克 钩藤7.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均研令匀。每服以温水调下1.5克,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主治】小儿干疳,心脏烦热,眼目赤涩,皮肤干燥,夜多盗汗,羸瘦不能乳食。 木香丸5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五。 【组成】木香 肉豆蔻 砂仁(炒) 续随子(去油)各9克 麝香3克 干蟾(烧存性)3枚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绿豆大。每服5~15粒,薄荷煎汤送下。 【主治】小儿冷疳,泄泻少食。 【加减】体虚者,去续随子,加人参,白术、肉桂、干姜。 五色兑金丸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组成】白丑60克 干蟾皮9克 飞滑石30克 胡黄连 六神曲 陈胆星各15克 川黄连9克 黑丑 飞青黛 大黄(上三味另研为衣) 雄黄各60克 生石膏30克(上二味另研极细为衣)。 【用法】各研细末,沸水泛为小丸,每3克约300粒,以黑丑、青黛、大黄、雄黄、石膏五种药末分别为衣,分为五色。每服0.15克,最多不超过0.9克,量儿之大小,体之强弱,斟酌用之,不宜多服。 【主治】小儿疳积虫痛。 五疳保童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黄连(去须) 白鳝头(炙令焦黄,无即以炒白芜荑充代) 龙胆草(去芦) 雄黄(研、飞) 青橘皮(去瓤) 五倍子 夜明砂(微炒)各30克 蟾头1枚(炙令黄色) 苦楝根 天浆子(微炒) 胡黄连 麝香 青黛(研) 熊胆(研) 芦荟(研)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都研令匀,用糯米饭和丸,如麻子大。一岁儿每服1丸,不计时候,温米饮下,日进三服尤妙。 【功用】清热除疳。 【主治】小儿疳积。 布袋丸 【来源】《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组成】夜明砂 芜荑 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芦荟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60克,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去袋,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 【功用】驱蛔消疳,补养脾气。 【主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发焦目暗。 【方论】方中使君子、芜荑、芦荟、夜明砂驱蛔消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精猪肉补中益脾,使杀虫之功寓于补养脾气之中,庶疳消而正不伤。 龙骨散2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砒霜 蟾酥各0.15克 粉霜1.5克 龙骨3克 铅粉4.5克 冰片0.075克 【用法】上药先研砒、粉极细,次入龙骨再研,又次入铅粉等同研。每用少许敷之。 【功用】拔毒去腐,生肌止痛。 【主治】口疳,走马牙疳。 【方论】方中砒霜、粉霜、铅粉去腐拔毒;龙骨敛疮生肌;蟾酥解毒消肿止痛;冰片清热止痛。 龙胆丸2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异名】龙胆草丸《直指小儿方》卷三。 【组成】龙胆草(去芦) 黄连(去须,微炒) 青皮(去白) 使君子(去皮,炒)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猪胆汁和为丸,如萝卜子大。每服20粒,临卧时用热水送下。 【主治】疳病发热。 龙胆丸3 【来源】《直指小儿方》卷三。 【组成】龙胆草 川升麻 苦楝根皮(焙) 防风 赤茯神 芦荟 油发灰各6克 青黛(干) 黄连(净)各9克 【用法】上药为末,猪胆汁浸膏糊丸,如麻子大。每服20丸,薄荷、紫苏泡汤下,食后仍以芦荟末入鼻。 【主治】脑疳,脑热如火,满头饼疮。 龙胆饮子 【来源】《兰室秘藏》卷上。 【异名】升麻龙胆草饮子(《原机启微》卷下)、消翳散(《医学纲目》卷十三)。 【组成】谷精草 川郁金 蛇退皮 炙甘草各1.5克 麻黄4.5克 升麻6克 青蛤粉 草龙胆 黄芩(炒) 羌活各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食后温茶清调服。 【主治】小儿疳眼,流脓生翳,属肝经湿热为病者。 生干地黄汤 【来源】《活幼口议》卷二十。 【组成】生干地黄 熟干地黄各30克(并洗) 麦门冬子(去心)15克 川当归7.5克 枳壳(米泔浸一宿,麸炒)7.5克 杏仁(汤泡,去皮、尖,麸炒令赤) 防风 甘草(炙) 赤芍药各7.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3克,用水100毫升,以晨豆7粒,煎至黑豆熟,去滓,通口服。 【主治】小儿疳蚀眼,闭合不开,羞明怕日,及至开眼,有如内障,蒙蒙失所。 立正散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一。 【组成】人中白 枯白矾 铜绿 轻粉各0.3克 麝香少许 【用法】上为细末。先洗净疳,然后上药,每日二三次,贴之大效。 【主治】走马牙疳。 立应散1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一。 【组成】红枣30枚 信少许 【用法】上将红枣去核,纳信末少许裹定,烧存性,放冷,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牙疳疮上。 【主治】小儿走马牙疳,诸药不效者。 兰香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兰香叶(烧灰)6克 铜青1.5克 轻粉0.3克 【用法】上为细末令匀。看疮大小,掺患处。 【主治】小儿疳气,鼻下赤烂。 圣功散1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二。 【组成】苦楝根皮(生子东引者,米泔浸一宿) 鹤虱各等分。 【用法】上药二味,研为细末,拌匀。每服1.5克,熟水调下,连进二服,不拘时, 【功用】杀虫。 【主治】小儿五疳。 芎朴丸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十。 【组成】芎藭 厚朴(姜汁炙)各30克 白术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1丸,三岁以下半丸,米汤送服。 【主治】小儿疳积,形体消瘦,泄泻白水,腹部膨胀。 回春散2 【来源】《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 【组成】白丑60克(生、熟各半) 白鲜皮120克(生、熟各半) 土茯苓(焙)120克 五加皮 连翘(去心) 银花 薄荷 山豆根各60克 花粉 山栀 皂角子(炒) 桔梗 甘草各30克 人参60克 【用法】上为末,和匀。每服12克,加灯心0.3克,煎汤服。 【主治】口鼻喉疳。 杀疳散 【来源】《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六。 【组成】防风 龙脑 牡蛎各60克 五味子 白芷 细辛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空腹时用米汤调下3克。 【主治】小儿疳眼外障,眼目生翳,红肿疼痛,泪出难开,白膜遮满,羞明怕日,合面而卧,不喜抬头。 芦荟丸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大皂角 干虾蟆(各等分,同烧存性,为末)30克 青黛(研)7.5克 芦荟(研) 朱砂(研,飞) 麝香(研)各3克 【用法】上合研匀,用汤浸蒸饼和为丸,如麻子大。每三岁儿,服20丸,不计时候,温米饮送下。更量大小加减。 【主治】小儿疳气羸瘦,皮色萎黄,揉鼻咬甲,好吃泥土,目涩口臭,齿龈烂黑。 芦荟丸2 【来源】《外科理例·附方》。 【组成】胡黄连 黄连 芦荟 木香 白芜荑(炒) 白雷丸 青皮 鹤虱草各30克 麝香9克 【用法】为末,蒸饼糊丸麻子大。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汤送下。 【功用】清热化湿,杀虫解毒。 【主治】下疳溃烂或作痛,及小儿肝积发热,口鼻生疮或牙龆蚀烂。现用于妇女滴虫性阴道炎。 芦荟肥儿丸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五谷虫(炒)60克 芦荟(生) 胡黄连(炒) 川黄连(姜炒)各30克 银柴胡(炒)36克 扁豆(炒) 山药(炒)各60克 南山楂75克 虾蟆(煅)4个 肉豆蔻(煨)21克 槟榔15克 使君子(炒)75克 神曲(炒)60克 麦芽(炒)48克 鹤虱(炒)24克 芜荑(炒)30克 朱砂(飞)6克 麝香6克 【用法】共研细末,醋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3克,米饮送下。 【功用】清肝健脾,消积杀虫。 【主治】肝疳。面目爪甲皆青,眼生眵泪,隐涩难睁,摇头揉目,合面睡卧,耳疮流脓,腹大青筋,身体羸瘦,燥渴烦急,粪青如苔。 吹口丹 【来源】《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组成】黄连 青黛 孩儿茶 冰片 【用法】上药为末,吹患处。 【主治】小儿口疳。 吴婆散 【来源】《苏沈良方》卷十。 【组成】黄柏(蜜炙) 黄连(微炒) 桃根白皮各0.3克 木香 厚朴(姜汁炙) 丁香 槟榔各3克 芜荑(去皮)0.3克 没食子4.5克 楝根白皮0.15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0.75克,三岁以上1.5克,五六岁3克,乳食前,用紫苏、木瓜、米饮调下,一日三服。 【主治】小儿疳泻不止,日夜无度,渐渐羸瘦,久治不愈者。 旱螺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组成】白田螺壳(煅)9克 轻粉3克 冰片 麝香各0.9克 【用法】共研细末。香油调敷。 【主治】疳疮,损破腐烂者。 沉香槟榔丸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组成】沉香 槟榔 檀香 木香 丁皮 三棱(炮,锉) 莪术(炮,锉) 神曲(炒) 谷芽(洗,焙) 厚朴(洗,焙) 苍术(洗,焙) 使君子肉(锉,以瓦焙干)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缩砂仁 益智仁 净香附 枳壳 良姜各15克 粉草(炙)45克 【用法】上药除沉香、槟榔、檀香、丁香、丁皮不过火,余十五味锉焙,仍同沉香等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仁大。每服30~50丸,温米清汤送下,不拘时候。若小儿不能吞咽,炼蜜丸如芡实大,每以1~2丸,温汤化服。 【主治】过食生冷,停寒在里,面黄肌瘦,乳癖,腹胀作痛,诸疳虫积。 启脾丸2 【来源】《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一引《经验良方》。 【组成】人参(去芦) 白术(土炒) 白茯苓(去皮) 干山药 莲肉各30克 山楂(蒸,去核) 甘草(蜜炙) 陈皮 泽泻各15克 【用法】上各为细末,荷叶煮汤,以炊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9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 【功用】健脾益气,消食和中。 【主治】小儿伤食,呕吐泄泻,腹胀腹痛,小儿疳积,面黄消瘦。 启脾散 【来源】《成方便读》卷四。 【组成】潞党参(元米炒黄,去米) 制冬术 建莲肉各90克 楂炭 五谷虫炭各60克 陈皮 砂仁各30克 【用法】共为末,每服6克,开水送下。 【主治】小儿因病致虚,食少形赢,将成疳积者。 君朴丸 【来源】《普济方》卷三八○引《全婴方》。 【组成】使君子(炮) 厚朴(制) 黄连各30克 木香9克(同炒) 【用法】上药为末,糊丸,如小豆大。三岁小儿每服30丸,用米汤送下,五服效。 【主治】小儿诸疳。小便白浊,久则黄瘦,不长肌肉。 青金膏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八。 【组成】青黛 朱砂 芦荟 蟾酥各3克 麝香1.5克 蜣娘1枚 蛇皮(项后)12厘米 【用法】上药为末,水化蟾酥,丸如粟米大。每服2丸,倒流水送下。又水化1丸,注于鼻中, 【主治】疳积。 青黛丸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 【组成】青黛7.5克(细研) 胡黄连7.5克 鹤虱7.5克 芦荟7.5克(细研) 朱砂7.5克(细研)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 都研令匀,以猪胆汁和丸,如绿豆大。每次3丸,空腹用热水送下。当有虫出。 【主治】小儿蛔疳。 青黛丸3 【来源】《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 【组成】青黛30克 胡黄连 天竺黄 宣连各15克 朱砂(飞)0.3克 麝香3克 肉豆蔻2个 牛黄1.5克 蟾1个(端午酥炙,酒浸,去肠肚) 【用法】上药研末,绿豆粉煮糊为丸,如芥子大。每次3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 【主治】小儿疳热。 肥儿糕 【来源】《青囊秘传》。 【异名】茶糕(《青囊秘传))。 【组成】苏叶30克 苏梗30克 霜桑叶60克 茅术(炒)90克 广湘黄(炒)150克 楂炭150克 麦芽(炒)150克 红茶叶60克 砂糖250~500克 【用法】上药研末,后入砂糖,制如印糕法。每次服适量。 【主治】小儿体弱,乳食少进。 肥儿丸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异名】七味肥儿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组成】神曲(炒) 黄连(去须)各30克 肉豆蔻(面裹煨,去面) 使君子(去皮,细锉) 麦蘖(炒)150克 槟榔2个(不见火)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或猪胆汁为丸,如粟米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熟水送下。 【功用】健脾益胃,消积杀虫。 【主治】小儿疳病,日渐羸瘦,腹大发竖,不能步行,面黄口臭,二便不调,肌体发热。 肥儿丸2 【来源】《万病回春》卷七。 【异名】参术肥儿丸(《幼科证治大全》)。 【组成】人参12克 白术(去芦) 茯苓各9克 黄连(姜炒)12克 胡黄连15克 使君子(去壳)12克 神曲(炒) 麦芽(炒) 山植肉各12克 甘草(炙)6克 芦荟12克(碗盛,泥封固,置坑中,煨透用) 【用法】上药为末,黄米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20~30丸,米汤化下。 【功用】益气健脾,消疳化积。 【主治】小儿疳积。 胡黄连丸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川黄连15克 胡黄连15克 朱砂3克(另研) 【用法】上药前二味为细末,入朱砂末,共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0.3克,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5~7丸,食后米饮下。 【主治】小儿肥热疳。 虾蟆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虾蟆 使君子(炒) 皂角(烧)各60克 青黛(研)75克 龙胆草(去苗)120克 雄黄(研,水飞)60克 【用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合匀,水糊为丸,如粟米大,一岁每次7粒,二岁10粒,三岁20粒,随乳下,饭饮亦得,不计时候。 【主治】小儿腹胀面黄,肌肤瘦痒,时作寒热,不思乳食,爱吃泥土,揉鼻咬甲,头发作穗,不长肌肉,多生疮癣,大便无时,小便如泔,呕吐乳食,痢色无定,日渐黄瘦,变成疳疾。 胆矾丸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胆矾3克(为粗末) 绿矾60克 大枣14个(去核) 好醋600毫升(以上同煎,熬令枣烂) 使君子60克(去壳) 枳实(去瓤,炒)90克 黄连 诃黎勒(去核)各30克(并为粗末) 巴豆2~7枚(去皮破之,上五味同炒黑,约三分干) 夜明砂30克 虾蟆灰(存性)30克 苦楝根皮(末)15克(上三味同炒,待干,再与前五物共捣为末) 【用法】上药和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20~30丸,米汤或温开水送下,不拘时候。 【功用】杀虫消疳。 【主治】小儿疳积。 祛疳消食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组成】黄连(去须)60克(微炒) 青橘皮(去白) 木香各15克 大麦蘖(微炒) 川楝子肉(炒黄) 神曲(炒黄) 芜荑(研)各30克 【用法】上药将前六味研为细末,次入芜荑仁,同研匀,蒸饼和猪胆汁为丸,如黄米大,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功用】清热消疳,健胃化食。 【主治】小儿疳症。 神圣丸2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八。 【组成】胡黄连(去皮) 宣连(去毛) 白芜荑(去皮) 木香 芦荟各3克 使君子20枚 【用法】上药除芦荟一味外,余五味入银器内用猪胆汁熬成膏,后入芦荟细末和丸,如绿豆大。每服5~7粒,早上、日午、临卧时米汤下。 【主治】小儿疳疾。 神光汤 【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四。 【组成】川大黄0.3克 【用法】研为粗末。用水75毫升,浸一宿,一岁分作两服。余滓涂顶上,干则易之。 【主治】小儿疳热,闭目不开,并脑疼。 退毒散 【来源】《外科证治全书》卷三。 【组成】黄连 银花 连翘 甘草 赤芍 当归 牛膝 桔梗 黑山栀 薄荷 木通各等分 【用法】用新汲水煎,滓再煎,空腹时服。乳母亦当服之。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猴子疳。小儿从肛门或阴囊边红晕烂起,渐至皮肤,不结靥,或眼梢口旁亦红。 【禁忌】切忌洗浴。 珠黄散3 【来源】《中医眼科学》。 【组成】珍珠粉2.1克 犀黄3克 朱砂2.1克 麝香2.1克 【用法】共研细末,瓷瓶收贮。应用时点于内眦。 【主治】火疳,白膜侵睛。 挨积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组成】京三棱(炮)90克 丁香皮(不见火)90克 丁香(不见火) 青皮(去白)各30克 干姜(炮) 巴豆(去皮、膜、油,研)各7.5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入巴豆拌匀,面、醋和为丸,如粟米大。每服50~60丸,二岁儿可服7~10丸,生姜汤吞下,熟水亦得,不拘时候。 【功用】温中消积。 【主治】小儿脾胃不和,宿滞不化,腹胀肠鸣,呕逆恶心,便利不调,乳食减少;或疳泻积泻,大便酸臭;亦治丈夫妇人胸膈不快,酒积食积,呕逆恶心,吐泻脾疼。 柴胡饮2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赤芍药 柴胡 黄连 半夏(姜制) 桔梗 夏枯草 龙胆草 浙贝母 黄芩 甘草(生) 【用法】引用灯心,水煎服。 【功用】清热疏肝,化痰散结。 【主治】小儿无辜疳。其证颈项生疮,或项内有核如弹,按之转动,软而不疼者。 柴胡四物汤2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组成】柴胡 人参 黄芩 当归身 川芎 生地黄 白芍药 地骨皮 知母 麦门冬 淡竹叶 【用法】上锉细末。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主治】小儿疹子牧后,发枯毛竖,形体羸瘦者。 柴胡清肝散2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银柴胡 栀子(微炒) 连翘(去心) 生地黄 胡黄连 赤芍 龙胆草 青皮(炒) 甘草(生) 【用法】引用灯心、竹叶,水煎服。 【功用】清肝泻火。 【主治】小儿肝疳。证见面目爪甲皆青,眼生眵泪,隐涩难睁,摇头揉目,合面睡卧,耳疮流脓,腹大青筋,身体羸瘦,燥渴烦急,粪青如苔。 秘方万应丸 【来源】《赤水玄珠》卷四。 【组成】三棱 莪术(各醋炒) 陈皮(麸炒) 橘红 使君子肉 麦蘖曲(炒) 神曲(炒) 雷丸 干漆(炒烟尽)各15克 槟榔30克 芜荑7.5克 鹤虱(略炒) 胡黄连(炒) 甘草(炙)各9克 木香 良姜(陈壁土炒) 砂仁各6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醋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功用】消积杀虫, 【主治】腹内有虫及积气块痛,小儿疳病。 健骨散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十二。 【组成】白僵蚕。 【用法】上药为末。三岁儿用1.5克,薄荷酒调下。后用生筋散贴。 【主治】小儿久患疳疾,体虚不食,及诸病后天柱骨倒,医者不识,谓之五软。 疳积散1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八。 【组成】厚朴(厚而紫色有油者佳,去粗皮,切片,生姜自然汁炒熟,为末)30克 广陈皮(去白,为末)24克 粉甘草(去皮,为净末) 真芦荟(净末)各21克 芜荑(真孔林大而多白衣者佳,去白衣亮,净末)15克 青黛(研净末)9克 百草霜(净末)6克 旋复花(净末)4.5克 【用法】上药匀和成剂用。每一岁用药0.3克,早上空腹时用灯心汤调服。 【功用】理气行滞,化积杀虫。 【主治】饮食过饱伤脾,致成疳积。面黄腹大,小便色如米泔,大便泄泻色黄酸臭,头皮干枯,毛发焦穗,甚至目涩羞明,睛生云翳,形体骨立,夜热昼凉者。 疳积散3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组成】石燕(煅)100克 石决明(煅)100克 使君子仁100克 鸡内金(炒)50克 谷精草50克 威灵仙50克 茯苓100克 【用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每次9克,用热米汤加糖少许调服,一日二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功用】消积治疳。 【主治】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腹部臌胀,消化不良,目翳夜盲。 消疳散 【来源】《审视瑶函》卷四。 【组成】使君子(用白者,去油) 雷丸(去皮,用白者,红者杀人,勿用,以米泔水浸苍术少许,将雷丸同苍术用火煴之,用雷丸,去苍术,炒干)各等分 【用法】研为细末.每一岁用0.3克,男用雌鸡肝,女用雄鸡肝,勿犯铁器,净去筋膜血水,炖半热,蘸药食,重不过三四服见效。 【功用】杀虫消府。 【主治】疳积,眼生翳膜遮睛。 【加减】若翳厚,加木贼(烧灰)、雄黄、珍珠各3克,另研极细,入前药服。 消疳退云饮 【来源】《审视瑶函》卷四。 【组成】陈皮 厚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制) 莱菔子(炒,研碎)少许 柴胡 甘草(炙)少许 枳壳(麸炒) 草决明(炒,研碎) 桔梗 青皮 黄连(酒炒) 密蒙花 栀子(炒黑) 黄芩(酒炒) 神曲(炒) 家菊花各等分 【用法】共锉一剂。姜皮、灯心为引,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温服。滓再煎。 【功用】健脾清肝,明目退翳。 【主治】小儿L饮食失节,肝木乘脾,致成疳眼,腹大面黄,口渴腹泻,目涩羞明。 益黄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补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陈皮(去白)30克 丁香6克(一方用木香) 诃子(炮,去核) 青皮(去白) 甘草(炙)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三岁儿服4.5克,用水80毫升,煎至24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温中理气,健脾止泻。 【主治】脾胃虚弱,腹痛泄痢,不思乳食,神倦面黄,疳积腹大身瘦。 家传养脾消积丸 【来源】《幼科发挥》卷一。 【组成】白术30克 陈皮30克 苍术 厚朴(姜汁炒) 枳壳(麸炒) 半夏曲 青皮 神曲 麦芽 山楂各15克 炙甘草9克 【用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每服20~30丸,米饮送下。 【功用】消食化积。 【主治】小儿食肉太早,日渐羸瘦,不思乳食. 调元散1 【来源】《活幼心书》卷下。 【组成】干山药(去黑皮)15克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木、根) 白术 白芍药 熟干地黄(酒洗) 当归(酒洗) 黄耆(蜜水涂炙)各7.5克 川芎 甘草(炙)各9克 石菖蒲6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6克,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不拘时温服,如婴孩幼嫩,与乳母同服。 【功用】调补元气。 【主治】小儿禀受元气不足,颅囟伺解,肌肉消瘦,腹大如肿,语迟、行迟、齿迟,手足如痫,神色昏慢。 调元散3 【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组成】人参 白术 陈皮 厚朴(制) 香附各6克 炙甘草 藿香各1.5克 【用法】上药每服3~6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健脾理气。 【主治】小儿变蒸,脾弱不乳,吐乳多啼。 黄龙丸2 【来源】《丹溪心法》卷五。 【组成】三棱90克 莪术90克 青皮45克 山楂肉 干姜各23克 【用法】上药研末,用曲为丸,如麻子大,日晒干。食后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与乌犀丸间服。食前服乌犀丸,食后服本丸。 【主治】小儿疳积。 蚵蚾散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附方》。 【组成】蚵蚾(酒浸,去骨,焙) 白芜荑(去皮) 黄连(去须) 胡黄连各45克 青黛15克(为衣)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以猪胆汁、面粉和为丸,如粟米大。每服30丸,用饭饮吞下,食后、临卧,日进三服。 【主治】小儿乳食不节,寒温不适,致生疳积,或成痢疾,毛发焦黄,皮肤枯悴,脚细肚大,颅解胸陷,渐觉尫羸,时发寒热,盗汗咳嗽,脑后核起,腹内块生,小便泔浊,脓痢淀青,捋眉咬指,嗜食甘酸泥土,吐食不化,烦渴多饮,心神昏瞀,鼻赤唇燥,腹有虫积,疳眼雀目。 猪肝散 【来源】《幼科直宫》卷二。 【组成】谷精珠9克 大黑豆15克 蛤蜊壳30克(擂碎) 【用法】用雄猪肝1片,重30克,以竹刀划破,同药入砂罐内,井水煮熟。令儿食肝,或饮汤少许。药滓勿用,以愈为度。 【主治】疳积,眼合不开,痘疹后翳膜遮睛。 清热甘露饮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二。 【组成】生地黄 麦冬(去心) 石斛 知母(生) 枇杷叶(蜜炙) 石膏(煅) 甘草(生) 茵陈蒿 黄芩 【用法】灯心为引,水煎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小儿疳渴。形体干瘦,面黄发枯,不时大渴引饮,心神烦热。 淡豆豉丸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九。 【组成】淡豆豉10粒 巴豆1粒(略去油) 【用法】上药研匀如泥,丸如粟米大。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 【主治】小儿一二岁,面色萎黄,不进饮食,腹胀如鼓,或青筋显露,日渐羸瘦。 按:原书云:药后“下鱼冻汁,病根除矣,急与补脾。” 煮肝散2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组成】青蛤粉 夜明砂 谷精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次15~21克,猪肝内煮热,细嚼,用茶清送下。 【主治】小儿疳积,眼生翳膜;大人雀目。 集圣丸 【来源】《直指小儿方》卷三。 【组成】芦荟 北五灵脂 夜明砂(焙) 缩砂 橘皮 青皮(去白) 蓬莪术(煨) 木香 使君子(略煨,取肉)各6克 鹰爪黄连(净) 虾蟆(晒干,炙焦)各9克 【用法】上药为末,加雄猪胆2枚,取汁和药,入糕调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15丸,用米饮送下。 【主治】小儿疳症。 【加减】因疳而形体瘦弱者,加当归4.5克,川芎9克。 御苑匀气散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八。 【组成】桑白皮60克 净陈皮45克 桔梗(炒) 甘草(炙) 赤茯苓各30克 藿香15克 木通120克 【用法】上药加生姜,水煎服。 【主治】小儿疳疾,脾肺气逆,喘咳面浮,胸膈痞闷,小便不利。 儿科疾病三 治疗惊风中医名药方 猴枣散 【来源】《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组成】羚羊角3克 麝香1.2克 猴枣12克 月石(煅)3克 伽楠香3克 川贝母(去心)6克 青礞石(煅成绛色,水飞)3克 天竺黄(飞)9克 【用法】上药各取净粉,除麝香、伽楠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楠香二味细粉和匀,瓶装固封。每次服0.3~0.6克,每日一至二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用】化痰镇惊,清热开窍。 【主治】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者。 温白丸3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天麻(生)15克 白僵蚕(炮) 白附子(生) 干蝎(去毒) 天南星(锉,汤浸七次,焙)各7.5克 【用法】上药同研为末,汤浸寒食面和丸,如绿豆大。再于寒食面内养七日取出。每次服5~7丸,加至20~30丸,空腹时煎生姜米饮送下。 【主治】小儿脾虚,泄泻瘦弱,及因吐泻或久病后而成慢惊,身冷瘈疭者。 温中补脾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组成】人参 黄耆(蜜炙) 白术(土炒) 干姜 陈皮 半夏(姜制) 附子(制) 茯苓 砂仁 肉桂(去粗皮,研) 白芍(炒焦) 甘草(炙) 丁香 【用法】上药用煨姜为引,水煎服。 【主治】小儿慢脾风,闭目摇头,面唇青黯,额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声哑,频呕清水者。 犀角散3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组成】犀角屑15克 人参15克(去芦头) 茯神15克 龙齿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焙) 黄芩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次服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75毫升,去滓,再入生地黄汁少许,不计时候调服。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功用】镇惊安神。 【主治】小儿惊热,睡卧不安,筋脉抽掣。 缓肝理脾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组成】广桂枝 人参 白茯苓 白芍药(炒) 白术(土炒) 陈皮 山药(炒) 扁豆(炒,研) 甘草(炙) 【用法】上药加煨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功用】健脾缓肝。 【主治】慢惊风,发时缓缓搐搦,时作时上,面色淡黄,或青白相兼,身必温和,昏睡眼合,或睡卧露睛,脉来迟缓,大便青色,属脾虚肝旺者。 聚宝丹 【来源】《直指小儿方》卷二。 【组成】人参 茯神 琥珀 天麻 直僵蚕(炒) 防风 南星(泡) 白附子(生) 全蝎(炙) 乌蛇肉(酒浸,焙)各3克 朱砂1.5克 麝香少许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菖蒲汤调下。 【主治】小儿慢惊风。 蝉蝎散 【来源】《直指小儿方》卷二。 【异名】蝉退散(《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卷二)、全蝎散(《婴童百问》卷三)。 【组成】全蝎7个(去尾尖) 蝉壳21个 甘草7.5克(炙) 大南星1个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5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脏腑积热,加薄荷煎服。 【主治】慢惊风。 蜜犀丸 【来源】《扁鹊心书》。 【组成】槐角(炒)120克 当归 川乌 玄参(炒)各60克 麻黄 茯苓(乳拌) 防风 薄荷 甘草各30克 猪牙皂角(去皮、弦、子,炒)15克 冰片1.5克(另研) 【用法】先以前十味为末,后入冰片和匀,炼蜜为丸,樱桃大。每服1丸,小儿半丸,细嚼,茶清下。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及小儿惊风发搐。 镇惊丸1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十。 【组成】天麻 天南星(炮) 蝉壳 防风(去芦) 朱砂(别研) 僵蚕(直者,微炒去丝)各7.5克 全蝎14个(去毒) 雄黄(别研) 白附子(炮) 麝香(别研)各7.5克 金箔 银箔各20片 【用法】上为细末,乳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2丸,薄荷汤下。 【主治】小儿惊风。 镇惊丸2 【来源】《直指小儿方》卷二。 【组成】紫石英(烧,醋淬,研) 铁粉 远志肉(姜制,焙) 茯神 人参 琥珀 滑石 南星(炮) 蛇黄(煅,醉淬) 龙齿各7.5克 熊胆4克 轻粉0.3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丸,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每次1丸,金、银汤或猪乳调,拭入口中。 【主治】小儿惊痫。 镇惊丸4 【来源】《中药成方配本》。 【组成】琥珀15克 飞朱砂30克 煅青礞石15克 珠粉4.5克 天竺黄30克 胆星30克 白附子9克 天麻15克 全蝎9克 僵蚕30克 天花粉30克 水飞
本文档为【中医名药方-儿科(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32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2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6-21
浏览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