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清帝国的空间

明清帝国的空间

举报
开通vip

明清帝国的空间 明清帝國的空間 1 明清帝國的空間明清帝國的空間明清帝國的空間明清帝國的空間 汪榮祖 * 引言引言引言引言 「地理決定論」(geographical determinism)宣稱歷史完全是地理環境的產 物,固然言過其實,也不為多數史學家所能苟同。然而,史家卻不能不考慮到地 理因素對歷史的影響。事實上,任何一群人,生存在特定的空間裡,勢必要受制 於其所處的自然環境1,例如氣...

明清帝国的空间
明清帝國的空間 1 明清帝國的空間明清帝國的空間明清帝國的空間明清帝國的空間 汪榮祖 * 引言引言引言引言 「地理決定論」(geographical determinism)宣稱歷史完全是地理環境的產 物,固然言過其實,也不為多數史學家所能苟同。然而,史家卻不能不考慮到地 理因素對歷史的影響。事實上,任何一群人,生存在特定的空間裡,勢必要受制 於其所處的自然環境1,例如氣候對人文的影響,就至深且巨2。中華帝國自秦漢 到明清,在特定的一個地理環境之中,綿延二千一百餘年,呈現出來的不僅是時 間的承續與朝代的興衰存亡,而且是空間的自然條件對歷史發展、心態、佈局與 策略上的影響,以及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的制約。中華帝國發展到明清,領土不 斷地擴大,形同西方帝國主義的「擴張主義」(Expansionism),但形同而情實異。 西方帝國的擴張雖未必是精心籌畫,哥倫布因為觸礁擱淺,始建立西班牙帝 國第一個海外城市納維達(Navidad),此事純屬意外。不過,最常見的是由於經濟 利益與商業擴張之需。例如羅馬人之所以征服埃及出於對穀物的需求,英國在加 勒比海的擴張,則由於想要獲致急需的糖,大英帝國的英國文明隨貿易而興隆; 跟隨商業的擴張,往往不需藉助武力就能擴張到全世界。馬克思主義者則視帝國 主義為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獨佔階段」。總之,西方 帝國主義,尤其在近代,擴張領土的目的主要是經由政治控制獲取經濟利益。奪 取海外殖民地的動機要不在移民,而在掌控殖民地的人民與資源、市場與大量廉 價勞力。其結果是少數帝國主義白人宰制殖民地上多數的有色民族。 中華帝國在歷史上不斷受到邊疆少數民族的騷擾與威脅,領土的擴張是為了 保障安全,幾無經濟利益可言,甚至為達到安全的目的不惜勞民傷財,耗損國力, 漢武帝屢征匈奴通西域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中國的邊疆,尤其是北疆,沒有天 然的屏障,擅於騎射的異族雖然在政治與文化上居於劣勢,但在綿艮萬里的邊界 上可以乘機隨處突入,使中華帝國防不勝防,疲於奔命,若不能主動出擊,搗其 巢穴,只好退而羇糜,建牆防守。秦建長城,千餘年後明又重修邊牆,足見帝國 為了安全而不惜人力與物力之一般。邊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而後建立中華帝國 者,前有蒙元,後有滿清。滿蒙雖在漢族眼中是異族,但是所謂蒙古與滿州征服 中國、建立蒙元與滿清兩大帝國,絕不似近代英、法、德、日諸國,以本土為帝 *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1 參閱Edward Whiting Fox, History in Geographic Perspective, the Other France, (New York: Norton, 1971), p. 23. 2 參閱 Brian Fagan, The Little Ice Age, How Climate Made History, 1300-1850,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0).此書述及不可預測的氣候變化對近代歐洲歷史事件的重大影響。 2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 國的核心,向外擴張,以征服之地為殖民地或屬土,而是入主中原,以中原為帝 國的核心,以中國為其帝國之重,並自稱中國。 蒙元帝國之初,雖極力想保住蒙古認同,但仍不免成為另一個中華帝國,取 漢名大元,並取中華廟號。蒙元在實際需要下,終於建立了以傳統中國為依據的 政治體系,恢復科舉考試,進入禮樂典章的漢文化世界3。元末動亂也成為中國 境內改朝換代的戰爭,如平亂者非盡蒙古人,如汝寧李思齊、福建陳友定、東莞 何真,都是忠於元朝的漢將。陳友定被俘後寧死不降,受炮烙重刑而死,為元朝 殉了節4。滿人比蒙古人更加中國,入關後在禮俗上有重大的改變5,滿清皇朝基 本上承繼了明朝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清帝一如漢帝之崇尚中國文化,自小研經讀史,書法流 暢端莊,定時前往曲埠朝聖,推廣儒家教育,大量刻印經典。滿清帝國足以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中華帝國,比諸漢人政權,毫無遜色6。事實上,清朝開創了一個和平繁榮的「中 國盛世」(Sinica Pax)。固然歷代沒有一個朝代以中國為國號,但自漢至清莫不泛 稱中國,以中國自居。中國一詞原指中原,與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對稱。然 而由於中原不斷向邊陲擴散,邊陲也不斷向中原匯聚,中國的範圍也就與日俱 增,其意義幾同天下。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少數民族還是漢族多數政權,都以 中國自居,漢皇朝的劉邦所繼承的帝王之業,就是「統天下,理中國」7。滿清 道光朝黃爵滋上<禁煙議>一疏中也說:「蓋自鴉片流入中國」云云8,可以概見。 所以,所謂中國不僅具有政治上與文化上的含意,也是對此一特定江山的認知, 康有為所謂「神州萬里風泱泱,崑崙東南海為疆;岳嶺回環江河長,中開天府萬 寶藏;地兼三帶寒暑藏,以花為國絲為裳;百品雜陳飲饌良,地大物博冠萬方」 9,即以簡短的詩句道出其來有自的「中國空間」。 空間的開拓空間的開拓空間的開拓空間的開拓 近代「民族國家」(nation state)的出現以及輿圖繪製技術之發達,才有明確 的國界,或列國之間的疆域。政治國界因有關主權,必須劃得一清二楚。然而在 傳統帝國時代,帝國之疆域乃兵力與國威之所至,或民族與文化融合之所至,並 無劃清疆界的必要;數千年的中華帝國以天下自居,中華之天下乃中華文化之所 3 蕭啟慶 2002<蒙元統治與中國文化發展>,載石守謙、葛婉章主編,《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 多元文化與藝術》,(台北:故宮博物院,2002),頁 188。 4 錢謙益 1982《國初群雄事略》,(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 295。 5 鄭天挺 1980: 73,79 6 Ho Ping-ti 1967.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6.2: (1967), pp. 192-193. 7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冊 7頁 2112。 8 趙爾巽《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冊 38頁 11587-11588。 9 康有為<愛國短歌行>《康南海先生詩集》(台北文海出版社)卷 1頁 14─15。 明清帝國的空間 3 被,文化認同甚至超過種性,即章太炎所謂中華民族屬於「歷史民族」10,以致 於到近代形成一個多民族的中國,漢族雖然一直佔大多數,但中華民族並不等同 漢族。而且居極大多數的漢人已雜有他族的血液,而他族也大都已經漢化。 中華帝國自秦漢以降發展到明清,種族與文化已經多次征服與融合,已經成 為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統一體。清帝國由滿族所建,入主中國,為了鞏固基業,大 步向西邁進,征服蒙古,收新疆入版圖,勢力直達中亞,擴大了中華帝國的疆域。 事實上,朱明於十四世紀推翻龐大的蒙元帝國之後的勢力範圍已經不小,不僅收 復了兩宋所失去的燕、雲、甘、隴,而且兵威伸入塞外。不過,蒙元退回蒙古本 土之後,主力猶存,明成祖永樂又五度遠征沙漠,雖成功地擊敗蒙軍,但由於糧 草不濟,難以深入,終不能徹底殲滅敵人,不僅不可能完全承繼蒙元帝國的廣裘 空間,而且來自北方的威脅始終未解,只好採取防禦措施,著力修建居庸關至山 海關的關隘,憑藉燕山而建城設防。到十六世紀後期,北邊威脅日增,始大規模 重建從山海關到嘉裕關的長城防線。明代長城約 12,000 餘里,北經京師一段, 依山興建,氣勢宏偉,沿線共築九個邊防重鎮,東起鴨綠江邊的遼東,經薊州、 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寧夏、固原、西至甘肅,號稱「九邊」。 明初國力猶盛,沿長城內外而設的九邊,並非國界,而是漢蒙兩族南北對峙 的防線。永樂皇帝駕崩之後,不再耗資遠征,但當時蒙族沒有雄主,草原分裂, 難有作為,而明廷分化其部落,並開馬市以為羈糜,故北疆尚稱安寧。然至十五 世紀初葉,明宣德皇帝以後,蒙古出了新一代的強人也先,攻打並收編附從明廷 的蒙族,騷擾邊城,勢力又漸漸向南擴張。當也先攻打大同時,明英宗輕聽宦官 王振之言,於 1449 年率大軍御駕親征,結果冒進遇伏,王振戰死,英宗在土木 堡被俘11。也先挾英宗兵臨北京城下,要求迎駕,幸能臣于謙處置得宜,死守挫 敵;也先屢戰不利,又聞勤王之師將至,遂大掠而歸。 土木之變後,明廷易攻為守以防堵北方的蒙古人,開始築城,於成化十年修 成自清水營到花馬池長達 1,170里的邊牆,沿邊分佈數以百計的城、堡、墩、臺, 後又於十六世紀的三十年代重新修築了三百餘里的花馬池邊牆,完成了自寧夏向 東經鹽池、定邊、靖邊、橫山、榆林、神木、到河曲的一段長城。到嘉靖中葉又 先後動工三次,一共修築了 1,930餘里,完成從山西西北黃河東岸起,經過大同、 宣府、到居庸關的一條「外邊」,以及西由偏頭向東經寧武、雁門、平型、龍泉、 倒馬、紫荊等關口,到達居庸關的一條「內邊」。直到萬曆初年,仍在修牆,然 由於滿族的崛起,所築多在東邊。遼東方面的邊牆始自正統年間,先「編木為桓」, 10 有關章太炎「歷史民族」的分析參閱 Young-tsu Wong,Search for Modern Nationalism: Zhang Binglin and Revolutionary China, 1869-1936,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pp. 27-28. 11 參閱 Frederic W. Mote, 4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 再「易以版築」,至嘉靖時完工,由山海關向北到廣寧,再南下跨遼河向東北而 去,再經遼陽、瀋陽、鐵嶺的外圍,北抵開原,再自撫順往東南,經今安東鳳城 而抵達鴨綠江邊。西邊的長城較小,平均高度只有 15英尺,但靠近東邊 500英 里的城牆平均大約有 35英尺之高,20英尺寬,每半英里就建有瞭望台12。 明代新建長城主要為了防守,蜿蜒萬里的邊牆像一條境內的馬其諾式的軍事 防線,防線也不時隨著雙方實力的消長而移動。蒙古人曾入居河套,明人也曾在 邊外設立衛所。明朝實力式微後,不得不改變早年以九邊為易攻為守的戰略,而 以邊牆作退守之計。不過,長城南北並不僅僅是對峙,雙方也多有來往與交流, 實際上仍然在延續秦漢以來夷夏衝突與融合的歷史,漢蒙兩族在對邊各有幾十萬 的居民,漢人移往蒙古務農從商者尤多。漢蒙間的通商無論官府或民間早有歷史 成例,而雙方也有互補的商品,如蒙古的馬匹與漢人的糧食與織物都是對方亟需 的;然而,明廷缺少具有遠見的政治家,未能充分利用通商貿易來消彌在邊疆上 的對峙與衝突。 明朝曾積極經營東北邊疆,洪武時已經固定遼東守衛,永樂元年(1403)松 花江流域內附,設立建州等衛,永樂七年(1409)又設奴兒干都司於黑龍江13, 但國勢漸衰後,不僅未能開拓,反而退縮,然晚明猶保有遼東。朝鮮則為藩屬, 洪武二年冊封為高麗王,於明始終忠順,明亦對朝鮮特別禮遇。明朝的西疆則到 達黃土高原上的甘肅,開國君主朱洪武以及他的兒子朱棣曾不斷再向大西北招撫 納貢,建衛冊封,特別想經營哈密,欲其「統領諸蕃,為西陲屏障」14。不過, 當蒙古勢力強盛的時候,哈密就成為蒙古的附傭,明朝的西北範圍實力只能及於 肅州,退守嘉裕關。西疆自青海、西康南達西馬拉雅山麓以及緬甸與雲南之西, 在西藏分設烏思藏都司與朵甘都司,與印度結鄰,藏族是中國西南最主要的少數 民族,居住在西藏北邊與東邊的藏族,史稱羌人。西藏與唐朝關係最密,與蒙古 也親近,與明朝的政治關係雖然冷淡,文化上的影響並未中斷。 四川西南土司也相繼歸附,雲南在元代已經是行省,洪武十五年置承宣布政 司使,設孟養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孟艮府、車裏宣慰司、臨安府、廣南府。明 代之雲南包括湄公河北岸之地,今緬甸中部,寮、泰北部均在境內15。明初於貴 州設宣慰司,永樂十一年(1413)後漸漸開發建置,於十五世紀初建省。雲貴之 外,明朝的南邊諸省廣東、廣西、以及兩湖與四川,當時還較落後,少數民族人 口仍然很多,由其本族人管理,史稱土司。明代計有 800個軍政土司,650個民 12 此段敘事主要參考夏德儀,「明代的長城」,《國立台灣大學十週年校慶專刊》,(一九五六年 三月),頁 63-64. 13 見《明會典》卷 109。 14 見《明史》,卷 329,冊 頁。 15 參閱王恢,《中國歷史地理》下冊(台北:學生書店,1978)頁 1153-1154。 明清帝國的空間 5 政土司,直到民國時代才完全消失16。此外安南曾於 1406至 1427設交阯布政司, 琉球進貢稱籓,不過明代的邊疆政策原在羈糜,實際上並不能掌控部落的內部事 務,故亦叛服無常。 明代的海疆蜿蜒四千英哩,雖泰半不利於航行,然遼東與山東兩半島沿岸以 及杭州灣以南到越南邊境,頗多良港與深水灣。長江以及黃淮三大河流的出海 口,經久泥沙淤集淺海,不斷產生新生地,濱海城鎮成為內陸,交通改道等現象。 中國擁有綿長可資航行的海岸線以及眾多的海港,不可能不是一個海權國,故自 唐宋以來,中國於船舶建造,海運與港口設施,以及航海技巧都佔世界領先地位。 隋代已能建造長 20.22 米,寬 2.82 米,載重 23 噸的雙體海船17。唐代造船技術 有所突破,泉州所造福船,長 18丈、寬 4丈 2,高 4丈 5,可載 20,000到 40,000 石貨物,為世界最早的尖底深水龍骨船,使唐代輪舟馳騁海上,遠揚波斯灣18。 由於海上貿易繁盛,唐廷在廣州設立市舶司,由廣州通往各地。宋元時期航海知 識與技術更有進一步的發展,諸如船舵的改良、水密艙的使用、防搖設施、航行 工具的創新,遠洋船隻體積也更加龐大。明初航海事業繼續輝煌,仍然舉世無匹, 遠航至朝鮮、日本、菲律賓、南洋各地,來自阿拉伯以及波斯等國的外國船隻也 雲集閩粵港口,泉州尤著名於世,私家海商也擁有海船,鄭和七下西洋,尤稱盛 舉,所乘一號寶船載重估計超過 7,000噸,與哥倫布的坐船相比,真大巫與小巫 之比。但明於開國之初,即有丞相胡維庸勾結日本之大獄,故不時以海禁換取安 定。然而海商利益之所在,情願冒險,因而禁不勝禁,反而引發走私與海盜猖獗。 十六世紀的倭寇大亂,東南沿海烽火處處,明廷雖盡全力平亂,但終明之世,終 採守勢以衛海疆,多少約制了海洋事業的開拓,鄭和的壯舉並無後續的發展,成 為曇花一現的偶然19。 明帝國實際掌控的領土,固不能與後來的清帝國相比,然就其勢力範圍而 言,東至日本海,北入沙漠,西接中亞、印度,南臨南海,疆域已甚遼闊。漢族 所居的中原,大河上下,大江南北,包括南直隸(明廷北遷後改稱直隸,含江蘇、 安徽)、北直隸(北遷前稱北平,含今之河北與察哈爾、熱河一部分)、浙江、江 西、湖廣(湖北與湖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今陜西與甘肅)、福建、廣 東、四川,以及雲南,府以百計,州縣以千計,幅員堪稱廣大,人口於明初已達 6,500餘萬20。當義大利耶穌會教士利瑪竇於十六世紀來到中國,由澳門到廣州, 16 土司數目根據龔音?,《中國土司制度》,(昆明,1992),pp. 57-63. 17 山東平度新河鄉於 1975年出土此船殘骸,見王冠倬《中國古船圖錄》(北京三聯書店 2001) 頁 93-94。 18 參閱穆根來等譯《中國印度見聞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19 參閱王冠倬《中國古船圖錄》頁 98,142-152,263-264。《明代鄭和航海圖之研究》圖袋 (台北: 學生書局)。 20 參閱 Ping-ti Ho,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Cambridge, Mass.: Harvard 6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 北上南京,再入居北京,直到去世。他在中國感受最深刻之一就是版圖之大;據 其估算,涵蓋的範圍從北緯 42度延伸到 19度,從東經 112度延伸到 132度,認 為此一疆域已經超過當時世界上所有其餘王國的總和21。 滿清龍興於遼東邊牆之外,原是女真族居住之地。明朝開國之初招撫而後建 置衛所,成祖朱棣所建衛所受遼東都指揮使節制,從西面的俄鄂嫩河到東面的日 本海,設衛百餘所。永樂九年(1411),衛所更設立到黑龍江的支流,勢力範圍 包括了廣大的東北地區。一直要到十七世紀女真崛起之後,改稱滿州,才取代蒙 古成為明朝北方的威脅,最後併吞漢蒙,建立了橫跨中亞與東亞的滿清帝國。 滿族原是明朝附庸,號稱建州,至努爾哈赤始有異圖,建立八旗,意欲建邦 興國,並取代明朝為中國的共主。皇太極更積極集中權力,經營遼東,屢敗明軍, 雖未於其生前入關,其皇弟多爾袞以攝政王輔助幼帝順治,推翻了明朝,建立統 治全中國的新政權。順治早崩,康熙八歲登基,又由鰲拜攝政。至康熙親政之後, 才結束長期的攝政期,而康熙雄才大略,為了鞏固基業,極積進取,平定三藩, 收台灣入版圖,與沙俄訂約,更征討蒙古,將實力伸張到中亞,形成世界級的歐 亞大帝國。 滿族入關建立大一統的帝國之後,漢族所居的中原成為其統治的中心,滿族 素居的滿洲仍然是邊疆。滿族在入關之前皇太極天聰九年(1635)已使其「四境 敵國」多納入統治,不僅漠南蒙古已經歸附,朝鮮也「稱弟納貢」22。滿族入關 之後,漠南蒙古併入版圖,「為旗五十有一,併同內八旗」23,形同滿蒙一家。 其餘邊疆國族於入關之前既已結盟並遣使通貢,入關之後則效前朝冊封之法,以 達到羈縻的目的。順治元年(1644)多爾袞率清軍攻佔北京,即昭告諸藩,繼明 朝為中國之共主;順治十年,更冊封達賴喇嘛24,西藏也歸入版圖。 清帝國的版圖遠大於明帝國,長城防線已無必要,形同虛設,終成 遺跡。然而蒙古仍有不服的部族,經過康熙到乾隆的長期征討,才得以徹底平定 準噶爾。準噶爾原是漠西厄魯特蒙古之一部,居西北金山,當明朝衰亡之際,即 試圖重振雄風,統合各自為政的部落,然至崇禎十三年(1640)仍然是一鬆散的 組合,一直要到十七世紀後半葉出了強橫的雄主噶爾丹(Galdan)才統合成功, 以致於將準噶爾擴張成為中亞最大的政治實體25。而此時正值沙俄東侵,滿州崛 起,中國北疆又呈現新一輪的爭奪局面。 University Press, 1959), p.10. 21 《利瑪竇中國札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頁 7。 22 《清太宗實錄》,卷 20. 23 嘉慶《大清一統志》卷 534. 24 冊文見《清世祖實錄》,卷 74. 25 參閱 Frederick Bergholz, The Partition of Steppe,(New York: Peter Lang, 1993), pp. 58-59. 明清帝國的空間 7 滿清與漠西蒙古早於清太宗崇德二年(1637)就有朝貢關係,相互親善26, 然噶爾丹起為領袖,曾到拉薩拜五世達賴為師,借宗教為其政治資本,以遂兼併 西蒙古諸部,侵佔漠北喀爾喀蒙古之野心,而達賴亦稱噶爾丹為活佛,後又加封 號,以籠絡為己用。噶爾丹遂向東擴張,入侵喀爾喀27,迫使喀爾喀人南遷,造 成大批難民,清廷將之安置於內蒙之北。噶爾丹擅稱汗號,兼併蒙部,自不能被 清帝允許;不過,由於應付西南三藩之亂,以及阻止沙俄深入滿州,故直至康熙 平定三籓,攻克台灣,訂立尼布楚條約之後,才能全心面對西北。康熙與沙俄簽 訂條約的主要原因之一,乃欲防止沙俄之支援噶爾丹28。 康熙的蒙古政策最初僅欲各族和平相處,以便分而治之,更以朝貢貿易來滿 足蒙族的物資需求,以資羈糜,與喀爾喀淵源尤深。喀爾喀原有七旗三汗,於滿 清入關之前即已臣屬,建立了頗為穩固的宗藩關係29。康熙元年(1662)清廷派 遣理藩院尚書至庫倫會盟,宣達清廷諭旨,調解內部矛盾,諸汗一致遵從。此舉 無疑加強了大清帝國在漠北蒙古的宗主地位。然而噶爾丹在中亞崛起之後,不聽 清廷節制,又不斷向東掠奪侵吞,更欲藉西藏神權以及與俄國結盟,來鯨吞漠北 的喀爾喀蒙古30,甚至煽動內蒙,並遣使傳豪語:「聖上君南方,我長北方」31, 顯然要挑戰中華帝國的宗主權,要與大清平分天下。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又 乘虛入侵內蒙,劫掠殺戮。清廷聞報,即遣軍與喀爾喀兵戰,然戰事不利,更增 其氣焰,乃乘勝南下,兵鋒距北京城僅僅 700里,京師戒嚴32。 連中華帝國的京師重地都受到威脅,清廷不得不於康熙二十九年(1690)7 月 27 日宣布御駕親征,兵分三路,動用大軍、火砲,鳥槍,意圖一舉而剷除噶 爾丹的根本,以清掃沙漠。噶爾丹雖然受創,但得以逃脫。不過,康熙乘親征之 便,親自與喀爾喀諸部會盟於多倫諾爾,使中國皇帝感到,有喀爾喀防備朔方, 不再需要長城作為防禦設施33。事實上,終清之世,已無如明朝一再修繕長城之 必要。噶爾丹敗遁之後「乞和」,但不到兩年,故態復萌,甚而殺害清廷使臣, 要求喀爾喀七旇脫離大清。康熙不得不嚴加防備,並再度用兵;噶爾丹則採游擊 式的騷擾戰,行縱飄忽,難以追剿。康熙充分認識到噶爾丹對帝國的安全威脅, 甚至認為「此人力強志大,必將窺伺中原,不至殞命不止」34。御駕親征及其規 26 參閱祁韻士《,皇朝籓部要略》,卷 9,頁 2. 27 《準葛爾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頁 90. 28 Peter C. Perdue, China Marches to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107-09. 29 張穆,《蒙古游牧記》,(台北:蒙藏委員會,1981)頁 127-131. 30 喀爾喀蒙古領地極為遼闊,東起黑龍江之呼倫貝爾,西到阿爾泰山,北接俄羅斯,南臨瀚海。 31 語見《平定朔漠方略》,收入台灣商務版四庫全書,卷 7,頁 29. 32 參閱《聖祖仁皇帝實錄》,台北華文書局版,卷 146,頁 18, 23,24. 33 同上,卷 151,頁 20. 34 語見《平定朔漠方略紀要》,頁 1. 8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 模與耗資之巨,也足見邊境威脅帝國安全之嚴重性。 康熙以十倍之眾,絕對優勢的兵器,然由於距離綿長以及補給之困難,一旦 噶爾丹逃奔,難以持續追逐,而噶爾丹自邊境逃脫之後,又可死灰復燃,捲土重 來。故康熙班師回朝三個月後,再度親征;不過,此次展示軍威,以招撫為主, 所謂「宣化地方行圍」35。康熙的確招撫了包括噶爾丹部眾在內的厄魯特蒙族, 但要招降噶爾丹本人尚須動用武力,不僅調兵遣將,而且聯合西北歸附各族,設 哨圍困。噶爾丹終於遣使納款,康熙也就傳令班師;然而噶爾丹卻未如期來降, 於是康熙於三十一年(1692)二月三度親征寧夏,率師出塞。此戰迫使大批噶爾 丹部眾歸服,青海諸部俱降,然噶爾丹雖然陷於困境,俄援不至36,仍然拒降。 康熙以為噶爾丹「或戮或擒」指日可待,遂於五月「凱旋」,於途中始得悉噶爾 丹已死。征剿噶爾丹歷時凡七年,三度御駕親征,最後才迫使噶爾丹走向窮途末 路而亡。此一勝利雖然代價極高,但終於使喀爾喀蒙古得還故土,並獲得沙漠南 北、陝西、甘肅、青海、西藏等邊疆地區的長期安寧37。康熙剿滅噶爾丹,平定 漠西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更順服感恩,遂按內蒙四十九旗之例,擴大推行旗盟 制度,以固全蒙古各族的政治統合。制度之外,清帝更以「木蘭秋獼」增進與蒙 古各藩之間的感情,也就是每年秋天與蒙古王公們會獵於承德的木蘭圍場,建立 親善關係,以藩部做為帝國的屏障。 康熙晚年,又進軍拉薩,進一步收服西藏。西藏的政權原在各寺廟的僧侶手 中,而僧人有賴蒙古的支持。西蒙強人噶爾丹死後,其侄策妄阿喇布坦(Tsewang Rabdan)又將天山以北的準噶爾蒙部復興,並攻打哈密,侵佔拉薩,帝國的大西 北與大西南又受到威脅。康熙尤忌西藏的達賴與準噶爾結成聯盟,遂又發動驅逐 準噶爾保全西藏的戰爭。清軍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將阿喇布坦趕出哈密之後, 駐守西寧。當準噶爾部於康熙五十七年(1718)之秋,又入藏騷擾掠奪,並攻擊 駐拉薩的七千清兵,擊斃清將鄂倫泰。康熙即命皇子胤褆率師入藏。胤褆與年羹 堯在西寧聚集三十萬眾,先頭部隊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二月出發,九月佔領 拉薩,立達賴七世,準噶爾蒙兵敗遁,康熙為了穩固對西藏的控制,建立了西藏 地方政府,設立驛站,並留兵駐守。 康熙駕崩之前,清帝國的疆域已經基本確定,其在位期間與沙俄簽訂了尼布 楚條約,為中國第一個近代國際條約,首次在人煙稀少、土地遼闊的中俄邊境上 35 《聖祖仁皇帝實錄》,卷 176,頁 4. 36 尼布楚條約,很可能防阻了俄援蒙古;如果噶爾丹如願得到俄援,或又有起死回生的機會。 噶爾丹在兩大之間,都不是盟友,最後敗亡自非偶然 37 參閱《聖祖仁皇帝御製文二集》,收入四庫全書,卷 24,頁 10-11.莊吉發譯注,《清代準噶爾史 料初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頁 219.袁森坡,《康雍乾經營與開發北疆》,(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第三章。 明清帝國的空間 9 清清楚楚地畫出國界,邊境各類族群非中即俄,國家認同不再模糊38。蒙、藏、 台灣也均入中國版籍。康熙四十八年(1708)已開始繪製巨型地圖,經過全國性 的大規模測量,由耶穌會士協助,利用近代製圖學,終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 到康熙六十年(1721)之間繪成《皇輿全覽圖》。載明帝國的皇輿東起庫頁島, 西至伊犁河(即東經 27度到西經 40度);從西北的貝加爾湖到東南的台灣島(即 北緯 18度至 61度),實際控制的領土範圍,較明帝國遠為遼闊39。 當康熙駕崩之際,新一輪的準葛爾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繼任的雍正皇帝雖於 用兵邊疆較為保守,然並未放棄徹底殲滅準噶爾的決心,據近人研究,終雍正之 世征伐準噶爾所花銀子不下 50,000,000-60,000,000 兩,仍未盡全功40。不過,準 噶爾連年戰爭,經濟凋零,民生疾苦,於乾隆登基後,情願接受朝貢貿易交換所 需物質,以換取和平。但是在乾隆十年(1745)阿喇布坦死後引發準葛爾內亂, 導致清廷派將軍兆惠遠征,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徹底覆亡。清軍殲滅準噶爾 之後,更深入天山南麓的綠洲,置土耳其斯坦大部分綠洲的居民於大清控制之 下,建立囤墾區。打勝仗的清軍將士兵員實由多種民族組成,包括滿族、漢族、 蒙族、甚至投降的準噶爾人。他們合力保住了中國的土耳其斯坦,最後建省新疆。 新疆與、內外蒙古的廣大領土盡在大清帝國的掌控之下41。 乾隆皇帝遂命臣工親自勘測天山南北路,編成《西域圖誌》,確定新疆的範 圍及其與俄羅斯等鄰國的分界。乾隆十五年(1750)進軍西藏時,亦曾實地勘查 繪圖,分為前、中、後三藏,統治更加穩固。最後繪成規模更大的《內府輿圖》, 補充了康熙朝的《皇輿全覽圖》。如地質學家翁文灝所說,中國在十八世紀早於 歐洲各國,先完成了全國性的總圖42。不過,製圖雖然先進,代表主權的國界觀 念仍未成熟;除了與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與「恰克圖條約」確定國界外, 其餘仍然延襲傳統的朝貢關係,視為疆域內的藩屬。 滿清以雄騎征服神州大陸後,像前朝一樣面臨東南海疆的控馭問題。東南海 疆自從十六世紀五十年代的倭寇之亂後,就沒有完全平息過。所謂倭寇並非全是 日本人,大多數還是中國人,由於海上貿易受到多方限制,海商往往挺而走險, 成為海寇。所謂倭寇之亂後,海上走私與搶掠自浙江海岸移向福建海岸。據徐仲 38 康熙親征噶爾丹經過之詳情可參閱 Perdue, China Marches to West, chapter 5. 39 此銅版圖發現於瀋陽故宮,後由金梁印岀並為之序。近人研究可參閱翁文灝,<清初測繪地 圖考>,《地學雜誌》(1930)18卷 3期。Peter Perdue, “Boundaries, Maps, and Movement: Chinese, Russian, and Mongolian Empires in Early Modern Eurasia,” The International 台北 History Review, XX, 2 (June, 1998),pp. 253-504. 孫鞊,《康雍乾時期輿圖繪製與疆域形成研究》,(北京:中國人民 大學出版社,2003),頁 96-139。 40 葉之儒?<從貿易熬茶看乾隆前期對準噶爾部的民族政策>,《新疆大學學報》,1986年第 1 期,頁 63. 41 參閱王之春《清朝柔遠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 1-158。 42 翁文灝,<清初測繪地圖考>,頁 10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 楫萬曆四十三年(1615)的報告,動亂已遍及福建全省43。帝國政府認為由海盜 造成的閩海安全問題,十分嚴重,然而海盜行縱飄忽不定,猶如秋風落葉之難掃。 閩海鄰近的澎湖早已歸入帝國版圖,台灣島雖久為華人所知,仍孤懸域外 44。華人由於好奇觀覽,或徵用島上土著的勞力,不時來訪,然鮮見移民。直到 十六世紀,明將俞大猷追擊海寇林道乾,殘眾遂據至台島為生,並以台灣為基地 繼續騷擾福建沿海45。十七世紀之初,葡萄亞人、西班亞人、荷蘭人先後來到中 國的南疆海域。荷蘭人於十六世紀獨立之後,尤致力於工商與航海貿易,並建立 了盈利豐厚的國際貿易46。 成立於萬曆三十年(1602)三月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成為一個武裝貿易集團,以巴達維亞(Batavia)為基地,東經中南半島,南海, 台澎,直達日本。荷人於 1601年以及 1603年兩度叩關粵海,要求互市遭拒,並 受到澳門葡萄亞人的排斥47。但荷人無意退出南海商機,並力圖將貿易進入中國 大陸。荷蘭人先欲佔領澎湖為基地48,在明將沈有容的威脅下退出,轉進南台灣 的大員。明廷對於澎湖的安全非常關注,堅拒荷蘭佔用,也拒絕貿易的要求49。 幾經商議之後,福建官員願見荷人佔用大員,然而貿易許可遲遲不發50。荷人遂 以騷擾中國沿海為報復,攔截自錦州至馬尼拉與菲利賓之間的船隊,此後中荷之 間衝突不斷。 荷人無法以澎湖為基地展開與中國的貿易,遂經營台灣,除婦孺之外,擁有 「二萬五千壯健人口」51,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南亞與日本之間的轉運港。不過, 荷蘭與明清帝國政府間的通商談判,久無成效,轉而與民間華人進行貿易52。荷 蘭人也歡迎福建人到台灣提供勞力並作為對華貿易的媒介,亦因而使中國官方擔 心本國人與外國人之間有所勾結而滋禍53。與外國勢力勾結而雄視海疆者,莫如 鄭芝龍,鄭曾隨荷蘭人入台,並受雇於荷蘭東印度公司54。 鄭芝龍乘機在北港 壯大,引進更多的福建同鄉,成為亦商亦盜的集團55。鄭氏集團的崛起及其堅船 43 《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1971), 160. 44 連橫《台灣通史》,(1962)冊 1頁 1-2。華人早於西元前涉足台島的紀錄可見范曄,《後漢書》, 卷 10,頁 2822. 45 《明史》,(1974), 卷 18,頁 5433, 5601-5608。 46 Jonathan Israel, 1998:117, 308-09, 319-20. 47 Wang Linheng 1969: juan 3. 48 W. P. Groeneveldt,De Nederlanders in China Eerste Deel, (The Hague, 1898),pp.11-23; 《明季荷蘭 人侵據澎湖殘檔》,頁 1-10.. 49 《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1971,頁 96; 參閱 Chang T’ien-tse, Sino-Portuguese Trade from 1514 to 1644, (Leyden: E. J. Brill, 1933, 1969), pp. 113-117 50 閱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24,28-29 51 Inez de Beauclair, Neglected Formosa,1975, 14. 52 參閱日本歷史學者岩生成一的論文<近世日支貿易の關係數量の考察>,《史學雜誌》,62, 11; 981-1020. 53 見《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1971, 頁 128-131. 54 廖漢臣,<鄭芝龍考>,《台灣文獻》,11, 3 (1960年 9月), 頁 3. 55 毛一波,《古今台灣文獻考》,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70, 頁 88。 明清帝國的空間 11 利砲使兩廣總督感到束手無策56,亦令荷人敬畏57。明朝屢戰不勝,沿海安全可 慮,而北方又有滿州的威脅,不得已而招撫芝龍58。鄭芝龍憑其實力,於崇禎元 年(1628)受招之後,不僅保存實力,而且成為穩定南疆軍政的要員 。此後, 鄭氏以閩南安海為基地,更加擴大商業網絡,特別是對日貿易,利潤亟豐;惟因 重心移轉福建,遂令荷人獨占南台灣,然仍與鄭氏保持貿易關係59。 鄭氏勢力轉移到福建之後,多少影響到鄭氏海上王國的建立,鄭芝龍不僅在 閩購置田產,而且捲入大陸政治,最後投降滿清,但其子鄭成功堅持效忠明室, 據海抗衡,復攻克荷據台灣,其子鄭經繼續以台灣為根據地對抗大陸,並參與三 藩之亂。清帝康熙痛定思痛之餘,決心收復台灣,卒賴施琅之力,於康熙二十二 年(1683)平定台灣。翌年在台灣設立一府三縣,即台灣府,台灣縣,諸羅縣, 鳳山縣,由知縣治理,並駐軍八千,分為水陸八營,由總兵官統帶,澎湖另設副 將一員,統兵兩千60。台澎歸入大清帝國版圖之後,海禁遂開;雖然防備仍嚴, 海外貿易畢竟不可阻擋,尤其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富商巨賈遠航重洋,「挾奇 贏興販四方」61。 就大清帝國的空間而言,其疆域面積之遼闊,從中亞西亞到太平洋,從西伯 利亞到南海,雄據亞洲大陸,形成一個龐大而統一的政治實體。大一統的明清帝 國承襲了傳統中國的天朝體制,以中原與江南為經濟與文化的精華區,而以廣大 的邊境為藩屬,作為屏障,總面積超過 4,000,000平方英里。 空間的景觀空間的景觀空間的景觀空間的景觀 清帝國的疆域大為開拓,唯所開拓的領土大都地處邊荒,其精華地區仍然 是十八行省,沿前明舊規而繼續發展。此十八行省就是所謂「中國本部」(China Proper),北有黃河,南有長江,江河東流,貫通東西,大運河則南北向,連接 南北,中有秦嶺,略分南北。漢唐帝國的兩京長安與洛陽,位於關中,地處本部 之西北。明清帝國之兩京,南京與北京,則位於本部之東。京師首都之東移,並 非如明人于慎行所謂關中之興衰「亦由氣數變遷使然,豈盡人事哉」62。緣漢唐 之後,關中由盛而衰並不是神秘的氣數使然,自有人事因素在焉,更由於關中的 56 《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1971, 頁 147,158. 57 De VOC en Formosa, 84; Boxer 1941, 421 58 《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1971, 頁 147. 59 Wills 1974, 24-25 60 《聖祖仁皇帝實錄》,卷 115, 頁 4. 另參閱王之春,《清朝柔遠紀》,(北京:中華書局,2000) 頁 36。Young-tsu Wong, "Security and Warfare on the China Coast: The Taiwan Ques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Monumenta Serica, A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No. 35 (Fall, 1983), pp. 111-196. 61 語見《澄海縣志》序,轉引自王冠倬《中國古船圖錄》頁 265。 62 于慎行《讀史漫錄十四卷》萬曆刻本,卷 2頁 16。 12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 地理條件已不敷帝國京師之需,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趨勢逐漸向東移動。 英國史家湯恩比則以「壓力挑激」(the stimulus of pressure)之說來解釋中國 政治權力中心的位置及其移動。他認為邊陲地區較有能力適應外在的壓力,故立 足於邊陲的政權才足以駕馭內地。周都渭水之濱、秦都汾河之濱,均承受高原蠻 族的壓力,若外在壓力導致邊陲政權覆亡,始移向內地。湯氏據此解釋他所謂的 「華夏文明」時代之都城,不時在長安與洛陽兩京之間遷移。及至他所謂中國進 入「遠東文明時代」,因高原蠻族在華夏文明晚期的「危機時代」已被征服,新 興的壓力來自北方的「亞歐遊牧民族」(Eurosian nomades),故都城也就向北邊傾 斜,並在壓力下自唐至宋逐步東移,宋朝在遼金壓力下復向南方移動。他再以此 理論解釋明太祖雖建都南京,而永樂仍必須北遷,以北邊東陲的北京為都城,以 便面對北方的壓力;不過,他又說朱明定都北京僅僅暫緩「危機」,仍無可避免 滿清入關,並在中國建立統一的帝國63。其實,無論長安或北京均非邊陲政權, 而是中原政權的中樞,尤其在明清時代的北京,不是消極地承受壓力,而是積極 地解除壓力。滿清雖是邊陲民族,然入主中國之後並非建立邊陲政權,而是取代 朱明政權。明清代興的「危機」屬於明室,而非中國64。 在明清時期,經濟與文化的重鎮已移至江南。江南於明代正統六年(1441) 以金陵為陪都,設立十四府、四州、十三屬州、九十六縣。清初以長江中下游以 及淮海地區與贛江流域為江南省。就自然環境而言,江南東臨大海,南據太湖, 西接楚梁,北向淮甸。江南由於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經過自東晉南 朝到南宋以來的經營,已是全國經濟文化的中心,所謂「以東南之形勝,而能與 天下相權衡者,江南而已」65。 明朝發跡於江南,定都金陵,使此一六朝古都首次成為全國首都。清代江南 之繁榮已遠遠超過黃河流域,政治中心雖在北京,經濟與文化重鎮仍在江南,大 運河成為漕運的通途,以濟京師以及華北物質之需。明清帝國的政治中心都在北 京,而經濟重鎮多在江南。元代已依賴江南漕運,所以大事整修大運河,自北京 直通杭州。所謂京杭大運河,全線超過 1,700公里。元末改由海運,大運河漸廢 棄不用。明永樂帝遷都北京後,漕運又為國家急務,遂於九年(1411)開通會通 河,又開通惠河,以擴充水源,至永樂十三年(1415)運河再通。至嘉靖六年 (1527),漕船可直達京師大通橋。萬曆、天啟年間繼續疏浚與開通,「南極江口, 北盡大通橋」66。到了清康熙年間,京杭大運河,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 浙江,溝通南北五大水系,全長 1,900公里,成為連結南北難以取代的大動脈與 63 A. Toynbee, A Study of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vol. 2, pp.120,121,122. 64 批評湯氏邊陲控御內陸理論詳閱汪榮祖《史學九章》(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頁。 65 顧組禹《讀史方輿紀要》(台北新興書局,1956)冊 4頁 841。 66 《明史》卷 85。 明清帝國的空間 13 生命線67。南京位於長江下游,明初建都南京不僅僅是因為傳說中的王氣,最主 要的還是戰略地位與財富所在。南京城原來只有 35 英尺寬,25 英尺高68,內城 或稱子城,原是南唐皇宮以及南宋行宮之所在。根據美軍於 1945 年高空照測, 城牆約有 23.2英里長,比北京城還長 2.2英哩,城牆平均高度約 12米,城牆頂 部由石板舖道,寬 7米,13,661個垛口,200 座藏兵窩舖,顯然是一龐大的建築 工程69。 南京古稱金陵,群山環繞,玄武、莫愁兩湖輝映其間,秦淮河環城而流,與 太湖水系縱橫相連,形成披山帶河的雄偉景觀。在漢朝時已經是一個政治中心, 三國東吳的建康城即建於此,後來成為南朝八國的都城,乃是雄視長江下游的政 軍要地。長江自南京城西南向東北流去,東見高聳的鍾山,南望雨花臺,西瞰五 臺山。明太祖於登基前已開始在南唐江寧府城的基礎上興修城牆、廟宇等設施, 並增建大內宮城,初具都城規模。定都南京後,更擴建城內建築,諸如鐘樓、鼓 樓,城門、廊房、酒樓、廬舍等,又於城外建刑部等官署70。經過大約三十年的 經營,於洪武二十七年(1394)南京已成為規模宏大的京師,城牆依山帶水,分 為京城、外城、宮城、皇城、四大部分。 京城攬入南唐舊都的大部分,向東擴大到紫金山的西麓,北至玄武湖之濱, 將雞鳴與覆舟兩山納入城內。又於城外修建外廓,周長大約 64 餘公里,包攬郊 外山川,以天然土坡為郭,有十六座城門,略呈圓形71。明南京城由於大事擴建, 因而成為很不規則的形狀,建成中國歷史上最曲折、最長、最寬、最堅固的城牆, 故有「龍蟠虎踞」的形勝72。新建之明大內宮城居皇城之中心,又稱紫禁城,東 南西北四方,各有三門。宮城兩側分別為東安門與西安門,大殿之前有奉天門, 大殿之後接著是華蓋殿、謹身殿與乾清宮。城門之外,護城河、跨橋、一應齊全。 包含宮城的明皇城,位於京城之東,原是燕雀湖的舊址,因填湖而成73,故南高 北低,位於鍾山之陽,略呈方形,二重六門,左右對稱,甚是整齊。皇城的長安 右門外通長安街,可直達市區大中橋。皇城有四門,並有開闊的御道連結城南的 正陽門向北到洪武門,再進入午門,也就是皇城的正南門,太廟在左,社稷壇在 67 參閱鄒逸麟編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頁 343-345。《清代京杭運 河全圖》(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4)。 68 柳詒徵等編,《首都志》,(南京:正中書局,1935),頁 71-73. 69 參閱 F.W.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nking, 1350-1400,”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p. 136. 70 參閱《明太祖實錄》卷 100頁 4;卷 115頁 4;卷 130頁 1;卷 145頁 2;卷 201頁 1-2;卷 217 頁 4。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圖書集成本)卷 13頁 3。《金陵通紀》卷 10頁 3-5, 71 參閱朱偰《金陵古蹟圖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頁 7,193。 72 參閱徐泓<明初南京的都市規劃與人口變遷>,《食貨月刊》復刊卷 10期 3(1980年 6月) 頁 83-84對南京地理環境有精要的描述。另閱王會昌《中國文化地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 版社,1992)頁 149-183。 73 見嘉慶《一統誌》卷 73-74「江寧府」條。 14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 右。北門稱玄武門,西有西華門,東有東華門;皇城的洪武門之東有長安左門, 其南依次建有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的衙門;長安右門之南依 次為中軍都督府、次左軍都督府、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最後是 太常寺,所以所有的重要官署都設在御道之旁,路的兩側有遮蔭避雨的走道以便 官員之用,唯有刑部與刑場設在皇城的北門之外,以示蕭殺之氣。新建寬廣的國 子監則在城北,明朝開國的第二年就已經建成,收藏了宋元以來大量木刻書版, 並於此編成《永樂大典》,印刷各類書籍,曾有中外學子數千名在此就讀74。眾 多的其他官署則散落在城內各個角落,官署的建築面積都很大,有
本文档为【明清帝国的空间】,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2323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1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6-17
浏览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