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冠礼:成人的期待与认同——从文本《礼记》的视角看

冠礼:成人的期待与认同——从文本《礼记》的视角看

举报
开通vip

冠礼:成人的期待与认同——从文本《礼记》的视角看 曩墨 蚕蠢 s c.ie⋯v s ,2009 冠 礼 :成 人 的 期 待 与 认 同 — — 从文本《礼记》的视角看 成 守 勇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江苏 淮安 223~1) 摘 要:从形式上看,个体人格的确立在儒家传统中更多是通过礼义来展现的,生命 自觉 的证成最初是依冠礼来实行的。个体生命之加冠表明个体从家庭 自我成长转变到可进入公 共的社群生活之中。通过程序化的仪式,冠礼实际上蕴涵着社会对个体生命的期待与认同, 即对“成为人”的生活的自觉,对个体生命应尽职责的担当。 ...

冠礼:成人的期待与认同——从文本《礼记》的视角看
曩墨 蚕蠢 s c.ie⋯v s ,2009 冠 礼 :成 人 的 期 待 与 认 同 — — 从文本《礼记》的视角看 成 守 勇 (淮阴师范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系,江苏 淮安 223~1) 摘 要:从形式上看,个体人格的确立在儒家传统中更多是通过礼义来展现的,生命 自觉 的证成最初是依冠礼来实行的。个体生命之加冠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个体从家庭 自我成长转变到可进入公 共的社群生活之中。通过程序化的仪式,冠礼实际上蕴涵着社会对个体生命的期待与认同, 即对“成为人”的生活的自觉,对个体生命应尽职责的担当。 关键词:冠礼;成人;职分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09)01-0026~4 在人类迈向文明的进程中,个体生命的存 在就不再是单纯的生理性 的、生物本能意义上 的存在 ,而是 内在地指 向 人 自身生存 的某种 规 定。这种规定性 既是对人 本质性 存在 的探讨 , 也是对理想人生的一种期待。而个体生命之存 在内在地蕴涵着这样 的问题 :即什 么样 的存 在 才是 “人”的存在。这种对“人”的指认在不同 文化 中有着各 自独特 的表现。如希腊贤哲苏格 拉底一直在询 问“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 的”,释迦牟 尼 以人 生常 苦作 为思 索人 生 的一 个出发点并试图超越现世生活苦难的努力均表 现出对“人 自身存在”意义的 自觉探寻。而在 汉语思想重 要经典 《礼记》中则 明确 提 出 :“凡 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 ·冠义》)从 “礼义”的视角切人人生存在的意义 ,是汉文化 思维往具 的一 个特 质。从 文本《礼记》来 看 ,生 命存在的自觉首先是通过冠礼来确立的。 一 、生命初成之冠礼 从儒家思想传 统来看 ,个 体生命 意 义的确 立并非依靠一个纯粹的 自然生长过程就能获 得。在个体生命“成为人”的进程 中,具备一定 的德性与能力加之社会群体成员 的确认是个体 26 生命“成人”之前提 ,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个体 生命得以进入公共生活空问后才能真正成为 “人”。从文本《礼记》来看,冠礼,就是个体生 命进入社会的许可证 ,是成人必经的环节。 事实上 ,在每种文明发展进程 中 ,都有着相 关“成人礼”的仪式。在很大程度上,冠礼与远 古部落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成人礼一脉相承,但其并无对身体 的损伤 及少 了许多对 神权 的迷狂 色彩⋯ ,整个 冠礼仪式更多呈现出了一种对个体生命存在的 觉醒 、对人 自身责任 的担 当及德性完善之期许 。 对一般士 人而 言 ,“二 十 日弱 ,冠”(《礼记 · 曲礼上》)。但是从流传文本记载来看,冠礼 时间并不必然是二十岁。据相关史籍记载可 看 出,行冠礼之年龄有不同说法 : (一)十二而冠。《左传 ·襄公九年》载 :晋 侯 日:“十 二年 矣 ,是 谓一 终 ,一 星终 也 。国君 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君可以冠矣。” (二)十九而冠。《苟子 ·大略》云:“古者, 匹夫十五而士 ,天子诸侯 子 ,十九 而冠 ,冠而听 治,其教至也。”刘 向《说苑 ·建本》亦举例云: “周召公年十九见正而冠,冠则可以为方伯诸 侯矣 。” (三 )十五 而冠 。范 宁 曾引谯周 语 日 :“国 收稿 日期 :2008~9—10 作者简介:成守勇(1973一),男,安徽怀远人,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不可 以久无储 贰 ,故 天子 、诸 候 十五 而冠 ,十 五 而娶 ,娶必先冠 ,以夫妇之道 ,王教之本 ,不 可以 童子之道 治之⋯⋯礼 十五 为成 童 ,以次成人 ,欲 人君之早有 继体 ,故 因以为节 。” J (四)二 十二 冠。战 国时 秦 国 多见 。秦 惠 文王、昭襄王都是“生十九年而主”(《史记 ·秦 始皇本纪》),又同是“三年 ,王冠”(《史记 ·秦 本纪》)秦始皇十三岁已立,但“九年四月,上宿 雍,己酉,王冠”(《史记 ·秦始皇本纪》)。《史 记》所载表 明与 中原 文化 不 同 ,西 陲秦 王 有不 少是主政后 才行冠礼 的。 从 以上 的记 载看 ,以不 同年 龄来 接受 冠礼 的主体 多为即将执 政或 已经执政 的君 王 ,这可 能有现实政 治 安 定 的需 要 ,诚 如谯 周 所言 “国 不可 以久 无储 贰 ”。可 以看 出 ,一个 人 行加 冠 礼并非是单纯地 到达某个年龄后一个形式上 的 认定 ,它更 多成 为一象 征性事 件 。它 表 明行冠 礼之后 ,受 冠者已经成人 ,就可拥有相关 的政治 权力或取得形式上 的对权力拥有 的合法性 。当 然 ,这里 的成 人与其 说是一 个终 结性 的生存 状 态 ,毋 宁说 “成人”始终是 一种 即将 到来 的召引 性事件 。北宋 吕大临曾言 :“所谓成 人者 ,非谓 四体肤革异于童稚也,必知人伦之备焉。亲亲、 贵贵 、长长 ,不失其序之谓备 。”l j14l 可见 ,成人最 重要 的是其 对人 伦之 备 的时 刻怵惕警醒。从冠礼在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 意义来看 ,它始 终是对 个人 德能 与责任 之强 调 远甚于一种单纯的年龄界限。如在《礼记 ·丧 服小记》中明确载有 “丈夫冠而 不为殇 ,妇人 笄 而不为殇”。“不 为 殇 ”即行 冠礼 之后 ,就 已经 成人 ,如此 时过 世 即不再是 夭折 。但有 童子 为 国而战死 ,治丧时亦可以成人之礼葬之,孔子对 此深以为然 ,并说 “能执干戈 以卫社稷 ,虽 欲勿 殇也,不亦可乎!”(《礼记 ·檀公下》)从 中亦 可看 出 ,所谓行冠礼或 “成人 ”并 不单 纯是一个 自然 的m-J-IN年 限问题 ,在儒学 传统 中更 多意 味 着一种责任担 当。 二、冠礼仪式 冠礼不仅对生命个体而言其意义重大,对 整个族群 、社会 甚至 国家都 是一 个根本 性 的事 件。冠礼,其实质意义可视为通过一系列仪规 及活动创 设 出一 种情 境 对加 冠 者 进行 一 种 指 引。根据《礼记 ·冠义》及《仪礼 ·士冠礼》中 相关记载可知 ,一般士人冠礼仪式过程大致 :2009.1第。 卷哲学社会科学版囊露置藿 童嚣墨置互蓥囊 如下 : 首先 ,筮 日筮宾 。 卜筮是用来决嫌疑 、明是 非 的一种活动。古人凡有大事 ,均 以占 卜决之 , 冠 礼也不例外 。将 行冠礼 时 ,先要 到祖庙 中以 蓍草占 卜以决定行礼的吉 El。吉 日确定后 ,还 需在行礼前三 日再占筮加冠之来宾。 其次 ,挽髻加冠 。加冠之 Et,清晨 陈设好行 礼用品及器具。若是嫡子加冠 ,就在祖庙堂上 东 序之前 、东 阶之上 设置受 冠者 之位 (序 ,指 隔 开正堂与东西夹室的墙。后指正屋两侧的东西 厢 房 ,东序之前 即东边 房 子 的前 面 。嫡子 在g-l: 受冠 ,意味着今后其可代替主人在此接待宾 客 )。如是庶子加 冠 ,则 只能 在房 门外面进 行 , 以别嫡庶 。加冠之前 ,受冠者从东房走出 ,跪坐 在为他设置的席位上 ,由赞 (宾的助手)为其梳 头 ,用绲(束发 帛)缠发髻并盘在头上。然后等 待宾 为之加冠 。一般 ,士加冠 三 次 ,称 为始 加 、 再加 、三加。始加为缁布冠,再加为皮弁,三加 为爵弁。每次加冠时,宾都 向受冠者致以不同 的祝词 。 再次 ,取 字见尊。三次加 冠之后 ,先拜见母 亲 ,相互行礼 ,然后 ,由宾 给受 冠者取 字 ,并致祝 词 。以后 ,人们 不再 直 呼其名 ,而 改称其 字 ,如 伯(仲叔季 )某甫 (父)。取字后 ,与兄弟 、姑姊 相见。最后,换上黑色礼帽礼服,备贽礼 ,去拜 见国君、卿大夫和乡里德高望重的尊长。 上述冠礼仪式主要是指父亲在世时,嫡长 子行冠礼时之仪式。至于庶子、孤子及女子的 成人礼等情况所行礼仪可参见钱玄先生所著 《三礼通论》“冠礼通释”一章_4 J。虽然其成人 仪式与一般士人有所区别 ,但仪式过程 中所伴 随的一种对个人生命成长的思考及期待却是相 同的 三、冠礼在贞定生命方向中的意义 (一 )冠者 ,礼之始 。 “夫礼 ,始于冠。”(《礼记 ·昏义》)这里, “始”——对个体生命而言——是对过去生命 样态的一种告别,正如宾初次给受冠者祝辞所 言“令 月吉 El,始加元服。弃尔幼 志,顺尔成 德”(《仪礼 ·士冠礼》)。“弃尔幼志”,意味着 生命个体要重新确立一种生命方向而不能沉溺 于幼时耽于嬉 戏之 习性 。谨 始与 慎终 相对 ,构 成了个体生命的圆环。在这个 圆环中,个体生 命意义之实现,不仅是个体一己之事 ,它还包含 27 曩 囊 Socia 。 v s ,,2009 着他人 、族群对 受冠者 的一种期 待 与认 同。事 实上 ,无论是冠 礼 ,还 是丧祭礼 ,个体 总是 通过 一 定结构性的具有典范性的仪式来表征生命内 在的意 义追求 ,而且 ,这种仪式之展开又总是关 联着家人 、社群 、国家对生命 主体的期待与认 同。而这种期待与认 同不仅通过一定的仪式来 引导 .更重要的是要通 过生命 个体进入公 共生 活之践 履来实现 。事实上 ,在受 冠之前 ,受冠者 就需不断地学习各种礼仪及乐舞为进入整个社 群生活做准备 。如 《礼 记 ·内则 》篇 曾言 :“十 有三年学乐 ,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 射御 。二十而冠 ,始学 礼 ⋯⋯十有 五年而 笄 。” 可 见 ,无论男女 ,都要经 过一定 的学 习 、拥有 一 定能 力后才行成年礼 因此,受冠对个体生命而言,是个象征性事 件。一方面 ,受过冠礼之后 ,就表 明受冠者有资 格接受社会其他礼仪交往:“冠为行礼始,自是 授之室则有 昏礼 ,宾于 乡则有射 、乡 ,仕于朝 则 有燕 、聘 ,皆于是基之矣。”E 3IJ4l 也就是说 ,个体 生命在受冠之后 ,意味着 在社会政 治生 活 中可 以找到属于 自身的一个 位置 ;另一方 面 ,“礼义 之始,在于正容体 ,齐颜色 ,顺辞令。容体正,颜 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礼记 ·冠义》)。 即受冠之后 ,个人生 命的礼 义就应从最 切 己的 身体姿势、面部表情 、言语声调等 日常举止行为 中显现出来。人 之为人 ,不是单 纯体现 在一 种 观念认识上,确切地说,应该是在当下生命的每 一 个交往中展现 出“人”之生活 ,而 Et常人伦 关 系无疑也是通过生命个体以恰适的形式通过一 定的身体空间展现出来。“身之所具者无所 忒 ,而后礼义备 ,未有不谨 其 身之所具 ,而能 善 其身之所接者也。” 只有 当个体生命无论 是在社会政 治的公共生 活中 ,还 是在 I3常生活 中均能对 自身“处身方式”有合理(礼)之定位 时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成人 ”之要求 。 (二 )三加弥尊 。 冠礼 ,加冠三次 ,意味着对受冠者一种渐进 的引导与不同的期待。初加冠为缁布冠 ,原是 周初族人所戴 的帽子。;bD~t冠 ,是对古 习之 继 承 ,内在地也展 示 了人 自身存 在 的历史性 。而 初加冠 的 意 义首 先 在 于提 醒 受 冠 者 “弃 尔 幼 志 ,顺 尔成德 ”,告诫受冠 者收敛 幼时嬉戏 怠惰 之童心 ,勉励受冠者要慎重地对待成人之德 ,并 将其铭记在心。易言之 ,即从现在起你将成人, 你将尽己之责完成 自身的使命与职责,为人子 2R 则孝 ,为人臣则忠 。而且 ,受冠后就意味着受冠 者已经可以 以士 的身 份 (更 多地 是 士的职分 ) 与他人交往 。如果说 ,在初冠时 ,祝辞只是 表示 说对 受冠 者的一种告诫 与勉励 ,那么再冠时 ,进 一 步提出 了德性 应展 现于 外表 端 庄严 整 ,“敬 尔威仪,淑慎尔德”(《仪礼 ·士冠礼》)。这种 劝勉意味着德性不 仅仅停 留在一种观念 上 ,而 且应通过 仪表 体展 现 于 当下 行 为及 生命 践 履 中。再加所冠 的是皮 弁 ,而皮 弁在周 民族传 统 中是从事打猎 和生产 的服饰 ,对受冠者而言 ,受 冠之后 ,即可参加相关 武事 ,即有着卫护 国家 的 责任。三加为爵弁,爵弁一般为助祭天子、诸侯 之祭礼时的衣着 ,但士在特定的仪式上也可穿 戴 。“大夫冕而祭 于公 ,弁而祭 于 己;士弁而祭 于公 ,冠而祭 于己。”(《礼记 ·杂记上》)在上 面 告勉受冠者注重德性培养及威仪之展现的基础 上 ,三冠 ,宾致祝词云 :“兄弟具在 ,以成厥 德。” 德性之培养是从兄友弟恭 开始扩展开去。由此 我们可以省思《论语》中司马牛之忧叹“人皆有 兄弟,我独亡”的话 ,这种忧叹并非是单纯地对 即将丧 失手足亲情之哀 叹 ,还意味着 其 自身 人 伦之不备也就使得其 自身相关德性之展开无J,X 落实 。而子夏则告 慰他 :“君子敬 而无失 ,与人 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 弟也。”(《论语 ·颜渊》)在子夏看来,兄弟之缺 乏并不妨碍个人德性 之实现 ,通过尽 己的方式 , 视天下人 皆为兄弟就可免除无兄弟之患。北宋 程伊川《明道 先生行 状》中亦 曾言 :“知尽 性至 命 ,必本于孝弟 ;穷神知化 ,由通于礼乐。”_5j上 述思考与《大学》篇中所言修身 、齐家 、治国、平 天下 的致思方式是一致的。 三次加冠除了对个人成长中德性 的期许 外 ,还蕴涵着对受 冠者分别 以什 么样方 式进 入 公共生活的期待 ,一般士人的身份(初加);国 之卫士 (再加 );承 宗庙 之祭祀 ,参 与 国家大 事 (三加 )。与之相似 的是 ,柏拉 图在 《理想 国》中 指出理想之城邦 ,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教育成 人 的结果应该是 :百 工 、卫 士 、哲王 。在柏 拉 图 看来 ,这样一个 过程 既是金字塔 型社会 分工 的 要求 ,也蕴涵着城邦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中对 拥有不 同能 力者 的甄选 。在 柏 氏看来 ,这种甄 选 内在地蕴涵着不同的德性要求:百工勤劳节 制、卫士孑L武勇敢 、哲王沉稳智慧。从冠礼三加 来看 ,在社会 中承担 的职位 并非 是 已经被决 定 的 ,这种职位更 多强调 的是个体 生命 的人 生经 历。与汉文化对成人之期许不同,《理想国》之 中的分工就其德性与能力而言更多被赋予 了决 定论 的含义 ,即为百 工者 不可 能再为 执干 戈 的 城邦卫士 ,卫士也不可能逾越 自身守卫之职而 承担起哲王之职责。 (三 )责 以成人 。 三冠后加字 ,表 明受冠者 已成人 ,这里的成 人 ,并不是指其享有 了多少成人权力 ,更多是指 受冠者获得了社会 、群体 、-f'A人的承认从而其应 以成人之道待 己。“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 也。责成人礼焉 ,将责为人子 、为人弟、为人臣、 为人少者之礼行焉。”(《礼记 ·冠义》)《左传》 中亦指明“人之能 自曲直 以赴礼者 ,谓之 成人 ” (《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而《国语 ·晋语六 · 赵文子冠》则详细记载了赵文子冠毕拜见尊 长之时,各尊长告慰、劝诫 、勉励之言辞 J。 从《国语》记载看,诸人对赵文子的告诫是 围绕着个人的修身和治世展开的。从中可以看 出 ,所谓成人 ,更多意 味着在整个人伦关 系中要 时刻 以忠顺 之道要 求 自己并践 履之 ,而这 种 忠 顺之行并非是 一种单 纯 的义务 ,它更 是 自身德 性完善的内在要求 ,人伦之道完全展现于 自身 时,也是 自身德性的完全呈现。以此验之于身, 则身修 ;以此推之于 国,则 国治 。 成人 内在要求生命存在能够在 当下 时机把 握其在社会群体中自己所处的位置、应有的责 任担 当及 以合适贴切 的方式与他人交往 。不仅 如此,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有使 自己参与的社会 生活整体上和谐有序的 自觉。因此 ,整个加冠 礼事实上就是通过一定的程式性行为来强化个 体生命 自身的责任以实现成人的期待与认同。 此外,在整个冠礼仪式 中,受冠者虽是主 角 ,但更 多呈现为 一个接 受 的过程 ,这表 明 “成 人”内在地要求他 人 的承认而非 是 自己的一 种 主张或要求。当受冠者以主体身份拜见尊长 时,受冠者就以主体性姿态出现,而这种以主体 性身份 出现虽然表明其 已经获得进入社群公共 生活的身份 ,但更 多 是一种 听取先 贤之智 慧 的 2009.1第。 卷哲学社会科学版囊臣量露蜀墨墓墓蜀匿菩墨 受教态 势。如果说 ,在加冠之前 ,一个人更 多地 是 在家庭 及学校 中接受进 入社会的相关训练与 教育,那么,行过冠礼之后 ,个人生命就从狭小 的家庭走向乡、国、天下 ,在这种走向中,个人在 社会 中的角 色地 位是通过 自身对 家人 、乡人 、国 人 以不 同的方式 待之而 得 以体 现 的 ,在 这一过 程中,其强调的更多的是对他人应尽的职责及 自身应承担的使命 ,而这种职责与使命又内在 于成人的要求之中,从而成为个体确立 自身生 命意义所必须具备 的要质。在现代性视野 中, 日常经验 中的成人多与 自我所具有 的权利相 关 ,这 与古 典社会 中所言之 “成 人 ”呈现 出 明显 不 同的价值取 向。 要之,通过冠礼之实行 ,个人的生命可以进 入社会公共生活中,并开始接纳他人 ,以承担 自 己在各种伦常关系中所应尽的职责。从某种意 义上讲 ,冠礼只是个体生命 自觉 的开始 ,事实 上 ,这种开始也就意味着个体生命可以通过以礼 观之、以礼待之 、以礼享之 、以礼议之等方式得到 他人及社会群体的承认与接纳,从而生活在乡国 天下之中。正是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个体生命的 方向得 以贞定 ,生存意义才得以确立。 参考文献: 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 [M].上海 :三联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店 ,2004:119—123. 李学勤.春秋谷梁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 ,1999:175.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561-572. 程颢 ,程 颐 .二 程 集 [M].北 京 :中华 书局 , 2004:638. 国语 ·晋语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409-4】2. 责任编辑 :王荣江 29 1j ]{ 1 2 3 4 5 6 r} r}
本文档为【冠礼:成人的期待与认同——从文本《礼记》的视角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7369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6-09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