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举报
开通vip

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2008年3月 第28卷第2期 河北学刊 Hebei_heademicJoumal Mar.,2008 V01.28No.2 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赵险峰,崔志博、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元代《诗经》学侧重朱子之学,崇尚“朱传”成风,除马端临、李公凯等少数几位《诗》家外,其他《诗》家的著述几 乎全部是围绕《诗集传》而作。元代《诗经》学几乎成了朱熹《诗集传》的一家之学。元代《诗》家继承了宋代《诗经》学的 求实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在音释、训诂、诗旨、诗歌艺术手...

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2008年3月 第28卷第2期 河北学刊 Hebei_heademicJoumal Mar.,2008 V01.28No.2 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赵险峰,崔志博、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元代《诗经》学侧重朱子之学,崇尚“朱传”成风,除马端临、李公凯等少数几位《诗》家外,其他《诗》家的著述几 乎全部是围绕《诗集传》而作。元代《诗经》学几乎成了朱熹《诗集传》的一家之学。元代《诗》家继承了宋代《诗经》学的 求实精神,博采众家之长,在音释、训诂、诗旨、诗歌艺术手法等方面对《诗集传》都有很大的阐扬发挥,但较之宋人,怀疑 精神已经大大减弱,观念略显保守。元代《诗经》学处于《诗经》宋学和《诗经》清学之间,一方面它继承了《诗经》宋学的 求实考据之风;另一方面,元代《诗经》学影响了明代《诗经》学的发展走向,对清代《诗经》学也有一定的间接影响。元代 《诗经》学,是连接《诗经》宋学和《诗经》清学的纽带,它在《诗经》研究和《诗经》学的延续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关键词]元代《诗经》学;《诗集传》;马端临;《诗经大全》 [作者简介]赵险峰(1967一),男,河北省深州市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生,主攻中国古代文学。 崔志博(1981一),男,河北省平山县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生,主攻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08)02—0123—05[收稿日期]2008—02—10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 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千百年来一直传颂不 已。后人不仅将《诗经》奉为经典,而且《诗经》学研究 也经久不衰。在元代以前,《诗经》学研究经历了两次 高峰,即《诗经》汉学和《诗经》宋学。《诗经》学发展到 元代,其成就已远不如前代了。皮锡瑞称元明经学乃 是“经学积衰时代”①。元代《诗经》学,既无名家辈出, 亦乏鸿篇巨制,较之前代的《诗经》汉学和《诗经》宋学, 成就并不突出。但作为《诗经》宋学与《诗经》清学的过 渡时期,元代《诗经》学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有其 独特的风采。本文以文献整理为基础,通过对元代出 现的《诗经》学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整合研究,来探讨 元代《诗经》学的整体特征,并进一步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元代《诗 经》学在整个《诗经》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代《诗经》学对宋代 《诗经》学的继承及其整体特征 元代《诗经》学著作众多,《四库全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收录的有许 谦的《诗集传名物抄》、刘瑾的《诗传通释》、梁益的《诗 传旁通》、朱倬(附赵真)的《诗经疑问》、刘玉汝的《诗 缵绪》、梁寅的《诗演义》七家。《续修四库全书》收录有 胡一桂的《诗集传附录纂疏》、朱公迁的《诗经疏义会 通》、罗复的《诗集传名物钞音释纂辑》、李公凯的《直音 傍训毛诗句解》、刘贞仁的《类编历举三场文选诗义》、 《文献诗考》六家。另外,还有一部马端临的《文献通 考》也在元代《诗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宋、元 两代相接,宋代《诗经》学对元代《诗经》学的发展影响 很大,元代《诗》家对宋人疑古求实的学风有所继承,对 《诗经》宋学的集大成之作《诗集传》有很大的发挥阐 扬。元代《诗经》学的整体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侧重朱子之学,崇尚“朱传”成风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有元一代之说诗者,无 非朱传之笺疏,至延佑行科举法,遂定为功令。”[1]‘n剐 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朱熹的《诗集传》在元 代盛极一时。现存的元代《诗经》学著述中,有七成左 右是附翼《诗集传》之作,元人在《诗经》名物、训诂、诗 旨、诗歌艺术手法等方面大力阐发《诗集传》。这也使 元代《诗经》学呈现出了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众多 《诗》家为一家作注,元代《诗经》学几乎成了朱熹《诗集 传》一家之学。 1.朱子之学的北传及繁荣 自南宋宝庆(1225--1227)以后,程朱之学在南方 ①皮锡瑞将经学的发展划分为了十个时期,分别是经学开辟时代(孔子删定“六经”为始)、经学流传时代(先秦诸子时期)、经学昌明时代(西汉时 期)、经学极盛时代(汉元、成二帝到后汉时期)、经学中衰时代(魏晋时期)、经学分立时代(南北朝时期)、经学统一时代(隋、唐时期)、经学变古时代 (宋)、经学积衰时代(元明时期)、经学复盛时代(清)(详见皮锡瑞《经学历史>,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123 万方数据 河北学刊2008·2 开始盛行。由于当时南宋偏安一隅,南北道绝,载籍不 通,因此,北方只知有朱熹之名,却没有见过二程和朱 熹的著作。到元兵下江汉攻宋时,姚枢奉诏于军中求 儒士,南儒赵复被俘获到了北方。从此以后,“复以所 记程、朱所著诸经传注,尽录以付枢”。当时,杨淮中 “闻复论议,始嗜其学”;于是与姚枢谋划建立了太极书 院,“立周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君子配食,选取 遗书八千余卷,请复讲授其中”。自此以后,赵复在书 院中以孔孟之道、程朱之学教授,使得程朱之学在北方 得以广为流传。所以说,“北方知有程、朱之学,自复 异厶’,[23(I:'4314) X口。 程朱之学北传后,对北方的儒学之士有很大的震 动,诸儒争相研习程朱之学。曾主持国子学的名儒许 衡,从姚枢处抄录赵复录授的程朱之学,闭户研习,大 有“今是昨非”之感,他说:“昔所授受,殊孟浪也,今始 闻进学之序。若必须相从,当悉弃前日所学章句之习, 从事于小学洒扫应对,以为进德之基,不然当求他 师。”[3]‘嘣’许衡要求弟子们尽弃前学,改学“朱学”,他 还对自己的儿子说:“朱子《小学》、《四书》,吾敬信如神 明,能明此书,虽他书,不治可也。”口J(哪’由此不难看 出,程朱之学,尤其是朱熹学说对北方学界的巨大影 响。北方诸儒改习程朱之学,客观上促进了程朱之学, 尤其是朱熹学说的繁荣。 除赵复在北方讲授程朱之学以外,曾得过朱子之 传或冉传的金履祥、许谦、胡一桂、胡炳文、陈栎等人在 宋亡以后,以朱子之学相与教授讲习,在当时也颇有影 响。元史载,“延韦占初,谦(许谦一引者注)居东阳八 华山,学者翕然从之。寻开门讲学,远而幽、冀、齐、鲁, 近而荆、扬、吴、越,皆不惮百舍来受业焉。”[2]㈣tg)许谦 还请建四贤书院,以朱熹所传之学教授学生,他也因此 被认为是“朱熹之世适”。其他朱门弟子,或著书立说 阐扬朱熹的学说,或讲学不倦,以发扬朱子之学为己 任。 由于元统治者的官方支持以及朱门弟子的推动, 程朱之学得以在北方乃至全国范围内广为流传,以至 于后来的学校教材、科举考试都与朱子学说密切相关。 赵复将程朱之学带到北方,成就了程朱之学尤其是朱 熹学说在元代的繁荣,而朱熹学说的繁荣无疑又为元 代《诗经》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元人对《诗集传》的阐申发扬 自赵复将程朱之学传人北方后,朱熹的学说得以 在全国范围内繁荣发展,在《诗经》学领域,朱熹的学说 更是被大力阐扬,《诗集传》被元代《诗》家推崇备至。 综观元代众多的《诗》学著作,几乎都是围绕“朱 传”撰写的,基本都成为了“朱传”的追随者和衍生物, 124 如刘谨的《诗传通释》、朱公迁的《诗经疏义会通》对《诗 集传》作了全面的注释;罗复的《诗集传名物钞音释纂 辑》、许谦的《诗经传名物抄》、梁益的《诗传旁通》等分 别在音释、名物、典故和典章制度等方面为《诗集传》作 了大量的补充增益和辨析正误。其他如刘玉汝的《诗 缵绪》、胡—桂的《诗集传附录纂疏》等都从不同的角度 对《诗集传》作了补缺和阐扬。而少数几部不以《诗集 传》为宗的《诗》家著述,如朱倬的《诗经疑问》、马端临 的《文献通考》等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诗集传》的影 响。 元人继承了宋人扎实敦厚的学风,所作训释考证, 颇有成就,足以补《诗集传》之缺。元代诗家对《诗集 传》的音韵、训诂、诗旨、《诗经》中的艺术手法等方面都 有所补充和发明,如:在音韵方面,罗复的《诗集传名物 钞音释纂辑》将《诗集f勃中漏注的《诗经》 原文 少年中国说原文俱舍论原文大医精诚原文注音大学原文和译文对照归藏易原文 中的部 分读音,进行了补充注释,并对《诗集传》注文中所出现 的部分新的生僻字词也作了补充注释,这类补充读音 的注释,是对《诗集传》音释方面极大的丰富。在训诂 方面,许谦的《诗集传名物抄》为《诗集传》补充了大量 的名物训释;梁益的《诗传旁通》则在史实、典故与典章 制度训释方面为《诗集传》作了大量的增益补充。在词 句训释方面,各个《诗》家各有所长,从不同的角度为 《诗集传》的注释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作了补充说明。在诗旨方面,元 代《诗》家大多继承了朱熹从文学角度解《诗》的方法, 所定诗旨,虽非尽合《诗》意,但新意颇多,不仪对《诗集 传》有所发挥,而且对《诗经》的抒情性也进行了探求, 在促进《诗经》由经学回归到文学方面作出了贡献。在 诗歌艺术手法方面,刘玉汝的《诗缵绪》对朱熹《诗集 传》所定的赋比兴之例作了详细的说解和阐释,其他如 许谦的《诗集传名物抄》、刘瑾的《诗传通释》、朱公迁的 《诗经疏义会通》等著述在句式章法、语言及用韵方面 也有所涉及,均从不同角度对《诗集传》作了阐扬发挥。 总体来看,元代《诗》家侧重朱子之学,崇尚“朱 传”成风,元代《诗经》学几乎成了朱熹《诗集传》的一家 之学,而像这样一家之说独擅《诗》学领域的局面,在 《诗经》学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二)求实精神仍在,博采众家之长 元代《诗》家崇尚《诗集传》,但在宗法《诗集传》的 同时,也接受了宋代《诗经》发展时期的求实精神,在注 疏方面也能做到博采众家之长,并未完全僵化。皮锡 瑞说:“元人则墨守宋儒之书,而于注疏所得甚 浅。”[4】(嘞’这个评价有失公允。如许谦的《诗集传名 物抄》、朱公迁的《诗经疏义会通》、刘瑾的《诗传通释》 就广泛地引用了《尔雅》、《说文》、《地理志》、《水经 注》、《周礼》等一系列文献对《诗集传》的音释训诂进行 万方数据 ◆文学评论◆ 论证;而解《诗》引用如孑L颖达的《毛诗正义》、欧阳修的 《诗本义》、辅广童子的《诗童子问》等前代《诗》家著述 之处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元人在解《诗》时还是 能广采前人之长的,并非一味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宋人疑古惑经,指出了很多前人在经传注疏方面 的失误。朱熹在这方面更是成就突出,他的《诗集传》 对《诗经》的训诂、诗旨等方面均有所考察订正。元人 继承了宋人尤其是朱熹的求实精神,在《诗经》注疏方 面也纠正了不少前人的讹误,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元人 在宗法《诗集传》,对《诗集传》进行阐扬的同时,还能对 《诗集传》中的某些讹误予以辨析纠正。如许谦的《诗 集传名物抄》和刘瑾的《诗传通释》就对《诗集传》在音 释、名物训诂及诗旨等方面的部分讹误进行了辨析正 误。而其他不依《诗集传》解《诗》的《诗》家如马端临 更是能直指《诗集传》的失误之处,是是非非,绝不株守 一家之说,可见元人求实精神仍在。 马端临在元代《诗经》学研究者中是最具特色的一 家。元代是一个以朱熹《诗集传》为宗的时代,但是马 端临却独树一帜,并不唯《诗集传》马首是瞻。马端临 论《诗》不拘一家,他在论述《诗序》时提出:“或日:诸小 序之说,固有舛驰鄙浅而不可解者,尽信之可乎?愚 日:序非一人之言也。⋯⋯择善而从之可矣。”[5]‘n542’ 这种“择善而从”的豁达《诗》学观较之元代许多泥于朱 熹《诗集传》一家的《诗》家来说,无疑是先进的《诗》学 观点。 马端l临论《诗》无专书,其主要观点散见于《文献通 考·经籍考》中。除此之外,马端临还在《文献通考· 经籍考》卷五《诗序》条下集中论述了他的《诗》学主张, 这部分也是他对《诗经》学史贡献最大的一部分。总结 起来,马端临的主要《诗》学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孔子“删诗”之igyg_立;-是《诗序》不可废除;三是反对 朱熹的“淫诗”说。马端临在元代大部分《诗》家都信从 朱熹废序说的大环境下,提出了《诗序》不可废除的观 点,这是对朱熹废序说的极大挑战。尽管马端I临在《诗 序》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回护诗序的鄙陋、脱 离文本过分依赖小序解《诗》等,但是马端临的《诗序》 论还是颇有见地的,他为后人研究《诗序》问题,提供了 新的视角。马端临对朱熹提出的“淫诗”问题进行了驳 斥。朱熹提出“淫诗”问题,本身就属于理学的卫道思 想,后世《诗》家却颇信其说,尤其是朱熹的弟子。在元 代,除了马端I临也没有哪个《诗》家敢反对朱熹的这一 观点。马端临从孔子删诗说起,从诗旨、音乐等方面对 所谓的“淫诗”说进行了驳斥。这是对朱熹理学卫道思 想的拨乱反正,尽管论述仍显单薄,但敢于在独尊朱熹 的大环境下高举反对朱熹的大旗,还是充分体现出了 元人的求实精神。 (三)怀疑之风减弱,观念略显保守 宋代疑古之风在元代《诗经》学中也有所体现,如 对《诗序》的怀疑及前文所说的元代《诗》家对《诗经》 和《诗集传》中的讹误之处有所辨析等。但较之宋人, 元人的怀疑精神已是大大减弱。宋人袁燮日:“学者读 书,不可无所疑,所谓疑者,非只一二句上疑也,要当疑 其大处。”[6]‘嗍’此说充分体现出了宋人的怀疑精神,上 古诸经,无不被宋人怀疑审视。元代《诗经》学大家刘 瑾说:“某注诗传盖旨推行其脉理,以平易求之,不敢用 一毫私意。”【7](脚’刘瑾解《诗》“不敢用一毫私意”,这 与宋人的怀疑精神已有较大区别。元人除马端临对朱 熹之学有所质疑外,其余《诗》家对《诗集传》纵有辨析 正误,亦是对《诗集传》中解释不当、引用失误之处加以 考辨订正而已,其真正的目的仍在于为《诗集传》增益 补缺,这种小修小补的解《诗》方法较之宋人疑经改经 之风已相去甚远了。 元代《诗经》学对《诗集传》虽有发扬之功,但亦有 回护之过。不少《诗》家学术观念保守,回护《诗集传》 中的某些讹误之处,虽瑕不掩瑜,但也多为后人所诟 病。元代《诗》家以《诗集传》为宗,回护《诗集传》失误 之例,十分常见。如《周颂·丰年》篇,朱子《诗辩说》 日:“丰年,秋冬报也。序误。”[8]‘蹦’《诗集传》日:“此 秋冬报赛田事之乐歌”[9“嘣)。朱熹《诗辩说》既已驳 《诗序》之误,而《诗集传》又用《诗序》之说,自相矛盾。 刘瑾却在其《诗传通释》中对这一讹误进行了回护,《诗 传通释》日:“陈器之曰据改本说则当去序误 字。”【7](哺’《诗传通释》称“序误”二字当去掉,由此显 见其回护《诗集传》失误之意。元代《诗》家回护《诗集 传》之误最典型的莫过于元代大部分《诗》家对朱熹所 谓的“淫诗”说的认同。朱熹“淫诗”之说,本是对男女 情诗的一种偏狭看法,是其理学卫道思想的体现。但 元代附翼《诗集传》的《诗》家中,除胡一桂《诗集传附录 纂疏》在郑风诸诗,兼存《序》说外,其他《诗》家大都跟 从朱熹之说,把这部分男女情诗定为“淫诗”。如许谦 把《郑风》十四篇情诗解释为“淫诗”,而全面注释《诗集 传》的刘瑾、朱公迁对朱熹“淫诗”之说更是少有辨析, 几乎全部依照朱熹所定意旨解《诗》。这种保守的观念 极大地束缚了元代学者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最终导 致了千人一面、干部一腔的尴尬局面,实在值得深思①。 元代《诗经》学上承宋代《诗经》学,是《诗经》宋学 ①参见赵沛霖《(诗经)学的神圣化与元代(诗经)研究)(中州学刊2002年第l期)。 125 万方数据 河北学刊2008·2 的继续发展。元代《诗经》学对《诗经》宋学尤其是对朱 熹学说继承颇多,元人继承宋人求实考据的学风,解 《诗》能博采众家之长,笃实敦厚,虽然怀疑精神有所减 弱,观念略显保守,但在阐扬发挥朱熹学说方面还是取 得了不小的成就。 二、元代《诗经》学对明代 《诗经》学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元代《诗经》学处于《诗经》宋学和《诗经》清学之 间,一方面它继承了《诗经》宋学的求实之风;另一方 面,元代《诗经》学影响了明代《诗经》学的发展及走向, 对清代《诗经》也有一定的影响。 皮锡瑞《经学历史》说:“论宋、元、明三朝之经学, 元不及宋,明又不及元。”[4](蹦’就《诗经》学成就而言, 元代确比明代要高,元代《诗经》学影响了明代尤其是 明初《诗经》学的发展,明代《诗经》学对元代《诗经》学 有所继承,朱学余绪,时盛时衰,延续整个明代。 明代《诗经》学,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①。 元代《诗经》学对早期明代《诗经》学的影响尤为巨大。 明代早期的《诗》学研究,仍然是以朱熹的《诗集传》为 主,可以说是元代《诗经》学的延续。 有元一代,科举制度时断时续,直到元仁宗延{右 (1314.1320)年间,才真正恢复科举制度。自科举恢 复之日起,朱熹的《诗集传》就被列为了重要的考试参 考用书,当时的考试,“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经义 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 《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已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 秋》许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限五百 字l:2_L,不拘格律。”【2】(脚1鲫由此可见,朱纛的《诗集传》 是元代官方认可的诗类的权威著作。明代是科举制度 盛行的时代,《诗经》学被列为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因 此大量的《诗经》读本应运而生。到明永乐十二年 (1414年),胡广等奉敕编纂《诗经大全》,并将《诗经大 全》作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指定教科书。《诗经大全》乃 是全袭元代刘瑾《诗传通释》而成,只是将《诗传通释》 中的“愚按”改为了“安成刘氏日”,部分内容,稍微改动 了一下体例。《诗经大全》的成书,完全以《诗传通释》 为蓝本,并无新解突破。但《诗经大全》在明代影响之 深之大,远远超过了刘瑾《诗传通释》在元代《诗经》学 上的影响。刘瑾《诗传通释》乃是为朱熹《诗集传》作全 面注解的著作,明代以之为蓝本制定官方的教科书,可 见朱熹的《诗集传》及元人刘瑾的《诗传通释》对明代 《诗经》学的影响之大。从元代将《诗集传》列为重要的 参考书目,到明代以《诗经大全》为科举考试的钦定教 科书,甚至直到清代前期,理学宗朱,科举用朱,朱子之 学仍然得到倚重。由此可见《诗集传》影响之深远,同 时,也不难看出,元人《诗经》学著作所起到的重要的过 渡作用及其对明代乃至清代《诗经》学的影响。 除了官方修订的《诗经大全》外,明代还有不少诗 家仍然延续了元代《诗经》学的发展轨迹,继续以《诗集 传》为宗,出现了一批新的辅翼《诗集传》的《诗》学著 作。如朱善的《诗解颐》四卷,“务在阐兴观群怨之旨, 温柔敦厚之意⋯⋯其于太往翦商一条,引金履详之言, 补《集传》之未备⋯⋯元儒笃实之风,明初尤存焉,非后 来空谈高论者比也。”【1](啮’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 说,《诗解颐》完全继承了元人尊崇朱熹《诗集传》的传 统,并保持了元代《诗》家务实的学风,可以看作是元代 《诗》学的延续发展。又如,薛逭的《读诗录》,此书乃是 薛碹读《诗》的札记之作,大旨也是以宗法阐扬《诗经》 集传为主。其他如邵弁的《诗序解颐》一卷、顾起元的 《尔雅堂诗说》一卷等皆为推衍《诗集传》之义之作,可 以视为元代《诗集传》一家之学的发展余绪。 虽然明初还是《诗集传》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明 代朱熹《诗集传》一派的发展已是强弩之末,纯粹属于 朱熹学派的《诗》家著述,并不多见。而且明代阐申 《诗》义之作,多数为科举所用,陈词滥凋,烦琐空洞,毫 无新意可言,甚至还出现了托名子贡的《诗传》、托名申 培的《诗说》两部伪书,招摇撞骗,其流害深远。 尽管明代学术比较空虚,但明代《诗经》学也有少 数亮点是继承元代而来的,如对《诗经》的文学性有更进一步的脚,继续推进经学向文学回归的进程;继 承元人考据笃实之风,对《诗经》中的名物典故的研究 出现了几部详审的专著,如冯应京的《六家诗名物疏》 五十四卷、林兆珂的《毛诗多识篇》七卷、吴雨的《毛诗 鸟兽草木考》等。这些著述征引广泛、考证详审,不仅 体现了对元人扎实学风的继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 启发了后世学者注重考据论证的学术思想。 明代《诗经》学与元代《诗经》学同属《诗经》宋学 之余响,但已日渐式微。直到清代,复古之风兴起,清 人重训诂,重考据,纠正了前人大量的讹误,清人汉宋 兼宗,成就斐然,《诗经》学得以复兴。从宋代到清代的 漫长历史中,《诗经》学发展比较缓慢,元、明两代,既缺 ①根据洪湛侯《诗经学史),明代《诗经>学早期仍为朱学一统天下;明代中期复古之风日益强劲;明代晚期,(诗)学为科举所用(详见‘诗经学史>, 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2l页)。 。 ②一些为科举所用的评点本,无意中启示了从文学角度解<诗)的途径(详见洪湛侯《诗经学史),第4页)。 126 万方数据 ◆文学评论◆ 乏治诗名家,亦没有《诗》学巨著。但元、明两代《诗》 家,尤其是元代《诗》家极大地继承了《诗经》宋学的研 究成果,在阐扬和申明《诗集传》上,功不可没。可以 说,若无元人和明人的艰难探索,《诗经》学之复兴势必 还要经历更长时间的等待。 有元一代,《诗》家著述众多,元人在继承前人的基 础上,在《诗经》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元代《诗经》 学处于《诗经》宋学和《诗经》清学之间。一方面,它继 承了《诗经》宋学的求实考据之风;另一方面,元代《诗 经》学影响了明代《诗经》学的发展及走向,对清代《诗 经》学也有一定的间接影响。元代《诗》家不仅为后人 积累了宝贵的《诗》学材料,而且还提供了不少有价值 的解《诗》方法,并在对《诗经》文学性的研究中作出了 应有的贡献,推进了《诗经》由经学向文学的转变。元 代《诗经》学,是连接《诗经》宋学和《诗经》清学的纽 带,它在《诗经》的研究和《诗经》学的延续上具有不可 或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2]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冯从吾.元儒考略[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皮锡瑞.经学历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5]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袁燮.絮斋家塾书钞[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7]刘瑾.诗传通释[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8】朱熹.诗辩说C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赵沛霖.《诗经》学的神圣化与元代《诗经》研究[J].中州学 刊,2002(1). [11]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毗. Characteristicandhistoricalrolethatthestudy oftheBookofSongsinYuanDynasty ZHAOXian-feng.CUIZhi—bo, (SchooloftheHumanities,胁妊University,Baoding071002,China) Abstract:ThestudyofBookofSongsinYuanDynastyputsparticularemphasisOilstudyofZhuxi.Advocating ShiJizhuanbecomingtheorderoftheday.SomostoflitemtorsinYuanDynastyexceptfewreseal屯herjlastlike MaDuanlinandLiGongkaileechedontoShijingJizhuanwhentheyareexplainingandinterpretingSongsand theBookofSongsstudiesalmostbecametheZhuxi§tudy.TheresearcherofYuandynastyhasinheritedthe baseonfactsattitudethatSongDynastyTheBookofSongslearns.Havingmanysidesstudyfromotherre- searchergviewpoint.MostofresearchersinYuanDynastyexploredanddevelopedastheprincipleontheas· pectsofpoetryrhythm,purposeandartistictechnicect.But,compareswithSongDynasty,thatthedoubtspir- itisweakenedalreadygreatly,conceptappearsconservativeabit.ThestudyofBookofSongsinYuanD)rnas· 哆successivelydevelopsfromthestudySongDynasty,isanimportanttransitionalperiodbetweenS0ngDyn_as— tyandQingDynasty,andalsohassomeimpactOilthestudyofMingDynasty.Allinall,thestudyinYuan DynastyisquitesignificantfordevelopmentandtransitionofthestudyofBookofSongs. KeyWords:thestudyofBookofSongsinYuanDynasty;Shijizhuan;MaDuanlin;ShijingDaquan [责任编辑、校对:马春香】 127 万方数据 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 作者: 赵险峰, 崔志博, ZHAO Xian-feng, CUI Zhi-bo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刊名: 河北学刊 英文刊名: HEBEI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2008,28(2)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15条) 1.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965 2.宋濂 元史 1976 3.冯从吾 元儒考略 1986 4.皮锡瑞 经学历史 1929 5.马端临 文献通考 1986 6.袁燮 絮斋家塾书钞 1986 7.刘瑾 诗传通释 1986 8.朱熹 诗辩说 1987 9.朱熹 诗集传 1987 10.赵沛霖 <诗经>学的神圣化与元代<诗经>研究[期刊论文]-中州学刊 2002(01) 11.洪湛侯 诗经学史 2002 12.皮锡瑞 经学历史 1929 13.赵沛霖 诗经学的神圣化与元代诗经[期刊论文]-中州学刊 2002(01) 14.诗经学史 2002 15.洪湛侯 诗经学史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程嫩生 元代诗经学刍议 -中州学刊2008,""(4) 元代政府规定科考<诗经>以朱熹<诗集传>为主,由此,申述朱熹诗经学便成为当时学风之所趋.元代不少诗经学者诸如许谦、梁益、朱倬、梁寅、刘瑾 、朱公迁、刘玉汝、胡一桂、罗复等人虽对朱熹诗经学做了大力卫护,但学术界的尚实精神并未消亡,而马端临对朱熹诗经学的大力挞伐,又给当时的诗经 研究增添了一道靓景.元代诗经学在宋、明诗经学中具有承启作用,我们不能轻视其学术价值.当下的元代诗经学研究所出现的惨淡景况,是由目前学术研 究过于追逐"热点"这一畸形现象所导致的,应该得到及时矫正.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bxk200802024.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8日
本文档为【元代《诗经》学的特征及历史地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447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9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5-28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