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

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

举报
开通vip

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 引言 月经病是以生理现象来命名和确诊的中医病症,也就是说,只要有月经的症状或只要有与月经有关的症状出现于症状群中,无论它是主症还是兼症,都可以给予“月经病”的中医诊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月经病医案中,并非所有的“月经症状”都是症状群中的主症,少数的以上述特征性症状为主症之外,医案中大部分月经病,其月经症状仅仅是与其他症状并见而己,少数月经病不具月经症状,病证只是与月经相关。故月经病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在行经期出现月经症状或伴随经期出现的病证,还包括一切和月经相关的病证。 一、 月经病的病因...

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
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 引言 月经病是以生理现象来命名和确诊的中医病症,也就是说,只要有月经的症状或只要有与月经有关的症状出现于症状群中,无论它是主症还是兼症,都可以给予“月经病”的中医诊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月经病医案中,并非所有的“月经症状”都是症状群中的主症,少数的以上述特征性症状为主症之外,医案中大部分月经病,其月经症状仅仅是与其他症状并见而己,少数月经病不具月经症状,病证只是与月经相关。故月经病的范围不应局限于在行经期出现月经症状或伴随经期出现的病证,还包括一切和月经相关的病证。 一、 月经病的病因病机 月经病是指以月经的期、色、质、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也是女性的常见病。[1] 月经病因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或先天肾气不足,房劳多产,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亏虚而发为月经病。西医认为与卵巢、体内激素调节功能紊乱有关。 二、现代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一)从脏腑论治 多数医家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引起月经病的主要病机,脏腑的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的气血津液都是由脏腑化生而来的。故治疗上多从脏腑角度论治月经病。 许多医家认为[2]认为肾在月经的生理、病理上具有重要地位,月经病从肾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分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及肝阳两虚。“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之本在肾。有医家[3]归纳总结出补肾七发:补肾填津补血法、补肾益气活血法、补肾调肝法、补肾健脾法、滋阴潜阳清热法、温阳补肾法、阴阳互补法。还有医家[4]认为月经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及冲、任、督带脉的损伤有关,但在临床中,由于肾气不足,任冲不调为多见。用自拟“补肾调经汤”治疗月经病35例,疗效颇佳。 闫永彬[5]认为月经其本在胃,其主在肾。胃肾在月经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张玉[6]认为女子主阴,以血为主,月事如常,有赖肝之藏血和肝气疏泄有度。月经与肝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女子在二七与七七三十几年的月经生育期,由于数伤于血,气血偏盛,情绪易激动,每致肝失调达,疏泄无度,任冲不调而为病,故而治疗月经病应从肝论治。 还有不少医家[7]认为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月经乃血所生,故脾胃强健对月经的产生起重要作用。潘玥等[8]也认为脾胃失养即是妇人经水不调的病因,则治疗月经病的基本大法自是调补脾胃。有医家[9]还将近年来补中益气汤在月经病上的临床运用进行整理。发现补中益气汤的运用不限于内科杂病,在月经病治疗中应用亦非常广。只要辨为脾虚气弱、中气下陷,随证加减变化,常可收到满意疗效。 月经疾病病症复杂,变化多端,消除病因,治病求本,是治疗月经病的根本法则。如贾沄[10]用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少女月经不调11例,均获良效。 有医家从情致方面论治月经病[11]认为从心里特点看,女性偏于感性,情绪易于波动,更易于受情志因素的影响。情志变化主要引起气分病变,且内伤七情中,以怒、忧思、恐对妇女病症影响较著,情志因素与月经病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治疗上除了传统的药物疗法之外,还应重视心理治疗,这就是所谓的“欲治其疾,先治其心”。 (二)从气血津液论治 在月经的产生机理中,气血是最基本的物质。从病理变化来说,病在学分者,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病在气分者有气虚、气陷、气郁、气逆等[12]。 徐玉锦[13]认为多种月经病皆可由血瘀所致,在治疗上以血瘀的不同成因,可采用相应的活血化瘀法。张桂珍[14]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月经时,应注意气血的关系。根据淤血论证不同,分别用药。 张海莹[15]指出,治疗月经病应以调经和气为主。治疗上应以调经和气为主,跟据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泻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恢复肝的调达之性,调节肝的阴阳气血,恢复肝的疏泄正常生理功能。戴会芬等[16]认为“郁”是致月经病的常见病因。实证以气滞血瘀为主,虚症以肝肾阴虚为主。实证:治疗皆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为主,方药均以逍遥散,总有效率94%。 曾倩[17]等指出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胖性月经病”的的发生有明显上升趋势。“变体疗法”立足于“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基础上,补肾活血、消脂调经,结合针灸按摩,调其经络,顺其血脉,复其体形,以达疾病向愈的目的。 曲淑艳等[18]认为月经病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而痰浊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通过大量查阅中医古籍中从痰证治月经病的处方,将方药进行分析,总结出治疗月经病的方药的相关配伍主要有七种,其中以行气补血活血祛痰调经法运用最多。同时归纳中医古籍中祛痰治疗月经病方药主要以二陈汤加行气、活血、补血药为主。 于丽均等[19]在胞宫气血周期性变化的基础上,把月经周期分为4个期,认为经前期血海满盈欲溢,应重视气与血的关系。行经期血海由充盈而泻溢,胞宫气血变化急骤,故应重视气顺血和,气血流通,宜在经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活血和血。经后期血海空虚,应重视气血恢复情况,此期以补肾养血为主。经间期是血海由虚至盛之转折,应重视肾气充盛与否,故此期宜滋养经血,温肾助阳,加强补益肝肾作用。临床证明,月经病的周期性治疗行之有效。 杨家禄[20]等认为,月经是妇女正常的分泌物,排泄物之一,胞宫是人体正常的组织器官,经行不畅或失常,会打破正常的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状态,此时易受邪气入侵或致宿疾复发。运用月经排邪的方法即采用活血化瘀法调经之法,促使月经按期正常来潮,以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 (三)从调理冲任论治 冲、任二脉损伤是月经疾病中最重要的发病机制。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汇集之要冲,有调节诸经气血的作用,且与妇女月经来潮关系密切,正如徐灵胎云:“冲脉为血海,女子经水及带之事,全赖乎此。”只有任脉之气通,才能促使月经的来潮和胞宫孕育的正常。感受任何致病因素或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直接或间接损伤冲任,发生病理变化,往往导致月经疾病发生。 但有医家[21]认为,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肝、脾、肾三脏生理功能的体现,通过冲任二脉的循行与其他经脉的关系,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冲任二脉疾病的方药来看,也都是通过治疗肝、脾、肾而达到安冲、固冲、调理冲任、调补冲任的目的。所以说,月经病调理冲任应从肝脾肾三脏辨证论治。 三、月经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针对病因,进行多方位、多途径、系列用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中西医结合用药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快速止血治标,继用中药治本 对流血量多的患者,己婚者应行刮宫术,未婚者可用复方己酸孕酮注射液2mL(长效黄体酮,每支ImL,含己酸孕酮250mg和戊酸雌二醇5mg),肌注,6、24小时内可止血。以后,按复方己酸孕酮2mL,每周1次作为维持量,连用4周停药。血止或血量减少后,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血热者宜清热固冲,气虚者当健脾益气固冲,肾虚者可补肾固冲,血瘀者用祛瘀调经之法,澄源固本。这种方法采用了西医治疗止血迅速、中医药疗效稳固持久的各自优势,在出血这一标证缓解的同时,给中药治本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发挥了中西医的长处,近期、远期疗效都比较满意。 2.益气固冲止血药与抗纤溶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血。 青春期功血患者,临床上多数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淋漓不断或伴有贫血,其他症状均不明显。单用西药或中药疗效都不理想。青春期功血的流血特点,多为流血量多、淋漓不断。由于大量或长期出血,气随血脱,治疗上宜益气固冲止血:另外,功血病人血清及月经血中纤维蛋白裂解产物增多,抑制了内膜螺旋动脉顶端闭合及凝血过程,造成出血量多,用抗纤溶药物往往收效。故本病可采用益气固冲止血和抗纤溶药物联合治疗。益气固冲止血方法以固冲汤为基本方化裁而成。方药:白术20g,黄芪35g,龙骨30g,牡蛎20g,白芍25g,茜草巧g,海螵蛸巧g,棕榈炭25g,地榆炭25g,侧柏炭巧g,大蓟巧g,红鸡冠花40g,续断 20g。云南白药lg,日3次用上药冲服;抗纤溶药物:氨甲环酸注射液0·4g加入10%葡萄糖液 40、50mL,静脉注射。也可用肾上腺色腙注射液10mg,日2次肌注,或肾上腺色腙片10mg,日3次口服。两种疗法同时应用疗效较好。 3.扶正益气与支持疗法结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长期或大量出血并伴有贫血的患者,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摄血无权,冲任不固,故表现为流血不止,长期不愈。因此,要扶护正气,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这是治疗本病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护正气:一般选用十全大补汤(丸)、八珍场、人参养荣汤(丸)、归脾汤、人参归脾九:支持疗法:采用小剂量,间断输给新鲜全血,每次100一200mL,每周1次,连用3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通过上述治疗,机体状态可以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治疗,多半奏效。 4.近40多年来,很多学者应用“肾主生殖”理论并与卵巢周期变化相结合,相应采用(卵泡发育期)一活血化瘀(排卵期)一补肾(黄体生成期)一活血调经(黄体萎缩期及经期)为周期立法用药的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功能障碍性失调及功血(无排卵型)取得成功的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治疗上以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对暴崩濒死,短期大出血伴严重贫血或休克者,应积极止血抗纤溶剂,宫缩剂,补液输血,中药回阳救逆等抢救措施,血止病情稳定再行中药人工周期调经巩固疗效。对淋漓不净至漏者除以中药人工周期调经排卵外,注意抗炎治疗。若中药使用℃天血仍不止者,应加用激素治疗。对止血调节期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一般3个周期为1个疗程,停药后观察自然月经周期的建立[22]。 (二)闭经 1.中药周期疗法 依据现代医学理论中月经产生的机理,按卵巢周期性变化规律,结合辨证论治。在月经后期或黄体酮撤退出血后,常用山茱萸、女贞子、早莲草、鳖甲胶、菟丝子、山药等滋阴补肾,调养冲任,促进卵泡的发育及肾阴的恢复:经间期,即排卵前期及排卵期,以补肾活血,促排卵为重点,使气充血活而功能增强,常用药物有:丹参、桃仁、刘寄奴、@(蛰)虫、赤芍、天花粉等,以促使阴转阳,提高排卵率。排卵之后的分泌期,以补肾阳、调冲任为治法,健全黄体功能。常用巴戟天、仙茅、仙灵脾、补骨脂等药物。经前期则应进一步以活血调经为主,促进月经正常来潮,月经期,以活血化瘀为主,促使子宫内膜剥脱。 2.西药人工周期与中药人工周期相结合 单纯应用中药人工周期3个月,未能再现月经时,应配合西药人工周期疗法,以改善雌激素水平和黄体功能。首先令闭经患者服用补肾活血药10~15日,而后再用黄体酮20mg,连续5日,以期月经来潮,月经来期第5日,开始囗服己烯雌酚1mg,每日1次,连服21日,月经周期第12日始,用绒促性素,每日1000U,连用 5日,第1 8日,用黄体酮20mg,每日1次,连续用药5日。在应用西药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病因及病症配合中药周期疗法。 3.中药与西药促排卵药物相结合 枸橼酸氯米芬具有诱发排卵的作用,单纯应用枸櫞酸氯米芬在用药期间比较有效,一旦停药月经又复闭止,所以枸橼酸氯米芬促排卵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应用其与中药活血化瘀、化滞行气类药物相结合,有利排卵,效果显著,而且多数患者在停药后也能维持持月经按月来潮。 (3) 痛经 痛经主要是由于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疏通受碍,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营则痛。临床病因可分为气凝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因此要辨证用药,方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张力升高,子宫收缩加剧,及子宫颈口狭窄,及精神、神经因素影响,静推安定有以下作用:起到镇定安神作用。安定脂容性高,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脑组织,很快出现中枢神经轻微抑制作用而减轻子宫强烈收缩对大脑的不良刺激。一般用量10mg,3分钟静脉注入,多数患者很快安静入睡;安定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能选择性地使子宫颈肌纤维松弛。 2.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的一枝绚丽奇葩,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祖国医学认为神阙穴(肚脐)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现代研究提示:脐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同全身皮肤比较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容易穿透,易于弥散。脐外皮与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两侧有腹壁下动脉和下静脉,并布有丰富的血管网,对药物的敏感度高,吸收迅速。故余用许氏痛经外敷散(改其中黄酒为654一2,以增加解痉止痛之功能)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较好效果。 3.临床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提示不孕症中伴有痛经者占56 ‰并且发现痛经一旦消除,患者也随即受孕。因此在临床痛经合并不孕症的患者中应先治疗痛经,可见故人所谓“种之先调经,经调孕自成”的观点之正确。 (4) 经前期综合征 1.中医治疗为主,西药治疗为辅 因为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辨证遣方用药,是以治本为主,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和气血,使脏腑功能协调。可以辨证分型治疗,亦可运用中医理论,结合月经周期内分泌变化而拟用相应方药论治,即人工周期疗法。卵泡期以滋肾补血益冲为主,兼顾肾气;排卵期佐以助阳理气活血;黄体期以助肾阳为主;经前期及月经期以活血调经为主。并可在黄体期配合西药治疗。见效后可逐渐停服西药,继用中药巩固疗效,从根本上治愈本病。 2.结合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 在治疗本病前可进行相关方面的激素测定,并根据其结果选择所用药物。如肝郁型患者催乳素含量明显增高,中医治疗除辨证用疏肝解郁的药物外,西药可有针对性地选择溴麦角隐亭治疗;如果孕酮低可配合应用黄体酮,中药则在黄体期着重于温补肾阳,有提高孕激素水平的作用,如果上述两项未见明显异常,西药则可采用对症处理,这样就避免了盲目用药,减少了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同时使临床疗效提高。 (5)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应针对病因及临床症状,进行多方位、多途径、系统用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个体化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中西医结合用药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激素与中药联合应用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减少所引起的,因此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以雌激素治疗为主(对雌激素有禁忌症者除外),因其有使子宫内膜增殖、癌变的危险性,故多主张尽量用能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或同时加用孕激素治疗。如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可以先用小剂量雌激素,以补充雌激素减少的一部分,同时配合中药辨证施治,重在补肾。肾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通过调整肾阴阳可以使已失去平衡的阴阳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平衡,而使症状得到改善。待症状减轻后即可以停服激素类药物,继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巩固疗效。 2.镇静剂和中药联合应用有些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以精神神经症状为主,用激素有时不能缓解症状,可使用一些镇静剂治疗,使患者情绪稳定,保证睡眠,同时用中药治疗,或滋补肝肾,清心安神或益气养血,以平衡阴阳,心有所养,则诸证可消。 3.刮宫止血,继用中药治本对于围绝经期月经紊乱,阴道流血不止的病人,应先刮宫以迅速止血,同时又可明确诊断。术后配合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重在滋肾调肝,扶脾固冲任。使得血不安行。患者平稳渡过此期。 (六)多囊卵巢综合征 1.由于PCOS的复杂病理和症状,其治疗不仅是月经和不孕的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同时须注意预防和阻抑远期并发症。 2.众多的临床病例表明,PCOS的病理核心在于卵巢病变,诱发卵巢恢复排卵,不但能够使月经失调和不孕得到治疗,同时内分泌及代谢紊乱,以及由其引起的并发症等问题,均能随之而解决。因此,如何恢复排卵或成功促排卵,一直是PCOS研究的焦点之一。 3.西医治疗是用激素疗法恢复排卵和防止子宫内膜癌变。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药物有过敏反应者,主张双侧楔形切除、1 /3卵巢组织,术后复发者,考虑低量x线照射垂体及卵巢。但因激素治疗副作用大,手术后并发症高,甚至照射造成不可逆的结果。 4.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具有多靶点多环节作用的特点和优势,目前有关PCOS中医辨证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和疗效评价的研究尚处于开始阶段,分析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文献,但共同认为滋肾养精是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的有效方法,并应辅以祛痰,或化瘀等方能提高促排卵治疗的效果。 5.单纯应用西药,具有排卵率高而受孕率低的缺点。原因是PCOS患者长期慢性无排卵,而应用枸橼酸氯米芬脲促性素/绒促性素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损害了子宫内膜容受性,且前者常存在抵抗现象,后者的费用偏高,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联合使用中药是非常有必要的,中药恰当的调整了体内激素水平,提高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避免了黄体期功能不全,有利于孕卵着床,同时加强对卵泡发育监测,从而提高了受孕率,降低了流产率。 结论 张景岳曰:“夫经者,常也,一有不调则失其常度而诸病见也”。《丹溪心法》云:“经水不调,不能成胎"。由此可见,月经正常是女性全身健康的标志:月经失调是机体平衡失调的一种征象,且经调与子嗣关系密切。正基于此,历代医家的妇科专著,多将月经疾病作为卷首或各论疾病的第一章进行讨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36—55. [2]丁森军.从肾论治月经病[J].浙江中西医联合杂志,2009,19(3):156—157 [3]王少玲.治疗月经病要重视补肾[J].中医杂志,2008,49(11):1050—1051 [4]卢江虹.补肾调经汤治疗妇女月经病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22(1):13—14 [5] 闫永彬,崔璨,彭勃.也论“肾者,胃之关也”[J].中医杂志,2006,47(10):795 [6] 张玉.月经病从肝论治刍议[J].泔肃中医,2002,15(4):71—72 [7] 解月波.疏肝法对肝郁证月经病血清作用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55 [8] 潘玥,王晓明,王宏业.月经病辨治脾胃[J].光明中医,2008,23(8):1009—1010 [9] 张少聪,陈晓峰,郑进福.补中益气汤治疗月经病研究进展[J].医护论坛,2009,6(1):149—150 [10] 贾沅.四逆散合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少女月经不调11例[J].甘肃中学院学报,2003,20(3):40—41 [11] 秦婷,张少聪,陈文桂.浅议情志因素与月经病的关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68(2):68—69 [12] 程绍恩,夏月辉,戴秀敏.妇科证治心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3] 徐玉锦,金大虎.月经病的从瘀论治[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900—901 [14] 张桂珍.活血化瘀法在月经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药,2004,32(1):74—75 [15] 张海莹.从肝论治月经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33 [16] 戴会芬,孟雅哲,潘爱英.从郁论治月经病23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7,6:14—15 [17] 曾倩,邓琳雯,裴红鸽.“变体疗法"与“胖性月经病"[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95—96 [18] 曲淑艳,吴效科.中医古籍从痰证治月经病的方药特色[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11):631—632 [19] 于丽均,王东红,赵珩.月经病的周期性治疗[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0(1):50—51 [20] 杨家禄,郭素英.月经也是治疗妇女杂病排邪的方法之一[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253—254 [21] 王联庆,高阳,徐建华.月经病调冲任从肝脾肾辨治体会[J]陕西中医,2004,25(1):94—95 [22] 罗晶瑶,张海民·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体会·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4,6(13):40
本文档为【关于月经病的文献综述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887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4KB
软件:Word
页数:12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19-02-26
浏览量: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