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曹龙琪金融学章节概念及课后答案

曹龙琪金融学章节概念及课后答案

举报
开通vip

曹龙琪金融学章节概念及课后答案第一章 货币概述 本章重要概念 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中,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人类社会最初的商品交换相对应的商品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当时只是有了剩余产品而交换,还没有专门的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所以称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这种商品...

曹龙琪金融学章节概念及课后答案
第一章 货币概述 本章重要概念 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中,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人类社会最初的商品交换相对应的商品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当时只是有了剩余产品而交换,还没有专门的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所以称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这种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 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这种特殊商品(黄金、白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它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货币量层次划分: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价格标准: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和货币单位曾经是一致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本身重量单位名称分离了。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铸币:是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本位币: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并有其独特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其特点如下①自由铸造。②无限法偿。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无限法偿:即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也即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货币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银行券: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确定。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消除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的混乱局面,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以美国怀特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浮动汇率制度:汇率随市场浮动,各国政府对汇率的变动不予干预的汇率制度。 管理浮动汇率体系:管理浮动汇率体系是浮动汇率体系中的一种,在该体系中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或维持在对本国有利的水平上。 联系汇率制度:所谓系汇率制度,是指将本地的货币与某种特定的外币相挂钩,按照固定的汇率进行纸币的发行与回收的一种货币制度。 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的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因此,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区域货币一体化:所谓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 欧洲中央银行:欧洲货币联盟的执行和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是跨国家的银行,为欧洲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超国家金融机构,且与各成员国中央银行的并存,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在组成结构上的一个创举。 欧元:欧元是欧盟各国统一使用的唯一法律货币,是区域货币的代表,其中罗伯特·蒙代尔因倡议并直接设计了区域货币——欧元,他因此获得了“欧元之父”之誉。 本章思考题 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起源的? 马克思依据货币根源于商品的理论,用以下两种方法阐述货币的起源。 (1)抽象的逻辑分析法 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方法,说明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而且这种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形式。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有过四种价值形式,它们分别是①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③一般价值形式;④货币价值形式。这四种价值形式的发展,解决了“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成为货币”的问题,使货币从商品中脱离出来,成为一般等价物。 (2)具体的历史分析法 马克思运用具体的历史分析方法,通过考察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来揭示货币的产生,侧重说明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马克思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进行分析,认为在原始共同体中,劳动产品归整个共同体所有,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不同生产者分别生产不同产品,产生了产品品种单一性和消费需求多样性的矛盾,从而出现了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要求。但私有制的存在使劳动产品的交换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 马克思运用上述两种分析方法,科学地揭示了货币之“谜”。从中可以得出①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适应交换的需要而自发地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②商品变成货币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产物。③商品变成货币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即四种价值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总之,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根源于商品,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自发地产生。 2.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述货币“质”的规定性? (1)货币“质”的规定性实际上就是要解决“什么是货币”的问题,并对货币的本质作出理论说明。 (2)货币“质”的规定性在于货币是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货币形态出现过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等四种不同类型。 3.试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类型。 (1)实物货币。即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币。它们具有以下条件和特征①普遍接受性;②价值稳定;③价值均质可分性;④轻便和易携带性。据此条件和特征,金属货币最为适宜,其中又以金为典型。 (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作为实物货币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证,故亦称用纸币。代用货币都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保证,可以自由地用纸币向发行机构兑换成金、银等实物货币。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有明显的优点①印制纸币的成本较铸造金属币为低;②避免了金属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有意切割;③降低了运送的成本和风险。 (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信用货币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4.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马克思对货币量有“窄”的定义和“宽”的定义之分。 (1)“窄”的定义是指以金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 (2)“宽”的定义是指包括银行券,汇票、支票甚至商业票据等信用货币在内的实现货币职能的各种货币形式。 马克思之所以要将货币量的范围作宽窄不同的划分,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马克思把任何时候都不受限制的、可以稳定地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金铸币视为流通的基础,而在研究现实经济问题时,马克思就不能不从“窄”的货币范围走向“宽”的货币范围。 5.试述我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的根源及其后果。 (1)我国长期以来,人们观念中的货币量范围就是指现金,习惯上统称为人民币。传统观念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出于“理论考证”,依据马克思所说的通货的量“指的是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 ②来自“国外引进”,承袭前苏联20世纪上半叶的观点,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商品交换。由此,也就不承认非现金结算即存款的转移属货币流通范围。 ③依据“实际情况”,在我国过去实行严格的高度集中的资金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下,存款和现金不能够自由转化,而存款部分总是在银行帐户上转来转去,收支相抵等于零,故也谈不上有存款货币量的探讨问题。 (2)认识的片面导致了实践的片面,主要表现为: ①不承认转帐结算领域中的存款属货币,实质上否认了这个领域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存在,这显然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不符; ②衡量货币流通状况是否正常只着眼于一个指标,即现金流通量和社会商品零售额之间的比例; ③分析物价上涨只局限于一个原因,即现金发行过多,由此认为控制现金发行和组织现金回笼是稳定物价的唯一办法; ④无视存款通货的膨胀,简单推论只要现金发行不超计划,预期的信贷平衡即可实现,通货膨胀(确切地说是指现金的膨胀)也能制止。 6.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 (1)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3)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的划分标准主要为货币的流动性。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4)我国目前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内容如下: M0=现金;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 7.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如何? (1)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2)两者的区别是①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地形成的;而价格标准则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②金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为了衡量商品价值的;规定一定量的金作为价格标准,是为了比较各个商品价值的不同金量,并以此来衡量不同商品的不同价值量。③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商品的价值量将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是货币单位本身的重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 (3)两者联系表现在,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而作出的技术规定。有了它,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作用才得以发挥。因此,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 8.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有哪些特点? 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不能是观念上的,必须是现实货币。 (2)不需要有足值的货币本体,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只是一种媒介,转瞬即逝,所以,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 (3)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在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条件下,交换过程分裂为两个内部相互联系而外部又相互独立的买和卖行为。这两个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开了,货币流通手段的职能“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9.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贮藏作用有哪些进展? 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贮藏除了作为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外,其作用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在: (1)作为流通手段准备金的贮藏。即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保持再生产的连续性,能够在不卖商品的时候也能买商品,就必须在平时只卖不买,并贮藏货币。 (2)作为支付手段准备金的贮藏。即为了履行在某一时期支付货币的义务,必须事前积累货币。 (3)作为世界货币准备金的贮藏。即为平衡国际贸易和其他收支差额而用。 10.与流通手段相比,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有哪些特点? 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与流通手段相比较,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有以下特点: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物;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则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环节。 ②流通手段只服务于商品流通,而支付手段除了服务于商品流通外,还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 ③就媒介商品流通而言,二者虽都是一般的购买手段,但流通手段职能是即期购买,支付手段职能是跨期购买。 ④流通手段是在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作用,而支付手段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下发挥的作用。 ⑤货币赊销的发展,使商品生产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很长的支付链条,一旦某个商品生产者不能按期还债,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严重时会引起大批企业破产,造成货币危机。所以,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与扩展为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创造了客观条件。 11. 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1)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2)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 (3)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货币准备制度是为稳定货币设立的。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虽然不能再兑换黄金,但仍然保留着发行准备制度。各国准备制度不同,但归纳起来,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家债券、商业票据、外汇等。 12. 典型的金本位制具有哪些特点?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 (1)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其主要特点是: 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包括银铸币和铜镍币则限制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 ②价值符号包括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使各种价值符号能够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进行流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③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入国境。由于黄金可以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从而保证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外汇汇率的相对稳定。 (2)金币本位制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使得货币的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外汇行市相对稳定,不会发生货币贬值现象。 13. 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1)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金银的比价。 (2)用法律规定金银比价,这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称“格雷欣法则”。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3)因此,在金银复本位下,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在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 所以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14. 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1)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是在一国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虽然不允许自由铸造金币,但允许黄金自由输出入,或外汇自由交易。 (2)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并不铸造金铸币,也不允许公民自由铸造金铸币。流通界没有金币流通,只有银行券在流通,银行券可以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兑换黄金。 (3)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实行的条件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拥有大量用来平衡国际收支的黄金储备。一旦国际收支失衡,大量黄金外流或黄金储备不敷支付时,这种虚弱的黄金本位制就难以维持。 所以,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都是一种残缺不全的本位制。 15. 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基本特点是: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 (2)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兑换黄金。 (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货币流通是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4)这种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通过货币政策保持货币稳定和汇率稳定。 (5)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货膨胀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 (6)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随着银行转账结算制度的发展,存款通货的数量越来越大,现钞流通的数量越来越小。 16. 为什么说不理解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金融? 当代金融领域的重大课题,几乎都与货币制度由金属货币制度演变为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有关。当代金融可以发挥调节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结构平衡、稳定物价、提高效益的功能。这种功能产生的前提,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建立,而如何更好地实现上述功能,则是金融研究的中心课题。因此可以说,不理解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就不能理解当代金融。 17. 一国两制下香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港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港币的发行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为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港币的发行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 (2)香港货币单位为“元”,简称港元,用符号“HK$”表示。 (3)港元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7.8港元兑换1美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外汇基金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和支配,主要用于调节港元汇价。 (4)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外汇管制,港币可以自由兑换,外汇、黄金、证券、期货市场完全放开。 18. 什么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谋求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目前解决的状况如何? (1)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②汇率制度的确定。③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2)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手段的发展。具体体现在这一制度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并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以及保证国际收支的失衡能够得到有效而稳定的调节。 (3)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本位制)以及当前的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发展历程。 (4)目前,多元化的储备体系基本上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基准货币国家与依附国家相互牵连的弊端,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以主要货币汇率变动为主的多种汇率体系安排能够比较灵活地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多变的状况。在这种国际货币制度中,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行,各种调节机制相互补充,而不是单单依靠哪一种调节手段,从而缓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条件下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的困难,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当前国际储备多元化体系下,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国际清偿力的增长既没有金本位条件下的自发调节机制,又没有形成国际货币基金对其全面控制。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使外汇市场动荡混乱,汇率剧烈波动,加上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缺陷,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产生消极影响。 19. 试述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及前景。 自20世纪60年代美元危机不断爆发以来,有关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建议与方案就层出不穷,而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国际货币本位的确定和汇率制度的选择这两个方面,其中国际货币本位的改革又是最基本的。 (1)国际货币本位的改革 有关国际货币本位改革的观点有四种:其一是恢复金本位理论,认为黄金是理想的国际储备资产和本位货币,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自动的调节机制。其二是恢复美元本位制,认为美元在国际支付或国际储备中依然占有绝对优势,推行美元本位的基础仍然存在。其三是多种货币本位论,认为目前多元化的货币本位是世界趋于多中心、多极化形势的必然产物,没有必要进行改革。其四是世界统一货币本位论,即建立世界性中央银行,发行世界统一货币。 以上四种国际货币本位观点,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相当困难,当前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货币本位制仍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而未来的国际货币本位改革及演变的方向是朝世界统一的货币本位发展。 (2)国际汇率制度 就汇率制度改革而言,在目前实行理论上的完全固定汇率制度或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都是不可能的。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实际上是允许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是在条件成熟时恢复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至于其发展的进程,一方面取决于各主要国家之间货币合作的密切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国际储备货币的发展状况。 20. 试述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演变发展过程。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欧共体早期的货币一体化。这一时期从1958年欧共体诞生起至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成立之前止。欧共体诞生之初,货币一体化并非各国政策协商的中心,仅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提出。。 (2)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运作。这一时期自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成立至1989年《德洛尔报告》出台止。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正式成立。其核心内容是实行一种可调整的内部固定汇率制。 (3)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实现。这一时期自1989年《德洛尔报告》的提出起延续至2001年货币联盟最终实现为止。 1)1989年4月,《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报告》(即《德洛尔报告》)获准实施。《德洛尔报告》指出,经货联盟的实现应当分三个阶段完成,并且应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①所有成员国的货币自由兑换;②资本市场完全自由化与金融市场一体化;③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 2)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达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马约》),决定以欧洲联盟取代欧共体,并正式确立建设欧洲经货联盟和政治联盟的目标。此外,《马约》还提出了欧洲经货联盟分三阶段进行的具体时间表,规定了各国单一货币的五项趋同标准。 3)1995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通过《马德里决议》,将未来的欧洲单一货币正式定名为欧元,并确认经货联盟第三阶段于1999年1月1日准时启动。 4)1998年6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欧洲货币局在按时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之后自行撤销。 5)1999年1月1日开始的欧洲经货联盟第三阶段中,欧元成为参加国的非现金交易的“货币”,即以支票、信用卡、电子钱包、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进行流通,各国货币同欧元的汇率被最终锁定下来,这些国家的货币职能也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接管。 6)自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区11国将把总共700亿的现金欧元投入流通领域,在至当年6月30日止的半年时间里,欧元与各国的原货币同时流通。到2002年7月1日欧元区内各国的货币已完全退出流通,欧元成为欧元区11国的唯一货币,欧洲单一货币宣告正式形成,欧洲的货币一体化进程就此顺利完成。 由此,一个以欧洲中央银行为决策中心,以各成员国中央银行为信息与执行机构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作为欧洲货币联盟的全权管理机构而最终出现在国际货币舞台上。 第二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本章重要概念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它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买方信贷: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 银行信贷:国际间的银行信贷是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这种信用形式一般采用货币贷款方式,并事先指定了贷款货币的用途。它不享受出口信贷优惠,所以贷款利率要比出口信贷高。 国际租赁:国际租赁是国际间以实物租赁方式提供信用的新型融资形式。根据租赁的目的和投资加收方式,可将其分为金融租赁(Financial Lease)和经营租赁(Operating Credit)两种形式。 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外国企业向进口企业提供机器设备、专利技术、员工培训等,待项目投产后进口企业以该项目的产品或按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规定的收入分配比例清偿债务的信用方式。 信用工具: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商业票据:所谓商业票据,就是以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能够实现,所掌握的一种书面凭证。分为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两种。 银行票据:银行票据是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银行票据有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由银行承兑。 背书: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是转让票据权利的重要方式。背书按照其目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转让背书,即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的的背书,二是非转让背书,即以设立委托收款或票据质押为目的的背书。 承兑: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一种票据行为。 信用证: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对第三者发出的、授权第三者签发以银行或存款人为付款人的汇票。信用证包括商业信用证和旅行信用证两种。 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股票持有人即为公司的投资者,即股东。 债券: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债券按发行者的不同分为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等。 信贷资金:信贷资金指在再生产过程中存在和发展的以偿还为条件的供借贷使用的货币资金。 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指通过金融市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指通过金融中介组织间接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即资金供给者与金融中介组织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和资金需求者与金融中介组织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构成了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间接债权债务关系。 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Derivative Security)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由这种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合约。 远期:远期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 期货: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统一规定。 期权: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利的交易。期权合约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 掉期:掉期是一种由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 信贷资金运动:信贷资金是以偿还为条件供借贷使用的资金。信贷资金的集聚、分配和再分配即循环运转的活动,构成了信贷资金的运动。 信贷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利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单利:单利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 复利: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的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通称“利滚利”。 终值:终值也称本利和或到期值,是指本金在约定的期限内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出每期的利息,将其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到约定期末的本金和利息的总额。其计算公式为:F=P(1+i)N 现值: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间的终值在现在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F P= ———— (1+i)N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指的是在市场存在多种利率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费雪效应: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指的是预期通货膨胀变化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动的效应。如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可贷资金的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可贷资金的均衡价格(利率)上升。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问题。“流动性陷阱”相当于货币需求线中的水平线部分,它使货币需求线变成一条折线。 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信贷配给:所谓信贷配给,这里是指在给定银行贷款利率和出现超额资金需求的情况下,银行采用非利率手段拒绝部分贷款需求。 寻租行为:所谓寻租行为,这里是指企业在资金需求难以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为争取资金而采取非价格等不合规手段的疏通活动。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信用?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信用从经济意义上看,它的含义是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2)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的产生与存在同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有关特征高度相关 (3)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资金以及社会总资金在其循环周转过程中存在有大量的闲置资金,闲置货币资金在客观上具有再使用的本能要求。 (4)在大量货币资金因各种原因被闲置起来的同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又产生了对货币资金临时性的要求,需要借入资金。 可见,信用的产生起因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个经济单位出现资金赢余,而另一个经济单位出现收支不抵时,便形成了双方借贷关系的基础。通过信用,将这些资金在社会范围内抽余补缺,以一方面的闲置抵补另一方面的短缺,就会使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高,社会的产出规模增大,人们的福利也会因此而增加。 2.试述信用的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信用是以授信人对受信人偿债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贷双方的相互信任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借贷行为是借贷双方追求收益(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结果。债权人将闲置资金借出,都是为了获取闲置资金的最大收益,避免资本闲置所造成的浪费;债务人借入所需资金或实物同样为了追求最大收益(效用),避免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生产中断。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信贷资金总是以产业资金运动和商业资金运动为基础而运动的,它有两重付出和两重回流,表现出的公式是:G—G—W…P…W′—G′—G′ 3.试述信用的基本职能。 (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通过信用活动就可以把社会经济运行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聚集起来,投入需要补充资金的单位,从而使国民经济更有效地运行。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信用一方面把社会资金积累和集中起来,另一方面又通过特有的资金运动形式把这些资金分配出去,这里,信用的分配职能主要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信用还能对生产成果进行再分配。 (3)将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信用通过积累、集中和再分配社会资金,调剂社会资金的余缺分配,按照经济利益诱导规律,全社会资金利润率趋于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在宏观上,通过信用活动调节货币流通,通过信用活动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信用活动还可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在微观上,通过信用促进或限制某些企业或某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扶植或限制某些企业的发展。 (5)提供和创造信用流通工具。信用关系发生时,总要出具一定的证明,这些信用证明就是信用流通工具,如期票、汇票、本票、支票等。 (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无论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一个部门的经济状况,都在银行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根据银行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国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不尽合理的经济结构。 4.试述信用的主要形式。 按信用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1)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Bank Credit) 银行信用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3)国家信用(National Credit) 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4)消费信用(Consumer Credit) 消费信用是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分为:①赊销方式,②分期付款方式,③消费贷款方式。 (5)国际信用(International Credit) 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国际信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①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②银行信贷(Bank Credit);③市场信贷(Market Credit);④国际租赁(International Leasing Credit);⑤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⑥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5.试述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1)商业信用直接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相联系,有其广泛的运用范围,因而它构成了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得到广泛发展,成为普遍的、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几乎所有的工商企业都卷入了商业信用的链条。 商业信用在调节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交易费用、加速商品流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2)但它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①严格的方向性。商业信用严格受商品流向的限制。 ②产业规模的约束性。商业信用所能提供的债务或资金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基础的,它最终无法摆脱产业资本的规模限制。 ③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商业信用是由工商企业相互提供的,如果某一环节因债务人经营不善而中断,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债务链条的中断,引起债务危机的发生,甚至会冲击银行信用。 由于上述局限,使商业信用具有分散性、盲目性的特点,所以它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6.试述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也包括其他金融机构。当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筹集资金时又作为债务人承担经济责任。 (2)银行信用所提供的借贷资金是从产业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银行信用在规模、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3)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信息的规模投资,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有效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其结果是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银行信用的上述优点,使它在整个经济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7.什么是信用工具?它有哪些类型和基本要求? (1)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2)信用工具按不同的标志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有: ①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②按可接受性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使用工具。 ③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3)任何信用工具都应该具有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这四个特性。 ①偿还性。这是指信用工具按照其不同的偿还期偿还的要求。大多数信用工具都既要还本,也要付息,但股票和永久债券则只付息不还本。 ①收益性。购买或持有信用工具,不仅要求还本,还希望带来利润,这是购买者的本能要求。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收益率是年净收益与本年的比率。 ③流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经济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变现的能力。 ④安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的持有者收回本金及其预期收益的保障程度。信用本身就包含有风险因素,买卖信用工具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一定风险。 8.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1)金融衍生工具(derivative security)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上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一种特定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它又指由这种交易方式所形成的一系列合约。 (2)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①转移价格风险。这是衍生工具的一个基本经济功能。这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即在利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冲抵的机制,进而达到保值的目的。 ②形成权威性价格。期货交易所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正规化的统一市场,所有的期货交易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达成,影响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都能在该市场上体现,由此形成的价格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基础资产的真实价格。 ③提高资产管理质量。衍生工具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对象。同时,工商企业也可利用衍生工具达到优化资产组合的目的。 ④提高资信度。在衍生市场的交易中,交易对方的资信状况是交易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9.述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及其相互关系。 (1)从来源情况看,信用资金由居民储蓄、工商业的闲置资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政府的收支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①居民储蓄。居民的货币支出是以其货币收入为限度的。一般来说总是要保持有一定的节余。这些盈余资金成为信用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其中,居民储蓄存款构成间接金融信用资金的主体,而购置股票和债券的盈余资金则成为直接金融信用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工商企业的闲置资金。工商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既是巨大的货币资金需求者,又是巨大的货币资金供给者。 ③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巴塞尔协议规定,一般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④政府收支的盈余。当支出小于收入时,就会出现收支盈余。如果政府将盈余资金存入银行就形成了信用资金。 (2)信贷资金的运用 我国银行系统的信贷资金运用主要包括①各项贷款;②黄金占款;③外汇占款;④在国际金融机构负债;⑤财政借款;⑥其他运用。其中,各项贷款占全部信贷资金运用的90%以上。 (3)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关系 信贷资金来源与信贷资金运用的关系粗略说来即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关系。对这一问题自19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是存款决定贷款,也有些学者认为是贷款决定存款,还有些学者认为既有存款决定贷款,也有贷款决定存款。我们的观点是贷款决定存款。 10.如何遵循信贷资金运动规律,防范信用风险的产生? (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是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 (2)信贷资金运动形式就是G—G—W—G′—G′。这个包含有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G—G为第一阶段,即由银行向企业提供生产经营资金;G—W—G′为第二阶段,即生产经营资金发挥作用,通过生产过程,价值有了增殖,并实现了已经增殖的产品的价值;G′—G′为第三阶段,即银行收回贷款并取得利息。 (3)防范信用风险,要遵循信用资金运动规律,必须注意: ①信贷资金运动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所决定,各阶段工作的内容和侧重点也各异。第一阶段(G—G)是贷款的投向和投量的选择,第一阶段对贷款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决定意义;;第二阶段(G—W—G′)是如何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职能作用,加速周转、增殖并随之实现的问题,而信贷资金的归流和增殖是以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为条件的,所以决不能忽视第二阶段的关键作用;第三阶段(G′— G′)需要研究的是贷款利息的大小和贷款周转速度问题,第三阶段是信贷资金运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利息的取得又可使信贷扩张并进行再分配。 ②要重视对信贷资金运动进行全局的、长期的、战略性方向的研究。信贷资金的运动以银行为中心,贯穿于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由信贷资金运动规律作用所实现的贷款经济效益,首先应该是最优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不仅要重视信贷资金微观经济效益的实现,更要重视对信贷资金运动进行全局的、长期的、战略性方向的研究。 11.试述马克思对利息本质的论述。 (1)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借贷资本家把货币作为资本贷放出去后,由职能资本家使用,生产出利润(平均利润),生产或流通过程结束后,职能资本家归还所借资本,并把利润的一部分支付给借贷资本家,作为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 (2)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对于借入者来说,借贷资本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会替他生产利润,但利润也不能全部归借入者,须分割部分利润给予贷出者。 (3)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所以,作为利润一部分的利息只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利润和剩余价值实质上是同一物,利息对利润的分割也就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12.什么是利率?它是如何分类的?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 利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经济生活中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 (1)按照计算日期不同,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 (2)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单利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的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通称“利滚利”。 (3)按照性质不同,利率又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两种。名义利率是指货币数量所示的利率,通常也即银行挂牌的利率。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差数。 (4)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确定的利率,在整个借贷期间内,利率不因资金供求状况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保持稳定不变。浮动利率是指借贷业务发生时,由借贷双方共同确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利率。 (5)按形成的方式不同,利率可分为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两种。官方利率是指一国政府或货币管理当局(通常为中央银行)所确定的利率;市场利率是指借贷双方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争所形成的利率。 13.试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1)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Ms)是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 (2)货币需求(L)则是内生变量,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3)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无关。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比。 (4)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问题。 14.试述IS─LM框架下的利率决定理论。 如下图所示:i LM i* E IS o Y* Y (1)IS曲线代表投资等于储蓄时的收入(Y)与利率(i)点的组合轨迹,在IS曲线上的任一点,实体经济部门均处于均衡状态。 (2)LM曲线代表货币供求均衡时收入(Y)与利率(i)点的组合轨迹,在LM曲线上的任一点,货币部门均处于均衡状态。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LM曲线是一条折线。 (3)只有当实体经济部门和货币部门同时达到均衡时,整个国民经济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均衡的利率水平同时被决定。 15.试述利率杠杆的功能。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率杠杆的功能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 (1)宏观调节功能 ①积累资金。资金总是一大短缺要素。通过利率杠杆来聚集资金,就可以收到在中央银行不扩大货币供给的条件下,全社会的可用货币资金总量也能增加之效应。 ②调节宏观经济。利率调高,一方面是拥有闲置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受利益诱导将其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全社会的资金来源增加;另一方面,借款人因利率调高而需多付利息,成本也相应增加,从而促使全社会的生产要素产生优化配置效应。国家利用利率杠杆,在资金供求缺口比较大时(资金供给<资金需求),为促使二者平衡,就采取调高存贷款利率的措施,在增加资金供给的同时抑制资金需求。运用利率杠杆,还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③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利率的存在与变动能够把部分现实流通中的货币转化为积蓄性货币,能够把消费货币变成生产建设资金,同时推迟现实购买力的实现。 ④分配收入。利息的存在及其上下浮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改变,从而调节国家与人民、国家财政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以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 (2)微观调节功能 从微观角度考察,利率作为利息的相对指标影响了各市场主体的收益或成本,进而影响了它们的市场行为,利率杠杆的微观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激励功能。利息对存款人来说,是一种增加收入的渠道,高的存款利率往往可以吸收较多的社会资金;利息对于借款人来说,为减轻利息负担,增加利润,企业就会尽可能地减少借款,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途径,按期或提前归还借款。 ②约束功能。利率调高会使企业成本增大,从而使那些处于盈亏边沿的企业走进亏损行列,这样,企业可能会作出不再借款的选择;其他企业也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而且会更谨慎地使用资金。 16.试述如何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是个渐进改革的过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应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相对我国票据市场和国债市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规模较大,同业拆借利率比贴现率、再贴现率和国债利率对金融机构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同业拆借利率变动更能及时、可靠反映资金市场的变化情况。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首先从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开始。 (2)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 (3)逐步推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目前实行了“存款利率放下限管上限”的浮息制度。未来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形势最终取消上限管理。 (4)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其中关键是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机制,以及形成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影响的机制。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加强我国金融间接调控,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和提高竞争力。 第三章 金融市场 本章重要概念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之所以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场所,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与市场的一般含义相吻合;之所以同时又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机制,是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活动既可以在固定场所进行,也可以不在固定场所进行,如果不在固定场所进行的融资活动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融资机制。 直接金融市场:指不需要借助金融媒介而进行的融资市场。 间接金融市场:指需要借助金融媒介来进行融资的市场。 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指的是证券、票据、存款凭证的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金融工具流通转让的市场。 现货市场:当期就发生款货易手的市场,其重要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期货市场:指交易成立时不发生款货易手,而是在交易成立后约定日期实行交割的市场,它把成交与交割分离开来,给投机者提供了方便。 有形市场:也被称为“场内市场”,系指有固定场所的市场,它是有组织、制度化了的市场。 无形市场:也被称为“场外市场”,系指没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其交易大量是通过经纪人或交易商的电传、电报、电话等洽谈成交的。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短期信贷、银行资金拆借、短期贴现、短期资金回购等交易形式。 同业拆借: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短期互相借用资金的融资行为。 票据:票据是一种商业证券。它是具有法定格式,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有价凭证,包括本票和汇票。 回购协议:回购协议是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卖出去再买进来的合约。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s(Negotiable Certificates of Deposit)即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它与普通定期存款不同,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不记名,可转让流通;二是金额固定,起点较高;三是必须到期方可提取本息;四是期限短,一般在一年之内;五是利率有固定,也有浮动。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主要是指长期资金交易的场所,它包括证券市场和长期借贷市场。 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也称权益市场,是指股票发行和交易转让所形成的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注册制:即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其理论依据是“太阳是最好的防腐剂” 核准制 :即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关规定的必备条件,证券主管机关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证券发行申请。它比较适合于证券市场历史不长、投资者素质不高的国家和地区。 二板市场:二板市场也称创业板市场,是指专门协助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的市场。它与大型成熟上市公司的主板市场不同,是一个前瞻性市场,注重于公司的发展前景与增长潜力。 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严格的定义应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其推出的初衷则是解决NET、STAQ系统股份及退市公司股份转让问题。代办股份转让是中国证券市场在发展进程中的一项探索,它的主要功能是证券公司用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以集合竞价转让的方式,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 场外交易:场外交易是指在股票交易所交易大厅以外进行的各种股票交易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店头市场、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 市盈率:它等于股价/每股税后利润。通常,市盈率越高,股价上涨空间越小,市盈率越低,股价上涨空间越大。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最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l)根据债券的运行过程和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将债券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2)根据市场组织形式,债券流通市场又可进一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3)根据债券发行地点的不同,债券市场可以划分为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 溢价发行:即发行人按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它可使公司用较少的股份筹集到较多的资金,并可降低筹资成本。溢价发行又可分为时价发行和中间价发行两种方式。 平价发行:也称为等额发行或面额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 折价发行:即以低于面额的价格出售新股,即按面额打一定折扣后发行股票。 OTC:英文原词是“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直译为“店头交易”或“柜台交易”等,意译为场外交易,是指在股票交易所交易大厅以外进行的各种股票交易活动的总称。 店头市场:店头市场亦称柜台交易。这是场外交易最主要的和最典型的形式。它在证券商的营业点内,由购销双方当面议价进行交易。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进行外汇交易的有形市场,即外汇交易所。它一般是采取交易中心方式,由参加交易各方于每个营业日的规定时间,汇集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后者是指有形和无形外汇买卖市场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封闭式外汇交易中心,而且还包括没有特定交易场所,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方式进行的外汇交易。 逆汇:也称托收方式。它是由收款人出票,通过银行委托其国外分支行或代理行向付款人收取汇票上所列款项的一种方式。因其资金流向与信用工具的传递方向相反,故称为“逆汇”。 即期:即期是指买卖在达成交易后的第二个银行工作日交割的买卖交易。交割日就是起息日。碰到起息日不是银行的营业日或是节假日,则顺延。 远期:远期是指由交易双方达成的关于在未来某个确定的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对一定数量的指定资产进行交割。 套汇:是指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汇市场上某些货币的汇率差异进行外汇买卖,从中套取差价利润的交易方式。包括时间套汇和地点套汇两种。 套利:也称利息套汇方式,是指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利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放,从中获取利息差额收益。 掉期:是指在买进或卖出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同种货币的一种外汇交易。包括三种做法:一是即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二是即期对即期的掉期交易,三是远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 套期保值:(Hedging)亦称抵补保值,它是指为了对预期的外汇收入或支出、外币资产或负债保值而进行的远期交易,包括买入套期保值(也称多头套期保值或买入抵补保值)与卖出套期保值(亦称空头套期保值或卖出抵补保值) 黄金市场:是买卖黄金的市场,包括黄金现货市场(又称实物黄金市场)、黄金期货市场、黄金期权市场。 黄金期货市场:是指买卖黄金成交后在未来规定日期交割的黄金市场。 黄金期权市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包括买权和卖权。 保险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固定的保险交易场所如保险交易所;后者是指所有实现保险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 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买卖证券投资基金的场所,包括封闭式基金市场和开放式基金市场。 开放式基金:又称开放型基金,仅通过发行基金股票筹集资金,基金设立后,股权是开放的,基金可以无限制地向投资者追加发行股份,投资者(持股人)也可随时退股,因此其基金股份总数是不固定的。 封闭式基金:又称封闭型基金,不仅通过发行股票,而且还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认股权证等方式筹集资金。封闭式基金的发行数额是固定的,通常一次发行一定数量的基金股份,以后不再追加,在规定的封闭期限内一般不允许退股,投资者只能寻求在二级市场上转让。 基金发起人:依据我国现行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发起人为按照国家规定成立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是指负责基金的具体投资操作和日常管理的基金管理机构。 基金托管人:又称证券投资基金保管人,是证券投资基金的名义持有人与保管人。根据我国现行的《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担任。 赎回:是投资者卖出基金份额收回投资的过程。 金融期货:主要由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期货组成。金融期货的特征是:交易场所限于交易所;交易很少以实物交割;交易合约系标准化合约;交易每天进行结算。 外汇期货:外汇期货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依据现在约定的比例,以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是指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用来回避汇率风险。 股指期货:全称为“股票指数期货”,是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的约定,同意在未来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按照双方事先约定的股价进行股票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协议。 利率期货:利率期货是指以债券类证券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它可以回避银行利率波动所引起的证券价格变动的风险。利率期货一般可分为短期利率期货和长期利率期货,前者大多以银行同业拆借中场3月期利率为标的物、后者大多以5年期以上长期债券为标的物。 期权: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力,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期权交易事实上是这种权利的交易。买方有执行的权利也有不执行的权利,完全可以灵活选择。 金融期权:金融期权是指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形式。 看涨期权:又称买入期权,指期权的买方具有在约定期限内按协定价格买入一定数量金融资产的权利。 看跌期权:又称卖出期权,指期权的买方具有在约定期限内按协定价格卖出一定数量金融资产的权利。 美式期权:美式期权合同在到期日前的任何时候或在到期日都可以执行合同,结算日则是在履约日之后的一天或两天,大多数的美式期权合同允许持有者在交易日到履约日之间随时履约。 欧式期权:欧式期权合同要求其持有者只能在到期日履行合同,结算日是履约后的一天或两天。目前国内的外汇期权交易都是采用的欧式期权合同方式。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给予持有者一种在特定的时间内可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本公司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强调的是权利而不是义务。 利率期权:是一项关于利率变化的权利。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期权费后,就可以获得这项权利:在到期日按预先约定的利率,按一定的期限借入或贷出一定金额的货币。当市场利率向不利方向变化时,买方可固定其利率水平;当市场利率向有利方向变化时,买方可获得利率变化的好处。利率期权的卖方向买方收取期权费,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货币期权:又称外汇期货,它是以汇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用来回避汇率风险。 互换:(Swap),或称掉期,具有双重含义。在外汇市场上它是指掉期,即双方同时进行两笔金额相等、期限不同、方向相反的外汇交易。在资金市场上它是指互换,即双方按事先预定的条件进行一定时期的债务交换。互换交易涉及到利息支付,这是它与掉期的基本区别。 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是交一种货币的本金和固定利息与另一货币的等价本金和固定利息进行交换。货币互换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在各自国家中的金融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s)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来计算,而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最基本的利率互换形式是固定利率对浮动利率互换。 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间资金融通和借贷交易的场所;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则包括了所有国际金融资产的交易及其供求关系,既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又包括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国际衍生工具市场。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指集中进行外汇交易的场所或通过电讯方式进行外汇交易的组织系统。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或者说,是外汇市场上各种货币买卖交易的价格。 国际货币市场:是指资金借贷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国际短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是指借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国际中长期资金市场,由国际中长期信贷市场和国际证券市场所组成。 国际债券市场:国际债券是指一国政府或居民为筹措外币资金而向非居民发行的债券。由国际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形成的市场称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债券市场主要包括外国债券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 外国债券:是指发行人在外国证券市场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货币为面值的债券。 欧洲债券:欧洲债券又称为境外债券,是指发行人在境外发行的以市场所在国以外的第三国货币作为面值的债券。 离岸金融市场:所谓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亦称为欧洲货币市场 (Eurocurrency Market),特指那些经营非居民之间的融资业务,即外国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的资金借贷业务所形成的金融市场。 欧洲货币市场:也称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特指那些经营非居民之间的融资业务,即外国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的资金借贷业务所形成的金融市场。 欧洲美元:即在美国境外(最初是在欧洲)的银行所吸存和贷放的美元资金。 欧洲货币:欧洲货币是从欧洲美元衍生出来的,所谓欧洲美元是指在美国境外(最初是在欧洲)的银行所吸存和贷放的美元资金。后来这一市场又扩展出欧洲英镑、欧洲马克、欧洲日元等,于是这些资金便被统称为“欧洲货币”(Eurocurrency)。 亚洲美元市场:是欧洲货币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亚太地区的境外金融市场。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是风险资产的均衡市场价格问题。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只能通过改变风险偏好来影响风险溢价,即“只能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来谋求更高收益”。 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主要研究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其影响路径包括信息量大小和信息传播速度两方面的内容。就资本市场而言,如果资产价格反映了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那么,该资本市场就是有效率的。如果信息相当缓慢地散播到整个市场,而且投资者要花费一定时间分析该信息,然后作出反应,说明存在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资产价格可能偏离所有能得到的相关信息所反映的价值。 资本结构理论: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构成比例称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企业最优负债比率问题,即企业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最优比例,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它包括从交易成本、企业契约关系和信息经济学三个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的理论体系。 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和人类行为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它的产生使传统金融市场理论面临巨大挑战。 本章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内涵与外延?它与普通商品市场相比有什么特性? 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从广义上看,它包容了资金借贷、证券、外汇、保险和黄金买卖等一切金融业务,是各类金融机构、金融活动所推动的资金交易的总和。之所以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场所,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与市场的一般含义相吻合;之所以同时又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机制,是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活动既可以在固定场所进行,也可以不在固定场所进行,如果不在固定场所进行的融资活动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融资机制。 与普通商品市场相比,金融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性。第一,交易对象具有特殊性。普通商品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具有各种使用价值的普通商品,而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则是形形色色的金融工具。第二,交易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同一性。普通商品市场上交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千差万别的,而金融市场上交易对象的使用价值则往往是相同的,即给金融工具的发行者带来筹资的便利,给金融工具的投资者带来投资收益。第三,交易价格具有一致性。普通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是五花八门的,而金融市场内部同一市场的价格有趋同的趋势。第四,交易活动具有中介性。普通商品市场上的买卖双方往往是直接见面,一般不需要借助中介机构,而金融市场的融资活动大多要通过金融中介来进行。第五,交易双方地位具有可变性。普通商品市场上的交易双方的地位具有相对的固定性,而金融市场上融资双方的地位是可变的,此时可能因资金不足而成为资金需求者,彼时又可能因为资金有余而成为资金供应者。 2.如何对金融市场进行分类? (1)按交易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2)按市场级次,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指的是证券、票据、存款凭证的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金融工具流通转让的市场。 (3)按交易方式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当交易双方成交后,立即或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钱货交割的交易形式。期货市场是以标准化远期交易合约为交易对象的交易市场。 (4)按功能可分为综合市场和单一市场。 (5)按区域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 3.金融市场由哪些要素构成?它们各自的特点如何? 金融市场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交易主体、交易对象、交易工具和交易价格。 (1)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即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以分为资金的供应者、需求者、中介者和管理者。具体讲,他们又可以分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及海外投资者。 (2)交易对象。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或交易载体是货币资金。 (3)交易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指的是金融工具,也称信用工具,它是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它对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意义。 (4)交易价格。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对象的价格就是货币资金的价格。在借贷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价格就是借贷利率。证券市场上,资金的价格较为隐蔽,直接表现出的是有价证券的价格,从这种价格反映出货币资金的价格。外汇市场上,汇率反映了货币的价格。黄金市场上,一般所表现的是黄金的货币价格 4试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1)资本积累功能。金融市场创造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并赋予金融资产以流动性,借助于金融市场,可达到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的目的。 (2)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工具价格的起落,引导人们放弃一些金融资产而追求另一些金融资产,使资源通过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新的配置。 (3)调节经济的功能。在经济结构方面,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投融资方向的选择,,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发生优胜劣汰的效应,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进行宏观调控。 (4)反映经济的功能。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首先,在证券市场,个股价格的升降变化,反映了该公司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状况,金融市场反映了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其次,金融市场也反映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银根的松紧、通胀的程度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均会反映在金融市场之中。最后,由于金融机构有着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收集、传播网络,国内金融市场同国际金融市场连为一体,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 5.如何理解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金融资产证券化。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放款或企业的应收账款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予以集中并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2)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的国际化或全球化意味着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金融交易的币种和范围超越国界。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市场交易的国际化;②政府和大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③外汇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外汇市场上的新工具层出不穷;④市场参与者的国际化。 (3)金融活动自由化。其主要表现为:①减少或取消国与国之间对金融机构活动范围的限制;②对外汇管制的放松或解除;③放宽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范围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适当交叉;④放宽或取消对银行的利率管制。 6.同业拆借市场有哪些主要模式?其共同点何在? 同业拆借市场的分类: (1)按媒介形式,同业拆借市场可分为有媒介市场和无媒介市场。前者是指有专门中介机构媒介资金供求双方资金融通的市场。后者是指不通过专门的拆借中介机构,而是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建立的同业拆借网络,或者通过兼营性的或代理性的中介机构进行资金拆借的市场。 (2)按照资金拆借的保障方式,可分为有担保市场和无担保市场。前者是指以担保人或担保物作为防范风险的保障而进行的资金拆借融通。后者是指可以通过在中央银行的账户直接转账的资金拆借。这类拆借多发生在期限较短,确定担保或抵押在技术操作上有一定困难,且有良好的资信和法律规范作保证的背景下。 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 (1)进入市场的主体有严格的限制。(2)融资期限较短。(3)交易手段比较先进。(4)交易额较大。(5)利率由供求双方议定。 7.我国公司股票上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修订后的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②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③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④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l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⑤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8.从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入手,论证稳定股市的政策主张。 股价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①政治因素;②经济周期;③利率④货币供给量;⑤公司的盈利状况;⑥市场竞争与兼并;⑦股票的供求;⑧操纵;⑨市盈率;⑩公众心理 可以根据以上几点具体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具体答案略。 9.长期债券市场由哪几部分组成?发展我国长期债券市场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1)长期政府债券。它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长期债券的总称。因发行主体的不同,它具体分为:长期中央政府债券和长期地方政府债券 (2)长期公司债券。它是公司对外借债而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债务凭证。 (3)长期金融债券。它是金融机构为筹集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而向社会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 发展我国长期债券市场应该从多个角度分析,发行方式,发行价格的确定,交易价格,转让价格,偿还方式以及长期债券的评级确定等角度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具体作答,详细答案略。 10.我国外汇市场有哪些缺陷?矫正这些缺陷应该采取哪些举措? 与发达国家的外汇市场相比,我国外汇市场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外汇市场的组织体系实际上只有两部分,即中央银行和外汇银行,客户被排除在市场体系之外,真正意义上的经纪人也远未形成。同时,中央银行是交易的绝对主力,甚至常常担当托盘的重任。二是地区间不平衡。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外汇交易额要占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额的90%以上。三是市场币种仍然有限。外汇交易市场可以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外币币种仍主要集中在美元、日元、港元和欧元等。四是市场化程度不高。 鉴于我国外汇市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预计我国外汇市场的完善将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是逐步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的意愿结汇制度。二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为了不妨碍汇率机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使中央银行有更大的汇率干预空间和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我国中央银行应逐步放宽对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动幅度的限制,从而为中央银行退出汇率定价机制和人民币汇率最终完全市场化创造条件。三是尽快建立外汇平准基金。运用平准基金平抑外汇市场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在我国也应借鉴国外的经验,用外汇储备和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四是努力完善我国外汇市场。包括采取增加外汇市场的主体、建立多层次的外汇市场、丰富外汇市场的交易品种等措施。 11.从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入手,预测未来黄金价格变动的趋势。 影响黄金价格的直接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黄金的货币属性;(2)黄金的一般商品属性;(3)存量和储量;(4)供求。黄金供不应求,金价必然上涨;供过于求,金价必然下跌。而影响供求的具体因素有很多,单从供应来看,金价要受制于矿产金的供应量、再生金的供应量、央行抛售数量、套期预售数量以及投资与逆投资量的大小。单从需求分析,金价要受制于制造业需求、投资需求、净套期需求等因素。 还有一些间接因素会或多或少地影响金价的变动,如汇率水平、国民经济景气程度、证券市场状况、通货膨胀程度、国际政治局势、战争、突发事件等。 根据以上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预测,未来黄金价格总体趋势会是上升的。 12.论述我国保险市场高速发展的动因。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保险市场出现了长期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30%,之所以呈现这样的势头,主要原因是: 第一,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人们满足了在正常的工作和收入条件下吃、穿、住的低层次需求后,安全需要就成为了人们的追求。 第二,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承担风险的主体发生变化,企业和个人成为承担风险的主体,劳动者需要通过参加社会保险和购买商业保险来获得保障。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一些潜在性风险,如通货膨胀风险、利率变动风险、劳动力过剩风险等显性化,人们迫切需要运用保险来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第三,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低水平、广覆盖”,这就决定了基本医疗保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医疗,尤其是大病医疗费用的问题。同时,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仅局限于城镇职工和政府公务员,农民的医疗问题并未提上议事日程。这就为商业性人身保险,特别是医疗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3.比较分析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异同。 (1)开放式基金又称开放型基金,仅通过发行基金股票筹集资金,基金设立后,股权是开放的,基金可以无限制地向投资者追加发行股份,投资者(持股人)也可随时退股,因此其基金股份总数是不固定的。 (2)封闭式基金又称封闭型基金,不仅通过发行股票,而且还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认股权证等方式筹集资金。封闭式基金的发行数额是固定的,通常一次发行一定数量的基金股份,以后不再追加,在规定的封闭期限内一般不允许退股,投资者只能寻求在二级市场上转让。 (3)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比较: ①开放式基金价格由净值决定;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主要受市场对该特定基金单位的供求关系影响; ②开放式基金无固定存续期,基金规模不固定,因投资者的申购、赎回可以随时变动;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期间基金规模固定。 ③开放式基金为了应付客户赎回,必须保存更多的现金资产,因而成本较高;封闭式基金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买卖,手续费较低。 14.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一般而言,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政局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所在的国家必须有比较稳定的政局,这样才能保证国际资金交易的安全。 (2)强大的经济实力。除了某些离岸金融市场外,国内金融市场要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该国的经济实力必须比较发达,如有巨额的对外贸易和大量的国际储备资产;海运及保险业发达;对外投资实力雄厚,资金供应来源充足,能应付频繁大量的资金移动等。 (3)开放、自由的经济政策和管理制度。国际金融市场所在国有宽松的外汇管理制度,没有或较少金融限制,允许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4)有完备的金融制度与金融机构。即市场所在国的货币制度长期保持稳定,金融业和信用制度比较发达,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众多且比较集中,尤其要允许一定数量的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以保障国际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 (5)具有现代化的国际通迅设备,以及交通十分便利的地理位置。 (6)具有训练有素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队伍,能够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高水平、高效率的服务。 15.简述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 国际金融市场是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有侠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间资金融通和借贷交易的场所;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则包括了所有国际金融资产的交易及其供求关系,既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又包括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国际衍生工具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结构,如: 根据交易的金融工具,可分为国际黄金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信贷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股票市场和国际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 根据资金融通的期限,可分为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 根据市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可分为众多以地名为标志的国际金融市场。 根据市场主体的国别关系,可分为在岸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根据交易的场所是否固定,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16.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它有哪些特点? (1)所谓离岸金融市场(Offshore Financial Market),亦称为欧洲货币市场 (Eurocurrency Market),特指那些经营非居民之间的融资业务,即外国投资者与外国筹资者之间的资金借贷业务所形成的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按照离岸金融市场的业务对象及营运特征可划分为功能中心(Functional Center)和名义中心(Paper Center)。 ②按照内外金融业务的外汇管理情况可划分为集中型中心与分离型中心。 ③按照资金的流向可将离岸金融市场划分为基金中心(Funding Center)和收放中心(Collecting Center)。 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1)市场范围广阔、规模巨大、资金实力雄厚。 (2)市场上的借贷关系为非居民借贷双方之间的关系。 (3)市场基本上不受所在国政府当局金融法规的管辖和外汇管制的约束。 (4)市场有相对独立的利率体系。 17.试述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的四大理论体系。 (1)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理论) ①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是风险资产的均衡市场价格问题。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只能通过改变风险偏好来影响风险溢价,即“只能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来谋求更高收益”。 CAPM理论为消极投资战略——指数化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评价基金经理的业绩提供了参照系。 ③CAPM理论在假设前提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实证的失效,其在假设上的非现实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市场投资组合的不完全性,各个投资者不可能达到一致的市场组合;第二是市场不完全导致的交易成本;第三是该理论仅从静态的角度研究资产定价问题,且决定资产价格的因素也过于简单。 (2)有效市场理论 ①有效市场理论主要研究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其影响路径包括信息量大小和信息传播速度两方面的内容。就资本市场而言,如果资产价格反映了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那么,该资本市场就是有效率的。如果信息相当缓慢地散播到整个市场,而且投资者要花费一定时间分析该信息,然后作出反应,说明存在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资产价格可能偏离所有能得到的相关信息所反映的价值。 ②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当前价格完全反映了过去的信息,价格的任何变动都是对新信息的反应,而不是对过去已有信息的反应。因此,掌握了过去的信息(如过去的价格和交易量信息)并不能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动。 ③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当前的证券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价格包含的所有信息,而且反应了所有有关证券的能公开获得的信息。投资者无法凭借可公开获得的信息获取超额收益。 ④强式有效市场假说:投资者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均反应在证券价格上,任何信息,包括私人或内幕信息,都无助于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 (3)资本结构理论 ①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构成比例称为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企业最优负债比率问题,即企业所有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最优比例,以使公司价值最大化。它包括从交易成本、企业契约关系和信息经济学三个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的理论体系。 ②资本结构的交易成本理论: MM模型证明,在没有税收、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以及其他市场不完善之处,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有同样的信息和同等机会的情况下,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无关。 在利息避税收益和破产关联成本条件下,随着企业负债比率的提高,利息避税利益会逐渐被破产关联成本的增加所抵消。因此,企业存在一个最优负债比率。 ③资本结构的契约理论: 根据对股权融资代理成本和债权融资代理成本的分析,股权(外部)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例应确定在两种融资方式的总代理成本最低之点,也就是两种融资方式的边际代理成本相等之点。此时达到最优资本结构。 ④资本结构的信息经济学理论: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关,越是质量高的企业,负债率就越高,越是质量低的企业,负债率就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投资者无法准确了解有关企业的内部信息,但可以通过负债率所传递的信号正确评估企业的市场价值。 (4)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和人类行为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它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它的产生使传统金融市场理论面临巨大挑战。 第四章 金融机构 本章重要概念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最早出现的现代金融机构,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专业银行: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开发银行:开发银行是指专门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开发性投资提供中长期贷款的银行。 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为投资性金融中介,是专门为工商企业提供证券投融资服务和办理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进出口银行:进出口银行是指专门为对外贸易提供结算、信贷等国际金融服务的银行。 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股票或基金受益凭证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根据既定的最佳投资收益目标和最小风险原则,将其分散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或其他金融商品,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份额进行分配的一种投资性金融机构。 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是指专门从事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主要依靠投保人缴纳保险费和发行人寿保险单的方式筹集资金,对那些发生意外灾害和事故的投保人予以经济赔偿。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于2003年4月28日正式挂牌,主要是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其成立,是我国银行监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银行监管工作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有利于银行业监管水平的提高。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于1992年10月宣告成立,是国务院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于1998年11月18日成立,是全国商业保险的主管部门,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财务人员各岗位职责公文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 ,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或政府的相关决策进行投融资活动的金融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其放贷支持的主要是商业性银行在初始阶段不愿意进入或涉及不到的领域。1994年,我国组建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的三大政策性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主要宗旨是通过会员国在国际货币问题上的蹉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等。 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即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主要任务是通过向会员国提供中长期资金,解决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部分资金需要,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复兴与发展,并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生产、开发资源,从而起到配合IMF贷款的作用。 国际开发协会:国际开发协会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宗旨是:对落后国家给予条件较宽、期限较长、负担较轻、并可用部分当地货币偿还的贷款,以促其经济发展、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际金融公司:国际金融公司既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同时又是独立的国际金融机构,主要宗旨是:为会员国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提供没有政府担保的各种投资,促进外国私人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推动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等。 国际清算银行:国际清算银行是成员国中央银行间的商业银行组织,在国际清算中充当受托人或代理人,为国际金融活动尤其是各国中央银行的合作提供便利,称为“中央银行的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是面向亚太地区的区域性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主要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与技术援助,帮助协调成员在经济、贸易和发展方面的政策,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本章思考题 1.试述金融机构的功能。 (1)金融中介机构的基本功能: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构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业务。 (2)金融机构的经纪和交易功能: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 (3)金融机构的承销功能:提供承销的金融机构一般也提供经纪或交易服务,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4)金融机构的咨询和信托功能: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2. 试述金融机构的基本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机构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金融机构的管理地位,可划分为金融监管机构与接受监管的金融企业。 (2)按照是否能够接受公众存款,可划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存款形式向公众举债而获得其资金来源;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则不得吸收公众的储蓄存。 (3)按照是否担负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可划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政府投资创办、按照政府意图与计划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非政策性金融机构则不承担国家的政策性融资任务。 (4)按照是否属于银行系统,可划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出资的国别属性,又可划分为内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和合资金融机构;按照所属的国家,还可划分为本国金融机构、外国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 3.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哪几种制度形式?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国范围内单独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通过总分行制,集中行使金融管理权,多数国家采取这种制度。 (2)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即在一国范围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分别行使金融管理权,如美国、德国。 (3)跨国中央银行制度。几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设本国的中央银行,而由货币联盟设立中央银行,如1998年6月欧盟在法兰克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 (4)准中央银行制度。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设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如新加坡、香港。 4.西方国家专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 (1)专门性。专业银行的业务具有专门性,服务对象通常是某一特定的地区、部门或专业领域,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2)政策性。专业银行的设置往往体现了政府支持和鼓励某一地区、部门或领域发展的政策导向。 (3)行政性。专业银行的建立往往有官方背景,有的本身就是国家银行或代理国家银行。 5.什么是投资基金,其组织形式如何? (1)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股票或基金受益凭证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根据既定的最佳投资收益目标和最小风险原则,将其分散投资于各类有价证券或其他金融商品,并将投资收益按基金投资者的基金股份或基金受益凭证份额进行分配的一种投资性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的主要优点在于投资组合、分散风险、专家理财、规模经济。 (2)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分契约型与公司型两种。 ①契约型是指基金的设定人(基金经理或基金管理公司)设计特定类型的基金,以信托契约的形式发行受益凭证,募集投资者的定期资金,进行运营和投资。基金的募集、保管、利润分配、收益及本金的偿还支付等业务则委托银行具体办理。 ②公司型投资基金是指通过组建基金股份公司来发行基金股票,募集投资者的资金,由公司投资经理部门或委托其他投资管理公司操作投资,并以基金股息、红利形式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基金资产的保管与业务处理可以由公司本身负责,也可以委托银行办理。公司型投资基金的最大特点是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是股份公司与股东的关系。美国绝大部分投资基金属于此类型。 6.我国的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相比较有什么异同? (1)相同点主要表现在: ①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 ②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③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 ④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 (2)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①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政府,独立性较小,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都要服从于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 ②中国的金融机构以国有制为主体,即使是股份制的金融机构,实际上也是以国有产权为主体; ③中国商业银行总数不多,规范的专业银行也少,即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主体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数量相对不足; ④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地位突出,但政策性金融业务(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的运作机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资金“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⑤中国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而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都在向混业制全能银行方向发展; ⑥中国的专业银行发展缓慢,国外较为普遍的房地产银行、为中小企业股务的银行和消费信贷机构,在中国都未建立; ⑦中国的保险业比较落后,保险机构不多,特别是地方性保险机构有待发展,保险品种少,保险业总资产和保费收入与中国经济总体规模、人口规模相比较显得太小; ⑧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设置及其运作,都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依据,而中国金融法律不健全,由此造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不规范和无序竞争。 7.试述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业经营、相互协作的格局。可以用下图来描述: 总行——北京 沈阳 天津 济南 上海 中国人民银行 分行 西安 武汉 成都 广州 南京 直属营业部 北京 重庆 中 中国工商银行 国 中国银行 的 中国建设银行 金 商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融 城市商业银行 机 交通、中信、招商等股份制银行 构 外资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政策性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保险公司 证券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 非银行金融机构 融资租赁公司 投资基金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农村信用社 邮政储蓄机构 8.试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各自贷款的特点。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与一般政府贷款或国际商业贷款有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贷款对象,限于成员国政府;②贷款目的,限于帮助会员国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用于贸易和非贸易的经常项目支付,但近几年也增设了一些用于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改革的贷款;③贷款期限,限于短期贷款;④贷款规模,一般与成员国向IMF缴纳的份额成正比例关系;⑤贷款方式,借款国用相当于借款额的本国货币向IMF购买外汇;⑥贷款利率,根据资金来源而定。非借款的资金来源,贷款利率略低于市场利率;借款的资金来源,在借入利率基础上加0.2%~0.325%不等的差额。除利息外,每笔贷款还要收0.5%的费用;⑦计价货币,基金组织无论以什么货币提供贷款,都以特别提款权计值,利息也用其支付。 (2)世界银行的贷款特点是:①贷款一般须与特定的工程项目相结合。②贷款期限较长。短则数年,最长可达30年,平均17年左右,宽限期4年左右。③贷款利率参照资本市场利率,但一般低于市场利率。④手续严密。从提出项目到取得贷款,一般需要1.5~2年时间。 ⑤贷款必须如期偿还,不能拖欠或改变还款日期。⑥借款国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世界银行的贷款都以美元计值。 (3)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特点:①贷款不需要政府担保,可以直接贷款给会员国企业;②贷款期限一般为7~15年;③采用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一般高于世界银行的贷款利率;④贷款额一般为10~2000万美元。 (4)国际开发协会的贷款特点:①贷款期限长,可长达35~40年;②不收利息,每年只收0.75%的手续费。③有较长的宽限期,还款的负担轻;④偿还贷款时,可以全部或一部分用本国货币。由于协会贷款条件特别优惠,故被称为软贷款,而世界银行贷款一般称为硬贷款。 9.国际清算银行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国际清算银行的主要职能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作为国际货币和银行领域合作的论坛。国际清算银行定期举办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例会,以及各个高级别专门委员会会议,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会议等。 (2)为各国中央银行提供国际银行服务。它是国际黄金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的重要参加者,并代理各国中央银行买卖黄金和外汇,还多次向成员国中央银行提供巨额的短期贷款,以应对这些国家的收支失衡问题。 (3)作为国际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中心。国际清算银行在国际金融调研与信息工作方面有很高的权威性,经常出版有关国际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状况的各类信息,并管理着一个所有成员中央银行可自动进入的中央银行经济数据库。 (4)作为国际代理或受托机构,协助执行国际金融协定,以及为私人充当欧洲货币清算和交割系统的代理人和一些外债重组的抵押品代理人。 10.亚洲开发银行的主要宗旨是什么? (1)通过集中亚太地区内外的金融和技术资源,向其成员国提供贷款与技术援助,帮助协调成员在经济、贸易和发展方面的政策,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2)其主要业务是向亚太地区加盟银行的成员国和地区的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境内公私企业以及与发展本地区有关的国际性或地区性组织提供贷款。 第五章 商业银行 本章重要概念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分业经营: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分离经营,严禁交叉开展业务。这种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有利于分业监管,能够有效防止金融风险,但也使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混业经营:即金融业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的业务可以由一家法人主体或控股公司经营。这种全能型的商业银行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它注重货币资金的充分流动以提高其使用效益,有利于银行展开全方位的业务经营活动,从而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并充分发挥银行的经济核心作用,但它不利于金融监管,增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等。 信用中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 支付中介: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单元制:单元制银行是指那些不设立或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 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商业银行广义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各类存款等外来资金两大部分。 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业务,主要分为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资产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商业银行国际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业务国际化,即商业银行不仅为本国的对外贸易服务,而且要将其国内业务对外延伸,为国际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二是指机构国际化,即商业银行不断地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使商业银行成为以母国银行为控制源,多层次、多方位的分支银行经营机构所组成的跨国银行。 盈利性原则: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盈利性既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安全性的反面就是风险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风险。 流动性原则: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告贷的能力。流动性在这里有两层含意,即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要求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①综合性,即资产和负债管理并重;②适应性。要求银行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加强动态管理。 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即《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建议》。该协议主要针对信用风险,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该协议基本目的是:一是鼓励银行实行谨慎的流动性管理;二是统一各国银行监管的标准。 新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协议即2004年6月26日正式公布的《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也称新资本充足率框架,新协议计划于2006年底开始实施。与1988年资本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更广、更复杂。以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三大支柱为主要特点,代表了资本监管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缴纳保费,一旦某商业银行面临危机或破产,就由保险机构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限度的赔偿,从而使存款人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本章思考题 1. 当代商业银行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1)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不少高利贷银行顺应时代的变化,减低贷款利率,转变为商业银行。这种转变是早期商业银行形成的主要途径。 (2)按资本主义组织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的现代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建立的股份制银行,而且,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模式被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商业银行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 2. 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如何? (1)银行业务的全能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金融竞争十分激烈,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管理制度逐渐放松,商业银行逐渐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分工的界限,走上了业务经营全能化的道路。 (2)银行资本的集中化 由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金融业风险的提高,加之产业资本不断集中的要求,商业银行出现了购并的浪潮。 (3)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 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再造了银行的业务流程,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趋于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以及客户服务全面化。 (4)网络银行的发展 IT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广在银行领域的直接影响是催生了网络银行,即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所展开的银行业务。这种网络银行又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开办网络银行业务,二是新出现了一批纯粹的网络银行。 (5)商业银行的全球化趋势 商业银行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直接结果,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推动力。 3. 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一样,拥有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财产、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2)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但又不是一般企业,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因为一般企业经营的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而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是特殊商品——货币,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不仅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也存在很大差异①与中央银行比较,商业银行从事的金融业务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政府机关,从事金融业务的目的也不是为盈利。②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全面、范围更广,其他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都属于特种金融机构,只能提供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 4. 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1)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 (2)支付中介 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3)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职能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职能,它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用工具的创造;二是指信用量的创造。 (4)信息中介 信息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金融服务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5.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那些基本原则? (1)总量平衡原则,也称为规模对称原则,是指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相互对称,统一平衡。这里的对称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则,也称为资产分配原则。主要是指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资金运用长短、利息高低要以负债结构和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及利率的高低来决定。它包括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的对称及利率结构的对称。 (3)分散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将资金分配运用于放款、证券投资以及实业开发时,应尽量做到数量和种类分散,避免放款或投资过于集中而增加风险 6. 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盈利性既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影 (2)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告贷的能力。流动性在这里有两层含意,即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随时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经常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各种存款和其他所需资金。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流动性是指前者,即资产的变现能力。 (3)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安全性的反面就是风险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风险。 (4)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原则的协调 ①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作为经营管理者,协调商业银行的三原则关系,既达到利润最大化,又照顾到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 ②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 ③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7. 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大小的指标有哪些? (1)现金资产率。这一指标是指现金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率。现金资产包括现金、同业存款和中央银行的存款。流动性资产又称储备资产,包括现金资产和短期有价证券。 (2)贷款对存款的比率。它是指存款资金被贷款资产所占用的程度。这一比率高,说明银行存款资金被贷款占用比率高,急需提取时难以收回,银行存在流动性风险。 (3)流动性资产对全部负债或全部贷款的比率。这一比率越高,说明流动性越充分。其中,前者反映负债的保障程度,后者反映银行资金投放后的回收速度。 (4)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是相对于法定准备金而言的,银行总准备金减去法定准备金就是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绝对值越高,表示流动性越强。 (5)流动性资产减易变性负债。所谓易变性负债是指季节性存款、波动性存款和其他短期负债。其差大于零,表明有一定的流动性,其数值越大,表明流动性越高;若其差值小于或等于零,表明了流动性短缺的程度,说明有信用风险。 (6)资产结构比率。这一指标反映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说明商业银行整体性流动水平。 (7)存款增长率减贷款增长率。这一数值大于零,表示银行流动性在上升;若该数值小于零,表明流动性下降。 上述指标体系能综合反映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其中个别指标难以准确全面反映银行整体流动性状况并说明其流动性高低的原因,只有对各种指标加以综合分析,并相互印证,才能正确地判断流动性状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8.试述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组成。 (1)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前提和条件。商业银行广义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本和吸收各类存款等外来资金两大部分,。 (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业务,主要分为贷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资产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如担保、结算等。 (4)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 广义上的商业银行国际业务是指所有涉及外币或外国客户的活动,包括银行在国外的业务活动以及在国内所从事的有关国际业务,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即国际负债业务、国际资产业务和国际中间业务。 9.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商业银行为了维持其盈利水平,纷纷设法规避资本管制给银行经营带来的限制,注重发展对资本没有要求或资本要求较低的中间业务。 (2)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融资出现了证券化和利率自由化趋势,银行资产来源减少,存贷利差缩小,银行资金运用又受到许多限制,商业银行经营面临更大的困难。为了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选择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经营策略,从而使中间业务迅速扩张。 (3)转移和分散风险。由于资产业务的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注重寻求发展资产业务以外的中间业务,以分散和转移风险。 (4)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金融衍生工具的层出不穷,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多样化对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商业银行为了巩固与客户的关系,便大力发展代理客户进行衍生工具服务。 (5)商业银行自身的有利条件促使其发展中间业务。 (6)科技进步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电脑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0.试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变迁。 商业银行应如何协调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关系,对此,西方商业银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资产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如何把筹集到的资产恰当地分配到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银行资产上。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以资产管理为核心,资产管理理论依次经历了以下三种演变。(1)商业贷款理论。(2)资产转移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以上三种理论各有侧重,但是都是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商业贷款理论强调贷款的用途;资产转移理论强调资产的期限和变现性;预期收入理论强调银行资产投向的选择。它们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每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为银行资产管理提供一种新思想,促进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二阶段是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盛行于60年代。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利。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存款理论。(2)购买理论。(3)销售理论。 第三阶段是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无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过分偏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条件下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不利于鼓励银行进取经营;而负债管理理论则过分依赖外部条件,往往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该理论的主要特点是:①综合性。即资产和负债管理并重,这是商业银行向业务综合化、多样化发展的要求;②适应性。要求银行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加强动态管理。从而克服了资产管理理论或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中的片面性。在该理论下,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①总量平衡原则。②结构对称原则。③分散性原则。 在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中,主要的管理方法有:缺口管理法、利差管理法、系统管理法等, 11.简述《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巴塞尔协议》针对信用风险,对银行的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1)资本的组成。协议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规定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50%,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 (2)风险加权制。协议对不同资产分别给予0%、10%、20%、50%、100%的风险权数。 (3)设计目标标准比率。协议确立了到1992年底,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的目标。 (4)过渡期及实施安排。委员会作出一些过渡安排,以保证个别银行在过渡期内提高资本充足率,并按期达到最终目标标准。 12.简述巴塞尔协议到新巴塞尔协议的修改过程。 随着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日新月异使银行业务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银行经营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规避管制的水平和能力也大为提高。这使1988年制定的《巴塞尔协议》难以解决银行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巴塞尔委员会对协议进行了长时期、大面积的修改与补充。 第一,1991年11月,在认识到准备金对银行经营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差异后,重新详细定义了可计入银行资本用以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普通准备金与坏帐准备金,以确保用于弥补未来不确定损失的准备金计入附属资本,而将那些用于弥补已确认损失的准备金排除在外。   第二,初步认识到除OECD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存在国别风险之外,OECD成员国之间同样也存在国别风险,因而一改《巴塞尔协议》中对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均确定零主权风险权重这一极其简单化的衡量方法,于1994年6月重新规定对OECD成员国资产的风险权重。   第三,作为金融快速国际化的反映,开始提升对市场风险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塞尔委员会认识到,尽管《巴塞尔协议》的执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市场风险却经常发生。这说明仅靠资本充足率已不足以充分防范金融风险。最典型的案例是巴林银行。这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993年底时远远超过8%,1995年1月还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到2月末,这家老牌银行便宣告破产。 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在1995年4月对银行某些表外业务的风险权重进行了调整,并在1996年1月推出《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 13.简述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历程。 自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银行体系也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其改革历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3年由大一统银行体系转变为专业银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打破银行体系政企不分和信用活动过分集中的旧格局,把大一统的银行体系转变为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职能,恢复和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家专业银行。 第二阶段是从1994年到2003年将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针对专业银行体制的弊端,从1993年起,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专业银行要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这次改革在完善国有银行的经营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国有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大为改善。然而,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在于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及到国有银行体制的核心,没有改变不清晰的国有银行产权。国有商业银行国有独资产权模式虽名为独资,但实际上所有权由谁代表并没有解决。这种产权制度安排使得一方面国有银行的所有者缺位或所有权虚置,另一方面国家在国有银行资产上的各种权利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产权关系不清晰,资本非人格化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难以分离,导致我国国有银行激励机制不强、约束机制不硬、责权利不明、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等,并藉此而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 第三阶段是2003年底开始的国家控股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2004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展迅速。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于2004年8月26日、2004年9月21日和2005年10月28日成立。 14.简述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公开发行上市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我国银行核心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实现上市,更重要的是通过股份制改革上市实现产权明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再次,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公开发行上市有助于健全银行风险管理体系,降低金融风险。逐步由被动、静态的传统管理模式,向积极的、动态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学习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工具转移和分散风险,更好地服务于长远的业务发展。 最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需要保持国家对金融的绝对控制,这是保障国家经济主权的基础。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同时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15.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大致说来,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存款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保险费率、保险基金投资、承保方式、保险范围、保险数额、对问题银行的处置等内容。 (1)存款保险机构。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存款保险机构是公有的,因为在银行业发生危机时,能通过国家财力向银行提供资金,对维护公众信心无疑极为有利。 (2)存款保险基金即保费的筹集。这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同时在操作上又是很难完美的。一般来说,保费由银行承担和缴纳,但是不同银行从存款保险中获得的收益与其承担的成本差异很大,因此现行大多数存款保险制度对风险不同的银行按不同的保险费率征收保费,不过,银行风险虽然存在差异,却很难准确计量,因而难以确定不同银行的的保险费率。另外,如何确定存款保险基金的总规模也不易。 (3)承保限额。承保限额在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而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总的看法是承保限额不宜太高,否则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更严重。将承保限额定得低些,有助于发挥存款人的监督作用,但是如果太低,则难以达到防范银行挤兑之目的。多数国家的承保限额一旦制定,在较长时期内将维持不变。但承保限额应该随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变动而不定期进行调整,世界银行建议把存款保险承保限额定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1~2倍。 (4)问题银行的处置。当投保银行陷入困境时,存款保险机构可根据问题严重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①资金援助。②兼并转移。③清盘赔偿。 16.简述存款保险制度的的作用与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1)保护存款人。存款保险制度承诺在银行倒闭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对存款人进行赔付,就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增强了存款人的信心,与不存在存款保险制度相比,改变了居民的储蓄行为,增加了存款量,进而提高了经济增长水平。 (2)监管银行。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机制与其他监管机构迥然不同,是一种利益机制,存款保险公司为了减少救助和补偿的负担,必定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关切银行的运营和风险状况,监管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的监管主要以差别费率为手段,重点监测银行的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3)稳定金融体系。存款保险制度通过为存款人提供保护,增强了存款人的安全感,使存款人对银行破产的预期概率大为降低;存款保险机构部分代替了存款人对银行的约束,对银行进行监管,一方面使银行经营更加谨慎,另一方面使银行对存款人的挤兑的不确定预期也下降了,可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到对银行的经营管理上来,因此,存款保险制度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问题: (1)道德风险。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减轻了市场约束,使存款人、银行和监管机构都产生了道德风险问题。 (2)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的关键在于,由于信息不对称,事先无法准确测度投保银行的风险程度。在信息不对称时,存款保险机构不知道银行的风险程度,保险机构只能根据估计的平均风险程度来制定合同条件,提供给所有投保银行同样的合同。在此合同下,只有高风险类型的银行愿意投保,低风险银行选择退出。 如果存款保险制度是自愿加入的,那么实力较弱的中小银行与具有较大冒险倾向的银行会选择加入,而大银行或稳健经营的银行,则不愿加入;在强制保险制度中,逆向选择则歪曲地表现出来。低风险的投保银行为了避免其他银行搭便车,更有动力增大资本风险,从而造成整个行业的风险状况恶化,带来了爆发金融危机的隐患。 第六章 中央银行 本章重要概念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主要工作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研究和做好全国的宏观决策,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以保持货币稳定,更好地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的发行机构。它集中货币发行权,统一全国的货币发行。 政府的银行:所谓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是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构,是制定和贯彻国家货币政策的综合部门,是国家信用的提供者,并代理国家执行国库出纳职能。 银行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的地位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即中央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信用业务。(第292页) 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和再抵押的融资业务时,就成为“最后贷款者”。 最后清算人:中央银行通过票据交换所为各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相互间应收应付的票据进行清算时,就成了作为最后清算人的银行。 中央银行独立性:所谓中央银行独立性,首先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通货管理职能,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自主性,包括确定目标的独立性和运用工具的独立性,其中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也成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新内容。 支付清算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具体地讲,它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本章思考题 1.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叶,它产生的经济背景如下: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8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的迅速扩大,促使货币经营业越来越普遍,而且日益有利可图,由此产生了对货币财富进行控制的欲望。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资本主义经济自身的固有矛盾必然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面对当时状况,资产阶级政府开始从货币制度上寻找原因,企图通过发行银行券来控制、避免和挽救频繁的经济危机。 (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又促使资本主义银行信用业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经营机构不断增加;二是银行业逐步走向联合、集中和垄断。 2.试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既为中央银行的产生奠定了经济基础,又为中央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客观要求。 (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的货币制度和信用制度。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开辟更广泛的市场,也需要有巨大的货币财富作后盾。 (2)统一货币发行 在银行业发展初期,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发行银行券的权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和银行机构增多,银行券分散发行的弊病就越来越明显,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享有权威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 (3)集中信用的需要 商业银行经常会发生营运资金不足、头寸调度不灵等问题,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的产生,它既能集中众多银行的存款准备,又能不失时宜地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必要的周转资金,为银行充当最后的贷款人。 (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 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银行每天收授票据的数量增多,各家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由各家银行自行轧差进行当日清算已发生困难。这种状况观上要求产生中央银行,作为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公正的清算中心。 (5)统一金融管理 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必要的管理,这要求产生隶属政府的中央银行这一专门机构来实施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的管理。 3.试述二战后中央银行发生了哪些变化。 (1)由一般货币发行向国家垄断发行转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中央银行的认识有所深化,从而强化了对它的控制。这大大加快了中央银行的国有化进程,由此实现了中央银行由一般的发行银行向国家垄断发行即真正的发行银行转化。 (2)由代理政府国库款项收支向政府的银行转化。随着中央银行国有化进程的加快,中央银行对国家负责,许多国家的银行法规明确规定了中央银行作为政府代理的身份,从而实现了中央银行向政府银行的转化。 (3)由集中保管准备金向银行的银行转化。进入20世纪中叶,中央银行不与普通商业银行争利益,行使管理一般银行的职能并成为金融体系的中心机构,这标志着它向银行的银行转化。 (4)由货币政策的一般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离不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在具体运用中大大加强并注重其综合功能的发挥,即由过去的一般性运用向综合配套运用转化。 (5)各国中央银行的金融合作加强。随着各国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为保证各国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各国中央银行为了共同抵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彼此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4.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户部银行。户部银行是清末官商合办的银行,1905年8月在北京开业,它是模仿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而建立的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②大清银行。1908年,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 (2)辛亥革命时期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中国银行。1911年的辛亥革命,促使大清王朝覆灭,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②交通银行。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成立之初,曾自我标榜为“纯属商业银行性质”。但事实上,它后来成了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1913年,交通银行取得了与中国银行同等地位的发行权。1914年,交通银行改定章程,已经具备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以上两行,共同作为北洋政府的中央银行。 (3)孙中山创立的中央银行 1924年8月,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立中央银行。1926年7月,国府移迁武汉,同年12月在汉口设中央银行。原广州的中央银行改组为广东省银行。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 (4)国民党时期的中央银行 ①1928年11月1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总行设在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法定中央银行为国家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责。 ②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 (5)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建立根据地以后,就成立了人民的银行,发行货币。如1927年冬,闽西上杭县蚊洋区农民协会创办了农民银行等。 ②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苏维埃国家银行还在各地设分支机构,以带动根据地银行走向集中和统一。 ③1934年10月,苏维埃国家银行跟随红军长征转移,1935年11月,它改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年10月,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总行设在延安。 ④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大并逐渐连成一片,整个金融事业趋于统一和稳定。1948年11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6)新中国的中央银行 ①1948~197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宣告成立。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随军迁入北京,以后按行政区设立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办事处),支行以下设营业所,基本上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全部集中了全国农业、工业、商业短期信贷业务和城乡人民储蓄业务;同时,既发行全国唯一合法的人民币,又代理国家财政金库,并管理金融行政,这就是所谓的“大一统”的中央银行体制。 ②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继恢复和建立,对过去“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有所改良。但从根本上说,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宏观调控能力和政企不分等方面并无实质性进展。同时,随着各专业银行的相继恢复和建立,“群龙无首”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③1984~1998年的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专门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 1984年1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④1998年以后的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0月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组,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在全国设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分行,重点加强对辖区内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 5.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1)中央银行的性质可以科学地表述为: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上面,具体来说,包括其地位的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和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其职能上,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6.试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 所谓中央银行独立性,首先是指中央银行在履行通货管理职能,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时的自主性。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必然要涉及到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手段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包括了确定目标的独立性和运用工具的独立性。现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虽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稳定物价即币值是中央银行的中心目标。币值不稳定大多是由于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所致。其次,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也成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新内容。7.试述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 (1)作为支付体系的使用者。中央银行需要自行交易以转移资金,主要包括通过支付体系清算公开市场操作,以实施货币政策;进行政府债券的支付结算(包括发行和兑付)。 (2)作为支付体系的成员。中央银行可以代表自己的客户(如政府部门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收付。 (3)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这些服务包括为商业银行在支付体系的运作提供结算账户;单独或与其他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一起,为支付体系提供系统硬件、软件、操作程序或通信网络。 (4)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人。这个作用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支付体系管理者;支付体系的成员的监督者;为支付体系提供管理和计划;仲裁争议和处理赔偿,提供技术标准。另外,还可以作为结算的担保人 8.中央银行提供哪些支付清算服务? (1)提供账户服务 在各国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的实践活动中,中央银行一般作为银行间清算中介人,为银行提供清算账户,通过清算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来实现银行间转账。 (2)运行与管理支付系统 除了提供账户服务以外,中央银行参与和组织行间清算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即是运行与管理重要的行间支付清算系统。一个稳定的、有效的、公众信任的支付系统,是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中央银行运行的支付系统通常包括账户体系、通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 (3)为私营清算系统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很多国家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私营清算组织,而一些私营清算系统尚在实施差额清算,为了实现清算参加者间的债权债务抵消,很多清算机构乐于利用中央银行提供的差额清算服务,后者通过账户进行差额头寸的转移划拨,即可完成最终清算。 (4) 提供透支便利 中央银行不仅运行管理整个支付系统,还以提供信贷的方式保障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央银行提供信贷的重点,尤其是当大额支付系统所处理的支付指令为不可撤销的终局性支付指令时,中央银行的透支便利更为重要。 9.试述我国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体系。 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已步入适应现行银行体制、为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及社会活动提供现代化支付清算服务的阶段。目前运行的主要支付系统有: (1)同城清算所 同城清算是指同一城市(区域)内交易者间的经济往来,通过开户金融机构的同城票据交换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 (2)全国电子联行系统 全国电子联行清算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处理异地清算业务的行间处理系统。全国电子联行系统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各商业银行设立的国家金融清算总中心和在各地设立的资金清算分中心运行。 (3)电子资金汇兑系统 电子资金汇兑系统是商业银行系统内的电子支付系统。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均以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取代原有的手工操作系统,即通过电子支付指令的集中交换代替了原有的实物票据交换。 (4)银行卡支付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在组织各商业银行联合共建银行卡支付系统、制定相关标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 第七章 货币需求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企业、家庭或个人)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宏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是这样类型的货币需求,当我们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能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我们从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的微观角度考察,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最为合适。 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一般用Md表示。 真实货币需求:真实货币需求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要量,也就是以某一不变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 交易方程式: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 剑桥方程式:剑桥方程式也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是:M d=KPY式中,M d 表示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PY表示名义总收入;K表示PY与M d 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它的着眼点是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 权变法:即依经济周期变动而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方法(也称之为逆风向而行或简称顶风的货币政策),其抉择标准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即两利相权抉其重,两害相衡择其轻。 规则法:指只要货币管理当局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供应货币,就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即最适货币供应量只能是按固定的比率计算出来的。 “1:8”经验数据:我国传统对货币(现金)需要量的测算方法,其含义是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符合这个标准,说明货币流通正常;不符合这个标准,货币流通不正常。 多项挂钩法:即三项挂钩法,指让货币需要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挂钩。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 (1)所谓货币需求,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2)货币需求理论是一种关于对货币需求的动机影响因素和数量决定的理论,是货币政策选择的理论出发点。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企业、家庭或个人)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 2.试述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的关系,并弄清这一关系的实际意义? (1)要弄清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的关系,首先要弄清货币和资金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货币应是包括现金和存款在内的“大货币”,货币需求也应是所有为商品、劳务流通服务以及有关一切货币支付所提出的货币需求。 资金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占用和周转的、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可以增殖的一定价值量。从资金的含义看,其与“资本”这一概念没有多大差别。 (2)货币和资金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①存在形态不同。货币只能存在于货币形态;而资金不仅可存在于货币形态,还可以存在于实物形态。②运动过程不同。货币运动的程序是“商品(W)—货币(G)—商品(W)”,货币在这里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而资金运动程序是“G—W…P…W′—G′”,这里的P是指生产过程即价值的增殖过程。③需要量的规律不同。货币需要量公式为M=PT/V;而资金需要量则等于产品生产总值除以资金周转次数。④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即它既是作为资金的货币,又是作为货币的货币。 (3)货币和资金也有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资金的总价值总是以一定的货币量来表现的;②资金总有一部分存在于货币形态,即货币资金形态,货币资金具有资金和货币的两重属性;③各种类型的资金和货币在其各自运动中可以转化;④流通中的货币量大部分为资金运动服务,且资金循环的一头一尾都与货币的流通交织在一起;⑤各种类型的资金紧张往往又集中表现在货币资金上。 (4)因为货币和资金有上述的联系和区别,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资金紧”看作是“货币紧”。 (5)总之,资金需求和货币需求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相互的重合只能在特定条件下。确认它们的差异,有利于银行贷款的正常发放,从而有利于防止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的产生。 3.试述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即M=PT/V(式中,M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T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PT代表商品价格总额;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这一公式既表达了货币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即流通的商品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同时也表达了这三个因素的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 (2)对于纸币流通问题,马克思指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的代表。由于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这样,纸币投入越多,每一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量越少,即纸币贬值,物价就上涨。于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数量的增减则成为商品价格涨跌的决定因素,即把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决定关系颠倒过来了。 4.试述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1)交易方程式 ①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只是交易的媒介。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水平,T表示交易总量)。 ②交易方程式虽然说明主要是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这个交易方程式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1/V·PT。 (2)剑桥方程式 ①剑桥方程式也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剑桥学派的货币需求方程是:M d=KPY 式中,M d 表示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PY表示名义总收入;K表示PY与M d 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 ②剑桥方程式的着眼点是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 (3)剑桥方程式是交易方程式的变形与发展,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①交易说重视货币作为媒介的功能,而剑桥说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手段功能 ②与交易说不同,剑桥说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以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 ③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金融及经济制度等因素,而剑桥说则重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持有货币的满足程度的比较,重视预期和收益等不确定性因素。 ④交易说没有明确地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而剑桥说的货币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它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因为物价变动只能影响名义货币需求。 5.试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是他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 (1)他把决定人们货币需求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三个方面。 ①交易动机,这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交易需求是收入的函数。 ②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货币需求的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都与收入(Y)有关,两者所引起的货币需求都是收入(Y)的函数。 ③投机动机。这是指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这是凯恩斯做出的同古典学派不同的并运用规范化的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函数方程式,这是他对货币理论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当前利率水平的递减函数。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M1+M2=L1(Y)+L2(r) 式中,M1表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它是Y的函数;M2表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r的函数;L是流动性偏好函数,因为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所以流动性偏好函数也就相当于货币需求函数。 ①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强调了货币作为资产或价值储藏的重要性。 ②凯恩斯货币理论认为,当利率降低到某一低点后,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每个人只愿意持有货币。这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 6.试述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1)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以微观主体行为作为始点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2)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个人)货币需求函数: M/P= f (Y, W; rm , rb ,re ,1/P·dp/dt; U) 式中,①M为个人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需求量; ②P为一般物价水平; ③M/P为个人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即实际的货币需要量; ④Y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也可理解为预期的平均长期收入,是相对稳定的恒久性收入; ⑤ 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它与货币需求负相关。这是货币主义所列出的独特变量; ⑥ rm表示货币名义收益率。将rm变量纳入其函数式,说明货币主义考察货币的口径已大于过去各学派对货币考察的口径。 ⑦ rb和re分别为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和非固定收益的证券(股票)的收益率。弗里德曼认为,一个人可以持有几种形式的财富,不仅是货币,还有债券、股票和实物等; ⑧1/P·dp/dt为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名义报酬率,它属于机会成本变量,与货币需求负相关。将它明确列入函数式,强调了通货膨胀; ⑨U为收入以外的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 (3)上述个人货币需求函数中,只须排除W即成为企业的货币需求函数。 (4)如果忽略Y、W在分配上的影响,则上式就能应用于全社会,即M代表社会货币需求总量,Y代表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W则为以财产形式所表示的那一部分总财富。若将上式中括号内的决定因素用符号K表示,则有M/P=KY或M=KPY或MV=PY,其中V=1/K,意即货币需求函数是货币流通函数的倒数。 7.试述权变法和规则法的内容并加以比较。 (1)权变法及其内容 ①权变法即依经济周期变动而确定货币供应量的方法(也称之为逆风向而行或简称顶风的货币政策),其抉择标准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即两利相权抉其重,两害相衡择其轻。 ①在财政政策上,权变法主张“补偿性财政”,即从周期平衡的观点出发,在萧条时期扩大政府开支,以刺激总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在繁荣时期则削减政府开支,以抑制总需求,阻遏经济的过度膨胀。 ②在货币政策的具体运用上,权变法主张采取相机抉择的办法,即在经济萧条时期,采取降低利息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在经济过热时,就采取提高利息率等紧缩的货币政策。 (2)规则法及其内容 ①规则法指只要货币管理当局按照一个固定的比率供应货币,就可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即最适货币供应量只能是按固定的比率计算出来的。 ②规则论者还认为,货币规则应包括以下两个主要内容:①确定货币的定义。②选择一个合适的货币增长百分比。 (3)权变法与规则法的比较 ①权变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它最大的缺点是主观随意性太强,货币管理当局有时可能会出于某种需要而有意识地使货币供应量偏离货币需要量。 ②规则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便于中央银行控制;然而,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能把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要量很好地挂起钩来。 8.试述我国传统的货币量测定方法“1:8”的经验数据法。 (1)所谓“1:8”的经验数据,其含义是:每8元零售商品供应需要1元人民币实现其流通。符合这个标准,说明货币流通正常;不符合这个标准,如1:7、1:6等等,则说明货币供给超过了需求。 (2)这一经验数据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在马克思的公式中,决定货币需求的是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在我国集中计划体制下,在流通领域的主要是消费资料,在统计口径上近似地可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所以这个总额就是马克思货币需要量公式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并与现金数量加以比较。 (3)选取对货币运动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指数与现金这个实现商品零售运动主要工具的存量,把两者的年序数列加以对比,并找出一个适当的比例作为度量标准,在方法上是成立的。所以,用“1:8”经验数据分析我国60、70年代的货币流通状况起到一定的作用,且简便易行。 (4)“1:8”经验数据必须在当时经济体制、运作机制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都高度稳定的严格约束条件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相关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经验数据也逐渐失去其实用价值和应有的意义。 9.试述用多项挂钩和单项挂钩法测定货币需要量的方法和遇到的实际困难。 (1)多项挂钩法及其遇到的困难 ①多项挂钩法即三项挂钩法,是指让货币需要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挂钩,其计算公式如下: (1+RE)(1+RP) RMD = ——————— - 1 1±RV 式中,RMD代表货币需要量增长率;RE代表(实际的)经济增长率;RP代表物价上涨率;R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幅度。 ②多项挂钩法在理论上是成立的,然而付诸实施就会碰到如下问题: a)经济增长率用什么指标表示?“经济增长”虽然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术语,但其含义却很难准确表达。 b)假定用预期经济增长率作为货币供应计划的问题已经解决,相应地又产生另一个问题,即计划期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究竟是多少?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合理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很难说是完全正确的。 c)把物价上涨率纳入货币供求计划,首先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即采用什么样的物价上涨率? d)把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作为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一个因素,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如何认识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异常复杂。 (2)单项挂钩法及其遇到的困难 ①所谓单项挂钩法,是指对货币需要量增长率进行单项指标跟踪,即只与经济增长率一个指标挂钩,用公式表示为: RMS=aRE 式中,RMS和RE的经济含义同前,a代表货币供应系数。 ②按照单项挂钩法的思路,货币供应系数a一般是大于1的,即经济每增长1%,货币供应量必须增长1%以上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要,才能保持货币供需均衡(这也就是货币供应“超前增长”的本意所在)。 ③单项挂钩法的困难是,货币供应超前系数a不知究竟该如何取值。 第八章 货币供给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供给理论主要是研究货币供给量的规定性、供给渠道或程序、决定因素以及中央银行调控等理论,它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存款:原始存款(Primary Deposit):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派生存款: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High Powered Money),它是指起创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它包括纯创造存款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货币乘数: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指银行系统通过对一定量的基础货币运用之后,所创造的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法定存款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所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 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现金负债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 定期存款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负债与存款负债的比例关系。 超额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实际持有的r超过应当保留的r部分)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 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是指中央银行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必须具有明确的最终目标(如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降低失业率、稳定物价等),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选择具体的调控对象(或中间目标,即联系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金融目标,如货币供给量、利率水平等),运用合适的调控形式(如通过金融市场、计划手段、法律手段等)。以上诸部分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和相关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调控系统。 虚拟经济:虚拟经济起源于虚拟资本,它是信用制度高度发展与货币资本化的产物,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持有和交易活动。 本章思考题 1.试述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货币供给理论产生的宏观背景 在纸币流通完全取代金属货币流通,以及在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之后,客观经济形势就迫切需要人们对货币供给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 (2)信用创造——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 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还有其现实可能性,这就是信用创造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创造学说兴起之后,流通中的货币是如何形成的和怎么运行的等问题开始明朗化,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通过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法加以控制等问题也就很自然地提出来了。 (3)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过程 ①萌芽期。信用创造理论为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有关资料,货币供给理论的萌芽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②成长期。货币供给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有了长足的发展 a)早期影响最大的是米德和丁百根两人,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整个银行制度与货币供给量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将实证研究方法引进货币供给理论。 b)弗里德曼和施瓦兹关于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分析见二人合著的《1867~1960年的美国货币史》一书。 c)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卡甘于1965年出版了专著《1875~1960年美国货币存量变化的决定及其影响》,这一研究成果是对近一百年来美国货币供给量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分析。 d)货币供给理论经过以上学者的发展,尽管存在一些不同观点,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货币供给量由强力货币(亦称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由此就形成了一个大家所普遍接受的货币供给模型,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 2.试述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1)货币供给量由基础货币(亦称强力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即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MS=mB(MS为货币供给量,m为货币乘数,B为基础货币)。这就是货币供给理论的一般模型。 (2)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High Powered Money),它是指起创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它包括纯创造存款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3)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指银行系统通过对一定量的基础货币运用之后,所创造的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 3.如何认识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的? 银行自身具有创造资金来源的能力,为了便于说明,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汇总并简化如下页表: 根据资金平衡表原理,有如下公式:A1+A2+A3+A4=L1+L2+L3+L4+L5 (1)资金运用(资产)不增加,资金来源(负债)不会增加。在资金运用不增加的情况下,以上A1、A2、A3、A4各项的增加,都是在信贷资金来源一方的各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并不影响资金来源总量的变化。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汇总及简化表 资金来源(负债)甲 资金运用(资产)乙 A1各项存款 A2银行自有资金 其中:当年结益 A3流通中货币 A4其他 L1各项贷款 L2金银库存占款 L3外汇库存占款 L4上缴财政款 L5财政透支 合 计 合 计 (2)资金运用(资产)发生变动,资金来源(负债)会相应变动。资金运用减少,在一般情况下,一是企业用销货收入提前归还贷款,则表现为A1和L1相应减少同一额度;二是银行按期收回贷款,则A1或A3与L1相应减少同一额度。若资金运用增加,如某企业向银行贷款,则表现为L1和A1相应增加;企业贷款中部分要提取现金,则表现为L1和A1、A3的相应增加。若银行购进金银外汇,则出售金银和外汇的个人会增加一笔存款或现金,表现为L2和A1、A3的相应增加。若银行弥补财政赤字,则表现为L1和A1的同时增加。 (3)根据以上分析,再将原有的资产负债表加以简化,即可得出“贷款=存款+现金”这一恒等式。这一恒等式的实质内容说明,我国货币大多数是由贷款这一渠道注入流通的。 4.“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会不会导致信贷失控? “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不会导致信贷失控。 (1)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是“贷款决定存款”,银行就可能大胆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信贷失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从纯技术的角度探讨,存款由贷款引出,贷款制约并决定着存款,因此,就银行整体而言,银行扩大信贷的能力是无限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信贷的无限扩张是极其少见的。现实状况是:贷款的恶性扩大造成流通中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又必然引起经济运行的紊乱。 (3)银行扩大信贷技术上的无限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客观上的有限性。通过银行向企业单位提供和分配信贷资金是价值的分配,这种价值的分配受客观生产条件的限制。 (4)因此,“贷款决定存款”这一结论不会导致信贷失控。信贷失控常常是因为银行不顾客观生产条件,恶性贷款造成流通中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又必然引起经济运行的紊乱。 5.试述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的关系。 (1)原始存款,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派生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 (2)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派生存款并非可以凭空创造,必须具有派生的基础,即有一定量的原始存款给予保证。 (3)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或称存款货币银行)内直接形成的。凡是在银行具有创造信用流通工具能力的货币,都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4)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商业银行内的存贷活动形成的派生存款量,是由贷款引伸出的超过最初部分的存款。 (5)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还存在有相互转化的关系,这种相互转化须以贷款为条件。 ①原始存款转化为派生存款的过程是:当中央银行用再贷款形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贷款转入借款人存款账户,成为可供借款者使用的存款。但由于存款的所有权属于银行,所以表现在银行账面上,在原有存款的基础上,又引伸出一笔存款来。以此类推,这些引伸出来的存款,就是派生存款。 ②派生存款转化为原始存款的过程是:商业银行在不同层次的存款派生过程中,总有数量不等的存款准备金交存中央银行,与此同时,又形成了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作为存款派生的基础。 6.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1)银行之所以能够创造存款货币,是由于运用原始存款发放贷款的结果。 (2)为了分析简便,作如下假设:①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所构成; ②法定准备率为20%; ③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其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所组成;④银行客户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体系。 (3)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下表来表示: (4)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一笔原始存款由整个银行体系运用扩张信用的结果,可产生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存款货币。 多倍存款的创造过程表 银行 增加存款 法定准备金 增加放款 第一家银行 第二家银行 第三家银行 第四家银行 : : 100000 80000 64000 …… : : 20000 16000 12800 …… : : 80000 64000 51200 …… : : 总 计 500000 100000 400000 7.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在量上有哪些限制因素。 整个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存款货币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这个限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它要求银行体系必须适度地创造货币;其二是商业银行在存款创造的过程中,还有以下因素对存款创造倍数的限制: (1)法定存款准备率(r)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整个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会受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其倍数同存款准备率呈现一种倒数关系。 (2)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现金漏损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的手中而不再流回。这种现金漏损对于银行扩张信用的限制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同等的影响。 (3)超额准备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在银行体系中,超额准备率的变化对于信用的影响,同法定准备率及现金漏损率具有同等作用。 (4)定期存款准备金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银行对定期存款(Dt)也要按一定的法定准备率(rt)提留准备金(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往往不同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Dt同活期存款总额(Dd)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当令t= Dt / Dd时,则(rt·Dt)/Dd=rt·t。这部分rt·t或(rt·Dt)/Dd对存款乘数的影响,便可视同为法定准备率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存款创造乘数K在量上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K = 1/(r+c+e+ rt·t) 8.试述基础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 (1)基础货币“质”的规定性 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是起创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基础货币有如下五个显著特点: ①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②流通性很强,即持有者能够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③派生性,即它运动的结果能够产生出数倍于它本身的货币量,具有多倍的伸缩功能;④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高的相关度,它的变化对于货币供给变化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⑤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它,并且通过对它的控制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最本质的特征是②和③两点。 (2)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 关于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计算口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①基础货币=手持现金+法定储备+超额储备。 由以上对基础货币质和量的分析,可以得到基础货币的完整定义:起创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它包括纯创造存款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B=R+C 9.试述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基础货币主要由存款准备金和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两部分组成,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具体来说就是影响基础货币两个组成部分变动的因素: (1)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因素 ①存款准备金比率。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则多,基础货币量增加;反之反是。 ②流通中的现金量。流通中的现金流入(流出)银行系统的数量增加,能使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随之增加(减少)。 ③中央银行买卖信用证券的数量。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就能使商业银行的上缴存款准备金增加;反之反是。 ④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贴现的松紧。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者,如果它扩大或放松对商业银行的放款、贴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能够增加;反之,会使商业银行的上缴存款准备金减少。 (2)影响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①公众收入增加和消费倾向。一般来说,公众货币总收入会逐年增加,手持现金量也会有所增加 ②物价变动状况。一般来说,在币值和物价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公众手持的现金除了随着季节性的变化有所变动外,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 ③经济发展和体制变动情况。如商品交易发展、就业人数增加、集贸市场扩大、价格调整等因素,往往会促使流通中现金量增加。 ④存款和现金比例的变化。如收购农副产品付现比重提高,农业贷款、个人贷款中相当部分的付现等,也会促使现金流通量增加。 ⑤信用开展程度。如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储蓄网点的增多、非现金结算的广泛开展等,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流通中的现金量。 10.试述影响货币乘数的若干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率(r)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货币乘数受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货币乘数同存款准备率呈现一种倒数关系。 ②r主要受三类因素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结构;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处所。 (2)现金比率(h)与现金漏损率(c)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所谓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现金(C)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存款D之间的比例关系。现金漏损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现金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的手中而不再流回。这种现金漏损对于银行扩张信用的限制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具有同等的影响。 ②h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非银行部门持有的机会成本;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其他非经济因素(u)。 (3)定期存款比率(t)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银行对定期存款(Dt)也要按一定的法定准备率(rt)提留准备金。定期存款Dt同活期存款总额(Dd)之间也会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当令t= Dt / Dd时,则(rt·Dt)/Dd=rt·t。这部分rt·t或(rt·Dt)/Dd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便可视同为法定准备率的进一步提高。 ②t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持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定期存款的利率。 (4)超额准备比率(e)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①超额准备比率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与法定存款碧绿具有同等作用。 ② e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商业银行持有e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代价;非银行部门对现金的偏好;非银行部门对定期存款的偏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 P);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传统。 综上,货币乘数m在量上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m= 1/(r+c+e+ rt·t) 或者 m= 1/[r+e+c+h-(r+e)·(c+h)] (h为财政性存款比率)。 11.试述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 货币供给调控机制是一个以信用创造理论为基础、与中央银行体制的存在有密切联系、由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可以按以下三个层次加以剖析: (1)调控主体 一是中央银行,这里称之为发动主体;二是商业银行,称之为放大主体;三是非银行经济部门,称之为目标主体。我们可以用图表示如下: 中 央 商 业 非 银 行 银 行 银 行 经济部门 (2)基本因素 货币供给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货币乘数;三是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量的前提条件,整个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与又称货币乘数的乘积。 (3)若干金融变量 影响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若干金融变量具体指现金漏损率、法定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财政性存款比率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倍数放大效应。以上诸金融变量中,直接受制于中央银行行为的是法定存款比率;直接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超额准备比率;直接受制于非银行经济部门行为的是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和财政性存款比率等。 以上货币供给量调控机制的组成,只是从静态角度作抽象考察,如果从各变量主体行为的经济背景和动态分析,实际运行过程要复杂得多。 12.试述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复杂性。 影响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1)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 控制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任务。基础货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流通现金。 中央银行可运用存款准备率作为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工具,中央银行还可运用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若干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直接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调控基础货币等。 然而,不但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超额准备金、流通中现金的调控却受商业银行、企业、公众以及客观现实经济情况影响,这使中央银行难以对基础货币进行有效调控。 (3)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调控 从货币供给量间接型调控总模型中也可看出,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并非都由中央银行的意向所决定,如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财政性存款比率等均由非银行经济部门的经济行为所决定。 可见,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处于异常复杂的境地。当然,这不等于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应付,甚至束手无策。中央银行完全可以主动出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变现状,促使自己的意图得以实现,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来自非银行部门的外部因素的变动进行预测,如变动利率、完善金融市场等,以使非银行经济部门的经济行为纳入自己的轨道,为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九章 货币供求均衡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均衡:又称货币供求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 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社会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社会总需求也就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出。 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量。社会总供给也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 供应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需求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混合型调节:一种货币失衡的调节对策,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国际收支: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交往所发生的货币收支总和。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记录。 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由一个经济实体向另一个经济实体提供的实际资源的记载项目”。经常项目通常分为商品、服务、收益和转移四项。 资本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的一种,资本与金融项目是记录一国与他国之间资本流出和流入的帐户,它“反映一个经济体的国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所有权变化或其他所有交易” (IMF)。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国际储备:又称官方储备,是指“可供某一经济体的中央当局用来满足国际收支需要的资产”(IMF),即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可随时用于稳定汇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偿付外债的对外资产,主要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第420页) 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指进出口收支相抵后的净额。若出口大于进口,即为贸易顺差,又叫出超;若进口大于出口,即为贸易逆差,又叫入超。 经常项目差额:经常帐户差额是贸易差额加上净劳务收支、净投资收益和净转移收支之和。它是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变动的相对体现,反映了一国与他国之间各种实际资源的转移净额。 国际收支均衡:国际收支均衡通常被解释为在较长的—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在数量和实质内容两个方面能够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促进本国货币均衡汇率的实现和稳定,并使本国的国际储备维持在合理充足的最佳水平。 国际收支失衡:国际收支失衡是指国际收支发生了长期、大量、严重的不平衡,出现了不能自动恢复平衡的情况。这种失衡分为逆差失衡与顺差失衡。 均衡利率:利率是货币市场的价格,货币供求的对比对于利率水平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当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点时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 外债的经济负担:指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已使用而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外债的经济负担反映了一国在经济方面的债务偿还能力。 外债的金融负担:指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已使用而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外债的金融负担反映了一国在金融方面的债务偿还能力。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均衡?它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什么关系? (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 (2)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一平衡。商品供求与货币供求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来简要描述。 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四方关系图 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 ①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有多少商品供给,必然就需要相应的货币量与之对应。 ②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货币的供给必须以货币的需求为基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要与货币需求相适应,以维持货币的均衡。 ③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在货币周转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水平,实际上就决定了当期的社会需求水平。 ④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这是宏观经济平衡的出发点和复归点。 (3)在这个关系图中,货币供求的均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如果货币供求不平衡,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就不可能实现。而要使货币供求保持均衡,就需要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与客观的货币需求保持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 2.货币供求与利率之间有何关系?试以LS―LM模型加以说明。 (1)利率是货币市场的价格,货币供求的对比对于利率水平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相对于货币需求,如果供给偏多,利率下降;供给偏少,则利率上升。而当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点时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 (2)利率对于货币供求具有调节作用:利率下降会抑制货币供给,刺激货币需求;利率上升会刺激货币供给,抑制货币需求。 (3)LS―LM模型,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考虑国际收支平衡,一国经济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实质上反映了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状态。这种均衡是在利率与收入水平的不同组合下实现的(见下图)。 ①IS为投资与储蓄曲线,它代表了在不同的收入和利率组合条件下商品市场所有均衡点的轨迹,又被称为商品市场均衡曲线。该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不在该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商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②LM为货币市场均衡曲线,它代表了在不同收入和利率组合条件下货币市场所有均衡点的轨迹。该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点;不在该曲线上的点则表示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    一般经济均衡理论:LS―LM模型 3.试分析货币失衡的原因。 货币失衡总是表现为货币供给量小于或大于货币需要量两种情况中的任一种: (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规模扩大了,但货币供给量没有及时增加,从而导致流通中货币紧缺。在纸币流通时代,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比较小的,因为增加纸币供给量对于货币管理当局来说,是一种轻而易举的事情。 ②在货币均衡的情况下,货币管理当局仍然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得本来均衡的货币走向供应小于需求的失衡状态。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在纸币流通时代,出于向赤字政府提供贷款等利益原因,货币管理当局可以轻易增加纸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失衡现象。 (3)货币失衡的深层原因,主要有: (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和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 (2)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使财政和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 (3)国际收支的影响。国际交往形成国际收支,它对国内物资供求平衡也会发生影响。如进口的技术设备数量太多和出口消费品过多,可能最终都会导致总需求的扩张,从而造成货币供求失衡。 4.试述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对策。 (1)供应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这包括如下几个层次的措施: ①从中央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卖出有价证券;二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三是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包括减少给商业银行的贷款指标,收回已贷出的款项等措施。 ②从商业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停止对客户发放新贷款;二是到期的贷款不再展期,坚决收回;三是提前收回部分贷款。 ③从财政方面来看,一是减少对有关部门的拨款;二是增发政府债券,直接减少社会各单位和个人手中持有的货币量; ④从税收方面来看,一是增设税种;二是降低征税基数;三是提高税率;四是加强纳税管理。 (2) 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对货币需要量的调节措施更多地在银行之外推行。这包括如下几条措施: ①银行、财政和企业联合力量增加商品供应量(这是增加货币需要量的同义语); ②运扩大进口,以此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 ③提高商品价格,通过增加货币需要量来吸收过度的货币供给量。 (3) 混合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4)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行不是采取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它的内涵是:如果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同时,存在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银行可以提供追加贷款,以促进生产的发展,通过商品供给量的增加来消化过多供给的货币。 5.如何运用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变更政策的配合实现内外均衡? (1)所谓支出变更政策,即支出调整政策,是指影响支出水平和需求总量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类政策可相对于收入改变支出水平,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2)所谓支出转换政策,是指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变支出结构的政策,如汇率调整和各种直接与间接管制措施等。这类政策可转换支出在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之间的对比,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从而调节国际收支。 下表列出了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调整政策配合的四种主要情形:    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变更政策的配合 经 济 状 况 支出调整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汇率政策 直接管制 Ⅰ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紧缩性的 本币升值 奖入限出 Ⅱ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 紧缩性的 本币贬值 奖出限入 Ⅲ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 松驰性的 本币贬值 奖出限入 Ⅳ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 松驰性的 本币升值 奖入限出 6.如何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解决“米德冲突”? (1)所谓“米德冲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一国政府不能运用调整汇率的支出转换政策,只能采用支出调整政策,因此,内外均衡目标在对支出调整政策的要求上就可能存在矛盾,这种矛盾即为“米德冲突”。 (2)米德冲突”最有可能发生在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或经常项目逆差与国内失业并存的情况下。 (3)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可解决“米德冲突”。财政政策通常对国内经济的作用较大,而货币政策则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大,因此,应该分配给财政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以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或者根据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将二者适当地搭配,以同时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收支的均衡(见下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经 济 状 况 财 政 政 策 货 币 政 策 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 松驰性的 紧缩性的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 紧缩性的 紧缩性的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紧缩性的 松驰性的 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 松驰性的 松驰性的 7. 试分析我国近年来内外均衡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的方式转变为以调整利率、汇率以及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等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并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国际收支差额大幅度波动,内外均衡调节难度增大。 第二,对外经济依存度提高,内外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国际收支的迅猛增长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外贸总额对GDP的比例近年来已达40%以上,表明内外均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三,内外均衡目标脱节,缺乏协调的调节政策。我国对内均衡的目标是在物价基本稳定前提下的经济高速增长,但长期以来这种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脱离外部均衡目标的。 第四,利率和汇率机制僵化,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和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很难对内外均衡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导致我国内外均衡调节中直接调控的比例仍然偏高。 对策: (1)注意出口规模与构成。首先是出口规模应与国民生产总值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其增长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致,其次是出口结构要合理,应根据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优势组织出口产品,尽量扬长避短以获取比较利益,并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级别,此外出口规模应与进口相互配合,协调安排,在扩大出口的同时,要注重发展进口替代的生产,避免出现进口增长过快的局面。 (2)确定合理的外债规模。应注重考虑两个“缺口”和两个“负担”,即:资金缺口和外汇缺口;借用外债的经济负担和金融负担。 (3)注意外汇储备水平。保持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既是对国际收支均衡的要求,又是对货币供求均衡的要求。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国际储备不断增长,2006年2月外汇储备达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06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9411.15亿美元。对此,国内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对目前的中国来说,保持适当的国际收支顺差是比较适当的,但要注意控制规模。 (4)财政金融政策相配合。在内外均衡的调整中只有将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是要正确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其次要正确协调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注意化解外汇储备增多产生的通胀压力,可考虑适当地运用汇率政策以配合货币政策对内外均衡进行调整。 8. 如何判断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我国目前可采取哪些措施消除过度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根据国际公认的标准,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满足一定时期进口付款、外债支付、外商投资收益汇出和外汇平准基金及其他特殊需求等项的需要。其经验性的比例是每年进口额的25%,外债流出的30%,外商投资余额的15%,10%的外汇年平准基金和10%的其他特殊需求。 为了消除过量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均衡所带来的副作用,需要采取一些分流措施: 一是流出。具体来说就是拓宽国内外汇资本的流出渠道。即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海外;中国企业在海外股市筹得的美元资金也可以留存,无需兑换成人民币。 二是消耗。如动用外汇储备为国有金融机构注资或用外汇储备解决中国所有的社会问题,不管是资金短缺的学校、医院和社保基金,还是加快中国落后的西部省份的开发。 三是吸收资金。采用的工具有3种:其一是拍卖央行票据,吸收系统中的流动资金,2004年央行净吸收了674亿美元的资金,相当于外汇流入造成的人民币供应增量的32%。其二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三是劝诫,要求商业银行节制放贷的问题。 四是税改。包括:减少外贸顺差的税收政策,如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开征出口税等;减少外币热钱流入及外汇投机的税收政策,如酌情开征外汇交易税(或称托宾税,Tobin Tax)。由于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自资本项目或热钱流入,开征外汇交易税对于热炒人民币升值有釜底抽薪的作用;而且,如所征收的外汇交易税能用于社会安全保障基金或其他公益项目。 五是本币国际化。即鼓励(过量的)人民币流出国外,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单位或储备货币,从而减轻货币流通过高情况下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9. 国际资本的流入会给货币均衡带来哪些冲击? (1)直接冲击 从总体上看,国际资本净流入一个国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外汇的方式净流入,另一种是以实物的方式净流入。如果是以实物的方式净流入,则不会对货币供应量的扩大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如果是以外汇的方式净流入,则会对货币供应的增加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因为外汇净流入会转化为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导致中央银行增加投放基础货币,造成国内需求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则会使限制性货币政策失效。 (2)间接冲击 国际资本不管是以外汇方式净流入,还是以实物方式净流入,都会对货币均衡产生间接影响。其影响的途径主要有四: 一是组合效应。即外资净流入后要求国内提供一定数量的国内货币与其配套,当外资流入超过其配套资金承受能力,且总供给又处于无弹性时,由此引起的过度需求会引发货币供应量超量投放。 二是投资乘数效应。即外资净流入会产生投资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增加,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 三是诱导效应。即外资的净流入会给国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开拓出一些新有就业门路等,这些会扩大对货币的需求。 四是挤出效应。外资的大量流入,将产生替代国内储蓄的作用,使国内储蓄被闲置起来,或被用于非生产性开支,造成国内资源浪费。由于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会相对造成流通中货币量供过于求。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本章重要概念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是由于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货物,从而使包括物资与劳务在内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的总供给,因而引起物价上涨。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学说。具体是指由于商品成本上升,即材料、工资保持一定利润水平,从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 结构型通货膨胀:即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虽然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其发展过程是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水平上升,随后又使那些需求跟不上的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也趋于上升的水平,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爬行式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即货币贬值可达到天文数字,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国民党政府垮台前的退出大陆的情况。 经济增长效应:指的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这种通货膨胀有益论观点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放弃和反对,而将通货膨胀视为阻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强制储蓄效应:所谓强制储蓄是指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又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菲利普斯曲线:以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ΔP/P),横轴表示失业率(U),如右图。图中的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关系。当失业率越低时,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就越低。 单一规则政策: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对付滞胀的根本措施在于,政府必须首先停止扩张性的总体经济政策,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控制在一个最适当的增长率上,即采取所谓的单一规则政策,以避免货币供给的波动对经济和预期的干扰。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扩大政府采购和投资指出,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以刺激经济,包括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加强技术改造投资,提高居民现期收入等财政手段。 稳健的货币政策: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可采取多种方式适当增加货币供应,促进信用的进一步扩张,如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适当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措施。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通货膨胀?为什么不能将它与货币发行过多、物价上涨、财政赤字划等号? (1)通货膨胀是指因流通中注入货币过多而造成货币贬值,以及总的物价水平采取不同形式(公开的或隐蔽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2)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过多划等号。不可否认,货币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决定流通中货币量的,不仅是商品价格总额,还有货币流通速度。即在商品总量和货币量相适应的情况下,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会使流通中货币过多。所以,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货币发行过多简单等同。 (3)不能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划等号。通货膨胀会引起物价上涨,但决不能引伸为,凡是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因为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价格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不能都归咎于通货膨胀。 (4)不能将通货膨胀与财政赤字划等号。财政赤字如果通过多发行货币来弥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是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并非都是靠货币发行,还可以采取压缩银行信贷、举借外债、挖掘库存、发行国家债券等。 2.试述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以下类型: (1)按发生原因划分: ①需求拉动型。即指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 ②成本推进型。即指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供给变化的一种理论假说。具体是指由于商品成本上升,即材料、工资保持一定利润水平,从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经济现象。 ③结构型。即物价的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虽然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其发展过程是最初由于某些经济部门的压力使物价和工资水平上升,随后又使那些需求跟不上的部门的物价和工资额也趋于上升的水平,于是便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④混合型。即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需求拉动,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又不能笼统地概括为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经济现象。 ⑤财政赤字型。其本质是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但它的侧重点是强调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⑥信用扩张型。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物价上涨的一种信用经济现象。 ⑦国际传播型。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2)按表现状态划分 ①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②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①爬行式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②跑马式膨胀。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③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即货币贬值可达到天文数字,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国民党政府垮台前退出大陆的情况。 3.如何度量通货膨胀? 在目前情况下,一般将物价上涨指数看作是通货膨胀率。测量物价指数的主要指标有: (1)消费物价指数。即零售价格指数,它能反映直接影响一般民众生活状况的物价趋势,许多国家通常用它来代表通货膨胀率。 (2)批发物价指数。它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3)国民生产总额平减指数。它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的比率。 4.试述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通货膨胀效应的不同评价? (1)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增长,即使对经济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也是短时期的,并以积累更大矛盾为代价。 ①对生产的影响。表面上看,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生产的暂时扩大,带来虚假的繁荣,但从根本上说,通货膨胀对生产起破坏性作用。 ②对流通的影响。第一,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商品流通渠道遭到破坏;第二,通货膨胀会使需求发生变态。 ③对信用制度的影响。第一,它会使商业信用缩减;第二,它会使银行不能发挥正常职能;同时,由于投机盈利比放款利息要大得多,会使银行把大量资金用于投机,此时,银行不仅不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反而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④对货币制度的影响。第一,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纸币难以履行定价工具的职责;第二,当通货膨胀极度恶化时,纸币甚至不能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职能。 ⑤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可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发行纸币,带来追加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会给国民经济带来破坏性后果,引起生产萎缩,导致财政实际收入减少,而且由于货币贬值,会引起财政支出的增加。 (2)对通货膨胀效应的不同评价 ①经济增长效应 有益论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有害论认为,虽然通货膨胀初始阶段对经济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长期的通货膨胀会对经济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降低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阻碍经济的正常成长。 少数经济学家采取通货膨胀中性论的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对实际产出和经济增长既无正效应又无负效应。 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是有害论,即认为通货膨胀是阻碍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货膨胀中性论的观点难以自圆其说。 ②强制储蓄效应 所谓强制储蓄是指政府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借债透支,直接或间接增大货币发行,从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制性地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以满足政府的支出,因此又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③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入和实际占有财富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有些人的收入与财富会提高和增加,有些人则会下降和减少。 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工薪阶层和依赖退休金生活的退休人员等有固定收入者的收入调整滞后于通货膨胀,因而会使其实际收入减少;而一些负债经营的企业和非固定收入者能够及时调整其收入,因而可从通货膨胀中获利;通货膨胀的最大受惠者是政府 ④资源配置扭曲效应 通货膨胀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应通常是负面的,其主要原因是: a)在通货膨胀中,各种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和扭曲,引起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 b)通货膨胀会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c)在通货膨胀期间,为避免金融资产价值的损失,人们会尽量降低持有货币和各种金融资产的比例,并购入各种实物资产。由于实物资产在交易、维护、处置和管理上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因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d)通货膨胀会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环境,使购买者盲目抢购,不计质量,使经济结构失衡更为严重。 e)通货膨胀会使实际利率下降,打击公众的储蓄意愿, f)在通货膨胀期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调整往往滞后,使金融机构的正常融资渠道受阻,而民间高利贷则得以盛行,因而会改变正常的利率结构,阻碍长期金融工具的发行,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及其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 ⑤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紊乱效应 通货膨胀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时,还会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甚至会引发社会经济危机。这方面的效应主要表现为 a)加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在通货膨胀持续发生的情况下,个人和企业的通货膨胀预期将变得难以捉摸,市场行情动荡不定。 b)导致商品流通秩序的混乱。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流通领域容易获取暴利,大量资金被吸引到流通中从事投机交易,使商品流通秩序极为混乱,产销脱节、商品倒流、囤积居奇、商品抢购等不正常的交易活动加剧了经济的不平衡。 c)败坏社会风气,激化社会矛盾。在通货膨胀期间,劳动者的工资所得赶不上投机活动的利润所得,会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助长投机钻营、不劳而获的恶习,而通货膨胀导致不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再分配,更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对立。 d)助长贪污腐败,损害政府信誉。通货膨胀时期,国家公务人员工资奖金增长通常滞后,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因而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公务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5.试述西方经济学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 (1)需求拉动说。该理论认为,经济中需求扩张超出总供给增长时所出现的过度需求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根据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自发性需求拉动型,其总需求的增加是自发性的而不是由于预期的成本增加;②诱发性需求拉动型,主要是由于成本增加而诱发了总需求的增加;③被动性需求拉动型,由于政府增加支出或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进说。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并非由于总需求过度,而是由于总供给方面的生产成本上升所引起。 成本推进说还进一步分析了促使产品成本上升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经济中,有组织的工会和垄断性大公司对成本和价格具有操纵能力,是提高生产成本并进而提高价格水平的重要力量。此外,汇率变动引起进出口产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石油危机、资源枯竭等造成的原材料、能源生产成本的提高也会引起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3)供求混合推进说。在现实生活中,需求拉动的作用与成本推进的作用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人们将这种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作用情况下的通货膨胀称之为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4)部门结构说。结构说的基本观点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这种结构型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情况①需求转移型;②外部输入型。;③部门差异型。 (5)预期说。通货膨胀预期说主要通过对通货膨胀预期心理作用的分析来解释通货膨胀的发生。该理论认为,如果人们普遍预期一年后的价格将高于现在的价格,就会在出售和购买商品时将预期价格上涨的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引起现行价格水平提高。 6.货币主义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治理通货膨胀的主张上有何不同? (1)货币主义学派认为,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以导致了通货膨胀预期提高、总供给曲线左移、菲利普斯曲线右移。 (2)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对付滞胀的根本措施在于,政府必须首先停止扩张性的总体经济政策,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控制在一个最适当的增长率上,即采取所谓的单一规则政策,以避免货币供给的波动对经济和预期的干扰。 (3)凯恩斯学派认为,总供给减少是导致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总供给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影响供给的一些重要因素发生了变化,如战争、石油或重要原材料短缺、主要农作物欠收、劳动力市场条件变化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因而造成了总供给减少并引起通货膨胀。 (4)凯恩斯学派认为,治理经济滞胀必须从增加供给着手。凯恩斯学派提出的对策主要包括政府减少失业津贴的支付、改善劳动条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税收结构等,其目的是降低自然失业率,使总体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 7.试述你对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认识。 治理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其治理的过程也必然会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各个产业部门、各个企业、社会各阶层和个人的既得利益,因此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治理对策。尤其是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必须从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特殊的国情出发,认真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既要从宏观经济整体出发,保持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总供给的不断增长,解决因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出现的失业率提高问题,又要适度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和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升温;既要通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整顿经济秩序等综合治理措施,消除通货膨胀的环境因素,又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有力措施。在这一正确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终于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并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为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间接调控体系,正确地解决宏观经济调控问题,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8.什么是通货紧缩?它如何进行分类? (1)通货紧缩,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2)对于通货紧缩通常可以按照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形成的原因等进行如下分类: ①按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中长期通货紧缩与短期性通货紧缩。 ②按通货紧缩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 ③按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状况可分为增长型通货紧缩与衰退型通货紧缩。 ④按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分类,可分为政策紧缩型、产业周期型、需求拉下型、成本压低型、体制转轨型、外部冲击型和混合型。 9.试述西方的通货紧缩理论。 (1)有关通货紧缩的最早的探讨,可追溯到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论述。马克思指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投入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变动引起,也可能由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技术因素产生。 马克思关于通货膨胀和紧缩的论述主要是建立在货币流通规律,尤其是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 (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在《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一文中讨论了通货紧缩问题,并指出,“从1920年起,重新恢复对其金融局势的控制的那些国家,并不满足于仅仅消灭通货膨胀,因而过分缩减了其货币供给,于是又尝到了通货紧缩的苦果。” 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不仅是关于通货膨胀的经典文献,也是治理通货紧缩的经典之作。他针对30年代大危机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的论断,抓住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严重失衡和发生通货紧缩的症结所在。 (3)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也于1933年根据对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他认为,在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会导致“过度负债”,而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家为了清偿负债又会被迫降价倾销商品因而导致物价水平下跌即通货紧缩。 (4)弗里德曼和施沃慈认为,银行恐慌和信用收缩的产生也许加重了通货紧缩,并引发了信用危机。 (5)萨缪尔森、布坎南和瓦格纳则认为,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都是政府干预过多、政策失当的产物。 (6)进入90年代以来,是否会发生世界性通货紧缩变成了经济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和争论焦点。 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98—2000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就发表了20余篇研究通货紧缩的论文,形成了一套“新凯恩斯主义”的反通货紧缩理论。 与国际上流行的观点不同,克鲁格曼将近年来世界性通货紧缩的原因归结为社会总需求不足,而不是供给过剩,并特别强调,需求不足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根源。他证明了在“流动性陷阱”的条件下保持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不再是中性的,因而主张用“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 ②现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对通货紧缩的解释是“正如通货膨胀是由一种货币状况的变化——人们不愿持有货币,而宁愿持有实物——而产生的,通货紧缩的发生则是由于人们更愿意把持有的实物换成货币”。他指出,导致通货紧缩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资产泡沫的破裂对经济产生的致命的消极影响。格林斯潘还指出,由技术革命推动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等原因,使价格的抑制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自我加强,这也是促使通货紧缩发生的重要因素。 10.试述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 (1) 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一国当局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大量减少货币发行或削减政府开支以减少赤字,会直接导致货币供应不足,或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的供求失衡,从而引起物价下跌,出现政策紧缩型的通货紧缩。 (2) 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周期达到繁荣的高峰阶段,生产能力大量过剩,供大于求,可引起物价下跌,出现经济周期型通货紧缩。 (3)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放松管制和改进管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因而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出现成本压低型通货紧缩。 (4) 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和经济走势不佳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型通货紧缩。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或信贷扩张过快导致出现大量不良资产和坏账时,金融机构“惜贷”或“慎贷”引起信用紧缩,也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5) 本币汇率高估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汇率制度时,本币汇率高估,会减少出口,扩大进口,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导致物价持续下跌,出现外部冲击型的通货紧缩。国际市场的动荡也会引起国际收支逆差或资本外流,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压力。 (6) 体制和制度因素。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因素也会加重通货紧缩,如企业制度由国有制向市场机制转轨时,精简下来的大量工人现期和预期收入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下降;住房、养老、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变迁和转型,都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收支和消费行为,引起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物价下降,形成体制转轨型的通货紧缩。 (7) 供给结构不合理。由于前期经济中的盲目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加剧供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许多商品无法实现其价值,迫使价格下跌,另一方面大量货币收入不能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减少了有效需求,就会导致结构型通货紧缩。 11.谈谈你对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形势的看法。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本题答案略。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调控 本章重要概念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币值稳定: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中介指标:即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 再贴现政策: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 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流动性陷阱:即当利率降低到不可再降低的地步时,任何货币量的增加,都会被经济单位所吸收,因而对总体需求所得及物价均不产生任何影响。 q理论:詹姆斯·托宾根提出的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q理论。按照托宾的定义,q = 企业真实资本的市场价值/企业真实资本的市场价值,当q值很高(大于1)时,表明股票市价大于重置成本,这时,企业因能通过发行较少股票而得到较多新的投资品,故投资支出会增加。 货币政策时滞:又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或称货币政策时差。它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即货币政策时滞的内部时滞,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 外部时滞:即货币政策时滞的外部时滞,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程度,即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多大程度上以尽可能低的通货膨胀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既各国充分考虑国际经济联系,有意地以互利的方式调整各自货币政策的过程。它通常分为以规则为基础的协调和随机协调两种。 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很难归于扩张、紧缩和中性中的任何一类,从实际运作来看,“稳健”体现的是对货币政策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和对总体趋势的把握,是一种指导思想、方针和理念,而不是具体针对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①货币政策工具;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③货币政策目标。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统一。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①稳定币值。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 ②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稳定币值有利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币值。 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 ③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 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④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通常,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 但是,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它不仅意味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期的经济增长。 ⑤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统一。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与原材料等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 ⑥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当经济增长较快时,国家经济实力也相应增长,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 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会增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 可见,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 3.试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特征与选择。 (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 (2)合适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该具有如下四个特征①可测性,即中央银行能够迅速和准确地获得它所选定的中介指标的各种资料,并且能被社会各方面理解、判断与预测;②可控性,即中央银行应该能够有效地控制;③相关性,即中介指标应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关系;④抗干扰性,即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正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3)目前,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实质上只有两个候选对象,即利率和货币供给量。 4.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②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它既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 ③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等。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主要目的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投机。 ④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规定较低贴现利率或放款利率的一种管理措施,如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直接信用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②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和金融检查等办法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变动方向和重点实施间接指导。 5.什么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其效果和局限性如何?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表现在它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烈药”。 (3)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力度大、反应快,所以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①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 ②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如提高法定准备金,可能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从而迫使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 6.什么是再贴现政策?它有哪些优缺点? (1)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2)再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 (3)再贴现政策的缺点在于: ①中央银行固然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借款与否和借款多少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一政策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②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它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 ③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说,贴现率虽然比较易于调整,但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 7.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它有哪些优缺点? (1)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①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②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有其局限性: ①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②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8.如何完善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1)构建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将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经营和资产合理配置融合在一起,这要求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是真正的自负盈亏的企业。 (2)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言,虽具有较多明显的优点,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最明显的是操作效果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削弱,所以,必须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如与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相配合、与再贴现业务相配合。 (3)注重与国债发行和交易相配合。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以国库券为主。作为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载体,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与公开市场业务相互的配合尤为重要。 国债的发行要与公开市场业务的适度规模相适应,要以短期国债为主、采取直接业务、回购协议和售购搭配交易技巧,来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4)注重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中央银行要正常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改革:①改革财政融资机制;②改革商业银行机制;③发展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④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⑤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制度。 (5)注重与外汇市场的操作相配合。 9.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前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新变化? (1)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2)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素的新变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降低利率,从而降低借贷成本,借贷成本的下降则促使企业增加投资,消费者增加消费支出,最终导致总产量的增加。减少货币供给量的效应则正好相反。 (3)实践证明,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非只注重利率,还必须考虑其他若干种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 ①汇率的变化。各国普遍通过特定的货币政策影响汇率的变动,从而达到调节本国进出口和总产量的目的。 ②权益价格的变动。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来增加货币供给量,有利于公众增加支出,进而增加对权益的需求,从而导致权益价格的提高。 ③银行信贷的调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银行准备金和银行存款增加,从而使银行可用贷款量增加,刺激企业的投资。 ④企业和家庭收支的调节。货币政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和家庭的收支平衡状况,如扩大货币供给量,会使企业的权益价格上升和家庭的财务状况得以改善,从而增加企业的投资支出和居民对流动性较差的耐用消费品和住房的支出,这些,最终都会引起总需求和总产量的增加。 10.什么是货币政策时滞?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1)所谓货币政策时滞,亦称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或称货币政策时差。它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的全部时间过程。 (2)货币政策的时滞按发生源和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大类。 ①内部时滞 它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内部时滞又可以细分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两个阶段。 ②外部时滞 它是指中央银行从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需要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可细分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两个阶段。 ③内部时滞可由中央银行掌握;而中央银行对外部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因为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反应大小,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 11. 试述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演进过程。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和促进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程度,即货币政策的实施在多大程度上以尽可能低的通货膨胀来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 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看法是西方经济学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其发展大体上有以下三条线索可循: (1)自由与干预是西方经济学的主线索。它经历了自由主义(古典学派)——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自由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即新凯恩斯主义的干预主义)的演进进程。在自由主义的框架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般不强。而在干预主义的框架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则得到普遍的肯定。 (2)对货币控制的认识经历了从外生到内生的演变,即外生货币论(凯恩斯主义)——形式外生货币论(新剑桥学派)——内生货币论(新古典综合派)这样一个过程。 (3)对货币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从中性到非中性的转变。在古典主义的“古典二分法”中,货币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呈中性;在凯恩斯主义看来,货币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呈非中性;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货币在短期内呈非中性,但在长期内则是中性的;新凯恩斯主义则又“复活”了凯恩斯主义对货币的非中性评价。 12. 简述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涵。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在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初我国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的特殊背景下提出并付诸实施的。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仍然决定,2006年我国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货币政策有扩张、紧缩和中性之分,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很难归于其中的任何一类。从实际运作来看,“稳健”体现的是对货币政策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和对总体趋势的把握,是一种指导思想、方针和理念,注重和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要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而不是具体针对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且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操作特点和操作方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内涵:一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通过中央银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从具体运作来看,主要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努力实现货币政策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13.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因是什么?提高中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有效性,需要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具体表述如下: (1)外在动因 国际经济学界广泛认为经济的相互依存性是进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一个外在动因。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解,这种相互依存主要体现在结构上的相互依存,经济目标上的相互依存,国家之间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上的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国际环境中,一国货币政策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其他国家的政策、行动和做出的反应。所以说,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是世界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必然要求。 (2)内在动因 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Monetary Policy Spillover Effect)的普遍存在,溢出效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传递,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故有必要通过国际协调来降低这种溢出效应。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较重要的有: (1)汇率协调问题。汇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一直是各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核心。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汇率市场化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需要对我国汇率制度进行如下几点改革:第一,扩大浮动区间,促使汇率从现行僵化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尽量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第二,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松外汇管制,扩大外汇管制区间,使经济主体的自愿选择尽可能落在外汇、管制区间内,反映边际供求信息,为汇率进一步市场化做铺垫。第三,为保持我国贸易条件的稳定,央行的市场基准汇率可在供求基础上参考一篮子货币来确定。同时要加强和改进汇率管理,加大对逃骗汇和其他非法买卖外汇活动的打击力度。 (2)利率协调问题。国与国之间的实际利率差异会引起国际间的套利行为,从而导致国际资本的流动,并进而会直接影响到汇率的波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既是一个自我决策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进行协调的问题。 (3)中国在国际协调中的地位问题。为获得协调利益最大化,我国需要在不断壮大自身政治、经济实力同时,尽快谋求“八国集团”组织成员国的地位。 (4)国际监管合作问题。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也体现在对国际金融犯罪的共同治理上。为此,中国要加强国内监管,规范银行业务,实现与国际接轨;还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建立强大的信息网。同时,面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要建立危机防范与预警机制。 第十二章 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 本章重要概念 金融发展:所谓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及金融市场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涌现及其数量的增多,也表现在各种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经济发展:是指各种实际经济因素的发展,如物质财富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经济制度的健全等。 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相关比率是指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全部实物资产大致可以用当期国民生产总值表示,而金融资产主要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该指标从数量上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变动反映了金融上层结构与经济基础结构之间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 金融压抑:金融压抑是指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存在缺陷,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的状态。金融压抑阻碍了经济发展。 金融深化:金融深化是指发展中国家消除金融压抑,实施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改革措施,完善金融体系,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约束:即在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低且可预测以及实际利率大于零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存贷款利率、约束市场竞争和限制资产替代等措施,为金融部门创造租金。 金融创新:所谓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而言,是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 金融监管:是指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及金融危机的渗透性、扩散性和巨大的破坏性,有关国家机构对经济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完整的金融监管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它由市场准入监管、日常运营监管、风险评价、风险处置以及市场退出等相关要素和环节组成。 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且金融全球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引擎。 金融自由化:从外延上看,金融自由化可分为对内自由化和对外自由化,前者指政府对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放松管制,以及推进国内利率的市场化,后者即金融国际化,表示一国放松对于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并取消外汇管制。 金融体制的脆弱性:在货币经济的条件下,整个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是由一连串金融机构组成的,链条则两端分别连接着储蓄者和投资者。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有可能通过传递机制而中断整个链条的运转,从而引起连锁性的风险事故。金融国际化延长了支付系统的链条,,链条越长,其某一个环节中断的概率也就越大,产生连锁性风险事故的概率也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金融体制的脆弱性。 本章思考题: 1.试述格利和萧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 格利和萧认为,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 在格利和萧看来,所谓金融的发展,主要是各类金融资产的增多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各类金融资产中,货币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也只是其中的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也随之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涌现及其数量的增多,也表现在各种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具体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初始经济与金融限制,指出:“初始经济对实际产出增长设置了严重的金融限制。不成熟的金融制度本身就是经济进步的羁绊。”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技术,在格利和萧看来,由初始的金融制度向成熟的金融制度的发展,首先表现为金融资产的增多。这种增多既包括金融资产种类的增多,也包括金融资产数量的增多。根据格利和萧的分析,金融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分配技术;一种是中介技术。三是经济增长与金融积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金融资产的增长率将超过产出或实际收入的增长率。 2.试述戈德密斯关于金融发展的要点。 通过大量的比较分析和统计验证,戈德史密斯总结了12个金融发展的要点: (1)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上层结构的增长比国民财富所表示的经济基础结构的增长更为迅速。因而,金融相关比率有提高的趋势,期间还会发展迅速提高的“爆发运动”。 (2)一国金融相关比率的提高并不是无止境的。一旦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当金融相关比率达到1~1.5之间时,该比率就将趋于稳定。 (3)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比率比发达国家要低得多。根据戈德史密斯考证,欠发达国家目前的金融相关比率多在2/3~1之间,相当于美国和西欧在19世纪后半期就已达到并超过了的水平。 (4)决定一国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经济单位和不同经济集团之间储蓄与投资功能的分离程度。归根结底,金融相关比率是由一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如生产的集中程度、财富的分配状况、投资刺激、储蓄倾向及产业活动与家庭经营活动的分离等。不了解这些基本特征,就无从研究储蓄和投资的性质。 (5)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国家金融机构发行和拥有的金融资产的比重在不断加大,即使金融相关比率的变动已趋于平衡,这种比重变化的现象仍然会持续存在。 (6)储蓄与金融资产所有权的机构化(Institutionalization)倾向,必然使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向多样化发展。一般来说,债权的机构化比股权的机构化取得了更长足的进展,长期债权的机构化要高于短期债权的机构化水平。许多国家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及抵押票据的50%以上由金融机构持有,甚至有些国家的这一比重已接近100%。发达国家中金融机构持有公司股票的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并出现比重上升的趋势。不过总的说来,股票由私人购买仍占主要优势。 (7)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都是始于银行体系的建立及法定货币的发行。铸币和银行券占国民财富的比重开始是呈上升趋势,但之后会出现持平或下降的倾向。隐含货币(支票存款)也将经历相同的变化过程,但时间相应会晚些。 (8)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体系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会趋于下降,而其他各种新型的金融机构的这一比例却相应上升。在有些发达国家,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总额已超过银行资产总额。 (9)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金融活动在经济发展的某些时候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国外融资作为国内不足资金的补充或作为国内剩余资金的出路,这取决于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10)国际资金转移的重要形式是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国际化会便利资本与技术的转移。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引进国际化的金融机构甚至比引进一些资金更为重要。 (11)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成本(包括利息与各种费用)越低。在金融发达国家,包括利率和其他费用在内的融资成本要明显低于欠发达国家,偶然出现的例外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体系的作用会向相反方向变化。 (12)从长期看,各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大多存在着平行关系。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到底是金融因素加速了经济增长,还是金融因素仅仅反映了由其他因素推动的经济增长,现在还无法证明。 3.试述麦金农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的分析。 麦金农认为,传统的货币理论基础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必须分析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制度的特点。总的看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以下特征: (1)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化是指国民生产总值中货币交易总值所占的比例。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的分割性,商品交易的范围和规模都受到许多限制。因此,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程度低,货币在整个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受到限制,并使调整货币供给量指标和利率指标的作用受到限制。 (2)金融的二元性。即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现代部门集中在大城市,传统部门则普遍存在于小市镇和农村,这种状况使得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受到严重扭曲,从而难以发挥预期的效应。 (3)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一般都比较落后,有些国家和地区根本不存在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落后,金融工具的缺乏,不仅限制了组织和融通社会资金的渠道、方式和规模,从而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而且也给政府实行货币金融政策带来困难。 (4)规模的不经济性。社会化的生产和投资有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所收益。发展中国家各生产单位不可能与发达国家中的生产单位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而且对市场的反应也各有不同。 (5)货币与实际资本无法相互替代。在资本市场完善的前提下,各种资本的收益率都是朝着同一方向发展的,货币和实际资本都是财富的组成部分,因此两者是相互竞争的替代品。而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货币与实际资本只能是互补关系,不可能是替代关系。 4.试述金融深化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1)金融深化的正效应分析 根据麦金农和肖的理论,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 一是收入效应。肖所谓的收入效应,是指实际货币余额的增长使社会货币化程度提高,由此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收入效应既包括正收入效应,也包括负收入效应。金融深化的收入效应应当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收入效应,而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不断提高这种正收入效应,同时相应地减低负收入效应。 二是储蓄效应。金融深化的储蓄效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收入效应引起的,即金融深化引起国民实际收入的增加,在储蓄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储蓄总额也将按一定比例相应增加;二是金融深化提高了货币的实际收益率,从而鼓励人们的储蓄行为,导致储蓄倾向的提高。 三是投资效应。投资效应也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储蓄效应增加了投资总额;二是金融增长提高了投资效率。 四是就业效应。由于货币实际收益率的上升导致投资者资金成本的提高,因此投资者将倾向于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代替资本密集型的生产,以节约资本的使用。这样,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将得到提高。 (2)金融深化的逆效应分析 一是冲击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深化将把银行体系置于广阔的市场风险之中:①随市场供求而变动的自由利率提高了金融业务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②金融深化为企业开辟了更多的直接融资渠道,银行间的金融业务竞争加剧,从而使银行利润下降。③金融深化往往使实际利率高于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 二是债务危机。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未能有效控制财政赤字、实现预算平衡的情况下急于推行金融深化战略,从而提高了实际利率。债务高利率的累积效应将使债务与其GNP的比例上升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从而引发债务危机。 三是经济滞胀。金融深化可能导致投资和产出的增加,可能导致实际利率高于均衡利率,居民的边际储蓄倾向提高,银行可贷资金供给增加。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①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②高利率增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成本和融资成本,降低了投资收益率,甚至使企业无利可图或亏损,从而制约了企业的投资动力;③短期外国资本流入和追求高利润常导致更多的消费信用等。所有这些,加上政府为控制赤字而减少支出所产生的投资减少乘数效应会大规模收缩经济,使经济出现停滞和衰退。 四是可能导致破坏性的资本流动。金融深化使国内存款利率高于世界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而其间的利差往往不能通过国内货币的预期贬值而抵消;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通常较高,国内企业能从国外大量融资;政府为扩张经济而大量吸引外资,因此过早地放松或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限制。这些,都会导致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入,破坏中央银行控制货币流通基数的能力,引起严重通货膨胀。一旦抑制经济过热,又会引起资本大量流出,导致经济迅速衰退。 5.试述金融创新的主要包括的内容。 按照比较广泛的理解,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制度的创新。 (1)金融业务的创新: ①负债业务的创新,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②资产业务的创新:一是消费信用;二是住宅放款;三是银团贷款;四是其他资产业务的创新,如平行贷款等。③中间业务的创新:一是信托业务,包括证券投资信托等;二是租赁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杠杆租赁等。④清算系统的创新。包括信用卡的开发与使用,电子计算机转帐系统的应用等。 (2)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一方面是指欧洲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另一方面是指衍生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 (3)金融制度的创新:①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规模迅速扩大。②跨国银行的发展。各国大银行争相在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在业务经营上实现业务的电子化、全能化和专业化。 6.试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一对矛盾,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障碍,也是金融创新的诱发原因。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又促使金融监管的不断完善。 (1)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诱发作用 ①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维持金融稳定而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办法,成为诱发金融创新的重要原因。由于监管实际上是对金融机构的一种成本追加,或称隐含的税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机构必然会想笔设法来规避政府监管,于是,金融创新应运而生。 ②当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时,政府会更加严厉地监管。其结果是监管——创新——监管,两者互为因果。 ③由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因此,金融监管越严格,金融创新越活跃。 (2)金融创新对完善金融监管的作用 金融创新使早期的金融监管失去了效率,并推动了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又增大了金融风险,使金融体系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各国政府必然要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以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7.为什么说金融创新既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又加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因素?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原有结构,使商业银行的地位下降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地位上升。这一变化也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状况。 (1)非银行金融机构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为金融体系埋下了隐患。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过多的证券业为主业,大量参与具有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且它们参与此类交易的目的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不同。传统银行是为了避免其头寸面临的市场风险,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纯粹以获取高额投机利润为目的,所以它们通常十分注重运用衍生证券的杠杆原理(即以较少的按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其按金合约金额的金融商品),愿意承担风险,以尽可能高的放大利润。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同为金融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体系的关系密切,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的经营手法给自身招致的风险极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蔓延,而两者间巨额的资金借贷关系,使得前者的亏损与倒闭意味着后者将难逃厄运。 (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使金融体系孕育着风险。①非银行金融机构一向不是中央银行的监管重点,所以中央银行并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②市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作用十分有限,由于对内容及原理都极其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很难形成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很难被投资者所发现,市场上有效的自发监督机制就无从形成,风险的滋生与扩大十分容易。 8.试述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全球化的形成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广泛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重大现象。全球化水平取决于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和技术发展的程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全球化的形态先后经历了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贸易与人口迁徙推动下的经济融合;第二次高潮(“二战”结束至1970年):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相互替代与融合;第三次高潮(1970年至今):金融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浪潮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因美元在市场信心和清偿力之间难以兼顾的致命缺陷而走向崩溃。此后,国际货币制度进入一个多元化的牙买加体系,全球进入一个浮动汇率时代,各国汇率开始出现大幅波动。而且,由于通信费用和计算机价格的几何级数式的降低、互联网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驱动,国际资本大规模的快速流动已不存在技术障碍。 在汇率出现频繁、大幅波动的时代,不管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投资,都面临着额外的汇率风险,而唯有资本的快速运动才能消解和预防汇率和资产价格风险,因此出现了金融自由化对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替代。当今全球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工具市场的日均交易额均超过1万亿美元,是全球进出口总额的30多倍,而且金融交易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之中。如果说过去是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全球化,那么,在当今,金融全球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引擎,甚至可将之视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 9.试述金融自由化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 从理论上加以分析,金融自由化从以下三方面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生成: (1)金融国际化加剧了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资本的跨国流动、金融机构的跨国服务、厂商的跨国投资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现代通信技术已使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交易可在瞬间完成。在金融国际化的状况下,由于政治、法律、经济统计、文化背景等的差异,资本流出国往往难以了解其资本在接受国的实际使用情况,与此相对应,资本接受国也往往难以了解资本流出国资本流出的真实意图,无法准确地区分投资资本和投机资本。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在信息对称性方面居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2)金融国际化加剧了金融体制的脆弱性 在货币经济的条件下,整个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是由一连串金融机构组成的,链条则两端分别连接着储蓄者和投资者。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有可能通过传递机制而中断整个链条的运转,从而引起连锁性的风险事故。金融国际化延长了支付系统的链条,,链条越长,其某一个环节中断的概率也就越大,产生连锁性风险事故的概率也就越大,这就是加剧了金融体制的脆弱性。 (3)金融国际化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加剧了短期资本的投机性 在开放经济中,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客观经济和金融政策都可以通过价格渠道和资本渠道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产生影响。金融国际化要求一国或地区完全开放资本账户,实现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这就使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之间产生了复杂的关系。弗莱明在20世纪60年代初对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蒙代尔三角”的结论,即在完全性的资本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间,只有两个目标可以同时实现。 商品需求 商品供给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LM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E 总供给>总需求 IS 0 Y Y0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i 总供给<总需求 i0 U ΔP/P 8
本文档为【曹龙琪金融学章节概念及课后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3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1KB
软件:Word
页数:62
分类:初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7-06-02
浏览量: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