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石硕】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

【石硕】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

举报
开通vip

【石硕】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 (人文社科版)2008/09总第205期本刊同址:l/)l/,ttO.xuebao.net,5 汶川地震灾区: 岷江上游的人文哲里巴月京司 民族特 占,I、、 ——兼论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 石硕 i [摘要】本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岷江上游区域的人文背景及民族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岷江上游区域 ; 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它是一条历史民族走廊和汉地连接羌、藏之通道;二,它是汉、羌、藏交接过渡区 i 和民族文化交融地带;三,它是我国羌族的核心聚居区;四,它是地质生态脆弱和资源匮乏地区,当地社 ...

【石硕】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9总第205期本刊同址:l/)l/,ttO.xuebao.net,5 汶川地震灾区: 岷江上游的人文哲里巴月京司 民族特 占,I、、 ——兼论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 石硕 i [摘要】本文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岷江上游区域的人文背景及民族特,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岷江上游区域 ; 具有四个基本特点:一,它是一条历史民族走廊和汉地连接羌、藏之通道;二,它是汉、羌、藏交接过渡区 i 和民族文化交融地带;三,它是我国羌族的核心聚居区;四,它是地质生态脆弱和资源匮乏地区,当地社 ! 会经济发展对交通的依赖程度甚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灾后重建中如何保护羌文化的问题进行了讨 i : 论。 { [关键词]岷江上游区域;羌族;汶川地震;羌文化 i { 中图分类号:c95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8)09—0005—061 作者简介:石硕(1957一),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610064 汶川大地震,一夜之间让“汶川”这个位于成 都西部岷江上游山谷中的偏僻小县闻名于世。此 次发生于龙门山地带的地震,受灾地区大体可分 两部分:一是前龙门山地带,主要为龙门山与四川 盆地的连接部,此地带主要为汉族地区;二是后龙 门山地带,为龙门山西部边界,是龙门山与邛崃 山、岷山的连接带,此地带主要是羌、藏地区,汶 川、茂县、理县均位于此地带。按江河流域分,前 者为涪江流域之龙门山区域,后者则为岷江上游 区域。从历史文化背景看,这两个区域差异甚大。 岷江上游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历史文化背 景十分独特,尤值得我们重视。人皆生活于特定 的文化之中。在当前赈灾由救人转入安置重建的 背景下,认识灾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受灾区的文化 面貌与人文特点,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前提和 基础,这不仅同如何采取更恰当、有效的方式安置 灾区民众及恢复其生活状态和信心关系甚大,且 对重建家园、恢复其民族文化及既有的社会生活 系统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欲就岷江上游区域的 历史背景及民族、文化特点作一探讨,以为该区域 的恢复重建提供某种人文的背景。 一、岷江上游区域的人文特点 此次受灾的岷江上游区域主要包括都江堰、 汶川、理县、茂县四个县市。除都江堰属成都市管 辖外,汶川、理县、茂县三县均属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以上四县市之间还有着一个较大差别:汶 川、理县、茂县均处于岷江上游高山河谷区,汶川 和茂县的县城位于岷江沿岸,理县位于岷江支流 杂谷脑河上游,三者均沿岷江及其支流分布。三 县所在区域海拔逐步升高,已呈一定的高原气候 特点;而都江堰市与上述三县不同,它处于四川盆 地边缘的山前地带,其地恰当岷江泻人盆地之人 口。 从历史及文化背景看,岷江上游区域主要有 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岷江上游是一条重要的历史民族走廊和 汉地连接羌、藏之通道 在四川盆地以西的青藏高原东南部高山峡谷 区域,有六条纵向排列的大江由此流过,它们分别 是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 这些自北向南穿流的大江形成若干天然河谷通 道,自古以来成为众多民族流动迁徙的场所,故费 孝通先生将这一区域形象地称作“藏彝走廊”【lJ。 发源于松潘境内的岷江是六江中最东边的一条 江,距成都平原最近,故岷江上游也是藏彝走廊中 一条十分重要的民族走廊与通道。 岷江上游区域在历史上开发甚早。早在距今 5000年左右,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已经 南下进入到岷江上游区域。口1在明代地理学家徐 霞客发现长江正源为金沙江以前,古人一直以岷 万方数据 6 灾难与人类学专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a)2008/09总第205期 江为长江正源,又因岷江上游地带距成都平原很 近,这些因素都促使该区域很早即被关注与开发。 秦时已在氓江上游地区设置郡县。13’汉武帝开西 南夷,以岷江上游“冉骁”之地设置汶山郡。[41汶山 郡郡治即在今茂县县城所在之凤仪镇。该地为一 大的冲击扇,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河谷平地,十分宜 于人居。当时汶山郡范围较大,大致包括了今汶 川、理县、茂县所在区域。∞两汉时,居住于岷江上 游的民族已同蜀(今成都)建立起密切联系,史称 其“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其聚邑”o[51 从春秋战国到两汉,西北地区的羌人、氐人不断沿 岷山山脉南下进入岷江上游地区,东汉时史料已 称其地“有六夷、七羌、九氐”,形成多种民族杂居 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胡人大量进入岷江上 游地区,一度控制了岷江上游北段。其时由于中 国形成南、北分裂与对峙局面,南、北之间的往来 严重受阻,岷江上游即成为沟通南、北之间最重要 的民间贸易通道,当时南朝同西域之间的经济文 化往来多由此通道进行,且多由胡商担当[6】。唐 代岷江上游地区成为唐与吐蕃军事冲突的前沿, 也是唐、蕃的重要军事分界线。至今存留于理县 薛城的筹边楼即唐宰相李德裕经边之遗存。宋明 之际,由于汉、藏茶马贸易兴起,氓江上游成为汉、 藏贸易的重要通道,亦称“松潘道”o[71该道起自灌 县(今都江堰),“自茂州,一道至松潘,一道至贵 州,以达保宁(今阿坝州首府马尔康一带)州引,为 连接汉、藏(特别是今川西北及甘青藏区)的重要 交通纽带。明清以来随着中央政权对边疆经营加 强,特别是清雍正、乾隆年间实行改土归流和改土 归屯以后,汉人大量迁人岷江上游地区,开始形成 近代以来汉、羌、藏等民族混居交融的局面。明清 以来汉人大量迁入,促成了近代岷江上游地区沿 途城镇的兴起与繁荣,并逐步形成今天的格局。 今天,从都江堰至汶川并分别向北通往茂县 或向西通往理县的两条公路,仍是成都平原连接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乃至甘青藏区最便捷的必经 要道。故汶川被称作“阿坝州门户”。尤其是都江 堰至汶川一段,只能沿陡狭险峻的岷江河谷上行, 实为此道之咽喉。史料称此道:“临江倚崖,古称 绝险。”过去此道之面貌系“沿江为路,于山腰凿 孔,横受木板,旁立木以支,空其下,古云栈阁,俗 呼偏桥。叫剀今虽开凿公路,但因山势陡峭,山高谷 深,加之地质状况十分破碎,原生地貌一旦切破则 稳定性极差,每遇雨季,崩塌、泥石流是家常便饭。 正如一位在阿坝藏区工作30余年的记者所感叹: “年年塌方年年修,风风风雨雨三十年”,这是对当 地道路的真实写照。故氓江上游河谷既是成都通 向羌、藏地区的咽喉要道,也是“古称绝险”的艰难 之路,其重要性与通行难度成正比。数千年来莫 不如此。隋时存留在于当地朴头山岭的《通道记> 曾这样记载此道:“自蜀相姜维尝于此行。尔来三 百余年,更不修理。山则松草荒芜,江则沤出岸。 猿怯高拔,乌嗟地险。公私往还,并由山上。人疲 马乏,筋力顿尽。竹[10’此记载透露一个信息:从三 国至隋代,此道因崩塌曾废弃达三百余年,以至 “公私往还,并由山上”。此道通行之艰难可想而 知。 (二)岷江上游是汉、羌、藏的交接与过渡区, 为民族文化交融地带 氓江上游地区是连接汉、羌、藏三个民族及其 文化交汇地带。羌族是当地的传统居民,羌族主 要分布于岷江上游南段的高山区。分布范围主要 集中在汶川飞仙关以上、理县薛城以东和叠溪以 南的区域。藏族则分布于岷江上游的北段和西段 即理县薛城以西和叠溪以北海拔较高、更为高寒 的区域。汉族主要分布于当地的河谷地带。故 汉、羌、藏三个民族在岷江上游区域呈现一种垂直 和立体分布格局:在岷江上游的北段和西段即海 拔较高、气候相对寒冷干燥、冬天多雪的区域主要 为藏族分布区;岷江上游南段(叠溪以下)和东段 (约以理县薛城为界)的高半山区,因海拔相对较 低,气候较暖且多雨,则成为羌族分布区。羌族的 传统村寨一般多位于岷江两岸的高半山上,由于 山大坡陡,由河谷上行往往需徒步数小时才能抵 达,且极为吃力。羌民因常年生活于此,行走起来 却如履平地。也有个别位于河谷地段的羌寨,如 汶川飞仙关位于岷江西岸的羌峰寨和理县的桃坪 羌寨等,但总体上居少数。岷江上游沿岸的城镇 及河谷坝区,因地势低矮,水、热条件较佳,交通便 利,宜于农业和商业,加之机关及工矿企多集中于 沿途城镇,形成汉族人口集中分布于沿途城镇及 附近的局面。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至少自汉代以来已 生活于当地。当地的藏族是唐代吐蕃进入岷江上 游地区以来逐步与当地土著人群在文化上融合而 形成的。汉族主要是清代改土归流(屯)以后大量 迁入。汉族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使宜于农业的岷江河谷低地得到充分开发。促进 万方数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9总第205期本刊同址:铆删.xaebao.net7 了当地粮食产量和人口的增长,并使映秀、漩口、 绵魇、威州、叠溪、凤仪镇等岷江沿岸的城镇作为 商业集镇和物资集散地进一步繁荣起来。也形成 今天汉族及回族等人口主要集中于城镇和交通沿 线的格局。 汉、羌、藏三个民族在岷江上游区域虽总体上 呈立体分布格局,但彼此间的交流互动十分显著。 由于该区域长期多民族共处、民族融合及在文化 上相互影响等,使得当地的民族事实上很少保持 单一文化特点,文化上往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情形。如在岷江上游羌族文化中不仅可以看 到大量汉文化成分,甚至也有不少藏文化的特点。 同样,岷江上游的嘉绒藏族在习俗上也与羌族颇 多共同之处。如汶川一带的羌族受汉族影响也有 关刀会和牛王会,并信奉灶神等。当地的汉族因 长期与羌、藏民族接触交往,其性格、习惯、行为方 式等许多方面也不自觉地受到其影响。总之,岷 江上游地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投射和影响十 分显著。不过,近20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对 外交流扩大以及城镇对民族村寨的辐射力日益增 强,导致以城镇为重点的汉文化对羌、藏民族的影 响日益加强并成为主流趋势,当地各民族的交往 联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汉文化为中介来进行。 (三)岷江上游的汶、理、茂三县是我国羌族核 心聚居区 此次地震由于二lkJII县受灾较重,媒体报道多, 加之北川系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故外界多以 为北川县为我国羌族主要分布地区。其实,羌族 的核心聚居区主要在岷江上游区域,即属阿坝藏 族羌族自治州的地域相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 潘、黑水一带,特别是此次受灾的汶、理、茂及:ItJlI 等县,都是羌族最集中的传统分布区。④北川县位 于茂县东部涪江上游地区,因涪江上游北川县(古 称“石泉”)一带自古有近捷道路(俗称“小东路”) 与松潘、茂县相通¨1l,地域上又完全与岷江上游区 域相连,形成与汶、理、茂三县相同的羌族分布区, 但属羌族分布的东部边缘区。故北川虽是全国唯 一的羌族自治县,但却并非“唯一”有羌族的县。 “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而庞大的人群系 统。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羌的记载。先秦及两 汉时代,羌人主要活跃于西北的河湟地带,势力较 大,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下的“五胡”中即有羌,其时 羌人还在北方建立过后秦政权。【121历史上羌人活 动的另一特点是从很早开始就不断由甘青地区沿 横断山区南下进入川西高原,并逐渐定居于以岷 江上游为中心的地区,形成有较大势力的所谓“西 羌”。隋唐时期出现于JII西北的所谓“西山八国” 亦大多与羌人有关。[1纠后来由于吐蕃的扩张以及 藏彝走廊中频繁的民族流动与交融,羌逐渐与藏 彝走廊中的各民族发生了广泛的融合。据学术界 的研究,今天的汉族、藏族以及西南少数民族中的 彝、纳西、哈尼、景颇、普米、傈僳、白族等许多民族 均与历史上的羌人存在密切的族源关系。今天生 活于岷江上游地区(包括一部分涪江上游地区)的 羌族乃是以历史上活动于当地的羌人后裔为主体 而形成。因此,民族学界亦称羌族为“中国民族之 活化石”。需要注意的是,今天的羌族同历史上的 羌人虽有密切联系,但并不完全等同。原因是今 天的羌族乃是羌人进入岷江上游地区以后,经过 漫长的对当地特定生活环境的适应,并不同程度 地吸纳和融合了其他民族成分的基础上而形成 的。尽管如此,羌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价值 与贡献仍由今天的羌族得到相当程度的体现。就 此言之,今天的羌族乃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民 族。 对一个民族来说,语言与信仰乃是其文化的 核心。羌族虽无文字,但却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 语言。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为 南部和北部两大方言区。目前羌语在岷江上游地 区仍得到较好保留。虽然当地羌族因与汉族接触 较多,汉语能力普遍较强,与汉族交流时多能使用 汉语,但在羌寨内部羌族之间的交流则仍以使用 羌语为主。羌族的宗教信仰以自然崇拜与祖先崇 拜为特点,崇奉祖先并认为宇宙万物皆有神灵。 除火神及神林崇拜外,羌族的自然崇拜突出体现 于白石崇拜,以白石作为神灵之象征,并普遍将白 石供奉于屋顶、室内或林中、山顶等处。羌族无寺 庙,但有专门从事宗教仪式的巫师,羌语称“释比” 或“许”,汉语称“端公”,皆为男性。羌民每遇生 老病死及家庭不顺之事均请释比做法事,以禳灾 祈福。释比平时不脱离生产和家庭生活,娶妻生 子,与常人无异。释比一般均靠父子、师徒传承, 因无文字,释比做法事时之诵经与唱词也皆口传 心授,代代相承。所以,从语言与宗教信仰的保存 看,羌族的文化与社会传统仍得到较好保存。尽 管近十余年来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羌语的 使用和羌族释比的传承均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 但由于岷江上游区域的大部分传统羌寨均位于高 万方数据 8 灾难与人类学专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8/09总第205期 山和高半山台地,羌族也因此被称作“云朵上的民 族”,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羌族及其生活方式得以 延续和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岷江上游地质生态脆弱和资源匮乏地 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的依赖程度甚大 岷江上游过去曾经植被葱茏、森林密布。<华 阳国志》记李冰开凿都江堰以后成都平原的情形 时云t“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 省功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 里,号为陆海。”【l刮其时岷江不仅灌溉蜀地,岷江 上游也是蜀地木材的来源地。不过,两千多年来 因过度开发,今汶、茂、理三县中除理县植被较多 以及在一些高山顶部尚存一些森林外,岷江河谷 地段大多山体裸露,呈光秃荒芜之状,每遇雨易形 成滑坡和泥石流。因植被严重破坏,岷江上游也 成贫瘠之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相对贫瘠,粮食 产量处于较低水平。过去羌人依靠多种经济支 撑,单一的农耕是难以维持生计的。 岷江上游区域的资源匮乏,还突出表现在平 地的稀缺。由于当地的基本地形为高山深谷,山 大坡陡,地势陡峭而险峻,造成宜于人居的平坦之 地稀少。当地平坦之地主要分布于河谷台地与高 山台地,故河谷及高山台地既是人们的主要聚居 之所。也是主要耕地所在。由于山大坡陡,坡地利 用价值极低,平坦之地即成为人们生存的主要依 托。而平地稀少意味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很狭窄。 因较平坦的河谷台地现多为城镇所占,近年城镇 人口增长较快,城镇的房屋建筑已变得十分拥挤, 出现寸土寸金的情况,以至不得不进一步挤占有 限的河谷耕地。高山台地为羌族的传统聚居地, 目前大多数的羌族耕地亦主要分布于此。羌人以 高山台地为栖息之所由来已久,汉代已有当地人 群“皆依山居止”的记载。高半山台地相比于河谷 台地虽尚有一定空间,但因地势高峻,距河面的垂 直高度常达数百至上千米,由河谷上行往往需数 小时,交通极为不便,除主要为羌族所居住和利用 外,尚难为外界利用。此外,近年因生态环境恶化 造成的一些高山缺水促使一部分羌民由高半山向 低山及河谷迁移,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河谷地带 的生存压力,使平坦之地变得更为稀缺和珍贵。 所以,在都江堰以上岷江上游的汶川、茂县及 理县一带,总体说是资源匮乏地区。主要表现为平 地稀少、宜于居住的空间有限和耕地相对不足等。 而沿途的城镇及羌寨经济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 如近十余年汶JII、茂县一带羌民利用当地气候及 离成都较近等便利条件种植返季节蔬菜销往成 都,成为当地羌族村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支柱 产业。但当地羌民的蔬菜种植业对交通的依赖性 甚大,若遇道路塌方往往会带来较大损失。 二、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中如何实施对羌 文化的保护 此次地震使岷江上游的汶、理、茂三县以及北 川羌族自治县损失严重,相当数量的羌寨(包括部 分嘉绒藏寨)房屋垮塌,给羌族的生命财产带来严 重损失。因此,媒体或认为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到 毁灭性破坏。其实这是一个错误判断。地震这样 的自然灾害虽带来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却并不 足以毁灭一个民族及其文化④。因为文化的根本 在人而不在物,人在,即文化在;人在,则文化的精 髓——价值观念及生活习性在。因此,房屋垮塌 及村寨受损对于羌族文化,严格说来并不能构成 毁灭性的破坏。而真正可能对羌族文化造成大规 模破坏和改变的,恰恰是灾后重建环节中外界出 于良好用心而产生的过度干预。这是目前最需要 警惕和关注的。 因此,对于岷江上游及北川羌族地区的恢复 重建,我们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灾后重建的政策层面扣总体规划上, 将岷江上游汶、茂、理及北川四个羌族聚居县作为 单独的民族文化保护区对待。注重对其民族特色 的保护。避免将之与汉族地区等而视之并实施一 刀切的重建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这也意味着,在民族地区灾后恢复重建过程 中,需要切实遵守和贯彻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法》。对民族地区的恢复重建采取与汉族地区不 同的特殊政策措施,充分考虑和尊重当地的民族 习惯、社会特点及文化传统,避免灾后重建过程中 出现汉文化及其生活模式向民族地区大规模推广 而导致当地民族文化的普遍流失与破坏。避免出 现汉文化对相对弱势的羌族文化的大规模改造。 (二)村寨的恢复重建是保护羌文化的关键环 节。对受灾村寨的恢复重建应以羌族村民为主体 进行,应以“自建”为主,杜绝外界各种“规划”及 由政府包办的主导性干预,外界应在充分尊重羌 族民众主体意愿的提前下提供资金等辅助性帮助 古人说“礼失求诸野”。在汶、茂、理及北川四 县,县城为多种民族文化交融与汇聚之地,而真正 传统的羌文化乃是保留于羌寨之中。所以羌寨的 万方数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9总第205期本刊同址川删仉xuebao.net9 恢复重建是保护羌文化的关键环节。岷江上游地 区的传统羌寨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多分布于高 山台地;---是房屋多为石砌。前者与羌族高山农 耕的生产方式相依存;后者与当地生态环境及地 震频发有关。羌族的石砌建筑技艺精湛,不仅用 于建房,亦用以建造高达数十米的碉楼,堪称当地 独特的文化遗产。此次地震中,土碉和土坏房屋 的羌寨垮塌严重,如萝卜寨;而石砌房屋和石砌碉 楼如桃坪羌寨等受损程度则明显偏低。可见,羌 族的居处方式乃是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 结果,蕴含了生存的策略与智慧,是羌文化内涵的 重要体现。 目前汉地的灾后重建模式,往往以各级政府 为主导,并辅之以各类专业部门及机构的论证及 规划,这样的灾后重建模式在汉族地区是可行的, 也有必要。但在羌族地区尤其是对于羌族村寨的 重建也采取类似模式则未必适宜,且势必带来羌 族文化的改变与破坏。因为这样的重建模式必定 带来以汉文化的观念及生活范式对羌族文化面貌 的改变与破坏。例如,对于羌寨大多分布于高山 和高半山这一点,一些专家从所谓“科学”观点出 发,认为这种居住模式给羌族民众的生活带来极 大的不便,成为其经济社会落后和进一步现代化 的重要障碍。主张趁灾后重建之机,在山下交通 沿线附近另行选址修建新的羌寨。这种带有“重 新规划”的考虑动机是好的,但却既不符合当地的 实际,也与其人文特点相背离。首先,当地平坦之 地稀缺,河谷及交通沿线更是如此,故选址集中修 建羌寨在当地完全没有可行性。其次,羌族居住 于当地高半山地带的传统是数千年来逐渐形成 的,这种居处方式既是其文化选择的结果,是其生 活方式和民族习惯使然,同时这种居住方式反过 来也决定了他们现有的文化面貌与特点。另外, 从民族关系格局看,羌族这种居住方式也由当地 有限的资源配置所决定,是历史上汉、羌、藏三个 民族长期以来在岷江上游区域按照不同的生活习 性进行资源配置与竞争的结果。第三,羌族民众 本身的意愿如何?他们是否同意另选址修建羌 寨?这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多数人并不愿意,那 么,这种贴有“科学”标签的“重新规划”方案恰恰 就是对羌文化的主体——羌族的忽视和不尊重, 这样的方案意味着“规划者”以自身的文化立场及 价值观来安排他们并不熟悉和了解的羌族生活模 式,这种包含文化强迫和缺乏人本的安排,才真正 会给羌族文化带来毁灭性破坏。 当然,文化本身是动态和不断发展的。民族 文化保护也并非是维护和追求其文化的一成不 变。但变与不变,最重要的原则是充分尊重民族 主体性。所以,要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实现对羌文 化的保护,最关键的是充分尊重和给予羌族民众 在村寨恢复重建中的主体性地位,以羌族村民自 建为主,彻底杜绝外界的包办与主导性干预。外 界应主要在资金及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上提供有力援助。 (三)对国道都一汶公路段应采取特殊政策措 施予以保护 此次地震暴露出一个重要问题:由都江堰至 汶川的公路其脆弱性与重要性已成尖锐对立,成 为岷江上游区域沟通外界的最大瓶颈。地震发生 后。因都汶公路中断,本来离成都并不算远占§汶、 理、茂三县,不得不由雅安、丹巴、小金、马尔康绕 行,绕行里程长达千余公里,是都一汶公路里程的 10倍。这充分显示都一汶公路为岷江上游羌、藏 地区沟通外界的命脉通道。此路一断,原本与成 都近在咫尺的岷江上游区域将成为难以企及之 地,只有成本昂贵路途可供选择。 但都一汶公路又是岷江上游区域中最为险峻 的公路。岷江在汶川与杂谷脑河汇合后,水量加 大,加之汶川至都江堰一段为岷江由青藏高原向 四川盆地的倾泄地段,坡度大,水流急速,河床深 切。形成反差极大的山高谷深地形。沿江两岸山 势陡峭,江面至两岸山顶的垂直高度达1000余 米。山大坡陡加之两岸山体地质状况破碎,为滑 坡、塌方和泥石流频发地带。正因为如此,才出现 “古称绝险”的记载。不过,目前真正对都一汶公 路造成严重威胁的,乃是近几十年对此段岷江沿 岸的过度开发。特别是紫坪埔这样的大型水电站 建设,对此段岷江河谷原生地形的损毁、破坏极为 严重。近期《中国国家地理》一篇文章对此状况作 了准确的描述: 最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指标高速增长 的时期。密如繁星的大小电站、水坝几乎侵占了岷 江上游水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消耗这些电力,沿 着岷江河谷也建起了多个以电冶、硅铁、铬铁、磁 材、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沿 河谷的公路也因电站的建设和大规模观光旅游的 需求。多次改道扩宽,5·12大震前,都江堰至汶川 的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中。而在坡陡地狭的山区河 万方数据 10 灾难与人类学专曩 <而南民族大学争报>(人文社科)2008/09总第205期 谷,要想实施这些工程,无一例外地都要开挖山 坡,损毁植被,堆土石废渣。特别是对山体坡麓和 坡面的大规模开挖,已把原来具有安息角度的自 然斜坡坡角,普遍截削成具有高陡临空的直立崖 坡,这使河谷两侧的许多山体都具有失稳崩滑的 隐患。这就像我们伤害了大山巨人的“阿喀琉斯 之踵”,看似伟岸坚固的山体,实际上已变得十分 脆弱。在大地震以前,以上种种工程的影响以及 它们引发的各种地质灾害,已经把诸如岷江河谷 等地方,变得狼籍不堪。【l副 此次地震对都一汶段岷江河谷及公路的损毁 最为惨重,许多地段不但公路不复存在,河谷及山 体面貌也已面目全非。如此严重的损毁地震固然 是主因,但显然不能排除其中违背科学发展的人 为过度开发原因。尽管道路可在短期内抢通重 建,但可以预料,在未来数年中都一汶段岷江河谷 及公路将处于极度脆弱状态,塌方、滑坡和泥石流 将更趋频繁。此状况十分严峻,它意味着由成都 平原通向羌、藏地区的咽喉通道将可能成为一个 突出瓶颈和矛盾焦点,对岷江上游羌、藏地区灾后 重建和恢复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有鉴于此,笔 者以为,对都一汶段岷江河谷国家应尽快制定特 殊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停止过去在此区域进行的 一切需要开挖山坡、挤占河床、损毁植被的开发项 目,在政策上将之作为地质极度脆弱区加以特殊 保护,这将是保障岷江上游羌、藏地区灾后恢复重 建和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注释: ①任乃强认为:。冉、聩所居.即古‘蜀山氏’之地.今岷江上游 的汶川、理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地。”见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 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02页。另参见任乃强、任新建‘四川州 县建置沿革图说>,巴蜀书杜.2002年,第184—185页。 ②以羌族人口论.据2000年人口普查,羌族总人口30.6万. 其中茂县有19.韶万。占羌族总人口近2/3。是羌族人口最多的县。 从羌族人口的所占比侧看,茂县人口lO万。羌族占88.92%;北川 县人口16万人.其中羌族人口7.7万人,占全县人口近一半;理县 人口4.4万人.其中羌族占32%;汶川县人口1l万.羌族占34%; 桧潘县人口7万,羌族占7%o ③其实岷江上游历来为地震额发地区,如1933年叠溪地震, 据当时记载:“振动极大。附近一二百里内的房屋。均被震动倒 塌。”(黄品毽:<黑水河畔二三事),‘风土杂志),第l卷第4期)但 羌族及其文化却并未因此而遭刭毁灭。从此意义上说,民国时期 岷江上游的羌族在叠溪地震后如何延续和保持自己的文化,仍有 值得借鉴之处。 参考文献: [1]石硕.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A]//石硬主 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3. [2]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管所、茂 县羌族博物馆.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成都考古发 现(2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卷117)【M】.北 京:中华书局。1975. [4](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卷116)[M】.北京: 中华书局。1975.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嘶)[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唐长孺.南北朝期间西域与南朝的陆路交通[^]//魏晋 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3—189. [7]赵毅.论明代四川藏区的交通[^]//四川藏学论文集 r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70. [8](清)张廷玉等撰.明史·曹震列传(卷132)[M'I.北京: 中华书局.1974. [9]张典等修,徐湘等纂.民国‘松潘县志’(卷8)Cz].民国 十三年刻本. [10]马长寿著,周伟铡编.嘉戎民族社会史[xJ,,/马长寿民 族学论文集[u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3. [11]明世宗实录(卷9)[z]. [1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姚弋仲兢襄姚苌载记(卷 116)[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3】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J】.四川大学学报,1980 (1). [14]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卷3) [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3. [15]范晓.汶川大地震地下的臭秘rj].中国国家地理.2008 (6). 收稿日期:2008—08—16责任编辑李克建 万方数据 汶川地震灾区:岷江上游的人文背景与民族特点——兼论岷江 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 作者: 石硕, Shi Shuo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008,29(9) 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19条) 1.任乃强 羌族源流探索 1984 2.任乃强.任新建 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 2002 3.以羌族人口论,据2000年人口普查,羌族总人口30.6万,其中茂县有19.83万,占羌族总人口近2/3,是羌族人口最多 的县.从羌族人口的所占比例看,茂县人口10万,羌族占88.92%;北川县人口16万人,其中羌族人口7.7万人,占全县人 口近一半;理县人口4.4万人,其中羌族占32%;汶川县人口11万,羌族占34% 4.黄品 黑水河畔二三事 5.石硕 藏彝走廊:一个独具价值的民族区域 2005 6.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管所.茂县羌族博物馆 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 2002 7.司马迁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1975 8.司马迁 史记·西南夷列传 1975 9.范晔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1975 10.唐长孺 南北朝期间西域与南朝的陆路交通 1983 11.赵毅 论明代四川藏区的交通 1993 12.张廷玉 明史·曹震列传 1974 13.张典.徐湘 民国《松潘县志》(卷8).民国十三年刻本 14.马长寿.周伟洲 嘉戎民族社会史 2003 15.明世宗实录(卷9) 16.房玄龄 晋书·姚弋仲姚襄姚苌载记 1975 17.李绍明 唐代西山诸羌考略 1980(1) 18.常璩.任乃强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蜀志 1987 19.范晓 汶川大地震地下的奥秘 2008(6)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nmzxyxb-zxshkxb200809003.aspx 下载时间:2009年9月17日
本文档为【【石硕】岷江上游区域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文化的保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006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7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0-05-23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