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李商隐的诗境界——第9世纪巴洛克式的中国诗人

李商隐的诗境界——第9世纪巴洛克式的中国诗人

举报
开通vip

李商隐的诗境界——第9世纪巴洛克式的中国诗人 20o5年第 1期 总第 49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20o5 Total No.49 李商隐的诗境界 第9世纪巴洛克式[1]的中国诗人 【美】刘若愚 , 原著,沈时蓉、詹杭伦译 (北京4.L.y-大学社科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29;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2) [摘 要]刘若愚(James...

李商隐的诗境界——第9世纪巴洛克式的中国诗人
20o5年第 1期 总第 49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20o5 Total No.49 李商隐的诗境界 第9世纪巴洛克式[1]的中国诗人 【美】刘若愚 , 原著,沈时蓉、詹杭伦译 (北京4.L.y-大学社科学报编辑部,北京 100029;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北京 100872) [摘 要]刘若愚(JamesL.Y.Liu,l926.1986)教授是美国著名华裔中英比较诗学研究家。他的《李商隐的诗>是美国 汉学界研究李商隐最重要的成果,于 1969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探讨李商隐的诗在具体表达不同的境界 上有多么成功.并且揭示这些是什么样的境界。译者由原版译出,琢载该书第2o7—219页。为了中国读者阅读方便,译者加 上了各节标题。该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得到刘若愚教授遗著托付人林理彰(Richard JohnLynn)教授的支持,谨致谢忱! 【关键词】李商隐 刘若愚 译文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o5)o1—0066—6 一 、 引言 尽管一首诗的境界和语言是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我 们仍然可以轮流描述每个侧面,正如我们可以首先描述一 个人的生理的外观,然后再描述他的个性那样。当然,在诗 的任何一个侧面上的讨论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公正,这就象 描述一个人的生理的特征或精神的特点并不能充分地概 括他整个的个性一样。但是如此的讨论和描述仍然是有用 的,或许,我们可以引进另外的类比来加以说明。在一部电 影里面,摄像机常常要转移它的焦点,导演借助于特写 、淡 出、闪回、蒙太奇和其它的设计,寻求创造一幅协调的图像 并且唤起观众整体的回应。采用类似的方式,我们也可以 从不同的角度:诸如全部的诗关注的焦点,一首诗的某些 细节 ,一组诗或全部诗的共同特征,来讨论一个诗人的工 作 。如此的讨论 自然将包含重迭、交叉参考和循环的主题, 但不允许话题的生硬和任意的分割。 在这章里,我将探讨李商隐的诗在具体表达不同的境 【收稿Et期】 【作者简介】 【译者简介1 界上有多么的成功,并且揭示这些是什么样的境界。当然, 主要的注意力将放在那些成功地表达复杂境界的诗上。我 们将用较详细的分析显示出每个境界是怎样从诗的结构 呈现的,并且分析在这种诗的结构中,各种各样语言因素 的组合与相互作用的关系。那些不太复杂并且不大成功的 诗将被简略的提及或者置而不论。 二、探索复杂现实境界的诗歌 李商隐的某些诗(这些诗是他的最好部分)探索代表现 实的若干层面的高度复杂的境界。 (一)现实和虚拟的诗境界 最著名是<李义山诗集>的第一首诗《锦瑟>(诗 1) 】: 锦 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 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前人对这首诗的阐释存在众多的争议,这个事实显示 2OO5—1-21 刘若愚(JamesL.Y.Liu,1926—1986),北京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52年在英国布 里斯托尔大学获硕士学位。曾在英国、香港、美国多所大学任教。1967年起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1977年任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曾任该校亚洲语言学系主任,为美籍著名华裔汉学家,著有<中 国文学理论》、<李商隐的诗》等八部英文专著。 沈时蓉(1954一),女,安徽合肥人,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蝙辑部主任,主 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学。 詹杭伦(1954一),男,四川荣县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 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文学、文艺美学、比较诗学。著有‘唐宋律诗学>、<唐宋赋学新撂>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5年第 1期 沈时蓉、詹杭伦译:李商隐的诗境界——第 9世纪巴洛克式的中国诗人 67 出大多数读者感到了它的语言的影响,并且企图理解它所 要表达的境界。尽管读者对这个诗境界的描述可以有多种 多样的不同,但那都是读者对这个诗境界的回应。某些批 评家对这首诗本质和原因的体认可能是错误的.但是这并 不意味着他们的回答不是真诚的。事实上,从不同的批评 家对这首诗的阐释之中可以看到与批评家个人的见解相 比存在着更多的共通点。当然,批评家对这首诗理解的分 歧并不意味着这首诗是失败的;反之,正因为这首诗所创 造的境界是这样的复杂.包含着许多侧面,所以它只是允 许各种阐释来剖析它不同的侧面。每个批评家也许仅仅察 觉到这复杂境界的一个侧面,并且排除了从另外的侧面来 描述它的可能性。 这首诗显现的境界是一个超越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境 界,不能共存的事情在这里汇集:月光和阳光,海和陆地,现 在的情感和过去的经历,实际上发生的事情和那些想象中 的事件。现实与诗人个人的经历、历史的事件与神话被混 合。从“庄生晓梦迷蝴蝶”到“望帝春心托杜鹃”,人的境界 与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境界融合,打破了诗人的内心与外部 境界之间的界限。 这首诗显现的境界包含着若干现实的层面:在生理的 层面上,作为一个实际的物体有“锦瑟”存在,那可能是诗 人的妻子过去常常把玩的一个乐器。在想象的层面上.我 们看见月光下的珍珠和太阳下的碧玉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哲学家梦中的蝴蝶和皇帝化身的杜鹃 象征着舞台进一步从事实挪移开了。当然,这首诗也在情 感的层面上(诗人的悲伤、遗憾等等)和在理智的层面上(他 的关于生活和爱的意义的沉思)揭示事实。因此,这首诗同 时呼唤着我们的感觉、情感、想象力和理解力。 在单一的感觉的层面上,诗呼唤着若干种感觉 :锦瑟 作为听觉的形象显然具有音乐的含意;进一步,加入了视 觉的联想 ,由蝴蝶、海、月光、珍珠、山、太阳、碧玉、轻烟等 丰富的意象构成视觉的形象。在“海”和“眼泪”的湿的意味 中,在“珍珠”的坚硬和“碧玉”的光滑的意味中,当太阳的 温暖引导热的感觉时,触觉的感官也被调动起来。 在情绪上,这首诗让我们分享到诗人的悲伤、遗憾、失 望和困惑的感情。富于想象力的诗的境界的术语启示我们 游历梦幻境界就如同经历事实和回忆一样。在理智上,这 首诗让我们对生活的意义和事实的本质感到惊奇,尽管最 终它的伟大不在于展示一个新的或必须的生活的哲理,但 是在人类生存模式的具象化上它比许多人表达得更为具 体 。 这首诗能揭示如此复杂的境界给我们,并且用如此多 的不同的方法影响我们,使我们的感受如此强烈,显然,那 是由于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如同我希望在下面揭示的那 样: 关于意义的结构 (不是整首诗总体的复杂意义而是更 显然的理性的意义),我们可以跟踪诗人思绪的发展如下: 他由询问锦瑟的弦数开始,由此引入主角的生活。接着他 由关于梦和事实的相对的本质提起这个问题,就像蝴蝶和 杜鹃的示例一样——并且杜鹃也唤起了不幸的爱情的联 想。然后,他介绍悲惨生活的景象:流着眼泪的珍珠,难以 接 近 的 冒烟 的碧玉 ,最后 他 承认 了 困惑 的感 觉 。 只是这样描述 .诗的意思显得单薄。当然,事实上它不 是这样直白地表达,而是用诗的丰富和复杂的语言来表 达。关于措词的一些关键点需要特别提请加以注意:这个 词“锦”(字面意思是“锦锻”1,不仅有视觉的吸引力而且暗 示着富裕和光彩,因此“锦瑟”代表快乐的生活和青春的年 华。在第一行的“无端”这个词,表达关于生活的意义的疑 问。第二行“一弦一柱”(联想意义是“一条路,一座桥”)使我 们联想到锦瑟更多的细节,同时回忆起在逝去的年华里它 曾经一次又一次被弹奏。第三行包含的词“梦”和“迷”.都 强调作者困惑的情感。第四行由词“春心”引起色情的联 想。在下两行诗里,这个词“有泪”当然增加了伤感的情绪, 而且“烟”字加强了困惑的印象。在最后的两行诗里,“可待 成追忆”再次显示了生活的无常,“只是”暗示了遗憾的心 情,“惘然”则是感情基调的缩影。 这首诗塑造的形象是极其生动的。我们已经注意了它 们在感觉上的吸引力,然而还可以进一步考虑它们的自然 天性。在文字的层面上,锦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简单的物 象,没有包含两件事情比较描述的一个实际的物体。锦瑟 这词字面的意义当然不必被排除,尽管它也有符号的意 义。杜鹃和蝴蝶也可以被认为是简单的图像,尽管它们在 想象的层面上存在。同样可以被提起的还有海、月光和日 光。珍珠的眼泪形成一幅复合的图像。在太阳下的碧玉也 可以作为一幅复合的图像,代表一个难以接近的女人或优 秀的诗歌。这些图像,除了它们的描述和比较的功能之外. 也拥有符号的象征意义:锦瑟,诗的关键的标志,总的来说 可以象婚姻和诗一样代表生活;蝴蝶是人生的超越与虚幻 的象征标志;杜鹃是悲惨、不正当的爱的一个标志;珍珠可 以代表分离的情人或未得到欣赏的才能,或二者兼而有 之;碧玉,在我们看来,可能象征达不到的目标或理想。这 些形象和符号包含明确的暗示——从哲学家的梦到皇帝 的化身。其它的联想带有可能的暗示,例如美人鱼和关于 吴国国王的女儿的故事。所有的这些暗示,无论它们是来 自历史人物的事件还是神话传说,无论它们是否自觉地被 诗人安排,都可由诗的上下文展示的丰富的意境推测出 来 。 上述被讨论了的诗语言的各种各样的元素共同组合 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结构。当我们沿着词、形象和符号的模 式探索,我们就知晓了它们的内在的意义,并且对它们的 感觉上的诉求产生反应。我们受到诗人情绪的和理智的感 染 ,我们富于想象力地进入这个特殊的诗境界 ,它富于强 烈的感觉上的诱惑力、感情上的影响力和理智上深刻的启 迪力。这个诗境界通过复杂并且微妙的文字的结构展示给 我们,它显示出语言的格外的美好、高度的敏感和完美的 控制。作为生活的和语言探索的<锦瑟>(当然指中文原版) 是一首伟大的诗篇。 (二)超越时空的诗境界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诗(诗 2—3)形成一个紧密编织 的单位,可以说表达了一个统一的境界,它超越了空间和 时间的限制,混合了实体与形而上的界限,带着想象的真 实和自然化的人生场景。 下苑他年 未可追。西州今 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眷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进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英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在事实的层面上,诗人在首都长安的经历(“下苑他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8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 1期 未可追”)与现在的景色被并列(“西州今 日忽相期”),相隔 几千英里之遥(“万里重英非旧圃”),允许有点修辞上的夸 张。在想象的层面上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 枝”)。被雨败坏的牡丹,就像有着苗条腰肢跳舞的女孩,与 章台街上的杨柳并列比较。进一步,诗人预感未来.当牡丹 完全凋谢时.就像美丽的女人已经老态龙钟,才华已经被 时光荒废了。这样,现在、过去和未来所有都混合在一恒定 的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之 中。 诗人对时间的敏感也体现出他的悔恨 (“浪笑榴花不 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逝去的年华已经一去不返.他感 叹石榴花开太迟已经赶不上春天,而牡丹花的凋谢更在它 们之前(“一年生意属流尘”),逝去的年华最后被漂流尘土 的意象所象征。同时.外部的境界与诗人内部的体验也被 统一:花上的雨点既象他的眼泪,也象回忆中某些女人的 眼泪.还象故事中美人鱼流的眼泪。雨的声音与锦瑟弹奏 的声音相似,那或是由他或是他旁边的妻子弹奏的声音. 或许是由大河中伤感的女神演奏锦瑟所发出的想象中的 音乐。这样,感情、记忆和幻想都被实在的现实所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从 理智上看,这两首诗显现的境界象征蹂躏了美丽 (自然与 人),浪费了青春,并且挫败了天才。从情绪上看,它使我们 感到怜悯、遗憾和忧虑。 象‘锦瑟)一样,这两首诗也呼唤着若干种感觉。形象 的视觉呼唤是显然的,我们可以注意到“花粉”和“糖果”的 香味对嗅觉的呼唤,聆听到“锦瑟”和“惊弦”对听觉的呼 唤,感受到“罗荐⋯玉盘”和“粉态”以及“寒犹在”和“暖不 知”对触觉的暗示。由此,我们看到了诗境界怎么从集成词 汇、形象、符号和暗示的结构中呈现出来。 (三)无常与永恒的诗境界 有两首著名的长诗,不仅长度可观.而且表现出在感 觉和理智元素掌控下的士人的精神境界。‘李肱所遗画松 诗书两纸得四十韵》(诗 48): 万草 已凉露.开图披古松 。 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 .直立撑鸿蒙。 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口咏玄云歌.手把金芙蓉。 浓蔼深霓袖 。色映琅歼中。 悲哉堕世网.去之若遗 弓。 彤魄天坛上 .海日高瞳瞳。 终骑紫鸾归.持寄扶桑翁。 <韩碑)(诗 100):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栽.封狼生疆疆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 .长戈利 矛日可麾。 这两首诗都需要在注解和阐释中伴随结构分析,而不 仅需要简要的评论。 在前一首诗中,诗境界综合有带着对生命的哲理沉思 的美学经验和来自道家天堂的超越的暗示。画面的描述包 含美丽物体的比喻和暗示(狐狸的好皮毛,孩子头上茂盛的 头发,美丽女士稠密黑色的眉毛,象天堂的苍穹一样的绿 色床罩,清晨刚梳好妆的著名的美人),象精神的力量一样 (自然的原味的空气,正直的绅士,人生的变迁),意在说明 画像先前的主人命运无常,而艺术品生命久远,含蓄地把 短暂的人生与艺术的不朽作对比,由此诗人超越人生变化 的愿望亦即他的道家理想被具象化。 在后一首诗中。历史的意识和道德的信仰与美学的欣 赏被统一在一起。诗人也将命运的反复无常(由韩愈的命运 暗示 :不仅因为他写纪念碑.而且有导致他写作的政治愿 因和军事事件)与艺术的永恒的魅力和价值作对比。 人类的热情和斗争.也许是现实政治或道德的需要, 也许仅仅出自个人的原因,与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永恒意义 相比显得黯然失色。 (四)爱情的诗境界 我们来看,无题诗开始的“八岁偷照镜”(诗 l1): 八岁偷照镜.长眉 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日高)(诗 12): 镀镶故锦縻轻拖。玉筏不动便门锁。 水精眠梦是何人.栏药日高红鬟。 飞香上云春诉天.云梯十二门九关。 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 ‘日射)(诗 l3): 日射纱窗风蒋库.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这些诗很少使用复杂的词汇,但也统一了多种多样经 验的类型和现实不同的层面。透过表面的描写可以发现深 层的暗示: 在“诗 ll”中,描写女孩子失去了青春、美丽和天才,可 以作为士人失意落魄的暗示;在“诗 l2”中,描写对难以接 近的女士的欲望.也可以作为一般的可望而不可即欲望的 暗示;在“诗 l3”中,描写女人的孤独,也可以暗示诗人自己 的孤独。 李商隐许多的诗与爱情有关。这些诗通常是不简单 的,直截了当的爱诗寄给了心爱的人,而留下的这些诗是 爱的不同境界的探索,或者至少是用不同的视野看到的爱 的境界。 首先,有的诗探索热情的爱的境界,通常与怀疑和绝 望混在一起。它是这样强烈的一种爱,通常与 自残和引起 死亡的想法混在一起。在这爱情的诗境界中,可以清晰地 看见如下一些主线: 一 寸相思一寸灰!(诗 5《无题四首>之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诗 6《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魄。(诗 7《燕台四 首·春>) 芳根中断香心死。(诗 lO《燕台四首·冬》) 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诗 12《日 高>) 有时这热情的境界从男人的观点被观照(例如在诗 4, 5,6,8,12中),有时从女人的观点被观照(诗 7),有时从两 者的观点来观照(诗9一l o)。在每个例子中,我们怜悯的情 感被激活,走人这没有希望的爱情境界,品尝它的痛苦的 甜蜜,体验它的既烦恼又愉快的恋情。 另外有些诗(例如诗 l9—2o)比上述那个我们已经察觉 的爱的境界少些激烈,少混杂些痛苦,而心上的光明更多, 就像下列诗句所显示的那样: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t射覆蜡灯红。(诗 l9‘无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5年第 1期 沈时蓉、詹杭伦译:李商隐的诗境界——第9世纪巴洛克式的中国诗人 69 “昨夜星辰 昨夜风”) 为女孩分别而写的诗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诗60— 64)(乐府诗题作“杨柳枝”),尽管有所渴望,但不比前一组 诗感情强烈。 迄今为止,我们讨论了那些在一盏同情的心灵之光照 射下的爱情诗境界。但是,李商隐也有一些另外的诗,爱在 此不是被嘲弄就是被看成讽刺,例如在诗 l4、l5、l6和27 中。讽刺的音调在下述诗句中是明白无误的: 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诗 16(偶题 二首>) 在春天的花中,定然会看见许多安歇的鸟,在喝酒之 后,不要捧着红色的蜡烛前行(似乎是嘲讽招妓的人)。 下面,有一些包含道姑的诗 (诗21—23,24—26,28—33 和 35),道姑们似乎只是表面上关心天堂的碧玉城市,或圣 女的庙,或女神月亮,暗地里却都朝向对爱情的暖昧态度。 如: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诗 21《碧城 三首>之一) 那是表示一个喜爱的愿望还是对她们另外有一个迷 恋对象的讽刺评价?又如: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诗23(碧城 三首>之三) 武皇生平的传记清清楚楚地记载那些秽事,不要以为 人间没有一个人知道。 这些诗被寄给谁?它们表示自我嘲讽还是对其他人道 德品行的批判?在我看来,这模糊的态度可能是李商隐在 自己的头脑中的冲突未解决的结果:一方面,他有意识的信 仰强迫他保守宫廷的隐秘而鄙视道姑。在另一方面,他的 下意识的欲望不能压抑之时。他是否实际上与她们有了瓜 葛? 道德上的不赞成和生理上的欲望之间的张力在他许 多的诗中是看得很清楚的。例如,在<重过圣女寺》的两句 诗中,“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诗25),第一 句,他与巫山性感的女神幽会,暗示色情泛滥如洪水,而第 二句好象要为他的精神的失败而谴责道姑。 又如,著名的两句诗: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 28《嫦 娥>) 是对女神(道姑)表示怜悯。还是嘲笑她未能坚持她的 贞洁的誓约? 甚至在明确的寄给华阳庙的宋氏姐妹的诗中 (诗 35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情调仍然是模糊的。正因为这些 歧义,在这些诗中的爱的境界不能从一个角度而要从多个 角度来观察。有时李商隐从个人的情感上升华,他从一个 超越个人的角度来看爱的境界,他的诗不是表示对一个特 定情人的痛苦,而是表达对所有情人的悲惨命运的同情。 例如,在<寄远>(诗 34)中,他希望境界走到尽头以便情人 能从她们极大的痛苦中解脱:“何 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 向东流。”在<七夕》(诗41)中,他呼喊:“争将世上无期别, 换得年年一度来。”然而,尽管有爱带来的痛苦,诗人并不 情愿把人的地位放在爱和受苦之间:“不须浪作缑山意,湘 瑟秦箫自有情。”(诗 37(银河吹笙>)或者更明确地表述爱 惜自身:“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诗 81<暮秋 独游曲江>) 简而言之,李商隐的爱情诗总的来说,显示出爱的境 界各种各样的方面,并且揭示它负面的本质——它的诱惑 力和惩罚,后者比前者具有更普遍的劝诫意义。这些诗强 调无望的痛苦与无悔的爱情,它们非常成功,非常著名,实 至名归。 (五)真实与幻想的诗境界 在<碧城>和<圣女寺>诗里 ,我们不仅看见爱的复杂的 境界,而且看见幻想的境界。女神的想象境界被生动具体 的术语所描述:碧绿的城墙上有弯屈的栏杆,犀牛的角,碧 玉,栖息凤凰的树,松和竹子,长着苔藓的门等等。这些图 像混合实际的境界与超自然的境界,使得后者更为可信。 有时虚假的超自然的境界用令人吃惊的力量撞击真 实的境界。“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诗21<碧 城三首>)下沉到海的底部的星能在窗户被看见,从另外的 座位可以看见掠过河的源头的雨,这如此奇妙的形象成为 可以感知的事物,那个由下沉到海底的星和高山顶上的河 源组成的神奇的境界,在想象的闪光中,依靠 “窗户”和 “海”被带进了天天如常的现实境界。 同样神奇的两句诗:“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风掩 扉。”(诗24(圣女祠>)在现实的境界中,哪有松和竹子在殿 堂中生长?哪有龙凤守护的门窗?虚幻的境界与人居的境 界被不知不觉地合并了。 在所有的李商隐的诗中,最完全表达梦和幻想的境界 的一首是<七月二十八 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 42),它除了可能的心理的暗示之外,是做梦或做白日梦的 经验的一个令人信服的表述。 有不含糊的参考背景和明显主题的诗,当然更容易表 达可感知和可描写的境界。然而诗的境界是无理性的,组 成这境界的各种各样的因素被粘合在一起,并没有逻辑的 联系,但是没有问题,这些形象会持续地在梦中被看见。根 据真实与幻想的结合程度,我们甚至还可以区分出哪些诗 完美地表现了外部境界与内部境界的融合,哪些诗这样作 是失败的。 三、内在境界与外在境界融合的诗歌 一 个罐头,当然,也可以区分出境界上各种各样的类 型,不过把它们一一标记,几乎是没有必要的。下面,我将 讨论一些更有趣的诗歌。 (一)快乐的诗境界 李商隐的诗虽然大多数没有揭示快乐的境界,但是有 一 些也这样做了。 <春游>(诗46)是一个好例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在这首诗中,外部的景色和内心的情绪有着完美的和 谐。奔驰的马,翱翔的鸟。潮湿的新鲜的杨柳叶子,带着薄 雾和春风。作为远景的阁楼。镶嵌宝石的剑,它们是“野”趣 盎然的,但并非凶猛的。——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诗人青春 的快乐、雄心和自信。最后一联诗写道:“庾郎年最少,青草 妒春袍。”庾郎,作为一个年轻的人,象军事的成功一样赢 得了文学的名声,引人羡慕,连青草都妒忌庾郎的青衫,这 暗示诗人的自负得到诗人知觉的外部环境的肯定。 <早起》(诗 55)四行诗: 风露淡清晨.帘阃独起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o05年第 1期 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眼红。这一生注定要在外-流浪,几度分别使人忧愁衰老。 同样表达了一个与春天风景混合 的充满阳光的心理 境界。 <晚晴>(诗 67)是另一个好例: 深居俯 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 间重晚睛。 并添高阁迥 。微 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成功地表现出诗人与自然背景统一的快乐的心态。 不太成功的作品是醉倒花丛的诗 <花下醉>(诗 58)和 与赵氏兄弟宴会写的诗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 部>(诗 75),这两首诗在 自然的景色与人的心境结合上有 些隔膜。尽管每首诗都包含一些特别动人之处。 (--)忧郁的诗境界 更为常见的是,李商隐的诗探索各种各样忧愁的境 界,从轻轻的忧郁到永远沉沦的哀伤。 表达轻轻的忧郁和厌倦的诗可以被提及的有 <夕阳 楼>(诗47)和《落花>(诗57)。在前者,孤独的野鸿成为诗 人自身的命运的一个形象的写照:“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 身世自悠悠。”我想问孤独的野鸿飞往何处,我自己的命运 也悠悠荡荡 ,不知道奔向何方!在后者,诗人的心与花融为 一 体:“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他们的芳心,追随春天 而死去;他们赢得的,只是那浸湿衣衫的眼泪。 另一个与上述相似的境界被展示,请看 <小园独酌) (诗59): 柳带谁能结。花房未肯开。 空余双堞舞。竞绝一人来。 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 年年春不定。虚信岁前梅。 但是在这首诗里,自然与自我的同一是不完全的,诗 人的感觉与自然环境显然不合拍,诗人的忧郁与春光明媚 形成强烈反差。 (三)乡愁的诗境界 乡愁的境界在许多李诗中被见到 (例如诗 68-74,83— 84)。虽然这是中国诗的一个熟悉的境界,但是也有情绪强 烈程度的不同,我们的诗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把乡愁表达 出来。 有时乡愁被现实萧瑟和孤独的环境所暗示,这样的情 形体现在夜晚思念的诗<夜意》(诗69)中: 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 这立刻被爆发的情感所跟随: 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 同样地,在安静生活的时候,乡愁的境界在情绪的直 接表达结合孤单环境的描述中浮现,如<端居>(诗 74):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远方的来信和回家的梦,两者回旋在即近且远之间; 只有空床面对惨淡的秋天;在台阶之下,除了绿色的苔藓 和红色的树叶之外一无所有;我在苦雨中,孤独徘徊;在月 光下,独自伤心。 在其它的时间,思家情节会借着光鲜的自然环境而诱 发 ,与诗人的思想状态形成尖锐的对比,这清晰地被<寓 目)(诗 68)表现出来: 园桂悬心碧 。池莲饫眼红。 此生真远客 ,几别即衰翁。 花园里桂树的绿色让人伤心,池塘里莲花的颜色让人 乡愁有时被强烈地感觉到,如同在<北楼)(诗70)中: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结句说由于从这个楼上能向北方家乡眺望,所以我冒 着生命危险,倚靠着危险的扶手。 或在<二月二日)(诗 83)中: 新津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新滩不理解流浪客的感觉,只是在晚上制造像在屋檐 上的风和雨的噪音。 有时乡愁被比较温和地感觉到,而且以比较传统的样 子表达,就像<桂林路中作>(诗 72)所说: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将此联情感之温和与前述<北楼》结句情感之强烈相 对比,感情程度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在某些诗(例如诗 68,69,73)中,乡愁与诗人对妻子的 思念混合,虽然当他写诗的时候,她是否已经死去,并不总 是很清楚的。他的伤心建构在她的死亡之上,很生动地表 达在<房中曲>(诗 79)中,我在翻译之后已经在注释中作详 细分析。分析显示,这个丧亡的境界是透过形象联想和来 自诗的结构的其它元素被表达出来的。 在主要与乡愁有关系的一些诗中(例如诗 71,83,84)。 呈现的失败的雄心 ,是在“诗 50—51”,和“诗 66”展现的境 界中占优势的元素。 这些诗中,最好的一首是<安定城楼》(诗 50),那是自 然的环境与诗人的感觉和想法一起混合的境界:带着柳堤 和沙洲的真实的河,流进了隐喻性的河与湖(第 2行“绿杨 枝外尽汀洲”)。诗人希望在他建立了公正的境界秩序之 后.重新回到江湖(第 5-6行“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 人扁舟”)。进取雄心的挫折使诗人感觉很忧愁,他用流泪 的贾谊和流浪的王粲来自比(第 3.4行“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 在自夸儿子的诗<骄儿诗>(诗78)中,失望的野心进入 一 个被父爱支配的境界。就如我们所见,诗的前半部分首 先带领我们进入沉溺于爱的父亲所见到的孩童时期的境 界;但是他的心情在中年以后改变了:“爷昔好读书。恳苦 自著述。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所以诗的后半部分变 成错谔的表达:“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诗的前后两个 部份之间的差别,增加了它的境界的复杂性。 (四)宿命的诗境界 若干的诗(诗 80—81,85—88),或许写于李商隐生命的 晚期,探究比较深层的命运的悲哀 ,取代上面讨论过的温 和的忧郁。 在<乐游原>诗中(诗 80),有逼近黑暗的感觉 ,一个人 生命的尽头,在设定的太阳落山的景象中被具体表达出来: “夕阳无限好”——将落山的太阳有无穷的美丽; “只是近黄昏”——但它已是时间不多的回光返照。 这是著名的对句,藉由它的无穷悲哀和遗憾的暗示. 撞击出一个宿命论的音符。 一 个相似的音符在冬天离居的生活中被听到<幽居冬 暮>(诗 88):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我帮助国家的终生希 望,为什么从来不能实现? “羽|l‘摧残日,郄因寂寞时”——当飞翔的翅膀被损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o5年第 1期 沈时蓉、詹杭伦译:李商隐的诗境界——第9世纪巴洛克式的中国诗人 71 的那一天 ,乡下的花园才安静下来; “晓鸡惊树雪,寒骛守冰池”——破晓的公鸡抖落了树 上的积雪,寒冷的野鸭守卫冰的池塘。 在绝望的边缘上抱持无奈的心情与寒冷寂寞的风景 一 起交织出宿命的境界。 四、表现历史或现实事件的诗篇 当我们转向李商隐表现历史或当代事件的诗的时候, 我们发现,取代私人的爱、忧郁和幻想境界的,是政治上的 和社会现实的公众境界。当然,这些公众的境界也没有与 私人的境界隔离。 (一)公众的诗境界 举例来说,哀悼刘黄死亡的诗<哭刘黄)和<哭刘司户 黄)(诗52—53)中,把个人的伤心和道德的愤怒与政治的关 切。诸种强烈的感情混合在一起。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成不下问衔 冤。 路有论冤谪 ,言皆在中兴。 因为大多数的中国读者可能被假定知道,刘是缘于勇 敢地告发太监而流亡致死的,他们对他的命运的同情和义 愤感能被提及象天堂一样遥远的皇帝的宫殿所唤醒,这显 示刘黄是一位伟大的士人。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谁得罪太监,依照惯例 ,都可能遭 受不公平的放逐。同时,诗人的个人损失的感觉被生动具 体地表现,就象留在朋友喝过的酒瓶中的酒糟,冷酷的悲 伤留在他的书上。最后,诗人的深处悲伤和无助的愤怒与 被西风吹斜的雁行图像统一,传达出他朋友灵魂的孤独、 委屈和流浪的负担,只是这哭声是不会被天堂(朝廷)注意 到的。 甚至在李商隐的某些诗中还有对皇帝的讽刺。诗人写 出唐明皇迷惑其显赫的配偶杨贵妃(诗 93—95),使我们能 够进入有关的历史的想象空间。 在<龙池)(诗93)中,“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 醒。”皇帝的愉快与他的儿子的愠怒形成对比(杨贵妃可能 是皇帝与太子争相宠爱的女人1。 在题为<马嵬)的两首诗(诗 94—95)中,“如何四纪为天 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人从皇帝的观点回忆其宠爱的妃 子的死亡 ,为了处事糊涂而谴责自己。 (二)晚唐社会全景图 李商隐关于公众主题的诗歌,最著名的一首是《行次 西郊作一百韵)(诗91)和被一件特定事件所感而写的两首 诗《有感二首>(诗 89-90)。 前者给出了晚唐社会的全景视野——农民的贫穷,政 府的无效率和暴政,战争的蹂躏,被军阀造成的大浩劫,经 济的大混乱,由天灾所引起的痛苦——如同透过受难村民 的眼睛看见的一样。 【注 ①巴洛克式:十七世纪风靡意大利等国的建筑装饰风 格,其特点是追求堆积的装饰和艳丽的色彩,多采用雕刻 、镜面及大理石,给人以厚重华丽之感。 ②刘若愚曾选 100首李商隐诗译成英文,并给每一首 诗一个编号。译文和注释载<李商隐的诗)原书第 51页一 198页。 诗人结合叙述性的描述和戏剧性的独自,而且整合他 自己同情村民的感觉,基于他观察到的事实,笔端带着诗 人自己的和百姓的情感,揭露同时代的和最近的政治上与 社会上的事件,愤怒地指斥政府,憎恨叛徒和军闽。 在后二首诗中,诗人使用一个更为间接的表达模式: 以史为鉴——“甘露之变”【 的暴行大屠杀和诗人对它的反 应——他的愤怒情感和道德评判,对受害人的同情 ,对皇 帝的关心,也包括对官员的评价——经过历史的提及被暗 示出来。除了明显的实际理由之外,这种间接表达的方式 也把历史的权威加入诗人自己的意见和情绪之中。 华人总是把历史视为一面“镜子”。诗人提及这一次大 屠杀,暗示在中国历史中有这种一再发生的现象,它不是 一 个孤立的事件,历史的教训是对今后社会可怕的警告。 这些诗的重要性,因此远远地超过导致它们被写作的事 件。 简而言之,虽然作者的一些诗与政治的和社会的议题 有关系并且有一个教化的目的,但是它们不是社会的文 件,或政治上的小册子,或道学的文献,而是真正的诗。创 作这些诗的方式是外部的事件在想象中被思想与情感整 合。 我们不可能分享所有李商隐的视野,而且他对唐代社 会的分析也不一定都正确,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欣赏他的 诗,正如我们不需要分享密尔顿的清教或但丁的的神学, 也可以欣赏他们的著作。 五、小结 李商隐的诗大部分是成功的,在探究和具体表达各种 不同的境界方面,达到一个很高的或很少人企及的程度。 当外部的环境,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形成完美 的相互关联的“个体形象”,包括内在的经验和不同类型的 经验——智力的,情绪的,知觉的和直觉的——完全地被 平衡且融合,这样的诗大部分会是令人满意的。 当外部的场景或事件保持着与诗人的意识不同化的 时候,或当他的意识被一种经验所支配而排斥其它种类的 经验的时候,诗是不大成功的。 某些诗具体表达包括各种程度的社会真实和多种类 型的情感经验的复杂境界,而其它一些诗则显示简单的境 界,每个境界都将自然的景观、人类的活动及其某种特别 的情绪或心情粘合在一起。 李商隐的诗境界呈现出相当丰富的多样性。其中,诸 如乡愁或忧郁,对所有中国诗的读者都是熟悉的;其它则 相对不普及,例如表现不顾一切的爱或幻想的作品。 然而,不寻常的强烈情感,知觉的敏感,想象的大胆全 都需要一并探究,所有这些都与李商隐诗歌丰富、复杂而 精妙的语言相配。 释】 ③甘露之变:唐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礼部侍郎、同 平章事李训等人,在唐文宗李昂暗中支持下,诈称左金吾厅 石榴树上夜降甘露,诱使左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等宦官 前去观看,企图趁机消灭宦官集团,因所伏甲兵暴露,失败, 政变者及其亲属惨遭大屠杀,史称“甘露之变”。 (下转第4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 1期 综上所述,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内容应以思想 品德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最起码的社会责任心、 法律意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教育务必使学 生懂得,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行为必须符号社会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每一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实现 自我价值的同时,不应危害社会及他人的利益。在 这一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进而把教育内容向文化 素质、综合素质方向推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On Theory and Approach of Quafity-oriented Education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u Yulong Huang Fenglan (College ofHumanities and Law BUCT,Beijing 100029,China; Department ofLaw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I :Along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qualified and better-trained mlems are re— quired.Such requirement has brought about a challenge to Chinese educators,particularly to those working at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 一 hOW 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ring up a generation of higher quaff— fled talents.Therefore,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as to how Chinese educators will face this challenging situation with the limit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K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educational approach;individuality ofeducation (上接第71页) On the Realms of Li Shangyin’S Poetry — — theChineseBaroquePoetin theNinth Century By James L.Y.Liu,Tran slator Shen Shirong,Zhan Hanglun (Editorial Board ofJournal BUCT,Beijing100029,China; Chine~Depart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nct:James L.Y.Liu(1926—1986)iS a fi~TlOUS American scholar ofChinese origin。who m~ored in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poetry and British poetry.His monograph The Poetry of Li Shangyin published by the Am erican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69,is one of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n Li Shangyin in the field ofAm erican Sinology.T s paper expounds how successful Li Shan gyin’S poem is in expressing different realms。and explains what kind ofrealms they are.The translation was derived from page. 2O7 to 219 in the original version.For the sake ofthe Chinese reader’S convenience.translators added a headline to each part.With the support ofprofessor Richard John Lynn whom professor Liu entrusted his posthumous work to,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in China.Here send our sincere thanks to him! w0fds:Li shangyin;Jam es L.Y.Liu;translatio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李商隐的诗境界——第9世纪巴洛克式的中国诗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321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7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5-18
浏览量: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