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解构诠释

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解构诠释

举报
开通vip

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解构诠释 2006年 5月 第 30卷 第 3期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May 2006 Vol. 30 No. 3 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解构诠释 ———论本雅明的翻译批判 袁文彬 (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 :对本雅明翻译观的解读 ,既不能当作现代翻译研究所关心的技巧问题 ,也不能将本氏的前 后文本割裂开来 ,必须从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

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解构诠释
2006年 5月 第 30卷 第 3期 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May 2006 Vol. 30 No. 3 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解构诠释 ———论本雅明的翻译批判 袁文彬 (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 :对本雅明翻译观的解读 ,既不能当作现代翻译研究所关心的技巧问题 ,也不能将本氏的前 后文本割裂开来 ,必须从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解构诠释这样一个思想轨迹入手 ,注意它的转向和转 变。只有把本雅明翻译作为隐寓 ,才能剀切地认识到他对现代性危机的批判。 关键词 :本雅明 ;翻译观 ;翻译批判 中图分类号 : H05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5019 (2006) 03 - 0035 - 06 一、导  论 对本雅明翻译观的诠释众说纷纭 ,呈多方位立体状态 ,或从语言批判角度认为其翻译观乃语言批判 的延续 ,或从唯美主义 /接受美学角度阐释其翻译观中的接受之维 ,或如德 ·曼、德里达等从解构主义等 后学思想解读其翻译思想 ,或从文化批判角度解读本雅明翻译文本中的文化思潮从而展开对现代性的 批判 ,或如朔勒姆从神学视角重读本雅明以凸显犹太教卡巴拉神学维度 ,或从马克思主义思潮来审视本 雅明翻译观中对《圣经 》的马克思主义式解读 ,或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来探讨本雅明翻译文本中对 宗主国 /殖民地、男 /女 (原本 /译本 )等二元关系的启示意义等。本雅明翻译观犹如一面多棱镜 ,折射出 其深邃思想的斑斓色彩。只从某一视角来阐释本雅明的翻译思想 ,无异于盲人摸象 ,虽各有道理 ,但未 免失之偏颇 ,从而无法管窥本雅明翻译思想的全貌。本雅明的研究者 Julian Roberts曾讽刺德 ·曼等对 本雅明翻译文本的修辞性解读 ,斥之为“从本雅明晦涩的文本中吊起几条死鱼 ”, [ 1 ]而德 ·曼也曾经批 判朔勒姆的神学解读戕害了本雅明翻译文本的语言修辞性 ,因为德 ·曼欲以解构式的修辞阅读“帝国 主义式地占领一切 ”。真正的问题是 ,如果拘泥于某一片天地打滚而不能自拔 ,将某一种解释定格为具 有普遍有效性的定海神针 ,从而视其他阐释为敝屣 ,实不足以为吾学人所效法 ,也无法真正把握本雅明 的翻译思想 ,更不能成全伽达默尔所谓的“视域融合 ”( fusion of horizon)。这种阅读前的前理解 ( fore2 understanding)或偏见使得对其文本的解读未免各执一词 ,其说服力也大打折扣。这种“鸟笼体系 ”的解 读法 ,将什么鸟儿都往鸟笼里面抓 ,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将本雅明翻译文本定位在神学角度固然不 具有说服力 ,但是 ,将它限定在“语言决定论 ”的框架中似乎又暴露出新批评封闭式解读 ( close reading/ scrutiny)的通病 ,这样便更不能洞察本雅明前后期思想的转向 ,割裂了本雅明思想发展的轨迹 ,脱离了 本雅明思想发展的当下语境 ,造成人为的断裂 ,同样失之片面 ,极易陷入埃柯所谓的过度诠释 (overinter2 p retation) ,并滑入无边的虚无主义之中。所以 ,对本雅明翻译思想的解读既要结合其早期的文本如《论 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 》和《未来哲学论纲 》,又要结合其后期的文本如《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和 《讲故事的人 》等 ,这样一条线索对本雅明翻译观在整个思想脉络中的轨迹将会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本文拟从语言批判、接受之维、解构后学思想三个维度对本雅明翻译思想作一勾勒 ,以期对本雅明翻译 来稿日期 : 2005 - 12 - 10 作者简介 :袁文彬 (1973~) ,男 ,湖北监利人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53 思想的全貌绘制出一个大致的地形图。 二、语言批判 对本雅明思想的研究必须以其早期的《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 》以及《未来哲学论纲 》这两篇论文 作为出发点 , [ 2 ]11它是我们理解本雅明翻译思想轨迹的重要线索 ,对本雅明翻译观的解读也不例外。本 雅明翻译观是其语言批判的延续 ,从这种意义上说 ,本雅明翻译观根本就不是一个翻译问题 ,而是一个 语言批判问题。《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 》中批判了工具主义 /资产阶级语言观 ,认为语言不是约定俗 成的交流工具或任意的符号系统 ,其主要功能不是传递信息 ,语言是最高的知识模式 ,将本体和认识、知 识和存在、主体和客体融为一体 ,语言乃一“和谐社会 ”,没有分裂 ,只有正题 ( thesis) ,没有反题 ( antithe2 sis)。在本雅明的语言批判中 ,知识和存在、本体和认识、科学和人文合二为一 ,而在现代性语境的当 下 ,知识和信仰分崩离析 ,造成人类的异化。而这种异化是以语言的堕落为标志的。语言的堕落就是人 的堕落。通天塔之后 ,人类的语言四分五裂 ,人们为了沟通和交流 ,就必须借助于翻译 ,因此 ,语言的堕 落为翻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供了逻辑先在的必要条件。 在《未来哲学论纲 》中 ,本雅明拓深和加宽了《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 》中的语言批判。《论纲 》批 判了康德主体哲学 ,认为康德把经验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之上 ,没有将经验概念引入语言层面 ,所以 ,康 德的经验概念不过是建立在最低级的层次之上。本雅明拒绝将艺术作品的意义等同于直接经验。在 《译者的任务 》中本雅明再度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这种观念 :“诗不为读者而写 ,画不为观众而作 ,交响乐不为听众而 谱。”这是对康德主体哲学批判的继续。本雅明的真正意图在于超越传统“主客二分 ”的知识和经验领 域 ,并指出经验不是建立在科学、物理学、数学或是纯粹经验意识之上的 ,认为这是启蒙主义世界观 ,是 低等的世界观。康德关于经验的概念沿着数学 —机械化的方式运行 ,超越它的方式就是将知识和语言 紧密联系起来 ,因为所有哲学知识在语言中都有特殊表达 ,只有通过这种语言特质 ( linguistic charac2 ter) ,哲学才能超越科学和数学。康德主体哲学的致命弱点是为自然科学奠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 有效性 ,而这种普遍有效性不过是建立在极端的主观主义基础之上的。康德的主体哲学过于狭隘 ,陷入 了工具理性 /技术理性的泥潭打滚而不能自拔。这种低级的经验概念产生了齐美尔所言的“文化悲剧 ” ( tragedy of culture)和韦伯所言的“铁笼”( iron cage)。 《译者的任务 》延续了本雅明对语言的批判。在该文中 ,本雅明提出了纯语言这一概念。纯语言的 设定显示了本雅明乌托邦终极关怀的理念。黑格尔哲学将普遍历史 ( universal history)设定为精神辩证 法 ( the D ialectic of the Sp irit) ,在漫长的旅途中 ,精神自我异化 ,最后在绝对知识 (Absolute Knowledge)的 完满中自我复归。在本雅明的语言批判中 ,人类 /语言堕落以后的历史就是人类 /语言分裂和异化的阶 段 ,在将低级语言翻译成高级语言的过程中 ,语言复归到最完美的和谐状态 ,即纯语言。在犹太教卡巴 拉神学中 ,有两种关于卡巴拉起源的神话 ,一是生命之树 ,一是知识之树 ,用于解释人类从天堂堕落前后 的情况 ,同时为人类随着弥赛亚的来临而复归到救赎状态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蓝图。生命之树统领着人 类尚未堕落之前的世界 ,完整、和谐、纯粹 ,没有邪恶、死亡 ,没有主客之分 ;而知识之树则掌管着人类堕 落后的世界 ,神圣生命因亚当的堕落而产生世界的分裂 ,从而有了正义和邪恶之分 ,有了神圣和亵渎之 分 ,有了纯粹和猥亵之分。语言的堕落标志着人类的堕落。本雅明以独特的卡巴拉诠释范式解读了黑 格尔正反合命题 ,语言的紊乱最后在纯语言中复归完满。从这种意义上说 ,本雅明翻译思想无异于语言 批判在翻译观中的折射。 三、接受之维 从语言批判视角诠释本雅明翻译思想当然只是本雅明翻译思想多维视野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涉及 的问题就是语言、文本、意义之间的运作问题。意义是谁生产的 ,又是如何生产的 ? 对这一问题框架的 探讨 ,不可避免地触及本雅明翻译观的多元解读。正如 Handelman所言 ,本雅明翻译文本的一个明显特 征是其飘忽不定 ,难以解读 ,解读该文本的很多方式不免自相矛盾 ,从神学角度确证语言的最终完满整 体性到解构主义认为语言不过是差异的游戏 ,凸现意义的不稳定性 ,再到本雅明翻译文本是接受理论重 要的思想来源等等 ,不一而足。[ 3 ] 63 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 》中开宗明义 ,“在欣赏一部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时 ,对接受者的考虑从来都 证明不是有效的 ”,考虑其接受者是有害的 ,“诗不为读者而写 ,画不为观众而作 ,交响乐不为听众而 谱 ”。艺术作品有其本身的自律性 ( autonomy) ,过多考虑其他律性 ( heteronomy) ,就会损害艺术作品本 身的特质。本雅明借用了 18世纪艺术现代性的基本信条 ( credo) ,并且带有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 ” 的倾向。狄德罗就曾说过 ,演员表演总想着观众 ,就脱离了舞台 ;画家作画总想着观众 ,就脱离了画 布。[ 2 ]23也就是说 ,艺术是以自身为对象 ,而不是以接受者为对象的。这种思潮发展到 19世纪 ,就形成 了“为艺术而艺术 ”( art for art/ lpiart pour lpiart)的唯美主义思潮。这样 ,唯美主义就割断了艺术表征的社 会功能。艺术作品的作用不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盛行的交流类型的关系 ,它与实际社会语境中对作品 的接受毫无关系 ,这和本雅明在《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 》中反对语言成为任意的符号系统或交流工具 是一脉相承的。因此 ,翻译当然不是为不懂原文的读者而作的 ,翻译的本质不是交流什么信息。交流信 息的翻译是非本质的 ,是糟糕翻译的标志 ,因为唯功利是图的翻译实用主义必然导致本雅明所批判的工 具理性 /技术理性。对翻译实用主义的批判是本雅明后期文化工业批判的萌芽。本雅明翻译观中对语 言批判、现代性批判的端倪由此可见一斑。 好的翻译就不应该传达什么信息 ,就不应该以读者为服务对象。翻译是一种独特的精神表达 ,没有 任何的言说对象 ,没有世俗的、实用主义的、工具的功能。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作品包括翻译就要摒弃 世俗性、实用性、工具性。工具理性的语言观被本雅明斥之为“资产阶级语言观 ”( bourgeois view of lan2 guage) ,那么这种传递信息的翻译当然就是“资产阶级翻译观 ”了。保罗 ·德 ·曼在《“结论 ”:瓦尔特 · 本雅明的“翻译者的任务 ”》[ 4 ]中认为 ,本雅明对读者的悬搁可能会使康斯坦茨学派陷入恐慌 ,并说这是 一种本质主义艺术理论 ,以读者为代价来强调作者是康德以前的理论 ,因为康德已经让读者、接受者和 观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而且是比作者还要重要的角色。德 ·曼因此将本雅明的翻译观引入到语言的 修辞性运作 ,人的主体性消解在语言的修辞品格中。本雅明对读者的悬隔实际上也是试图一鼓作气将 大写的“人”从人文主义堡垒中驱逐出境。所以 ,在这个层面上 ,无论是德 ·曼也好 ,还是本雅明也罢 , 隐含的先决条件都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的极度膨胀展开的隐寓式批判。在这个意义上 ,海德格尔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 ”、“是话在说人 ,不是人在说话 ”、“翻译文本在书写我们 ,而不是我们在书写翻 译文本 ”,以及德 ·曼的修辞性阅读 ,本雅明悬隔读者 (主体 ) ,认为人的主体 /意向性都消融在语言之 中 ,这些对主体的消解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某种“语言决定论 ”,都是对自柏拉图以来两千余年的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 ,以及权利、知识、道德问题的猛烈攻击。本雅明对启蒙理性的批判隐藏在其寓言式 的表征体系之中。 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导论 》[ 5 ]中指出 ,当代文艺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专注作者 (浪漫主义 ) ; 专注文本 (新批评 ) ;近几年又从文本转向读者。那么本雅明翻译观何以会成为接受美学的一个思想来 源呢 ? 这当然与本雅明早晚期思想的转向有着内在的关联。从早期的《论本体语言和人的语言 》和《译 者的任务 》到后期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本雅明历经了从早期精英人本 主义转向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立场。因此 ,本雅明早晚期思想有着矛盾对立的地方 ,尽管如此 ,其反 科学主义、启蒙理性的立场仍然没有变化。本雅明后期由于受到布莱希特、卢卡奇等人思想的影响 ,其对 艺术作品的立场当然发生了某种变化。因此 ,其后期思想成为接受美学的一个来源就不足为奇了。 其后期思想是如何成为接受美学的一个思想来源的呢 ? 20世纪 30年代 ,卢卡奇与戏剧大师布莱 希特发生一场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论战时 ,本雅明坚定支持布莱希特的戏剧革新实验。1934年 ,本雅 明发表《作为生产者的作家 》,提出了艺术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的新理论 ,以支持布莱希特的先锋派 艺术实验。本雅明根据《资本论 》中有关作家“为薪金而生产劳动 ”等观点 ,推论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 下 ,艺术品的制作是一个生产过程 ,艺术家是生产者 ,艺术作品是商品 ,艺术生产的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 一部分 ,艺术家、出版商和消费读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是艺术生产关系。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的理论 ,艺术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发生矛盾时 ,就会爆发艺术革命。艺术家就应像布莱希特一样 , 不断革新技术 ,推动艺术生产力的发展 ,最终导致艺术生产革命 ,突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 ,建立新的艺 术生产关系。所以 ,艺术家应关心新的艺术生产手段 ,使之革命化 ,从而把艺术变为广大群众可以享受 的东西。作者、读者和观众应成为合作者 ,建立新型的艺术生产关系。 73 1936年 ,本雅明发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一文 ,将艺术生产关系和艺术生产力理论具体化 , 他考察了艺术作品从原始崇拜走向机械复制的历史过程。对原作的重视会折射出另一种拜物教 ,即艺 术品拜物教 ,这是商品拜物教在艺术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到了机械复制时代 ,摄影、电影、唱片等机械复 制技术 ,取代了原本的独一无二性 ,把接受者从对原作的膜拜中解放出来 ,成为人人可以观赏的对象。 原来只供少数人欣赏的艺术作品现在走向大众 ,这也导致了艺术生产关系的变化 ,导致“灵晕 ”(Aura) 的消失 ,艺术品拜物教受到冲击。本雅明主张革新艺术 ,把艺术和政治和现实密切联系起来。在这种意 义上 ,本雅明的关于艺术作品的接受问题成为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① 本雅明翻译文本演绎出来的问题与艺术作品的欣赏问题不无关系。早期的文本悬搁读者 /接受者 的接受问题 ,而后期的文本则凸现了接受之维 ,从而体现出本雅明前后期思想的矛盾之处。本雅明翻译 观隐含着文化批判的因子 ,只是早晚期的表现形态不同而已 ,早期表现为语言批判、翻译批判 ,后期则表 现为对现代性异化本质的批判。从这层意义上说 ,本雅明翻译观当然涉及原本 —文本 —译者 (读者 )之 间的多维运作问题 ,所以 ,接受之维应该不失为本雅明翻译观中的一个重要考察视野。 四、解构诠释 《译者的任务 》撰写于 1921年 ,发表于 1923年。1955年 ,阿多诺和朔勒姆编纂的两卷德文本《本雅 明选集 》问世 ,本雅明论翻译的基本思想才得以重见天日。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保罗 ·德 ·曼、德里达、 卡罗尔 ·雅各布②对《译者的任务 》展开了重读 /重释 ,发现本雅明翻译观中的基本思想竟然和后现代翻 译观的基本思想惊人地相似 ,遂将其诠释为后现代翻译观的经典文本 ,本雅明翻译思想因而成为后现代 翻译观的先声。本雅明的翻译观之所以被诠释为后现代翻译观的先声 ,个中原因便是《译者的任务 》的 基本观点竟然和后现代翻译观如此惊人地相似。对翻译研究的探讨无法离开原本 /译本、读者 /译者等 核心概念 ,离开这种二元对立的核心概念 ,任何对翻译研究的探讨都可能会成为伪命题。后学翻译思想 也不例外 ,后学翻译思想便是以这种原作 /译作、原本 /译本等二元对立关系作为其隐寓出发点 ,大肆挞 伐语言、文本、世界的起源问题 ,从而展开其后现代性叙事的批判。 顺着海德格尔开辟的道路 ,解构主义者将海氏的“不是我们在说语言 ,而是语言在说我们 ”转换成 翻译研究领域中的“不是我们在书写翻译文本 ,而是翻译文本在书写我们 ”。顺此思路 ,解构主义者对 语言、书写、阅读等一系列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启蒙运动以来 ,人的理性被凸现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人 对自然工具性地掠夺、占有 ,造成了人的全面异化。解构主义者也正是在对整个人类文明作出反思的基 础上对大写的“人 ”提出了质询。从尼采的“上帝之死 ”到罗兰 ·巴特的“作者之死 ”,再到本雅明《译者 的任务 》中暗藏着的“读者之死 ”,思想家们以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试图一鼓作气将“主体 ”从文本中驱 逐出境 ,以实现文本无主体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自由嬉戏。这个大写的“人 ”构成了西方自柏拉图以来最 坚固的人文主义堡垒 ,无论是“上帝之死 ”还是“作者之死 ”,抑或是“读者之死 ”,无不都否定了主宰文 本意义的主体及其创造活动 ,从而从理论上把主体的在场设置为中心问题并加以消解。英美新批评派 强调“封闭性的阅读 ”( close reading) ,形式主义专注“陌生化 ”、“文学性 ”等文学技巧 ,结构主义 /后结构 主义排斥主体的在场从而造成符号的延宕。如同福柯所言 :“人不过是近代的发明 ⋯⋯正如海滩上勾 画出来的一张脸庞 ,不久即被冲刷殆尽。”[ 6 ]人的主体性在后现代性的叙事中早已消失殆尽 ,所剩下者 惟有语言符号之间无穷无尽的游戏 ,一切都是符号的复制 ,语言自我互相指涉 ,能指找不到所指 ,没有本 原 ,没有中心 ,所有的解释都是对理解的理解 ,对阐释的阐释 ( understand understandings/ interp ret inter2 p retations)。 有史以来的翻译活动中 ,核心的关注问题便是如何在译文中再现 /表征原文 ,因此 ,原文成了被关注 的中心。而本雅明翻译观正是以自己独有的叙事方式解构了打着本质主义的“原文中心论 ”,使得后学 83 ① ② 参见 Handelman A. Susan: F ragm en ts of R edem pti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朱立元 :《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9. Jacques Derrida. Des Tours de Babel. D ifference in Transl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5; Carol Jabobs. The M onstrosity of T ransla tion. Modern Language Notes( 1975) 90 ( 6) : 755 - 66 /Deconstruction. Edited by Jonathan Culler. Routlege. 2003 / In the Language of W alter Benjam in. The Johns HopkinsUniversity Press. 1999. ; Paul deMan. “Conclusions”: W alterBenjam inpi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 tor”. Resistance to Theory. University of M innesota Press. 1986. 翻译思想以原文 /译文这一二元对立作为隐寓从而展开对西方二千余年的形而上学在场之口诛笔伐。 翻译因而不是翻译问题 ,而是意识形态问题。后学翻译研究将翻译置入意识形态框架中探讨语言 /翻译 的限度问题及西方话语的霸权主义地位等问题 ,是当代西学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亮点 ,这在译界已取得 了共识。而这都是以本雅明翻译观中关于原文 /译文这一对立关系作为后现代翻译批判的出发点的。 既然文本中人的主体性被消解得一干二净 ,那么 ,人究竟被消解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 语言有主体性 吗 ? 解构主义者们似乎对此问题语焉不详。本雅明语言观认为 ,句子中包含有意象性。胡塞尔认为意 识必定是对某物的意识 ( consciousness must be consciousness of something) ,而本雅明则认为是句子在意 指着意象客体。从这层意义上说 ,意象性就包含在句子中 ,而不是在人的意识中。保罗 ·德 ·曼在论本 雅明翻译观的文章中也指出 ,意象 ( intention)并不一定被看作是主体性的 ,它也可以被看成是语义性 的 ,意象和意义概念不可分割 ,任何意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意象性的。任何以意义为导向性的语言都至 少是意象性的 ,因此 ,是语言在意指着意义 ( language intends meaning) ,意象因此不是主体性的。主体性 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其意象性或曰意识 ,而在本雅明看来 ,人的意象性消解在语言的意象性中 ,因为语言 本身具有意象性。语言本身集认知和自我知识 ( self2knowledge)于一体 ,它不是人类任意操纵、宰制的系 统。正因为语言堕落成工具语言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打破 ,自然则被消声。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征 服 ,自然采取的形式只能是哀叹。物的语言被消声、被异化、被客体化、被压榨 ,而这一切都是在人的语 言中和通过人的语言来进行的。在面对人类的过度命名 (over2nam ing)中 ,自然只有发出叹息之声。人 类的强力超人意志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本真的存在从此断裂 ,从而产生了人的语言和物的语 言。启蒙的危机正是语言的危机 ,这正是本雅明语言批判的精髓所在。这和海德格尔“不是人在说话 , 而是话在说人 ”表达的意义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语言不是工具 ,而是包含着一个真正的世界 ,就如 同海德格尔所言 :“语言不只是用于相互理解的交流工具 ,而是一个真正的世界 ,这个世界必然是精神 在自身与对象之间通过它的力量的内在活动而设定起来的 ,那么 ,语言就在真实的道路上 ,在语言中作 愈来愈多的发现 ,把愈来愈多的东西置入语言中。”[ 7 ] 无论是康德哲学 ,还是胡塞尔现象学 ,无不预设了人类的主体性。这种启蒙理性的过度膨胀不但造 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无论是牛顿的经典力学 ,还是达尔文 的进化论 ,都认为人类文明史是线性发展的进步史 ,因此 ,进步 (p rogress)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标志。 而本雅明则极力反对这种所谓的历史进步论 ,斥之为历史的自由堕落 ( free fall) ,这就像天堂吹来的一 阵风 ,将历史天使卷入其中 ,事情就这样没完没了。我们从实证主义角度对待自然时 ,它就是外在于语 言的物 ,处于技术理性控制下被宰制、操纵的客体 ;相比而言 ,如果我们和自然建立诠释性的关系 ,并力 图让自然的内在语言自我言说 ,那么 ,自然就会转化成与我们对话的伙伴 ,而不是被征服的敌人。人类 与自然的诠释模式最终将会转化成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主体间性的世界 ( intersubjective world)。如同 Hans Heinz Holz所说的一样 ,只有当我们诠释性而不是实证性地与自然联系在一起时 ,世界才能成为语 言 ,语言本身就能构成具有意义的语境 ,在这种意义上 ,对本雅明而言 ,人的语言只不过是本体语言的一 个个案 ,而本体语言吸收了所有一切的本质。 本雅明的思想实在无法归类 ,正如哈贝马斯所言 ,本雅明的形象是不完整的 ,他将各种完全不同的 主体融合在一起 ,而没有将它们整合起来 ,所以 ,研究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雅明、卡 巴拉式的本雅明、新保守主义美学的本雅明 ,本雅明的思想实在无法归类。这就涉及将本雅明语言观 / 翻译观置入何种语言研究的参照系之中。我们可以粗略地区分 20世纪几个主要的西方语言哲学传统 : 一是分析哲学传统 ,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雷克、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丁、莱尔、塔斯基、蒯因、达米特、克 里普克等人 ;二是现象学 —诠释学传统 ,代表人物有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洛 ·庞蒂、德里达 ; 三是实用主义传统 ,代表人物有皮尔士、威廉 ·詹姆斯、约翰 ·杜威。① 分析哲学传统和现象学 —诠释 学传统这两个领域对话不多 ,也很少有人将这两个传统联系起来考虑。本雅明的语言哲学思想似乎也 只能置入现象学 —诠释学传统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也确实如此。如 Hans Ruin的 O rig in in Ex ile: Heidegger and B en jam in on L anguage, T ru th, and T ransla tion等文 ,就是将本雅明的语言观置入哈曼、 93 ① 参见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3. 洪堡特的语言哲学传统中 ,再将本雅明的语言观和海德格尔的语言观进行对比 ,所依据的参照系就是现 象学 —诠释学传统。关键的难题是本雅明的语言哲学论著较少 ,不成系统 ,所以也很难理出一条线索来 提纲挈领地贯串本雅明的整个语言 /翻译思想。本雅明翻译观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是其《论本体语言和 人的语言 》之语言批判的继续 ,从而深化了对启蒙理性、科学主义 /实证主义的寓言式批判。同时 ,本雅 明翻译思想也为其后期展开对当下的社会批判埋下了伏笔。从现有的文献来看 ,无论是本雅明的语言 批判还是翻译批判 ,都无法跳出其现代性批判的思想框架。 五、结  语 当然 ,本雅明翻译观远不止语言批判、接受之维、解构阐释这几个维度 ,其他重要问题如可译性 /不 可译性问题、纯语言问题、科学 /人文或本体 /认识问题或知识之树 /生命之树问题、对康德主体哲学的批 判问题、翻译作为隐寓的问题等 ,都需要重点探讨 ,因篇幅有限 ,笔者将另撰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细分缕 析。本雅明翻译观不是现代翻译研究所关心的技巧性问题 ,即不关心如何将一段话语翻译得更好 ,而是 其语言批判的继续 ,是语言批判在翻译观中的折射和深化 ,因此 ,其翻译观无异于其翻译批判。后学翻 译思想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跳出了“翻译的牢笼 ”,将翻译研究根植于意识形态、思想史研究的框架系统 之中 ,在这种前提之下 ,后学翻译思想家从本雅明翻译观中所挖掘出来的思想竟然和后学翻译的基本思 想如此惊人地相似 ,遂被诠释为后现代翻译观的先声。本雅明以翻译作为隐寓 ,为其展开对现代性危机 的批判奠定了基石。当然 ,后学翻译观将翻译研究根植于思想史、意识形态、权利话语的游戏之中 ,翻译 问题因而就压根儿不是一个翻译问题 ,而是批判后现代性 /人类危机的场所。所以 ,后学翻译思想在解 构原文中心主义、作者中心主义、读者中心主义的同时 ,如何让翻译回归到其本身的使命或曰“回到翻 译本身 ”就成了理论上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本雅明翻译观不是翻译的语用学或曰关注的不是翻译行 为本身 ,而是其对工具理性 /技术理性所宰制下的现代性危机展开的隐寓式的叙事批判 ,是其语言批判 的延续和现代性 /启蒙理性批判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 [ 1 ]ROBERTS J. W a lter B en jam in [M ]. London and Basingstoke: The Macm illan Press, 1982: 78. [ 2 ]ROCH ITZ R. The D isenchan tm en t of A rt: The Ph ilosophy of B en jam in [M ].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6. [ 3 ]HANDELMAN A S. F ragm en ts of R edem ption [M ]. B loom 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 29. [ 4 ]MAN P D. The R esistance to Theory [M ]. M inneapolis: University ofM innesota Press, 1986. [ 5 ] EAGLETON T. L itera ry Theory: A n In troduction [M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asil B lackwell, 1983 /1996: 74. [ 6 ] FOUCAULT M. The O rder of Th ings [M ].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 1970: 387. [ 7 ]HE IDEGGER M. O n the W ay to L anguage [M ].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Publisher, 1971: 118. Cr itique of Language, Receptive D im en sion, and D econ structive In terpreta tion——— On Ben jam inpis Cr itique of Tran sla tion Y UAN W en b in ( The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   Abstract: Benjam inpis view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interp reted in multi - dimensionalways, and no unilat2 eral understanding or artificial disrup tion can make any contribution to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Benjam inpis view of translation. This essay attemp ts to interp ret Benjam inpis view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ri2 tique of language, recep tive dimension, and deconstructive interp retation. In thisway the author of the p resent paper tries, by treating Benjam inpis translation as a metaphor, to reach a sound understanding of Benjam inpis criticism of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Key words: W alter Benjam in; view of translation; critique of translation 责任编校 :木  子 04
本文档为【语言批判 接受之维 解构诠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001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2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5-15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