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举报
开通vip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这本叙述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历史的书,是一本开辟未来的教科书。由于发生了侵略与战 争,由于对人权的压抑,使 19~20 世纪东亚的历史充满了创伤。当然,东亚的过去也并不是一片漆黑。 东亚有悠久的友好交流的传统,出现过许多为了光明的未来而跨越国境努力的人们。我们应当继承过去时 代的积极面,而彻底反省以前的错误。 --------------- 序言 --------------- 从宇宙观察我们的地球,那是一个蓝色的美丽星球,是太阳系中惟...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这本叙述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历史的书,是一本开辟未来的教科书。由于发生了侵略与战 争,由于对人权的压抑,使 19~20 世纪东亚的历史充满了创伤。当然,东亚的过去也并不是一片漆黑。 东亚有悠久的友好交流的传统,出现过许多为了光明的未来而跨越国境努力的人们。我们应当继承过去时 代的积极面,而彻底反省以前的错误。 --------------- 序言 --------------- 从宇宙观察我们的地球,那是一个蓝色的美丽星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这个美丽 的星球上,人们改造自然,创造了文明。而文字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因为人的记忆力是 有限的,前一时代获得的知识,要靠文字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加上新的知识后,继续依靠文字向再下一代 传递,于是新的知识不断积累,文明获得了发展。 但是,前辈的经验与教训并不总是被人们重视,有时人们会把过去的记忆隐藏起来,让那些记忆从记 录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许多人都有希望把不喜欢的事情忘掉的倾向,觉得那样可以轻松地生活。但是要注 意,忘记不喜欢的事情,并不绝对是好事。如果有的同学在上学的路上被街边的石头绊倒了,他只是想今 天的运气真不好,但是很快就忘记了的话,那么,在放学回来的路上,很有可能再次摔跤。记住过去的错 误,可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会聪明一些。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记住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开辟未来。 我们认为,这本叙述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的东亚历史的书,是一本开辟未来的教科书。由于发生 了侵略与战争,由于对人权的压抑,使 19~20 世纪东亚的历史充满了创伤。当然,东亚的过去也并不是 一片漆黑。东亚有悠久的友好交流的传统,出现过许多为了光明的未来而跨越国境努力的人们。我们应当 继承过去时代的积极面,而彻底反省以前的错误。应当在我们美丽的地球上建设更加和平与光明的未来。 为了和平与发展,我们通过学习东亚的历史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经验与教训?这就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 的。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面对未来吧。 这本书是中国、日本与韩国的学者、教师与市民共同编写的。在三年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有过许多的 意见分歧,但是通过对话与讨论,逐渐达成了共有的历史认识,以至现在能够在中、日、韩三国同时出版 这本书。我们共同觉得:中、日、韩三国在地理与历史上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希望在越来越逼近的“地 球村”时代,三国之间能够对邻国的历史与相互的关系有正确的了解。本着这种愿望,我们编写了这本书。 其实,这也是我们这一代还不能彻底完成的课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我们希望三国的青年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创造东亚 未来的新篇章。 由于是介绍中、日、韩三国近现代史的一本书,对任何一国的读者来说,都可能会有陌生之处,甚至 可能有不理解的地方,但是请大家不要灰心。只要我们怀着相互理解的愿望学习过去的历史,东亚以及世 界的未来就会越来越光明。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共同编写委员会 2005 年 5 月 --------------- 中国编者致读者 --------------- 众所周知,日本的侵华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整整 60 周年了。现在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 的人们,大多数是在战后出生的,没有任何战争的经历,人们只能通过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前辈的口传身授 等社会教育得到关于战争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作为东亚三国的青少年,他们所面临的教育环境有很大 的不同。同样是战争,带给三国青少年的印象可能有相当的差异。中国的青少年对“南京大屠杀”、“七三 一细菌部队”和“三光作战”等日本侵略军的残暴加害有深刻的印象;对于韩国青少年来说,对战争的印 象则是失去祖国,甚至被切断了与祖先联系的痛苦记忆;而日本年轻一代关于战争的深刻印象恐怕就是“东 京大空袭”和“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等战争被害的事实了。虽然三国的人们关于战争的印象并非虚 构,但是,当仅持这一单方面的感性认识进行交流的时候,恐怕只能是无休无尽的辩论与争执了。 我们现在正处在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社会中,处在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未来,我 们需要的是国际间的相互理解与谅解,需要对对方的历史和我们共同的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我们要求战争 加害国的人民应当有反省战争责任的觉悟,而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需要建立胸怀宽阔的国民意识。因 此,我们三国学者共同编写了这本面向三国年轻一代的历史读本。 在日本的右翼势力猖狂地否认与美化侵略战争历史的今天,中国的读者们希望我们的这本书能够成为 刺向右翼势力的匕首和投枪。我们是十分强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基本原 则的,同日本的右翼势力在历史认识问题上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也是我们明确的斗争方针。不过,我们也 坚信:如果中、日、韩三国的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能够建立共同的历史认识,右翼在历史问题上制造的 谬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日本的右翼势力是十分痛恨我们的这一努力的,他们认为没有也不可能建立共同的历史认识,竭力贬 低为共同的历史认识而进行的积极努力。我们坚信能够建立共同的历史认识,但也承认,我们的努力毕竟 是刚刚开始,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相当多的障碍需要跨越。事实上,我们在编写过程中,也遇 到了相当多的困难,我们之间也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不过,我们相信通过严肃的讨论编写出来的这本书能 够加深中、日、韩三国之间、特别是三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如果读者们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有益的历 史知识,并以这种知识来思考三国共同的未来,共同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社会,我们将感到十分欣慰。 中国共同历史读本编写委员会 2005 年 5 月 --------------- 韩国编者致中国青少年 --------------- 韩中两国从很久以前就开始了交流,不仅在文化方面,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两国虽偶尔也发生过矛盾和冲突,但友好往来基本是两国关系的主流。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相当 长的一段时期,两国间又出现了互不来往的尴尬状态。令人兴奋的是,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韩中建交以来, 两国重又开始了频繁的往来,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增多。 在近代,韩中两国遭受了相似的苦痛。由于受到别的国家的侵略,韩国沦为殖民地,中国也丧失了部 分领土主权,饱受折磨。日本引起的战争使韩中两国蒙受了巨大痛苦。直至进入现代,由于战争而引起的 矛盾和对立也没有完全消除。 这本书记载的正是这些沉重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昭示着我们所有的人,要记住历史的教训,携手共 同致力于建设东亚的和平与未来。 中国的青少年朋友们,实现东亚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希望你们与韩国和日本的青少年携起手 来,向着东亚光明的未来勇往直前。 韩国共同历史教材开发委员会 2005 年 5 月 --------------- 日本编者致中国青少年 --------------- 1998 年 11 月,中日两国首脑在“为了和平与发展建立友好伙伴关系的中日共同宣言”上签字。关于 历史问题,日本方面在宣言中表示“痛感对过去一个时期侵略中国而对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与损害的 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我们作为本书日本方面的编写委员,真诚地本着这一“中日共同宣言”所表明的精神而讲述日本侵略 中国的历史事实。因为我们希望日本的青少年正视由于日本的侵略所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与伤害,特别是 想让日本的学生们理解中国学生们在学习了近代史以后的想法。因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遭受外国的侵略而 被半殖民地化的屈辱与黑暗的历史。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中国的青少年了解这样的事实:日本国民被卷入侵略战争,支持了战争,但在 战争中也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以至失去了生命。 进入 21 世纪以来,中日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中学生就可以通过假期旅行的方式进行访问与讨论 了。你们一定也想与日本的青少年们共同就中日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和对话吧。而这本《东亚三国的近现代 史》就是为了这样的讨论与对话而编写的。 在中国,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希望青少年们能够通过阅读这本书,建立起创造未来和 平与友好的东亚世界的信心。 日本日中韩三国历史教材编写委员会 2005 年 5 月 *************** *序章 ***************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都具有各自的传统与文化。三国的人民作为近邻,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友好相处。 但有时也发生争斗和战争。在 19 世纪西方列强以武力入侵以前,三国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共 同来了解一下。 --------------- 三国的关系 --------------- 近代以前,中、日、韩三国之间已经存在国家间的交往,同时,民间领域的交流也在频繁展开。中国 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通常被称为朝贡关系。如果周边国家向中国派遣使节并进献贡品,中国就承认 该国国王的权位,并回赠礼品。之后,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内政和外交不再进行特别的干涉。16 世纪后期以 后,中国与日本已经不存在朝贡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中心展开。在这种大的框架下,中、 日、韩三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 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通信使 --------------- 16 世纪末,丰臣秀吉结束了日本长期的战乱,掌握了政权。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朝鲜半岛处于 “朝鲜王朝”时期。 丰臣秀吉有想征服中国大陆的野心,在此之前,他曾经两次对朝鲜王朝发动侵略。但是,在朝鲜王朝 民众的抵抗和水军的反击之下,日本的侵略并没有得逞。明朝曾派援军帮助朝鲜王朝击退日军。丰臣秀吉 死后,日、朝两国又重新缔结外交关系。 两国互相派遣使节,朝鲜王朝派遣到日本的使节称为通信使*。通信使起到了提高江户幕府权位的政 治效果,并且为日朝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之间增进了解起到了很大作用。 --------------- 中国的变化与韩国的对应 --------------- 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满族的前身女真族逐渐强大起来,并建立了“后金”。“后金”的军队在与明朝作 战的同时也进攻了朝鲜,造成了朝鲜民众很大的伤害。后来,清朝继承了后金并取代了明朝,统治了整个 中国。但是,朝鲜王朝十分重视同明朝的关系,曾经还提出要征讨清朝的北伐论。 --------------- 通过贸易开展的交流活动 --------------- 日本的江户幕府初期推行了扩大贸易的政策。但是,随着基督教势力的不断扩大,政府开始限制同外 国的往来。从 1641 年开始,政府只允许在长崎同荷兰人和中国人开展贸易活动。 朝鲜王朝在釜山设立了倭馆,继续同日本开展贸易活动。对马藩官吏和商人们在这里聚集。 从 17 世纪中叶开始,朝鲜王朝在清朝首都北京和边境附近同清朝开展贸易活动,并且在清朝和日本 之间进行中介贸易。起初,清朝为防止国内势力同国外势力勾结,禁止对外贸易。但是,随着国内政治逐 渐稳定,政府开始解除贸易禁令,并频繁同周边国家开展交流。 18 世纪后期,欧洲列强开始施加压迫,中、日、韩三国奋起抵抗,拒绝通商。中国只允许在广州进行 通商,不开放其他港口。 *通信使:韩国向日本幕府将军派遣的使节团。从 1607 年到 1811 年期间,共派遣 12 次。路线一般是 汉阳-釜山-对马岛-江户,通常耗时 5~8 个月。使节团在日本期间的费用由日方负担。 --------------- 如何看世界--三国的地图 --------------- 东亚的人们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认识就是:中国位于中心,而文明较迟的小的国家则分布在她的周围。 朝鲜与日本虽然也接受了这种看法,但有时认为自己的文化也不逊于中国,所以制作了关于自己国家的详 细地图。 15 世纪初期,朝鲜王朝制作了一幅成熟度相当高的地图(见左)。在这幅地图上,以巨大的中国为中 心,将包括朝鲜、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放大描绘,而在左侧缩小描绘的是阿拉伯半岛、非洲与欧洲。这是 根据从中国和日本得到的最新地图绘制的。 佛教传播到日本后,日本开始认为世界是由日本、中国、印度三国构成的。所以那时的地图是以印度 为中心,画上了日本与中国。但是,到 16 世纪后半期,由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交流,开始有了欧洲制 作的世界地图。 引起东亚地图发生重大的变化的是 16 世纪末,来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利马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 (见下)。他把世界描绘成椭圆形,分为欧罗巴、利比亚(阿非利加)、亚细亚、南北阿美利加与美咖拉尼 卡(南极一带)五大洲。与以往的欧洲地图不同,在这一地图上,中国位于地图的最中间。这是考虑到东 亚人的习惯,他们容易接受中国是世界中心的认识。另外,出于同样的原因,地图上的地名用汉字表示。 把亚洲写作“亚细亚”,欧洲写作“欧罗巴”,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坤舆万国全图》在 17 世纪初传到朝鲜和日本,以此为蓝本,后来有各种各样的地图。 17 世纪后半期,来中国的传教士南怀仁绘制了《坤舆全图》。这一地图将世界分为两个圆。不久,朝 鲜和日本的椭圆地图也都被这种两个圆的世界地图取代而流行起来。 但是,朝鲜在 17 世纪的后半期对西欧式的世界地图进行了抵制,强调传统认识的地图又开始出现, 那就是圆形的天下图(见右)。中国仍然被突出在圆形的正中间,朝鲜在她的旁边,其他各国分布在各处。 直到 19 世纪的时候,这样的天下图还继续在民间广为流传。 日本虽然是处于锁国时期,但由于与荷兰进行贸易,传入了新的欧洲地图。在此基础上制作了新的世 界地图,即 19 世纪初完成的《新订万国全图》。这一地图是在英国人制作的地图基础上,加上日本人对库 页岛探险的成果而进行了修正,是标出了库页岛的第一幅世界地图。 这就是东亚的人们为把世界各国的位置从地图上描绘出来而反复进行的种种尝试。 --------------- 三国间的漂流民 --------------- 什么是漂流民?是那些本来不希望到别的国家去,但是,偶然在海上遭难而漂流到别国去的人们。这 幅画是日本人描绘的 19 世纪初漂流到日本海岸的 12 名朝鲜人的场景。 从 16 世纪末开始的 270 年间,可以确认的漂流到日本的朝鲜人将近 1 万人。也有漂流到朝鲜的日本 人和漂流到日本的中国人。中国与朝鲜之间也有漂流民。 对漂流民采取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是将他们分别送回本国。图中的 12 个人后来就被送回朝鲜去了。这是近代以前 中、日、韩三国之间围绕漂流民问题的“交流”。 --------------- 三国的国内状况--日本 --------------- 一 日本——武士与民众 在欧美诸国的压力来临之前,日本是什么样呢?让我们看一看 17 世纪到 19 世纪中期日本的政治结构、 经济和社会状况。 政治的中心与国家的边界 这幅地图表示的是开港前的日本及其周边地区。政治的中心是江户(今东京),德川家族的历代将军 世代居住在这里,设立了被称为幕府的政府,统治着全国。日本的天皇很早以来长期居住在日本的都城— —京都,但天皇很久以来在政治上就没有权力了。 地图的最北端是现在的北海道,当时称为虾夷地,生活着阿依奴人。最南部的冲绳当时被称为琉球, 是另外的王国。将军的权力没有直接到达北海道和冲绳,他们控制的地区只是从北部的松前到南部的鹿儿 岛(包括奄美诸岛)。 统治结构 国家是由将军直接统治的地区及其他的地区构成,后者则分割成大约 260 多份,在那些领地上进行统 治的是大名。大名们为管理从将军那里获得的领地,率领作为其家臣的武士,在领地上掌握着政治、法律、 经济上的权力,统治着庶民。 占人口 80%的是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农民的农业生产是社会的基础。将军和大名之所以能够维持政治 与社会的运行,是依靠农民的年贡(按年收取的税),武士也靠农民的年贡生存。将军和大名将一部分实 物年贡大米换成货币以购置生活必须品。在城市除了武士,还生活着商人和工匠们。 武士可以有自己的姓氏,可以佩刀,这是他们的特权,与庶民有严格的身份差别。一般来说,武士是 不能与庶民结婚的,他们居住的区域与生活方式也与庶民不同。 被动摇的社会基础 由于农民改良了农业技术,生产力逐渐提高。棉花、菜种和烟草等以销售为主要目的的经济作物的栽 培面积也扩大了。同时,各地生产酒、酱油和纸的手工劳动也繁荣起来。到了 18 世纪的后半期,有实力 的商人和富裕的农民或提供原料和借贷资金让其他的农民从事手工业劳动,或者雇人在作业场从事生产。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准的提高,幕府与大名越来越感到财政收入的拮据。大名们时而 增加贡赋,时而向大商人借款。18 世纪中期开始,将军和大名尝试进行各种各样的财政改革,但多以失败 告终。 无法偿还借款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也在增多,可是大名仍然加重年贡的征收,于是在各地发生了被称为 “一揆”的起义,农民们采取集体斗争的手段要求减轻年贡负担。18 世纪中期开始,各地农村的农民不断 进行斗争,并逐渐联合起来,在更大的范围内行动。 与日本的社会基础被动摇的同时,18 世纪末开始,欧美诸国又开始要求日本开国,于是日本面临来自 国内外的夹击。 --------------- 三国的国内状况--韩国 --------------- 二 韩国——两班与民众 19 世纪后期,朝鲜王朝开始与西方列强建立外交关系。在此之前,朝鲜王朝社会的面貌如何呢?让我 们共同来了解一下。 以两班为中心的社会 朝鲜王朝以汉阳(即汉城)为都城,全国分成 8 个行政区域。朝鲜国王任命官吏并派遣他们到各地进 行治理。 朝鲜的社会阶层分为统治阶层——两班,担当技术和行政事务的“中人”,以及被统治阶层的“平民” 和“奴婢”。 两班分为文班和武班。他们在汉城和地方城市担当行政和军事事务。要做官必须经过科举考试*。两 班在各地拥有大量土地,并可以任意驱使奴婢,对百姓行使权力。两班世代独占官职,在经济上享有特权。 相反,农民要负担国家的各种租税,承担国防义务,参加各种建设工程。 社会的变化 朝鲜王朝时期,百姓大都在农村务农,也有部分百姓从事手工业、商业。农民或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 或租借地主的土地耕种。17 世纪以后,农业耕种方法发达,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这也给手工业、商业带来 了活力。蔬菜、人参和烟草等经济作物得到大量栽培,手工业生产也开始焕发生机。每 5 天或 7 天定期开 放的市场——“集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超过 1000 多处。在商业和交通的中心地开始出现旅馆。在汉 城等主要城市,一些常设商店逐渐增多。18 世纪,汉城的人口超过了 30 万。 一部分农民和商人利用这样的经济变化成为富人。他们还用钱买“两班”的地位,因此,两班的数量 大大增加。结果,身份秩序意识开始弱化,经济实力已经不亚于身份,成为衡量社会地位的重要的价值尺 度。 民众要求改革 进入 19 世纪,政治纪纲废弛,权力被几大家族独占,买官卖职行为盛行,腐败现象日趋严重。主导 着社会变化,并渴望变化的民众再也无法忍耐。他们向地方官府提出抗议,要求征收公正的税金和禁止非 法掠夺。然而,这些要求并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在各地爆发了起义。1811~1812 年,在朝鲜半岛西北部 地区爆发了大规模起义。1862 年,在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一个地方爆发起义,就会扩展到邻近地 区。由此可见,当时的农民是多么渴望改革。 *科举:从高丽王朝时期开始实施的文武官选拔考试。朝鲜王朝时期,原则上是每 3 年进行一次科举 考试,但实际上,考试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科举考试不仅两班可以参加,平民也可以参加。但实际都被少 数的两班家族独占。 在中国,自隋朝(公元 6 世纪末至 7 世纪初)开始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被称为科举 制。科举在中国存在了 1300 多年,清朝末年(公元 1905 年)被废除。 --------------- 三国的国内状况--中国 --------------- 三 中国——士绅与民众 19 世纪初期以前,中国基本是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西方各列强到来之前,中国的社会结构、 民众生活是一种什么情况呢? 清朝的统治 从 1644 年到 1911 年的 200 多年,中国处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统治时期, 中国由 25 个省级行政区构成。满族贵族往往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中担任重要官职,而汉族及其他民族的知 识分子则可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在官僚机构中的地位。清朝的社会等级严格,皇帝、皇族、世袭贵族、官僚、 士绅等处于社会的上层,而包括商人、工匠、农民在内的平民等则处于社会的下层,构成金字塔式的社会 结构。 17 世纪后半期到 18 世纪是清朝的繁荣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但是由于统治机构逐渐庞大,官吏 腐败,政府开支巨大,财政逐渐入不敷出。政府竭力搜刮社会下层,甚至以捐官*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 更加剧了腐败。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由于政府将负担向农民转嫁,导 致社会矛盾逐渐尖锐。 民众的生活 清朝建立初期,推行满族的服饰和礼仪,特别是要求男子留长辫。满族的社会地位高于汉族。但是在 经济上曾实行过一系列积极措施。那时民众生活相对稳定,人口增长。从 1741 年到 1840 年的一百年中, 全国人口增长了三倍,达到4.1亿。社会人口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但是随着贫富 两极分化,土地逐渐集中到官僚、贵族、地主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生活日益贫困,被迫进行 秘密结社的反抗斗争,清朝的统治发生了危机。 对外贸易 明清时代,中国经济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经济部门齐全、内部市场广大,自己需要的产品基本能 够在国内解决,不依赖外部商品的输入。而清朝统治者长期认为中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没有主动与外 国进行贸易的意识。从 1757 年起,清朝就严格限定西方国家只能在广州一地进行贸易。 由于中国的生丝、茶叶、瓷器等拥有广大的国外市场,直到 18 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始终处 于出超的状态,每年有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但是,自英国占领了印度的鸦片产地后,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19 世纪初,英国公司贩毒范围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美国的烟贩也向中国秘密输入鸦片。鸦片腐蚀了吸食 者的身体与精神,而且改变了中国贸易出超的状况,引起中国白银的外流。1833 年以后,中国每年输出白 银在 1000 万两以上,致使政府担心有白银枯竭的危险,不能不思考解决的办法。 *捐官:即以钱财买官。清政府将一些官职公开标价,允许地主用钱买官,卖官所得钱财弥补财政不 足。 *知府:古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市一级行政长官。 --------------- 三国的首都--北京 --------------- 北京、东京和汉城分别是中、日、韩三国现在的首都,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的历史。 北京 北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从 1153 年开始,金朝、元朝、明朝和清朝先后将北京作为都城。特 别是明朝在北京建都后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清朝定都北京后,完全保留了明朝时北京城的建筑, 还在西郊兴建了一大批皇家园林。 北京的中心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称为皇宫,又称紫禁城。围绕着皇宫的是内城,分布着政 府机构与贵族住所,并有士兵把守,外城一般是士绅和平民居住和进行手工业与商业活动的地方。北京的 城市居民曾发展到一百多万,形成了三个大的商业中心。以北京为中心构成通向全国的交通道路网,粮食 主要通过大运河从南方运到北京。 --------------- 三国的首都--江户 --------------- 开国以前,日本大的都市有3个。政治中心是江户(现在的东京),天皇则住在传统的都城京都,经 济中心是大阪。其中起到了首都作用的是最大的都市江户。江户正式的建城是在 17 世纪的初期。中心是 将军行使政治权力的江户城,在城的周围,是全国的各大名们建设的房屋。在江户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武士们,从事各种职业的商人、工匠们。18 世纪的前半期,江户的人口已经超过 100 万,是当时世界上有 数的几个大城市。18 世纪的中期,江户的町*从 300 个左右扩展到 1700 个。戏剧、曲艺等庶民文化逐渐 普及,插花及庙会等娱乐活动也相当地繁盛。 --------------- 三国的首都--汉阳 --------------- 从 1394 年朝鲜王朝建立至今,汉阳(现在的汉城)有着 600 多年的首都历史。汉阳被城郭围绕,由 8 个城门连接内外。城郭内有 5 个宫殿和官厅,以及商家和住宅。这些建筑物利用山地和平原的天然地势建 造,和自然相得益彰。中间的宫殿是景福宫,南边两侧排列着官厅的建筑。中间贯穿汉城东西道路的两边 是供给日常生活用品的商店。根据身份的不同,人们生活的地区也有差别。高官贵爵等有势力的两班阶层 生活在景福宫东边的北村;失势的两班生活在南山(木觅山)附近的南村。横穿汉城中心地带的清溪川周 围的中村是距离官衙很近的街道,这里主要是中人居住的地方。朝鲜王朝后期,在南大门和东大门周围开 始出现市场,并逐渐形成新的商业街。 作为首都,汉阳具有连接全国的道路交通网和通信设施。近处的汉江常用来运输征税的大米和物品。 --------------- 儒家文化与三国 --------------- 儒家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道德理论或意识形态体系,基础是由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创立的。这一体系与 人们的传统文化,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风俗习惯有紧密的关系。儒家文化在孔子之后有许多流派, 包括孟子、荀子等。汉代以后被统治者加以神圣化,而知识分子也对其进行了系统化。到宋代、明代后, 又经朱熹发展为朱子学。 儒家文化跨越民族和地域的界线,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朱子学对朝鲜半岛的影响甚至不逊于其在 中国本土的影响。15 世纪,朱子学成为朝鲜的统治理念。16 世纪中叶,著名的儒学学者李(退溪)、李珥 (栗谷)等发展了朝鲜的朱子学。朱子学还通过“退溪学”对日本产生了极大影响。今天仍有一部分人尊 重“朱子家礼”,崇尚朱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人生、价值观。 江户幕府时代,日本的朱子学成为“官学”而纳入了学校教育,在各藩的学校中教授儒学,出现了专 门研究朱子学的儒家学派,一些武士与官员以自己的儒家修养为骄傲。 *************** *战后的东亚 *************** “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同在德国的纽伦堡审判一样,都是由盟国设立的 审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战争罪行的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向战败国只是要求赔 款及割让领土,但是,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鉴于这一教训,人们考虑这一次国际审判, 要在调查的基础上,重在追究战争的责任。 --------------- 概说 --------------- 1945 年8月 15 日这一天,东亚各国都经历了一个不同意义的“八一五”。 在日本,无线电广播了昭和天皇的诏书,国民得知日本战败的消息。因此,这一天作为“战败的日子” 被称为“战败日”,也有人认为对日本来说是“战争结束的日子”,而称之为“终战日”。 然而,同样是“八一五”,亚洲各国的迎接方式与日本完全相反。 朝鲜洋溢着从日本的殖民地上获得解放的喜悦,到处是欢呼“独立万岁”的人们。8 月 15 日这一天被 认为是从 1910 年开始持续了 35 年的日本的黑暗统治下解放出来的“重获光明之日”,因此称为“光复” 或“解放”。 自 1931 年开始与日本进行了近 15 年战争的中国,8 月 15 日迎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将日本签署投降 书的第二天 9 月 3 日作为“抗日战争胜利日”,人们从战争的苦难中解放了出来。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国协同作战的美国和苏联,在大战末期却围绕着战后的处理问题 而对立起来。大战一结束,美苏对立就发展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国家相对立的局面,人们称之为“冷战”。所谓冷战,是指虽然没有实际的战争,却呈现出 严重对立的紧张状态。扩展到世界规模的冷战给东亚各国的成立及国际关系带来了重大影响。这究竟是怎 样一回事呢? 在第四章中,我们要从东亚各国自 1945 年 8 月 15 日开始的“战后”时期说起,重点介绍各国是如何 开始战后历史,走过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 三国新的出发点--日本 --------------- 一 日本的战败及战后改革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同时遭到盟军占领。盟国为了防止日本再度发生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伤 害的侵略战争,将解除日本的军事力量(非军事化)和使民主主义扎根日本(民主化)作为战后改革的目 的。在这种改革下,日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向民主国家的出发 左下图中上面降落下来的不是炸弹,而是写着“民主主义革命”的降落伞。做这件事的是美国,而兴 高彩烈准备接受的是日本的国民。实际上,占领日本的 GHQ(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接二连三地发出 了许多指令(见上表)。同时,改革也并非仅仅是由 GHQ 自上而下压下来的。战后的改革有许多是民众的 心愿,而且也有在战前就提出来的改革主张。所以改革才能够得以迅速地推进。 制订日本宪法 现行的日本国宪法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中被制订的。1946 年 11 月,新宪法公布,翌年 5 月施行。该宪 法与战前的宪法不同,其最大特征是规定国民拥有主权,放弃战争,扩大基本人权的保障。下图是对写在 宪法第 9 条中的“放弃战争”原则加以说明的图画,特别强调了和平宪法的特征。可见在这部宪法中融入 了怎样的美好愿望啊! 战争的最高责任者昭和天皇怎样了呢?图 3 是正在巡视地方受到人们热烈欢呼的天皇,然而这却不是 战前的照片。昭和天皇非但没有受到战争责任的追究,反而根据日本国宪法成为日本国民的“象征”。读 了有关东京审判的内容,再体会这一结果的意义吧。 战后改革的背后 日本的战后改革,确实是日本向着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方向转变的关键。然而改革也是有限的。 比如,冲绳的情况与日本本土就完全不同。日本战败前冲绳已经被美军占领而实行了直接统治。直到 1972 年归还日本之前,冲绳都是在美国的控制下,将英语和日语作为公用语,使用美元。还在那里建立了 许多美军基地。即使现在,美军基地还占冲绳县面积的 1/10,是全日本美军基地的 3/4。因此,对冲绳而 言,“战后”无论是离民主化还是非军事化都是极为遥远的。 另外,战后的改革没有持续下去。由于美国与苏联的对立,中国的内战,朝鲜的南北分裂等原因,东 西方冷战加剧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 1948 年左右改变了占领方针,要把日本复兴起来变成“反共的 堡垒”。以在“阪神教育斗争”中发出的非常事态宣言为转折点,战后改革失去了初期的积极势头,受冷 战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日本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进入战后的。对照韩国和中国的战后,日本战后改革的意义与问题就比较明 显和突出了。 --------------- 三国新的出发点--朝鲜 --------------- 二 朝鲜半岛的解放与分裂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朝鲜半岛终于从殖民地中解脱出来了。但是,三年后才在朝 鲜的南边和北边各自建立了不同的政府。为什么迎来了解放却没有直接独立,最终还分裂了呢? 为建国成立的自治组织 迎来解放后,朝鲜人期望社会安定,重新建立国家。刚一解放,在汉城和全国各地就成立了名为“朝 鲜建国准备委员会”的组织。参与这个组织的人们担负治安和行政等工作,目的是使社会安定。各地区的 朝鲜建国准备委员会支部后来改名为“人民委员会”的自治组织。 但是,占领朝鲜南部的美军不承认人民委员会*等朝鲜人自己成立的自治行政组织。相反,苏联认可 人民委员会,同时支持成立共产党政权。 持续的政治对立 对于应该将新诞生的朝鲜建立成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在朝鲜人当中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有人主张 应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有人则支持社会主义。有的政客主张在南朝鲜与美国的军政统治合作,有的政客 表示坚决反对。虽然出现过将两种立场的人团结起来的努力,但最终没有获得成功。 1945 年 12 月在莫斯科召开了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外长会议,此后,朝鲜社会的矛盾变得更加深化。 在这次会议上就在朝鲜成立临时政府达成一致。并且,确定在朝鲜具备独立能力以前,美、英、中、苏进 行托管统治的最长期限为 5 年。对此决定,一部分朝鲜人赞成,认为决定建立临时政府将给朝鲜带来独立; 相反,有些人表示反对,反驳说托管统治是小视朝鲜人的统治能力。 美国和苏联为将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达成一致的事项付诸实践,分别在 1946 年和 1947 年召开两次美 苏共同委员会议*。但是,两国只是在反复重复自己的主张,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而告终。 南北各自建立政府 美苏共同委员会以失败告终后,联合国决定按照人口比例进行总选举,在朝鲜半岛建立政府。但是, 北朝鲜和苏联认为联合国的决定有利于人口多的南朝鲜,如果按照联合国的决定,政治的主导权将被南朝 鲜和美国夺去。因此,北朝鲜和苏联拒绝了联合国的决定。遭到北朝鲜和苏联拒绝的联合国决定先在南朝 鲜成立政府。如果这一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付诸实践,分裂就将成为定局。为此,在平壤召开了由南北政党和社会团体参 加的协商会议。这时,反对只在南朝鲜进行选举的武装起义在济州岛爆发。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止单独政 府的成立。在镇压济州岛起义的过程中,民众遭到军队、警察和右翼青年团体的大量屠杀。 结果,在获得解放整三年后的 1948 年 8 月 15 日,在南朝鲜成立了大韩民国,北朝鲜于 9 月成立了朝 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半岛最终由于世界的冷战体制和国内的对立没能建立统一政府,形成了南北 分裂的局面。南北朝鲜的对立和日益加深的冷战体制最终将朝鲜半岛推向战争。 *人民委员会:日本投降以后,在朝鲜各地成立的民众自治组织。有的人民委员会是直接成立的,有 的是由朝鲜建国准备委员会支部演变而来的。 *美苏共同委员会:为将莫斯科三国外相会议的决定事项付诸实践,解决朝鲜问题而召开的美苏两国 的代表会议。 朝鲜半岛南北各自建立政府的过程 ——南北协商(平壤,1948 年 4 月) ——“四三”事件(济州,1948 年4月3日) ——大韩民国政府成立(汉城,1948 年 8 月 15 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平壤,1948 年 9 月 9 日) --------------- 三国新的出发点--中国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新 中国是怎样诞生的?它的出现对国际局势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新中国的建立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冷战局面的开始,国共合作局面也结束了。掌握政权的 国民党凭借美国的援助发动了与共产党的内战,但是由于缺少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支持而遭到彻底失败。国民 党领袖蒋介石率部退到了台湾岛,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在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个独立 的新生国家的喜爱,称其为“新中国”。新中国的首都设在北京,国家主席为毛泽东,政务院总理是周恩 来。中国的陆地面积为 960 万平方公里,当时的人口为 4.6 亿。 新中国成立以后,加入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对国际政 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正在受到帝国主义压迫的第三世界的人民带来了希望。 建设的展开 新中国建立后,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工人也翻身成了工厂的主人,社会地位都 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热情非常高涨。国家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一大批工厂、矿山、电站兴建 起来。身居海外的爱国知识分子,出于对新生国家的信任与支持,放弃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冲破重重 阻力,从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回到中国,从而形成了一股知识分子回国潮。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等 著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和自由。宪法特别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虽然在人 口数量上差距很大,但是在物质生活条件和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等方面与汉民族有同等的地位,少数民族 语言、风俗等文化还得到保护与发展。宪法明确保护妇女的参政权、受教育权和劳动就业权,使妇女能够 充分享受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受教育机会和就业率也都有明显的提高。在中国流行着“妇女可顶半边天” 的说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成立时,正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冷战时期,西方大国对中国进行了孤立、 封锁。中国政府积极与亚洲各国联络,参与国际事务。1954 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日内瓦召开的解决朝鲜 问题的会议休会之际访问印度,与尼赫鲁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了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五项 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原则在 1955 年的 万隆会议(也称为亚非会议)上通过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中加以确认,并逐渐成为国际关 系的基本准则之一。 --------------- 两面的麦克阿瑟 ---------------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虽然是美国的军人,却是对东亚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他曾担任陆军五星上将,战后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官(GHQ),成了统治日本及朝鲜半岛南 部的最高领导人。战后对麦克阿瑟的评价见仁见智,从中可以看出他完全不同的两个侧面。 首先,麦克阿瑟怀着强烈的使日本非军事化的信念,进行了前面介绍的改革。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 特别是在占领日本的初期,舆论称麦克阿瑟是“解放者”。每天,他都可以收到几百封来自日本国民的信, 而其中多数是感谢信,称赞他是“活生生的救世主”、“世界上最伟大的首领”等等,甚至有人将麦克阿瑟 的照片取代了天皇的照片而悬挂起来。 然而,麦克阿瑟又有一副与上面完全不同的特别严厉的面孔,那就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反共思想,在强 化冷战方面作为司令官的冷峻的面孔。根据他的命令,一万名以上的日共党员从政府机关及民间企业被开 除。尤其是朝鲜战争一爆发,他立刻成了指挥作战的司令官,将美军从日本送上朝鲜半岛。为填补美军离 开后造成的空白,他要求日本组织警察预备队。开始的时候,他踌躇满志地要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军队全部歼灭,而战争陷入泥潭时,他又主张使用原子弹并对中国本土进行攻击。因为屡次越权擅自做主, 麦克阿瑟最终被美国的杜鲁门总统解除了司令官的职务。 两种面孔固然是麦克阿瑟个人的性格体现,但是不是也可以认为是美国在东亚政策上的“两张面孔” 呢? --------------- 遥远的故国 --------------- 日本在战争中曾经把约 72 万朝鲜人、4 万中国人强制送到日本服劳役。另外,还把朝鲜人掳到萨哈林 和库页岛及中国的东北和南方。包括军人在内的约 660 万日本人在战后滞留在国外。其中,约 77 万人在 朝鲜,约 155 万人在中国东北。战后,这些人大部分都回国了。但是不能回国的,及在回国途中死亡的人 也不在少数。 “满蒙开拓团”的悲剧 战前根据日本的国策而被送到中国东北的日本农民(满蒙开拓团)和作为“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 被送出去的少年们,在8月9日苏军参战后,成了掩护日本军队逃跑的“盾牌”。在逃难途中不少人因饥 寒交迫而丧失生命。其中也有的被迫与双亲分离而留在中国,成了被中国养父母养育的孩子。据说这些被 中国养父母抚养的日本孤儿超过了 3000 人。 “浮岛丸”事件 日本宣布投降后第九天的 8 月 24 日,驶入京都舞鹤港的船只“浮岛丸”突然发生爆炸沉没了。当时, 船上有在战争中被征到日本的朝鲜劳动者及其家属约 4000 人。他们乘船从日本的青森出发,准备经过舞 鹤到朝鲜的釜山。关于爆炸的原因,有的说是中了战争中美国军队投下的水雷,也有的说与日本军人有关。 当时,政府只发表了死亡 549 人的消息,其他的情况只字未提。 萨哈林岛上的弃民 直到日本战败时,在当时日本领有的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还有许多日本人,也有战争期间被征到 那里的朝鲜劳工。战后,苏联占领那里的时候,有大约 30 万日本人和 4.3 万朝鲜人。但后来日本人被遣送 回国,而朝鲜人却仍被留在当地无法回国,被称为“弃民”。 --------------- 对日本“历史清算”的质疑 --------------- 一 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同在德国的纽伦堡审判一样,都是由盟国设立的 审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战争罪行的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向战败国只是要求赔 款及割让领土,但是,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鉴于这一教训,人们考虑这一次国际审判, 要在调查的基础上,重在追究战争的责任。但是,东京审判究竟审判了什么呢? 在东京审判中,确定的战争责任有:①对和平的犯罪,即违反国际条约策划(包括共同谋划)、准备、 发动、实施侵略战争的罪行;②对人道的犯罪,即战争中(包括战前)对一般居民的杀戮、歼灭等非人道 的行为或出于政治的、人种的、宗教的原因对一般居民的迫害的罪行;③通常的战争犯罪,即战斗人员或 非战斗人员对交战国进行的一定的行为。 在“通常的战争犯罪”之外,这次审判增加了“对人道的犯罪”和“对和平的犯罪”两条新原则,这 是为了使国际审判能够追究国家指导者的刑事责任。 被审判的是哪些人? 东京审判设在东京市之谷的原陆军省(现在的自卫队市之谷驻屯地),从 1946 年 5 月开始,持续了两 年半的时间。来自 11 个同盟国的法官审判了犯有对和平之罪的 25 人,作为A级战犯。由于政府和军队在 战败之际为掩盖罪行烧毁了大量的资料,所以将取证的重点放在听取证人的证词上,当然这也有很大的困 难。 如果没有这样的审判,诸如太平洋战争的开战过程,日本军队实施的拷问、强奸及在南京进行的大屠 杀,对俘虏的非人道的行为等等,是决不可能被公诸于世的。从这一角度看,审判是有很大意义的。日本 国民原来从不知道日本军队居然犯下了如此暴行,这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948 年 11 月, 判决东条英机(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担任首相、陆相)、板垣征四郎(陆相、发动九一八事变及策划成立“满 洲国”)、松井石根(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南京大屠杀时的最高责任者)等 7 人死刑,判决南次郎(陆相、 原朝鲜总督)等 16 人为终身监禁。 未被审判的是哪些人? 由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所以对审判有绝对的发言权。基于利用天皇的影响而顺利实施占领的考虑, 美国与天皇的亲信及政治家合谋,以“东条等陆军军人对战争负责”为由,使昭和天皇免除了战争的罪责。 官僚及财阀等人的责任也未被追究。澳大利亚的韦伯审判长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进行战争必须 要得到天皇的 许可 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商标使用许可 ,如果天皇不希望战争的话,应该可以不予许可的”,但是他的意见没有影响判决。 东京审判侧重于日本对美英作战的罪行,而没有考虑日本把台湾、朝鲜变成殖民地的罪行,对“慰安 妇”制度等性暴力问题也没有从正面触及。至于 731 细菌部队及使用毒气的化学战的责任者,也以把技术 资料交给美国为条件被免于追究责任。 遗留的问题 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中表示接受了东京判决的结果。因美国的冷战政策,审判只进行了一次便结束了。 此后,战犯嫌疑人被全部释放。25 名A级战犯中,除了 7 人被判死刑外,其余的也全部被释放。A 级战犯 嫌疑人,曾任东条内阁工商大臣的岸信介后来还当了首相。由于日本对亚洲的战争责任认识至今仍很暧昧, 重新认识战争责任,搞清战争责任,是留给日本的课题。 --------------- 旧金山和约与赔偿、补偿问题 --------------- 对于在亚洲太平洋战争中因日军的暴行而受到的伤害,亚洲各国的受害者至今仍发出“没有任何补偿” 这样的呼声。可是,日本政府却表示“赔偿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呢?让我 们通过旧金山媾和条约来进行分析。 旧金山会议及和约 旧金山媾和条约,正式名称是“对日和平条约”。其目的是为了正式结束亚洲太平洋战争,商讨对战 争受害的赔偿,使日本与盟国实现关系正常化。会议于 1951 年 9 月在旧金山召开,与日本交战的 52 个国 家参加了这个会议。 但是关于这一会议的召开,与日本相邻的韩国与中国有不同的声音。韩国总统李承晚认为:“与日本 帝国主义进行了最长时间抗争的韩国人,被从对日媾和条约的签字国上排除,是完全不能理解的。”中国 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提出强烈抗议:“美国擅自召开对日媾和会议,却将中国这样同日本进行战争的国 家排除在外,是破坏缔结真正的和平条约的行为。”而日本国内以东京大学校长南原繁为首的知识分子组 成的和平问题谈话会也表示:“日本不要仅仅和两个世界一侧的国家媾和,必须维护宪法的和平精神,与 全部国家媾和。” 中国与韩国未被邀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对意见呢? 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均没有被邀请出席会议。在邀 请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出席会议的问题上,由于美国和英国有分歧,结果决定均不邀请。韩国虽然要求参加, 但是被认为是战败国日本的旧殖民地而并非盟国,所以被排除在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未加入联合 国,所以从来没有作为讨论的对象。另外,参加会议的国家当中,苏联等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在旧金山媾和条约签字的同一天,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也签字了。这象征着日本重新回到由美国主导的 西方国际社会,而与中国及韩国的关系没有改善。 暧昧的、被遗留的赔偿、补偿问题 有关赔偿问题,旧金山媾和条约第14条规定:日本应对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盟国予以赔偿,鉴于目 前日本经济状态的困难,盟国在希望获得赔偿之际,也可考虑以日本人劳务形式(并非金钱及财物)的赔 偿。 这一条款意味着几乎盟国全都放弃了对日要求赔偿的权力。结果日本仅对东南亚 4 国进行了赔偿。但 都是在“赔偿
本文档为【《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41055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78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5-14
浏览量: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