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农村派”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农村派”研究综述

举报
开通vip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农村派”研究综述 [经济思想研究] 文章编号:1003—6636(2010)01—0081—05;中图分类号:17092.7:文献标识码:A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 0年第1期(总第1 44期)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对 “中 国 农 村 派 ”研 究 综 述 颜 敏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 :20世纪 30年代 ,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村社会的动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深入农村,进行 调查,使用新的理论方法研究农村问题。其中,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农村派”研究综述
[经济思想研究] 文章编号:1003—6636(2010)01—0081—05;中图分类号:17092.7:文献标识码:A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 0年第1期(总第1 44期)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对 “中 国 农 村 派 ”研 究 综 述 颜 敏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 :20世纪 30年代 ,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村社会的动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深入农村,进行 调查,使用新的理论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研究农村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其中,以陈翰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派”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他们以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为载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生产关系入手研究农村问题,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 关键 中国农村派;陈翰笙;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研究综述 Research of the“School of Rural China”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A Review YAN Min (School of Economic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In the 1930s,the collapse of rural economy and turmoil in rural society in China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A large number of intellectuals went deep in the countryside and researched rural issues using new approaches.Among them was the School of Rural China,an important force in research characterized by Chen Han—sheng.Under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Rural Economics,they used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to study rural issues from the angle of relations of production,form ing distinctive academic features. Key words the School of Rural China;Chen Han·sheng;Chinese Society for Rural Economics;review 20世纪 3O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农村 社会的动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批知识分子 深入农村,进行调查,使用新的理论方法研究农村问 题,挽救农村危机。其中,以陈翰笙为代表的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家是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他们在陈翰 笙的组织下,在 20年代末和 30年代初进行了全国 范围内的农村经济调查,并于1933年成立中国农村 经济研究会,致力于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试图找 到解决农村危机的办法。这些学者后来因主要以 《中国农村》为理论阵地参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 战,而被称为“中国农村派”。该学派以中国农村经 济研究会为载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生产 关系人手,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农村问题 ,形成 了鲜明的特色,是当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 学派。改革开放以来,该学派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 兴趣,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本文对 3O多年 来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一 、史料的回顾、整理和编辑出版 20世纪 20年代末,陈翰笙在中央研究院社会 科学研究所主持所务期间,组织了一批马克思主义 者进行农村社会调查,目的是以精确的社会学调查 对当时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作一科学的分析。后来, 为了便于团结力量、扩大影响,在农村调查团的基础 上成立 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以下简称“农研 会”)。农研会作为“中国农村派”的重要载体,其发 收稿日期:2009—10—30 作者简介:颜 敏(1983一),男,山东滕州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 展历史是学界关注的重要方面。 1982年,冯和法发表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 的战斗历程》(《中国农村观察》1982年第 4、5期)。 他作为农研会的重要会员,详细回顾了农研会成立 的背景,组织活动以及《中国农村》的编辑出版情 况,为学界提供了大量的珍贵史料。1984年,全国 政协编的《文史资料选辑》第 84辑发表了钱俊瑞的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成立前后》、薛暮桥的《回忆 (中国农村)》、孙晓村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与农 村复兴委员会——回忆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问题两条 道路的斗争》、千家驹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在桂 林》、冯和法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漫忆》等。同 年10月6日,薛暮桥、钱俊瑞还在《光明日报》上发 表了《漫漫黑夜中的一线光明——纪念(中国农村) 创刊五十周年》。这些文章集中展示了农研会及其 会刊《中国农村》在 20世纪 30 0年代的历史和 影响。 此外,一些纪念文章也提供了大量珍贵史料。 比如,秦柳方、千家驹等人著的《忆张锡昌同志在桂 林》(《学术论坛》1983年第 2期)回顾了张锡昌在 桂林主编《中国农村》战时特刊和主持会务的情况; 陈翰笙著的《回忆王寅生同志——(王寅生选集)代 序》(《群言》1997年第7期)回顾了他们一起组织 无锡、保定、广东农村调查的情况;骆耕漠著的《怀 念徐雪寒》(《出版史料》2005年第3期)回顾了徐 雪寒参与创办和经营新知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店,积极出版马克思主 义农村经济学著作的情况。 1987年,秦柳方根据 自己保存的资料,参阅了 有关文件,写成《回忆 1929年无锡农村调查》(《中 国农村观察》1987年第 6期)一文。无锡调查是陈 翰笙组织大规模农村社会调查的开端,但当时迫于 中央研究院的压力,调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没能公开发表。秦柳 方的文章弥补了这个缺憾,该文用翔实的数据向人 们反映了当时无锡农村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尤其是 剥削关系的历史状况,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 资料。 在著作方面,史料的整理和出版也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首先是农研会会员的回忆录和传记的出 版。主要有陈翰笙著《四个时代的我》(文史出版社 1988年版)、薛暮桥著《薛暮桥回忆录》(天津人民 出版社 1996年版),邓加荣著《孙冶方传》(山西经 济出版社 1998年版),沙尚之编《记孙冶方》(上海 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黄海著《卓越的探索者 — — 孙冶方》(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年版)以及陈 修良著《孙冶方革命生涯 6O年》(知识出版社 1984 年版)等。其次是陈翰笙、薛暮桥、孙冶方、钱俊瑞、 秦柳方、骆耕漠、狄超白等文集的出版。这些文集都 全面而系统地收集了他们当年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再次,农研会会员纪念文集的出版,主要有中 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资料室《孙冶方纪念 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于沛主编《革 命前辈 学术宗师:陈翰笙纪念文集》(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08年版),张椿年、陆国俊主编《陈翰笙百 岁华诞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薛小 和编《百年沧桑 一代宗师:薛暮桥逝世一周年纪念 文集》(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年版),全国政协文史 资料委员会编《孙晓村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3年版)等。这些纪念文集中包含了大量有关 “中国农村派”历史活动和经济思想的文章。 此外,薛暮桥、冯和法编的《(中国农村)论文 选》(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中共上海市委党史资 料征集委员会主编的(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知识出版社 1986年版)以及高军编的《中国社会 性质问题论战: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等著作对“中国农村派”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了整 理和选编,为查阅相关文献提供了很大方便。 二、对陈翰笙主持的农村调查的研究 陈翰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的先驱, 他在 20年代末 30年代初组织的农村社会调查,一 方面使人们认清了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为论证农村社会性质提供了准确的现实依据;另一 方面,通过农村调查带出了一批杰出的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家,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作出了重要 贡献。因此,陈翰笙所组织的农村社会调查也是学 界研究的重要方面。 关于陈翰笙农村社会调查的缘起 ,学界普遍认 为与他在第三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的工作经历有 关。1927年他到莫斯科第三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 任研究员,此间,他与该所东方部部长马扎尔(L. Ma~ar)就中国农村性质问题产生了分歧。马扎尔 (L.Ma~ar)认为,中国社会 自原始社会解体后,既无 奴隶社会 ,也无封建社会,而只是一种“亚细亚生产 方式”决定的水利社会。这种循环式的社会发展模 式至20世纪初期才被打破,而且只有在西方经济势 力入侵后,中国才开始走向资本主义社会。_l 而陈 翰笙则认为,“中国农业基本上是个 自给 自足的自 然经济,是封建社会性质。”¨2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 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因而拿不出更充分的理由和 实例来驳倒马季亚尔”,“因而决心返回祖国后,一 定要对中国的社会作一番全面的调查研究。”[¨这 成为陈翰笙组织农村社会调查的直接动因。 1929年春,回国不久的陈翰笙被蔡元培聘为中 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所务。不久, 他便利用社会科学研究所这个平台,开始了广泛细 致的农村调查,并聘用了王寅生、钱俊瑞、张锡昌、张 稼夫、孙冶方、姜君辰、薛暮桥、秦柳方等人参加。在 陈翰笙的主持所进行的重要 的农村调查主要有: (1)1929年 7月至 9月在无锡的农村调查;(2)1929 年在营口、大连、长春、齐齐哈尔等地进行的流亡的 东北难民调查;(3)1930年 5月一8月在保定(清 苑)的农村调查;(4)1933年 11月一1934年 5月底 在广东的农村调查;(5)1933--1935年的河南、安 徽、山东烟区调查。陶诚的{3o年代前后的中国农 村调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 3期), 李章鹏的《2O世纪2O一3O年代陈翰笙农村调查的 历史考察》(《河北学刊》2006年第 2期),汪效泗、 郑杭生的《史学和社会学视野中的陈翰笙无锡调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2 期),冯杰的《论陈翰笙的农村经济思想》(河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侯建新的《20世纪20— 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 2000年第4期),张泰山的《20世纪3O年代前后的中 国农村经济调查与成果回顾》(《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 1期)等文章对以上农 村调查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20世纪 3O年代前后兴起的社会调查的热潮 中,陈翰笙主持的农村社会调查可谓独树一帜。首 先,在研究角度上,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即 从生产关系着手,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_3 “意图以精确的调查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作一科学 的分析,并对当时席卷全国的农业危机作一深切诊 断。”【4】‘‘阶级分析是陈翰笙计划、组织调查和整理 分析调查材料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方法,也是其研究 生产关系的根本方法。”【4 陈翰笙为什么会着重从 生产关系和阶级分析的角度研究农村问题,而没有 像其他人那样以生产力作为研究的中心?张雪英认 为:“马克思主义为陈翰笙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的 工具,即社会经济结构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所 作的论断。根据这样的观点,陈翰笙认为探讨一个 社会的性质,必须搞清该社会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 系。” 李章鹏也认为,“在他看来,一个社会的生产 关系如何,直接决定这个社会的性质。”H 其次,在调查方法上,陈翰笙的成功之处在于, 对中国农民进行科学分类 和对中国农村进行科 学分区l4 J。张雪英认为,“农村问题相当庞杂,科学 分类是研究得以进行的重要门径。因此陈翰笙深知 ‘首先就要考虑到分类问题’。‘根据土地关系和雇 佣关系’,将农民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 这五个阶层。” 这种科学的分类,为准确调查农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科学判定中国农村社会性 质奠定了基础。在调查区域上,陈翰笙之所以会选 择在无锡、保定、广东等区域进行调查,主要是因为, “江南、河北和岭南是中国工商业比较发达而农村 经济变化得最快的地方。假如我们能够彻底了解这 三个不同的经济区域的生产关系如何在那里演进, 认识这些地方的社会结构的本质,对于全国社会经 济发展的程序,就不难窥见其梗概,而于挽救中国今 日农村的危机,也就不难得到一个有效的设计。”_6 除了宏观上的分类和分区外 ,在调查的技术层面上, 陈翰笙也作了合理的设计,调查方法分为两种 :“一 种是分户挨家调查,二是分村调查。调查方式则分 为三个步骤:一是事先设计,即预先造出调查表;二 是进行实地调查;三是事后分析。整个调查过程要 由一人 自始至终主持,以免前后不一致与脱节。”_5 正因为调查方法的适当,才保证了调查的顺利进行。 在上述的几次调查中,无锡调查最受学者的关 注。汪效泗、郑杭生在《史学和社会学视野中的陈 翰笙无锡调查》一文中对无锡调查进行了专门研 究。该文详细考察了无锡调查的始末,对无锡调查 得以顺利开展的原因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从史学和 社会学角度分别阐述了此次调查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陈翰笙主持的农村调查的历史地位,学界 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叶世昌、苗欣宇和侯建新均 认为,陈翰笙所进行的农村调查“用生动的、具体的 材料,揭露了农村中严重的封建剥削关系的存在,用 以反驳地主阶级的所谓 ‘江南无封建’、托派的所谓 ‘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 ’等等谬论。” 得出了中 国农村社会性质的科学结论,为中国共产党在农村 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_8 同 时,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论断的正确性。_9 李章鹏将陈翰笙的 农村调查放到中国社会调查史上去考察 ,认为“陈 翰笙在中国社会调查史上的地位,就是找到了将马 克思主义社会分析方法与西方经验研究相结合分 析、了解中国农村实情的途径。”L4 另外,学界普遍 认为,陈翰笙通过农村调查带出了一批杰出的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家,他们在以后独 自从事的调查和研 究中,继承和发展了陈翰笙的思想观点,成为“中国 农村派”的重要力量。在 20世纪 30年代研究中国 农村问题的热潮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克思 主义学派。 三、对中国农村经济研 究会经济思想的 研究 农研会是在陈翰笙领导的农村调查团的基础上 成立的,是马克思主义农村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群体。 后来会员规模不断扩大,最多时达 500余人。农研 会会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农村问题,其 思想主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与“托陈派” 进行的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更使得他们在众多 研究农村问题的团体和派别中脱颖而出。他们因以 《中国农村》作为主要的理论阵地而被人们称之为 “中国农村派”。该学派的经济思想为中国共产党 的革命和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新民主主义经济 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作为“中国农 村派”的重要载体,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经济思 想是值得研究的。目前,对农研会经济思想研究的 成果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研究 “中国农村派”同“中国经济派”进行的中国农 村社会性质论战是20世纪 3O年代思想界的重要事 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因而受到了当代学者的广泛关注。 在论文方面,韩凌轩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文史哲》1982年 第 1期)、左用章的《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之论 战》(《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 1 期)、王硕的《(中国农村)与(中国经济)关于中国 农村问题的论战》(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年5月)等文章对这次论战的背景、论战内容、 影响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在著作方面,程恩富主编 的《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国卷)》(中国出版集 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6年版),马健行编著的(20世 纪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版),胡希宁、张锦铨主编的《20世纪中国经济思想 简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中共中央党 校出版社 1999年版),张家骧主编的《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河南人民出 版社 1994年版),张问敏著《中国政治经济学史大 纲(1899—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4年 版)等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著作以及马 伯煌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92年版),刘宏、沈山、石淑华著《百年梦 寻 0世纪中国经济思潮与社会变革》(西苑出 版社2000年版)以及陈勇勤著《中国经济思想史》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等中国经济思想史研 究的通史类著作都从不同角度对论战的思想主张进 行了深入研究。 (二)对陈翰笙、薛暮桥等主要会员经济思想的 研究 陈翰笙是“中国农村派”公认的领袖,并长期担 任农研会理事长一职。鉴于陈翰笙的历史地位和学 术成就,学界对陈翰笙经济思想的研究明显较多。 叶世昌、苗欣宇的《陈翰笙民主革命时期的经济思 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张 雪英的《试论陈翰笙有关中国农村研究的思想与方 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 2期),冯杰的 《论陈翰笙的农村经济思想》(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6年 6月)和李玮的《陈翰笙农村经济思想研 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月)等文章 或者从宏观方面研究了陈翰笙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和主要特点,或者从微观层次上对陈翰笙经济思想 的理论起点、问题切入点和研究理路进行了分析,希 望在方法论上为现在的农村问题研究提供一些有益 的启示。 对农研会会员个人经济思想的研究主要存在于 一 些专题类的著作中,如钟祥财著《中国土地思想 史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年版)着重研 究了陈翰笙、孙冶方、薛暮桥、钱俊瑞的土地思想和 土地理论;叶世昌、施正康著《中国近代市场经济思 想》(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着重研究了钱俊 瑞、骆耕漠、冯和法、孙晓村、薛暮桥、徐雪寒等人关 于农产品商品化的思想;叶世昌、李金宝、钟祥财著 《中国货币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着 重研究了钱俊瑞的国际货币权论 、孙冶方对物产证 券论的批判以及薛暮桥领导山东解放区经济工作期 间提出的货币理论;张家骧主编的《中国货币思想 史》(湖北人民出版社)研究了薛暮桥、姜君辰等马 克思主义者在抗 Et根据地的货币思想。丁孝智著 《五四以来中国商业经济思想的发展》(广东人民出 版社2001年版)研究了薛暮桥主持山东根据地经济 工作时的商业经济思想和千家驹的物价思想;蒋玉 珉著《合作经济思想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则研究了薛暮桥农业集体化思想。 (三)对“中国农村派”经济思想的总体研究 “中国农村派”是 20世纪 30__4O年代活跃于 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学术活动和思想 主张备受当时人们的关注。将该学派作整体研究, 也是当代学界研究的切入点之一。钟祥财的《20世 纪中国经济思想述论》(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 心 2006年版)详细研究了“中国农村派”研究农村 问题的核心、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程霖的《中国 农村经济改造模式与发展路径— —-20世纪 30年代 学术界的探索》(《财经研究))2007年第5期),邹进 文、王芸的《国民政府时期乡村经济建设思潮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和王景 新的《乡村建设的历史类型、现实模式和未来发展》 (《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 3期)将“中国农村派” 的经济思想放在当时的历史和学术背景下,与其他 学派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 论。而雷颐的《“中国农村派”对中国革命的理论贡 献》(《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和郭若平的《新 民主主义理论的学理探源——对“中国社会性质问 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中共党史研究》2003 年第4期)则侧重于研究 “中国农村派”的经济思想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影响。 此外,池子华、倪东升的《(中国农村)的历史和 思想》(《社会科学家》1995年第6期)对《中国农 村》的创办和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研究。 四、总结与评论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 农村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多学科、多角 度的研究也正在逐步深化。但是,与“中国农村派” 丰厚的经济思想和卓越的历史贡献相比,目前的研 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有: 1.对“中国农村派”经济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 ,对 20世纪 30年代众多农村经济学 派的研究逐步深入,成果层出不穷,其中以梁漱溟、 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是最受学者关注的 研究对象之一。从何建华、于建嵘的《近 2O年来民 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 题))2005年第 3期)一文可以看出,至少近2O年来, 对“乡村建设派”研究成果的数量远远大于对“中国 农村派”的研究。这说明,“中国农村派”的经济思 想还有待更深入的挖掘。 2.材料来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历史评价较 为单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材料 使用上,目前学者使用的多是《中国农村》上的文 章,而对于“中国农村派”的经济学家发表在其他刊 物上的文章,使用的和引用的都比较少;第二,在研 究内容上,绝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陈翰笙、薛暮桥、 钱俊瑞等著名会员的经济思想,而对于众多非著名 会员的经济思想,则鲜有提及;第三,在研究方法上, 传统的“革命史观”的研究方法依然是主流,学者多 侧重于“中国农村派”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 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的贡献,而忽视了作 为一个学术群体在学理上的分析;第四,在对“中国 农村派”的历史评价上,目前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持 全盘肯定的态度,而认识到局限性的则非常少。 3.至今还没有学者对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进行 专门研究。农研会作为“中国农村派”的重要载体, 是2O世纪30—4O年代在国民党统治区活动的最重 要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团体之一,它的存在为团结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共同研究中国农村问题起到了巨 大的作用。然而,对于该社团创立、发展、组织、运作 等情况作全面综合研究的,目前还没有。 由此可见,“中国农村派”和中国农村经济研究 会依然是有待开采的富矿,相关领域的研究还有待 深入挖掘。但随着民国史研究视野的扩大,新的研 究方法的引入,对“中国农村派”全方位、多角度的 研究必将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 -k感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郑学益教授的意见和 指导。 参考文献 : [1]陈翰笙,任雪芳.四个时代的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 社,1998:40. [2]陈翰笙.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M].北京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2. [3]张泰山.2O世纪 3O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成果 回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4]李章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翰笙农村调查的历史考察 [J].河北学刊,2006(2). [5]张雪英.试论陈翰笙有关中国农村研究的思想与方法[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2). [6]陈翰笙.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A].汪熙,杨小佛. 陈翰笙文集[c].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73. [7]钱俊瑞.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成立前后[A].薛暮桥,冯和 法.《中国农村》论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侯建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 述[j].史学月刊,2000(4). [9]叶世昌,苗欣宇.陈翰笙民主革命时期的经济思想[J].复 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责任编辑 :萧敏娜
本文档为【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农村派”研究综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740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3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5-02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