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_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再研究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_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再研究

举报
开通vip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_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再研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体制改革 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Ξ ———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再研究 陈宗胜 周云波 本文采用计量分析手段对天津市城镇居民的收入差别从收入来源和收入差别增量两个方面作 了分解测算。测算结果表明 ,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是明显的 , 随着改革的深入 , 特别是国有经济的调减、集...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_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再研究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体制改革 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Ξ ———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再研究 陈宗胜 周云波 本文采用计量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手段对天津市城镇居民的收入差别从收入来源和收入差别增量两个方面作 了分解测算。测算结果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 ,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是明显的 , 随着改革的深入 , 特别是国有经济的调减、集体经济比重的迅速下降和合资合营、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 总收入差 别仍将持续扩大 , 政府应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密切关注低收入阶层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  收入差别  体制改革  基尼系数  拟基尼系数 作者陈宗胜 , 1954 年生 , 经济学博士 ,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 周云波 , 1970 年生 , 经济 学博士 ,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讲师。Ξ  本文是作者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为 79670043) 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为 98JBL016) 及“跨世纪人才”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曹桂全、刘磊、陈晓东等参加了有关部分的讨 论 , 董顺荣、杨玉存、赵仲平、陈新在调查中给予了大力帮助 , 在此顺致谢意。 关于天津市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别 , 我们曾在两三年前作过较大规模的研究 (陈宗胜等 , 1997) 。本次研究是前文的继续 , 但较前文更加深化 : 一是考察期更长了 ; 二是增加了考察指标 , 比如增加了泰尔指数的计算 ; 三是从人口特征角度分解分析了影响收入差别变动的变量 (拟另 成文发表) ; 四是补充了新的资料。本文所关心的仍是收入分配的相对差别。文中所使用的收入 指标主要是个人所获得的正常收入 ; 对于居民从“低价消费” (如低租公房、公费医疗等) 中获 取的暗补贴收入 , 由于缺乏资料而没有纳入居民收入中。文中使用的资料主要来自天津市城市 社会调查队的家计调查数据库。这些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 , 样本每 1 —2 年更新 1Π3 , 样本量也 大致符合规定。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在经济发展中呈“阶梯形”扩大 20 世纪最后十年是天津经济总体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从 1988 年到 2000 年 , 天津市国内生产 总值从 259164 亿元增加到1 63914亿元 , 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增长 10 %以上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3 117元增长到17 940元 , 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年增长率也达到 10 %以上。同时 , 城镇居民的实际 ·45·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 330元增加到8 140元 (约近1 000美元左右) 。按 照收入分配理论 , 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 , 其所处的时期正是居民间的收入分配差别沿着“公有 制经济收入分配倒 U 曲线”的前半段逐步上升的时期。① 同时 , 在我国这一期间也经历了经济 体制改革导致收入分配机制变化从而逐步拉大收入差别的过程② (参见图 111) 。 图 111  1988 —1998 年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差别 (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 变化图   资料来源 : 作者依据天津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提供的数据测算。 从图 111 中可以看出 : 11 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在 10 年中持续扩大。人口收入基尼系数从 1988 年的 0123047 增加到 1998 年的 0134431 , 上升了 1149 倍 , 年上升 4146 % (同期的家户收入基尼系数略小 , 从 011969 增加到 012621 , 上升了 1133 倍 , 年增长率为 2163 %) 。泰尔指数同样如此 , 从 0108687 上升到 0120857 , 增加了 214 倍 , 年增长率达到 8129 %。 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逐步扩大的趋势还直观地反映在居民收入的十等份资料中 (见表 111) 。资料显示 , 虽然各个阶层平均收入的绝对数都增加了 , 但增加的幅度是不同的 , 富裕阶层 增加得多 , 贫困阶层增加得少。1988 —1998 年收入最低的 10 %人口的平均收入从 622 元增加到 1204 元 , 增加了 93156 % , 年均增长 618 % ; 而收入最高的 10 %人口的平均收入从 3275 元增加到 21785 元 , 增加了 5165 倍 , 年均增长 20186 %。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加得快 , 必然导致收入分配 差别扩大。以 10 %的最高收入阶层的平均收入与 10 %的最低收入阶层的平均收入相比 , 1988 年 为 4195 倍 , 1998 年则上升为 18109 倍 , 10 年的时间增加了 13 倍。 21 收入分配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都呈较明显的“阶梯形”波动。表 111 十等分组的资料中 (见其中黑正体与斜体的比较) , 10 %的最高收入阶层平均收入的变动轨迹同样呈现出明显的“阶 梯形”的特点。在考察期内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1988 —1992 年属于第一阶段 , 基尼系数 (按人口计算 , 下同) 和泰尔指数在这一阶段分别上升了 711 %和 714 % , 年增长率分别仅为 0151 %和 0152 % ; 从 1993 年开始收入分配差别陡然上升 , 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从 1992 年的 ·55·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 ① ② 在本课题的另一部分中 , 我们测算出 , 从 1988 年到 1995 年 , 全国居民的人口Π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从 012635 上升到 013650 , 增加了 3815 %。其中 , 农村居民从 012256 上升到 013350 , 增加了 4815 % ; 城镇 居民从 011618 上升到 012650 , 增加了 6318 %。关于“公有经济收入差别倒 U 曲线理论”的最新讨论 , 具体参见陈宗胜近著《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012282 和 010933 增加到 1993 年的 012932 和 011448 , 上升了 2815 %和 5512 % , 而后又平稳增大 , 与 1993 年相比 , 1998 年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增加了 17143 %和 4411 %。 表 111  1988、1992、1993 和 1998 年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口收入十等份资料 组 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0Π1 1988 年人均收入 (元) 比重 ( %) 622 317 1 049519 1 260711 1 455811 1 634911 1 8011011 1 9761111 2 2221214 2 5321412 3 2751813 4195100 1992 年人均收入 (元) 比重 ( %) 1 105 316 1 820519 2 153710 2 461810 2 771910 3 051919 3 4001110 3 8491215 4 4521414 5 7961818 5125100 1993 年人均收入 (元) 比重 ( %) 906 215 1 777419 2 343615 2 737716 3 110816 3 452916 3 8761018 4 4761214 5 3611419 7 9472211 8177100 1998 年人均收入 (元) 比重 ( %) 1 204 114 3 796414 5 064518 6 106710 7 137812 8 187914 9 5141019 11 1031217 13 3401513 21 7852510 18109100 1998Π1988 1194 3162 4102 412 4137 4155 4181 5100 5127 6165    资料来源 : 同图 111。 导致收入差别出现阶梯形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社会体制的变动 , 体制变革的突变性有 可能使收入分配差别变动的轨迹发生阶梯型变异。① 众所周知 , 从 1989 年至 1991 年我国政府采 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措施 , 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减小 , 从而收入差别变动不大。1992 年中央 明确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市场化进程的改革措施 , 同 时也推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改革力度的加强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共同促使 收入分配差别迅速扩大。限于篇幅 , 本文以下只侧重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 二、体制改革通过居民收入构成影响居民收入差别及其变动 从理论上讲 , 分析体制改革对收入分配差别的影响 , 需要选取一个既能够体现体制改革的 进程、同时又能反映收入差别变动的分析角度。从居民收入构成的角度分解分析恰好能完成这 一任务。居民收入来源多种多样 , 有的来自公有经济 , 有的来自私有经济 , 有的来自工资收入 , 有的来自转移支付等。这些收入或者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 , 或者其变动体现了改革的方向和力 度。所以分析收入构成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体制改革对收入、从而对收入差别的影响。 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对收入差别进行分解分析的基本原理是 , 居民收入总差别 ( G) 等于各部 分收入的差别 ( Gi ) 与其收入比重 ( Yi ) 的乘积的和。用公式可表示为 :   G=ΣG3i Yi    Φi = ( G3i Yi ) ΠG   ΣΦi = 1 其中 G是总收入差别 , Gi 是第 i 部分收入的差别 ②, Yi 是第 i 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其中 Gi 也被称为拟基尼系数。一般某部分收入的拟基尼系数与总收入差别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三种关 ·65·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6 期 ① ②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 Gi 是按居民总收入的高低排序而计算的反映第 i 部分收入与总收入差别的 关系的基尼系数 , 与按第 i 部分收入自身大小排序计算的基尼系数不同 , 因而被称为拟基尼系数 (也有 些学者将其称为第 i 项收入的伪基尼系数或集中率) 。但是它能够准确反映第 i 部分收入与总收入的关 系 , 这正是它在公式中的意义。当某项收入与总收入的排序完全一致时 , Gi 实际就是第 i 部分收入的 真实基尼系数。 关于体制改革有可能导致收入差别轨迹发生“阶梯形”变动的最初讨论见陈宗胜《倒 U 曲线的“阶梯 形”变异》 (《经济研究》1996 年第 5 期) , 后来也得到其他研究的证明 (赵人伟等 , 1999)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系 : 一是某项收入的拟基尼系数为正值且大于总收入的基尼系数 , 这表明该项收入的分配差别 比总收入的分配更加不平等 ; 二是该项收入的拟基尼系数为正值但小于总收入的基尼系数 , 这 表明该项收入的分配差别低于总收入的差别 ; 三是某项收入的拟基尼系数为负值 , 表明该项收 入集中在低收入阶层 , 高收入阶层中分得较少 , 是使总收入差别缩小的因素。下面 , 我们根据 以上公式来分析和计算 1988 —1998 年天津市城镇居民各种来源的收入及其变动对总收入差别及 其变动的贡献。 (一) 各种收入的差别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 各种收入的差别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的计算结果见表 211。数据表明 : 11 从年度收入差别平均情况看 , 贡献率最高的为居民从国有制单位得到的工资奖金收入的 差别 , 达到 74138 %左右。贡献率次之的为居民从单位得到的固定性补助收入 , 平均为 7115 %。 排在第三、第四位的是零星特别收入和退休金及赡养收入 , 其贡献率平均为 5199 %和 5182 %。 这四项收入的差别合计平均解释了总收入差别的 90 %以上。因此 , 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别及 其变动主要是可以由以上这几项收入解释的 , 其中最主要的仍是居民从国有制单位得到的收入。 其他几项收入 , 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业主的收入、退休再就业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和兼职收入 除了个别年份外 , 虽然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为正值 , 但很小 ; 居民从集体所有制单位得到的 工资和奖金、个体打工收入和临时就业收入除了个别年份外 , 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均为负值 , 表明这种收入实际上在缩小着居民的收入差别 , 且影响很小。 表 211  1988 —1998 年天津市城镇居民各收入来源加权基尼系数比重变化情况 ( %) 各部分收入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 (Φi = G3i YiΠG3 100 %) 年 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平均 98 —88 11 国有工资奖金 82113 81192 82187 82147 88167 67190 68142 71198 63154 62197 65126 74138 - 16187 21 集体工资奖金 4152 3108 - 1181 - 4116 - 3167 - 1107 - 1118 - 1152 - 1153 - 1149 - 1112 - 0190 - 5164 31 单位固定补贴 8136 8130 7141 7117 6193 8171 7194 7117 6146 4191 5130 7115 - 3106 41 合资合营劳收 0150 0158 016 1134 2115 0149 1101 3125 8124 5172 5158 2168 5108 51 个私业主收入 1119 2151 017 1156 01004 0151 0129 1169 211 6 1142 1150 1123 0131 61 个体打工收入 - 0104 0 0108 - 0103 0 - 0106 0118 0109 1106 - 0117 - 0120 - 0108 - 0116 71 退休再就业收入 - 1132 1128 - 1105 - 1151 4172 314 2166 1112 2139 2138 2174 1153 4106 81 临时就业收入 - 0103 0121 - 0135 - 0104 - 0111 - 0130 - 0121 - 0125 - 0113 - 0102 - 0104 - 0115 - 0101 91 兼职收入 0155 0129 - 1182 2142 - 0103 1140 0176 - 0153 - 0145 0147 1154 0142 0199 101 财产性收入 0126 0145 1105 1158 2124 1136 1155 3140 2185 3103 2158 1193 2132 111 退休金及赡养收入 - 2150 - 3131 3152 2190 - 6119 13127 10187 11107 11179 14121 7126 5182 9176 121 零星特别收入 6138 4169 8180 6129 51286 4139 7171 2153 3162 6157 9161 5199 3123 总收入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资料来源 : 天津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下同。 注 : 因统计误差 , 表中第 3 项最后两年和第 4 项前 4 年及最后 1 年的数据 , 在原始数据库中均为零 , 这不符合实际。这里 为作者根据典型调查和外推法估计的数据。下同。 21 从各年收入差别的变动看 , 各种收入的贡献率有升也有降。其中居民从国有制单位得到 的工资奖金的差别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在轻微波动中逐步下降 , 由 1988 年的 82113 %降至 1998 年的 65126 % ; 中间经过一个阶梯形变化 , 由 1992 年前基本呈上升趋势陡降至 1993 年的 67190 % , 因为这一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加大。从单位得到的固定补助的贡献率也在波动中逐 步降低 , 从 8136 %降至 513 %。而退休金及赡养收入在 1992 年之前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很小 , 1993 年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则从 1992 年的 - 612 %突然增加到 1313 % , 其原因主要就是就业体 制的变革。这些都再次确证我们关于体制改革导致收入差别“阶梯形”变化的论点。改革对收 入差别的影响还体现在贡献率的增长速度上 , 其中以居民从合资合营单位得到的收入以及财产 ·75·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性收入最为突出 , 前者从 1988 年的 015 %增加到 1998 年的 5158 % , 增长了 10 倍多 ; 后者从 0126 %增加到 2157 % , 增长了近 9 倍。其他收入的差别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变化不大 , 故不详 论。 以上就各种收入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及其变动趋势做了大概的描述。由于各种收入对总 收入差别的贡献率受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 即各种收入的比重及其内部差别的变动 , 所以还应 具体分析这两个因素的变动。 (二) 各种收入的构成比重及其变动 首先考察一下各种收入比重的变动情况 , 见表 212。 表 212  1988 —1998 年天津市城镇居民各来源收入的比重变化情况 ( %) 各种收入来源的比重的变化 ( %) 年 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平均 98 —88 11 国有工资奖金 55166 54188 54180 54148 61153 59103 54118 54176 52145 50180 47181 54158 - 7185 21 集体工资奖金 11167 11112 9174 9102 7116 5132 4198 4142 3115 2199 2142 6154 - 9125 31 单位固定补贴 7100 7140 6160 6119 5194 7100 5199 5115 4154 4100 4100 5180 - 3100 41 合资合营劳收 012 014 016 018 0184 0172 1166 2107 4139 4107 4100 1180 318 51 个私业主收入 0159 1100 0141 0169 0116 0139 0141 1115 1139 0175 1128 0175 0169 61 个体打工收入 0101 0 0103 0101 0 0103 0118 0110 0142 0130 0129 0112 0128 71 退休再就业收入 2122 1199 1138 1142 2106 1197 1163 1125 1177 1165 1187 1175 - 0135 81 临时就业收入 0131 0124 0115 0127 0113 0113 0108 0111 0106 0101 0103 0114 - 0128 91 兼职收入 1103 1136 1166 2104 1139 2124 2135 4121 4192 4167 6182 2197 5179 101 财产性收入 0115 0120 0165 0193 1110 0190 1100 1169 1159 1165 1151 1103 1136 111 退休金及赡养收入 9162 9151 12155 13142 16137 18199 20177 22183 22166 25137 24157 17188 14195 121 零星特别收入 11153 11190 11143 10164 3131 3129 6178 2126 2166 3174 5141 6163 - 6112 总收入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数据表明 , 从各年平均情况看 : (1) 在居民的各种收入中 , 从国有制单位得到的收入比重最 大 , 平均占总收入的 54 %左右。这同目前我国城市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地位相一致 , 表明国有经 济单位依然是大多数居民就业并获取收入的基本来源。 (2) 在总收入中占据第二位的是退休及 赡养收入 , 占 17188 % , 这与其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率较高也是对应的。 (3) 居民得到的一些零 星特别收入、从集体所有制单位获取的工资奖金、从单位得到的固定补贴分别占第三、四、五 位 ; 其他收入如财产性收入 、退休再就业的收入等比重仍很小。 从上表数据还可以看出 , 居民从国有、集体所有制单位得到的收入以及退休再就业收入、 临时性就业收入、兼职收入等占据了居民总收入的 70 %以上 , 所以城市居民的收入主要还是劳 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比重仍然不大。 不过从变动趋势看 : (1) 居民从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获取的工资奖金及固定补贴等收入是 逐渐下降的 ,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及集体经济的比重在逐步降低。 (2) 呈下降趋势 的另两项收入是退休再就业收入和一些临时性就业收入。这两项收入本来就很少 , 由于近年下 岗职工增加和宏观形势紧缩 , 导致就业状况普遍不佳 , 因而这两项收入必然下降。此外 , 一些 零星特别收入包括出售多余财物、赠送收入、亲友搭伙费等也是下降的 , 这项收入的下降似与 改革和经济状况的变动都有关。(3)居民从个体私有经济和合资合营等其他所有制经济中获取的 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 总体上从 1988 年的 018 %增至 1997 年的 5157 % , 增幅为 ·85·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6 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696 %。这是 1992 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确立包括个体、私营和“三资”性质的其他所 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结果。 (4) 居民通过兼职获得的其他劳动收入增长也较快 , 增长了 5179 个百分点 , 涨幅为 562114 %。兼职收入主要包括讲课费、稿费等业余时间工作获得的零星 收入。这是劳动力市场开放、第二职业增加使得居民的收入开始多样化的结果。 (5) 居民的财 产性收入增长最为迅速 , 增长幅度高达 1006 %。这种收入主要包括利息、租金、红利、股息等 依赖于财产获取的收入。这项收入的比重仍不大 (从 1988 年的 0115 %到 1998 年的 1159 %) , 因 为从劳动收入转化为个人财富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我国城镇中实际上是 90 年代初温 饱问题解决后才开始的 , 但进展迅速。随着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放开这部分收入还会继续保持迅 猛增长的势头。 (6) 退休金及赡养收入主要是指离退休居民获得的离休退休金、赡养收入等 , 这是各种收入中增长量最大的一部分 , 增长了 15 个百分点 , 其比重从 1992 年前的 10 %左右一跃 上升到 20 %多 (增幅为 255 %) 。这同前面介绍的改革深化、企业减员是相对应的。许多企业采 取鼓励提前退休的办法处理冗员 , 因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工作岗位享受离退休金。 表 213  1988 —1998 年天津市城镇居民各种收入的拟基尼系数 年 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1 国有工资奖金 21 集体工资奖金 31 单位固定补贴 41 合资合营劳收 51 个私业主收入 61 个体打工收入 71 退休再就业 81 临时就业收入 91 兼职收入 101 财产性 111 退休金及赡养收入 121 零星特别收入 总收入  0134008  0108919  0127540  015795  0146381 - 0189211 - 0113724 - 0102469  0112369  0140017 - 010600  011276  0123047  0135192 0106535 0126453 0134275 0159237 0 0115170 0120278 0105065 0153446- 010821 010929 0123578  0133391- 0104106 0124885 013500 0137942 0154881- 0116911- 0150837- 0124268 0135576 010592 011033 0122164  0135766- 0110893 0127364 0139500 0153519- 0179671- 0125123- 0103161 0128075 0140021 010511 011397 0123628  0134243- 0110776 0127697 016088 0100771 0 0154437- 0120575- 0100416 0147897- 010898 013500 0123756  0133538- 0105875 0136424 0119695 0138308- 0154344 0150253- 0168623 0118146 0143942 012064 013955 0129543 年 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与总收入关系 11 国有工资奖金 21 集体工资奖金 31 单位固定补贴 41 合资合营劳收 51 个私业主收入 61 个体打工收入 71 退休再就业 81 临时就业收入 91 兼职收入 101 财产性 111 退休金及赡养收入 121 零星特别收入 总收入  0136689 - 0106899  0138501  0117609  0120168  0129430  0147389 - 0177112  0109377  0145023  011521  013312  0129056  0140134- 0110504 0142522 0148037 0144753 0126031 0127399- 0169304- 0103822 0161538 011480 013410 0130535  0138963- 0115616 0145807 0160402 0149928 0181740 0143434- 0166277- 0102914 0157507 011674 014375 0132167  0140221- 0116165 013984 0145618 0161225- 0117931 0146896- 0167488 0103253 0159506 011818 015698 0132449  014700- 011592 0145663 014800 014033- 012382 015036- 014896 010776 015875 011017 016118 0134431 +-+++-+-0+0+   注 : (1) 这里应注意 , 表中各项收入的基尼系数不能直接相加 ; (2) 表中最后一项列出了总收入差别基尼系数 , 便于比 较 ; (3) 在“与总收入差别关系”一栏中“+ 、0、 - ”分别表示各项收入的基尼系数大于、小于总基尼系数 , 或呈 负数。 ·95·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三) 各种收入的分布差别程度及其变化 接着再考察一下各种收入的拟基尼系数的变动情况 , 见表 213。数据表明 , 各类收入的拟基 尼系数与总收入差别的关系在不同年份是变动的。拟基尼系数多数年份都高于总收入基尼系数 的主要有居民从国有企业得到的工资奖金、从单位得到的固定补贴、个体和私营经济业主的收 入、财产性收入、合资合营单位收入、退休再就业收入等大类。这表明 , 这些收入相对于总收 入而言更加不均等。比如 , 现阶段个体和私营经济业主、合资合营白领工人一直属于高收入阶 层 , 这部分收入的拟基尼系数高于总收入差别是非常自然的。就财产性收入来说 , 只有高收入 阶层才能有更多的财产 , 因此这部分收入必然比总收入更加不平等。而从国有企业得到的收入 和从单位得到的固定补贴这两种收入的差别也高于总收入差别 , 是改革中出现的新变化 , 这并 不是由于它们都集中在高收入层 , 而是因为随着改革的深入 , 获得这两种收入的人越来越少 ; 退休再就业收入也是由于能够得到的人数较少 , 从而导致其在全体居民中的分布差别大于总收 入差别。总之 , 这些收入是绝对的导致总收入差别扩大的因素。 从集体所有制单位得到的工资奖金和临时就业的收入以及个体打工者收入 , 其拟基尼系数 除了个别年份外基本上是负值。一般而言 , 低收入阶层往往在集体所有制单位就业 , 或从事一 些为个体打工的临时性工作。因此 , 获得这些收入的人往往更多地集中于贫困阶层 , 于是具有 绝对平均化的作用。退休金及赡养收入的拟基尼系数除了个别年份以外都是正数 , 这部分收入 的差别虽然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为正 , 但是相对于总收入而言其分布还是比较平均的 , 因此具 有相对平均化的作用。零星特别收入变化比较特殊 , 1991 年前其拟基尼系数为正值 , 但小于总 收入差别 , 是导致总收入差别相对平均的因素 ; 1992 年后其拟基尼系数则一直高于总收入差别 , 成为绝对地导致总收入差别扩大的因素。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应归为对某些过去的平均式 补贴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改革或调减。 (四) 总收入差别的增量 以上从几个角度考察了各种收入对总收入差别的贡献 , 各种收入的比重和内部差别状况。 进一步的问题是 , 城镇居民收入差别从 1988 年的 0123047 增加到 1998 年的 0134431 , 在增加的 011139 中 , 各种收入的比重和分布状况的变动到底起了什么作用。下面我们要对收入差别的增 量进行分解 , 从而确定各种收入的分布与比重的变化同总收入差别变动的关系 , 分解的公式为 :   dG=ΣdGiΠdt 3 Yi +ΣG3i dYiΠdt 其中 ,ΣdGiΠdt 3 Yi 表示由各部分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造成的总收入差别的变化 , 我们称之为分配 效应 ; G3i dYiΠdt 表示由各部分收入比重的变化造成的总收入差别的变化 , 我们称之为结构效应。 分解的具体结果见表 214。表中的数据表明 , 从总体上看 , 分配效应是导致总收入差别扩大的因 素 , 结构效应则是使总收入差别缩小的因素。但分别考察 , 在分配效应中 , 居民从国有所有制 单位得到的工资奖金、零星特别收入、退休金及赡养收入、退休再就业收入和单位的固定补贴 等五项收入的分配效应是导致总收入差别扩大的五个主要因素 , 而居民从集体所有制单位得到 的工资奖金的分配效应则是促使总收入差别缩小的主要的原因 , 其他收入构成的分配效应对总 收入差别变动的影响较小。结构效应总体上是导致总收入差别缩小的因素。其中 , 居民从国有 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得到的工资奖金、单位的固定补贴、退休金及赡养收入和零星特别收入等五 项收入的结构效应是导致总收入差别缩小的最主要因素 , 而合资合营劳动收入、兼职收入、财 产性收入、个体和私营经济业主收入的结构效应则是促使总收入差别扩大的因素。 ·06·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6 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表 214  在增加的收入差别中各种收入的分配效应与结构效应的分解结果 各项收入来源 dGiΠdt 3 Yi (分配效应) G3i dYiΠdt (结构效应) DGiΠdt 3 Yi + G3i dYiΠdt 数值 比重 ( %)  数值 比重 ( %) 数值 比重 ( %) 11 国有工资奖金 0107231 62167 - 010267 - 23114 0104562 39153 21 集体工资奖金 - 0102899 - 25112 - 0100825 - 7115 - 0103724 - 32127 31 单位固定补贴 0101269 10199 - 0100826 - 7116 0100442 3183 41 合资合营劳收 - 010002 - 0117 0102202 19108 0102182 18191 51 个私业主收入 - 0100036 - 0131 010032 2177 0100284 2146 61 个体打工收入 6154E - 05 0106 - 010025 - 2116 - 0100243 - 2111 71 退休再就业收入 01014227 12133 0100048 0142 0101471 12175 81 临时就业收入 - 0100144 - 1125 6191E - 05 0106 - 0100137 - 1119 91 兼职收入 - 0100047 - 0141 01007162 6121 0100669 5180 101 财产性收入 0100028 0124 01005442 4172 0100572 4196 111 退休金及赡养收入 0101556 13148 - 0100897 - 7177 0100659 5171 121 零星特别收入 0105583 48138 - 0100781 - 6177 0104802 41162 12 项合计 0113950 120189 - 010241159 - 20189 0111539 100 (基尼系数实际增加)    ———  ———    ———   ——— 0111384    ———   说明 : 表中 12 项合计数略大于按总量测算的增加值 , 系计算误差。 虽然具体每项收入的分配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总收入差别的影响是不同的 , 但从总体上看 , 各项收入的分配效应是导致总收入差别扩大的因素 , 结构效应则成了缩小收入差别的因素。这 一点还可以用假定条件下的交叉相乘法进一步验证。如果假定 1998 年的各项收入构成与 1988 年 相同 , 但各收入的内部分配差别均以 1998 年的为准 , 则有 :   G1 =Σ (1988 年的 Yi ) 3 (1998 年的 Gi ) = 0136997 我们发现 , 在这样的假定下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从 0123047 上升为 0136997。另一方面 , 如 果假定 1998 年的分配状况与 1988 年的状况相同 , 而收入构成则以 1998 年的情况为准 , 即 :   G2 =Σ (1988 年的 Gi ) 3 (1998 年的 Yi ) = 0120635 在这样的条件下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则从 1988 年的 0123047 降至 0120635。可见 , 这种交叉 相乘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 即各项收入的分配效应总体上是导致总收入差别扩大的因 素 , 而结构效应则是促使总收入差别缩小的因素。 三、简短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核心是讨论体制改革与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关系。我们发现 , 主要由于体制改革的阶 段性推进 , 天津城镇居民的收入差别在经济发展中“阶梯式”地持续扩大了。本文利用计量分 析手段从收入来源进行分解测算。总体分解表明 : (1) 从总量上看 , 居民从国有单位得到的收 入的差别是总收入差别的主体部分 , 而从集体单位得到的收入是缩小总收入差别的主要因素 ; 但从总体差别的趋势看 , 国有收入的差别的贡献却日益减少 , 而退休金及赡养收入、合资合营 单位收入、财产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2) 从各种收入的比重上看 , 国有单位收入在居民全 部收入中仍占较大的比重 , 退休金及赡养收入的比重次之 , 其他均较小 ; 就趋势看 , 国有单位 收入比重是下降的 , 退休金及赡养收入、兼职收入及来自合资企业的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快。 (3) ·16· 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就各种收入的内部差别看 , 来自国有制单位的工资奖金、从单位得到的固定补贴、合资合营单 位的收入、个体和私营经济业主的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几类本身的差别都超过总收入差别 , 因而 是促使总收入差别扩大的因素 , 而其他各类都小于总差别或是呈负值。 (4) 这样看来 , 在总差 别中国有单位收入的比重居主体地位 , 既因其比重较大 , 也因其内部差别较大 , 而其主体地位 的下降主要因其在各类所有制经济中的比重在下降。在总收入差别中其贡献率虽不大但呈现上 升趋势的三种收入中 , 财产收入的比重和内部差别都呈现上升趋势 , 而退休金及赡养收入、合 资合营单位收入主要是其比重上升所致。此外 , 其他各种收入在总差别中的变动或者因比重上 升或者因内部差别扩大 , 但都变动较小 , 没有构成对总收入差别的有意义的影响。进一步的收 入差别增量分解表明 : 收入差别增量的主要贡献来自各项收入的“分配效应”, 即各种收入的内 部差别的扩大是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期比基期总差别增加的主因 , 而“结构效应”的作用总体上是减小总差别 的 ; 当然具体看“分配效应”内部也有缩小差别的因素 , 如来自集体单位的工资奖金 , 而“结 构效应”内部也有扩大收入差别的 , 如来自合资合营单位的收入等 ; 综合各种收入的两种效应 , 则收入差别增量主要来自国有单位的收入、零星特别收入、合资合营收入、退休再就业收入 , 而集体收入是减小收入差别的最主要因素。 针对上文分析的结果 , 我们提出以下看法 : 第一 , 根据我们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分析 , 体制改革对收入差别的影响是明显的 , 随着改革的深入 , 特别是国有经济的调减和合资合营、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 以及集体经济由 于其比重迅速下降从而作为抵销收入差别扩大因素的作用的削弱 , 总收入差别仍将继续扩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 这应是正常的。 第二 , 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 , 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将会持续存在 , 部分人的收入必然会 绝对地减少 , 落入贫困阶层。政府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加大对贫困阶层的救济。 第三 , 从收入构成看 , 个体和私营、合资合营经济虽然增长很快但比重依然很小。因此政 府需要从税收、土地使用等多方面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吸 纳国有经济中的下岗人员。 参考文献 : Anand , S. and Kanbur , R. , 1993 ,“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 a Critiqu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41 (June) : 19 —43. Birdsall , N. , Ross , D. and Sabot , R. , 1995 , “ Inequality and Growth Reconsidered : Lessons From East Asia”,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 9 (3) : 477 —508. Chen , Z. S. , 1998 , “ The Status and Trend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Chinapis Reform and Economic Growth , Edited by Yanrui Wu and Qiang Ye , NCDS Asia Pacific Press. 陈宗胜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年版。 陈宗胜、赵仲平、陈新 :《天津市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天津社会科学》1997 年第 3 期。 王春正主编《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年版。 赵人伟等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年版。 〔本文责任编辑 : 李  文〕 ·26·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6 期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builds up a new three2dimensional and four2level concept of social welfare and its model . (4) A Non2ontological Ontological Annotation of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Ma Tianxiang ·34 ·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has an ontology which is actually anti2ontological , making it different from most other philosophies in the world. It takes the twelve nidanas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 repudiates external ontology , treats the immateriality of the nature of all things as the absolute fundamental reality and further evolves into an ontology that advocates that Reality is Nullity. (5) On Deflation in China : A Causal Analysis Wang Tongsan  Li Tao ·42 · Analyzing the deflation in China that started in 1977 ,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main causes lie in artifi2 cially depressed consumption resulting from the high2accumulation policy put in place in the early 1980s. This high accumulation was closely connected to inefficient investment and the poor quality2if rapid2economic growth. The mechanism of transition from inflation to deflation is analyzed in an AD2AS framework.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deflation cannot be solved merely by expansionary measures to stimulate demand , and that the pressure of deflation will exist in the Chinese economy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A correct macroeconomic policy is to lower deflationary pressure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lowering the accumulation rate , eliminating redun2 dant production capability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and growth. It is important at present for the government to coordinate its policies of short2term adjustment with its mid2term reform and long2term growth. (6) The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on Income Gaps among Urban Residents  ———A Further Study of Income Gaps among the Urban Residents in Tianjin Chen Zongsheng  Zhou Yunbo ·54 ·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tic calculation of income gaps among the urban residents in Tianjin by mean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 with regard to their income sources and income gap increments.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2 lation show that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has produced great effects on income gaps among city people.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 especially with the readjustment and decrease of state2owned economy , the rapid drop in the proportion of collective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joint ventures and private economy , the total income gaps will
本文档为【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_天津市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别再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56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8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0-04-15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