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巴克特里亚到吐火罗斯坦_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变迁

从巴克特里亚到吐火罗斯坦_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变迁

举报
开通vip

从巴克特里亚到吐火罗斯坦_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变迁 《世界民族 》2006年第 4期 从巴克特里亚到吐火罗斯坦 3 ———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变迁 王 欣 内容提要 阿富汗东北部地区是古代东、西方民族的汇聚之地。在前伊斯兰时 期 ,该地区的民族构成在原来东伊朗语民族巴克特里亚人的基础上 ,先后融入了希腊 人、斯基泰人、大月氏人、波斯人、 哒人和突厥人等。该地区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巴 克特里亚和吐火罗斯坦 ,这种地理称谓的变化折射出当地古代民族的变迁轨迹。 关 键 词 阿富汗 古代民族 变迁 巴克特里亚 吐火罗斯坦 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从巴克特里亚到吐火罗斯坦_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变迁
《世界民族 》2006年第 4期 从巴克特里亚到吐火罗斯坦 3 ———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变迁 王 欣 内容提要 阿富汗东北部地区是古代东、西方民族的汇聚之地。在前伊斯兰时 期 ,该地区的民族构成在原来东伊朗语民族巴克特里亚人的基础上 ,先后融入了希腊 人、斯基泰人、大月氏人、波斯人、 哒人和突厥人等。该地区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巴 克特里亚和吐火罗斯坦 ,这种地理称谓的变化折射出当地古代民族的变迁轨迹。 关 键 词 阿富汗 古代民族 变迁 巴克特里亚 吐火罗斯坦 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今阿富汗境内约有 30个民族 ,除了分布在东 部和南部地区的主体民族普什图人外 ,其他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20世纪 90年 代 ,当以普什图人为主的塔利班武装占领阿富汗绝大部分地区的时候 ,东北部地区成为抵抗塔 利班的最后据点 ,而当地存在众多民族是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之一。阿富汗东北部地区 这种多民族分布的格局与历史上尤其是前伊斯兰时期民族活动的情况密切相关。 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在古代曾被称为“巴克特里亚 ”(Bactria,即大夏 ) ,东部有帕米尔高原 , 南接被称为“大雪山”的兴都库什山 ,西为地势相对平缓的伊朗高原 ,北有阿姆河 ,从而形成了 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是 ,高山、大河从未能阻止该地与外界的交往 ,地理上的封闭性 反而使这一地区的人们更加迫切地需要东、西、南、北方诸文明的滋润和营养。 阿富汗曾被中外学术界视为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 ”。对此 ,彭树智先生指出 :“它 (阿富 汗 )四周受着东西方各种文明的冲击 ,时而是游牧世界文明的火光 ,时而是波斯伊朗文明的火 炬 ,时而是希腊文明的阳光 ,时而是印度文明的星辉 ,还映射有中华文明的彩辉。这许多文明 的光辉 ,都先后在阿富汗闪烁 ,并经过它不断打开古代闭塞之路”。① 东接西域 (今新疆 )、西连 波斯、南通印度、北接草原的古代丝绸之路的汇聚点就在巴克特里亚的中心城市巴克特拉 [Bactra,即缚喝 , 今巴尔赫 (Balkh) ]。因此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东、西方诸文明的十字交叉点 就在巴克特里亚。民族是文明的创造者 ,也是文明的载体与传播者。东、西方诸文明在巴克特 里亚的交汇无疑与周边民族的活动密切相关。探讨巴克特里亚古代民族的发展与变迁 ,将使 我们对古代世界各民族文明在此传播的轨迹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巴克特里亚到吐火 罗斯坦 [ Tocharistan (“吐火罗”也作“Tukhara”) ] ,这一地区在称谓上的变化过程也折射了当 地在前伊斯兰时期民族变迁的基本历程。本文即以此为线索 ,对前伊斯兰时期该地区民族的 73 3 ① 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04CMZ005。 彭树智 :《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 , 2002年 ,第 103页。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分布与变迁情况试加探讨。 一 种种迹象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明 ,巴克特里亚的早期居民是古代印欧民族 (白种人 )的一支 ,所操的语言属 于印欧语系印度 - 伊朗语族东伊朗语 (即波斯语 )。① 从有文字记载以来 ,他们同北部中亚草 原上的一些游牧民族如斯基泰人 ( Scythians,又译“塞西安人”、“西徐亚人 ”等 )、萨尔马希安人 ( Sarmatians,又译“萨尔马特人”)等有密切的亲缘关系。② 早期生活在巴克特里亚的东伊朗语 民族可能是从邻近地区迁入的 ,在该地早期居民定居点遗址中所发现的许多文物 ,均表现出明 显的美索不达米亚艺术风格和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色彩 ,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渊源与交 融关系。③ 易言之 ,阿富汗早期文明的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当地多民族活动的特点。 从地理环境看 ,从西方和北方进入巴克特里亚比从南部和东部进入要容易得多 ,这亦为东 伊朗语民族的东向和南向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事实上 ,尽管在此后的各个历史时期 不断有外来民族徙入甚至统治这一地区 ,但东伊朗语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是巴克特里亚 居民的主要成分。正因为如此 ,巴克特里亚同伊朗高原和中亚草原上诸民族、国家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似乎显得更为密切。 早在公元前 6世纪中叶 ,巴克特里亚一带的东伊朗人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城邦国家 ,在波斯 文献中称他们为巴克特里亚人。④ 据说琐罗亚斯德教 (旧译“祆教 ”、“拜火教 ”等 )的创建者琐 罗亚斯德 ( Zoroaster)就是巴克特里亚人 ,他的传教活动曾经得到巴克特里亚国王维什塔斯帕 (V iataspa; 又作 V ishtappa,译为“维斯塔巴 ”)的支持和保护。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阿维斯 陀》(A vesta,即《波斯古经》)提到当时的巴克特里亚“有英武的领袖 ,统率着众多的军队 ,管治 其地”。⑤ 上述情况表明 ,巴克特里亚人已经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据说 ,在亚述 同米底 (又译“米堤亚”)的争斗过程中 ,巴克特里亚人曾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参与其中。⑥ 公元前 558年居鲁士 (Cyrus)大帝继位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 (Achaemenid)王朝兴起。公 元前 550年居鲁士消灭了米底帝国 ,进而向东扩展 ,将巴克特里亚等地首次纳入波斯帝国的统 治之下。大流士一世 (Darius Ⅰ)在位时 (公元前 521—前 486年 ) ,波斯在巴克特里亚的统治 日臻完善。在关于他的各种碑铭中反复提到巴克特里亚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个属郡 ,须向 王廷缴纳一定数量的贡赋。⑦ 被西方历史学称为“历史之父 ”的希罗多德在《历史 》(即《希腊 波斯战争史》)中明确记载巴克特里亚及其邻近部落向波斯缴纳的贡赋为 360塔兰特。⑧ 虽然 8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参见 The N ew Encyclopaedia B ritannica, 15 th Edition, London, 1985, vol.Ⅰ, p. 779。 参见〔美〕W·M·麦高文著、章巽译 :《中亚古国史》,中华书局 , 2004年 ,第 70—71页 ; 〔日 〕羽田亨著、张宏英译 :《中央 亚细亚的文化》,商务印书馆 , 1938年 ,第 18—19页。后者的增订本复由耿世民译出 ,名为《西域文化史 》,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 1981年出版 ,见之于第 12—14页。 参见彭树智主编 ,彭树智、黄杨文著 :《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商务印书馆 , 2000年 ,第 24—28页。 在古波斯和琐罗亚斯德教经典《阿维斯陀》中 ,巴克特里亚被称作“巴赫地”(Bakhdi)和“巴赫特里什 ”(Bakhtrish) ,英国 的塞克斯认为当时阿富汗境内居住的是亚利安人 (A ryans。“亚利安人”是所引书译者的译法 ,通常译作“雅利安人 ”)各部落。参 见〔英〕珀西·塞克斯著、张家麟译、潘庆舲校 :《阿富汗史》(第一卷上册 ) ,商务印书馆 , 1972年 ,第 77页。 王治来 :《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 , 1986年 ,第 33页。 参见王治来 :《中亚史纲》,第 36页。 有关铭文的详细内容请参见余太山 :《塞种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年 ,第 1—4页。 参见〔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 :《历史》(上册 ) ,商务印书馆 , 1985年 ,第 238页。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波斯帝国东部地区叛乱不断 ,但巴克特里亚却基本与王廷保持着良好的 关系 ,不仅未参与任何叛乱活动 ,而且忠于波斯帝国的巴克特里亚总督达达尔什 (Dadarshi) , 还曾受命镇压了马尔吉亚那 (Margiana)的费拉达 ( Frada)的反叛。① 巴克特里亚人是波斯帝国 所征募的军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巴克特里亚达两个世纪之 久 (公元前 6—前 4世纪 ) ,但鉴于两者在民族、语言等方面的天然联系 ,故其统治对巴克特里 亚地区民族的构成影响不大 ,反而“所有在这两群人民之间曾经存在的文化上的不同 ,也随着 时间的前进及相互交换种种文化特征而减少了”。② 随着希腊马其顿帝国的兴起以及亚历山大 (A lexandros)大帝的东征 ,巴克特里亚地区的 民族成分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在公元前 331年发生的高加米拉 ( Gaugamela)之战中 ,亚历山大 率领的马其顿大军彻底击溃了大流士三世统领的波斯大军 ,后者在逃亡途中被巴克特里亚总 督贝苏斯 (Bessos,又译“贝索斯”)所弑 ,阿契美尼德王朝从此灭亡。公元前 329年 ,亚历山大 率军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巴克特里亚 ,并处死了僭越称王的贝苏斯 ,进而征服索格狄亚那 [ Sogdiana,又作“索格底亚那”,即粟特 ( Sogd) ] ,确立了希腊马其顿帝国在中亚地区的统治。 在征服巴克特里亚以后 ,亚历山大派波斯人阿塔巴扎斯为督办 ,军事首领则由希腊人担 任。亚历山大在东征途中大肆推行殖民政策 ,在所征服的地区修筑了许多城堡 ,并从本土迁徙 来大批希腊人。他曾在巴克特里亚建了四个城堡 ,于东征途中在此一次就留驻了 3500名骑兵 和 10000名步兵。③ 据研究 ,“许多希腊人、马其顿人、伊朗人等就在这个时期迁移到中亚 ,使 得当地居民中增加了新的因素”。④ 公元前 326年亚历山大征服旁遮普 ( Punjab)时 ,有 3000名 希腊人在巴克特里亚和索格狄亚那发动了要求返回欧洲的叛乱。⑤ 可见 ,随亚历山大移居巴 克特里亚的希腊人、马其顿人当不在少数。不仅如此 ,为了维护其统治 ,亚历山大还接受了当 地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 ,如行跪拜礼、着波斯服等。他还鼓励希腊移民与当地居民通婚 ,以使 巴克特里亚人彻底归附 ,他本人也与巴克特里亚贵族奥克夏特联姻 ,娶其女露珊娜为妻。有学 者认为 ,这种联姻是为了调和马其顿人与巴克特里亚人等东伊朗民族的关系 ,强调其政治 性。⑥ 不管怎样 ,亚历山大的上述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希腊马其顿人与巴克特里亚人的融合。 公元前 323年 ,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病故 ,他所创建的庞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包括巴 克特里亚在内的马其顿帝国在亚洲的大部分领地归由亚历山大的部将、前巴比伦总督塞琉古 ( Seleucus,又作 Seleukos)统治 ,史称塞琉古王朝 (也称塞琉西王朝 )。该王朝继续执行亚历山 大大帝的殖民政策 ,在中亚建立了更多的希腊人定居点 ,同时大力推动中亚的希腊化 ,并使巴 克特里亚成为希腊人在东方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前 250年 ,在塞琉古王朝摇摇 欲坠之际 ,巴克特里亚的希腊人总督狄奥多德 (D iodotos)宣布独立 ,建立了希腊 - 巴克特里亚 王国 ( Graeco - Bactrian Kingdom)。随即阿萨息斯 (A rsaces)也率部宣布独立 ,建立了东伊朗语 民族占统治地位的帕提亚 ( Parthia)王国 ,即汉文文献中的安息。⑦ 9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参见〔美〕加文·汉布里主编、吴玉贵译 :《中亚史纲要》,商务印书馆 , 1994年 ,第 27页。 〔美〕W·M·麦高文著、章巽译 :《中亚古国史》,第 73页。 参见〔古希腊〕阿里安著、〔英 〕E·伊利夫 ·罗布逊英译、李活中译 :《亚历山大远征记 》,商务印书馆 , 1979年 ,第 116— 117页。 王治来 :《中亚史纲》,第 61页。 参见〔美〕加文·汉布里主编、吴玉贵译 :《中亚史纲要》,第 39页。 参见 W. W. Tarn, A lexander the Great, vol.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48, p. 326。 参见王治来 :《中亚史纲》,第 72—73页。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二 东、西方文献中关于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 ,有关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历史 基本上是后世学者在钱币学的基础上重建的。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统治者和上层无疑是希腊人 后裔。其国内居民的基本成分似亦未发生太大的变化 ,即除希腊人外 ,仍以巴克特里亚人为 主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融合。德米特里 (Demetrius)在位时 (公元前 190—前 170年 ) ,希腊 -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势力范围扩展到兴都库什山以南的犍陀罗 ( Gāndhāra)、旁遮普等地 ,他 还将统治中心南移至奢羯罗 (今巴基斯坦锡亚尔科特城 ) ,常住不还。公元前 174年 ,一个名 叫欧克拉提德斯 ( Eucratides)的希腊人趁机在巴克特里亚本土自立为王 ,从而形成南、北两个 希腊人王朝对峙的局面。① 据说欧克拉提德斯以正统的希腊人自居 ,在当地极力推行希腊化 , 而对本地民族的传统十分轻视 ,以致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 ; 加之其在与安息的关系中的无能 表现 ,导致统治集团内部也对他不满。② 欧克拉提德斯后来亦因此被杀。这多少也能反映出 在希腊人统治时期 ,巴克特里亚人的影响依然存在。 公元前 141年前后 ,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不仅直接导致了希腊 - 巴克特里亚王国的灭亡 , 同时也揭开了北方和东方的民族进入巴克特里亚的序幕。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 :“丝绸之 路上几乎所有的中亚民族 ,都不断地经历过种族遗传学的改变过程 ,因为他们吸收过新的、首 先是异族的成份 ,或者是自己归属到其他异族中去。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大夏 (即巴克特里 亚———引者注 )居民”。而且 ,“来自东方的与来自西方的一些民族 ,特别是从广阔的中亚各地 来的民族 ,都在这个地区找到了避难所。他们或者作为主人在这里定居下来 ,或者作为移民加 入到现存的社会中去”。③ 巴克特里亚因之也就成为了一个周边民族的“大熔炉”。 根据古希腊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斯特拉波 ( Strabo)的记载 ,灭亡希腊 - 巴克特里亚王国、 进占巴克特里亚的是由“A sii”、“Pasiani”、“Tocharoi”④和“Sacarauli”等游牧部落组成的斯基 泰人四部。他们来自锡尔河北岸 ,其迁徙的原因可能是那里已被强大的“Sacae”人 (即汉文文 献中的“塞种人”)所占据。⑤“Tocharoi”即吐火罗人 ,为原始印欧人 ( Proto - Indo - Europeans) 的一支 ,在四部中其势力可能最大 ,所以他们占据巴克特里亚以后所建立的国家在汉文文献中 被称为“大夏”。⑥ 据研究 ,“大夏 ”为“Tocharoi”的音译。⑦ 这一地区也被后世称为“覩货逻国 故地”或“吐火罗斯坦”。 巴克特里亚的希腊统治者被游牧民族驱逐到兴都库什山以南。进占这一地区的吐火罗等 04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参见 W. W. Tarn, The Greek in B actria and India, Chap ter Ⅲ - Ⅳ, Cambridge, 1951。 参见王治来 :《中亚史纲》,第 79页。 〔德〕克林凯特著、赵崇民译 :《丝绸古道上的文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 1994年 ,第 46—47页。 “Tocharoi”是希腊文的转写形式 ,而“Tochari”以及“Tocharistan”是拉丁文和英文中通用的转写形式 ; Tocharoi和 Tochari 应当对译为当时中文文献中已有的“大夏”或“吐火罗”。“Tukharans”或“Tukharas”则源于古代波斯语和阿拉伯语 ,是日耳曼语如 德文以及斯拉夫语如俄文常用的转写形式 ,拉丁语如英文中也间或有人采用。本文正是在此词出现的不同环境和引文条件下采 用不同的转写形式 ,但是它们的含义却大致相同。“Tocharoi”希腊文中原是具有 "人群 "或 "民族 "属性的词 ,但是张骞以 "大夏 "称 之则已经具有地域的含义 ,并非指人 ,而是指这群人活动的地区。 参见 H. L. Jones( trans. ) , The Geography of S trabo, London, 1916, pp. 259 - 261。 详见王欣 :《吐火罗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2年 ,第 98—106页。 参见余太山 :《塞种史研究》,第 24—51页。目前人们多将西文文献中的“Bactria”译为“大夏”,对此杨建新先生曾加以辨 正 ,见《吐火罗论》,载《西北史地 》, 1986年第 2期。笔者认为这样解释也许更符合事实 :“大夏 ”为“Tocharoi”的音译 ,所指为 “Bactria”地区。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四部则定居下来 ,继希腊人成为这里的统治者 ,并且很快就与当地的居民相融合。《史记 ·大 宛列传》记载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 ,妫水南。其俗土著 ,有城屋 ,与大宛同俗 ”,其民众 多达“百万余”。不过 ,吐火罗人在巴克特里亚的统治十分短暂 ,在公元前 129年张骞到达前 , 该地已被另一支游牧民族大月氏人所征服。大月氏初设王庭于妫水 (即阿姆河 )以北 ,不久便 将统治中心迁至监氏城 ,即巴克特拉 , ①时间大概在西汉后期。② 但大部分大月氏人似乎仍然 活动在阿姆河以北的地区。③ 在大月氏统治时期 ,巴克特里亚东部山区形成了休密翕侯、双靡翕侯、贵霜翕侯、肸顿翕侯 和高附翕侯等五个政权 ,“皆属大月氏 ”。④ 这五翕侯是在原巴克特里亚及希腊人和土著化了 的吐火罗人的基础上建立的 ,其首领亦当为吐火罗人的上层贵族。⑤ 他们共尊大月氏为宗主 国 ,并向其缴纳贡赋。吐火罗人和大月氏人均属印欧人种 ,西方有很多学者认为月氏人就是吐 火罗人 ,但笔者更倾向于认为他们是原始印欧人中的不同族群。⑥ 两者在历史上的关系相当 密切 ,入侵巴克特里亚的吐火罗等四部中可能就有月氏人的成分 ,如“A sii”可能就是月氏人。⑦ 正因为如此 ,大月氏统治者将王庭移至阿姆河南部以后 ,很快便与当地的吐火罗人上层相联 合 ,并借助他们的力量统治大夏全境。 大约在公元 1世纪初 ,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 ( Kujula Kadphises,也作“丘就劫 ”)“攻 灭四翕侯 ,自立为王 ,国号贵霜。侵安息 ,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 ,悉有其国”。⑧ 贵霜王朝 建立后 ,吐火罗人取代大月氏人恢复了对巴克特里亚的统治 ,但在汉文文献中仍称其为大月 氏。对此 ,日本学者羽田亨早已指出 :“此吐火罗族建立的贵霜王朝即西方记录中的 Kushan王 朝 ,著名的伽腻色迦王即此王朝之人。中国也称此王朝为大月氏 ,这是基于大月氏臣畜了大夏 的原因 ,遂也就习惯上用此称大夏人之王朝 ,实际上汉人也知道不应称为大月氏。”⑨对于贵霜 王朝而言 ,“贵霜”( Kushan)一词主要含有政治意义 ,而“吐火罗 ”( Tocharoi)一词主要表明其 民族属性。λυ 由于贵霜王朝常常打着大月氏的旗号活动 ,因此在汉文文献中很少把二者加以 区分 ,而在实际上 ,贵霜王朝的统治集团很可能是由少数进入巴克特里亚的大月氏上层统治者 与当地的吐火罗贵族共同组成的。公元 140年前后 ,“Kaniska”王系取代了丘就却所建属于吐 火罗人的“Kadphises”王系 ,前者很可能属于大月氏贵族。λϖ 两个王系的更替似可视为统治者 内部不同族属集团斗争的结果 ,但其统治境内的居民仍当以土著化了的并融合有其他民族成 分的吐火罗人为主 ,所以经过这场变故后 ,“贵霜”仍作为国号继续沿用 ,这也表明统治集团内 部族属之间的差异已渐趋缩小。 公元 237年 ,贵霜王朝为波斯萨珊王朝 ( Sasanian Dynasty,也作萨桑王朝 )所征服。萨珊王 14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λυλϖ 参见余太山 :《塞种史研究》,第 52—69页。参见杨建新 :《吐火罗论》,载《西北史地》, 1986年第 2期。参见〔苏〕维·维·巴尔托里德著、耿世民译 :《中亚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 , 1981年 ,第 27页。《汉书·西域传》,中华书局校点本 , 1997年。《后汉书·西域传》中以“都密翕侯”替代“高附翕侯”。参见王欣 :《吐火罗史研究》,第 113页。参见王欣 :《丝绸之路上的原始印欧人》,载《西北大学史学丛刊》第二辑 ,三秦出版社 , 1999年 ,第 52—72页。参见 W. W. Tarn, The Greek in B actria and India, pp. 272 - 273。《后汉书》卷八十八 ,中华书局校点本 , 1982年 ,第 2921页。〔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译 :《西域文化史》,新疆人民出版社 , 1981年 ,第 26页。参见〔苏〕Б·Г·加富罗夫著、肖之兴译 :《中亚塔吉克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85年 ,第 76页 ; 〔苏 〕维 ·维 ·巴尔托里德著、耿世民译 :《中亚简史》,第 5页。参见黄靖 :《贵霜帝国的年代体系》,载《中亚学刊》第二辑 ,中华书局 , 1987年 ,第 37—38页。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朝设总督管理巴克特里亚地区 ,其君王大多亦拥有“贵霜王”( Kushanshahr)的头衔。在巴克特 里亚地区被萨珊王朝统治的 100多年的时间里 ,没有迹象表明其民族构成情况发生了大的变 化 ,倒是在公元 4世纪末出现了以大月氏寄多罗 ( Kidara)为首的贵霜王朝的短暂复兴。在寄 多罗统治时期的钱币上出现了“贵霜王 ”的字样 , ①他曾以巴克特里亚为基地 ,越过兴都库什 山 ,“南侵北天竺 ,自乾陀罗以北五国尽役属之”。② 此五国即《魏书 ·西域传 》所记之伽倍国、 折薛莫孙国、钳敦国、弗敌沙国和阎浮谒国 ,皆为原大夏五翕侯故地 ,故寄多罗复兴贵霜王朝的 基础可能主要仍是巴克特里亚的吐火罗人。 三 公元 437年左右 , 哒人从索格狄亚那进占巴克特里亚 ,大月氏寄多罗贵霜王被驱逐 , ③ 贵霜王朝所统治的大部分地区及人民基本被纳入 哒尤姆王国的势力范围。 哒人在进入中 亚初期仍然保持着游牧生活方式 ,即所谓的“居无城郭 ”,“以毡为屋 ,随逐水草 ”; 其统治方式 则为“游军而治”、“受诸国贡献”。④ 这样便出现了 哒势力范围内诸小国林立的局面。正是 在这种背景下 ,巴克特里亚的吐火罗人乘机建国。在汉文文献中便出现了北魏和平五年 (464 年 )“吐呼罗国遣使朝献”⑤的记载。《魏书·西域传》为其立有专传 ,其文云 :“吐呼罗国 ,去代 一万二千里 ,东至范阳国 ,西至悉万斤国 ,中间相去二千里 ; 南至连山 ,不知名 ; 北去波斯国 ,中 间相去一万里。”此时 ,这一地区在原巴克特里亚人的基础上 ,至少已先后融入了希腊人、波斯 人、吐火罗等四部人、大月氏人和 哒人的成分。“吐火罗 ”一词作为民族称谓的意义已经下 降 ,并逐渐取代巴克特里亚 ,日益成为一个地域性的概念。正因为如此 ,在此后东、西方的各种 文献中开始改称这里为吐火罗 (吐呼罗 )国、覩货逻国故地或吐火罗斯坦。 和其他游牧民族统治者最终的归宿一样 , 哒也在公元 550年前后将统治中心移到了拔 底延 ,即吐火罗斯坦的中心城市巴克特拉。⑥ 在成书于唐贞观十年 ( 636年 )的《周书 》中的有 关记载里已不见有吐火罗国之名 ,可能表明寄多罗贵霜灭亡以后吐火罗人所建立的吐火 (呼 ) 罗国随着 哒人的进入而终结。公元 552年 ,强大的突厥汗国在阿尔泰山一带兴起。公元 558年左右 ,西突厥始祖室点密 ( Istam i)与波斯王库萨和一世 ( Khosrau Ⅰ)联兵击灭 哒 ,双方 以阿姆河为界瓜分 哒旧地 ,吐火罗斯坦暂属波斯。⑦ 但至少在公元 568年以前 ,突厥已经从 波斯人手中夺取了这一地区。⑧ 从此 ,吐火罗斯坦的吐火罗人后裔及 哒余部便受制于突厥 , 突厥统治者在此扶植了亲突厥的傀儡政权———吐火罗国和挹怛 ( 哒 )国。《隋书 ·西域传 》 “吐火罗”条云 :“吐火罗国 ,都葱岭西五百里 ,与挹怛杂居。都城方二里 ,胜兵者十万人 ,皆习 战。”同书“挹怛国”条云 :“挹怛国 ,都乌浒水南二百里 ,大月氏之种类也。胜兵者五六千人 ,俗 善战。先时国乱 ,突厥设通设字诘强领其国。”上述记载表明 ,在突厥统治初期 ,吐火罗斯坦的 24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参见〔美〕加文·汉布里主编、吴玉贵译 :《中亚史纲要》,第 73—75页。 《魏书》卷一百二 ,中华书局校点本 , 1984年 ,第 2275页。 参见余太山 :《 哒史研究》,齐鲁书社 , 1986年 ,第 66—75页。 杨衔之撰、范祥雍校注 :《洛阳伽蓝记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 , 1958年 ,第 288页。 《魏书》卷五 ,中华书局校点本 , 1984年 ,第 122页。 参见余太山 :《 哒史研究》,第 138、141页。 同上 ,第 104—107页。法国学者沙畹则认为 哒灭亡的时间在公元 563—567年之间 ,参见〔法 〕沙畹著、冯承钧译 :《西 突厥史料》,中华书局 , 2004年 ,第 200页。 参见〔日〕内田吟风 :《吐火罗 ( Tukhara)国史考》,载〔日〕内田吟风 :《东方学论集》,东京 , 1972年 ,第 100页。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哒人与当地居民已经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在位时 (619—628年 ) ,其长子 度设进驻活国 (即吐火罗斯坦境内 ) , ① 开始直接统治这一地区 ,亦即玄奘所说的“覩货罗国故地”。根据玄奘在《大唐西域记 》中的记 载 ,此时吐火罗斯坦境内诸小国林立 ,“自数百年王族绝嗣 ,酋豪力竟 ,各擅君长 ,依川据险 ,分 为二十七国。虽画野区分 ,总役属突厥 ”。② 除活国外 ,只有忽露摩国、愉漫国“其王奚素突 厥”。此外还有呬摩 罗国 ,“其先强国 ,王 ,释种也。葱岭之西 ,多见臣伏。境邻突厥 ,遂染其 俗 ,又为侵掠 ,自守其境”, ③表明突厥文化已经在当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他诸国虽然“无 大君长”或“无别君长”, ④但应由西突厥的代理人管理。玄奘虽未明言其族属 ,但他们显然应 为本地居民 ,亦即已经土著化了的吐火罗人、月氏人甚至 哒人的后裔。波斯文史料记载 : “吐火罗斯坦是一个多山的美好省份。它的草原上生活着哥逻禄突厥人 ( Khalluckh Turks)。 这里出产马、羊 ,盛产谷物和各种水果。”⑤以上情况说明 ,突厥人已经成为吐火罗斯坦的一个 新的民族成分。不管怎样 ,西突厥统治者在该地被称为“吐火罗叶护 ”,表明其对吐火罗之地 统治的确立 ,也说明吐火罗人在当地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大夏灭亡到唐初这七百余年的时间里 ,阿富汗东北这片被称作覩货罗国故地的土地先 后被大月氏、 哒、波斯、突厥所征服 ,从而使得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就形成了民族纷杂、战乱不 已的局面。但进入这一地区的各个民族大部分都相继融入原来“众可百余万 ”的大夏人之中 当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正因为如此 ,虽然在数百年的时间里 ,吐火罗斯坦的吐火罗人在不同的 时期以不同的面貌出现 ,该地区的民族构成也不断地丰富和变化 ,但吐火罗人的主体地位则没 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无论是汉文文献中的覩货罗国故地或西方文献中的吐火罗斯坦 ,均反映 了吐火罗人历史上在这一地区活动的基本范围及其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正是由于民族融合的 不断深入 ,“吐火罗”作为民族称谓的意义才日益下降 ,并逐渐被后人作为地理上的概念而使 用。伴随着唐中叶以后中亚地区突厥化的全面展开 ,阿富汗东北地区逐渐成为突厥语民族活 动的主要舞台之一 ,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Abstract Northeast Afghanistan was the p lace where ancient ethnos from the east and west met. Apart from the native Bactrians, the ancient ethnos in this region were made up of Greeks, Scythians, Dayuezhi, Persians, Hephthalites and Turks. The change in the region’s geographical names from Bactria to Tocharistan reflects the evolvement of the local ancient ethnos. (王欣 ,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西安 , 710062) 〔责任编辑 :丁克定〕 34 ① ② ③ ④ ⑤ 参见 (唐 )慧立、彦 著 ,孙毓棠、谢方点校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 , 1983年 ,第 31页。 (唐 )玄奘、辩机原著 ,季羡林等校注 :《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 , 1985年 ,第 100页。 同上 ,第 969页。 同上 ,第 962—963页。 V. M inorsky( translated and exp lained) , Hudud al -‘A lam , “The Regions of The W orld”, Second Edition, London, 1970, p. 108.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本文档为【从巴克特里亚到吐火罗斯坦_阿富汗东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变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7869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9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4-12
浏览量: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