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袁行霈文学史笔记+2006

袁行霈文学史笔记+2006

举报
开通vip

袁行霈文学史笔记+2006袁行霈文学史笔记 2006-1-13 08:48 AM 中国文学史概说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学? 把它作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个人护照”。①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

袁行霈文学史笔记+2006
袁行霈文学史笔记 2006-1-13 08:48 AM 中国文学史概说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文学? 把它作为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个人护照”。①通过诗歌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诗歌,寻找诗中的文化、文化中的诗:其实大家回想一下,文学不仅在短短的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琼楼玉宇,逼真地复制了那在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而且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一种生活的韵味,一片奇妙的风光。读盛唐诗人杜甫的诗,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李唐王朝天宝末年,天子昏庸、奸臣挡道、武将好大喜功,屡屡对外开边拓土的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图景,读巴尔扎克的人《人间喜剧》就会想起18世纪末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龌龊生活图景,读80年代初走上文坛的朦胧诗派诗人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同样会想起文革岁月中长大的青年一代,对苦难的承担以及试图透过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信念。诗是需要品味体会,普希金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过去的将变为可爱。这是1825年普希金题在一位16岁少女纪念册上的短诗,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少女早已不是当初的少女,岁月也不再浪漫如白桦林里19世纪的俄罗斯,读这首诗的人也许阅历不同,年龄变化,但无论何种境遇,我们都会感谢生活的赐予,它使我们忍让、宽容、克制并憧憬未来……②文学还能培养我们诗人的才情,哲人的思辩,历史学家的深沉。也许有人说,哲理太枯燥,诗情太虚浮,但是,至少可使我们“澹泊明志”,修身养性。陶渊明一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令人追慕不已。古人尚可“买田数亩,买泉一眼”以安顿自己的心灵,现代人呢?现代人最怕丢失的是财富,而最先丧失的是精神,诗可以使我们在物欲横流,灵魂放逐的年代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一切都推向市场的时候,不要拍卖自己的良知。尽管我们不可能诗意的栖居,但是,对诗意生存的追求,却是人性中永不泯灭的一面。○3王国维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上古的神话、西周的诗经、春秋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汉代的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的 笔记志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领风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这些作品既给我们美的享受,又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研讨之机。琼瑶的《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梅花三弄》主题曲,“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出自金人元好问《摸鱼儿》;《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代杨慎《临江仙》。我讲这些目的,文学是有传承的,今天的发展是在昨天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知识层次、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江郎也有才尽之时,学无止境。(另外,文学也是在永不停歇的流动发展的)讲一个文革遗笑,那个时代毛主席的话(语录)就是圣旨,是人们心中的上帝,老领导领大家学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有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屈指形成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可老领导怎么读呢“天高云淡,……,屈指形成二万六,盘山上高峰。”这时一个小年轻怎么觉得不对劲就举手了,他说“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领导,我有问题”记得中学历史课上老师讲过红军长征历经二万五千里艰难险阻,毛主席怎么写成二万六了呢?老领导没有意识到他的错,振振有辞,从容不迫地说“年轻人,这就是你们的不是了,下句不是”盘山上高峰“吗,既然是盘山而上,自然多走了了一千里。如果说老领导闹得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是与那个特定时代,特定历史背景有关的话,我们今天就应尽量避免或者少制造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当然,我并不需要大家人人都去做博士,但是一个充塞知识的头脑是应该有的(前人成果只不过是我们的必修课,关键要求自己创新)。○4文学是人学:代表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便是通过一些重要人物命运暗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无可挽救的衰败及整个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趋势,如篇首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了曲》更是说尽了人生的虚无,同时将感伤主义推向极至:“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在学习过程中,我只起个磨刀石的作用,给大家提供一个思想的火花点,一个思路,至于修行的好坏还在大家个人的底子和下来的努力,从今天起我将带领大家跨越历史的尘埃烟云,从高文典册、圣经贤传中寻找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二、“中国文学”之美 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接受人类文明洗礼的人类之一,作为四大闻名古国(中、印、埃、希)的唯一幸存者,从最初杂乱的民族形态到今天统一的民族实体,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适应环境的方式和一种族体心理在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弥漫演进、长期积淀,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是我们历史生活的见证,又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鲁迅先生把中国的语言文字概括为三美:①意美以感心(意境之美可使人在心灵上获得感悟审美愉悦,物境、情境、理境、由景起情,由景生情);②音美以感耳:元音占优势→乐音→节奏美,外国人听上去像唱歌,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时,何当……。贺敬之《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榆林,一想到延消水、宝塔山、小米粥,心情还真的蛮激动,可到跟前一看,水也快干了,灰头垢面)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东方红的故乡佳县→白云山;③形美以感目(汉字是东方魔块,方块字,有中心有外围)a.对称合谐美, b.肢体语言美,象形(鹿鼎记、周星弛);c.绘画语言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只要你一看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眼前肯定会浮现出一个阔大、壮美的画面,一句话“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三、学习古典文学方法 1.一定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时代、历史背景中,一分为二评析 屈原:过去:爱国诗人 今天:学术活跃、畅所欲言 有人说: ①屈原是一个奴性十足的诗人,整个《离骚》内容不就是“君主啊,我多么爱你,你为什么不爱我”的个人哀怨、乞怜之作。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艺术品的价值在于时代与艺术感人至深的结合,屈原身后也有许多封建文人,专抒个人哀怨,如汉代模仿骚体的《七谏》、《九叹》等,但却毫无艺术价值,? ②也有人说“骚文炫己”: a.《离骚》一开篇,诗人就先摆家谱,溯先世,说自己与楚王同宗,出身高贵(帝高阳兮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说完世系又说生辰的奇异→嘉名。 b.表白自己品德高尚,理想高洁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能力) ③哀怨说: 李白“哀怨起骚人” 裴子野“若悱恻芳芬,楚骚为之祖” 《离骚》:实质是诗人内心痛苦和心理矛盾双重挤压的忧愤。对“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 怒”的昏庸君王→怨,对“众芳之芜秽”(比喻对亲身培植的人才的变节堕落)的变质后生→痛苦惋惜,对国家人民的灾难→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④怨愤说:(悲愤) 元稹:“骚文作而怨愤之态繁” 白居易:“不悲口无食,不悲身无衣,所悲忠与义,悲甚则哭之(《寄唐生》)。这里的“怨“是忠怨,赤诚进谏不为理解的怨。 《韩诗外传》“忠之道有三:有大忠、有次忠、有下忠,以道覆君而化之(和君主一道成为历史的陈迹),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指出君王的不是)而怨之,下忠也”→在封建腐儒眼中,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是下忠,是“狂狷景行”(班固《离骚序》)(性情正义,不肯同流合污) ⑤现代一些新观点则认为屈原有心理疾患→自恋心态、恋女情结、人妖 a.香草美人《山鬼》《思美人》 b.上天求女(美政理想) *哀高丘之无女(在楚国的高丘下没有可追求的神女) *到青帝住的地方,折取琼枝作佩带,花朵送美女 *求洛水之神:宓妃,美而无礼只好改求 *欲求简狄而无良媒 *欲求有虞国的二姚而又苦于理弱媒拙 屈原的求女,不但追求容貌的美丽动人,而且要求品德的高洁,尤其坚守“媒妁之言”的礼教手续。 2.光读作品还远远不够,“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鲁迅:《题未定草》)这也就是所谓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方法。鲁迅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多次讲到选本、摘句的误人,他举出被选家录取了《归去来辞》《桃花源记》而称之为隐逸诗人之宗的西晋诗人陶渊明,但在全集里却有《闲情赋》那样大胆自白的诗,还有“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之诗。他还举选家只取其碑文的蔡邕,说如果读一读他的《述行赋》“才明白他并非单单的老学究,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在读某作家的作品时,我们绝不能仅从一两声幽深绵长的叹息或意气风发的豪迈中得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 3.在弄清线索的基础上,注重艺术规律的探讨 不能简单了解《诗经》、楚辞、汉赋本身的特点,而是要探讨“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的汉赋在艺术上继承并发展了诗辞的什么东西,而不能仅因汉赋歌功颂德而否定它。要探讨齐梁文学,不能因其写风花雪月而否定它,而应看其对唐诗的繁荣起了什么作用,同样研究宫体诗不能因其反映宫廷生活就否定了它对完善、发展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贡献。过去文学史的缺陷就在于:基本上都是作家、作品的介绍、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缺乏规律性的论述。我们在学这门课时,一定要把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对于国家的盛衰、政令的张弛,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气的变化,文人思想的变化等等,做进一步的探索。尤其是关于世风、士风与文学的关系。例如汉末的清议,魏晋的玄学,六朝文人“无特操”,唐宋文人之兼“儒、释、道”,明人思想之反道学传统等等。 探讨:刘勰曾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朱熹曾说:“大率文章盛,则国家却衰。”(《朱子语类》卷三九《论文上》)赵翼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题遗山诗》) ○1晚周战国:在历史上它是一个它崩乐坏、霸权迭兴、大厦将倾的动荡不安定时期,今天“春秋五霸”,明天“战国七雄”,轮流坐庄,战乱不已,可在思想阵地及文化领域却又是一个大解放、大宽松的时代,学术流派之多,文章之盛,可以说前所未有。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文史通义·诗教上》) 2.及至秦皇统一六国,国家之盛,前所未有,但“秦世不文”。文章之衰,亦前所未有。 [ 本帖最后由 朱哲 于 2005-9-15 13:28 编辑 ] 3.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如唐贞观、开元,都无文章;及韩昌黎、柳河东以文显,而唐之治已不如前矣。”这话是不错的。唐代国势转衰之时,文人多有忧患意识,写出了许多爱国忧民的作品,不仅韩、柳之文如此。国家衰,则政令松驰,思想解放,文章乃盛;反之,国家盛,则法严令具,文化专制,文章乃衰。国家的一盛一衰,政令的一张一弛,与文章的盛衰恰成反比。周、秦两代如此,唐代以后,宋、元、明、清各代,亦大抵如此。这可以说是一条规律。 四、注意问题 (一)文学和文学史: 1.文学史:文学的历史,一个民族情感演变的文字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情感史),作品要立足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的承传、流变、艺术感染力、审美价值,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影响很大,而文学对生活的干预相对次要。 “文学”:借助于语言的形式(或工具)唤起接受者的美感意识,实现个人自由意志,偏重文学创作:○1心境和处境相背离现象。人类需要的五个基本阶段。生存→安全(爱国)→友爱(友谊、爱情)→尊严、荣辱、毁誉。→个人价值。 一般心境高于处境,其次个人价值全面实现 古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创作:灵感,妙笔生花,庄周梦蝶、黄梁一梦;心理不平衡 ○2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广度、深度未必超过史书的记载,所以也未必是全真的历史,但以诗证史,把作品当成研究社会和历史的有用资料,也会得出有价值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史属于史学范畴。 文学史的研究:①社会、政治、经济背景;②创作主体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③作品→核心;④和创作相关的其它学科:考古、社会、宗教、哲学心理。很多古代文学家往往兼而为史学家、哲学家、书画家。先秦诗歌与原始巫术、歌舞密不可分;两汉文学与儒术独尊有很大关系;魏晋南北朝文学不能不关注玄学、佛学;唐代诗歌不能不关注音乐、绘画;研究宋诗……理学、禅学;元明清文学也与当时社会经济变化所带来的新经济环境和新文化气氛相关。 (二)文学发展不平衡 1.文体的不平衡:○1文体的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诗歌、散文商周就形成了,小说到魏晋才初具规模,戏剧宋金时期形成。○2各种文体从萌生→形成→成熟,发展过程的长短也不同,如小说:从远古神话→唐传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赋以形成则很短。 2.朝代的不平衡:总体上,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汉赋、唐诗、宋词,即使在一个朝代之内也不平衡,唐三百年,初唐一百年相对缓慢,经过二三代人的努力才繁荣,而一些小朝廷倒容易异军突起,如梁陈宫体诗,南唐和西蜀词。 3.地域的不平衡:建安文学在邺都;梁陈文学在金陵;河南、山西两地在唐朝涌现的诗人较多;江西在宋;江浙在明清作家最多;岭南文学在近代。另外,不同地域文体也不尽相同。如《楚辞》带有明显的楚地特色,五代词有鲜明的江南特色,杂剧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南戏有突出的南方特色。 (三)互动因素作用使文学永远处于新鲜活水的补充 1.俗与雅:《诗经》中的“国风”本是民歌,经孔子整理,再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变雅了/南朝民歌本产于长江中游市井之间,但却引起了梁陈宫廷文人的兴趣→宫体诗/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雅/宋元戏曲在市井瓦肆中演唱,后经文人参与,有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类高雅精致的作品。 2.文体渗透融合: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妙在内敛(内涵深厚),赋妙在铺陈,但魏晋以后赋吸取诗的特点,出现了抒情小赋→赋的诗化。有关政治教化、出处穷达的用诗,风花雪月、相思离别用词,词只能发泄诗里不能容纳的背面感情,但从苏轼开始以诗为词,周邦彦以赋为词,在词所限定的范围内极尽铺张之能事,辛弃疾的以文为词,词和文的距离也缩小了。小说吸取诗词的地方也很多,唐人传奇中的佳作如《莺莺传》、《李娃传》、《长恨歌传》等无不带有浓厚的诗意。宋代说话一般都有说有唱,那些唱词就是诗。所以,有的小说索性就叫“诗话”、“词话”。 3.复古与革新交替:主要是在诗文领域。魏晋以后文学自觉,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专门就文学通变、继承创新进行了论述。初唐诗人陈子昂的汉魏风骨,中唐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等,都促进了文学的演进。 4.文与道的离合: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儒家政治理想的关系。自汉代儒术独尊后,文与道或离或合,合的有杜甫、韩愈、白居易、陆游;不合的有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明道”、“载道”又与独抒性灵、审美娱乐相碰撞,文学在情与理的对立中发出一种新的声音。 五、学习先秦文学的必备书: 北大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人民文学《中国文学史》(1—4)游国恩 上海古籍《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上中下三编,朱东润 上海复旦大学《中国文学史》(上中下)章培恒 六、文学史的分期 (一)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标准,可把古代文学分为这么四大段 上古到战国文学:这个时期文学基本处于萌芽期,不成熟是其标志 秦汉:三国两晋文学:文学的大发展时期,各种文体相继出现,诗歌、散文、辞赋、乐府、民歌、文学批评,汉(唐)雄风,建安风骨、(魏)晋遗韻 唐宋文学:文学的全面繁荣期,代表唐诗、宋词,当然散文、小说、戏曲也有很多发展 元明清文学:是对以上几个朝代代表性文学的总结 “古代”是一个悠久而漫长的历史阶段,从中国文学发生至封建社会结束,庶几占去了中国文学史十分之九的篇幅,故中国古代文学史习惯上也称之为“中国文学史”,近代文学是“古代“与”现代”之间过渡阶段的文学与现代文学比仍属旧式文学,因而习惯上将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合称“古典文学”。 (二)按史学坐标系把先秦文学划分为 1.三皇五帝时代:(BC 26~22世纪) 传说中的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个时期生产资料公有,劳动是集体行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这也就是儒家经典中称赞的“大同时代”。《礼记·礼运》这样记载: 大道之行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禅让制,无文字,但有文学,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学主要是一些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语句简短,节奏明快,歌、乐、舞三位一体,集体性的口头创作。 2.夏、商、西周奴隶制社会(约前21~前771):大约BC21世纪时,传说夏禹创建了夏朝。 ①夏朝(BC 21~16世纪):奴隶制的开端。主要是生产力发展,导致阶级分化, 禹“传子不传贤”“家天下”正是这种转变的反映。 夏代有无文字,不得而知,文献中记载有关夏代的历史多属传说性质,其诗歌、谣谚和散文可靠的也很少,《尚书?汤誓》引有一首相传是夏桀的民谣:“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反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表达了人民对暴君的不满和反抗,感激激越,声韵铿镪。 ②殷商(约公元前16~11世纪)奴隶制的发展期 成汤灭夏以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奴隶制大国。共传十七代,三十一王,最后一个国王叫纣王,此人在开发我国东南地区上,有一定贡献,但又“好酒淫乐”,“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百姓怨 ,而诸侯有衅者”(《史记?殷本纪》)约在公元前1027前,被周武王姬发推翻。 公元前14世纪文字的发明,在文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从此,开始有初步定型的文字(甲骨文),同时,也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现存《尚书》中《盘庚》等五篇,是比较可信的商代史料(语言古奥艰涩,体现了早期散文的风貌)。 甲骨卜辞是最朴素的散文形式,略具文学的雏形,甲骨卜辞的出现,代表书面文学萌芽,用刀刻、字瘦长,弯角多方笔。 ③西周时期(约前11~前771)青铜器时代的全盛期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的奴隶制大国,其弟周公旦辅佐其子成王执政,为巩固奴隶制立下了功劳,到康王、昭王时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西周二百多年间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井田制较大发展,青铜工具逐渐增多,器物上的铭文记载内容广泛,字数最长的已近500字,为我们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直接史料。 周厉王时“国人暴动”,厉王被流放,出现“共和行政”局面,我国历史有确切年代的记载,始自共和元年(前841)。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国王叫周幽王,昏庸暴虐,人民怨恨,贵族离心,终被申侯和大戎的联合军队所杀,西周亡。 《易经》:是卜辞与《诗经》的过渡。 诗歌和散文是先秦文学的主要样式。 诗歌方面:据《礼记?王制篇》、《汉书?食货志》、何休《公羊传注》等书的记载,周代有采诗的制度,目的“观风俗,知得失”,同时也为了求福佑,敬祖宗,这样以来便产生了《诗经》中大规模祭祀用的颂歌,歌颂祖先功德,如“周颂”“大雅”和“大雅”的大部分作品,此外还有一些农事诗和对外族战争诗及西周末世的讽刺诗。在形式上虽然当不起波澜壮阔,但在整部《诗经》中的气象规模确实是比较壮大的,比之于《易经》,更是一长足进展。 散文:逐渐发展,《尚书》中的《周书》可为代表,它是周初到春秋前期载在简册的散文。 青铜器铭文文体亦与《周书》相近,从大量的西周彝器铭文来看,当时的散文应用范围已相当广泛。 总之,旧石器时代——西周时期、神话、诗歌、散文都已初具规模,为春秋以后我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奴隶制衰落期 分水岭 前476年,是奴隶制和封建制转变时期,周平王东迁洛邑(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春秋开始,从此,历史进入了大动荡大分化时期。这是一个干戈并举,王权式微,战争频繁的时代,小国间的互相构怨,大国对周边小国的鲸吞,改朝换代的王朝战争风起云涌,没有片刻的停息,竞争的结果,同西周初年的“八百诸侯”兼并成为一百七十多个大小侯国,真正主宰这个时代的还当是“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管仲、子产、曹刿、孙武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由于鲁国的一部史书《春秋》记载了这段历史,故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春秋时期。相传《春秋》为孔子编订,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极力礼赞王道,正名定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却是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公元前481年,当孔子看到人们猎获的麒麟(神兽,象征王权祥瑞)喟然长叹:“吾道穷矣!”于是绝笔不再删订《春秋》,他实在没有想到,一部《春秋》却成了王权跌落的伤心史。 诗歌: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由于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乱不息,故反映人民强烈呼声的《诗经》中的“国风”大部分产生于东迁后——春秋中叶,此外还有歌颂鲁僖公的《鲁颂》四篇,宋国祭祀先祖的《商颂》五篇,至此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完全产生了。 散文作品:历史散文:由史官从历史的立场,对那些兴亡盛衰的人类史迹加以记载,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汉书?艺术志》)。 文告体散文:《尚书》:上古之书,从前称“书经”,本是记言的古史,现存《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语言生涩,只是记言的文告,缺乏文采。 编年体历史散文:《春秋》是记事极简单的历史事件编年纲目,类似后代的新闻标题,只有片断记录。 语录体散文:《论语》记言,文字简短,每章叙一事,仅用三数十言,比之《春秋》一言两语的记事,更进了一步。 4.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封建制的初步确立期,政治、外交、军事上的激烈斗争更加升级。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五霸之一),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齐,遂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称雄”的局面,顾炎武《日知录》用“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来描述战国霸权迭兴的复杂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 “士”阶层的出现:奴隶制崩溃,使“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受到冲击,各国贵族出现分化,其中一部分人地位下降,沦落为“士”。同时,由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了,大量奴隶变成了自由的平民,他们中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表现了高度的聪明智慧,构成了“士”的主流。他们是地位不同的知识分子,往往具有某种专门的学识与特长,积极参与政治、外交活动,到处游说诸侯,出谋献策,有的还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主张。他们朝为布衣,暮为卿相,在政治舞台上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 从思想阵地及学术氛围看,春秋战国是一个大解放、大宽松的时代。学术的桎梏被打破了,风气比较自由,思想理论探讨没有受到压制。人们的主观意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步,逐渐采取了与殷商西周不同的价值取向。从春秋末年起,文化逐渐下移,教育慢慢向平民开放。孔子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例,有弟子三千;墨子继起,最先与儒家并称“显学”。“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吕氏春秋·有度》)战国中期以后,讲学从师和著述之风更盛,孟子、庄子、荀子、驺衍、慎到、公孙龙等都是既讲学、又著书。出现了九流十家,即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小说家,另有兵家不在其内。每一家都有大批门人弟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家内部又在不断分化融合成不同的派别和集团。如儒分为八,墨析为三,法家则融法、术、势三派为一。代表各派别的各种哲学、政治和学术思想极为活跃,蓬蓬勃勃,呈现出所谓“百家争鸣”的盛况。他们互相驳难,激烈辩论,唇枪舌剑,自由抒发己见,构成我国学术史上最令后人羡慕的黄金时代,也是我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各种学术派别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记录发表出来,涌现了大批文章和著作,不同体裁风格的各种散文著作都在这块土壤上繁盛起来。 在文学发展史上,有一个明显的事实,那便是早期诗句的衰颓与散文的勃兴,《诗经》之后的三百年,是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胜利的时代,诗歌的声音消沉了,诗坛冷落了,直到战国中后期,才在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在屈原以前,我国诗歌主要是民歌,是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还没有出现把毕生精力和才能完全倾注于诗歌创作的诗人,屈原的楚辞,也是在有了私家著述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作家,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从集体歌唱到个人著述的新纪元。 (三)文学标准:把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初创期:远古——武王灭商,原始歌谣、神话、传说、宗教祭诗 特点:口头性、综合性、集体性、无阶级性 没有独立作家,作品也都和生存密切相关(生存→安全→友爱、亲情→尊严、毁誉→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 2.政治教化时期:周朝初年——汉末 功利化,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被历史刀笔做了整容手术,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混,有一定审美,但不够强烈,《战国策》、屈原的《离骚》已偏向文学色彩。 3.抒情文学时期:建安——南宋 a.文学开始自觉(魏晋……),自我意识增强,摆脱功利,关注人生、生命。 b.技巧意识加强(南朝骈文、唐诗)。 (宋人)立身要谨慎,文章要放荡 4.通俗文学时期:元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瓦肆”、庶民文化发展。 ①话本:说话(白话小说、历史、讲经) ②院本:一种戏剧样式,有表演、舞蹈、宾自、曲词 ③诸宫调:说唱文学,以唱为主,而且是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 ④小说 :民间→民间和文人创作相结合→文人独立创作。三国、水浒(结合)→西游记(有民间艺术但文人独立)→红楼梦(独立)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述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轫期。上古时期的古代神话,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经》,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在创作方法、艺术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 中国诗歌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即文学史所称的诗的原始时代。“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宋书·谢灵运传论》)。远古歌谣如甲骨卜辞、《周易》的筮辞(卦辞和爻辞),以及《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的《弹歌》、《礼记·效特牲》记载的《蜡辞》等,直接反映了初民的现实生活和征服自然的愿望,既言其志,又咏其声,亦动其容,将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成为中国诗歌发轫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古代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或谓起源于宗教,实乃起源于劳动。是远古人类通过想象与幻想,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反映着他们解释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诗经》、《楚辞》及《庄子》等古籍,主要收集在《山海经》之中。有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运用以己观物、感物、情感体验和隐喻、象征等具体形象的思维特征,表现了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以及反抗精神等民族精神,成为中国文学的宝库和土壤。 上古歌谣导引出中国诗歌的最早源头,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前6世纪),即产生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作品的收集,《国语·周语上》有公卿列士“献诗”说,汉人有行人“采诗”说。关于编订,司马迁首倡“孔子删诗”说。实际上,所献、所采的诗歌,是经周王朝的乐官筛选、整理和加工而编定305首,并依据音乐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风”凡160首,有十五国风。“雅”凡105首,有“大雅”31首,“小雅”74首。“颂”凡40首,有“周颂”31首,“鲁颂”4首,“商颂”5首。作者阶层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五百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史诗,叙述了周人自始祖后稷出世直至武王灭商的史迹和传说。“国风”的《七月》、《芣苜》、《十亩之间》,“小雅”的《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的《载芟》、《良耜》等农事诗,反映了周人农业生活的情状。《邶风·新台》、《鄘风·相鼠》、《王风·君子于役》、《魏风》的《伐檀》和《硕鼠》,“小雅”的《北山》、《正月》、《节南山》等社会政治诗,或抒写对生活的愤懑忧伤,或表达对政治的讥讽赞美。《郑风·溱洧》、《邶风·静女》、《陈风·月出》、《秦风·蒹葭》等情爱诗,或大胆直爽,或温文典雅,歌咏美丽多姿的爱情。《卫风·氓》、《邶风·谷风》等弃妇诗,控诉了夫权制的罪恶。从而描绘出一轴周代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 《诗经》以抒情诗为主流,“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善于以简朴的语言,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突出生活侧面,描写具体事物,倾诉心理感受时,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据《诗集传》卷一,“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或直叙其事,如《豳风·七月》,或直接描写,如《郑风·溱洧》,其社会政治诗和情爱诗则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或作修辞意义上的比喻,如《卫风·硕人》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或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和《豳风·鴟枭》。“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或发端,“他物”与“所咏之词”或相关,如《周南·关雎》、《秦风·蒹葭》等烘托氛围,譬喻象征,或不相关如《唐风·山有枢》等只在起韵。这三种手法往往在同一首诗中交互出现。《诗经》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或作平列式,如《邶风·式微》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或作层递式,如《王风·采葛》字词变化而意义、情思亦有添加。《诗经》以四言为主又兼有杂言的诗体形式,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诗经》重理智,斥幻想,政治道德色彩浓厚,是北方史官文化的产物。春秋战国之际,北方地区由于经济 、政治及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诗歌的声音衰退了,散文勃兴了,这就是当时产生的将史学、哲学与文学融为一体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早在殷商时期,随着史官文化的发达,历史散文已经发端,甲骨卜辞即是其最早源头。随着书写用具的渐趋便利和文字的不断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至西周初期,“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殷商、西周保留至今的文献,即《尚书》、《逸周书》等典籍和铭文中的少数篇章。 《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周诰殷盘,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文字虽古奥迂涩,语言技巧却超过甲骨卜辞,且文诰皆单独成篇,影响到先秦历史散文的国别记言体。《逸周书》向来被视作《尚书》的余篇或逸篇,然“观其属辞成章,体制绝不与百篇相似”(黄《逸周书序》),文字表现不同于《尚书》,倒是接近于春秋战国的史家之文。殷、周的青铜器铭文,多记战功、赏赐与颂断,短则数十字,长则数百字,多为散文,间有韵文。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之中,士人或撰作史著,或编纂文献,总结历史,汲取史鉴,遂使历史散文的写作蔚为大观。经过孔子修订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礼义之大宗”(《史记·太史公自序》)。以谨严的书法和微言大义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贬斥邪说,语言准确而简明。开创了先秦历史散文的编年记事体。 阐述《春秋》之经的“《春秋》三传”,即揭示其“微言大义”的今文《公羊传》、《谷梁传》,与配合其记录史事的古文《左传》。编年记事体的《左传》更具史学和文学价值。其作者或谓是鲁国太史左丘明,然颇多疑义,今人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早期,作者为当时的一位儒家学者。其记事起自同于《春秋》,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注重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场面描写生动,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性格神形毕现,外交辞令理富文美,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国别记言体的历史散文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诸国的史实,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以记言为主,间有事件的记录。其言通俗化、口语化,质朴平实,然“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姿放”(崔述《洙泗考信录·余录》),各篇文字风格不尽相同。《战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并六国,为战国、秦汉间人纂集各国史料编辑,经西汉刘向整理遍订,定为今名。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因有“增饰非实”之辞,似不如《左传》、《国语》之信实可靠,然就文学角度视之,其叙述语言摹绘人物,形神毕肖,,其人物语言把握对方心理,善用寓言,引譬设喻,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艺术风格铺张辩丽、夸饰恣肆,标志着先秦历史散文已发展到文质兼具的阶段,直接影响到西汉初年的政论散文和两汉的散体大赋。 《尚书》中的记言文字,已初具说理文的论说因素。春秋战国时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孟子·滕文公下》)。士人聚徒讲学,游说著述,为诸侯出谋划策,遂促成了诸子散文的繁荣。在当时的九流十家中,儒、墨、道、法影响最大,其著述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的语录体,代表作有《老子》、《论语》和《墨子》;战国中期的对话体,代表作有《孟子》和《庄子》;战国后期的论辩体,代表作有《荀子》和《韩非子》。 春秋末至战国初的语录体,源于商周的诏诰语录,如《尚书》中的《汤誓》、《盘庚》诸篇。《老子》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以譬喻说明深刻辨证的哲理。语句简单整齐,或整章用韵,或韵散相间,体现着韵文向散文的过渡状态。《论语》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多精辟的格言警句,间记人物说话时的情境、神态、行止和习惯等,表现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墨子》虽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却不再是三言两语的独白,既倡言立论“三表”,又运用论辩四法,以完整的结构,清晰的层次,围绕着同一个论题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形成了说理文的体制。 战国中期的对话体,源于商周时代的“谏语”和“政论”,如《尚书》中的《无逸》、《洛诰》诸篇。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标志着当时私家著述的开始。对“仁政”、“王道”的主张,《孟子》已不是简单的语录,而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仅详尽地记录孟子的议论,而且具体地记述其对话的场合,问题的提起,辩论的展开,双方的口气和表情,语言精练简约,明白晓畅,不仅标志着古代的散文从章到篇的过渡,而且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庄子》只袭用对话的样式,然其对话的对象,并非历史上、现实中的真实人物,而大多出于虚构,因而实质是一种艺术创作。其所对之话,运用卮言、重言、寓言寓托感受、抒发情感、讽刺人间世,想象意出尘外,虚构怪生笔端,论辩形象恢诡;同时,《庄子》无论“内篇”,还是“外篇”或“杂篇”,论题各不相同,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 战国后期的论辩体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荀子》和《韩非子》是先秦议论文发展的最高阶段。《荀子》之文,无不就某一论题深思明辩,论定是非,必发挥透彻而后已,且长于比喻,丰富多彩,层出不穷。《韩非子》之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条理严密,议论透彻;其寓言多采用历史故事的形式,阐明道理,表达思想。 先秦诸子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作品的审美风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论理方式,丰富多采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当北方的史官文化催生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时候,南方的楚国,尽管也受到中原“圣贤”谱系的影响,其“信鬼而重淫祀”的巫官文化,却培养着楚人浪漫的情思,催生出丰富奇幻的想象,产生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中张汤传中,本指楚地歌谣,后专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新诗体产生的基础是春秋时南北文化交流,题材来源于楚地风俗,形式来源于楚地民歌,语言来源于楚地方言,情调来源于楚歌南风。因而较之《诗经》,诗风铺排,想象丰富,篇幅增长,多用楚语楚声,形成长短不齐、参差变化的“骚体”。由于它“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思《东观余论》),遂形成浓郁的地方色彩。 屈原之作,据《史记》本传、《汉书·艺文志》、《楚辞章句》及古今人的研究,计有《九歌》(11篇)、《离骚》、《天问》、《招魂》及《九章》(9篇)。《九歌》为祭神组曲,所祭天神、地祗、人鬼,既写出神性,又写出人性,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情感之奇异深浓,境界之凄清幽渺,描摹之曼妙清新,造就了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九章》除《桔颂》外,均作于诗人被疏流放之时,思君念国,随事感触,形之于诗,则直抒胸臆,文笔平实凝重。《天问》就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发问,表现了诗人见识的广博,思想的深刻和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招魂》长于铺排描摹,结构精密完美。《离骚》作于诗人被流放江南之时,是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表现进步的政治理想,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高度的爱国激情,借神话传说以驰骋奇幻的想象,用大胆的夸张以宣泄浓烈的激情,把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推向空前的高峰。它引类譬喻,借香草美人以比兴言志,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它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从历史到现实,从人间到仙境,从自然到社会,回环往复,跌宕起伏,形成了雄奇庄严的艺术结构,成为古今罕见的辉煌巨制。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唐勒、景差之作不存,宋玉之作可信者唯《九辩》,所抒写的“贫士失职”之情难与屈原比肩;然刻画细致入微,体式韵散相间,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和叠词,增强了文字的韵律美,尤其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成为屈原艺术的优秀继承者,故文学史上屈宋并称。 “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诗教上》)上古至战国,古代神话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早源头,《诗经》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坚实基础,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成为散文史上的黄金时代,《楚辞》形成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空前高峰。文学特质、体制、创作方法、艺术手法的演进既前无古人,又后启来者,导引着一代代的诗人、作家,激扬出中国三千年文学发展的长河。 第一章        原始文学 ——传说时期的歌谣和上古神话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 自文学艺术产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究竟文学是怎么发生的,历史上却有着种种不同解释: 1.起源于神话: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原始人幼稚的认为文学艺术是上天神灵创造和赐予的,记载我国古代神话的《山海经》一书曾有这样的记载:夏朝的开国君主夏禹的儿子夏后启是一个神通广大的英雄,他曾三次乘飞龙上天,偷偷把天乐《九辩》、《九歌》记下带到人间改作《九招》,在“大穆之野”演奏。从此人间有了文艺作品,有了美妙的歌曲。在古希腊,也有关于文艺女神缪斯的传说:宇庙之王宙斯和“记忆”女神曼摩辛结婚,生了九个神女,这九个神女分别掌管诗歌、音乐、戏剧、舞蹈等等,人间的艺术家、诗人就是得到她们的启示和教导,才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反映了原始人的幼稚思维)。 2.起源于宗教(巫术):西方学者常把原始巫术作为原始宗教的同一体来研究。法国·雷纳克:原始人的活动受魔法的控制,当他们在狞厅的自然面前无能无力时,就产生了用语言来控制自然、支配自然的原始咒语。(巫师载歌载舞手舞足蹈作法)。 3.起源于模仿:主张模仿说的学者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模仿。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著作残编》引自《西方文论选》上卷p4-5,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亚里士多德在其《诗学》中亦说:“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人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 《吕氏春秋·古乐》:“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谿谷之音以歌。” 4.游戏说:十八世纪由德国席勒和斯宾塞首先提出:人类有一种发泄剩余精力的本能,游戏和文艺就是由于这种本能的冲动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主要不同就是动物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谋取食物中,而人有剩余劳动力。事实上,作为单纯的消遣性游戏,也只是在后来才有的,在原始人那里,游戏并非没有功利性质,内容或为战争,或为狩猎、采集,多与社会生活需要相联系,实际上是对劳动过程的一种再体验和训练。当从物质的游戏进入审美的游戏时,就产生了艺术和诗。 普列汉诺夫(俄国人):“澳洲土人的儿童常常玩战争的游戏,而且这种游戏极受成年人的鼓励,因为它锻炼他们作为未来战士的机警和敏捷。”(《论艺术》) 我国古籍《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 尾,,投 足以歌八阕。”说明歌舞产生于游戏,“操牛尾”就是以牛尾作舞具,“投足”即用脚踏在打拍子,“八阕”是指八支曲目,内容包括了歌咏祖先功德,祈求五谷丰登,掌握农牧生产主动权等。 5.心灵表现说: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表现自己感情的需求,高兴了就笑,痛苦了就哭,发泄情感于形(体)语(言)、声(音)就产生了诗、乐、舞。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给艺术下的定义就是:“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艺术论》) 以上五种说法,虽然都接触到文学艺术产生过程中的某些现象,但它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过多地强调了人的主观意识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因而都未能对文学艺术的起源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是唯心的。 6.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① 劳动是艺术发生的前提: 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不是水中的鱼、山上的猴,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a.长期劳动,促进了筋肉、韧带、骨胳等人体器官的成熟,特别是锻炼了人的双手的协调和大脑的发达,为思想和语言交流,准备了条件。B.劳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感受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可供交流的基础及物质保障,渐渐地一种作为人类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应运而生。 ② 劳动是文艺的直接起源,艺术是劳动的延伸: 最初的文艺,是因袭着劳动呼声的样式而出现的。关于这,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曾很明白地说: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了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符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 这里的“杭育杭育”,既是劳动呼声,又是劳动诗歌。它以爽朗有力的音节伴随着劳动的动作使人们在劳动中互相协调,减轻疲劳,是劳动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淮南子·道应训》中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所谓“举重劝力之歌”就是用这种歌来组织劳动,鼓励干劲的意思。《礼记·曲礼》:“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郑玄注:“相,谓送杵(棒槌)声。”舂米时随着杵子的节奏唱的歌。不管是“杭育歌”,“举重劝力的邪许”,还是“相”都表明了诗歌从劳动中产生。它的出现,是为劳动服务的。(又服务于劳动) 然而,这种有声无义的韵律,只是诗歌的雏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只有当思维和语言达到了能够作为人类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的工具时,这时在带有节奏的呼声中添上一些抒发自己感受的语言,便成为有意义的诗歌了。如《吕氏春秋·音初篇》所引《候人歌》:“候人兮猗!”只是在“兮”“猗”的呼声上添了二个词。随着人类语言、思维的不断发展,添加到劳动呼声中的词语越来越丰富,且表意成分越来越明确时,诗歌便由直接与劳动有关→对劳动过程的回忆与幻想→对劳动以外的爱情、友谊的向往→对不合理事物的诅咒。这时,占诗歌主要成份的是有思想内容的语言,而表示劳动呼声的逐渐退居从属地位,但这种呼声却一直保存下来。先秦时代的中国早期文人诗歌,往往带着“兮、猗、些、只”等诗歌专用的语气词,想必是这种呼声的遗迹。 同样与诗歌相关的原始音乐,也是仿效劳动音响而形成,如我国古代的敲击乐器石磬和其它一些弦乐器就是由原始的劳动工具石斧、弓箭的弦索改装的。 原始歌舞亦不例外,它的舞姿和内容更明显地表现出是某种生产动作的模仿或是某一劳动过程的重演。 ③劳动决定了原始文学的特点:诗、乐、舞三位一体。因为劳动呼声、劳动动作、劳动音响是在劳动进行中自然形成的有着共同节奏的“结合体”,彼此是不可分的,由这三者发展演变成的诗歌、舞蹈、音乐在最初也是依着一定节奏结合在一起演唱,例如:上引《吕氏春秋·古乐》所载的葛天氏的歌八阕,在演奏时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牛尾”是道具,“投足”是舞蹈动作,“歌”是音乐,“八阕”是歌的内容,当然有辞。 另据《礼记》原书说:蜡祭时敲着鼓,迎接着巫祝装扮的神,又有《蜡辞》。 在这种最朴素的集体文艺活动中,并没有某种单纯的文学独立存在。 第二节 上古歌谣 原始时代的文学,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当时又没有文字记录,很多作品都在口头传承中被“雨打风吹去”了,正所谓“虞夏之前,遗文未睹”(《宋书·谢灵运》),以后的诗作也多伪托,不可信。但也有一些质朴的歌谣,从思想和形式上看,比较接近原始状态,例: 1.劳动歌谣: a.反映渔猎时代人民制造劳动工具进行打猎的猎歌。 《吴越春秋·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 (古“肉”字)。 意为砍断竹子,做成弹弓,弹出土块,去打野兽。 两字一拍,韵调自然(节奏轻快),不仅概括地写出了制造和使用弹弓的全过程中,而且突出表现了狩猎者对劳动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明原始诗歌是以描写劳动为题材,反映生产斗争的。 b.《易经·归妹·上六》是一首牧歌:描写男女熟练地剪羊毛、拾羊毛的劳动场景。 女承筐,无实;土刲羊,无血。 女的背着筐,但没有重量;男的看起来在割羊,但不见有血。 2.宗教生活中的祭歌和咒语:表现原始人对自然力的敬畏,也表现了先民向自然斗争的意志。《礼记·郊特牲》所载的伊耆氏的《蜡辞》: 伊耆氏:①远古部落名,据说就是神农氏,这是一个首先发明农业的氏族的名称。②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开始了经营农业的时代的名称。 蜡:是古代一种祭礼名称。周代在十二月举行祭百神之礼,称“蜡礼”,蜡礼上所用祭祷辞,即“蜡辞。”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土,返回你的原地;水,流回你那沟里; 昆虫 ,不要兴起; 草木,长到你那沼泽里去! 内容:泥土坍塌,洪水泛滥,水土流失,昆虫成灾,野草丛生,威胁着人类的生活,于是这首短歌以明显命令的口吻,责令土、水、昆虫、草木各归其宿。虽以祝词的面貌出现,实则咒语的作用,希望用咒语去影响神,充分表现了原始人企图控制自然的愿望。 3.写战争结束后人们的复杂感情的:《易经·中孚·六三》 描写因部落冲突而引发的战争歌谣: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写获取敌首后,有的擂鼓示勇,有的坐卧休息,有的因失去亲人哭泣,有的引吭高歌的场面。 4.还有一首反映生活的歌谣《击壤歌》 相传是一首尧时民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歌词大意是:我们伴随着太阳起居,伴随着太阳劳作,自食其力,悠然自得。我们知道,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生产、生活的稳定性、连贯性。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就地取材,就地生产消费,男耕女织,依靠的是天时、地利、劳动来谋求温饱。人们对阴晴雨雪、春夏秋冬的更替比对朝代的兴亡、权力的升降都更为关心,俗话说:“只有百年的乡农,没有百年的官宦。”中国文化的乡土情结决定了中国人平静、安谧、静态、变动幅度较小的生活方式和“重土安迁”的民族心理。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不到迫不得已,人们是不愿离开故乡半步的。汉高祖刘邦在功得意满时,都仍忘不了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而衣锦还乡,即使在现在,特别是解放前的一些老人,他们在即将走向人生的归途时,仍会把告老还乡,魂归故里作为最后选择,这种“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寻根意识,千百
本文档为【袁行霈文学史笔记+2006】,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800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09KB
软件:Word
页数:50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0-04-10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