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代陶评

历代陶评

举报
开通vip

历代陶评南北朝至唐录十则2008-07-24 09:55陶徵士诔 颜延之 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宝;岂其深而好远哉,盖云殊性而已。故无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故已父老尧、禹,锱铢周、汉,而緜世寖远,光灵不属,至使菁华隐没,芳流歇绝,不其惜乎!虽今之作者,人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辍涂殊轨者多矣。岂所以昭末景、泛余波? 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每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

历代陶评
南北朝至唐录十则2008-07-24 09:55陶徵士诔 颜延之 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宝;岂其深而好远哉,盖云殊性而已。故无足而至者,物之藉也;随踵而立者,人之薄也。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故已父老尧、禹,锱铢周、汉,而緜世寖远,光灵不属,至使菁华隐没,芳流歇绝,不其惜乎!虽今之作者,人自为量,而首路同尘,辍涂殊轨者多矣。岂所以昭末景、泛余波? 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学非称师,文取指达。在众不失其寡,处言每见其默。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遂乃解体世纷,结志区外,定迹深栖,于是乎远。灌畦鬻蔬,为供鱼菽之祭;织絇纬萧,以充粮粒之费。心好异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性乐酒德,简弃烦促,就成省旷,殆所谓国爵屏贵、家人忘贫者与?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到。春秋若干,元嘉四年月日,卒于浔阳县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冥默福应,呜呼淑贞。 夫实以诔华,名由谥高,苟允德义,贵贱何筭焉。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谥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征士。其辞曰: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岂伊时遘,曷云世及。嗟乎若士,望古遥集,韬此洪族,蔑彼名级。睦亲之行,至自非敦,然诺之信,重于布言。廉深简絜,贞夷粹温,和而能峻,博而不繁。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于此,两非默置。岂若夫子,因心违事,畏荣好古,薄身厚志。世霸虚礼,州壤推风,孝惟义养,道必怀邦。人之秉彝,不隘不恭,爵同下士,禄等上农。度量难钧,进退可限,长卿弃官,稚宾自免。子之悟之,何悟之辩,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适非心,汲流旧巘,葺宇家林。晨烟暮霭,春煦秋阴,陈书辍卷,置酒弦琴。居备勤俭,躬兼贫病,人否其忧,子然其命。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纠纆斡流,冥漠报施,孰云与仁,实疑明智。谓天盖高,胡諐斯义,履信曷凭,思顺何置。年在中身,疢维痁疾,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傃幽告终,怀和长毕。呜呼哀哉! 敬述靖节,式尊遗占,存不愿丰,没无求赡。省讣却赙,轻哀薄敛,遭壤以穿,旋葬而窆。呜呼哀哉!深心追往,远情逐化,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邻舍,宵盘昼憩,非舟非驾。念昔宴私,举觞相诲,独正者危,至方则碍。哲人卷舒,布在前载,取鉴不远,吾规子佩。尔实愀然,中言而发,违众速尤,迕风先蹶。身才非实,荣声有歇,睿音永矣,谁箴余阙。呜呼哀哉!仁焉而终,智焉而毙,黔娄既没,展禽亦逝。其在先生,同尘往世,旌此靖节,加彼康惠。呜呼哀哉! 陶渊明集序 萧统 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齐讴赵女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骑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既乐矣,忧亦随之。何倚伏之难量,亦庆吊之相及。智者贤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贪士,竞之若泄尾闾。玉之在山,以见珍而终破;兰之生谷,虽无人而自芳。故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或货海东之药草,或纺江南之落毛。譬彼鸳雏,岂竞鸢鸱之肉;犹斯杂县,宁劳文仲之牲!至于子常、宁喜之伦,苏秦、卫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卒如其言,岂不痛哉!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子晋,天下之储,而有洛滨之志。轻之若脱屣,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人乎?是以至人达士,因以晦迹。或怀厘而谒帝,或披褐而负薪,鼓楫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加搜校,粗为区目。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也。 诗品一则 钟嵘 宋徵士陶潜,其源出於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懽言醉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诗品》卷中) 陶集序录 阳休之 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致,栖托仍高。其集先有两本行于世,一本八卷无序,一本六卷并序目,编比颠乱,兼复阙少。萧统所撰八卷,合序目传诔,而少《五孝传》及四八目,然编次有体,次第可寻。余颇赏潜文,以为三本不同,恐终致忘失。今录统所阙,并序目等,合为一帙十卷,以遗好事君子。 文章篇(节录) 颜之推 刘孝绰当时既有重名,无所与让;唯服谢朓,常以谢诗置几案间,动静辄讽味。简文爱陶渊明文,亦复如此。(《颜氏家训》卷上) 立命篇(节录) 王通 或问陶元亮,子曰:“放人也。归去来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传则几于闭关也。” (《文中子中说》卷九) 文选六臣注一则 李善等 刘良曰:“潜詩晋所作者,皆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年号,入宋所作者,但题甲子而已。意者耻事二姓,故以异之。” 与魏居士书(节录) 王维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云:"扣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坐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忍终身惭耶?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口其后之累也。 送王秀才序(节录) 韩愈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邪?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 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氏子操觚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麴 糵之托而昏冥之逃邪?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 与元九书(节录) 白居易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诗骚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故河梁之句止于伤别,泽畔之吟归于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于时主义始缺矣。晋宋已还,得者盖寡。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江、鲍之流又狭于此。如梁鸿《五噫》之伦者,百无一二。于时六义寝微矣,陵夷矣。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宋代上录三十一则2008-07-24 15:05送刁桐庐序(节选) 徐铉 陶彭泽古之逸民也,犹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是知清真之才,高尚其事,唯安民利物可以易其志,仁之业也。 省心录一则 林逋 陶渊明无功德以及人,而名节与功臣、义士等,何耶?盖颜子以退为进,宁武子遇不可及之徒欤。 论陶一则 思悦 文选五臣注云:“渊明诗,晋所作者,皆题年号,入宋所作者,但题甲子而已。意者耻事二姓,故以异之。”思悦考渊明诗有题甲子者,始庚子距丙辰,凡十七年间,只九首耳,皆晋安帝时所作也。中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作》,此年秋乃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即解印绶,赋《归去来兮》。后一十六年庚申,晋禅宋,恭帝元熙二年也。岂容晋未禅宋前二十年,辄耻事二姓,所作诗但题甲子,以自取异哉!矧诗中又无标晋年号者,其所题甲子盖偶记一时之事耳。后 人类而次之,亦非渊明本意。世之好事者,多尚旧说,今因详校,故书于第三卷首,以明五臣之失,且袪来者之惑。 书陶集后 思悦 梁锺记室嵘评先生之诗,为古今诗人隐逸之宗。今观其风致孤迈,蹈厉淳源,又非晋、宋间作者所能造也。昭明太子旧所篡录,且传写寖讹,复多脱落。后人虽加综辑,未曾见其完正。愚尝采拾众本,以事雠校,诗赋传记赞述杂文,凡一百五十有一首,洎《四八目》上下二篇,重条理编次为一十卷。近永嘉周仲章太守枉驾东岭,示以本朝宋丞相刊定之本,于疑缺处,甚有所补。其阳仆射《序录》,宋丞相《私记》,存于正集外,以见前后记录之不同也。时皇宋治平三年五月望日,思悦书。 东坡题跋十七则 苏轼 书渊明述史章后 渊明作《述史》九章,《夷齐》、《箕子》盖有感而云。去之五百余载,吾犹知其意也。 书渊明归去来序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词》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证。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小见粟也邪。马后见大练,乃以为异物。晋惠帝问饥民何不食肉糜。细思之,皆一理也。聊为好事者一笑。 书渊明饮酒诗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此渊明《饮酒》诗也。正饮酒中,不知何缘记得此许多事。元丰五年三月三日,子瞻与客饮酒,客令书此诗,因题其后。 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题渊明诗二首 陶靖节云:“平畴返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无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聊独进,杯尽 壶自倾。日入群动息,飞鸟趋林鸣。啸傲东窗下,聊复得此生。”靖节以无事自 适为得此生,则凡役于物者,非失此生耶? 题渊明咏二疏诗 此渊明《咏二疏》也。渊明未尝出,二疏既出而知返,其志一也。或以谓既 出返,如从病得愈,其味胜于初不病,此惑者颠倒见耳。 题渊明饮酒诗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近见新开韩、柳集多所刊定,失真者多矣。 论文 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浙大论文封面下载 选 舟中读《文选》,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齐、梁文字衰陋,萧统尤为卑弱,如李陵五言皆伪。今日观渊明集,可喜者甚多,而独取数篇。渊明作《闲情赋》,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原所陈何异?而统大讥之,此小儿强作解事也。 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则不及,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 录陶渊明诗 “清晨闻扣门,倒裳自往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 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 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谁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此诗叔弼爱 之,予亦爱之。予尝有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故并录之。 书渊明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侵晨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 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 衣之故而犯所愧者多矣。元佑九年正月十六日,李端叔、王几仁、孙子发皆在。 东坡记。 书渊明乞食诗后 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此大类丐者口颊也。哀哉!哀哉!非独余哀 之,举世莫不哀之也。饥寒常在身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 穷也。 书渊明饮酒诗后 《饮酒》诗云:“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宝不过躯,躯化则宝已矣。 人言靖节不知道,吾不信也。 书渊明诗二首 孔文举云:“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事矣。”此语甚得酒中趣。及见渊明云:“偶有佳酒,无夕不倾,顾影独尽,悠然复醉。”便觉文举多事矣。 陶诗云:“但恐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此未醉时说也,若已醉,何暇忧误 哉!然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此最名言。张安道饮酒初不言盏数,少时与刘潜、 石曼卿饮,但言当饮几日而已。欧公盛年时,能饮百盏,然常为安道所困。圣俞 亦能饮百许盏,然醉后高叉手而语弥温谨。此亦知其所不足而勉之,非善饮者。 善饮者,澹然与平时无少异也。若仆者,又何其不能饮,饮一盏而醉,醉中味与 数君无异,亦所羡尔。 书渊明东方有一士诗后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苦无此比,常有 好容颜。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青松夹路生,白云宿{⺮詹}端。知我故来意, 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此东方一 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绍 圣二年二月十一日,东坡居士饮醉食饱,默坐思无邪斋,兀然如睡,既觉,写渊 明诗一首,示儿子过。 书渊明酬刘柴桑诗 自夏历秋,毒热七八十日不解,炮灼理极,意谓不复有清凉时。今日忽凄风 微雨,遂御夹衣,顾念兹岁,屈指可尽。陶彭泽云:“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此言真可为惕然也。 书李简夫诗集后 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刘陶说 苏轼 刘伯伦常以锸自随,曰:“死即埋我。”苏子曰:”伯伦非达者也,棺椁衣衾,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死则已矣,何必更埋!“ 陶渊明作《无弦琴》诗云:“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苏子曰:”渊明非达者也。五音六律,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无琴可也,何独弦乎?“ 与苏辙书 苏轼 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其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解疑 黄庭坚 昔陶渊明为彭泽令,遣一力助其子之耕耘,告之曰:”此亦人子也,善遇之。“此所谓临人而有父母之心者也。夫临人而无父母之心,是岂人也哉! 书陶渊明《责子》诗后 黄庭坚 观渊明此诗,想见其人,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以愁叹见于诗耳。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书意可诗后 黄庭坚 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而不使语俗,此庾开府所长也;然有意为诗也。至于渊明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虽然,巧于斧斤者多疑其拙,窘于检括者辄病其放。孔子曰:"宁武子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渊明之拙与放,岂可为不知者道哉! 王俭论(节录) 秦观 宋初受命,陶潜自以祖侃、晋世宰辅耻复屈身,授劾而归,躬耕于浔阳之野。其所著书,自义熙以前,题晋年号。永初以后,但称甲子而已。 论陶一则 张耒 陶元亮虽嗜酒,家贫不能常饮酒,而况必饮美酒乎?其所与饮,多田野樵渔之人,班坐林间,所以奉身而悦口腹者,盖略矣。白乐天亦嗜酒,其家酿黄醅者,盖善酒 也。又每饮酒,必有丝竹僮妓之奉。洛阳山水风物甲天下,其所与游,如裴度、刘禹锡之徒,皆一时名士也。夫欲为元亮,则窘陋而难安;欲为乐天,则备足而难 成。吴德仁居二人之间,真率仅似陶,而奉养略如白,其放达则并有之,岂非贤者。 《后山诗话》三则 陈师道 鲍照之诗,华而不弱。陶渊明之诗,切于事情,但不文耳。 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耳。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学杜无成,不失为功;无韩之才与陶之妙,而学其诗,终为白乐天耳。 右丞、苏州,皆学于陶,正得其自在。 宋代中录四十八则2008-07-25 10:43遁斋闲览一则 范正敏 王荆公在金陵作诗,多用渊明诗中事,至有四韵诗全使渊明者。且言其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云云,有诗人以来无此句也。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 懒真子一则 马永卿 渊明之为县令,盖谓贫尔,非为酒也。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盖欲得公田之利,以为三径闲居之资用尔,非谓旋创田园也。旧本云:公田之利过足为润,后人以其好酒,遂有公田种秫之说。且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此非种秫时也。故凡本传所载,与《归去来辞序》不同者,当以序为正。 龟山语录一则 杨时 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也。 蔡宽夫诗话四则 蔡启 陶诗异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其闲远自得之意,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俗本多以见字为望字,若尔,便有褰裳濡足之态矣。乃知一字之误,害理有如是者。渊明集世既多本,校之不胜其异。有一字而数十字不同者,不可概举。若“只鸡招近局”,或以局为属,虽于理似不通,然恐是当时语。“我土日以广”,或以土为志,于义亦两通,未甚相远。若此等类,纵误不过一字之失,如见与望,则并其全篇佳意败之。此校书者不可不谨也。 唐诗人之宗陶者 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者,惟韦苏州、白乐天,尝有效其体之作。而乐天去之亦自远甚。大和后,风格顿衰,不特不知渊明而已。然薛能、郑谷乃皆自言师陶渊明。能诗云:“李白终无敌,陶公固不刊。”谷诗云:“爱日满阶看古集,只应《陶集》是吾师。” 诗重自然 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晚唐诸人议论虽浅俚,然亦有暗合者,但不能守之耳。所谓“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者,使所见果到此,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有何不可为?惟徒能言之,此禅家所谓语到而实无见处也。 子厚乐天渊明诗 子厚之贬,其忧悲憔悴之叹,发于诗者,特为酸楚。闵己伤志,固君子所不免,然亦何至是!卒以愤死,未为达理也。乐天既退闲,放荡物外,若真能脱屣轩冕者;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未尝不着此意,是岂真能忘之者哉!亦力胜之耳。惟渊明则不然,观其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观三人之诗,以意逆志,人岂难见!以是论贤不肖之实,亦何可欺乎! 冷斋夜话一则 惠洪 东坡尝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曰:“霭霭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知悟,而俗人亦谓之佳。如曰:“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又曰:“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又曰:“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皆如寒乞相,一览便尽。初如秀整,熟视无神气,以其字露也。东坡作对则不然,如曰:山中老宿依然在,桉上《楞严》已不看“之类,更无龃龉之态。细味对甚的而字不露,此其得渊明遗意耳。 文录一则 唐庚 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及观陶元亮诗云:“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便觉唐人费力。如《桃源记》言“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见造语之简妙。盖晋人工造语,而元亮其尤也。 潜溪诗眼一则 范温 渊明出处 东坡《和贫士诗》云:“夷齐耻周粟,高歌诵虞轩。禄产彼何人?能致绮与园。古来避世士,死灰或余烟。末路益可羞,朱墨手自研。渊明初亦仕,弦歌本诚言。不乐乃径归,视世嗟独贤。”此诗言夷齐自信其去,虽武王周召不能挽之使留,若四皓自信其进,虽禄产之聘亦为之出。盖古人无心于功名,信道而进退,举天下万世之是非,不能回夺。伯夷之非武王,绮园之从禄产,自合为世所笑,不当有名,偶然圣贤辨论之于后,乃信于天下,非其始望。故其名之傅,如死灰之余烟也。后世君子,既不能以道进退,又不能忘世俗之毁誉,多作文以自明其出处,如《答客难》、《解嘲》之类皆是也,故曰“朱墨手自研”。韩退之亦云:“朱丹自磨研。”若“渊明初亦仕,弦歌本诚言”,盖无心于名,虽晋末亦仕,合于绮园之出。其去也亦不待以微罪行,“不乐乃径归”,合于夷齐之去。其事虽小,其不为功名累其进退,盖相似。使其易地,未必不迫踪二子也。东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非如昔人称渊明以退为高耳。故又发明如此。 论陶二则 韩驹 以《渊明传》及诗考之,自庚子岁始作建威参军,由参军为彭泽令,遂弃官归,是岁乙巳,凡为吏者六岁,故云‘畴昔居上京,六载去还归。’然渊明乙巳岁三月尚为参军,十一月去彭泽,而云‘家贫耕植不足自给’,何也?传言:‘渊明以郡遣督邮至,即日解印绶去。’而渊明《自序》以程氏妹丧去奔武昌。余观此士,既以违己交病,又愧役于口腹,意不欲仕久矣,及因妹丧即去,盖其孝友如此。世人但以不屈于州县吏为高,故以因督邮而去。此士识时委命,其意固有在矣,岂一督邮能为之去就哉?躬耕乞食,且犹不耻,而耻屈于督邮,必不然矣。 陈述古《题述酒诗后》云:‘意不可解,恐其读异书所为也。’余反复之,见‘山阳旧国’之句,盖用山阳公事,疑是义熙以后有所感而作也,故有‘流泪抱中叹,平王去旧京’之语,渊明忠义如此。今人或谓渊明所题甲子,不必皆义熙后,此亦岂足论渊明哉!唯其高举远蹈,不受世纷,而至于躬耕乞食,其忠义亦足见矣。 论陶一则 曾纮 余尝评陶公诗,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冠冕也。 苕溪渔隐丛话三则 胡仔 苕溪渔隐曰:“钟嵘评渊明诗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余谓陋哉斯言,岂足以尽之!不若萧统云:‘渊明文章不群,词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此言尽之矣。” 苕溪渔隐曰:“《止酒诗》云:‘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余尝反复味之,然后知渊明之用意,非独止酒,而于此四者,皆欲止之。故坐止于树荫之下;则广厦华居,吾何羡焉?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声利,我何趋焉?好味止于噉园葬;则五鼎方丈,我何欲焉?大欢止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我何乐焉?在彼者难求,而在此者易为也。渊明固穷守道,安于丘园,畴肯以此易彼乎?” 苕溪渔隐曰:“渊明自作挽辞,秦太虚亦效之。余谓渊明之辞了达,太虚之辞哀怨。(俱见后集卷三) 石林诗话一则 叶梦得 魏晋间人诗,大抵专攻一体,如侍宴、从军之类。故后来相与祖习者,亦但因所长而取之耳。谢灵运拟邺中七子与江淹杂拟是也。梁钟嵘作诗品,皆云:某人诗出于某,人亦以此为然。论陶渊明,乃以为出应璩。此语不知其所据。应璩诗不多见,惟文选载其百一诗一篇,所谓“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者,与陶诗了不相类。五臣注引文章录云:曹爽多违法度,璩作诗以刺在位,若百分有补于一者。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适,顾区区在位者,何足累其心哉!且此老何尝有意欲以诗自名,而追取一人而模仿之?此乃当时文士与进取而争长者所为。何期此老之浅!盖嵘之陋也。 西清诗话一则 蔡絛 渊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诗家视渊明,犹孔门祖伯夷也。其集屡经诸儒手校,然有《问来使篇》,世盖未见,独南唐与晁文元家二本有之,诗云:”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李太白《浔阳感秋诗》:”陶令归去来,田家酒应熟。“其取诸此云。 翠微堂记(节录) 汪藻 山林之乐,士大夫知其可乐者多矣,而莫能有。其有焉者,率樵夫野叟川居谷汲之人,而又不知其所以为乐。惟高人逸士,自甘於寂寞之滨, 长往而不顾者,为足以得之。然自汉以来,士之遁迹求志者,不可胜数,其能甘心丘壑,使后世闻之,翛然想念其处者,亦无几人。岂方寄味无味,自适其适,而不 暇以语世耶?至陶渊明、谢康乐、王摩诘之徒,始穷探极讨,尽山水之趣,纳万境于胸中。凡林霏空翠之过乎目,泉声鸟哢之属乎耳,风云雾雨,纵横合散於冲融杳蔼 之间,而有感於吾心者,皆取之以为诗酒之用。盖方其自得於言意之表也,虽宇宙之大,终古之逺,其间治乱兴废,是非得失,变幻万方,日陈于前者,皆不足以累吾 之眞。故古人有贵於山水之乐者如此,岂与夫槁项黄馘、欺世眩俗者,同年而语哉! 信州郑固道侍郎寓屋记(节录) 汪藻 谓是身为蘧庐者,其谁不知?而世独称渊明为千载人者,以渊明不但知之而已也。独不见昔人有攀琅琊之柳泫然流涕者乎?有记平泉之 草木而与子孙为誓者乎?是二人者,虽贤否不同,然皆一世之豪,而非智不足以知之者也。一为物之所移,而其愚遂至於如此。人之度量岂不相逺哉?故渊明之方出 也,不以田园将芜为忧;其既归也,不以松菊犹存为喜。视物聚散如浮云之过前,初未尝往来於胸中,盖知夫物我之皆寓也,此其所以为渊明,而为吾固道之欣慕 欤! 北窗炙輠录四则 施德操 人见渊明自放于田园诗酒中,谓是一疏懒人耳,不知其平生学道至苦,故其诗曰:"凄凄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越,去来何依依。因植孤生松,敛翼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系身已得所,千载真相违。"其苦心可知,既有会意处,便一时放下。 正夫曰:"人言陶渊明隐,渊明何尝隐,正是出耳。" 正夫尝论杜子美、陶渊明诗云:"子美读尽天下书,识尽万物理,天地造化,古今事物,盘礴郁结于胸中,浩乎无不载,遇事一触,则发之于诗。渊明随其所见,指 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故余常有诗云:"子美学古陶,万卷郁含蓄。遇事时一麾,百怪森动目。渊明淡无事,空洞抚便腹。物色入眼 来,指点诗句足。彼直发其藏,义但随所瞩。二老诗中雄,同人不同曲。"盖发于正夫之论也。 渊明诗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时达摩未西来,渊明早会禅。此正夫云。 彦周诗话一则 许顗 彭泽《归去来辞》云:“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此老悟道处。若人能用此两句,出处有余裕也。 竹坡诗话一则 周紫芝 士大夫学渊明作诗,往往故为平淡之语,而不知渊明制作之妙,已在其中矣。如《读山海经》云“亭亭明玕照,落落清瑶流”,岂无雕琢之功?盖明玕谓竹,清瑶谓水,与所谓“红皱檐晒瓦,黄团系门衡”者异矣。 能改斋漫录一则 吴曾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盖用嵇叔夜《琴赋》云:“背长林,翳华芝。临清流,赋新诗。” 岁寒堂诗话二则 张戒 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而极于杜子美;以押韵为工,始于韩退之,而极于苏、黄。然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岂专意于詠物者。……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詠田园,而后人詠田园之句,虽极工巧,终莫能及。 韵有不可及者,曹子建是也。味有不可及者,渊明是也。才力有不可及者,李太白、韩退之是也。意气有不可及者,杜子美是也。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钟嵘《诗品》以古诗第一,子建次之,此论诚然。……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虽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 扪蝨新话四则 陈善 文章以气韵为主,气韵不足,虽有词藻,要非佳作也。乍读渊明诗,颇似枯淡,久久有味。东坡晚年酷好之,谓李杜不及也。此无他,韵胜而已。……论者谓子美“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浮沉。”便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气象。予亦谓渊明“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当与《豳风·七月》相表里,此殆难与俗人言也。 予每论诗,以陶渊明、韩、杜诸公皆为韵胜。一日见林倅于径山,夜话及此。林倅曰:“诗有格有韵,故自不同。如渊明诗是其格高,谢灵运池塘春草之句乃其韵胜也。格高似梅花,韵胜似海棠花。”予时听之,矍然若有所悟。自此读诗顿进,便觉两眼如月,尽见古人旨趣。然恐前辈或有所未闻。 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际,无意于山,而景与意会,此渊明得意处也。而老杜亦曰:“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予爱其意度闲雅不减渊明,而语句雄键过之。每咏此二诗便觉当时清景尽在目前,而二公写之笔端殆若天成,兹为可贵。 山谷尝谓:白乐天、柳子厚俱效陶渊明作诗,而惟柳子厚诗为近。然以予观之,子厚语近而气不近,乐天气近而语不近,子厚气凄怆,乐天语散缓,虽各得其一,要于渊明诗未能尽似也。东坡亦尝和陶诗百余篇,自谓不甚愧渊明,然坡诗语亦微伤巧,不若陶诗体合自然也。要知渊明诗,须观江文通《杂体诗》中拟渊明作者,方是逼真。 韵语阳秋五则 葛立方 陶潜、谢脁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老杜云“陶谢不枝语,《风》《骚》共推激。紫燕自超诣,翠驳谁剪剔”是也。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组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如此则陶、谢不足进矣。 东坡拈出陶渊明谈理之诗,前后有三:一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曰 “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三曰“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皆以为知道之言。盖摛章绘句,嘲弄风月,虽工亦何补。若睹道者,出语自然超诣,非常人能蹈其轨辙也。山谷尝跋渊明诗卷云:“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及绵历世事,如决定无所用智。”又尝论云:“谢康乐、庾义城之诗,炉锤之功,不遗余力,然未能窥彭泽数仞之墙者,二子有意于俗人赞毁其工拙,渊明直寄焉。”持是以论渊明诗,亦可以见其关键也。 世人论渊明自永初以后,不称年号,只称甲子,与思悦所论不同。观渊明《读史》九章,其间皆有深意。其尤章章者,如《夷齐》《箕子》《鲁二儒》三篇。《夷齐》云:“天人革命,绝景穷居。正风美俗,爰感懦夫。”《箕子》云:“去乡之感,犹有迟迟。矧伊代谢,触物皆非。”《鲁二儒》云:“易代随时,迷变则愚。介介老人,时为正夫。”由是观之,则渊明委身穷巷,甘黔娄之贫而不自悔者,岂非以耻事二姓而然邪! 陶渊明《命子篇》则曰:“夙兴夜寐,愿尔之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其《责子篇》则曰:“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告俨等疏》则曰:“鲍叔管仲,同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而况同父之人哉!”则渊明之子未必贤也。故杜子美论之曰:“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然子美于诸子,亦未为忘情者。子美《遣兴诗》云:“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又《忆幼子诗》云:“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得家书》云:“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元日示宗武》云:“汝啼吾手战。”观此数诗,于诸子钟情尤甚于渊明矣。山谷乃云:“杜子美困于三蜀,盖为不知者诟病,以为拙于生事,又往往讥宗武失学,故寄之渊明尔。俗人不知,便为讥病。”所谓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也。 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宗,达磨西来方有之,陶渊明时未有也。观其自祭文,则曰:“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其拟挽词,则曰:“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其作《饮酒诗》,则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形影神》三篇,皆寓意高远,盖第一达磨也。而老杜乃谓“渊明避俗翁,未必能达道”何邪?东坡谂陶子自祭文云:“出妙语于纩息之余,岂涉生死之流哉?”盖深知渊明者。 西溪丛语一则 姚宽 陶渊明《闲情赋》必有所自,乃出张衡《同声歌》,云:”邂逅承际会,偶得充后房。情好新交接,飂栗若探汤。愿思为莞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容斋随笔四则 洪迈 和归去来 今人好和《归去来辞》,予最敬晁以道所言。其《答李持国书》云:“足下爱渊明所赋《归去来辞》,遂同东坡先生和之,仆所未喻也。建中靖国间,东坡《和归去 来》,初至京师,其门下宾客从而和者数人,皆自谓得意也,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矣。参寥忽以所和篇示予,率同赋,予谢之曰:‘童子无居位,先生无并行, 与吾师共推东坡一人于渊明间可也。’参寥即索其文,袖之出,吴音曰:‘罪过公,悔不先与公话。’‘今辄以厚于参寥者为子言。’昔大宋相公谓陶公《归去来》 是南北文章之绝唱,《五经》之鼓吹。近时绘画《归去来》者,皆作大圣变,和其辞者,如即事遣兴小诗,皆不得正中者也。(卷三) 陶渊明 陶渊明高简闲靖,为晋、宋第一辈人。语其饥则箪瓢屡空,瓶无储粟;其寒则阎褐穿结,絺綌冬 陈;其居则环堵萧然,风日不蔽。穷困之状,可谓至矣。读其《与子俨等疏》云:“恨室无莱妇,抱兹苦心。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管仲、鲍叔,分 财无猜,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然则犹有庶子也。《责子》诗云:“雍、端年十三。”此两人必异母尔。渊明在彭泽,悉令公田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 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其自叙亦云:“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犹望一稔而逝,然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即自免 去职。所谓秫粳,盖未尝得颗粒到口也,悲夫! (卷八) 渊明孤松 渊明诗文率皆纪实,虽寓兴花竹间亦然。归去来辞云:“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旋。”其饮酒诗二十首中一篇云:“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所谓孤松者是已,此意盖以自况也。(《三笔》卷十二) 陶潜去彭泽 《晋书》及《南史》陶潜传皆云:“潜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 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赋归去来以遂其志。”案陶集载此辞,自有序,曰:“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彭泽去家百里,故便求之。及 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自免去职,在官八十余日。”观其语意,乃以妹丧而去,不缘督邮。所谓矫励违己之说,疑必有所属,不欲尽言之耳!词中正喜还家之乐,略不及武昌,自可见也。(《五笔》卷一) 巩溪诗话三则 黄彻 靖节“欢言酌春酒,日莫天无云”,此处畎亩而乐尧舜者也。尧舜之道,即田夫野人所共乐者,惟贤者知之尔。钟嵘但称其“风华清美”,岂直为田家语,其乐而知之,异乎众人共由者,嵘不识也。 渊明非畏枯槁,其所以感叹时化推迁者,盖伤时之急於声利也。杜老非畏乱离,其所以愁愤於干戈盗贼者,盖以王室元元为怀也。俗士何以识之。 世人论渊明,皆以其专事肥遯,初无康济之念,能知其心者寡也。尝求其集,若云:“岁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又有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其自乐田亩,乃卷怀不得已耳。士之出处,未易为世俗言也。 休斋诗话二则 陈知柔 人之为诗,要有野意。盖诗非文不腴,非质不枯,能始腴而终枯,无中边之殊,意味自长。风人以来,得野意者,惟渊明耳。 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甚高,晋宋而下,欲追蹑之不能。汉武帝《秋风词》,尽蹈袭《楚辞》, 未甚敷畅。《归去来》则自出机杼,所谓无首无尾,无终无始,前非歌而后非辞,欲断而复续,将作而遽止,谓洞庭钧天而不淡,谓《霓裳羽衣》而不绮,此其所以 超然乎先秦之世,而与之同轨者也。 宋代下录四十四则(阙一则)2008-07-26 13:33跋渊明集 陆游 吾年十三四岁时,侍先少傅居城南小隐。偶见藤床上有渊明诗,因取读之,欣然会心。日且暮,家人呼食,读诗方乐,至夜卒不就食。今思之,如数日前事也。庆元二年,岁在乙卯,九月二十九日,山阴陆某务观书于三山龟堂,时年七十有一。 二老堂诗话一则 周必大 江州《陶靖节集》末载:“宣和六年,临溪曾紘谓靖节《读山海经》诗,其一篇云‘形夭无千岁,猛志固常在’,疑上下文义不贯,遂按《山海经》有云 ‘刑天,兽名,口衔干戚而舞’,以此句为‘刑天舞干戚’,因笔画相近,五字皆讹。岑穰、晁咏之抚掌称善。”余谓紘说虽善,然靖节此题十三篇,大槩篇指一 事。如前篇终始记夸父,则此篇恐专说精卫衔木填海,无千岁之寿,而猛志常在,化去不悔。若并指刑天,似不相续。又况末句云“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何预干戚之猛邪?后见周紫芝《竹坡诗话》第一巻,复袭紘意以为已说,皆误矣。 西溪先生和陶诗序(节录) 杨万里 渊明云:“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东坡和云:“鲜鲜霜菊艳,溜溜槽床声。”西溪和云:“境静人亦寂,觞至壶自倾。”则又喟曰:“四者难并之。”叹今古如一丘之貉也。儿跪而请曰:“东坡、西溪之和陶,孰似?“余曰:小儿何用强知许事。渊明之诗 ,春之兰 ,秋之菊 ,松上之风 ,涧下之水也。东坡以烹龙庖凤之手 ,而饮木兰之坠露 ,餐秋菊落英者也。西溪操破琴,鼓断弦,以写松风涧水者也。似与不似,余不得而知也。” 诚斋诗话一则 杨万里 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 朱子语类五则 朱熹 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尧夫辞极卑,道理却密。 陶渊明,古之逸民。 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后人学他平淡,便相去远矣。某后生见人做得诗好,锐意要学,遂将渊明诗平侧用字,一一依他做,到一月后,便解自做。不要他本子,方得作诗之法。 李太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底,如首篇“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缓。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来得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杜子美“暗飞萤自照”,语只是巧,韦苏州云:“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此景色可想,但则是自在说了。因言:“国史补称韦‘为人高洁,鲜食寡欲,所至之处,扫地焚香,闭合而坐。’其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问:比陶如何?曰:“陶却是有力,但语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陶欲有为而不能者也,又好名。韦则自在,其诗直有做不著处,便倒塌了底。晋宋间诗多闲淡,杜工部等诗常忙了。陶云“身有余劳,心有常闲”,乃《礼记》身劳而心闲则为之也。 论陶三则 朱熹 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作诗须从陶、柳门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澹之趣,不免于局促尘埃,无由到古人佳处。 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 楚辞后语一则 朱熹 《归去来辞》者,晋处士陶潜渊明之所作也。潜有高志远识,不能俯仰时俗。尝为彭泽令,督邮行县且至,吏白当束带见之,潜叹曰:“吾安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耶!”即日解印绶去,作此词以见志。后以刘裕将移晋祚,耻事二姓,遂不复仕。宋文帝时,特征不至。卒谥靖节征士。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 杂说一则 吕祖谦 陶靖节诗云:“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今人立于天地之间,甚可愧怍。彼历叙饥冻之状,仅愿免而不可得,乃云“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此意甚平,若近道者;末句云:“且为陶一觞。”却有一任他底气象,便是欠商量处。此等人质高,胸中见得平旷,故能如此,此地步尽不易到。 和张端士初夏诗后记 陈傅良 屈原、贾谊、陶渊明文辞皆喜道孟夏,而悲乐不同,虽所遭之时异,要亦怀抱使然尔。 野客丛书一则 王茂 《漫录》云:渊明《归去来辞》云‘临清流而赋诗’,盖用嵇康《琴赋》中语。仆谓渊明胸次,度越一世,其文章率意而成,不应规效前人之 语,其间意到处,不无与古人暗合,非有意用其语也。倘如《漫录》所言,则‘风飘飘而吹衣’,出於曹孟德;‘泉涓涓而始流’,出於潘安仁。此类不一,何独嵇 康之语哉。 敖器之诗评(节录) 敖陶孙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现。陶彭泽如绛云在霄,舒卷自如。 白石道人诗说一则 姜夔 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 跋黄瀛甫拟陶诗(节录) 真德秀 予闻近世之评诗者曰:‘渊明之辞甚高,而其指则出於庄、老,康节之辞若卑,而其指则源於六经。以余观之,渊明之学,正从经术中来,故形之於诗,有不可掩。 《荣木》之忧,逝川之叹也;《贫士》之咏,箪瓢之乐也。《饮酒》末章曰:‘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秘缝使其淳。’渊明之智及此,是岂玄虚之 士所可望耶?虽其遗宠辱,一得丧,真有旷达之风,细翫其词,时亦悲凉慷慨,非无意世事者。或者徒知义熙以后不著年号,为耻事二姓之验,而不知其眷眷王室, 盖有乃祖长沙公之心,独以力不得为,故肥遯以自绝,食薇饮水之言,衔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顾读者弗之察耳。渊明之志若是,又岂毁彝伦、外名教者可同日语 乎! 费元甫注陶靖节诗序(节录) 魏了翁 称美陶公者曰:荣利不足以易其守也,声味不足以累其眞也,文词不足以溺其志也,然是亦近之,而公之所以悠然自得之趣,则未之深识也。风雅以降,诗人之词,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物观物,而不牵於物,吟咏情性,而不累於情,孰有能如公者乎?有谢康乐之忠,而勇退过之;有阮嗣宗之逹,而不至於放;有元次山之 漫,而不著其迹;此岂小小进退所能闚其际邪?先儒所谓经道之余,因闲观时,因静照物,因时起志,因物寓言,因志发咏,因言成诗,因咏成声,因诗成音者,陶 公有焉。 鹤林玉露五则 罗大经 古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渊明以五字尽之,曰“世短意常多”是也。东坡云“意长日月促”,则倒转陶句尔。 渊明雪诗云:“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结。”只十字而雪之轻虚洁白尽在是矣,后来者莫能加也。 士岂能长守山林,长亲蓑笠,但居市朝轩冕时要使山林蓑笠之念不忘,乃为胜耳。陶渊明《赴镇军参军》诗曰:“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似此胸襟,岂为外荣所点染哉! 渊明诗云:“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此修身俟死之意也,可谓了死生矣。谢溪堂诗云:“渊明从远公,了此一大事。”余谓渊明性资高迈,岂待从远公而后了?况其言曰:“得知千载外,上赖古人书”;又曰:“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则其于六经孔孟之书,固已探其微矣,于了死生乎何有? 陶渊明《神释形影》诗曰:“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着。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我,神自谓也。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以此心之神也;若块然血肉,岂足以并天地哉!末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乃是不以死生祸福动其心,泰然委顺养神之道也。渊明可谓知道之士。 沧浪诗话一则 严羽 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晋以还方有佳句,如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谢灵运"池塘生春草"之类,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 后村诗话三则 刘克庄 四言诗,自曹氏父子、王仲宣、陆士衡后,惟陶公最高。停云、荣木等篇,殆突过建安矣。 陶公如天地间之有醴泉,是惟无出,出则为祥瑞,且饶坡公一人和陶可也。 渊明有《述酒》诗,自注云:‘仪狄造,杜康润色之。’而终篇无一字及酒,山谷谓《述酒》一篇盖阙,此篇多不可解。韩子苍因‘山阳下国’一语,疑是义熙以后 有感而作。至汤伯纪,始反覆详考,以为零陵哀诗。又谓渊明帰田本,避易代之事,而未详明言之,至此主弑国亡,其痛疾深矣,虽不敢言,而亦不可不言,故若是 夫辤之腴也。汤笺出,然后一篇之义明,其间如‘峡中纳遗薰’、‘朱公练九齿’之句,又《咏贫士》云:‘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又云‘昔在黄子亷’,二 事未详出处。子亷之名仅见《三国志*黄盖传》,清贫事无所考,伯纪阙疑,以质於余,余亦不能解。” 艇斋诗话一则 曾季貍 陶渊明诗“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一篇,说得秋意极妙。韩退之《秋怀》“窗前两好树,恻恻鸣不已”一篇亦好,虽不及渊明萧散,然说得秋意出。予每至秋,喜诵此二诗及欧公《秋声赋》。 陶靖节诗集注自序 汤汉 陶公诗精深高妙,测之愈远,不可漫观也。不事异代之节,与子房五世相韩之义同。既不为狙击震动之举,又时无汉祖者可託以行其志,故每寄情於首阳、易水之间。又以《荆轲》继《二疏》、《三良》而发咏,所谓"拊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者,读之亦可以深悲其志也已。平生危行言孙,至《述酒》之作,始直吐忠愤,然犹乱以廋辞。千载之下,读者不省为何语,是此翁所深致意者,迄不得白於後世,尤可以使人增欷而累叹也!余窃窥见其旨,因加笺释,以表暴其心事。及他篇有可以发明者,亦并著之。又按诗中言本志少,说固穷多。夫惟忍於饥寒之苦,而後能存节义之闲,西山之所以有饿夫也。世士贪荣禄,事豪侈,而高谈名义,自方於古人,余未之信也。淳祐初元九月九日,鄱阳汤汉敬书。 杜工部草堂诗话一则 蔡梦弼 横浦张子韶《心传录》曰:“陶渊明辞云:‘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杜子美云:‘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若渊明与子美相易其语,则识者往往以谓子美不及渊明矣。观其云‘云无心’、‘鸟倦飞’,则可知其本意。至於水流而‘心不竞’,云在而‘意俱迟’,则与物初无间断,气更混沦,难轻议也。” 困学纪闻二则 王应麟 陶渊明诗: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又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东坡云:“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求食,饱则具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葛鲁卿为赞,罗端良为记,皆发此意。萧统疵其闲情,杜子美讥其责子,王摩诘议其乞食,何伤于日月乎?《述酒》一篇之意,惟韩子苍知之。 陶靖节之《读山海经》,犹屈子之赋《远游》也。“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悲痛之深,可为流涕。 张史院诗跋(节录) 黄震 陶渊明无志于世,其寄于世也,悠然而澹。 吹剑录一则 俞文豹 渊明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东坡和云:“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夜棹酒中发,不知枕几偏。天明问前路,已渡千银山。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未来宁早记,已往复何言。”韦苏州《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和云:“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杜诗:“小奴缚鸡出市賣,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山谷倣此云:“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宛。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趁渔船。”愚谓陶韦杜三诗结尾,自是诗人造玄入妙处,如机动籁鸣,非思索可到,又岂模仿所能及。近世诗人攻晚唐体,语句轻清而意趣深远,则谓之作家诗,饾饤故事,语涩而旨近,则谓之秀才诗。观应物《全椒诗》,初无一字援引,而超清高远,与坡公所和者不同矣。 诗林广记一则 蔡正孙 黄山谷诗云:“非无车马客,心远境亦静。”其意亦本渊明诗。 爱日斋丛钞二则 叶寘 陶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少陵《东楼》诗:“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暄。”就古语一转,正使事之法。 《羌村》诗或以之比渊明《饮酒》诗中语,然如“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其为闲暇,非少陵所能得者。 碧湖杂记一则 谢枋得 五臣注《文选》谓陶渊明诗自晋义熙以后,皆题甲子。后世因仍其说,独治平中虎丘僧思悦编渊明诗辨其不然,其说曰(见前)。曾裘父《艇斋诗话》亦信其说。然以余考之,元兴二年,桓玄篡位,晋氏不断如缐,得刘裕而始平,改元义熙,自此天下大权尽归刘裕。渊明赋《
本文档为【历代陶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668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15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4-05
浏览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