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烟尘

信息烟尘

举报
开通vip

信息烟尘 信息烟尘(Data(Data(Data (Data Smog)Smog)Smog) Smog) 信息过载,已成为我们的宿命。垃圾短信、无所不在的电视屏,吞噬我们的眼球和精力。 方军突然提到Data Smog,我突然意识到,七年前,David Shenk已经给我打了预防针,我一直 有意无意地使用他的方法来对抗信息爆炸和粗俗文化。《信息烟尘》一书,是我七年前翻译的, 收入江西教育出版社“三思 文库”。时与地,当时都不是该书诞生的好日子。但今天要再版,恐 怕也麻烦。中国出版业的信誉和效率,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了。...

信息烟尘
信息烟尘(Data(Data(Data (Data Smog)Smog)Smog) Smog) 信息过载,已成为我们的宿命。垃圾短信、无所不在的电视屏,吞噬我们的眼球和精力。 方军突然提到Data Smog,我突然意识到,七年前,David Shenk已经给我打了预防针,我一直 有意无意地使用他的方法来对抗信息爆炸和粗俗文化。《信息烟尘》一书,是我七年前翻译的, 收入江西教育出版社“三思 文库”。时与地,当时都不是该书诞生的好日子。但今天要再版,恐 怕也麻烦。中国出版业的信誉和效率,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了。好在我还有电子版,我准备在 此 连续张贴精华片段。我想,作者David Shenk应不会追究所谓的版权。好东西,还是让它更 多的流传。 美国人的技术主义和技术批判,想必是世界上最发达的。除了各种技术狂人,技术乌托邦 狂热,尼尔·波斯特曼、雅格布逊都属于批判和反思技术的一派,Shenk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从写作风格而言,他是《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的路子,只不过没有格拉德威尔那样被“引爆” 而已。研究性报道,值得推崇 的写作思路。 信息烟尘(Data Smog) ――在信息爆炸中求生存 (Surviving the information glut) 左图为英文原版封面 右图为中文翻译版面 Data Smog 戴维•申克/著 David Shenk 信息烟尘黄锫坚 朱付元 何芷江/译 信息烟尘定律集 1.信息,曾经稀缺,并被当成鱼子酱来珍惜;但它现在却跟土豆一样充足,被视作理所当然。 2.硅集成电路的进步比人类基因的进化快得多。 3.计算机既无人性又无同情心。 4.给每个教室安上一台电脑,就跟给每个家庭修建一个发电厂一样。 5.他们推销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信息渴求。 6.专家过多,混乱加剧。 7.每一条充满高强度刺激的道路,都通向时代广场。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电子市政厅使快捷的通讯、低级的决策成为可能。 10.Equifax公司正在监视。 11.当心那些消解了所有复杂成分的故事。 12.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大多数道路都避开了新闻工作者。 13.赛博空间是共和党的天下。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序言 这是一桩非常神奇的事情--我指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而且不光指过去三四年的, 而是历史更久远的、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信息传输越来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世界各地的人 们都从中受益。 不过除了上面这些,我还想加上几句。说到信息,人们会发现,好东西带来的后果往往无 法预料。当输入达到某个程度,收益递减法则就开始起作用了;信息过剩一旦发生,信息就不 再对生活质量有所帮助,反而开始制造生活压力和混乱,甚至无知。如果信息超出人类的承受 能力,它就会破坏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更容易受到侵害,使作为共同体 的我们更缺乏凝聚力。这种状况使大多数人控制生活的能力一点点削弱;但那些已经大权在握 的人其地位却更加稳固了。 我们并不是头一次遇到供应过剩带来的副作用。生活在地球上最发达和最成功国度里的我 们,常常背负着过剩问题造成的心理负担。尽管信息革命创造了诸多奇迹,但 是一股黑压压的 “信息烟尘”已经飘了过来。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将一道来探讨它的害处,我还会提供一些 相应的健康疗法。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醒人们,信息和理解之间有着重要的差别。( 了解固然 重要,了解却不理解则毫无意义。------ -- 方军)本书也想告诉读者,你并不是 唯一的受害者,还有许多人也被信息所淹没,成了信息过载的牺牲品。另外,《信息烟尘》试图 戳穿那些花里 胡哨的商业广告,它们包围(也推动)着信息革命的进展。 为清楚起见,本书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信噪比”,回顾由信息匮乏到信息过剩 的历 史转变过程,审视微技术(microtechnology)和刺激过度是怎样影响人类生理机能的。人类依 其天性到底能够应付多大程度的复杂性和多少数 量的信息?当我们被资料淹没,我们的记忆力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自我认同,会经历怎样的转变呢? 第二部分,“虚拟混乱”,探究那些由信息革命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它们也许尚不明显, 但并非无关紧要。这些后果包括:一个被连续“升级”不断困扰的文化、一股令人讨厌的数 据 洪流、一团不断增长的噪音、学科的过度分化和一种“紧跟时代”(plugged in)的民主――有 人认为这种特性对民主本身是有好处的。 第三部分,“新秩序”,对信息混沌中诞生的新型权力动力学作一番勾勒。对各类阴险人物 和强势产业来说,信息烟尘是他们的乐园,信息过剩并不让人烦恼,反倒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 遇。 第 四部分,“向意义回归”,提出一条解决之道。顺着这条路,我们可以走向一个更加明智 和安宁的世界。除了在政府行为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也指出个人可以采取的 一些措施。通过这 些手段,人们可以从信息中获得力量,而不是在信息中窒息。如果我们能够尽早思考那些关键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性的问题,也许就能拨开迷雾,为一个崭新的信息生 态系统开辟道路。 为避免搬起石头砸自己,本书力求用词简洁、字句经济。而且行文顺序也是线性的,不适 于冲浪。读者必须在一间安静的房子里从头开始,请不要戴耳机。 以下摘自《信息烟尘》第一部分 信躁比。如果分众诞生在美国,看看Shenk会怎么说。 信息烟尘第111 1 定律 信息,曾经稀缺,并被当成鱼子酱来珍惜;但它现在却跟土豆一样充足,被视作理所当然。 音响发烧友对“信噪比”这个词早就耳熟能详了。在工程学术语中,这个词的定义是对一 个声 音系统质量的度量,指所需的声音信号与令人讨厌的渗漏噪音之间的比率。在这个信息时 代 ,“信噪比”也是度量社会健康和稳定程度的一个有效方法。我们接触的 信息中有多少是有 用的,有多少是碍事的?我们的信噪比是多少呢? 我们知道,近年来这个比率在降低,而信息扮演的角色也已经改变:当信息积累得越来越 多时,它就不仅仅是通货了,它也成了污染。 •1971年,普通美国人每天至少成为560条广告讯息的靶子。二十年后,这一数字变成6倍,也 就是每天3,000条讯息。 •在今日的办公室里,平均每个人有60%的时间花在文件处理上。 •从1940年到1980年,美国人均纸张消耗量增加了两倍(从200磅增加到600磅),而从1980 年到1990年又增加了两倍(增加到1,800磅)。 •在80年代,第三级邮件(用来邮寄出版物)的增长率比人口增长率快13倍。 •据说一个典型的业务经理一个星期要看一百万个单词。 •1990年,30,000多个电话销售公司雇佣了1800万美国人,一年的销售额达到4000亿美元。 就让我们把周围这些意想不到的、让人讨厌的东西称作“信息烟尘”吧。这都是一些害人 的垃圾、信息时代的 糟粕。信息烟尘太坏事了,它挤占了空闲时间,阻塞了必需的思考。我们 的谈话、写作,甚至娱乐都被它糟蹋了。它杜绝任何怀疑,把我们变成天真的消费者和小市 民 。 它把我们压榨干了。 信息烟尘指的不仅是那些堆积如山、不请自来的商品目录,也不光是每天送到家里和电子 邮箱里的“罐头肉”。它还包括 我们日常购买的信息,我们渴求的信息――夺人耳目、眼花缭 乱、快速剪接的电视广告和24小时的即时新闻。还有我们需要和不需要的传真,打错的电话, 吃饭时 不期而至的推销,每个月涌进家门的成堆杂志,和只要有点空闲就翻来复去浏览的成打 电视频道。 生命中的空闲时间和生活中的悠闲空间迅速地消 失了。媒介无处不在,这也是我们自讨苦 吃。电视、电话、广播、寻呼机,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现代通讯和导航辅助设施,跟马路和球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鞋一样无所不在――人类走到 哪,各种媒介也跟到哪:火车上、飞机上、汽车上、旅店浴室里 、 人行道边、山间小路上、自行车上、轮船上…… 现在的信息和娱乐已经为我们度身定做了:大屏幕电视镶嵌在体育场里,环绕着剧场舞台; 普通尺寸的电视机吊在酒吧和机场候机大厅的天花板上;小型电视机安装在新型客机的个人座 位前。移动电话中的交谈则为人行道和走廊烘托气氛。而寻呼机和笔记本电脑跟我们回家,也 随我们度假。 在此同时,品尝信息的口味也起了变化。这不再是什么单声道对立体声,也不是什么黑白 对彩色。电视和电脑已经转变成一种眼花缭乱的视觉烧灼器,“音乐电视” (MTV)恰当地称之 为“眼睛糖果”(eye candy)。随着超媒体(hypermedia)、“密度电视”(dense TV)和“画 中画”(split-screens)能在同一时间提供多幅画面,摧残注意力已经成为我们最流行的娱乐方 式了。 最近一段时间里,娱乐包装中的道德堕落时有传闻。但是,我们应该担心的东西,与其说 是信息的内容,还不如说是它的无所不在。关键是要认识到,信息之所以有害,不一定是因为 我们不需要某些信息或者它们缺乏吸引力。 就 以广告为例吧。今天,大多数商业广告从审美角度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每一条广告 单独看来,也没什么危害。不过,从总体上看,它们却蔓延到我们生活的每一 个角落――我们 的上衣、领带、帽子、衬衣和袖口;自行车、长凳、汽车、卡车,甚至网球拍的网格;它们挂 在飞机尾部的条幅上,悬挂在体育比赛和音乐盛会的天 空中;现在以更小的形式出现在网络页 面的边界上;并随软式飞艇飘扬在空中。如今的杂志广告不仅有色彩和文字,还带着香味甚至 声音。 这股烟尘以社论式广告(advertorials)<该词由advertisement和editorial缩合而成,指 常常作为杂志中心插页的正式广告 文字。>和产品定位(product placements)的面貌出现, 居心叵测地模糊了有用内容与商业信息之间的界限,它的密度如此之大,以致你往往无法分辨, 某些人到底是在向你讲述什么 东西,还是在向你推销什么东西。公告场所逐渐成了可供出租的 东西。亚特兰大市的官方经销商乔尔•巴比特(Joel Babbitt)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在城市的人行道、大街、公园 和垃圾车上出租广告空间,他问道 ,“这是不是有点过分?没错,的确有些过分。不过,“布拉 克巴斯特”杯足 球赛(Blockbuster Bowl)也是这么过分;那个坐在板凳上、因戴着‘耐克’ 帽而收入一百万美元的麦克尔•乔丹<美国篮球巨星。>也是这么过分……如果它能为市民带来 收入,这又有什么害处呢?” 几乎每走一步,这些不停倾泻的的刺激都在袭击我们,这到底会给我们的感觉造成什么样 的危害呢?为此仔细寻找一个答案,是身处讯息密集社会的我们能够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而这 也是本书的具体任务。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信息烟尘》第二章 黑色晕眩 …… 在过去几十年里,在刺激过载的研究上取得了最大成就的,恐怕要算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 格朗 (Stanley Milgram)了。1970年他将刺激过载和都市生活压力的问题联系起来。米尔格 朗在他那里程碑般的研究中写道,“正如我们体会到的,都市生活使人们遭 遇到一连串超负荷 的压力,人们也相应地作出一连串改变。”下面是他列出的六种反应: 111 1 .给每次输入分配更少的时间。 222 2 .忽视次要的输入。 333 3 .在某些特定的社会交往中重新划定界限,这样,超负荷的系统就可以在交换中把负担 转移到另一方。 444 4 .遇到未经入册的电话号码、表情不友好等情况,会拒绝接受来访。 555 5 .引入过滤装置以降低输入的密度。 666 6 .形成专门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来吸收输入,以防个人被输入淹没。 米尔格朗关于刺激过载的理论,不仅适用于1970年的都市人,上述的证实表明,它对1997 年的信息烟尘的受害者同样适用。这也意味着,由于城市居民在其日常生活中早已承受了不间 断的、无法逃脱的刺激轰炸,所以他们的生活早已为信息时代的全盛时期做了几十年的预演。 我们的启蒙工具竟然制造了这样的痛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知 识文明的时代,一个 理性的时代,它植根于十六、十七世纪由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开创的科 学追求。传播和交流一直是这一文明的命脉。可就在这个技术勃兴的时代,我们竟然奢侈到 遗 忘了马歇尔•麦克卢汉<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几十年前的教诲:每一项技术都有“服务” (service)效应和“危害” (disservice)效应--给社会带来正面和负面后果。 我们习惯于把技术看作是价值中立的,而且完全受其人类实践者的道德观念支配。不过,尼 尔•波斯特曼在其著作《技术垄断》(Technopoly)中分析道,任何一种新工具,都带着它特定 的“内嵌的意识形态”(embedded ideology)来到我们跟前。我们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的方 式,基本上取决于我们手里正拿着什么样的工具。拿一把锤子,你就会去找钉子;拿一把刀, 你想 的就只是去切什么东西;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形。“一项技术一旦被引入[社会]”,波斯特曼 写道,“它就以自己的手来表达它自己的意思;它被设计 (design)成做什么,它就做什么。我 们的任务就是去弄懂那个设计是什么。”每项技术都有它自己的社会计划--这同样也是麦克卢 汉在他那著名的格言中 要表达的意思:“媒介就是信息”。 狂傲自大的我们还忘记了另一个重要的教训,这教训出自进化论动物学:虽然文化变迁比 生物进化要快得多, 但它无法变更生物进化的步伐。大众动物学家德斯蒙德 •莫里斯 (Desmond Morris)写道,“[对人类来讲],最大的麻烦来自这一事实,即人类文化上的进步速 度,将超出将来的任何基因进化。人类的基因进化将会滞后,人类也将 不断认识到,不论其在 环境适应方面取得怎样的成就,他终究属于裸猿。” 从生理上看,我们还是我们。所以,当我们喜欢把人类视为有适应能力的生物时,事实却 是,受制于结构复杂 性和寿命长短,我们适应环境的生理变化不如其他许多物种迅速。19世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纪,英格兰许多工厂冒出的浓烟,使覆盖在树皮上的白色苔藓灭绝,从而使本来具有很好的 保 护色的白色白桦尺蛾暴露在其鸟类天敌的视野之下,变得极易受到攻击。不过,就在几年之后, 本来比较稀少的来自同一物种的黑色白桦尺蛾变成了多数,于是白 桦尺蛾得救了。最近几年, 随着这个地区工厂的煤烟逐渐减少,树皮又重现浅色,进化之路很快又掉了个头:蛾子又变回 白色的了。 不知是福还是祸,人类的进化没这么快捷:因此,我们恐怕赶不上我们创造的技术的前进 步伐。50,000 年来,人类大脑的结构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可就在本世纪里,它面对的信息却 增长了上千倍。(近几年来,信息的数量和速度一直在以每年百分之百的速度增长。) 我们必须 为此付出代价。 信息烟尘第222 2 定律(恰尔迪尼定律) 硅集成电路的进步比人类基因的进化快得多。 “由于技术的进步比我们的进化要快得多”,心理学家罗伯特•恰尔迪尼(Robert Cialdini) 说 ,“所以,我们处理信息的天生能力,可能会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特有的急剧变化、选择 和挑战。” 心理学研究表明,信息烟尘会引起一大堆病理反应--思维混乱、挫折感、过分自信等等。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信息过载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为了了解更多人对信息过载的个人体 会,我在因特网上作了一个电子调查: Date: Fri, Sep 29, 1995 From:DShenk@aol.com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信息过载的书,想在“技术压力”(technostress)方面作点研究,所以 希望 了解任何与此有关的个人体会。当你面对泛滥成灾的信息时,你有什么反应:精神惶惚、 做恶梦、记忆力下降、焦虑,诸如此类。这些反应我都曾体会过。你呢?如 果也有同样的感受 , 请详细地谈一谈。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收到了来自丹麦、瑞典、德国、英国、加利福尼亚、新泽西、明尼苏 达和科罗拉多的几十封回信: •一个会计师说,她可以在一台电脑上轻松地处理她的所有表单。不过,当面对因特网那无边无 际的世界时,她变得不知所措了。(“我待在那儿,坐在电脑前,整个世界都在我的指尖上,太 多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都麻木了。”) •一个律师说,当他对电脑的迷恋到达巅狂状态时,做过一个可怕的恶梦,梦见自己被困在一个 无边无际的图书馆里。 •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图书管理员说,他知道如何对付堆积如山的资料,不过最近他不得不承认 , 信息供应已超出了他的控制能力。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症状,如记忆力障碍、后背疼痛、视觉模糊和头痛等 等 。“我多次体会到赛博失落(cyber-deprivation)”,一封回信如此说道,作者把自己描述成 一个上网瘾君子,“只有看日后有什么办法了。” 一位工程师告诉我,他在软件调试上耗费了太多时间,所以经常做恶梦,梦见他的大型计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Text Box 海上钢琴师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算机追着他不放。而 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则写道:“就我的体会来讲,信息技术 的扩展速度使我的恐惧和激动同时加剧。离开网络一天,你会心痒能耐;离开网络两天,你 会 产生负罪感;离开网络三天,你就已经置身石器时代了。” 另一封回信则向我透露“计算机工作跟吸毒一样,我不能自拔。” 的确如此,计算机是一台最新、最强大的发动机,它给信息过剩加足马力,使很多人心里 产生一种难以抑制的 冲动。也许和电视机差不多,电脑显示器的扫描速度和频闪效果,会产生 某种催眠和上瘾作用,它长时间占据着人们的注意力。我从个人经验中体会到这一点:计算 机 促使你对它产生一种依恋感,这是一种冲动,一种想要发挥机器的极致效能的冲动,一种想要 更长时间、更快速度地处理数据的疯狂冲动,也就是永不停息地处理 数据。 许多计算机使用者还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即对他们的机器怀有深深的依赖感。他们觉得, 离开计算机,他们几 乎就无所作为了。专门研究“技术压力”的菲利普•尼科尔松 (Philip Nicholson)先生,在他的讲演中多次证实了这一点。他要求每个听者作出一个两难的选择:假 设你必须作出决定,或者放弃你的一根手指,或者今后再也 不使用计算机。尼科尔松报告说, 在调查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放弃一根手指。 马歇尔•麦克卢汉说,技术成了我们身体的延伸。现在我们知道,当这一逻辑被推向极致时 , 会发生什么事情。放弃计算机和截肢是等价的。 …… 在一封来自BTalty@ultranet.com的电子邮件中,作者为其记忆力的衰退抱怨道:“这些 东西我在冲浪时都曾见过,可我却怎么也不记得我是在哪儿看到它们的,它们到底在讲些什么。” 所有置身于信息烟尘中的人都会发现,这样的感觉太熟悉了。我不 由得回想起一位医生的经历 。 许多人向他抱怨患有记忆缺失症,他们怀疑,自己会不会染上了什么可怕的疾病。“这不是早老 性痴呆病的早期症状”,这位医生总结 说 。“而只是因为短时间里涌入大脑的信息太多了,而他 们的大脑无法处理所有的信息。” 我自然也注意到了自己的记忆力出现的问题,而且还和其他人为此事聊过无数次。我们都 想回忆起到底在哪儿 撞见过某条特殊的信息,可总是想不起来。洛杉矶加州大学的记忆专家罗 伯特•比约克(Robert Bjork)解释说,“我们在信息存储上是有些特别,不过在检索上却存在局 限。我们的负担超载了。比如,你记得某个高中朋友的名字。它就在你记忆的某个地 方,不过 你就是找不到它。”他说,使我们的记忆越来越糟的罪魁祸首,是“提示过载”(cue overload)。 要知道,记忆依据特定的提示来存储信息,这些提示是大脑在获得信息时体验到的情境。比如, 你坐在一张摇椅上,借着卧室里的灯光,听着 “奥斯卡•皮特森三重奏”(Oscar Peterson Trio)<加拿大爵士乐组合。>的音乐,阅读The Right Stuff<作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 该书讲述了美国空间计划的早期情况。>。你一边吃着圆白菜和芫荽叶沙拉,一边聊着ESPN< 全称Entertaiment and Sprots Programming Network,娱乐和体育节目电视网。>的节 目。这些事件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在你的脑子里,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想法、图像和观察资料。想到一个组成部 分就会触发其 他部分的回忆。每当回忆起ESPN的节目,旅馆里的情境总会跟着出现。 当情境在信息海洋中逐渐消失时,问题就出现了。现在你恐怕和我一样,基本上以同样的 坐姿,在同一间的屋 子的同一个地点,从同一个屏幕上阅读所有的资料。恐怕你与他人之间的 交流,大部分都在同一把椅子上,通过同一部电话进行。“当众多各不相同的事都与同样的 情 境提示联系在一起时”,比约克解释说,“你会发觉自己很难记住其中的任何一件事。信息过载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使检索变得更加困难。” 我们可以在此作一个试验,以验证比约克所说的“序列连接定律”(List-Link law)。请默 念下面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序列,然后闭上眼睛,把记住的序列背出来。 2H9。 现在,以同样的步骤做第二组测验: 47Q93F。 试试以同样的步骤做第三组吧: 8J3,D67,NVB,WS4,2W9A,11OL。 第四组测验: N4214,NFBC,ZYTV,GFM,85UY,9K1L,459O,IL1,77H,84CV,DWS3, AEB4,EBRK,EAR6,811I。 很明显,当序列变得越来越长,要记住整个序列就越来越难了。不过更重要的是,要记住 序列的任何一个片断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比约克解释道,“一个序列里要记或背的事情越多, 记住它们中任一部分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系统的负担超载了。” 情境的缺失也会影响情感。马歇尔•麦克卢汉早就提醒我们,要注意精神可能会离开肉体, 被加速运转到能够 浮进电子虚空。他称之为“脱离肉体效应”(Discarnate Effect)。“我们自 我加速到一个超出我们生存本能的速度”,多伦多大学“麦克卢汉中心”的研究主任纳尔逊•塔 尔(Nelson Thall)说 。“今天,人们醒悟到,电力技术将人脑加速到一个异乎寻常的速度,而人 的肉体却原地不动。这样形成的鸿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人的大脑被 赋予了能够浮出肉体 、 进入电子虚空的能力,它可以在一瞬间到达任何地方。于是你就不再只是血与肉了。”当我们逐 渐进入虚拟化的生存,那些数万年来为我们的 本性作出规定的生理边界,越来越快地变得过时 了。在虚拟世界里,我们几乎能在任何时候“到达”任何地方。我们的选择不再受到金钱和距 离的限制――仅受时间 的限制。 可是,这种选择过剩也威胁到我们的身份认同,我们的灵魂自我。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 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中,罗伯特•皮尔西格(Robert Pirsig) 为那些遭受到现代社会的生存异化的人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解脱方法:他的处方,是让患者去了 解他们所依赖的技术的工作机制,从而重新与这些技术 相连。他为此辩护道,尽管我们如此“精 致复杂”,可是也需要获得一种与我们所处的世界紧密相连的感觉,而这要以一种原初的方式进 行。不过,即使随便想一 想,也会知道皮尔西格的想法已越来越过时了。随着机器年复一年越 来越复杂,他那重新连接世界的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也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实在令人悲哀,我们创造的世 界如此复杂,这使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少。在“信息-生物学匮乏综合症”的高级 阶段,生活自身渐渐成了一串琢磨不透的魔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只能在剧场的包厢里呆呆地 看着舞台――也许会感到些许愉快,不过却和舞台上发生的事情毫无关系。 Administrator Text Box 娱乐至死 在这一章,Shenk追溯了技术乌托邦在美国的思想源流:万尼瓦尔•布什、德日进。在他看 来,给每个教室安上一台电脑,就跟给每个家庭修建一个发电厂一样。今天看来,这个观点有 些偏激,或者说想象力不够。别说电脑,给每家安一个发电机,不正是分布式发电的设想嘛。 第四章 “新一代的天才”――憧憬着一个技术的乌托邦 …… 除了戴维•萨尔诺夫,我想我还可以把另一个幽灵召唤到今日世界来。我不由得想起了万尼 瓦尔•布什 (Vannevar Bush)。我在想,也许他可以坐在我曼哈顿公寓的桌前,在我那“麦金 托什强力笔记本电脑”(Macintosh Powerbook 180)里摸索前进,从这个窗口进入一个奇妙 而激动人心的虚拟世界――给地球另一端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几分钟后就收到了回信;用关键 词和关键短语在上百万的文本页面中搜索,并随心所欲地进行电子分类和文档编辑。当经历到 这一切时,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太恐怖,太不可思议了:他的预言全都实现了。1945年7月,作为战时“科学研究和开发 局”主任和“曼 哈顿计划”的“超级智囊”主管的布什,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 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可以这么设想”(As We May Think)的文章。文章以惊人的细节展示 了信息技术的未来景观。在八页长的文章中,布什勾勒了缩微胶片、调制解调器、传真机、个 人电脑、硬盘、语音输入 文字处理、还有最重要的――超媒体的概念。他还为未来的办公桌作 了一番设想,他称之为“memex”――一个微型图书馆,里面存放着一个人一生中可能积累 的所有录像和文章,设有瞬时查找相关信息的功能,并能把结果投射到一个内置的显示终端上。 当使用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数据包之间的新路径时,新的电子连接就会形成,使用者可以在今 后借此重新查找原来的路径。 “人的大脑,”他说,“在连接中运行。当它握住一条线索,在思维连接的暗示下,它会迅 速地抓住下一条,这一切都与大脑细胞所负载的某些复杂的路径网络一致……人类不可能用人 工方法来完整地复制这一智力过程,[不过]以连接而不是以索引展开的选择过程,也许 能够实 现机械化。” 布什对技术的作用充满信心,这与美国悠久的技术乐观主义传统是一致的。当美国在二次 大战中达到其成就顶峰时,这种乐观情绪的出现无疑显得颇为合拍。美国的军事技术已经拯救 了西方世界,那么顺着这一思路,现在其民用技术将会迅速提高所有美国人的生活水准。美国 经济若能从战前萧条中恢复起来,技术将起支柱性作用。当时人们并不认为经济恢复是理所当 然的事。 现在已经很难想象了,但至少在1945年,资本主义仍被看作是摇摇欲坠的美国试验。大萧 条仍在记忆中隐 隐作痛,人们对美国未来的经济形势颇为担忧。今天,我们把二战后众所周知 的工业高潮、享乐主义和生育高峰视作理所当然。可如果回溯一下当时的情况,我们就 会发现 , 政治和经济领袖们对未来根本就不抱乐观态度。事实上人们都以为,经济萧条即将来临。 人们也普遍认为,为了防止这场即将到来的经济萎缩,必须发现和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资源。 根据弗雷德里克• 杰克逊•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美国历史学家>的“边疆论点”, 西部未开发土地正在不断缩小,要使经济扩张,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资源去替代土地储备。 1945 年7月,布什为这一宝贵的新资源大胆命名:信息。就在他那篇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面世的同一个月,布什向哈里•杜鲁门总统提交了一份名为 “科学――无尽的边疆”(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这份报告一般译为“科学――无尽的前沿”,Frontier兼有边疆和前 沿的意思。>的报告,建议创建一个“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布什写道,“除了科学进步,其他任何方向的成果都无法保证我国在现代世界中实现繁荣、安全 和人民健康的目标。” 于是,二战后的时代精神――技术乌托邦逐渐显露出来。人们想要知道的,不是信息技术 能不能促进社会进步,而只是这一目标什么时候可以实现。一场惊心动魄、精力充沛、光芒四 射的信息革命上路了。没错,一大堆机器相继出场――影印机、电传打字机、录音磁带、 有线 电视、计算机、传真机、光纤和因特网。布什提到的电子“网络”不就展现在我的面前吗?它 是因特网,即人们常说的万维网的一部分,我可以自由自在地从一 个多媒体页面跳到另一个多 媒体页面,只需敲一敲鼠标,就留下一道独一无二的电子数据路线,把我经历的路径全都记录 下来。 作着这种美梦的还有其他一些梦想家。今天网络冲浪者享受的,不仅是布什那已成现实的 超链接、超媒体的memex,也有法国神学家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在布什同 一时代想象出来的“智力圈”(Noosphere)<指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类意识和智力活动超越生物 圈的较高层次和领域,智力圈将不断发展直至最终取代生物圈。>――世界意识的电子集合体, 还有在更早的时候由科幻小说家H•G•韦尔斯(H. G. Wells)提出的电子“世界大脑”(World Brain)――一个不断改进的权威性的世界知识百科全书。 梦想家们寻求的一切都在眼前。不过我敢肯定,这些梦想家对如今的成果并不会完全满意。 因为除了上面那 些,他们同时也坚信,未来那些不可思议的机器,会把人类生存状况的实质提 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去――“提升人的灵魂”,布什以这样的短语来表达他的憧憬。 “它们 还可能使[人类]真正地创造新记录,在种族经验的智慧方面得以成长,”他写道。与此相似,德 日进把他的智力圈说成是一个网络,一个“物质超越自身的超级组织……意识的解放。”而韦尔 斯则想象出一个“常备的编辑组织”,它“将成为世界上所有聪明人的智力背景。它是鲜活的, 处于不断成长和变化中,世界各 地的创造性思想家会不断修订、扩充和替换它。” 尽管今日的网络非常奇妙,但它仍不是梦想家们憧憬的那些东西。的确,一大堆零散的智 慧迸发出来,在艺术和智力方面有许多新的创造。可旧世界的许多问题同样也涌入了这个新的 空间。和我们的物质邮箱一样,我们的电子邮箱里塞满了小商小贩推销的电子垃圾。以计算机 病毒形式存在的侵犯行为肆无忌惮(这种入侵如此普遍,以致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多种新病毒被 制造出来。)色情材料也四处蔓延。我们最终发现,虚拟世界囊括了物质世界中所有让人倒胃口 的东西。 昨日的技术乌托邦者所梦想的信息工具已经降临人间,不过这些机器并不是他们预言中的 文化万能药。也许知 识调查可以作为这一现象的最好证据。尽管在过去的50年中,教育得到 了大范围的普及(1940年只有38.1%的人读完了高中,而到199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 85.7%),可是这和社会知识的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1990年,民意调查专家安德鲁•科 胡特(Andrew Kohut)在为“时代镜像中心”(Times Mirror Center)的“人民与新闻出版” 撰写的一份调查报告中写道,“在[我们]的所有发现中最具反讽意味的,是信息革命居然造就了 一群如此无知、如此单纯的 人 。” 华盛顿特区的许多人,经常欣喜地提到“见多识广的公民们”之类的话,上面提到的调查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Text Box wikipedia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事实与这种说法直接冲突。几年前,我曾去拜访过“联邦通讯委员会”(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当时的主席詹姆斯•奎洛(James Quello),想要他对那一短 语的新近运用作一番说明。“我想所有人都会同意,我们多半是世界上最有知识的人吧,”他说, “我们拥有众多的新闻和公共事 物报道……公众正变得越来越精明。也许十年或二十年前,你 可以蒙蔽我们,可是现在不行了。” 我告诉奎洛,我的研究似乎表明他的预设有问题。 …… 我又给他读了另一组数据。“在一次对40所不同学校210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我念道―― “大学生?我想,他们的情况会好一点吧?” 但情况并非如此。其中五分之二的人认为,史前期的人类必须防止遭到恐龙的伤害,他们 完全没有想到,在最后一只恐龙和第一个人类出现之间存在6500万年的间隔。 他开始有点坐立不安了。“也许我们需要一个[经过改良]的教育过程,”他说。“教育电视只 有一个问题――它转向了体育和娱乐节目。我不知道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我继续念道。“1986年的题目是,‘就你所知,在二次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是美国的盟国 吗――?’” “啊,我的天哪,”如我所料,他极为担心地说。 “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我们曾经是盟友。” “现在,二次大战,”他说,“我想不管怎样历史课总该教过这些东西吧。” 我决定以一些更新的材料来结束我的谈话。我问他还记不记得,海湾战争期间关于联合国 是不是应该促使科威特变得更民主一些的争论。 当然。他肯定记得那场争论。那是一个大话题。 当那场争论达到顶峰时,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题目是,就你所知,科威特政府体系是民 主的,还是非民主的?” •52%的人不太清楚。 •6%的人认为科威特已经实现民主了。 •只有42%的人知道,科威特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主席对此表示怀疑。“就算你猜,你也多半能猜对啊!有那么多相关的新闻和新闻分析呐,” 他说。“在我看来,只要听一听广播,人们就会懂得更多。” 资料和知识之间的差异、公众可获得的信息和公众理解力之间的差异,多年以来一直困扰 着专家们。公共教育在本世纪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人们认为公众知识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1989年,政治学家埃里克•史密斯(Eric Smith)试图把这种变化记录下来,不过他发现情况并 非如此。所以他写了一本名为《毫无变化的美国选民》(The Unchanging American Voter) 的书*。 *<“美国人对政治知识的无知已被如此详尽地描述过,所以这一事实不再受人关注,”史 密斯的同事斯蒂芬•贝内特(Stephen Bennett)写道。他给美国人在政治知识方面的得分打了 “一个十足的F”。 贝内特总结说,跨越50年时间的知识调查让人如此沮丧,美国人几乎没有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任何提高,而且“这一分析使我们对公众的‘可改良性’深表怀疑,而‘可改良性’是民主政 体的公民理论的要点之一。”> 在信息技术取得一连串突破之后,我们面对这样一群公民:和50年前相比,他们无疑不再 关心,或者不再有 能力来支撑一个健康的代议制民主政治,也许他们退化了。这与技术乌托邦 那激情四溢的许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最多也只能说,我们的先进技术留下了一笔复杂的 社会和政治遗产。 …… 这一传统正光彩夺目地踏步前进,它在今日的疯狂表现,是要在2000年之前把美国所有的 教室连入因特网。比尔•克林顿已经掉进了技术乌托邦的陷阱,还要把其他人一起拖进去。把学 校连入因特网,“我们能够使教育彻底变革”,克林顿许诺。里德•洪特(Reed Hundt),克林顿 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以这样的口吻讲述学校面临的危机:“这个国家还有数千座建筑物 和里面的数百万人,没有电话,没有有线电视,也不可能得到宽带宽服务。他们的名字叫学校。” 根本没有经过任何严肃的讨论,首都华盛顿对计算机化教育的热情就变成了大半个美国的冲动, 这股冲动要在2000年前把这个国家的所有学校圈进网络。 在教室里装电脑,这本是可以理解的。相对来说,这方法成本较低,速度也较快。但问题 是,这根本就不是一种解决方案。有些人执着地想要为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一种迅捷的解决方 案,有些人想要出售一大堆计算机设备,除了这两种人,其他人不会认为电脑进教室是什么 高 明的主意。艾伦•凯(Alan Kay)是个人计算机技术富于传奇色彩的先驱之一,1995年他向国会 表白,“对我来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走进一间电脑化的教室,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在使用电 脑。他们挺高兴的,老师和行政人员挺高兴的,他们的父母也挺高兴的。可是稍微走近一些, 我却发现,这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而且这对小孩的成长也毫无 益处!这种技术就跟零食一 样――尽管逗人喜爱但却毫无营养价值可言。最糟糕的是,这是一种‘载重崇拜’(cargo cult), 好像只要电脑进了课堂,学习气氛就会自动回归教室。” 电脑进教室这一运动的背后有个不曾明说的假设:电脑、电话和有线电视都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工具。这种想法 只是一厢情愿,既没有经过分析论证,也缺乏常识。“我以前认为,技术 能够促进教育,”1996年斯蒂夫•乔布斯说。“我可能是最早给学校送电脑的人,送的电脑也比 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送的都要多。不过我慢慢得出了一个非常自然的结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技 术有可能解决问题……你不会以为,把所有知识塞进光盘就能 解决问题……林肯没有网址,他 父母在一间小木屋里教他学习成长,可他最后不也十分出色吗?历史先例告诉我们,不用技术 我们也能创造出优秀人才。历史也告诉我们,借助技术我们也能制造出非常平庸的人。” 以上这些反对意见,不仅令人高兴地澄清了技术周围的迷雾,也指出了把电脑当教育工具 这一观念的误导作用。智慧的产生,并不仅仅是接触信息就能达到的。难道学习就和跳进一个 信息游泳池一样简单吗?难道学习就和坐在巨大的餐桌前分享信息盛宴一样简单吗?不是这 样 。“教育”(education)(education)(education) (education) 一词出自拉丁文educareeducareeducare educare ,而educareeducareeducare educare 意味着栽培和培育,所以 , 教育要输送价值判断,要提高关键技能,而绝不仅仅是粗糙数据的输入。教育与启蒙相关,而 不仅仅是获取信息。 其实,美国最早的学校在建立之初,其目标从本质上讲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要灌输宗教 和社会价值。“如果周围有孩子没有受到教育,”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美国早期牧师、 作家。>写道,“不要让他们放任自流。让我们采取措施,让他们有可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会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阅读、学会教义问答书、学 习他们唯一的救世主的真理和方法。”即使是今天,所有的学校也有其基础价值体系。虽然大部 分体系并不清楚的表现为宗教形式,却仍然以特定的价值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为依据,如个人自由和私人产权 的重要性。学校肩负着社会功能,把海量信 息塞进教室并不能完成这一任务。数字化的信息管 道不能提升教育质量。 信息烟尘第444 4 定律 给每个教室安上一台电脑,就跟给每个家庭修建一个发电厂一样。 学校是一个苛刻的过滤器,不会把教室的窗户推到世界上去。教师和课本随时将世界上的 绝大部分信息堵在外面,只允许很少一部分信息进入教室。当老师们将这些资料小包编辑整理 并系统化,然后以严密的思路表达出来时,它们就转化为学生们大脑中的知识模块。 可电脑一般是为完全不同的目的而设计的。它的用处,是高速处理和传递巨量信息。它不 是一台过滤器,而是一台水泵。把它当作一个和图书馆一样的资源,它有可能发挥巨大作用。 可正如某些人所说,计算机并非一个天生的教室超级工具。当然这并非否定那些精心设计并 经 过使用检验的教学软件的作用。如果有人宣称,“计算机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教学工具”,那这 是合情合理的。但如果有人坚持认为,光凭能力和速度,强大有力 的高速计算机就注定会彻底 变革教室教育。那么,这样的跳跃无异于让技术乌托邦的狂风把我们通通扫荡。 如果过去的期待和今日的现实之间的差距能给我们一些启发的话,那么,我们肯定不能指 望信息革命会为我们生产出新一代的天才。所以我们不得不用以前的方式促成天才的诞生。我 们必须牢记这一点。 升级换代是厂商之福,消费者之累。所以,Shenk说,他们推销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信 息渴求。但这不也恰恰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升级游戏吗?如果大家都只满足于吃饱喝足, 那经济还能往哪里发展呢?有本书不是叫《奢侈带来富足》吗? 第555 5 章 雷鸟问题和其他“升级”陷阱 雷鸟问题(Thunderbird Problem),是产业界为升级现象的阴暗面起的名字,以此概括过 去几十年中福特公司的雷鸟汽车那众所周知的、折磨人的转变历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雷鸟 (T-bird)最初面市时,是一款外表光鲜且极富冒险精神的迷人车型。可美国汽车工业的本质却 是,不许任何一款车型长盛不衰。所以汽车款式每年都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使消费者感到,要 紧跟潮流就得追求最新款式。 “有计划的产品淘汰”(planned obsolescence)这一战略关注的并不是产品性能的真正 提高,而是肤浅的外观革新。产品质量成了销售压力的牺牲品。渐渐地,当人们不再留意汽车 本身的整体性能时,许多车型最初的魅力和雅致就被人们视而不见了。雷鸟绝不是什么特殊车 型,只是因为很偶然的机会,它才成了这一问题的最佳例证。 K.解释说,软件和硬件的情形也一样。一项产品最初是相当简单而灵巧的,但是为了让消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Underline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费者不断升级,一大串花里胡哨的东西就会年复一年地加上去,直到最初产品的性能和精巧之 处都被稀释殆尽。 当我去拜访迪安――那个在苹果公司工作的朋友时,他对这个问题也非常熟悉。“这和‘麦 金托什’的情形完全一样,”他说。苹果公司每年都要提高机器的性能,在迪安看来,这种举措 把机器的精髓都抹掉了。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最新一款的“强力”笔记本电脑,据称它比我那 已经两岁的机器的功能要强大得多,速度也要快得多。可它被软件拖累过度,所以实际上比我 的机器还要慢得多。 雷鸟问题是这个过剩时代的特有病症。我们升级,因为升级如此容易。当我们热切向往着 下一代神奇产品时,我们却把最初的目的忘掉了。我们拼命地往上堆啊堆,堆啊堆,直到某一 天我们在甲板上装载了满满一大箱廉价无用的珠宝时,才发现船在下沉。 这种毫无理性的事情之所以会继续下去,多半是因为它可以带来惊人的利润。按计划进行 的计算机淘汰过程,每年为程序员、制造商、销售商和公关人员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成。不过 消费者却从来没有从如下经历中获得过收益: [地点:“顶尖”微电脑销售部] 售货员乔:漂亮吧,这家伙? 消费者杰里米:这台机器的配置是多少? 乔:150兆赫主频,1G字节硬盘,内置28.8传真/调制解调器和4速光驱。打折后1,800 美元,今天你就可把它抱回家了。 杰里米:好像还不错,我买了。 乔:好的,你去他们那边交款,然后在右边那个柜台拿机器,大约18个月后我们再见吧。 杰里米:你说什么? 乔: 没错,当你知道可以用几乎同样的价钱买到一台速度快得多、内存也大得多的机器时 , 你就会回来的。这机器还是会正常工作的,不过当你看到办公室里的新家伙时,你就会觉得这 机器实在是太拖沓了。同事们会指着你的机器,说它都快成化石了。此后的某一天,你会听说 自己最喜爱的软件有了新版本,而软件的说明上特别提到,在你那内存不足的机器上它将无法 运行。就在同一时间,20倍速的光驱上市了,你那4速光驱会显得分外凄惨…… 当然,没有哪个售货员在向你兜售商品时会不加修饰地坦白这些事实。但是,在每天发生 的软件和硬件购买活动中,销售者向你暗示的,就正是“产品会被迅速淘汰”。还记得Windows 95吗?当“微软”推出它那让人望眼欲穿的系统升级版时,(在杰伊•莱诺(Jay Leno)<美国喜 剧演员、电视主持人。>和“滚石”乐队的帮助下)他们吸引了如此多的注意力,甚至有些计 算机商店在午夜开门销售第一份软件。只有音像商店在发行某些火爆的流行专辑时才这么做过。 不过Windows 95在1996年到底有多火呢?如果你对这种旧新闻没什么印象,那是因为 “微软”特意安排了这样的效果。毫无疑问,紧跟着这本书的出版,一个新的升级版 ―― Windows 97就会粉墨登场。既然和其他所有公司一样,微软需要从升级中获得它的大部分利 润,那么真正的产品就既不是软件也不是硬件,而是信息渴求。为了让公司在华尔街的短期表 现显得不错,企业间的竞争就变成了竭尽全力说服消费者为升级版掏钱。 Administrator Highlight 信息烟尘第555 5 定律 他们推销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信息渴求。 信息产业的销售目标就是说服消费者,不管他们拥有什么,让他们永不满足。这一招很奏 效。90年代初, IBM发现,人们每隔五年更换一次电脑。到1995年,用户们只要两年就会觉 得他们的机器落伍了。以现在的更新速度来看,估计到2005年,这个国家扔进垃圾桶的电脑将 达到1.5亿台。因此,当我们以为买电脑仅仅是为了它的技术性能时,我们其实是在欺骗自己。 显然,在每一次购买活动的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因素:紧跟潮流,不要落伍。 计算机的“社会性速朽”特征,不只对我这样的电脑狂热者是一个问题。促使我的硬件和 软件每隔几个月就升级一次的那股力量,也是推动你的医疗保险费直线飙升的原因。当技术变 革使相关的每一个产业都加速变化时,那些在软件、硬件“升级”及员工培训上花费的费用也 就被榨取掉了。这些费用几乎成了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 这一章非常精彩:面对竞争,人们凭直觉以为,提高音量是最有效的办法。不过稍微有些 远见就会发现,这样反而加重了问题,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信息烟尘变得越来越浓密,穿越烟 尘的希望却越来越渺茫。音量和粗俗程度,与信息汪洋同时上升。 第888 8 章 “二四效应” 信息过剩与文化的粗俗化 七年级时,在我的家乡怀俄明、俄亥俄,若想让同学们去看一看传单,比如即将到来的面 包促销或学生自治会的会议通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下面的话开头,“性、性、性;喔,终 于引起你注意咯……” 我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个古老的粗俗故事呢?那是因为我曾收到一封陌生的电子邮件,其标 题让我非常气愤,“我找到你的自动提款卡了。”我想我的自动提款卡没有丢失,不过很显然, 我会跳过其他还没打开的电子邮件,想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喔,终于引起你注意咯…… 这封电子邮件和自动提款卡根本就没有关系。“我找到你的自动提款卡了”只是一个噱头, 吸引我在信息汪洋中注意到它。写信者猜想,我通常会收到许多电子邮件,他没错。他想让我 特意留意他的信。为了冲破把我团团围住的信息烟尘,他搬来了震惊战术这一救兵。 那么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每天有数百万人使用这种战术的话,会发生什么事呢?信息过 剩造成
本文档为【信息烟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454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0-03-11
浏览量: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