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举报
开通vip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浅析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进入了新的时期,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背景的论述,阐明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目前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挑战;趋势目录I内容摘要1引言21我国现代企业管理...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浅析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进入了新的时期,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背景的论述,阐明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目前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挑战;趋势目录I内容摘要1引言21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21.1管理理念不科学、规范程度不够21.2管理战略缺乏创新21.3企业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21.4忽视人力资源管理31.5企业文化不贴合实际42我国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42.1知识管理的挑战52.2经济全球化的挑战52.3网络经济的挑战73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73.1强调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重视企业战略管理73.2强调人本管理73.3强调系统化管理思想83.4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趋向多元化、弹性化83.5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现代化技术手段83.6现代企业管理趋向于以顾客满意程度93.7强调民主化,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93.8强调管理人员深入基层103.9现代企业经营趋向多角化和国际化103.10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经营者的作用与素质更为突出103.11识别文化差异、培养文化认同113.12管理本土化,努力达到“双赢”12结论13参考文献引言企业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作为一种独立职能,它一诞生就开始与社会生产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与社会生产同步发展的过程。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看,同样从社会主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转变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企业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企业因为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制定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和准则,就是要求员工在职务行为中按照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相关的规范来统一行动、工作。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一个具体的专业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一些与此专业或职能方面的规范性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或程序,规则性的控制、检查、奖惩等因素组合而成的。在很多场合或环境里,从一个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来讲,企业管理制度主要由编制企业管理制度的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序、管理制度的编制形成过程、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组成的。其中属于规范性的因素有:管理制度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制度的构成等;属于规则性的因素有:构成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的环节、管理制度实施的具体程序、控制管理制度实现或达成期望目标的方法及程序;形成管理制度的过程,完善或修订管理制度的过程,管理制度生效的时间,与其他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1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1管理理念不科学、规范程度不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目标是多重的,无论目标有多少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更多经济效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长远的眼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长远利益的情况,还存在着只重视经济利益对社会利益不重视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了只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进行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企业规模无法扩大的情况,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能力也是非常差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体制和体系下,这样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在现在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企业管理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使得企业未来的发展出现了未知的情况。1.2管理战略缺乏创新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在管理方面出现了缺乏创新的情况。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追求企业规模最大化的情况。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地位形象更加重视产品的数量和企业产值。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的产值就会越高,这也慢慢成为了企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的筹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希望企业能够发展的更好,这样能够帮助政府缓解就业压力,这样就使得企业在管理战略方面出现了逐渐偏离创新的轨道。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创新,这样就使得企业在营销手段上出现了落后的情况,在营销能力方面也是非常有限的。1.3企业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盲目决策和和决策失误的情况,很多的企业领导人员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通常是不进行事前的调查研究的,在决策之前不能指定出可行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在对决策进行讨论的时候,也是存在着对其他人员的意见不重视,在决策的时候依靠自己的检验,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决策出现失误的情况,导致企业承受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1.4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的情况,在经营管理中缺乏长远规划,在人力资源战略方面是不重视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增加企业效益,不愿意对员工综合素质进行培训,这样就使得企业在技能较高的人才方面是非常的缺乏的,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员工的培训体系。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1.5企业文化不贴合实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够逐渐形成企业独特的价值观,但是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经常会出现不切实际的情况。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发展实际,这样能够使企业文化更加能够被员工认同。2我国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2.1知识管理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做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⑵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做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⑶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2.2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地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虽然工作岗位、工作地点不同,但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将直接带来管理费用的下降、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极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则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组织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联盟已成为西方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新形势。过去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你死我活的博弈,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正日益全球化,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趋势。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下,企业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技术上享有优势,网络化又使知识之获取如此便捷低廉,企业间的合作对双方有利。2.3网络经济的挑战网络经济的出现将促使管理产生全方位的变革,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互联网阶段以后,新技术革命对变幻多端的经济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无形中就加速了新理论的诞生;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透视管理领域不难发现,网络经济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这种变革,要求企业的内部组织模式、经营管理理念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⑴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制管理转向外部适应性管理,效率要素不再成为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竞争和合作的边界,另一方面则增大了企业的外部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关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⑵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已从物转向人,再转向知识,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领域。由于其收益递增的适用特征,知识资本比实物资本具有更强的收益性和灵活性。设计合理的知识治理机制,形成基于创新和共享的知识性文化,是提高现代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其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前网络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征。⑶企业组织形态已开始由固定化和显性化转向实时化和虚拟化,物质流不再成为企业组织设计的唯一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距离现场作业成为可能。通过业务外包,“全能型”企业能够蜕变成为只保留较少职能部门的“核心型”企业,从而形成一种共生关系更加明显的新型企业生态群落。因此,增值过程的重整成了企业无法回避的紧迫课题,适应这种需求,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组织结构顺利地实现了扁平化、弹性化和柔性化。而且,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虚拟组织应运而生。3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3.1强调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重视企业战略管理现代企业管理对企业的认识与过去有根本的不同。传统管理理论研究认为企业是一个封闭系统,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则认为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认为企业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生存,企业与其环境相互作用,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外部环境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为了使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社会需要,就要对经营环境进行研究。传统管理理论不重视战略研究,现代企业管理重点由单纯提高生产效率向适应经营环境变化,开始重视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目标不在于维持企业的现状,而是要创造企业的未来。例如日本企业经营的首要目标不是短期利润,他们重视如何扩大市场领域,如何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占有率。为此企业经营目标是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对于公司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价也是看其市场份额的增长程度,新产品在产品系列中所占比重指标的完成程度如何。3.2强调人本管理过去传统企业管理重视“物”的作用,强调财力物力资源,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人本管理,重视“人”的因素。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认为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只有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贡献,才能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企业要为职工提供从事创造性劳动和发展、提高自己的机会和条件。企业对职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发给工资以维持其生存,还要实施训练以提高其技能。现代企业管理从以单个人为中心向以人的集体为中心转化,增强群体意识,研究如何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重视软管理,实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使员工与企业结成一个整体,为企业集体作出贡献。为此,以塑造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成为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3.3强调系统化管理思想现代企业管理强调系统化管理,表现在现代化管理企业的方法均强调系统化全局化思想。实行系统化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看做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有所分工的因素组成的处于运动状态的系统或整体。一个企业要想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不能仅仅个别地考虑其中几个环节或部门,而应同时注意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注意到整个企业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反,传统管理只着眼于局部,着眼于眼前,孤立地看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处理专业管理与综合管理的关系上,往往重视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建设和作用,忽视综合职能管理部门的建设和作用。系统化管理还要求企业经营各环节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全过程管理,改变只注重事后检查处理而忽视事先预防控制的传统观念和作用。3.4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趋向多元化、弹性化由于企业间的规模结构差异越来越大,各个企业的发展方式也不相同,使得企业组织结构趋向多元化,形式多种多样。企业组织机构基本类型可分为职能式、分权式、矩阵式、模拟分权式、系统式五种。大中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都是若干种方式的混合体,如既是职能式,又是分权式或模拟分权式。现代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趋向精干、职责明确,达到管理效率与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协调比例的最优化。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能完成担负任务的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就是最佳的结构。现代企业中还出现了许多弹性化非正式组织,如日本企业中盛行的质量管理小组、自主管理活动等。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企业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减少了企业最高管理者与基层管理者之间的管理层次,企业的传统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企业传统的直线式领导转向网络化管理。3.5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突出趋势就是运用定量手段和信息技术研究企业管理和管理科学,特别是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改变着企业管理很多传统做法与思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信息网络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形成了全球范围的网络,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适应这种新的客观环境。未来企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它的应变能力,取决于它是否能跟上这种外界大环境变化的规模与变化的速度。3.6现代企业管理趋向于以顾客满意程度现代企业管理趋向于以顾客满意程度作为衡量经营管理成败的主要标志,提出了面向顾客的管理原则。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顾客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如今商品日益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市场的主导权也由厂商转到了顾客手里,企业只有当它的产品和服务得到社会承认,得到顾客承认,它才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因此千方百计使顾客对企业及其产品和服务满意,成为现代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985年美国彼得斯和奥斯汀合著的《赢得优势》一书,总结了美国杰出公司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提出了企业管理面向顾客的原则。他们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必须面向市场,而市场首先是顾客,是用户,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堆干巴巴的数字。无论在消费品市场还是在生产资料市场上经营,都要了解顾客,熟悉顾客,替顾客着想,以顾客满意的程度来衡量经营管理的成败。传统的西方管理学将“规模经济”理论奉为经典,认为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是先取得足够大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大规模、大批量生产,达到规模经济的效果。《赢得优势》一书主张进一步细分市场,区别各种顾客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更有针对性、更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比较高的利润。3.7强调民主化,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现代企业强调管理的民主化,注意发挥员工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吸收员工参与企业的部分决策、监督、检查和管理。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使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如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建议制度,初级董事会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使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有提出建议和意见的机会,增强员工自主管理,自我控制的意识。现代企业强调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员工培训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发人力资源正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国策与企业的首要战略。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的总裁就说:“我们公司最宝贵的是人,推销比制造重要,培训比推销更重要。”在选派管理人员时,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思想灵活,不守陈规,有较强的移情能力和应变能力;尊重、平等意识强,能够容忍不同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友好合作;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在多文化环境中受过锻炼的人及懂得对方语言的人。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如对方国家权力距离指数较低,则应选派民主型、关怀型领导;反之,则选派权威型领导。如对方国家不确定性回避指数高,进入该国后首要工作就是树立稳定、专业、规范的企业形象,并制定好各项规章制度;如对方国家不确定性回避指数低,则可以优先考虑市场机会等。3.8强调管理人员深入基层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自由接触职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广泛的、非正式的、公开的信息沟通网络。走动管理不仅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而且极大地促进上下级之间、管理人员与职工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性联系,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成功和发展。所谓“前景管理”的方式在于它不是提出一些数据的具体目标,而是为企业全体员工树立一个既现实又崇高的理想和前景,并提出实现理想的明确办法。它要求管理人员的思想方法从根本上改变,首先承认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乃是它的职工本身。前景管理方式的具体实施,一般通过“使命”、“前景”、“凝聚力”、“制度化”四个步骤。第一步是企业最高领导者拟定一项一致同意的使命,企业通过使命吸引职工树立行为准则。根据使命制订企业的未来目标即前景。企业前景一经制定,必须使职工产生认同感。实行前景管理的最后一步是使之制度化,在任何时候,企业的前景都不能被遗忘或忽视。3.9现代企业经营趋向多角化和国际化现代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多角化和国际化经营日益兴起,在多角化经营过程中,大企业把资本投入到越来越多的经营领域,有的新建大企业更以多角化经营为号召。多角化经营可以通过不同部门的经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可以保持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减少经营的风险性;还可以兼并现成的企业,比投资建立新企业更便宜,风险更小,获利更快。企业国际化经营思想的崛起,成为当代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经营的重要特征,也为发展中国家所重视。早期的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在国外建立推销产品的机构,60年代以后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直接组织生产和销售。3.10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经营者的作用与素质更为突出企业经营者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其品质、学识、能力、经验对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今,企业的兴衰成败与企业经营者本身素质的紧密关系更受到广大企业的确认。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即认为,企业的成败关键在于其领导核心——经理集团。凡是先进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有一个高素质、能力强的企业经理集团。相反,落后的企业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在于领导不得力,缺乏能进行有效管理的领导层。随着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幻无常,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未来的企业管理要求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有更高的水平。未来的企业经营者由“硬专家”执行管理,转向由职业“软专家”领导,形成专家集团领导,企业由各种“智囊团”、“思想库”出谋划策,提供咨询。3.11识别文化差异、培养文化认同理解不同文化对管理行为和实践的影响,对于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管理人员来说,十分重要。当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到具有不同文化的东道国工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反映了特有文化的语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在跨文化管理中会形成障碍,产生矛盾,从而影响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理解文化差异是发展跨国文化管理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理解文化差异有两层含义:一是理解东道国文化如何影响当地员工的行为;二是理解母国文化如何影响公司派去的管理人员的行为。不同类型文化差异可以采用不同的克服措施。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互相传授和学习来克服,较容易改变;生活习惯和风险不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解决,但需要较长时间;人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较难改变,把不同类型的文化差异区分开,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文化冲突的办法。文化认同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文化的选择和认同问题,实质上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文化认同的功能在于:⑴文化认同是文化群体中基本的价值取向;⑵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企业文化形成、存在和发展的凝聚力。文化认同是文化群体的粘合剂。一个民族一般而言是依托于一种文化的。但在人类社会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种文化现象却往往并不以一个民族为依托,而是跨民族的。如果这种文化现象同时地存在于不同的几个民族中,那么在这一点上几个不同的民族就具有一致的认同,具有相同的文化意识及归属感。由于共同的认可,可以把几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特定的条件及意义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群体。如果把这一规律引申到跨文化企业。其意义也是相同的。培养文化认同需要跨国经营的管理人员发展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理解的技能与技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相处,必须建立跨文化沟通的机制。理解是促成沟通成功的重要条件。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模式,包括其优缺点的演变的理解,都能促使文化关联态度的形成。这种文化的自我意识,使得在跨文化交往中能够获得识别自己的文化教育和它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上的类同和差异的参照系。第二,基于“文化移情”对它文化的理解、尊重。它要求人们不仅摆脱文化的约束,从另一个不同的参照系反观原来的文化,而且要对它文化采取一种超然独立的立场,给予足够的重视认识。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利益,更好地为东道国的消费者服务。3.12管理本土化,努力达到“双赢”提高员工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增强企业在不同国家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要求企业通过文化的识别、选择与认同,把带入企业的不同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文化选择一般规律是选择那些自身文化相契合的东西,同时兼顾选择和吸纳外来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在海外企业中,只有融合不同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才能真正做到优势互补。文化认同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文化群体的粘合剂和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文化认同是跨国公司跨文化差异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本土化”战略除了包括尽可能雇佣本地员工,培养他们对公司的忠诚以外,最重要的是聘用能够胜任的本地经理,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文化冲突,顺利开展业务。三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保克司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源,而外商到中国投资办企业,管理人才本地化是成功的前提。只有根据中国的国情,依靠中国员工实行本地化管理,让本地的优秀人才参与各种管理活动,并不断的提供机会提高这些人才的管理能力,公司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结论管理创新是现代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西方管理学大师们在研究管理学时也强调管理上的创新,认为有创新企业才有发展的动力。管理创新已经在英美等国企业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但企业要研究怎样进入市场,怎样占领市场,怎样巩固市场,怎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此,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不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丰富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精通经营之道,不断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最合适的企业管理制度。参考文献[1]王庆水.浅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经济论坛,2012(4):71-72.[2]葛国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浅析.管理论坛,2014(15):36-37.[3]李英.实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理论前沿,2014(8):2.[4]叶国灿.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趋势.管理世界,2013(12):124.[5]邓荣霖.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经济师,2014(8):58.[6]李启明.试论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创新.管理科学文摘,2012(12):96.[7]潘承烈.国际企业管理在世纪之交的新发展管理科学学报,2010(9):245.[8]宋养琰.重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家的跨世纪重任.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11(1):41.[9]周国华.企业竞争的第一行动优势.企业活力,2010(12):88.II
本文档为【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9460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7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3-18
浏览量: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