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举报
开通vip

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本讲主要内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调控中长期宏观经济趋势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展望与影响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20世纪世界经济史的两大现象:(1)20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美国与前苏联对峙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2)20世纪最后20多年,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即原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对于中国而言,这两次大转变都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并因其...

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本讲主要内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中国产业结构发展历程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与调控中长期宏观经济趋势判断中国经济发展展望与影响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20世纪世界经济史的两大现象:(1)20世纪上半叶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美国与前苏联对峙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2)20世纪最后20多年,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即原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对于中国而言,这两次大转变都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并因其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独特方式及其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受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8)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79-2014) 中国经济转型的国际比较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政府推行土地改革,治理恶性通货膨胀,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生产。(二)实现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8年),这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对工商业进行国有化的改造,政府集中建设了156个重点项目,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三)“大跃进”及其纠正时期(1958-1965年),这是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时期,集中体现在重工业畸形发展,对农村实行人民公社的集中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计划经济体制经历的几个时期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首先,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扭曲。中国政府要在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本极为稀缺的经济环境中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势必需要人为压低资本、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因此,中国传统体制造成的宏观政策环境是以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的扭曲为特征的。其次,短缺经济。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扭曲,就会造成整个经济总量供需结构的短缺现象。这样,为了把短缺的各种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就必须抑制市场机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是以高度集中的计划配置为特征的。第三,国有化。为了保证微观经营单位对资源的使用合乎重工业优先的战略,就必须建立起国有化或是国营化的微观机制。因此,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营机制是以缺乏激励、缺乏自主权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转折点,此后中国开始转向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开始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是从改革微观经营机制开始的,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市场化的改革阶段。主要改革措施是:农村恢复1962年的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废止农村公社制,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及推动区域分权制度;1984年改革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价格体系的改革成为市场化改革的焦点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1985年国家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模式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流通领域逐步推行价格“双轨制”。此外,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中推行了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与措施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第二阶段(1994年之后):建立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的改革阶段。主要改革措施是:明确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体制改革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对非国有经济的管制政策大大放松,同时推行了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了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建设。第三阶段(2008年之后):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启动与局部试验阶段。第二阶段(1984-1992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第三阶段(1992-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参考:范恒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方向》,《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48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的不同划分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历次政府机构调整 1982年的改革致力于干部年轻化; 1988年致力于政府职能转变; 1993年强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1998年是消除政企不分; 2003年改革的目标锁定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8年的思路是突出公共服务,推进“大部制”改革; 2013年继续推进大部制改革,撤消铁道部。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按人口分,世界最大的5个转型经济是:中国(13亿),俄罗斯(1.5亿),越南(7000万),乌克兰(5000万),以及波兰(4000万);其他国家的人口均不足2500万人。从GDP来看,最大的3个转型经济分别是中国、俄罗斯和波兰,他们分别代表亚洲、前苏联和中东欧三个地理区域。与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不同,中国的经济体制转型不是“休克疗法”((BigBangApproach),而是“渐进式”的。换言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特征是,以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同时运行的“双轨制”方式来进行的,即在维持原有计划体制内的经济成分运行机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允许体制外经济成分以市场机制来发展,或者是放松对体制外经济发展的管制的体制改革方式来进行的。中国经济转型的国际比较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俄转型的比较(冒天启,2007) 中国---渐进式改革;俄罗斯---“休克疗法”。 俄罗斯在转型的起点就有了明确的制度选择:一是要在国家政体上由共产党一党执政转向多党议会制;二是要在经济体制上由集权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批评俄罗斯的转型是简单照搬了教科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中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过分迷信市场经济的功能。但杨小凯认为: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宪政制度的转变。 “如果说俄罗斯转型的教训是在一个时期过分迷信市场经济,那么中国转型的教训可能是忽视了尽快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政策,并由此构建经济健康转型的社会安全网。”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 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中国经济发展特点及国际比较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66.1元。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步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2014年人均GDP达到7485美元。 1979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年均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和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2008年中国GDP仍保持了9.6%的增长速度,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9.2%、10.4%和9.3%。2012年和2013年仍然为7.8%和7.7%,2014年为7.4%。 中国的人口总量约占世界20%,是当今世界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转型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被誉为人类经济增长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中国奇迹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新中国在60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在“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的经济增长率,其他时期基本取得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尤其是1978年以来,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是在7%以上,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二是经济增长的波动比较大。总体来看,1949-1978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非常大,并且波动周期相对较短。正增长最高达到23.3%,而负增长最高达到-29.7%。但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变小,波动周期拉长。尤其是1994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三是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地区而言,中国1978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水平更高。2002年中国GDP突破了10万亿元(RMB),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08年突破30万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2012年超过50万亿元,2014年超过60万亿元。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根据《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GDP为397983亿元。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无论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还是与前苏联或现俄罗斯比较,都是较高的。可以说,在这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最快的。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其他国家是加快的。这一点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远大于以上这些国家,而波动周期则小于这些国家,这一特征即便是到了21世纪也是如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及世界排名据世界银行资料,按汇率法计算,2000年中国GDP为1.08万亿美元,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6位;2005年中国以2.23万亿美元,超过法国和英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2008年中国以4.33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3经济大国;2010年中国以5.47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2经济大国;2011年我国GDP为47.7万亿元(7.5万亿美元)。2012年我国GDP为51.93万亿元(8.3万亿美元)。2013年我国GDP为56.88万亿元(9.4万亿美元)。2014年我国GDP为63.65万亿元。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07年的6%和2012年的约10%(第2位)。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6.5%、2001年的11.5%提高到2007年的23.7%和2012年的约50%。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的32%,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在1820年GDP占世界的32%,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到1950年下降到仅占世界的6.2%,排在了美国、英国和前苏联之后。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在19世纪成为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但在1913年人均GDP被美国超过。日本经济在二战后起飞,1950年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9.6%,到1992年增长到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90%水平,年均增长率超过6%,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亚洲4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据荷兰经济史专家麦迪逊在《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一书中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GDP的28.7%,大大高于英国GDP所占5.2%和日本GDP所占3.1%的份额;据美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提供的数字,1830年中国制造业产量占世界制造业生产量的29.8%,略低于整个欧洲所占34.2%,但大大高于英国和日本分别所占9.5%和2.8%的份额。2010-2011年世界各国GDP排名-IMF(万亿美元)1.欧盟16.11/17.582.美国14.62/15.093.中国5.75/7.304.日本5.39/5.875.德国3.31/3.586.法国2.56/2.787.英国2.26/2.428.意大利2.04/2.209.巴西2.02/2.49↑10.加拿大1.56/1.7411.俄罗斯1.48/1.85↑12.印度1.43/1.6713.西班牙1.37/1.4914.澳大利亚1.22/1.492010-2011年全球GDP为61.96/69.66万亿美元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金砖五国2011年GDP排名:中国第2,巴西第6,俄罗斯第9,印度第11,南非第29。欧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Union--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后来又加入了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2004年,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2012年世界各国经济GDP排名(2012年末汇率)1、美国:15.8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2.2%2、中国:8.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7.8%3、日本:5.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1.7%4、德国:3.4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7%5、法国:2.6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4%  6、英国:2.5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0.3%  7、巴西:2.3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1.03%  8、意大利:2.1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2.3%9、俄罗斯:2.0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3.5% 10、印度:1.8万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为5.3%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表1-3中国与日本、亚州“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率比较资料来源:许宪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评价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权威机构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IMD从1989年开始每年发表《全球竞争力报告》,根据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官方统计(占2/3)和针对私人企业界进行的问卷调查(占1/3)评估名次。 从2001年始,权威机构改变了评价体系,制定了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益和设施水平四大要素评价的新国际竞争力体系。每个要素又包括了具体子要素。 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IMD最具国际竞争力的49个国家和地区之列,1996-2014年的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见表1-4。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表1-41996-2014年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资料来源:IMD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1996-2010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013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 经济表现主要包括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就业和物价水平5个子类。 中国大陆在就业和国内经济两个方面分别排在第1名和第3名,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最大规模的就业总量和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国际贸易和物价水平分别为34名和47名。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政府效能主要反映政府在维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包括公共财政、财政政策、制度框架、商业监管和社会架构等5个方面。 我国在公共财政和制度框架两个方面排名较高,排在10名左右,主要是得益于我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较低的中央政府债务水平、较强的财政汲取能力和较高的国家信用评级等,以及我国在政策调适能力、投资刺激政策、政府决策能力和政治稳定性等优势。但是,我国在财政政策和商业监管两个领域排名靠后,分列倒数第6位和第5位。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商业效率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企业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金融服务水平和商业价值等,包括生产效率、劳动力市场、金融服务、管理水平、商业态度和价值等5个子类。 近5年来,我国商业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13年的排名中,我国劳动力市场排名最靠前,位列第三,主要得益于我国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生产效率、金融服务和商业价值均在30名左右波动,位于中等水平;而管理水平排在40名左右,处于较低水平。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设施建设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投资于未来发展的能力,分为基础设施、技术设施、科研设施、健康和环境设施以及教育设施等5个子类。 中国大陆在基础设施、科研设施均排在前10名,技术设施排在20名左右,主要得益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日益增长的科技投入。然而,教育设施排在第45名,健康和环境设施排在第54名。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011-2014年国际竞争力前十位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2014年全球各个经济体的竞争力如何?美国领跑、欧洲恢复、大型新兴经济体挣扎。这是全球顶级商学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在2014年全球竞争力年鉴中给出的答案。2014年国际竞争力评价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14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美国仍居第1,瑞士和新加坡分列第2和第3,中国香港第4位,瑞典第5。 韩国和日本分别排在第26位和第21位。 金砖国家中,中国大陆排名第23,印度第44,巴西第54,俄罗斯第52,南非第38。 2014年榜单上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历程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轨迹 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成因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国际比较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 工业化就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产活动由农业生产为主转向工业生产为主的社会发展过程。 工业化进程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其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工业增加值及其就业人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变化,其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化及其进程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随着工业化的演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相继上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于30%,为工业化初期阶段;当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于30%而小于50%时,为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0%,甚至在70%以上后,为工业化后期阶段,即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1949年建国之初,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经过6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三次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期间重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三次产业结构变为“二、一、三”。第二个转折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完成,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重,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到“二、三、一”。此后,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在经历了一定回落后逐步上升,但总体稳定,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三个转折发生在2013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到“三、二、一”。从此,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历程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第一次转变第二次转变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Chart2 50.5 20.9 28.6 40.3 29.7 30.1 39.4 31.3 29.3 37.9 35.1 27 35.2 40.5 24.3 32.4 45.7 21.9 28.1 48.2 23.7 31.2 47.4 21.4 30.1 48.5 21.4 31.8 46.4 21.8 33.3 45 21.7 33 44.6 22.4 32 43.3 24.7 28.4 43.1 28.5 27.1 44 28.9 26.8 43.9 29.3 25.7 44.1 30.2 25 43 32 27.1 41.6 31.3 24.5 42.1 33.4 21.8 43.9 34.3 19.9 47.4 32.7 20.2 47.9 31.9 20.5 48.8 30.7 20.4 49.5 30.1 19.1 50 30.9 18.6 49.3 32.1 17.6 49.4 33 16.4 50.2 33.4 15.2 51.1 33.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份比重%图1-2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图Sheet1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人口 第二产业人口 第三产业人口 总从业人口 一产人口比例 二产人口比例 三产人口比例 一产产值比例 二产产值比例 三产产值比例 1952 342.9 141.8 194.3 17317 1531 1881 20729 83.5 7.4 9.1 50.5 20.9 28.6 1957 430 317 321 19309 2142 2320 23771 81.2 9 9.8 40.3 29.7 30.1 1962 453.1 359.3 336.9 21276 2059 2575 25910 82.1 7.9 9.9 39.4 31.3 29.3 1965 651.1 602.2 462.8 23396 2408 2866 28670 81.6 8.4 10 37.9 35.1 27 1970 793.3 912.2 547.2 27811 3518 3103 34432 80.8 10.2 9 35.2 40.5 24.3 1975 971.1 1370.5 655.7 29456 5152 3560 38168 77.2 13.5 9.3 32.4 45.7 21.9 1978 1018.4 1745.2 860.5 28318 6945 4889 40152 70.5 17.3 12.2 28.1 48.2 23.7 1979 1258.9 1913.5 865.8 28634 7214 5176 41024 69.8 17.6 12.6 31.2 47.4 21.4 1980 1359.4 2192 966.4 29122 7707 5532 42361 68.7 18.2 13.1 30.1 48.5 21.4 1981 1545.6 2255.5 1061.3 29777 8013 5935 43725 68.1 18.3 13.6 31.8 46.4 21.8 1982 1761.6 1383 1150.1 30859 8346 6090 45295 68.1 18.4 13.4 33.3 45 21.7 1983 1960.8 2646.2 1327.5 31151 8679 6606 46436 67.1 18.7 14.2 33 44.6 22.4 1984 2295.5 3105.7 1769.8 30868 9590 7739 48197 64 19.9 16.1 32 43.3 24.7 1985 2541.6 3866.6 2556.2 31130 10384 8359 49873 62.4 20.8 16.8 28.4 43.1 28.5 1986 2763.9 4492.7 2945.6 31254 11216 8812 51282 60.9 21.9 17.2 27.1 44 28.9 1987 3204.3 5251.6 3506.6 31663 11726 9394 52783 60 22.2 17.8 26.8 43.9 29.3 1988 3831 6587.2 4510.1 32249 12152 9933 54334 59.4 22.4 18.3 25.7 44.1 30.2 1989 4228 7278 5403.2 33225 11976 10129 55329 60 21.6 18.3 25 43 32 1990 5017 7717.4 5813.5 38914 13856 11979 64749 60.1 21.4 18.5 27.1 41.6 31.3 1991 5288.6 9102.2 7227 39098 14015 12378 65491 59.7 21.4 18.9 24.5 42.1 33.4 1992 5800 11699.5 9138.6 38699 14355 13098 66152 58.5 21.7 19.8 21.8 43.9 34.3 1993 6882.1 16428.5 11323.8 37680 14965 14163 66808 56.4 22.4 21.2 19.9 47.4 32.7 1994 9457.2 22372.2 14930 36628 15321 15515 67455 54.3 22.7 23 20.2 47.9 31.9 1995 11993 28537.9 17947.2 35530 15655 16880 68065 52.2 23 24.8 20.5 48.8 30.7 1996 13844.2 33612.9 20427.5 34820 16203 17927 68950 50.5 23.5 26 20.4 49.5 30.1 1997 14211.2 37222.7 23028.7 34840 16547 18432 69820 49.9 23.7 26.4 19.1 50 30.9 1998 14552.4 38619.3 25173.5 35177 16600 18860 70637 49.8 23.5 26.7 18.6 49.3 32.1 1999 14472 40557.8 27037.7 35768 16421 19205 71394 50.1 23 26.9 17.6 49.4 33 2000 14268.2 44935.3 29878.7 36043 16219 19823 72085 50 22.5 27.5 16.4 50.2 33.4 2001 14609.9 49609.1 32254.3 36513 16284 20228 73025 50 22.3 27.7 15.2 51.1 33.6Sheet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份比重%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图Sheet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份比重%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图Sheet3 1978-2014年中国三次产业构成及其变化第三次转变第二次转变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Chart1 31.8806868636 46.1100244163 22.0092887201 33.3887562457 44.7650364557 21.8462072987 33.1796580789 44.379584647 22.4407572741 32.131976659 43.0865387951 24.7814845459 28.4426185236 42.8858064786 28.6715749978 27.1500697983 43.7238115791 29.1361186226 26.8110470988 43.5506063134 29.6383465877 25.6957232431 43.7896530165 30.5146237404 25.1050079431 42.831116542 32.0638755149 27.1161782988 41.3406547615 31.5531669397 24.5263188693 41.788675005 33.6850061257 21.7899052177 43.4446408642 34.7554539181 19.7084330462 46.5683657911 33.7232011627 19.7612458234 46.5692890011 33.5694651755 19.8622749939 47.1750259057 32.8626991004 19.6910102982 47.536638419 32.7723512828 18.2871098569 47.5390140349 34.1738761082 17.5559541267 46.2122452742 36.2318005991 16.4702425967 45.7570575878 37.6726998154 15.0630344583 45.9165273447 39.020438197 14.3917235901 45.0527189442 40.4555574656 13.7427491711 44.7897974504 41.4674533786 12.7973531048 45.9689627173 41.2336841779 13.393142761 46.2253441169 40.3815131222 12.1230231219 47.3663566635 40.5106202146 11.1134520481 47.9485088116 40.9380391402 10.7697103425 47.3387808055 41.8915088519 10.731568459 47.4464606545 41.8219708865 10.3451658047 46.2953296115 43.3595045838 10.1030396483 46.7548534403 43.1421069113 10.0418825414 46.6105752453 43.4 9.5 45 45.5 9.4 43.7 46.9 9.2 42.6 48.2第一产业占比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Sheet1 2-1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指数 GDP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1978 1607 116.3883385225 3645.2174740459 44.0851612131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1979 1769.7 108.6575875486 4062.5791908646 43.5609970134 单位:亿元 1980 1996.5 112.6566696509 4545.6239733557 43.921362869 年份 国民 国内生产 人均国内 1981 2048.4 101.7394320829 4891.5610619396 41.8762021789 总收入 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生产总值 1982 2162.3 105.7720409157 5323.3509646744 40.6191516274 工业 建筑业 (元) 1983 2375.6 109.7213907437 5962.6515683941 39.8413352307 1984 2789 114.8535213632 7208.0517183601 38.6928411306 1978 3645.2174740459 3645.2174740459 1027.5345425553 1745.2 1607 138.2 872.4829314906 381.2311068164 1985 3448.7 118.2093915586 9016.0365806125 38.2507321168 1979 4062.5791908646 4062.5791908646 1270.1917081922 1913.5 1769.7 143.8 878.8874826725 419.2504918282 1986 3967 109.6420180537 10275.1792164247 38.6075991128 1980 4545.6239733557 4545.6239733557 1371.5931433127 2192 1996.5 195.5 982.030830043 463.2530240671 1987 4585.8 113.2432965856 12058.6151251342 38.0292425989 1988 5777.2 115.2524648939 15042.8230100957 38.4050254139 1981 4889.4610619396 4891.5610619396 1559.4632648993 2255.5 2048.4 207.1 1076.5977970402 492.1632234895 1989 6484 105.0550874919 16992.3191072268 38.1584171006 1982 5330.4509646744 5323.3509646744 1777.4006776958 2383 2162.3 220.7 1162.9502869785 527.7803520294 1990 6858 103.3518404277 18667.8223761059 36.7370112155 1983 5985.5515683941 5962.6515683941 1978.3874028304 2646.2 2375.6 270.6 1338.0641655637 582.6828202983 1991 8087.1 114.3919510061 21781.4994107882 37.1282979536 1984 7243.7517183601 7208.0517183601 2316.0894957146 3105.7 2789 316.7 1786.2622226455 695.2009218831 1992 10284.5 121.1688973869 26923.4764511214 38.1990045701 1985 9040.7365806125 9016.0365806125 2564.396890572 3866.6 3448.7 417.9 2585.0396900404 857.8204997538 1993 14187.9713059302 120.0900512324 35333.9247145462 40.1539637064 1994 19480.7094783793 118.9112952678 48197.8564447092 40.4182071888 1986 10274.3792164247 10275.1792164247 2788.6908112418 4492.7 3967 525.7 2993.788405183 963.1866830796 1995 24950.6109008059 114.0420798279 60793.7292113314 41.0414219106 1987 12050.6151251342 12058.6151251342 3233.0409806657 5251.6 4585.8 665.8 3573.9741444684 1112.3773223436 1996 29447.6070776398 112.5055715974 71176.5916539871 41.3726007292 1988 15036.8230100957 15042.8230100957 3865.3621686267 6587.2 5777.2 810 4590.2608414691 1365.5059330352 1997 32921.3885586162 111.3204947118 78973.0349964914 41.6868726903 1989 17000.9191072267 16992.3191072268 4265.9230615906 7278 6484 794 5448.3960456362 1519.0022891187 1998 34018.430548403 108.8999267581 84402.279768922 40.3051086316 1990 18718.3223761059 18667.8223761059 5062 7717.4 6858 859.4 5888.4223761059 1644 1999 35861.4792984058 108.5164327699 89677.0547509045 39.9895819483 2000 40033.592873886 109.785958082 99214.5543084772 40.3505243287 1991 21826.1994107882 21781.4994107882 5342.2 9102.2 8087.1 1015.1 7337.0994107882 1892.7596422242 2001 43580.616108634 108.6702537691 109655.170558159 39.7433298282 1992 26937.2764511214 26923.4764511214 5866.6 11699.5 10284.5 1415 9357.3764511214 2311.0875345392 2002 47431.3082755175 109.9704709564 120332.689274252 39.4168106452 1993 35260.0247145462 35333.9247145462 6963.7628949562 16454.4313094391 14187.9713059302 2266.4600035089 11915.730510151 2998.3643388332 2003 54945.5273657667 112.7508087147 135822.756149557 40.4538450871 1994 48108.4564447092 48197.8564447092 9572.6947500939 22445.3990600483 19480.7094783793 2964.6895816691 16179.762634567 4044.0041150586 2004 65210.0291249976 111.51 159878.33791739 40.7872823639 1995 59810.5292113314 60793.7292113314 12135.8114042153 28679.4575044853 24950.6109008059 3728.8466036794 19978.4603026308 5045.7299186484 2005 77230.7791100532 111.5765897835 184937.36896018 41.7605049452 2006 91310.9362905265 112.8760849198 216314.4 42.2121395018 1996 70142.4916539871 71176.5916539871 14015.3899924837 33834.9590135149 29447.6070776398 4387.3519358751 23326.2426479885 5845.8865470812 2007 110534.876459059 114.9068368913 265810.3 41.5841208783 1997 78060.8349964915 78973.0349964914 14441.8856671367 37543.0021907862 32921.3885586162 4621.61363217 26988.1471385686 6420.180476515 2008 130260.24 109.9 314045.4 41.4781557061 1998 83024.279768922 84402.279768922 14817.6255181452 39004.1885437929 34018.430548403 4985.7579953899 30580.4657069839 6796.0303694575 2009 135239.9 108.7 340902.8 39.6711027307 1999 88479.1547509045 89677.0547509045 14770.0284710868 41033.5815854292 35861.4792984058 5172.1022870234 33873.4446943885 7158.5015786183 2010 160722.2 112.1 401512.8 40.0291597179 2000 98000.4543084772 99214.5543084772 14944.7225031717 45555.8779589681 40033.592873886 5522.2850850821 38713.9538463374 7857.6760933182 2011 188470.2 110.4 472881.6 39.8556848057 2012 199670.7 107.7 519470.1 38.4373807078 2001 108068.220558159 109655.170558159 15781.2690490123 49512.2909699513 43580.616108634 5931.6748613172 44361.6105391957 8621.7062199284 2013 210689 107.6 568845 37.0380332076 2002 119095.689274252 120332.689274252 16537.0196577426 53896.7677924994 47431.3082755175 6465.4595169819 49898.9018240102 9398.054457533 2003 135173.976149557 135822.756149557 17381.7177010906 62436.3121360316 54945.5273657667 7490.784770265 56004.7263124352 10541.9711385872 2004 159586.74791739 159878.33791739 21412.7340411315 73904.3118706437 65210.0291249976 8694.2827456461 64561.2920056145 12335.5776415246 2005 185808.55896018 184937.36896018 22420 87598.0937858069 77230.7791100532 10367.3146757537 74919.2751743733 14185.3595066564 2006 217522.669813404 216314.425939354 24040
本文档为【第一讲-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用户4371444094
一线资深教师
格式:ppt
大小:771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7-12
浏览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