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

举报
开通vip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null第 1 章第 1 章宏观经济学导论01名人名语名人名语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样冷漠和正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政 策时,总是记着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 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
null第 1 章第 1 章宏观经济学导论01名人名语名人名语经济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国务活动家、哲学家……像艺术家那样冷漠和正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事件或公共政 策时,总是记着各种模型。” ——格里高里.曼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 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1.6 本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体系安排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 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一:长期经济增长 (Economic Growth) 增长源泉 劳动人口增长 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 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 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 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二:经济周期 (Business Cycle) 商业周期的不同特征 各种对周期波动的解释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三:失业 (Unemployment) 基本概念 有劳动能力并寻求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度量方法 失业人口除以总劳动人口 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四:通货膨胀(Inflation) 基本概念 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 产生原因 发行货币过量、投资消费需求过旺、工资等成本上升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 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 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之五:国际经济 (International Economy)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通货膨胀在国与国之间的传导 外贸盈余与赤字对一国就业与财政的影响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 1990 620.9000 1991 718.4000 1992 849.4000 1993 917.4000 1994 1210.100 1995 1487.800 1996 1510.500 1997 1827.900 1998 1838.100 1999 1949.300 2000 2492.000 2001 2661.000 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 年平均增长率14.15%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内容之六: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由政府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所组成 货币政策 在中央银行的控制下如何决定和调整 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我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 增长源泉 劳动人口增长 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 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年份国民收入增长率(%)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对外开放1979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一个十分重要的 变化就是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 单位:亿美元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存在的意义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存在的意义 宏观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研究 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 在的意义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1.3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 在的意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 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 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15c 初 -17c)(17c 中 -19c初)(19c 初 -20c30 年代)(20c30 年代 - )<工场手工业前><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高级前史资本主义初阶段阶段各种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看不见的手批封建社会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无政府主义,自由竞争鼓吹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政府干预三次修改1.垄断(张伯伦等)--个量问题2.凯恩斯主义 --总量问题3.序数效用价值论 和一般均衡 --个量问题萨缪尔森组装混 合 经 济70 年代滞 胀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 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宏观 经济 政策解释 经济 运行人物简介:Milton Friedman人物简介:Milton Friedman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 消费 货币史与货币政策 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人物简介: Robert E. Lucas人物简介: Robert E. Lucas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研究领域: 理性预期 货币中性理论 转型经济分析 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早期宏观经济思想 古典方法 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 新古典和新古典综合 供给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新古典和新古典综合 汉森-萨谬尔森提出45度线的说法。 索洛等人建立了“新古典增长”模型 菲利普斯提出了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 希克斯和莫迪里亚尼,根据古典Ns 和Nd,得到凯恩斯理论中小于充分就业状态(r不能上下波动; 陷阱;工资刚性)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新货币数量论 自然率假说 政策主张: 赞同货币政策,反对财政政策, 同时反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主张单一政策规则 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供给学派 理论核心:供给创造需求 本身 重点分析:供给效应 主要观点:关于边际税率 的单个基本命题 拉弗曲线税收量 T税率 tOtP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理性预期学派 预期与理性预期: 概念及其类型 基本观点:自然率假说; 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 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 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适应性预期等于上期实际值上期实际值及其变化上期实际值及其误差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1.4 从历史角度看宏观经济学:流派与方法之争 新古典宏观和新凯恩斯的差异 基本假设的分歧:市场是否出清。 对经济波动解释的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新凯恩斯主 义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扰动方面解释。 政策主张上的分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 政府干预经济,认为经济政策是无效的;新凯 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刺激总需求。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市场都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以及劳动市场。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宏观经济学在观察现实经济现象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假设,建立起理论模型,然后再利用现实世界的数据来检验理论模型。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1.5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当出现新的问题和现象时,进行宏观经济研究,得到的宏观经济理论的逻辑框架称为宏观经济模型,相当多的宏观经济模型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的。 翻开高级宏观经学课本满眼都是数学模型。因此,要想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必须有坚实的数学基础。1.6 本书结构体系1.6 本书结构体系宏观经济学基础 理论体系的深入与扩展 前沿课题的讨论 第 1 章 结束 第 1 章 结束宏观经济学导论01第 2 章第 2 章宏观经济学度量衡: 国民收入核算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1 国内生产总值( GDP)和 国民生产总值( GNP) 定义、区别和联系 名义与实际GDP(GNP)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现在生产和销售 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 GDP(GN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2.2 三种不同方式计算GDP:产出、收入和支出 产出法测算 收入法测算 支出法测算 2.3 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可支配收入(DPI) 2.4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和国民帐户体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 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 2.7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2.1 GDP和GNP2.1 GDP和GNP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在一国家领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季度或一年)利用一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2.1 GDP和GNP2.1 GDP和GNP区别 GDP 国土原则:凡在本国领土上所创造的收入,不管是 否本国国民创造。 GNP 国民原则:凡是本国国民(指常住居民、包括本国 公民以及常住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 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是否在 国内。2.1 GDP和GNP2.1 GDP和GNP联系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NFP) 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付给 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2.1 GDP和GNP2.1 GDP和GNP名义与实际 名义GDP(GNP)(nominal) 用生产产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实际GDP(GNP)(real) 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和劳务(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作为整个生产的结果而产出的物品及服务,直接进入使用过程 中间产品和劳务(intermediate products) 在同一时期生产和提供的但在其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产品及服务 现在生产和销售 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 案例分析: 《酿酒》的故事案例分析: 《酿酒》的故事某人请教酿酒的方法,师傅说:“一斗米、一 两曲、两斗水混合在一起,七天便酿成酒了。”某人回家后,用两斗水、一两曲混合在一起,恰恰忘了放米。七天之后取来一尝,和水没有什么区别。某人前去责备酿酒师傅,说他过于保守,没有传授真诀。师傅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去做。”某人说:“我按照你说的方法,用了足量的水和曲。”师傅说:“你放了米吗?”某人低下头沉思半晌,说:“我忘了放米。”案例分析: 《酿酒》的故事案例分析: 《酿酒》的故事故事说明了什么? 请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角度进行分析。故事《酿酒》告诉了我们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密切关系。中间产品虽不计入GNP,但在经济活动中却非常重要, 因为最终产品是在对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产生的。 例如:由于没有放米,酒便无法酿出。null从种植小麦到零售面包2.1 GDP和GNP2.1 GDP和GNPGDP(GNP)是一个正确反映国民福利水平的指标吗? GDP(GNP)没有考虑非市场活动 人均GDP(GNP)无法考察价格水平不同情况下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 人均GDP (GNP)不反映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 (GNP)不反映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拥有状况及环境保护GDP(GNP)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完全反映一国经济福利及生活质量的唯一指标和完全准确的指标。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生产法测算GDP 定义 从生产的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所生产的所有产出和服务的价值减去生产过程 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获得GDP指 标。 用这种方法统计出来的价值综合反映的是一个 国家在这一时期所有新创造的价值。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生产法测算GDP 特点 市场价值 有用但不经过市场交换的产品和服务无法记入。 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和服务 中间产品和服务:在同一时期生产和提供的但在其他产 品的生产和服务中消耗的产品和服务。 最终产品和服务:作为整个生产的结果而产出的产品和 服务。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 定义 从支出的角度出发, 因为所有这些产出和 服务都是提供给市场的, 市场上的需求者 (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者)购买这 些产出时都会有支出, 因此我们可以从总 支出的角度测算GDP。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 消费支出(C) 投资支出( I ) 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G) 净出口(NX)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消费支出(C) 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家庭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耐用消费品支出 非耐用消费品支出 服务支出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投资支出(I) 固定资产投资:购买新资本品 商业固定资产投资 住宅投资 企业存货投资:库存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政府对商品服务的购买(G) 国防支出 基础设施建设 转移支付: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 社会福利等开支以及向政府工作人员支付的 薪金。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 四大类支出——净出口(NX) 出口额减去减去进口额 出口: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由 国外的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品或服 务进行购买。 进口:本国居民、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 品和服务的购买。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支出法测算GDP美国2000年 GDP及其支出部分美国2000年 GDP及其支出部分我国GDP的构成(1997)我国GDP的构成(1997)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 三大类其他项目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国民收入(NI) 劳动者收入 所有者收入 个人的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利息净额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劳动者收入 劳动者工资 来自雇主的其他补贴 雇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社会保障金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所有者收入 所有者:不受他人雇用的独立生产者 所有者收入包括:资本收入和劳动收入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 个人在出租土地等资财时的租金收入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五大类收入——公司利润 公司利润:公司销售收入扣除工资、利息、 租金以及其他成本项目后获得 的净剩余。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除上缴公司税 和用作公司股东的红利 之外剩余的部分。 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其他三大类项目——企业间接税 企业缴纳的营业税、货物税等。 企业间接税不同于公司利润税,他没有出 现在五大收入项目中但却构成政府收入。 NI加上企业间接税就得到了国民生产净值 (NNP,Net National Product )。 NNP=NI+间接税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其他三大类项目——折旧 一定时期内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固定 资本消耗的补偿。 五项收入中,折旧总是被扣除的项目, 所以需要重新加上。 GNP=NNP-折旧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2.2 三种不同的方式计算GDP收入法测算GDP 其他三大类项目——国外要素净支付 从GNP过渡到GDP必须减去国外要素净支付 GDP=GNP-NFP 2.3 NI、PI和DPI2.3 NI、PI和DPI基本术语回顾 GDP:国内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 NNP:国民生产净值 NI:国民收入 PI:个人收入 NFP:国外要素净支付2.3 NI、PI和DPI2.3 NI、PI和DPI2.4 MPS和SNA2.4 MPS和SNA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1978年以前 承袭前苏联 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统计范围不包括第三产业,统计口径包括中间投入品 国民帐户体系(SNA) 1978年以后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 统计范围既包括物质生产领域,又包括非物质生产领 域。只统计最终产品和劳务。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储蓄与财富 一国或一家庭的富裕程度或者说经济福利水平不仅取决于 国民收入或家庭当前收入还取决于财富拥有量。 决定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财富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储蓄率。 整个国民储蓄转化为国民财富,使得财富积累还要有个投 资过程。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 存量(Stock) 在一定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财富) 流量(Flow) 在一定时期上测算出来的量(储蓄) 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 今年的储蓄(流量)等于今年和去年财富 (存量)之差。 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 今年的资产(存量)等于去年的资产 (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2.5 储蓄与财富、存量与流量存量与流量 今年的资产(存量) 等于去年的资产(存量)加上今年的投资(流量),并扣除资产(存量)的消耗——折旧。 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 名义GDP和实际GDP 如何衡量GDP? GDP的英文定义: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is the market value of all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within an economy in a given period of time. Market value 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 按当前价格计算 实际GDP 按不变价格计算 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的构造 可变权数价格指数 (Variable-Weight Price Index) 固定权数价格指数 (Fixed-Weight Price Index)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 价格指数的构造 可变权数价格指数 (Variable-Weight Price Index) 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的构造 固定权数价格指数 (Fixed-Weight Price Index) 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 价格在每一时期上涨的百分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消费物价指数(CPI) GDP通缩指数(GDP Deflator)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2.6 价格指数和通货膨胀率 CPI和GDP Deflator的区别 CPI度量消费者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GDP Deflator度量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CPI包括从海外购买的商品和服务,GDP Deflator只度量在国内生产的产品 CPI是固定权数价格指数,GDP Deflator是可变权数价格指数美国1948-2000年CPI及GDP通缩指数美国1948-2000年CPI及GDP通缩指数2.7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2.7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 名义利率是根据名义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实际利率是根据实际价值计算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两者之差为通货膨胀率 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生产函数 一国经济的产出水平主要取决于该经济中的 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 假定资本存量在短期内不变,产出就唯一地 与就业量联系。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劳动年龄人口(Working-Age Population) 劳动年龄人口:男16-60岁;女16-55岁 劳动力人口(Labor Force): 劳动年龄人口中愿意就业的(包括处于失业 状态, 但继续寻找工作的)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Not in Labor Force): 不愿意就业的劳动年龄人口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失业率(Rate of Unemployment) 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 就业率(Rate of Employment) 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美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状况美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状况美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状况美国2000年劳动年龄人口状况劳动力人口=135.2+5.7=140.9 失业率=(5.7/140.9)100%=4.0% 劳动力参与率=(140.9/209.7)100%=67.2%失业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关系失业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关系不在劳动力人口就 业人口失业人口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失业的种类 摩擦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不等于百分百就业 充分就业 非自愿失业消除,只存在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 职位的空缺数等于寻业人员的总数 如果再提高就业率就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 自然失业率 在没有货币因素干预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 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 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N W/P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2.8 就业、失业和工资水平奥肯定律(Okun’s Law) 阿瑟.奥肯(Arthur M. Okun) 奥肯定律 产出缺口: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距 实际产出增长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 奥肯定律 资料来源: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P.36 奥肯定律 资料来源: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P.36小结小结流量和存量:流量是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数量变化情况。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测得的数量值。 储蓄和财富:储蓄是每一年国民收入中没有被消费掉的部分。 每一年的储蓄积累起来构成国家的财富。 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是用当期市场价格水平衡量的一个经济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实际GDP是以不变价格衡量的一个经济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就业率是已经就业的人数和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失业率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人口之比。自然失业率是在没有货币因素干预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其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第 2 章 结束第 2 章 结束宏观经济学度量衡:国民收入核算第 3 章第 3 章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产品市场角度主要内容主要内容3.1 宏观均衡的概念 3.2 消费函数 3.3简单模型及其扩展 3.4 乘数与加速数原理3.1 宏观均衡的概念3.1 宏观均衡的概念宏观均衡 社会所有企业的生产即总供给等于该社会全体购买者对这些产品的总需求。3.1 宏观均衡的概念——两部门经济3.1 宏观均衡的概念——两部门经济 (1)提供生产要素(2)支付报酬(3)购买产品(4)商品提供3.1 宏观均衡的概念3.1 宏观均衡的概念漏出(leakage):指家庭将其收入部分用于储蓄,而没有全部用于消费。 注入(injection):指厂商获得了追加的投资。厂商家庭支付报酬消费支出金融市场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资料来源:Mankiw, Macroeconomics, 5th Edition,P.36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资料来源:Mankiw, Macroeconomics, 5th Edition,P.363.1 宏观均衡的概念3.1 宏观均衡的概念从支出角度衡量的宏观经济变量 消费(Consumption) 投资(Investment) 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 净出口(Net Export)案例分析:《曹冲称象》案例分析:《曹冲称象》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小时候非常聪明。一天,孙权派人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群臣有无良策。群臣面面相觑,无言以答。突然,曹冲开口道:“把大象放到一条大船上,把船身水浸到的位置刻下印痕,然后再把很多石头装到船上,使水又浸到刚才的记号。这时,把石头一块块称一下,再进行汇总,石头的总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曹操听了大喜过望,自此对曹冲越加钟爱。案例分析:《曹冲称象》案例分析:《曹冲称象》我们在计算经济总产出时,也遇到了类似的困难。直接计算总产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时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难以区别。但是,有了这个恒等式,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容易的方法 —— 收入法与支出法来进行统计。3.1 宏观均衡的概念——三部门经济3.1 宏观均衡的概念——三部门经济厂商家庭① 支付报酬② 消费支出金融市场 ③ 储蓄④ 投资政 府3.1 宏观均衡的概念——四部门经济3.1 宏观均衡的概念——四部门经济3.1 宏观均衡的概念3.1 宏观均衡的概念YAEAEY100100支出等于收入支出决定收入收入=100支出=100100IU<0IU>03.2 消费函数3.2 消费函数影响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收入水平 商品价格水平 利率水平 收入分配状况 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 消费信贷状况 消费者年龄构成 季节与气候 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及风俗习惯3.2 消费函数3.2 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 收入增加,消费增加 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某家庭消费表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299页某家庭消费表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299页 (1) (2) (3) (4) 收 入 消 费 边际消费倾向(MPC) 平均消费倾向(APC)消费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消费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Y0123C681012144567C=C(Y)45。线性消费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2页线性消费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2页Y0123C681012144567C=a+bY45。3.2 消费函数3.2 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3.2 消费函数3.2 消费函数凯恩斯储蓄函数 收入增加,储蓄增加 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例递增某家庭储蓄表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3页某家庭储蓄表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3页 (1) (2) (3) (4) 收 入 储 蓄 边际储蓄倾向(MPS) 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储蓄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1页Y0-1S681012141234S=S(Y)线形储蓄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4页线形储蓄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4页Y0-1S681012141234S=-a+(1-b)Y3.2 消费函数3.2 消费函数凯恩斯储蓄函数 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APS)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3.2 消费函数3.2 消费函数凯恩斯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APC和APS的关系 MPC和MPS的关系消费及储蓄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5页消费及储蓄曲线 资料来源: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第305页Y0-1S1012141234S=-a+(1-b)YC=a+bY3.2 消费函数3.2 消费函数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国民收入分配 越不平等,社会消费曲线越是向下移 政府税收政策 实行累进税,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 公司未分配利润所占的比例 未分配利润占的比例越高,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1978-1991某些年份全国居民收入与消费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P1331978-1991某些年份全国居民收入与消费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P133 年 份 收 入 消 费 平均消费倾向(APC) (亿 元 ) (亿 元 )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公式法: 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 I=S 45°线分析法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Y=C+I C=a+bY I=I0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三部门的收入决定 公式法: 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 I+G=S+T 45°线分析法 Y=C+I+G C=a+b(Y-T) T=T0 +tY I=I0,G=G0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C+I+GY*C45oC+I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四部门的收入决定 进出口规律: 进口: M=M0 +mY (自发性进口、诱发性进口) 出口:取决于一国的市场竞争实力,与该国收入 水平无明显关系,故 X=X0 公式法: 45°线分析法Y=C+I+G+(X-M) C=a+b(Y-T) T=T0 +tY I=I0, G=G0, X=X0 M=M0 +mY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C+I+GY*C45oC+IC+I+G+(X-M)3.3 简单模型及其扩展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乘数 即倍数,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比如:由投资量变化(△I)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Y)的倍数,即投资乘数。KI= △Y/△I 最早为就业乘数,由卡恩[英]提出,后凯恩斯提出投资乘数。还包括:税收乘数、财政支出乘数和出口乘数。 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投资乘数Y=C+I+G C=a+b(Y-T) T=T0 I=I0, G=G0nullC+ △IY’C+I45o△IY△Y乘数效应示意图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Y=△I+△Ib+△Ib2+△Ib3+△Ib4+…...假设: b=0.8=MPC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政府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固定税) 税收乘数(比例税) 转移支付乘数nullY=C+I+G C=a+b(Y-T) T=T0 I=I0, G=G0乘数推导1:政府支出乘数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null乘数推导2:税收乘数(固定税):T= T0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Y=C+I+G C=a+b(Y-T) T=T0 I=I0, G=G0null乘数推导3:税收乘数(比例税):T= T0 +tYY=C+I+G C=a+b(-T) T=T0 +tY I=I0, G=G0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nullY=C+I+G C=a+b(Y-T+Tr) T=T0 , Tr=Tr0 I=I0, G=G0乘数推导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null乘数推导5:政府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null加速数: Y—>I 原因:Y—>C—>消费品生产—>投资品生产—>I 加速数公式: 投资与收入公式:It= v( Yt- Yt-1 ) 投资不是收入绝对量的函数而是收入变化的函数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null资本—产量比:指生产单位产量(以货币单位计算)所需要的资本设备的价值。用v代表资本—产量比率,k和Y分别代表资本和产量,则v=k/Y 假定某企业资本一产量比为10,并假定该企业资本设备共值6000万美元,它由20台新旧不同的机器构成,并且每年磨损1台,因此每年要重置1台,即每年补偿折旧的重置投资是300万美元。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null假设:v=k/Y=103.4 乘数和加速数原理第 3 章 结束第 3 章 结束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产品市场角度第 4 章第 4 章金融市场: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主要内容主要内容4.1 金融市场简介 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 4.3 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货币及货币统计口径 债券 股票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基本概念 实物资产 机器、厂房、汽车、房子等一切有形产品和生产资料 金融资产 货币、有价债券、股票等不同形式的资产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作用 传递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 减少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货币及货币统计口径 货币的职能 交换媒介(Transaction Form) 价值尺度(Measurement of Value) 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Means of Payment and Means of Hoard )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货币及货币统计口径 M0:现金(Cash)或通货(Currency,Cu) 。 M1: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通货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或者说个人支票账户上的存款(Demanded Deposits,D)。 个人支票账户又称商业银行货币,被译为活期存款 在美国,在M1中,1/3为现金,2/3为支票账户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货币的计算口径 M2:除了M1之外,储蓄存款(Savings Deposits,Ds)和个人定期存款(Personal Term Deposits, Dt)也可以看作货币。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货币的计算口径 M3:除了M2之外的其他流动性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及外汇存款等(Non-Personal Term Deposits and Deposits in Foreign Currency,etc, Dn )。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货币的计算口径 通货储蓄率(Currency Deposit Ratio) 通货储蓄率由家庭和厂商的行为所确定货币的度量 资料来源:Mankiw, Macroeconomics, 5th Edition,P.36货币的度量 资料来源:Mankiw, Macroeconomics, 5th Edition,P.36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债券(Bonds) 定义: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等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且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特征: 偿还性 流通性 安全性 收益性4.1 金融市场简介4.1 金融市场简介股票(Stocks) 定义: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 特征: 不可偿还性 参与性 流通性 收益性 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银行体系(Banking System)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 存款创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银行体系银行体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银行体系(Banking System) 中央银行 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To government 对政府的独立性 任命制度(在美国由总统提名,需参院同意) 任期(在美国为14年,为什么不是终身制?) To Bank 对银行的独立性 不从事任何商业金融业务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银行体系(Banking System) 商业银行 一国银行体系的主体 以营利为目标 利差是其盈利的主要手段 若全部存款用于放贷,存在兑付风险,自设银行储备金。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银行体系(Banking System) 商业银行储备金(The Reserves) 为保证存款的取款要求而保留的一定储备被称准备金。 准备金分为法定准备金(Legal Reserves,LR)和超额准备金(Excess Reserves, ER)。 准备金是银行以手中现款形式、中央银行存款形式,或是有价证券形式所持有的款项或资产。 准备金与总存款的比率称为准备金率。 准备金率分为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商业银行资产负债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贴现 贷款 证券投资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货币市场上的资产负债关系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P.83货币市场上的资产负债关系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二版),P.83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基础货币(Money Base,Mb) 中央银行的负债,即公众手中的通货(Cu)和商业银行的储备(R,包括RR和ER)就是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一种活动能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H ),它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大货币供给量的基础。 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货币乘数(Monetary Base Multiplier,mm)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的关系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5页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的关系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5页MoMbK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存款创造: 货币的供给不能只看到中央银行发放的货币,由于乘数的作用而使货币供给增加被称为货币创造; 货币创造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投放的货币量,还取决于存款准备金率; 准备金率越大乘数越小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4.2 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供求关系货币需求: 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 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大动机: 交易的动机(the transaction motive) 预防的动机(the precautionary motive) 投机的动机(the speculative motive)货币市场均衡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9页货币市场均衡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9页M0RMsR*M*MdE*货币市场的均衡点由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货币供给增加造成利率下降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9页货币供给增加造成利率下降 资料来源:袁志刚《宏观经济学》,第119页M0RMsR*M*MdE*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降。R**M**E**货币供给增加造成利率下降 货币供给增加造成利率下降 m=M/P0rmsr*m*mdE*考虑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利率,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实际利率下降。r**m**E**货币需求增加造成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增加造成利率上升m=M/P0rmsr*m*mdE*考虑实际货币供给和实际利率,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实际利率下降。r**m**E**如果货币需求增加呢?4.3 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4.3 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投资的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MEI)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水平的降低,人们的借款成本就减少,人们对投资的需求就扩大。这种投资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反相关系被定义为投资的边际效率。4.3 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4.3 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投资的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MEI)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利率水平的降低,人们的借 款成本就减少,人们对投资 的需求就扩大。这种投资需 求与利率之间的反相关系被 定义为投资的边际效率。 ——此处又可称为投资的需求函 数。IrMEIr1I1I2r0 第 4 章 结束 第 4 章 结束金融市场: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第 5 章第 5 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 一般均衡:IS-LM模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5.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5.2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5.3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古典方法三个模型的比较三个模型的比较5.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5.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 产品市场总需求等于总产出的状态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I=S古典方法5.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5.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S = 0.2Y - 40 I = 260 – 2000R 平衡条件: S = I 0.2Y - 40 = 260 – 2000R IS曲线 : Y = 1500 – 10000R古典方法5.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5.1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Y = 1500 – 10000R 如何画IS曲线如何画IS曲线RYSI450ISIr1Sr2I2I1S1S2Y1Y2产品市场的超额需求(ED) 和超额供给(ES)产品市场的超额需求(ED) 和超额供给(ES)RYIS I=S E=YA(Y , S )C(Y , S ) BS>IY>EESSS E>YI
本文档为【袁志刚-宏观经济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6102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5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金融/投资/证券
上传时间:2014-04-11
浏览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