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

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

举报
开通vip

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 “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 摘要 以往研究《古太极图》的论述,是非难辨,妄说盛行。运用古代中国天文学浑天系知识,将《古太极图》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的内在有机联系条分缕析,证明这些气数涵盖的天道、地道、人道,是由中医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直接对应体现出来。天地赋予人的本性----人性五行,是由五脏支配人所行使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体现出来。中华民族独有的时空观念、物质生灭观念、...

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
“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 “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 摘要 以往研究《古太极图》的论述,是非难辨,妄说盛行。运用古代中国天文学浑天系知识,将《古太极图》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的内在有机联系条分缕析,证明这些气数涵盖的天道、地道、人道,是由中医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直接对应体现出来。天地赋予人的本性----人性五行,是由五脏支配人所行使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体现出来。中华民族独有的时空观念、物质生灭观念、以及独善其身、与人为善,为万世开创太平的伦理观念----中国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是《古太极图》。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二十八宿 天地论系统图示 中华文明 基石 《中国震撼》立论,中国今天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种“文明型国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它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其他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传统轨迹和历史逻辑继续演变和迈进;在崛起的道路上它可能经历挫折和困难,但其崛起的轨迹和方向已清晰可见,且不可逆转;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断产生新坐标的内源性主体文明。 这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就是《古太极图》。但是現代人却只知道《太极图》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產物。不但版本不一,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對《太極圖》原本涵义做出令人信服的詮釋。 一、学术界研究《太极图》与《易经》的六大误区 《太极图》,对中国民众来说,并不陌生。京剧《借东风》中诸葛亮穿的道袍上,就有大大的《太极图》图案。西游记中的道士着装也不例外。还有寺庙、道观、祠堂,以及很多名胜古迹,也差不多都有《太极图》的图案。太极拳、武术馆,就更不用说。 010P000024094LS102-1.jpg (42.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4-3-13 11:41 上传 大多数专门研究者只知道《太极图》似乎能解釋很多事物,但各家解釋的又不盡相同。有人說它是宇宙论图示,有人說它和太陽的影子有關,也有人說它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陰陽的消長,更有人說其實那是外星人畫的銀圖……有太多太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說明,但是又很难判定到底哪些内容是《太极图》的本真涵义。那么,到底《太極圖》是怎麼畫出來的呢?它是純哲學性的符號圖騰,還是它有具體的意義指向呢? 学术界大多数人士认为,《古太极图》起源于《河图洛书》。2006年4月17日《科技日报》《自主创新引领“绿色治疗”——从“河图”、“洛书”到“和合能量场”》的报道,就点出了“和合治疗仪”成果源自有中华文化源头之称的《河图》、《洛书》。那么什么是《河图》、《洛书》?为何将其视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呢? 龙门.jpg (9.4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4-3-13 11:47 上传 史书记载,中华龙祖伏羲氏(炎、黄的先祖)得到《河图》(因出自黄河而得名),并以此为据创画了八卦,用来表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自然事物。以后八卦被推演成六十四卦。即用来占卜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进行总结,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成书——《易经》,五百年之后,孔子等先秦思想家为《易经》做注而成了《易传》,之后《经》、《传》合一正式组成《周易》一书。 自古以来,《周易》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被尊称为“六经之首””、“三玄之冠”、“大道之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永恒的魅力。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和它结下不解之缘。诚如1996年1月9日《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华文化第一经——《周易》所言,周易哲学“代表了古代思维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准。”因此《周易》奠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长期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历史记载有两个问题未能搞清,一是八卦为阴、阳的不同排列组合,《河图》则是用圈点组成的1到10个数字,二者之间是何关系古人一直未能说清,二是如何能证明《河图》是出现在五千年前的伏羲时代呢?所以尽管古代千百年来也一直为解开这个重大的历史之谜而不懈努力,但终因推导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而功亏一篑。 据国情研究中心的人员介绍,他们对这一重大历史悬案进行深入探讨,终于使两大疑点有了令人满意的解答。在古人研究的基础上,纠正了古人逻辑推导过程中的失误,使《河图》数字与八卦之间的关系完全理清,证明《河图》为八卦之源的观点完全可信。同时,他们还通过对《河图》与金字塔原始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数据对比,证明《河图》与金字塔在数值倍数,比例关系,方位排布等方面存在着高度统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可断定二者为同一时代的文明产物,从而间接证明了《河图》为伏羲时代所出的可能性。 1996年,《光明日报》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学术界对他们研究成果的认可。这样伏羲依据《河图》创八卦的历史传说不仅变成了相对可信的事实,而且最终走进了国家级的历史殿堂——中华世纪坛。 但是,作为同样是体制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人士,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主要撰稿人之一李申,却在《〈河图〉没有秘密──兼评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对〈河图〉、〈洛书〉的研究成果》[3]中,完全否定了国情研究中心人员研究成果:“读了这则通讯,使人产生了许多疑问。比如说‘太极八卦的数字奥秘’是什么?因为太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有人说它是气,有人说它是理,这些都是无法用数字来表示的。” 笔者仅列举了当今学术界两例权威人士对太极图的不同看法。王先胜先生则用六万余字的论著,阐释了当代120余位易学家、考古学家及中国文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或观点,首次分析和反思了当代中国易学研究存在的五大弊端:“1:公理婆理,是非难分;2、不近考古,自断生路;3、思维僵化,不讲学理;4、关门研学,自我陶醉;5、主观臆断,妄说盛行。”[4]笔者认为还应该加上最重要的一大弊端:6、不讲天文(只讲现代天文学,不讲古代中国天文学),易学无根! 二、斗转星移罩环球 《河图》、《洛书》与彝族十月历相通,彝族十月历与阴阳五行、二十四节气相通[5]。 “只讲现代天文学,不讲古代中国天文学”,是指大多数学者首先是不了解与《古太极图》息息相通的二十四节气,是由赤道(浑天系)划分出来(唐代以后才改由黄道划分)!如此,就只能在地球与五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太阳系)中探究二十四节的科学依据 (见图3《地球与五大行星绕太阳运行图 》; t015ff87538c585b6b8.jpg (6.5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4-3-13 11:50 上传 图4《地球绕太阳旋转空间划分二十四节气图》) ! u=277100727,2237922895&fm=23&gp=0.jpg (20.19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4-3-13 11:51 上传 其次,是不了解二十四节气除了适用于中华大地之外,还适用于整个地球!换句话说,就是二十四节气标识中华大地气候特征,还标识整个地球气候特征。大家都清楚,北半球的夏至,是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的夏至春分,是南半球的秋分(参见图5二十四节气依据二十八宿划分,二十八宿环绕整个地球,因此二十四节气具备全球气候特征)。遗憾的是,现代学者没有一位是依据整个地球(整个天地)来探究《古太极图》原理。 二十八宿.jpg (43.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4-3-13 11:57 上传 二十八宿罩环球图 浑天系(赤道坐标系)与太阳系(黄道坐标系)各自划分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前者(平气)是将一回归年等分二十四,后者(定气)是不等分二十四。对五大行星运行规律的测定也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按照每一行星在北极天空行走73天左右的时段,顺序为木、火、土、金、水五个季节[6]。后者是按地球公转365.2564日;木星公转4332.589天木星公转11.88年,;火星公转687天;土星公转29.45年,金星公转224.70 日;水星公转约为88天来计算。 在太阳系这一小系统中,除了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变化导致气候寒暖之外,就无法再获得其他知识!因此,去普世天文学中寻找阴阳五行八卦之类知识的科学依据,只能捕风捉影!而在古代中国天文学所界定的天地框架----浑天系(赤道坐标系)中,阴阳五行八卦之类则会相当容易地对号入座! 浑天系所界定的天球大圆----天地框架,是非常容易认知的。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在晴朗的夜空,面朝正北,先找出北极星,如果是春分时节,就朝正东看,象个大勺子一样的北斗星,其斗柄直指正东七宿----苍龙;如果是夏至时节,斗柄直指正南七宿----朱雀;如果是秋分时节,斗柄直指正西七宿----白虎;如果是冬至时节,斗柄直指正北----神龟(玄武)(参见图6四象(四灵)图)。 浑天与四方图片1.jpg (52.8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2014-3-13 12:01 上传 易学中的四象,就是浑天系天球大圆的二十八个坐标----二十八宿(参见《二十八宿罩环球图》)。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都是由二十八宿划分出来(参见图7《 二十四节气是全球气候特征图》),可知这些气数是对整个地球地理方位气象、气候的划分。《古太极图》与气数密不可分,其“天地论系统图示”的功能自然责无旁贷。 浑天系把“天地”比作鸡卵,将地体比作卵中黄,将环绕地体的天穹比做蛋白,将用于标示太阳、月亮、行星、恒星位置的假想的天球比做蛋壳。以地体为“天地”的“球心”,以南极、北极为“球心”的轴,以缘地体表面向四周延伸的太空为上下四方。 换句话说就是以北天极为上,以南天极为下,以与地球赤道相平行的二十八宿为圆形天道。依据二十八宿所标识的赤道360度,等分十二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作为时间坐标,并在这一立体“卵壳”上标示日月星辰的位置与度数。由十二支标示的“天空十二辰”对观测者而言,是随整个天球参与周日和周年视运动,同时也是随整个地球参与周日和周年视运动[7]。 大家所熟悉的立竿测影,也不仅仅是立一根竹竿,测个日影长、短,定个南北方向、定个冬至夏至这麽简单,而是在微观演示地轴----“极”(表竿)主导地球在自转中全方位的每条经线直面太阳的过程[8]。 自古以来中国帝王的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群前面都设置有华表,也称“华表柱”,北京天安门前共有四根,就是由这根不起眼的表竿演变而来。 华表在宫城建筑中的显著地位,映射出中华民族立国于中华文明的宏伟意愿。 三、“天道”、“地道”与“人道” 出土实物与大量史料记载充分证明:早在伏羲、神农时代,二十四节气历法就依据仰观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这些天象,俯察地理及万物生灭的规律性变化而制订出来了。《晋书·律历志·中》:“很久以前,圣人模拟十二辰与北极来运转测天仪器。推理天地运行规律,测量日影计算太阳的位置,划分十二辰与九野,分辨太阳、月亮、五大行星运行的轨道,奉顺农时,物尽其用,全都根据阴阳来纲纪万物。观测天象、气象、物象而创作八卦,订出闰日、闰月使回归年阴气与阳气的时段均等。历法之数的本原就在于对阴气与阳气运行时段的界定。到了炎帝时,划分八节用以管理农事,轩辕纪三纲(三阴三阳)而阐发文字,于是派遣羲和观察测算日,常仪观察测算月,臾区观察测算星气,伶伦制造律吕,大挠创作甲子,隶首撰述算法数学。容成综合这六种学术,考定气象,建立五行学说体系,体察阳气宣发流行与阴气收敛内藏的规律,确立了阴气消失与阳气生息的起点,订正余出的闰日,依据这些内容著书立说并阐述其原理,称为调整历法。”[10] 《古太极图》是所有气数的核心,她上统天文,下包地理,它所展现的是天文地理现象的内在动力,即天地之气的阳刚(吐)阴柔(茹)规律。天地与万物的生成与消亡,只是一气之聚合与离散,别无其它[11]。 从物质化生、物质消亡来讲,有形质物体化生是气的凝聚,有形质物体消亡则是气的流散。这种凝聚与流散不仅体现出天地的本质、现象与规律,而且体现出万物的本质、现象与规律。“人道”一词与“天道”、“地道”并列,是指人的本质、现象与规律,即人体阴阳。也就是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呼为阳,吸为阴;腑(的气化运动)为阳,脏(的气化运动)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等。中医脏腑经络,不与解剖出来的人体器官直接对应,而是与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直接对应[12]。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亦即中华文明的“天人相应”,就是中医学所讲的人体气血阴阳运动与天地阴阳刚柔运动的相参相应。 至于将人道释义为“仁义”,则是从人文角度来认识天地与人体的关系。在易学中“人道”专门指人的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易学认为,“仁义”是天地赋予人的本性,行仁义之道,则符合天道。由此承传了羲学的《周易》,“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两条重要的道理:一是理性地做人,二是智慧地做事。”[13]。 《皇极经世书》也依据天道阐释了做人应该遵循的原则,如中医学的养身之道主张养心即能养身,《皇极经世书》则具体阐释为: “言发于真诚则心不劳而逸久。……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至于性命亦润。……剸割者才力也,明辨者智识也,宽宏者德器也,三者不可缺一。”[14] 考据学家孙星衍对先哲们的这一主张做了详细论述: “……不明阴阳五行者,不可以言性。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故神农经言养命以应天,养性以应人。……天先成而地后定,……五六天地之中合,性有五常,情有六欲,五常者,仁义礼智信;六欲者,喜怒哀乐好恶也……”[15] 性是何义?《中庸》说:“天命之谓性”。 郑康成注:“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这里的“天命”不是指“天的意志”,而是指天地之气化生出来人,即为性命。孝经说:“性者生之质,命、人所禀受度也。”是指“性”是生命的本质,“命”是指人所禀受的程度----存活年限的长短。这里的“神”是指无法直接看到的“天地之气”于人体意志的主导作用。 天赋予人的本性----人性五行,体现为由五脏支配所行使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阮元先生评论说:“《原性篇》言说人性本于天道阴阳五行,这实属周朝、汉朝以来的定论。人的本性依附在什么物质之上呢?汉代人言说性与五常,全都分别应合于五脏,非常确切。这些都应该加以说明。” 这些理论体现为中医学所主张的: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五时之气相互感应,而且人的怒、喜、思、悲、恐,这五种情志与五脏相通,比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则将人道与天道的关系归纳为:人类符合天地之道的道德规范为“仁义礼智信”。 阮元先生还说:“其实祭祀等事宜,全都在京城之中,这些虽然(表面看来)是依凭虚幻臆断,然而博览综合分析大量古籍,探究其实际却真是如此。此是明堂之说,封禅,也还是最古老的礼仪。自汉、唐、宋三个朝代以来,全都被腐儒给说坏了。元以为所谓封,就是在南郊祭祀天,所谓禅,就是在北郊祭祀地。唐元宗、宋真宗等帝王,仍然是汉武帝原本的才智。”[16]可知是自汉代以来的腐儒,就已经象今天的很多“科学文化知识精英”一样,因为不懂得作为科学的阴阳五行与作为谶纬的阴阳五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根本不懂得自己的老祖宗为什么要崇尚阴阳五行,为什么要尊奉“天地”了! 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是精通太极阴阳原理的张载,以中华文明的充足底气,发自肺腑地呼喊出“四为”句,这一历代流行不衰的中国读书人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之最强音。 “为天地立心”。就是运用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完美结合的灵性思维,掌握天地之气化生化灭万物的规律,确立“天地”运动的中心----“天极”,依据天地之气象与物候,确立了二十八宿。在掌握了阴阳五行八卦原理以后,在安排农事、制定法度时,都是效法天地。 法则天地,首先是效法五行。依五定制,分五事、五纪、五福。古代中国伦理道德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就是法则天地。天有天极,人有皇极,星空天道绕北极,百姓人道绕帝王,极为轴心,为最高规范 [17]。 古代“天地”一词并不是指自然界,也不是指地球及其大气层,更不是指“宇宙”!而是指天地框架中的“天、地、人”的“三才”。 “三才”即“天气、地气、人气”。张载认为,“天地之心,惟是生物。”(《横渠易说·上经》)即“天地之心”,只有它才能主宰天地化生万物。在张载看来,“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悅且通,則天下必歸焉” (《正蒙·诚明》),从而使“天下”(社会)必然会普遍接受符合天道的道德价值观。    “为生民立命”。“生民”就是指众生,“立命”就是指为众生确立安身立命的伦理道德。 “为往圣继绝学”。“往圣”,是指历史上自三皇五帝以来的圣人;“绝学”,是指中断了的学术传统。比如甲骨文就有用干支60一周表记载岁月时日的历法,这种历法至今还在使用,但是制订这一历法的客观科学依据----古代中国天文学的系统理论,及其与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论却失传了。把这些中断了的学术传统重新建构起来。把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道德规范传承下去,就是“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就是用往圣们创立的中华文明“天道”、“地道”、“人道”理念,为世世代代开创出“太平”基业。 “四为”句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理论。 涉及天地之道,人文之道,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是以《古太极图》为基石的中华文明时空观念、社会观念、人生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的综合体现。“四为”句也体现了张载及其有担当的中国读书人内心强大,立意深远,思想开阔,学术底蕴深厚的豪迈气魄。 五、结语 以往研究《太极图》的论著总是把“太极”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运用中医学与古代中国天文学知识揭秘《古太极图》,可以把“太极”还原为一个切实的空间概念。 以往研究《太极图》的论著都称《太极图》为“宇宙系统论图示”,运用中医学与古代中国天文学知识,应该把《太极图》称为“天地论系统图示”。 以往研究《太极图》的论著认为“太极”与“气”密不可分,与“理”息息相通,但是不能证实这些数字----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二十四节气、干支60一周的客观科学依据,不能说清楚这些数字是什么事物的“理”(规律)。运用中医学与古代中国天文学知识,则能够将这些气数究竟是什么事物的“理”(规律)及其与《古太极图》的内在有机联系,予以直观的分析与阐释! 以往研究《古太极图》的论著很少有运用本土方法、用我们的母语来阐释,他们的一些分析与论述就象嚼不烂的猴皮筋,令读者无法吸收与消化----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运用中医学与古代中国天文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证明《古太极图》与易学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学术,她的丰富内涵深奥而不神秘,科学而不迷信,推导过程逻辑严密,经得起多方面反复验证。 数百年以来,西方列强仇视中华文明,极力丑化中国,似乎绕了一大圈来否定中华文明,目的就是占据文明制高点。占据了文明制高点,才能抢占道德高地。抢占文明制高点就进入了所有谋略的中心:拥有话语权!”[18]他们或明目张胆或暗中抹杀中华文明。早在明末清初(1669年),对中国进行远征和探险(文化侵略)的传教士南怀仁等,就将中华民族历代所尊崇的洪范五行称为灭蛮经(《清史稿·列传·五十九》)! “西方统治者极擅长让被洗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洗!” [19]而善良天真的中国人,尤其是一些中国文化精英,竟然“接受了征服者的逻辑”[20]。比如,梁启超先生就认为: “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时至今日,很多人还在崇信这一论断。 边芹女士说得非常透彻:“能否占住制高点,就在于文明的自信。当年侵略者靠兵舰火炮把我们几千年建立的文明自信打掉,可见这个精神统治权是要抓到底的。文明的自信就像肢体的一部分,一旦被截掉,再生亦难,文明本身随着自信的消失而消失,并非天方夜谭。”当今对《古太極圖》研究的误区重重就证明了这一点。 以民众看得见,抓得住,并能够进行反复验证的事物,返本归真《古太极图》准确含义,让国内外民众了解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时空观念、物质生灭观念、以及独善其身、与人为善,为世世代代开创太平基业的伦理观念之形成过程,把中华民族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完美结合的灵性思维----高超智慧展现出来,提炼出中华文明的精髓与探寻到中华文明的真正源头----“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让国内外民众都了解以《古太极图》为基石的中华文明,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原创性贡献。中国今天的和平崛起,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复兴,是由五千年连绵不断的内源性主体文明所主导与支配。这些知识一定会使得到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更加具有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力、威慑力、征服力。使中华民族更加自尊、自爱、自强、自信!使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更加得以彰显,进而在世界上占据文明制高点与道德高地,享有更充足的话语权。 注释 [1]http://qcjy.swu.edu.cn/bbs/viewthread.php?tid=175554 [2] http://qcjy.swu.edu.cn/bbs/viewthread.php?tid=175554 [3] 1998年第04期《社会科学战线》 [4] 揭开易学界的神秘面纱——当代中国易学研究反思录http://hi.baidu.com/fangxuerong/blog/item/dfdb6103c1bf1d8ed53f7c43.html 参考文献(略)
本文档为【文明型国家内源性主体文明的基石----《古太極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219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36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4-08
浏览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