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董桥文集

董桥文集

举报
开通vip

董桥文集董桥文集 董桥文集 董桥 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等职,现任《苹果日报》社长。 董氏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深获海峡两岸三地读者倾心喜爱。历年在台湾出版的文集包括《另外一种心情》(远景)、《这一代的事》、《跟中国的梦赛跑》(均为圆神)、《辩证法的黄昏》(当代)等以及翻译书籍多种。另外在香港、北京...

董桥文集
董桥文集 董桥文集 董桥 董桥,福建晋江人,1942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等职,现任《苹果日报》社长。 董氏文笔雄深雅健,兼有英国散文之渊博隽永与明清小品之情趣灵动,为当代中文书写另辟蹊径,深获海峡两岸三地读者倾心喜爱。历年在台湾出版的文集包括《另外一种心情》(远景)、《这一代的事》、《跟中国的梦赛跑》(均为圆神)、《辩证法的黄昏》(当代)等以及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书籍多种。另外在香港、北京、杭州、广州、天津、成都、上海及沈阳出版文集十多种。 见不到乌鸦和麻雀 董桥 2002.11.01   羡林教授新近写了一篇<回家>,记他生病住院一个多月,心里惦念燕园垂杨深处的家,惦念那盈塘的季荷和那只小波斯猫。病愈出院,朗润园中风景深情,草木宜人,「连这里的天都似乎特别蓝,水都似乎特别清。我眼睛所到之处,无不令我心旷神怡。思想所到之处,无不令我逸兴遄飞」:我的家是个温馨的家,他说。   远山近水、花草树木、房舍道路配上阴晴雨雪的自然现象,那是风景,可以观赏,足以怡情。人事物象的景□和情致一经点染,自也不难演绎为另一道风景:宋词里要「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儿女英雄传》的安公子「看了看家中风景依然」,想起光靠一个张进宝就管理得内外严肃,心中叹服。季羡林枯坐在临窗书桌边静看窗外世界,那固然是风景;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为《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到处应战辩论,风幡飘飘,当然更是风景了。 很高兴季教授病后家中风景依然,淡淡写出那样一篇闲话,流露他和他的家都硬朗得很。岁数大,人成了淋过雨的风幡,飘是飘不起劲了,能枯坐窗前看山看水看世界,那是最婉约的智慧。智慧难养;养得出智慧的人心中一定多鬼,什么滑头勾当没领教过!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说,反对二十三条立法的人心中有鬼,确是灼见。   求的不过是健康自由气氛中的硬朗而已,人为的锁链却老想摧毁那股生存能力,制造惊恐,制造萧条,制造孤绝。说生存能力,英文该是viability。一九七二年尼克松破冰访华之前,美方先遣队的黑格准将惹怒周恩来总理的正是viability这个字:中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美国关心的是中国的「生存能力」,他说。章含之《跨过厚厚的大红门》里写周恩来敏感,浓眉顿时绉了起来,要求再译一遍,会后还立刻要大家翻查权威的英英大辞典,查出 viability的确切意思。到了第二次会见,总理严厉反驳,说中国完全有能力捍卫领土,两国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章含之说黑格准将当时表情十分紧张,显然不是周恩来的对手。 羡林细数燕园熟悉的飞鸟,先是喜鹊,跟着是燕子、啄木鸟和布谷鸟。他遗憾见不到黑压压的那群乌鸦,也见不到多少麻雀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某一个人无端定为四害之一的麻雀,曾被全国人民群起而攻之,酿成了举世闻名的闹剧。现在则濒于灭绝」,生存空间都没了。乌鸦报丧不报喜,像传播媒体;麻雀吵闹,吱吱喳喳像兴旺的市集。从此都不见了,只剩叶刘淑仪的文革遗音,亢奋而空洞,听多了昏昏沉沉真想死:“narcoleptic desperation”!Tina Brown说的。 朵云信笺上的泪痕 董桥 2002.11.04   在北角一家旅馆的大门口匆匆握别,厦门来客满头的苍苍白发在黄昏的秋风中更显得干枯,脸上的绉纹浅浅绉出几笔内敛的世故,幸好微微翘起的嘴角始终抿□无尽的宽容。十五的月光在闹市华灯的灿烂里分外朦胧:「好好玩玩那二十几款朵云轩的信笺。」他说。「文革前收的,几十年来我都舍不得用,送给你,算有个归宿了!」顾先生温文的语音唤回遥远的思念,彷佛为那个失落的年代轻轻圈上一个句点。 他父亲是我父亲那一代人,早岁漂泊南洋,立足南洋,死在南洋。他十几岁到北方读书,娶了一位江浙闺秀,在杭州教书教了好几十年,前年风湿严重,带着老伴回厦门长住了。「不要心存太大的指望,」他指了指旅馆房间里茶几上的一份报纸说。「二十三条立不立法都一样,要来的终归会来,怕只怕特区政府矫枉过正,吓破了人心吓走了资金。你们的这帮高官毕竟是政@治娃娃啊!」那天,顾先生还给我带来了一本新印的《花花朵朵罎罎罐罐》。他是沈从文迷,常说沈从文是典型的中国读书人;沈从文的沧桑是共@产制度下中国读书人典型的沧桑:在「思」的阉割和「信」的蛮横下,沈先生做出了高洁的自赎。 记得是一九九五年的秋冬两季,我细细读完了沈先生那部又厚又重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心头交织着释然的憾意和黯然的喜悦。憾意,那是缅念沈先生一九四九年之前写的四十多本小说和散文;喜悦,那是祝福沈先生一九四九年之后变成了一位文物研究专家。国族的劫难像冬夜里的一阵阵冷风,吹破单薄的窗纸,吹得书案上的泪烛忽明忽灭。沈从文五十年代写给一个叫吉六的青年作家的信上说: 人近中年,情绪凝固,又或因情绪内向,缺乏适应能力, 用笔方式,二十年三十年统统一个「思」字出发,此刻 却必须用「信」字起步,或不容易扭转。过不多久,即 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把笔搁下。这是我们一代若干人必 然的结果。 在沈从文的认知里,「必然的结果」考验的是绝处的翻身,那已然不是法律所要处置或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的举措了。在极@权@统@治的思维里,一法之立与一法之废乃至一法之罔顾,往往只系缚于当权者一念之仁或一念之恶之间,手持天秤和剑的蒙眼正义女神的形象只是虚幻西方的虚幻理念而已。我当然明白顾先生劝我不要心存指望的深意了。 那天夜半翻看他送给我的那一叠信笺,时光交错穿梭,人事浮沉如梦,我隐约望见张爱玲《金锁记》里的情景:几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红黄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 送米图卷子的迷思 董桥 2002.11.06   我在《从前》书中那篇<灵光>里写的那位柳尚悲先生大半辈子礼佛茹素,性情虽怪,心地大好。五十年代政@局很乱,民生多苦,他给邻家孩子补习功课,兼教绘画,分毫不取。有一天,柳先生忽然跟那几个小孩大谈国家大事,孩子们一脸茫然。他于是拿起毛笔画一幅丰子恺笔调的小画:树下一所小农舍,门前小河边坐着几个大人小孩,一脸欢笑。柳先生说:「这叫百姓心愿,安居乐业!」孩子们还是一脸茫然。他信手又画了一张画,依旧是那所小农舍,只是四周围密密麻麻画满了大树小树,全给风雨吹得歪歪斜斜了:「这叫民不聊生,人人都在秋天萧瑟的风声里,古书上的<秋声赋>!」他说。孩子们又是一脸茫然。  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民众对于政@府和政@府官员,总会有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的,或好或坏,这便是民意;读书人对于当局和当局者,也总会有看法的,或好或坏,存则在心,发则为气,这便是士气。 前天读了锺叔河写的这段话,我想起柳先生画的那两幅小画,一幅正是民意,一幅正是士气。 锺叔河先生编订的那本书是《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那是光绪十六年一位廉吏的故事:河南滑县暴方子到苏州洞庭山里的林屋山做巡检,一心爱民,又好事又好出主意,给县官撤了职,既搬不起家,家里又穷得连一粒米都没有。远远近近的七八千户山民纷纷送柴送米送鸡送羊来接济这位清官,各级政府为之震惊。当时名流秦散之给他画了一幅《林屋山民送米图》,不但清末的硕儒文士在卷子上各有题咏,暴巡检的文孙暴春霆六十年后还拿着另一幅郑文焯画的《雪篷载米图》,请徐悲鸿重画一幅,以励末世。   锺叔河今年根据胡适先生当年写过序文的这套卷子重新整理,交给长沙岳麓书社出版发行。书中不但刊出晚清俞曲园、吴大澄、吴昌硕等十几位名家的题跋,还有民国时期的朱光潜、冯友兰、俞平伯、朱自清、沈从文、张大千、陈垣等的手迹。 光绪十六年公元一八九○距离清朝覆亡不过二十年,锺叔河说,晚清政@治再黑暗再腐@败,林屋山民还可以给那位带有煽惑嫌疑的暴姓清官送柴米,硕儒文士也可以为他的事迹作画题诗,可见不绝如缕的正是民意与士气。那也正是胡适序文里所说的「中国民治生活」的写照。   这样写照了一百一十二年,这幅送米图卷子所揭示的那份卑微的诉求和无告的温熙,竟然依旧反射着新时代的煽动与蛊惑的杯弓蛇影,陪伴我们踩上《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的薄冰,在满身烟雨的迷蒙中,忍受危@害@国@家@安@全和窃@取@国@家@机@密的悚惶心情。在这样萧瑟的风声里,我怀念的自是柳尚悲先生笔下那所祥瑞的农舍。 永福堂里的田家英 董桥 2002.11.08   毛泽东的演讲不找人代笔起草。一九五六年秋天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他破例让一个人代写了两千多字的开幕词。他上台宣读,给掌声打断了三十四次。大家称赞那篇演讲稿深具主席风格。毛泽东说:「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少壮派,叫田家英。」 田家英是四川人,十四岁加入共产党的抗日救亡组织海燕社,十五岁到延安,十六岁入党,在陕北公学当近代史老师,一九四八年二十六岁当上毛泽东的秘书。他掌管毛氏的存款、印章和来往信件,花十年心血为毛泽东建立存书上万册的藏书室。他收集清代学人墨□文玩,每有所获都先带去跟主席观赏切磋。 这位读书人有骨气,讲原则,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上赞成彭德怀观点,撩起毛氏对他的猜忌。六一年起草《六十条》,纠正许多错误政策,却在「包产到户」问题上招主席反感。六五年整理毛泽东提倡读马列著作的讲话纪要,删去提到《海瑞罢官》的一些话,陈伯达江青给他戴上「篡改毛主席著作」的吓人罪名,六六年勒令停职反省。田家英沉思一夜,在中南海永福堂西房毛泽东的藏书室里自杀死了,祗四十四岁。毛泽东晚年想起这位在自己身边当了十八年秘书的书生,叹了口气说:「田家英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三十六年了。今天,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敲定北京第四代领导班子全面接棒的局面。中南海前代文人风云空销骨,依稀听到的只是流尽年光的宫前秋水。紧贴□交大电机系的江泽民和清华电机系的朱熔基摆下的非人文景观,缓缓步上权力走廊的核心人物都远离了文人书生□柳风絮的千千心结:胡锦涛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仕途建立在水电部门和建委范畴的基石上;温家宝出身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矿产系,出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之前从事多年的地质事务;曾庆红读的更是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长时间在科技部门做技术工作。 执政人材的教育背景虽然未必足以左右国运之盛衰,从中共执政半个多世纪的暮云宫阙极目辽望,新领导班子的知识素质始终会勾起求变的人们心中的几分期望。这几位新贵也许只是平庸的掌玺大臣,也许只是眼馋的冒进俗物,只要愿意踏实为政,结局应该远比满腔孤愤的田家英平和幸福得多,「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的权威定论更不至于要等到人死了才冒出口来安魂。 五九年庐山会议一场风波搞垮了彭德怀,他以「戴罪」之身迁出住了七个年头的永福堂,田家英一家搬了进去:「永福堂出了一文一武两位敢讲真话的人」,有人说。可是,徘徊在新居院子里海棠树下的田家英心情沉重。朱德的秘书何均来向他道乔迁之喜,田家英冷冷的说:「何喜之有?何福之有?」一九六六那年他果然自杀了,在永福堂里刚巧也住了七个年头。 鸳蝴枕边的白玉簪 董桥 2002.11.11   石家庄来的几个客人趁着阳光灿烂的周末在我家开机开灯拍摄了许多文玩字画。是深圳的胡洪侠带来的:社长兼总编辑张彦魁老成持重,光靠眼神就指挥得了一切繁琐的工序;副总编张国岚摊开好几款封面和版式设计要我挑选,娴静的举止藏不住果断的主见;发行科科长结结实实帮我分担了不少又搬又抬的苦差事,非常对不住他李艳明那样娇嫩的大名;最可怜是党委书记兼副社长兼副编审王静,全套摄影工作他一个人扛起来,强烈的灯光下从头到尾撑□一个「静」字把所有技术难题都镇压下去。 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和山花文艺出版社去年的构想,想起我今年六十,邀请我的老朋友胡洪侠替我编选一函十二册的《散文类编》给我贺寿。乍听初议,我心里挺别扭的:怎么就轮到我的花甲了?老家深深庭院里那一盏盏红灯笼还在风中晃荡,悠悠的南管还在追逐万里家山暮色下的归燕,描金醉红瓷碗里的寿面似乎也还在冒□轻 □;那是我的父亲大人的寿宴,贺客盈门,诗酒遣兴,全是他老人家的专利,我说什么也不该唐唐突突抢走了我老爸的风头。 转圜的余地怕是不多了。与其说是洪侠说服了我,毋宁说是我说服了自己站起身来迎接这个颤巍巍的事实。没想到这一妥协,跟□的一些防线也守不住了。他们要我写一篇总序,我只好笔端蘸□秋意认了老:「匆匆六十。牛老车旧,夜寝无梦,晨起无欲,初觉境界洁净,简直智者,其实不然。阅世一深,满心密圈,时虚时实,百般狡狯,距离智慧还远得很,那里宁静得了」!他们要我选些早年在英国搜罗到的藏书票制版分布各册做插图,我说我收集得最全的是Mark Severin的作品,春宫绝妙,却不宜用,其他全用上也许会有侵权之嫌。他们于是建议挑些文玩字画穿插起来。 我的藏品琐琐碎碎难成气候,也从来没有分类编号登记,尽是些几十寒暑贪玩贪来的,价值不大,但求自我感觉良好,犯不□祸枣灾梨。要说品味,说白了也不过是科技时代鸳蝴遗老舍不得昨宵落在□花枕头边的一枝白玉簪,够唐诗宋词的了。所幸人越老脾气越с,偏偏让徐云叔先生给刻了一枚闲章:「董桥痴恋旧时月色」,摆明六十岁的人瞧不惯浅浅薄薄的现代化,绝不含糊! 洪侠和石家庄那几位客人其实都比我с,主意真多,说要就要。我只好未打先招,领□他们走回文革岁月,大抄自己的家,翻出了许多收藏成癖的人的美好记忆。那是一次最愉快的抄家暴行,虽然我这副老骨头终于散了大半副,Mark Severin的五六部真□作品他们只好捧回旅馆去通宵选拍了。说实话,听了他们的设计构想,我更相信书籍装帧做得漂亮,文字真会像打开了一扇窗子那么舒畅,连带报上写的这个专栏我也觉得应该拈出几枝白玉簪点缀点缀通通气:「硬语盘空我未能,甘心做个软诗人」,顾佛影说的。三个代表民间注疏 董桥 2002.11.15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有一位县令做人做事通情练达大大出名,一天,他乘轿过市,路边一座茶馆里飘出两句闲话:「真是个好官!」一个说。另一个哼笑□接口:「真要是个好官,给咱们穷光蛋讨个老婆!」县令听了当下喝令住轿,要那穷光蛋随轿入署。沿途是暖暖的金风薰满兴旺的闹市,县令大人还不时掀开轿帘堆□笑脸向街上的老百姓点头示好,十足江泽民说的「革命时期」的共产党红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 江泽民总结中共七十多年的历史,咬定中共赢得中国人民的拥护,主要因为他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三个时期里始终代表□三项作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当然是一套空泛思想的空泛演绎,我竟还尝试□在民情的实际层面上去检验这个总结的依据。起初,我难免不断只从那三个代表的说法去思考,也难免不断迷失在共产中国那套语言逻辑的迷宫之中。我于是转而退回「革命、建设、改革」那三个时期的划分法去探索。这时候,我忽然想起这则民间故事,想起张大春好几个月前也在台湾报上引述过的版本。我从中隐隐约约摸到河里的几块石头,一步一溅水花,试试摸到对岸去看看。 到得官署,天色转阴,四周顿时凝□一股杀气。县令升堂审理,青脸厉声斥道:「听你刚才那番话,知你必是个不务正业之徒,好淫恶劳之辈。大街上冒渎官威,更不可赦!我这就砍掉你的淫根,绝了你的后患,也免得你妄自议论县父母的是非!」说时一拍惊堂木,打起手势,示意衙役动手,当堂褪去下衣,准备割势。那穷光蛋吓得脸色灰白,昏倒在地。县令大人抚髯阴笑,很是得意,彷佛得了天下的共产党那几十年的「建设时期」,大好山河一下子蒙上一片凄惨景象,人人褪去了下衣褪去了尊严。 转瞬间,从茶馆一路跟来看热闹的人群争相传话,纷纷哄□要看县令大人割人家的鸡巴。众人层层环堵之下,但见衙役一手提起那人的□鸟,一手持刀,作拉锯待割之状,惹出一阵惊呼一阵哗笑,殿堂吵嚷得菜市似的:共产党终于进入了「改革时期」。 这时,县令下令关了署衙大门圈住众人,再一拍惊堂木斥道:「你们扰乱堂规,愿吃板子还是愿罚钱?」众人都情愿罚钱。衙役打开一缝大门,放人鱼贯而出,人人出门前倾囊留下身上银钱,一个子儿不能少。衙役一算,所得竟有百缗之谱:共产党上下走资一起向钱看了!民间故事的结局说县令大人当下转身叫那穷光蛋穿上裤子,指了指那堆银子说:「够你小子讨个老婆了不?」茶馆里「真是个好官」那句闲话应验了。我摸□石头过河的这一刻,毕竟还摸不透那改革时期的共产党聚了那百缗财宝,还叫不叫那穷光蛋穿回裤子?三个代表民间注疏 董桥 2002.11.15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有一位县令做人做事通情练达大大出名,一天,他乘轿过市,路边一座茶馆里飘出两句闲话:「真是个好官!」一个说。另一个哼笑□接口:「真要是个好官,给咱们穷光蛋讨个老婆!」县令听了当下喝令住轿,要那穷光蛋随轿入署。沿途是暖暖的金风薰满兴旺的闹市,县令大人还不时掀开轿帘堆□笑脸向街上的老百姓点头示好,十足江泽民说的「革命时期」的共产党红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 江泽民总结中共七十多年的历史,咬定中共赢得中国人民的拥护,主要因为他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三个时期里始终代表□三项作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当然是一套空泛思想的空泛演绎,我竟还尝试□在民情的实际层面上去检验这个总结的依据。起初,我难免不断只从那三个代表的说法去思考,也难免不断迷失在共产中国那套语言逻辑的迷宫之中。我于是转而退回「革命、建设、改革」那三个时期的划分法去探索。这时候,我忽然想起这则民间故事,想起张大春好几个月前也在台湾报上引述过的版本。我从中隐隐约约摸到河里的几块石头,一步一溅水花,试试摸到对岸去看看。 到得官署,天色转阴,四周顿时凝□一股杀气。县令升堂审理,青脸厉声斥道:「听你刚才那番话,知你必是个不务正业之徒,好淫恶劳之辈。大街上冒渎官威,更不可赦!我这就砍掉你的淫根,绝了你的后患,也免得你妄自议论县父母的是非!」说时一拍惊堂木,打起手势,示意衙役动手,当堂褪去下衣,准备割势。那穷光蛋吓得脸色灰白,昏倒在地。县令大人抚髯阴笑,很是得意,彷佛得了天下的共产党那几十年的「建设时期」,大好山河一下子蒙上一片凄惨景象,人人褪去了下衣褪去了尊严。 转瞬间,从茶馆一路跟来看热闹的人群争相传话,纷纷哄□要看县令大人割人家的鸡巴。众人层层环堵之下,但见衙役一手提起那人的□鸟,一手持刀,作拉锯待割之状,惹出一阵惊呼一阵哗笑,殿堂吵嚷得菜市似的:共产党终于进入了「改革时期」。 这时,县令下令关了署衙大门圈住众人,再一拍惊堂木斥道:「你们扰乱堂规,愿吃板子还是愿罚钱?」众人都情愿罚钱。衙役打开一缝大门,放人鱼贯而出,人人出门前倾囊留下身上银钱,一个子儿不能少。衙役一算,所得竟有百缗之谱:共产党上下走资一起向钱看了!民间故事的结局说县令大人当下转身叫那穷光蛋穿上裤子,指了指那堆银子说:「够你小子讨个老婆了不?」茶馆里「真是个好官」那句闲话应验了。我摸□石头过河的这一刻,毕竟还摸不透那改革时期的共产党聚了那百缗财宝,还叫不叫那穷光蛋穿回裤子? 三个代表民间注疏 董桥 2002.11.15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有一位县令做人做事通情练达大大出名,一天,他乘轿过市,路边一座茶馆里飘出两句闲话:「真是个好官!」一个说。另一个哼笑□接口:「真要是个好官,给咱们穷光蛋讨个老婆!」县令听了当下喝令住轿,要那穷光蛋随轿入署。沿途是暖暖的金风薰满兴旺的闹市,县令大人还不时掀开轿帘堆□笑脸向街上的老百姓点头示好,十足江泽民说的「革命时期」的共产党红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 江泽民总结中共七十多年的历史,咬定中共赢得中国人民的拥护,主要因为他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三个时期里始终代表□三项作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当然是一套空泛思想的空泛演绎,我竟还尝试□在民情的实际层面上去检验这个总结的依据。起初,我难免不断只从那三个代表的说法去思考,也难免不断迷失在共产中国那套语言逻辑的迷宫之中。我于是转而退回「革命、建设、改革」那三个时期的划分法去探索。这时候,我忽然想起这则民间故事,想起张大春好几个月前也在台湾报上引述过的版本。我从中隐隐约约摸到河里的几块石头,一步一溅水花,试试摸到对岸去看看。 到得官署,天色转阴,四周顿时凝□一股杀气。县令升堂审理,青脸厉声斥道:「听你刚才那番话,知你必是个不务正业之徒,好淫恶劳之辈。大街上冒渎官威,更不可赦!我这就砍掉你的淫根,绝了你的后患,也免得你妄自议论县父母的是非!」说时一拍惊堂木,打起手势,示意衙役动手,当堂褪去下衣,准备割势。那穷光蛋吓得脸色灰白,昏倒在地。县令大人抚髯阴笑,很是得意,彷佛得了天下的共产党那几十年的「建设时期」,大好山河一下子蒙上一片凄惨景象,人人褪去了下衣褪去了尊严。 转瞬间,从茶馆一路跟来看热闹的人群争相传话,纷纷哄□要看县令大人割人家的鸡巴。众人层层环堵之下,但见衙役一手提起那人的□鸟,一手持刀,作拉锯待割之状,惹出一阵惊呼一阵哗笑,殿堂吵嚷得菜市似的:共产党终于进入了「改革时期」。 这时,县令下令关了署衙大门圈住众人,再一拍惊堂木斥道:「你们扰乱堂规,愿吃板子还是愿罚钱?」众人都情愿罚钱。衙役打开一缝大门,放人鱼贯而出,人人出门前倾囊留下身上银钱,一个子儿不能少。衙役一算,所得竟有百缗之谱:共产党上下走资一起向钱看了!民间故事的结局说县令大人当下转身叫那穷光蛋穿上裤子,指了指那堆银子说:「够你小子讨个老婆了不?」茶馆里「真是个好官」那句闲话应验了。我摸□石头过河的这一刻,毕竟还摸不透那改革时期的共产党聚了那百缗财宝,还叫不叫那穷光蛋穿回裤子? 江主席找杈的日子 董桥 2002.11.20   张曼娟一写我才记起张艾嘉当年唱过一首歌叫《箱子》:「箱子的大小是旅程的长短,箱子的多少是路途的远近。每一次开箱,将岁月留在不同的地方;每一次关箱,体验了许多不同的成长。」三十年前我独自飞到伦敦希思罗机场的清晨,我的箱子在行李转盘前碰爆了右边的锁扣,怎么使劲都扣不起来,衣角裤管唐唐突突露出了大半截。一对英国老夫妇看我没了主意,老先生从手提包里抽出一条尼龙带扣蹲下身来和我一起把箱子拴得紧紧的:「解决了,走吧!」他说。我体验了一次关箱后成长的释然。 出了机场,我跟□老夫妇搭机场专车到城里去。路上,老太太说他们刚去日本玩,在香港住了三天,还说老先生退休后专心收集贝壳,身心越劳动人越健康:「当了一辈公务员,退休了总该有点寄托,日子长□呢!」她说。老先生坐在一边望□我笑得很悠闲,那张红红的脸该是海滩上、闹市里晒出来的:「真好玩!」他说。 刘心武说的那位潘老也好玩。六十几退休前,一位古玩专家看到潘家一把祖传太师椅,说是难得的明朝紫檀真品,可惜缺了个杈儿。退休后,潘老不但爱上了这把冷落了好多年的椅子,还一心想给椅子配个杈。从此,他每天的日程竟比上班还紧张:听古玩收藏讲座、泡书店找参考书、逛文物店观赏明式家具、跟一些同道碰头聊天、到废旧日用品收购站碰运气,搜索范围最后扩大到北京远郊,脸色越发红润,将军肚很快平复为列兵肚,人也年轻起来了。 七十七岁生日前一个月,潘老终于找到了那一根杈,带回家往太师椅的缺失处一对榫,发毫不差!从此,老先生天天关在家里守□那把宝贝,那里都不去,脾气也暴躁,列兵肚又升级成将军肚。那天,儿子错把紫檀木说成檀香木,他竟发火了。儿子顶了句嘴,他跺脚大嚷:「你懂个屁!檀香木是灌木,紫檀木是乔木!檀香木也就能制点扇子什么的小玩意儿!不许你污蔑我的紫檀!」大家见潘老的脸也成了紫檀色,电子血压计一量,不得了,赶紧送医院。 这阵子朋友都在议论江·泽·民欲退还休的暧昧姿态,大家不禁想起那深奥的退休艺术,映进我眼帘的却是伦敦那位老先生和北京的这位潘老:江主席真该收集些贝壳、真该横了心到处寻找太师椅的那根杈儿,桑榆下的光景也许会比现在的帘内干坤漂亮得多。 刘心武说,潘老出院回家那天,夜贼居然摸进屋里偷走太师椅上那根杈,而潘老居然也没给气死。他又恢复了原来的找杈行动,身子骨又硬朗起来了。八十大寿那天他端坐在那把缺杈的宝椅上让儿孙拜寿:「懂得什么是残缺美吗?」他问道。那之后,他又找了三年,找到八十三岁辞世。遗体告别的时候,小孙子悄悄把那根杈拿出来对姥姥和一众亲友说:「是我偷的,为的是让爷爷多活几年!」艺术就在这里:捡贝壳找杈的理应是江主席,不是胡·锦·涛总书记。 朱总理访香岛小筑 董桥 2002.11.22   我也在海边那座庭院里这样惊艳过:艳的是微微褪了色的五十年代风华,竹间水际依依难舍的那一抹前朝旧梦。秋光付给了寒葩,秋心喟然轻怨鬓影渐去渐远,留得住的只剩了历史的残妆愁对漫天晚霞。溥心佘田、张大千、林语堂的幽魂在董浩云的引领下焕发出宁静的绚烂,断断续续传来几声古典的欷□,让雨后后园的古树飘下几片落叶步韵唱和。□波中,熨坡洲弥漫千层兴亡的墨彩,早就分不清是殖民时代的荣光还是回归之后陌生的红晕。刘健威听到身边一位西洋妇人说:「这不正是《生死恋》里头的风景吗?那不是威廉.荷顿游泳的海滩吗?」故人不归,春尽无诗,悱恻的恋情随□米字旗的徐徐下降隐入维多利亚女王圆裙的暗香之中。 那一刻,胡蝶、陈云裳、周曼华的笑声和泪影还来不及凝成老上海、老香港的一串珠炼,董家长子已然步上了权力走廊的不归路,迎□天安门的朝阳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把长长的身影投射在狮子山下崎岖的一片大地上。那一刻,香岛小筑服侍过董家上一辈人的厨师陈培师傅也垂垂老矣。去年暮春一天早晨,报上说他突然不舒服送医院疗养。 像荣国府宁国府里经历了物换星移的沧桑,老师傅也默默经历了大宅门里惊心的风雨和醉人的笙歌。董浩云时代穿梭的是倜傥的画人墨客和享誉的巨卿硕儒;董建华时代出入小筑的是显赫的南来政要:回归一周年的来客是国家主席江泽民,特区成立两周年的时候踵门的是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公元两千年的十一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带□郑万通、刘延东、刘名启、李昌鉴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姜恩柱出席了小筑里的夜宴。前两天刚去作客的是等□卸任的朱熔基总理,陈师傅也许已经退休回家养老去了。 那次董建平请我在小筑里吃午饭的时候,替我们采撷园中新鲜菜蔬的那个人,似乎正是陈师傅,一位清瘦和善的老先生,玻璃偏厅外的细雨映□他的脸映出了杏花、春雨、江南的气韵。饭后我们坐在英式传统家具的前厅里,幽黄的灯影下,他纤纤的背影也兀自散发出执□的古意,彷佛随时会走进庭院中的一道月亮门。 就在这样江南的氛围里,朱熔基总理带□非常中国特色的政治智慧跟董建华先生深谈:也许是家乡一段竹丛中的老故事;也许是暗藏玄机的二十三条立法风波;也许是一位还乡的老宰相对一位浮沉在浅水里的地方官的几句忠言。朱熔基翌日的慰勉演辞,我听到的竟是一串串没有太大诚意的皮毛话,哄哄一个没有糖吃的小孩。一位中国观察家对我说:「总理只说了一句真话,劝香港在香港的体制中去寻找克服当前困难的力量和方法。那正是英国人的体制:经济与法律制度、公务员效率、管理人才、跟世界的广泛联系!」回归的历史使命只剩一脸残妆,且看香岛小筑里添酒回灯的□□深情有多深了。 灯亮□,巴金没走 董桥 2002.11.25   常在《信报》上读毛尖的上海通信。十几天前她和她丈夫来了,《万象》主编陆灏也来了,我们在林行止伉俪家里吃晚饭,在中环吃下午茶。年轻的一代,洒脱里透□一丝代沟的拘谨,十足初夏午后的艳阳,说甚么我也不忍心让他们过份迁就我内心里那份冬夜的宁 行书字帖3500常用字图幼儿笔画描红字帖田字格空白字帖簪花小楷字帖乐善堂 。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感觉:我这代算巴金那一代人的子侄辈,毛尖陆灏那代是巴金的孙子辈了,文学原是这样嬗变转型的。 今天是巴金九十九岁生日,毛尖前两天在专栏里说,上海报上捧□血红的信心帮巴老度过一百岁,「看了徒然叫人倒抽一口凉气」。全身已经插满管子,护士要不停为他的皮肤补充水份免得身体碎裂;这时,他主编的《收获》杂志邀来各门各派的掌门人给他贺寿,「文坛小教堂们将燃起九十九支蜡烛向大教堂致敬」:「但是,有没有谁问问巴老他喜欢这些吗?」毛尖说。 还记得他九十五岁那年几次含泪说:「我已经九十五岁了,今后不能再写作了,就不要用好药了!」到了九十六岁生日,新华社的特稿说,巴金还静静躺在医院病床上,肺部严重感染,几度命危,有十多天不能进水,护士用海绵沾些水擦擦他的嘴唇。每天打吊针,血管硬化了,针打多了血管就破裂,他总是强忍□,没有哼叫过一声。 八十年代就得了帕金森症,每天傍晚都让人把病床摇高看电视新闻;清早起来喃喃背诵唐诗宋词,为了锻炼记忆;握笔写一个字要费好几分钟,却坚持校完二十六卷本的《全集》和《译文集》。病人的世界跟没有病的人的世界完全不同。想起Wittgenstein这句话,想起读他的小说长大,有点不忍心他这样长寿。 更不忍心的是新华社引述他的话强调把心交给读者是他七十多年创作生涯的生命线:「读者是作家的衣食父母,自己有些作品之所以能够生存下去,是读者宽容的结果。」但愿那只是老一辈人的谦辞。毕竟不是做报纸做杂志,文学的创作过程不必心怀读者;销量的多寡更不是决定作品优劣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巴金给谷韦题字写过这样两句话:「写作不是为了自己,写作也是为了自己」。上一句应酬的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句才是至真至理。 像毛尖家阳台上看到的徐家□大教堂,我心中看到的大教堂是巴金写了八年的《随想录》。一九七八年开始在《大公报》陆续发表,说是当做遗嘱来写,写成竟是一戳圆浑的句号,风雨中擎起的丰碑:「作者顶□诬蔑、谣言和伤病,毅然向种种丑恶、虚伪宣战」,黄裳先生说,而「际炯作为编者,在那些随时袭来的干扰中坚持顶住,终于保护了作品完整面世,为中国文坛留下划时代的巨制,是功不可没的」。际炯是潘际炯先生,我尊敬的老前辈,前两年下世了。确是冬夜的宁帖:墨花点笔,暮云依依,案头那盏灯还亮□。 董桥语录精选 1. 董桥话中年—— 中年最是尴尬。天没亮就睡不着的年龄。只会感慨不会感动的年龄:只有哀愁没有愤怒的年龄。中年是吻女人额头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龄:是用浓咖啡服食胃药的年龄。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会 是清蒸石斑还是红烧豆腐也没主意;至于八十岁以后的消夜就更渺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 ——〈中年是下午茶〉,《跟中国的梦赛跑》 2. 董桥谈"爱书"—— 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幺回事了。 ——〈藏书家的心事〉,《这一代的事》 3. 董桥题立言三境界—— 着书立说之境界有三:先是宛转回头,几许初恋之情怀;继而云鬟潦乱,别有风流上眼波;后来孤灯夜雨,相对尽在不言中。初恋文笔娇嫩如悄悄话;情到浓时不免出语浮浪;最温馨是沏茶剪烛之后剩下来的淡淡心事,只说得三分! ——〈夜读浮想〉,《辨证法的黄昏》 4. 董桥论治学—— 今日学术多病,病在温情不足。温情藏在两处:一在胸中,一在笔底;胸中温情涵摄于良知之教养里面,笔底温情则孕育在文章的神韵之中。短了这两道血脉,学问再博大,终究跳不出渀渀荡荡的虚境,合了王阳明所说:「只做得个沉空守寂,学成一个痴呆汉。」 ——〈「语丝」的语丝〉,《辨证法的黄昏》 5. 董桥谈写作—— 写作如练琴,非日日苦练数小时不足以言「基本功夫」;无基本功夫者,虽情感如水龙头一扭而泻,究无水桶盛水,徒然湿洒洒一地水渍耳。一日,有客问中台港三地文风之区别,笑而答曰:大陆文章一概受阉割,枯干无生机乐趣;台湾文章底子甚厚,奈何不知自制,喜服春药,抵死缠绵,不知东方之既白;香港文章则如洋场恶少之拈花惹草,黑发金发左拥右抱,自命风流,却时刻不离保险套,终致香火不传。香火能传最是要紧。 ——〈书窗即事〉,《这一代的事》 6. 董桥说翻译—— 好的翻译,是男欢女爱,如鱼得水,一拍即合。读起来像中文,像人话,顺极了。坏的翻译,是同床异梦,人家无动于衷,自己欲罢不能,最后只好「进行强奸」,硬来硬要,乱射一通,读起来像鬼话,既亵渎了外文也亵渎了中文。 ——〈强奸·翻译〉,《另外一种心情》 读不读董桥呢? 平客 @ 2006-11-14 4:01:48 阅读(3718)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看了冯唐的《你一定要少读董桥》,有些话想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了一种新的文字游戏,有人说“你一定要读董桥”,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你一定要少读董桥”。类似的文字游戏看多了,深觉这样的姿态很矫情。好比小资往往矫情,但摆出批小资pose的人其实更矫情。 当然,我无意就读不读董桥的问题和任何人矫情,只是想说说董桥。 董桥的文字有韵味,而那韵味确实有些模式化。而模式化这等事是几乎所有写东西的人在劫难逃的命运。我有过读董桥的厌倦期,但后来三联的董桥文集中的一本《从前》让我又对他的文字有了兴趣。还有一套《英华沉浮录》(大陆辽教版改名为《语文小品》)让我对董桥有了新的认识,那是一套考究日常语言文字的随笔集,都是董桥从生活里信手拈来的语文心得,这里的董桥洋洋洒洒,颇见功底。说实话,经历过文革摧残的大陆学界很少有人把语言的事写的那么妙趣横生。 董桥是读书人,书生气在文字里随处可见。重要的是你从他的文字里(尤其是《从前》和《英华沉浮录》)能读出一种大陆失却多年的书生气,我喜欢这种书生气。而董桥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我等鼠辈因文化断层加之懒惰,难以企及,但内心是充满敬畏的。 现在大陆的许多写手,浅尝辄止读过几本书,靠着小聪明,开始写书,写不了几笔就露怯,得到了所谓“话语权”,就语不惊人死不休,打倒这个,批判那个,实在不堪。想必是文革阴魂其实尚未散尽,红卫兵当年批斗学界泰斗们闹出的笑话现在以不同形式依然在天天上演着,只不过,他们有了新的名字,叫“愤青”。 在我看来,读不读董桥,真不重要,都不需要摆个pose。小资是挺烦人的,但摆好了pose的反小资一样烦人。 我都能想像得到,看到冯唐如是的文字,董桥先生也只能一笑了之。 毕竟,无知者无畏。 把冯唐的《你一定要少读董桥》给一位朋友看,朋友曾是董桥的同事。朋友没读过董桥的文字,但印象中董桥是个沉默的读书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拿着本书在办公室里不言不语读书。看过冯唐的文章后,朋友问:“Who is this cat?”翻译过来,应该是:“这是何方神圣啊?”
本文档为【董桥文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536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0KB
软件:Word
页数:13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3-21
浏览量: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