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

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

举报
开通vip

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 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 徐立恒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再现古代两军对垒的镜头时,往往以攒动的人群和漫天的烟雾来衬托庞大的场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虽然貌似热闹,却毫无章法,其实,古代战阵以其严密的组织结构,武器与人的完美结合,充满了智慧和谋略,主宰了古代战争数千年的历史。 战阵是人类角力与智慧相结合的结晶 阵的本义是指战车和步卒的排列,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专用军事术语,后来被人们引申为战斗队形的泛称。在金属兵器尚未普遍运用之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军队作战都没有严密的组织。原始战争没有专职的军队,使用的武器...

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
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 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 徐立恒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再现古代两军对垒的镜头时,往往以攒动的人群和漫天的烟雾来衬托庞大的场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虽然貌似热闹,却毫无章法,其实,古代战阵以其严密的组织结构,武器与人的完美结合,充满了智慧和谋略,主宰了古代战争数千年的历史。 战阵是人类角力与智慧相结合的结晶 阵的本义是指战车和步卒的排列,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专用军事术语,后来被人们引申为战斗队形的泛称。在金属兵器尚未普遍运用之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军队作战都没有严密的组织。原始战争没有专职的军队,使用的武器也没有与生产工具分离。敌我之间的厮杀,更像是“狩猎”,把对方当成“猎物”,是蛮力之间的角力。 进入阶级社会后,奴隶主王朝建立了专职的军队,以维护自己的统治。石制兵器也逐渐被金属兵器所取代。古代战争对抗程度的加强,规模加大。古人们感到,仅仅把军队聚集在一起已经远远不够了。他们注意到:同样数量的士兵,由于战斗队形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战斗力,尤其是数量处于劣势的弱军由于组成了一些严格的战斗队形,却常常击败人数众多、队形杂乱的强军,这一现象引起人们对战斗队形的重视。《六韬·均兵篇》在论述步、车、骑三兵种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相对兵力对比时就说过:“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三军之众成阵而相当:一骑当步卒八人,八人当一骑”(如果是单兵战斗,一名骑兵抵挡不住一名步兵,但是若是列成队形,则骑兵可与八倍数量的步兵抗衡)可见在相同的物质基础上,不同的战斗队形可以激发出不同的军队战斗效能。于是在聚集的基础上,军队有了一定组织的战斗队形,到后来战斗队形就发展成为组织严密、纪律严格的方阵。 据记载,我国在公元前1766——1122年的殷商时代,阵就出现了。卜辞说:“王作三师,右、中、左”,从古文献看,春秋以前我国军队在作战时通常列成左、中、右三个以战车为主的方阵,后来,也有“上中下”三军的称法。《史记》载周武王“牧野”以后,“陈师牧野”。在古代,陈同阵同义,因而“陈师牧野”,就是立阵于牧野。 由此,两军对垒由以前没有组织的战斗队形,发展为有严密组织的战斗队形——军阵,可以说是人类角力与人类智慧相结合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 古代战阵梗概 (一)中国最早的战阵——车阵 我国远古发明的车,是作为运输工具。进入阶级社会后,车开始用于作战称为“戎车”。殷商时代,战车的形制已比较完善,情况如“独辕两轮,方形车厢,长彀,四马挽驾”,并且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最初的车阵是密集的横排方阵,由每一“乘”横向排列而成。“乘”是当时军队的基本单位,由作战车辆一驾和隶属的步兵组成。战车由四马驾挽,每车载甲士三人,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十是一乘的指挥官,古人称甲首或车左;右方甲士执矛,主击刺,并负责为战车排障,古人称为“车右”;中间是驾驭战车的驭者。 步卒与战车的配合方式,一种是战车置于中间,构成一两(乘)。如图: 一种是战车相间成一线配置的队形。 春秋时期,战争频发,军队的编制、武器装备日趋完善,各个诸侯国的军队都十分庞大。步卒人数的增加,车下隶属步卒由一两增加为三两。古人根据作战的不同需要,组成了一些结构不同的阵形。如图: 1.步卒在前战车在后 2.步卒在战车后成品字形配置 3.鱼丽之阵 战车速度快,冲击力强,特别是在开阔地带作战,具有步兵无法抗拒的优势。所以自商以后,尤其到两周时期,战车部队和车战战法得到长足的发展,战车兵逐渐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当时的战车兵就相当于今天的机械化部队,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先进的军事武装。判断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也常常以战车的数量来计算。 (二)古代中国的步兵战阵 恩格斯说:“最小的障碍都可以挡住战车。在交战的时候,马匹惊驰,不服驾驭,反而践踏自己的步兵。”战车虽然机动性强,冲击力大,但存在巨大的缺陷,逐渐的走下了历史舞台。春秋末期,随着铁兵器的大量装备部队,更为锋利和轻便的铁制兵器促成了步兵的兴起,逐渐步入了“步兵时代”。同时马具的改良,促进了骑兵的发展,并出现了弩和投石机(砲)等远程武器。各兵种的出现,在战阵排列上也择优而用,正如孙膑所说:“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 1.魏舒的步兵方阵 左传记载:“五阵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偏为前拒。”五阵指的是“两、伍、专、参、偏”五种中国古代的兵阵。公元前541年,晋荀吴伐狄,采纳魏舒建议毁车以为行,以不同兵力组成了五个方阵,偏为前拒、两于前、伍于后、右角为专、左角为参,共23250人。如图 2.孙膑的步兵方阵 孙膑说:“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阵在右”,意思是说,布设方阵的方法,中间宜广,四方宜厚,居阵在后。如图 3.圆阵 古代野战防御战时的环形战斗阵形。孙子说:“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如图: 4.锥形之阵 孙膑说:“锥形之阵,……未必锐,刃必薄,本必鸿。然则锥形之阵可以决绝矣。”就是说:锥形之阵,就好比一把钢剑,剑锋必须锐利,即前锋部队必须精锐灵活,剑刃要薄,即两翼部队必须擅长兵力机动,而剑身要厚实,即后续部队兵力要雄厚,冲击力要强。如图: 5.雁形之阵 雁形之阵主要用于弩战。“雁行前锐后张,延斜而行,便于绕人”。雁形之阵可以向前,也可以呈后梯次配置。如图: 6.钩行之阵 孙膑说:“钩形之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钩。”只要的考虑是“所以变质易虑也”就是说,钩形之阵,前面为方针,左右两翼弯曲如钩。多用以变换战斗队形。如图: (三)古代中国的骑兵战阵 骑兵的性能介于战车和步兵之间。战车冲击力大,机动性强,但受地形影响较大,很不灵活,相反,步兵十分灵活,几乎不受地形的限制,然而冲击力和机动性却不如车兵。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将骑兵引入中原列国,骑兵得以在战斗中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兴盛,元太祖成吉思汗时期,即公元十三世纪初,是我国骑兵时代的鼎盛时期。 1.卫青的骑兵集团队形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十万余骑兵进攻匈奴单于冒顿的军队。卫青将军队做中前左右后的编组,既适于行军宿营,又便于作战,既是行军队形,又是战斗队形。如图; 2.李靖的骑兵队形 李靖在西征突厥时,采用了一种适宜快速机动、灵活多变的骑战队形。由战骑、陷骑和游骑组成。攻击前面敌人时,战骑居前,陷骑居中,游骑居后;攻击后面敌人时,整个战斗队形向后回转,游骑居前,战骑居后,陷骑分为两部居中。这样布阵适应了深入敌境远程作战,经常腹背受敌的情况。 3.成吉思汗的大鱼鳞阵 十三世纪初,中国的骑兵战术进入鼎盛时期。元太祖成吉思汗依靠强大的骑兵横扫东欧和西亚。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骑兵队形进行完善,其中大鱼鳞阵最为著名。这是一个梯次队形,战斗时其前锋试探敌情,前卫随即发起进攻,接着第二梯队的左翼和右翼投入战斗,最后第三梯队主力——本军和后殿向敌人发起猛烈的冲击。敌军阵形在这样的冲击下通常被突破,然后被撕裂,接下来,被蒙古人两面夹击的欧洲士兵很快就会崩溃,成为蒙古人的战利品。 (四)古代中国早期火器与冷兵器相结合的战阵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于公元十世纪初,火药就已经在军事上得以运用。最初,在战斗中使用火药,基本上是利用火药的燃烧和爆炸性能,焚烧敌人的物资和防御工事,杀伤敌方人员。随后,火器不断发展,数量不断增多,十六世纪下半叶,明代军队的火器已经增大到一半以上,到清代中叶已经发展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还形成了新的兵种:炮兵和工兵。火器的增多,改变了军队战斗力的成分。在冷兵器时代,军队的主要兵种是步兵和骑兵,但在火器增加的情况下,军队的远战能力和杀伤力大为提高,目标高大的骑兵逐渐降低到次要地位,军队的主力变成了步兵、炮兵、工兵等。战阵的形式也大为改观,其中典型的战阵有以下几种。 1.鸳鸯阵 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地区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道路窄小和侨寇作战特点等情况,创立了此阵。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因而形成的一种疏散战斗队形。 鸳鸯阵阵形以11人为一队,最前为队长,次二人一执长牌、一执藤牌,长牌手执长盾牌遮挡倭寇的箭矢、长枪,藤牌手执轻便的藤盾并带有标枪、腰刀,长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护后队前进,藤牌手除了掩护还可与敌近战。后面的两个人为狼筅手执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长的毛竹,选其老而坚实者,将竹端斜削成尖状,又留四周尖锐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长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杀敌人以掩护盾牌手的推进和后面长枪手的进击。接着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各二人,分别照应前面左右两边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进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敌人迂回攻击,短兵手即持短刀冲上前去劈杀敌人。“鸳鸯阵”不但使矛与盾、长与短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各种兵器的效能,而且阵形变化灵活。可以根据情况和作战需要变纵队为横队,变一阵为左右两小阵或左中右三小阵。 2.三才阵 三才阵是以天、地、人“三才”冠名的中国明代军队采用的一种战斗队形,小而疏散,前后重叠的。三才阵既能发扬火力,又能减少损害,是在火器用于战场后,密集的方阵已不能适应战场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该阵由百多人组成,其阵形由前到后依次为游骑、战锋队等。如图: 三才阵的战术分为三个阶段,即火力准备、冲击和围歼敌人。主要缺点是:由于火器不能快速连射,而是火力与冲击相互脱节,在冲击过程中不能以火力支援冲击部队的行动。 3.清代“连环枪式”战斗队形 清代军队为了使整个火器能够连续不断的射击,曾创立了“连环枪式”的战斗队形,是整个火器分队能够连续不断的射击。该队形由十八人组成,共分为三组,成纵队排列,每组又分为左右两路。战斗时,第一组从前至后采取卧姿、跪姿、立姿三种射击姿势,射击后退至第三组后,装弹准备射击,同时,第二组进至第一组位置,以同样姿势射击,以此类推,往返重复。如图: 作者简介: 徐立恒 蚌埠坦克学院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战术教研室军事思想助教 军事学硕士 作者联系方式: 安徽省蚌埠坦克学院合同战术教研室 233050 电话:13855244196 邮箱:xlhforever@tom.com
本文档为【气势恢宏的古代战阵】,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113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0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4-03-19
浏览量: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