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举报
开通vip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内容提要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并没有 被人们所清晰地认识。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具有启承转合的时代,唐代社会尽管 仍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但是商品经济在唐代的发展和繁荣己得到学界的公认,消 费的市场化也日益突出。本文力图透过市场消费来展现唐代社会的一角,阐明市场消 费与唐代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文章分析唐代社会各层面的消费状况, 以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为基础,将唐代市场消费划分为贫...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内容提要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消费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并没有 被人们所清晰地认识。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具有启承转合的时代,唐代社会尽管 仍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但是商品经济在唐代的发展和繁荣己得到学界的公认,消 费的市场化也日益突出。本文力图透过市场消费来展现唐代社会的一角,阐明市场消 费与唐代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文章分析唐代社会各层面的消费状况, 以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为基础,将唐代市场消费划分为贫困型消费、小康型消费和奢 侈型消费。无论在唐代的哪一个时段上,三种消费类型同时存在于社会之中。任何时 期,人们的消费活动都会受到当时社会条件的影响,这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 多方面的因素,这种影响自然会进入人们的心理结构,产生特定的消费方式、消费内 容、消费偏好和消费风尚,唐代也不例外,从唐代社会风俗的变迁来观察唐代的市场 消费也是本文关注的一个方面,而且消费文化的变迁也印证着社会的变迁。综观唐代 消费,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在消费类型上仍然摆脱不了封建的等级性;国家公共消 费和非生产性人口在社会中的消费量数量可观;奢侈性消费突出,唐代后期表现尤甚; 随着唐代社会的发展,市场化消费的程度愈来愈高,而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则是唐代 社会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政治的、经济的诸多因素在历史的演变中进行了重新的整合。 关键词 唐代 市场消费 商品经济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Abstract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Consumption,asectorintheprocessofsocialproduction,wasnotclearly recognizedinancientChinathoughitdidplayitsroleineconomiclife.TheTang DynastywasaninitiativeandclimaticperiodoftheChinesehistory.Thesocialeconomy ofTangDynastywasanagrarianandself-sufficientonebutitsdevelopmentandbooming ofcommodityeconomyisconsensuaUyacknowledgedbyscholars,withitsmarketization moreandmoreconspicuous.ThisthesistriestodisplayonecorneroftheTangsocietyby wayoflookingintothemarketconsumption,revealingtheconnectionbetweenmarket consumptionandthedevelopmentofcommodityeconomyaswellassocialproductionof theTangDynasty.WhenanalyzingtheconsumptionstatusofdifferentlevelsoftheTang societytheauthordividesthemarketconsumptionintothreetypes,thatis,thetypeof poverty,thetypeofwealthandthetypeofluxury,witheconomicandconsumption potenceasitsbasis.WhicheverperiodoftheTangDynastyitis,thethreetypesof consumptionexistsimultaneouslyin itssociety.Despiteanyhistoricalperiod, consumptionofthepeopleissurelyinfluencedbyitssocialconditions,includingpolitical, economicalandculturalfactors.Suchinfluencewillnaturaliyenterintothepsychological conceptionsofthepeople,resultinginspecificconsumptivepattem,consumptive substance,consumptivetendencyandconsumptivefashion.ThesameistruetotheTang Dynasty.ItistheaspectofthisthesistoinvestigatemarketconsumptionoftheTang DynastybymeansofobservingthecustomarytransitionoftheTangsociety.Furthermore, thetransitionofconsumptioncultureis a signofsocialtransmition.Ageneral investigationofconsumptionoftheTangDynastyclearlysuggeststhatfeudalclass distinctionisthemainfeatureofitsconsumptionpattern,thatthereismoreandmoreover flowingluxuriousconsumption,especiallyinthelateTangDynastyandthatthemore developedthesocietyisthegreatertendencyofmarketconsumptionthereis.Anditisthe reorganizationofthepoliticalandsocialfactorsinthecourseofhistoricaladvancingand duringthesystematictransmtionoftheTangsocietythatleadstothisresult. KeyWords: TheTangDynasty MarketConsumptionCommodityEconomy 2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詹代市场消费研究 前言:问题的提出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社会史和文化史悄然兴起,历史观察的 视野也逐步拓宽,史家们已不仅仅局限于对王朝的更替、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典章制度 的沿革的条分缕析来构架历史的面貌,而是将目光投向能反映社会真实面貌的社会生 活层面,去挖掘当时社会群体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从而来摆脱历史总 给人们的一种要么充满阴谋和斗争的惨烈印象,要么多少有些僵硬和冷冰冰的感觉, 创建一种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看起来是鲜活而又生动的历史画卷,充分发挥 历史研究的社会功用,这一点对历史研究的深入和普及而言都是意义重大的。 消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还是古代的自给自足的以农业 为主要生产形态的社会中,都是客观的存在,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己,前者是以市 场为导向,其消费行为的发生主要通过市场为媒介(而这种消费方式才是真正意义上 经济学所规范的消费的概念),后者的消费行为与其经济形态是完全相适应的,主要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消费方式,即消费主体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是由消费主体自己 生产和消费的,“生产基本上是为了自己消费”。,其主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 民家庭差不多生产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食物、用具和衣物”@,产品大多在家庭内部 充分消化。无论怎样,人从出现在地球上的第一天起,为了生存,他必须消费,不管 他自身是否在从事生产,简而言之,有了人,就有消费。如果把事情向极端的方向推 进,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是生产、分配、交换,还是哲 学、文学、艺术,是革命还是建设,最终的目标都是在为人类寻求通向幸福的途径, 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归根到底,为了消费。 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又是密不可分的四个环节,生产关系 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关系。生产是这个过程 的起点,消费是这个过程的终点,生产出来的产品如若没有人去消费,生产就变得毫 无意义了。消费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最终环节,它是生产的目的与终点,也是引起新 一轮生产的动力和起点。然而,在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社会中,生产与消费的制约关系 由于种种非经济因素的笼罩,并不能被人们清晰地发觉和认识,自然人们也不会自觉 利用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来发展生产,传统史家和学者也就对这一经济现象鲜有 关注。诚如前言,消费这一微观经济现象,对古代中国不论对位及尊贵的帝王将相而 。忌格斯:《反杜林论》,第269页 。同上. 3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言,还是作为社会基础的平民老百姓来说,它都活生生的存在,不管人们是否在认识 和利用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们更为明了 地了解、观察和分析古代中国社会多有裨益。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同样可以拓宽历史 研究的领域,丰富历史研究的内容,也为研究工作者提供广阔的研究舞台。笔者进行 唐代消费的研究,一方面出于消费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于中古社 会的消费,研究者并未充分加以阐释,另方面出于笔者主攻方向为隋唐史,因此,断 代于唐。而唐代前承魏晋南北朝,后启宋元明清,实为中古社会有转折意义的一代, 陈寅恪先生就曾有力的指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 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 此。”。唐代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时代,是整个古代中国社会历史长河中一朵耀眼的浪 花,通过对唐代社会消费这一侧面的探讨,从而点线结合,透过社会史的角度廓清唐 代社会的面貌和中古社会的概况。笔者学识有限,这一任务并非一人之力所能胜任, 然勉力而为,望能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在进行文章的论述之前,需要说 明的问题是,在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消费占据了很大比重,如唐代地主自营的庄田、 别业,从事自给性生产,来满足地主的消费需求;唐代皇室内部也有专职负责供应皇 族的生活消费的部门,也具有很强的自给性。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核心是唐代的市场消 费,即社会各阶层进入市场消费的部分,自给性消费限于篇幅,在此不再涉及,待以 后做详细的研究。 一、唐代消费的基本状况——静态的描述 (一)个体消费 任何社会历史时期的消费形态都有层次上的差别,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中国中古 社会,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所谓层次上的差别,意即按照消费主体的消费能力而 言,消费模式大致可区分为这样三个层次——压缩型消费(贫困型消费)、温饱型消 费(小康型消费)、奢侈型消费(炫耀型消费)。这种消费类型的划分也自然不自然 地将社会群体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压缩型消费的主体集中在平民、士卒、贫民、奴婢 等。温饱型消费的主体主要包括一般官吏、普通地主等。而皇族、贵戚、豪f-JN被列 入奢侈型消费的行列。这样的划分可能不很确切,然而从总体考察,大致也不会相去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4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剐教授 甚远o。唐代社会的消费类型也不外如此。当然根据不同的标准,会产生不同的类型 划分,如按照消费方式分,可以分为自给型消费、市场型消费、自给和市场混合型消 费三种类型,这种消费类型的判断标准在于消费资料从何而来。无论何种消费形态, 其都充分体现了传统社会消费的鲜明的等级性和政治色彩。 1、压缩型消费 判断压缩型消费的标准在于消费主体的日常消费资料主要为生存资料,换言之, 处于压缩型消费的消费主体其日常生产的基本目的旨在能养家糊口,而且在中国的中 古社会这种消费类型能够维持其存在的最有效的保障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 方式。很明显,这种具有浓厚自给自足色彩的消费方式的主体是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农 民、手工业者等从事劳动生产的社会大众。因为“中华帝国时代,生产主体阶层农民 和手工业者的购买力总是被压抑在维持人口生存与人口在生产的最低水平线上下,他 们的市场消费能力微乎其微。”。唐代的农民仍是国家的编户齐民,是中央政府征收 赋役的基本来源,而其家庭收入的得来主要通过“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农民在缴 纳完国家赋税、地租之后,手里所余的粮食和布帛已相当有限。有学者曾对开元盛世 时的一个小生产者的收入和消费进行过研究@,他分析其一天所能创造的价值是“日 绢三尺”,折钱合15文,仅够一个五口之家勉强糊El,饭是吃饱了,但是衣服和租税 从何而出,便不知来源。同中古社会的其它朝代类似,唐代农民(为了分析方便,我 们以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农民作为样本来考察)在消费支出上主要流向这样几个方面: 一为缴纳税租。众所周知,唐代社会的税制前后有所不同,从租庸调向两税法的 演变中,透露出赋税从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变的信息和端倪,然而这种变迁的目的 之一在于中央政权(国家)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回,试想征收实物与劳役与直接获得由 实物和劳役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税收,肯定后者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时间要少得多, 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征税和缴税这一环节上的交易成本。无论租庸调还是两税法,其对 一般农户的征收条目仍是极为繁多。王家范先生曾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经济结构试 析》一文中曾作过这样的分析,“唐中叶以后直接劳役虽逐渐取消,变形为实物或货 。消费水平的差异并不完全由阶层所击定,因为除了消费的经济能力外,消费层次还取决于消费者自身消费偏好, 价值取向、社会条件诸多因素.但为了奉文分析的方便,对于其他因素暂没有纳入研宛的范围.因此.在消费 类型的划分上,也不自然地把社会群体进行了归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走学出版社,2000年,第226页. o转引自戴顺祥:《唐宋时期城乡经济分配和消费关系浅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橱心概念.其主要指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变品价格的 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交易舍妁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监督违约的行为和实施蔼罚的费用.随着制 度经济学在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不断渗透,交易费用概惫的使用其舍义在此基础上也越来她宽泛,凡是一个社 套行为发生而造成的所有费用都可以看作是交易成本. 5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币赋税,但历代王朝屡变赋税之法,变来变去,不是减法,而是连加法。且看示意表 式:两税m租庸调+横征(‘税外有税’);一条鞭=(租庸调+横征)十横征(‘鞭外有 鞭’):地丁制=[(租庸调+横征)+横征]+横征;普遍式:B=a(1+nx)(n为变革 频率,x为横征)。”@可见,这种赋税形式在量上,是按算术级数在累积增长,一条 原则——国家不能吃亏。国家不吃亏,那么吃亏的是谁,自然是平民百姓,王夫之这 样谈论当时的赋税之重,“赋重而无等,役烦而无艺,有司之威不向迩,吏胥之奸不 可诘⋯⋯弱民苦于仅有之田而不能去⋯⋯迫于焚溺,自乐输其田于豪民,而若代为之 受病。”o唐代的农民负担之重可见一斑。陈明光先生曾做过较为详尽的计算,唐代 均田户中的一个受田三十五亩的课丁所缴纳的租庸调可折合为粟五石,占他一年所拥 有的劳动产品总量三十五石粟的七分之一,还剩三十石粟可供自己支配。假如该丁的 土地被兼并,沦为租种地主土地(三十五亩)的佃农,当时私家地主一般以百分之五 十的地租率攫取地租,则只有十七点五石粟归属他自己,从中再交纳五石的租庸调, 则租庸调占去了他所有劳动产品总量的七分之二,实际负担增加了一倍,同时,他能 用来养家糊口的劳动产品,也由过去的三十石粟减少为十二点五石,自然朝不保夕。@ 个体小农本身的生产能力就很脆弱,加以“烦徭细役,并出其中”。,不仅如此,一 般的百姓还要承担对官差的宴请,虽然这不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对于只能维持基本生 活水平的农民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朝野佥载》卷4中记载了“卫镐为县官 下乡,王幸在家⋯⋯催食欲前。适所亲有报日: ‘王幸家穷,无物设馔,有一鸡见报 儿,己得十余日,将欲杀之。’”难怪聂夷中诗云: “二月买新丝,五月粜新谷,医 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为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从 整体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总过程看,农民的负担是呈曲线上升的。”。 消费支出的第二个流向即为吃、穿方面。可以想象,一般的农户其吃穿上必然不 会要求多么精致和上档次,只要能果腹、暖身即可,即使在内心的确是向往能达到这 样的标准,但是也是其能力所无法实现的。唐代农民的主要食物为一般的饭食,圆仁 和尚在海州和登州之间求法时看到“山村县人,餐物粗硬,爱吃盐茶粟饭,涩吞不入, 吃即胸疼。”。或许“爱吃盐茶粟饭”是当地人的口味,但是“吃即胸疼”可以想见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8页.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 。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蝙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第159页. 。Ⅸ唐会要*卷83《租税》(上) 。潘同生:《中国经济诗今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马克矗: Ⅸ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持,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14--115页. 。《走唐求法巡礼行记* 6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此地农户的食物的质量。吃的既然如此,那么穿的也是可想而知。对于服饰的款式、 材料质地、时尚要求对他们而言是无法奢求的,就是要求暖身有时也要取决于家庭生 产状况。如上文所提到的生产绢的小生产者,日产绢折合钱15文,其将绢换为钱来买 到食物或直接用绢换取食物,但按唐代当时的物价水平——开元初, “米一斗三四 文”o,开元十三年,“东都米斗十钱,青齐米斗五钱”o, “面一斛三十二文”o而 言,买米尚可维持几天,但食面恐怕一日之资不足买半斛之面。因此,我们说这一五 口之家每目生产除糊口之外,并无其它剩余,衣服所需是难以保证的。那么谈到穿, 出现“出入无完裙”的石壕村媳妇,“平生未获一完全衣”的滇州民家妇并不稀奇。 诗人王梵志更是把穷苦人衣食状况描写的淋漓尽致:“贫穷田舍汉,⋯⋯今世作夫 妻,⋯⋯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裨裤,上下复无鞋。”@ 再来看住。对一般百姓的住宅用地,唐代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即“良口三人以下 给一亩,三口加一亩。贱口五人给一亩,五口加一亩。”而平民百姓实际住宅所占用 地往往达不到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假定我们就按唐律所规定的住宅用地,把其看作是 当时的一般百姓的居住水平的平均状况而言,那么三口之家即占地一亩,六口之家占 地二亩,九口之家占地三亩,因此唐代一户人家住宅占地一至三亩或许是比较合理的。 史籍也记载了当时一些民用住宅的占地面积,大约也在三亩左右。《太平广记》中记 载有个占b的人,名叫寇墉,花40贯买了个谁也不敢买的凶宅,其“有堂屋三间,甚 庳,东西厢共五间,地约三亩。”这间房子位于长安永平里西南,位置是比较好的, 因为是凶宅,所以才贱价卖出,从记述看其占地面积约为三亩。此外,敦煌文书$4707 为一件“马法律宅舍测量”的残卷。。从中可知,马法律家的宅舍共有堂屋一间,东 房一间,小东房一间,西房一间,厢舍一间,包括台基共占地82.44平方米,加上房 屋间宅地的51.75平方米,共134.19平方米,这只相当于唐一亩的i/4强。这可以说 是中等户的住宅状况。对于平民来说,他们大多住草房茅屋来遮风挡雨。也有借居寺 庙的。洛阳的振德坊是贫民聚集处。由于他们每日吃些糟糠,因而也被称为“糠市”。 奴仆们多住在主人家的马厩中。《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说苏颞少时常与仆夫杂处,读 书时常借马厩中的火光,于是还有“吹火照书”的美谈。敦煌石窟85窟壁画中有一院 落住宅,其中画一人卧于马厩前,那大约也是仆夫一类人的住处。当然更有无家可归 。《开天传信录》 。《旧唐书-玄宗纪》 。《新唐书·食货志》 。王梵志:《贫穷田舍汉》 。转引自幸斌城等: 《晴唐五代社会生活走》,中国社会科擎出版社.1998年. 7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的穷人,一遇隆冬严寒,便有“路有冻死骨”的悲惨场景。自居易描写一村村民过冬 的情形:“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间间,十室 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总而言之,处于压缩性消费的社会主体大多数都满足于果腹粗衣,其进入市场消 费的成分微乎其微,这一部分人群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他们往往要背负政府给他 们的赋税,官税和私税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何以有能力 和精力再去追求自身消费上的更高层次,只能在生存的最底线上挣扎。正如前言,人 生来就要消费。,其最原始的目的则为生存。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o,生理需要、安全与保障的需要和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当上述 需要得以满足时,尊重和发展的需要便应运而生,同时,我们可以发觉在不同的需要 层次上,人们会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的发生。为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人们消 费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吃、喝、住、穿、行诸方面,为实现尊重和发展的需要,人们 会在追求完善,寻找轻松和自我满足,拥有快乐和健康,寻求成功路径等方面花费很 大的时间和精力,由此,他们会围绕着这些在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有利于不断改善 自己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方面投入较大的力量进行消费。而这些对中国古代社会处于压 缩性消费的社会群体来说,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2、小康型消费(温饱型消费) 此处“小康”的概念内涵与我们今天所言的“小康”是大相径庭。这里“小康型 消费”其确切的定义为能够确保温饱的消费形式。如果以消费市场化的标准来衡量的 话,这部分消费主体其消费产品和服务的来源除了自给的一部分外,还可以有余力通 过市场来获得。那么这部分有“余力”的消费群体到底是些什么人呢?这其中包括一 些中小地主(庶民地主)、下级官员或并不处在权力中心的一些官员。在唐代有田二、 三十亩的农民是贫困户,唐代后期,凡“田不及五十亩,即是穷人”o,有田五十亩 即可跻身富裕户之列,那么,若有田百亩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地主,然而有了地主的身 份是否意味着衣食无忧,情况也并不是这样。诗人于演在《田翁叹》中描写了一位“手 植千树桑,文杏作中粱”的老翁,从记述来看,老翁也算一个富裕的农家,但是“频 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昨日门前过,行车满垂杨。归来 。《全唐诗》卷424《村居苦寒》 。这里的消费指一种广义的消费,即时能够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物质的消耗,并不特指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所规 范的消费概惫. 。关于坟理论可详见(美)弗兰克-戈布尔:Ⅸ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新唐书·袁高传》 8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说向家,儿孙竟咨嗟。”虽说老翁有良田和房产,但是由于赋税杂徭,老翁的田产也 会“尽属富家郎”,结果是“不见干树桑,一浦芙蓉花”。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出 老翁的日常消费也因此会与其所拥有的家产的水平有相当的差距,而且具有不稳定性。 唐代下级官员的俸禄实际上不高,其水平仅能维持生计。唐代前期,中央集权的 力量强大,重内官而轻外官,此时,品位较低的官员的俸禄还可勉强维持。但在安史 之乱后,地方势力的增强,京官的俸禄发放受到中央政府势微的影响,有时俸禄都入 不敷出。任左领军将军的李皋都“禄米不足补”,后因“请外补,不许”,“抵轻法”, 贬做温州长史。。对于这部分群体,其日常消费的保障主要来源于他们自身俸禄收入, 并由此也决定了他们消费的水平。韩愈做国子博士(正五品上),官的品位较高但是 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力,加之其家业并不丰厚,因此日常生活出现“冬暖而儿号寒,年 丰而妻啼饥”,甚至会“晨炊不给”o。刘瞻任大理评事“馏粥不给。尝于安国寺相 识僧处谒浪,留所业文数轴,置在僧几。”@ 3、炫耀型消费(奢侈型消费)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这 种欲望的热烈,有时简直难于抑制,另一是“改良自身状况的欲望,虽然是冷静的、 沉着的,但总是从我们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一刻放弃这种欲望。”回在亚当·斯 密看来,就一个人而言,这两种欲望往往是冲突的,前一种欲望占上风,就有奢侈性 消费,后一种欲望占上风,就会节制消费,就会促使人节俭。人是一种会计算利弊, 从而倾向于趋利避害的动物,对于能够使自己的境况有所改观,并能从中获得最大享 受的事与物,他们总是会尽量地去获得。因此,出现奢侈性消费也就可以理解了。凡 勃仑把人类社会经济划分为四个时代——野蛮时代、未开化时代、手工业时代、机器 生产时代。在社会走向未开化时代(出现专业分工)时,开始出现有闲阶级,进而有 了有闲阶级和劳动阶级的划分,并由此导致消费在性质上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闲阶 级为了过有闲生活而从事的消费,一类是劳动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和继续进行劳 动所从事的消费。有闲阶级在心理上与劳动阶级不同,他们处处要显示自己的优越地 位,要争取荣誉,他们不仅要过有闲的生活,而且想通过生活方式的炫耀来表明自己 的阔绰。于是他们的消费成了摆阔气的消费。举行宴会,穿著最漂亮的服饰,对住所 的讲究和装饰,这些消费行为都被作为荣誉的象征。“~个要使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 。《新唐书·车皋持》 。《旧唐书·韩愈特》 。《北梦琐言*卷3 。亚当·斯密:Ⅸ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14页. 9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那些漠不关心的观察者对他的金钱力量留下印象,唯一可行的 办法 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鲁班奖评选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企业年金办法下载 是不断地显示他的 支付能力。⋯⋯为了使自己在他们的观察之下能够保持一种自我满足,必须把自己的 金钱力量显露得明明白白,使人在顷刻之间就能一览无余。”。亚当·斯密分析了奢 侈消费的心理来源,凡勃仑则探讨了有能力进行奢侈消费的社会群体的状况,可以说 奢侈性消费是伴随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产物,尽管它是一种非必要消费,但在消费领 域也是不能忽视的现象之一。中国古代社会,这种摆阔气的消费行为并不少见,“奢 侈”二字也并非罕见,各种事例在史籍中俯拾即是。唐代社会物质丰盈,加之其具有 无比的开放度,奢侈性消费比之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这种消费对后代也产生深 远影响。那么唐代处于奢侈性消费的社会群体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究竟如何昵?我 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1)饮食肴馔消费 在人们所共有的一切事物中,最为普遍的就是他们必须吃与喝,然而饮食的等级 制却无处不在。“下层阶级的饮食基本上是以物质意义为中心的,所以在他们中间没 有形成什么典型的规则。在高等社会群体中,聚集在一起的吸引力,一直到它——至 少是所谓的——‘社会’的巅峰,都主宰着饮食的纯粹物质,于是就形成了从拿刀叉 的方法到适合在餐桌上谈论的话题这样一整套规则符号,用以规范他们的行为。想象 一下农家吃饭的场景,或者是工人们节日聚会的场景,与有教养的人们共进晚餐的场 景做一下比较。就参与者的举止而言,很显然,后者是完全程序化的,而且他们是在 一个超个人的层面上被规范的。”o不仅形式上不同,而且在内容上也完全迥异。位 为封建国家金字塔顶端的皇室与贵族,其饮食消费可谓是精益求精,穷奢极欲。从逸 史中我们得知武则天爱吃冷修羊,唐德宗爱食玉尖面。唐宰相舒元舆的弟弟舒元褒在 考贤良方正时上策写道: “尚食之馔,穷海陆之珍以充圆方。一饭之资,亦中人百家 之产。”。无论其它,就两《唐书》对唐代皇宫的饮食机构的设置就可以看出这些人 在饮食方面的程序化与精益求精。殿中省设有尚食局,宫官中有尚食、司膳、典膳、 掌膳、掌酝等多人。“尚食之职,掌供膳馐品齐之数,总司膳、司酝、司药、司僖四 司之官属。凡进食,先尝之。司膳掌制烹煎和。司酝掌酒醴酏饮。司药掌方药。司僖 掌给宫人廪饩饭食、薪炭。”。仅就从负责饮食的官职设定来看,皇宫内的饮食消费 的复杂和烦琐程度可见一斑。而这种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准,将很简单的吃与喝的事情 。凡勃仑:《有闲阶衄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6页 。齐奥尔格·西美尔:Ⅸ时尚的哲学》.费勇、吴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仝唐文》卷745 。《旧唐书·职官忠* 10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做到煞有介事的程度,也只有这一群体才能实现。我们还可以从当时尚食所掌握的食 谱来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后蜀尚食所掌《食典》多达百卷。而现存皇家食谱只有隋 朝的《食经》,其作者谢讽是一位尚食直长。从这本《食经》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尚 食供御馔的食品名目,如“咄嗟脍、白消雄、拖刀羊皮雅脍、露浆山子羊蒸、金丸玉 菜霍鳖、贴乳花面英”等,看到这些名目就可想见制作这些食物所要花费的材料和时 间的多少。贵族和权臣的饮食消费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史书对他们的饮食 记载既多而又没有任何忌讳,即使他们的饮食消费的奢侈程度可敌皇族。有关这方面 记载史籍提及最多的是韦陟。史称其“门等豪华⋯⋯衣、书、药、食,咸有典掌”。; “其于馔羞,尤为精洁,仍以鸟羽择米。每食毕,视厨中所委弃,不啻万钱之直。若 宴于公卿,虽水陆具陈,曾不下箸。”罾又说“韦陟厨中,饮食之香错杂,人入其中, 多饱饫而归。语日: ‘人欲不饭筋骨舒,缘须入郇公厨’”@,以致“郇公厨”在后 代成为固定名词,用书函谢人宴席即称“饱饮郇厨”。在《朝野佥载》中描写了裴冕饮食 之奢侈:“每会客,滋味品数多有不知名者。“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奢侈,每食一杯羹,其 费约三万。”回皇族和贵戚们在饮食上的消费更是到了平常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杜甫有一首名诗《丽人行》中写到: 紫驼之峰山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筋厌饫久未下,弯刀缕切空纷纶.黄 门飞鞋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诗是反映杨国忠、贵妃和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的荒淫无度,这一片段则体现他们吃厌 了奇珍异味。唐“天宝中诸公主相效进食⋯⋯水陆珍羞数千。一盘之贵,盖中人十家 之产。”。唐中宗时的韦巨源,附入韦后三等亲,特受宠信。景龙三年(709年)他拜 “尚书左仆射,依旧知政事”@时,曾设宴招待过皇帝,从宴会的食单就可知皇族的 饮食之奢,而韦巨源开列的食单也就是后世所见到的“烧尾宴”。的食单。食单中所 。《旧唐书-韦陟传》 。《酉阳杂姐》续集卷3. 。《云仙杂记》卷3 o《太平广记》卷237 。《明皇杂录》 。《旧唐书·韦巨源传》 。所谓。烧尾宴”,《封氏闻见录》卷5云: “士干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越盛王酒馔音乐,以展欢宴. 谓之烧尾.”《新唐书苏壤传》:“时大巨初拜官,献食天子,名日烧尾.”本文提到的韦巨源所设烧尾宴 即指这类情况.《封氏闻见录》中也提到“中宗时,兵部尚书韦嗣立新入三品,户部侍郎赵彦昭假金紫,吏部 件郎崔涅复旧官.上命烧尾,令于兴庆池设食.”这是皇上下令为晋升者设宴,也是烧尾宴的一种.可见.烧 尾宴是詹代官场的一种习俗.而“烧尾”之名的得来,说法不一,兹介绍一种:当虎变成人,唯尾不变.因此 要完全变成人,须特为尾烧去.一个士子初蒙拜受,在唐人看采犹虎变人,但其尾尚存,为了他的前程一定将 尾巴烧掉,所以为此人升官后举办隆重宴会,实是为其“烧尾”. ’一⋯~+-一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乏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列食物可谓精美绝伦,品种繁多。如“生进二十四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二十四 种)、金银夹花平截(剔蟹细碎卷)、素蒸音声部(面蒸。如蓬莱仙人,凡七十事)、 升平炙(治羊鹿舌,拌三百数)、雪婴儿(治蛙、豆英贴)、清凉腥碎(封狸肉夹脂)、 五生盘(羊、豕、牛、熊、鹿并细治)、遍地锦装鳖1(羊脂、鸭卵脂副)”等共58 种。。对于贵戚权臣的食不厌精的饮食消费,兹举一反例,郑余庆是唐德宗、宪宗两 朝的宰相,素以清俭闻名,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客人们早早聚集郑家,郑 余庆却至日高而出,只听得他吩咐左右:“关照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颈项l”客 人以为今日必有蒸鹅煮鸭之类可以享用,谁知等得许久,厨房端出饭来,原来是“每 人前下粟米饭一碗,蒸葫芦一支”,郑余庆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而客人们则是“强进 而罢”。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官僚们平日所食大抵较精。 (2)宅地别墅消费 唐代,官僚阶层讲究住宅,皇室自不必说。李义五挂对时任宰相的兄长李义琰说过: “凡入仕为丞、尉,即营第宅。兄官高禄重,岂宜卑陋以倡下也i”o可见,为自己 建造住宅成为当时高官们当中流行的一种风气。而“武后已后,王侯妃主京城第宅, 日加崇丽。”@“及安史大乱之后,法度隳弛。内臣戎帅竞务奢豪,亭馆第舍,力 穷乃止。”。德宗时,李抱真任昭义军节度使,“乃大起台榭,穿池沼以自娱。”@经 历了黄巢大起义之后,“中外权臣”侈建依旧,纷纷“遣人治第京师”,且“多侵犯 居人,百姓告诉相继”。。皇族和外戚在这一方面起到了示范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唐 中宗时长宁公主下嫁杨慎交,同时在东西两京开建府第。当东京的府第建成,“府财 几竭”。还不罢休,又把故魏王泰府第筑台修亭,“华诡埒西京”:此外,“又取西 京高士廉第、左金吾卫故营合为宅,右属都城,左俯大道,作三重楼以冯观,筑山浚 池⋯⋯又并坊西隙地广鞠场。”唐中宗的另一个女儿安乐公主更为甚,下嫁武崇训, 造府第及佛庐,皆按宫省规格,而工致过之,“尝请昆明池为私沼”,帝未允,“自 凿定昆池,延袤数里”,与之抗衡。“司农卿赵履温为缮治,累石肖华山,瞪杓横邪, 回渊九折,以石瀵水。又为宝,镂怪兽神禽,间以璨贝珊瑚,不可涯计。”o虽然,这 其中有这位公主的任性之处,但是其府第的豪华程度可谓令人瞠目结舌。 。宋人I|甸谷《清异录》中收录了《烧尾食单》,据此书可知其内容. 。《旧唐书·李义琰传》 。《唐语林》(卷五) 。《旧唐书·马磷传* 。《卅府元龟》卷4S4 ‘《旧詹书·王嫩传》 。《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另见《费治通鉴》卷209 12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剐教授 居住消费上的奢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占地面积广,力求其大。唐元 勋郭子仪,“其宅在亲仁里,居其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处入者不知 其居。”。按现在的度量来计算,其宅约占地十四万六干多平方米。唐宪宗曾赐给程 执恭20亩地,让其扩建府第,这20亩地相当与今天的一万多平方米;二为装饰竟相 侈丽。《朝野佥载》记载“宗楚客造一新宅,皆是文柏为梁,沉香和红粉以泥壁,开 门则香气蓬勃。磨文石为阶砌及地,着吉莫靴者,行则仰仆。”后来,宗楚客犯事, 被流放。“太平公主就其宅看,叹日: ‘看他行坐处,我等虚生浪死。’”仅就大唐 公主“我等虚生浪死”一句感叹而言,我们尽可以发挥想象去揣度其宅地的豪华。 (3)衣着服饰消费 隋唐时代的服饰极具变革性和多样性,尤其以妇女的服饰变化最为显著。但追求 华贵和新异是唐代权贵的共同目标。 唐睿宗有一年正月十五观灯时打扮干余宫女,“一花冠、一帔皆万钱。装束一妓 女皆至三百贯。”。上文提到的安乐公主曾“令尚方织成毛裙,合百鸟毛,正看为一 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见裙中。凡造两腰,一献韦 氏,计价百万。⋯⋯自安乐公主做毛裙,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 之殆尽。”。且不管这条“百鸟裙”织成后的效果如何,仅就其采用百鸟之毛羽作为 材料,已非一般之人能够办到。象安乐公主的这种消费形式可谓是首屈一指。唐文宗 曾感慨地对宰相李石等人说:“朕闻前时内库唯二锦袍,饰以金鸟,一袍玄宗幸温汤 御之,一即与贵妃。当时贵重如此,如今奢侈,岂复贵之,料今富家往往皆有。”。可 见,当时这种奢侈之风己由上而下铺展开来。我们还可以从当时的诗人的口中了解服 饰消费上的奢侈状况:“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而 一幅《虢国夫人春游图》则让我们很形象地明了唐代统治阶级在服饰上的奢侈程度。 (4)婚丧消费 古代中国以礼定邦,对于婚丧寿诞只要家庭能力能够承担得起,都会尽其所能来 进行,尤其古人对“治生”与“送死”极度重视。自然而然,在婚丧方面的花费成为 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尽管它不是经常性的。然则,这都需要家庭具有一定 。《旧唐书·郭子仪传* 。《朝野佥载》卷3 。《新唐书·五行志*.另见《太平广记》卷236 。《新唐书·郑郎传》 。郜逆:Ⅸ富贵曲》 13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的经济基础,家贫之人当然无法摊开场面,大为操办,但是,富豪之家在这些方面“唯 竞奢侈”。 以婚嫁为例。唐代对皇室和贵族官僚家的婚礼的规格和聘礼的数额都有严格的规 定o,但规定归规定,逾制的例子不在少数,奢婚大行其道。敦煌唐代写本《孝子传》 记载当时娶一个寡妇的定亲礼竟为“璧两双,杂彩千匹”和“奴婢百人”。永州刺史 韦丹的儿子韦宙,被贬到边疆的永州,当地奢婚风行,“初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 ‘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人,”一般人即为如此,皇室贵族自不 必说。唐代公主出嫁时的奢侈消费可谓蔚为可观,兹举几例。安乐公主嫁给武延秀时 仅收到的贺礼便不计其数,史载“绢赐金帛不赀”。。上文提到的长宁公主出嫁时, 为了造公主府,“府财几竭”。而在后来因为韦后事败,抄收家产时,我们才知道长 宁公主仅婚礼及婚礼建筑方面所花费的木石费就达二十亿万@。唐宪宗时,庄淑公主 下嫁杜惊,“帝为御正道临遣,由西朝堂出,复御延喜门,止主车,大赐宾从金钱”, 后来又把龙首池赐给公主作为私家园林,同时专营别馆, “贵震当时”。固 唐代社会厚葬之风盛行,而且唐代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丧葬礼仪制度发展较为完善 的一个时期。由上至下,无不在丧葬上费尽心思。唐代的帝王墓如昭陵、乾陵便是鲜 活的事例。王公百官也是穷奢极靡,吕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中介绍过,李义府 改葬其祖父,“王公以下,争致赠遗。其羽仪导从, 靳辎器服,并穷极奢靡。”李光 进“葬其母,将相致祭者四十四幄,穷极奢靡。”。这种在丧葬上的大搞排场的消费 方式,对唐代社会的影响甚深,“王公百官,竞为厚葬⋯⋯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 俗流行,下兼士庶。”。这对社会下层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都会产生引导效应,人 们递相仿效,其结果则是有的人便会倾竭家产,在丧葬上大肆铺张,这一点我们还会 在下文予以探讨。 (5)文化娱乐消费 。《唐律·户婚律》:显庆四年十月十五日,高宗下诏,三品官以上,嫁女受聘不得超过绢三百匹;五品至三 品。不得超过二百匹;六品七品不得超过一百匹;八品咀下币得超过五十匹. 。《新唐书·诸帝公主传》 。《新唐书·长宁公主传》.古制“亿。有走制和小制之分,大制“亿”为“万万”,小制“亿”为“十万’. 此处的。二十亿万’似不能理解为“20×亿x万”,按大制计算的结果将是一十天文数字.若按小制,“二十 亿万。则为“二百亿”,似也不可能.或许此处的“亿”仅为虚数,表明敏目的庞大,并无具体的数量含义. 象这样的用法在《新唐书·食货志》中也出现过,如王缺任户口色役使时, “岁进钱百亿万婚”,这里。亿” 也应谊是虚数,否则难科理解. 。《新唐书·诸帝公主传* 。详见谊书第十九章《隋唐五代人民生活》 。《通典》卷86 14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唐人的文化娱乐活动很是丰富,文娱活动种类繁多国,人称“百戏”。‘唐会要》 卷33《散乐》云:“散乐历代有之,其名不一,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谓之 百戏。”而“百戏”因其具有明显的表演性,总的来看。一般都是在大型的活动中出 现,如皇帝生日庆典、朝廷宴会、国家假日、节庆之时,虽然其有极强的社会性,但 是王公贵族仍是此类消费品的主要享用群体。除了“百戏”之外,还有其它的娱乐项 目,如斗鸡、投壶、围棋、秋千等,然而皇室贵族在这些娱乐活动上的奢侈消费,让 人不免惊叹。以斗鸡为例。唐代皇帝皆喜斗鸡,皇宫内建有斗鸡楼。唐玄宗好斗鸡, 召一善斗鸡的长安小儿贾昌入宫,专作训练皇家斗鸡之用,对其“金帛之赐”。顺宗 也喜欢斗鸡,遂“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又立外屋,居游民,取佣 给。”o进而,“上之好之,民风尤甚。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帑破 产市鸡,以偿鸡直(值)。”@ 在大众娱乐活动上,皇族、贵族、权臣表现得奢侈外,还有更为甚者,可谓掷金 如土。高宗时许敬宗于住宅中建筑连楼,“使诸妓走马其上,纵酒奏乐自娱。”回中 宗景龙年间, “妃家竞为奢侈,驸马杨顺交,武崇训至油洒地以筑球场”。o代宗朝 大将郭英义任剑南节度使时, “聚女人骑驴击球,制钿驴鞍及诸服用,皆侈糜装饰, 日费数万,以为笑乐。”@唐时在京任职的官员大多不愿出京,即使加俸。杜亚出京 外任淮南节度使,极不乐意,因此不理政事,常与友朋觥筹交错, “江南风俗,春中 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亚乃令以漆涂船底,贵其速进,又为绮 罗之服,涂之以油,令舟子衣之,入水而不濡。⋯⋯奢纵如此,朝廷亟闻之。”o顺宗 朝襄州节度使于崾,“点山灯,一上油两千石”,荆南节度使李昌菱打猎,“大修装饰, 其妻独孤氏,亦出女队二千人,皆着干红紫绣袄子锦鞍鞠,此郡因而空耗。”@ (6)科举官场消费 肇始于隋,兴于唐的科举,成为寒士阶层进入上层社会和统治中心的有效阶梯。 唐前期由于选官制度并未完全采取科举制的方式,科举也未真正的制度化,门第仍是 详见李斌城等:《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田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29--476页. 《唐两京城坊考》卷1 《东城老父传* 《新唐书·许敬宗传》 《隋唐嘉话》卷下.另见《太平广记》卷236 《旧唐书·郭英X传》 《旧唐书·杜亚传》 《太平广记》卷237 15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埽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剐教授 选官入仕所凭借的重要条件之一,然则中唐以后,高门大族在科举制度中的地位业已 动摇。,因此不少贵胄子弟便大行请托、奔走之事,围绕着能否金榜提名,能否利用 科举而求得政治资本,从而就此飞皇腾达,科举中奢侈消费也就由此而丛生了,加之 唐代科举有明显的荐举性,科举受试范围广、 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五年级期末考试试卷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试卷模板 不糊名且入围人选少,对这种 不良风气也不能摆脱有助长之嫌。 唐代科举考试从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到录取都是公开的,这也就是说,并非是 考试就能决定受试人是否能最终进入到统治阶层,也并不意味着一纸就定得了终身。 因此,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便可以知晓这种考试中能否“一碗水端平”就成为问题, 人为的因素在其中有着关键的作用。比如唐代有“行卷”一说,傅璇琮先生曾撰文指 出,“所谓行卷,就是应试的举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 送呈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 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的一种手段。”。加上唐代科举试卷的不糊名, 在行卷之风下,考试的结果就会出现种种情况,洪迈在《容斋四笔》卷五, 《韩文公 荐士》中说道: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 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 能免者.若贤者临之则不然,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已定于胸中矣. 我们不排除象顾况推荐白居易,韩愈荐举程昔范等这样出于公心的情况.但如同上述 所引文字中谈到的“胁于权势”、“挠于亲故”、“累于子弟”的情形更是常事。因 此,有权之人、有钱之辈便通过打通各种关节,用权和钱开道, 来为自己或者他人铺 就一条通往仕途的“康庄大道”。武则天时,面首张易之、张昌宗的弟弟张昌仪“尝 早朝,有选人姓薛,以金五十两并状邀其马而赂之。”张昌仪接受了赂金,便“以状 授天官侍郎张锡”。但是,数日后,张锡失状,再去问张昌仪此事,张昌仪勃然大怒, 结果是“索在铨姓薛者六十余人,悉留注官”。@郑情任吏部侍郎掌选时,赃污狼藉, 导致选人系百钱在自己的靴子上,郑情问其故,答日:“当今之选,非钱不行。”。 天宝二年(743)苗晋卿掌选,为了取悦御史中丞张倚,特将其子张爽录为第一,玄宗 。傅袋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进士出身与地区》 。傅璇琮:《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l页. 。《奇治通鉴》卷206 ‘《朝野佥戴》卷1 16 靳小龙 硕士学位论文 唐代市场消费研究 指导教师 王三北副教授 闻之亲试入等的六十四人,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平日不读书的张爽“手持试纸,竟日 不下一字,谓之‘曳白⋯。,被世人传为笑谈。张文成对此种情形这样谈论到: 乾封(高宗时)以前选人,每年不越数千;垂拱以后,每岁常至五万。人不加众. 选人益繁者.盖有出矣。尝试论之,只如明经、进士、十周、三卫、勋散、杂色、国官、 直司,妙简实材,堪入流者十分不过一二.选司考练,总是假手冒名,势家嘱请.手不 把笔,即送东司;眼不识文,被举南馆。正员不足,权补试、摄、检校之官。贿货纵横, 脏污狼藉.流外行署,钱多即留,或贴司助曹,或员外行案.更有挽郎、辇脚、营田、 当屯,无尺寸工夫,并优与处分,皆不事学问,唯求财贿。是以选人冗冗,甚于羊群; 吏部喧喧,多于蚁聚.若铨实用,百无一人。积薪化薪,所从来远矣.。 张文成将在这种风气引导之下,铨选的弊端披露得是淋漓尽致,即“手不把笔,即送 东司;眼不识文,被举南馆”,“选人冗冗,甚于羊群;吏部喧喧,多于蚁聚”。而 到了唐中后期“贿赂朋党大行,不以财、势者,无因入仕”。懿宗咸通末年,曹确、 杨收、徐商和路严同为宰相,杨、路再权卖官,曹、徐袖手备员而己,于是民间便流 传有:“‘确’确不论事,钱财总被‘收’, ‘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的民 谣来。 为了进入政治圈需要破费一番,进入其中还需要不断的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进行 这样或那样的投资。官场交际的花费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这其中自然包括官场 间的行贿,不用多说自会明白。“唐淮南节度使,以钱十万贯,赂遗恩幸,以图内授。⋯⋯ 后之贿迁,其徒实繁,自外官至内学士三司使,皆有定价,因此致位者不少。近有县 合录事参军,亦列肄鬻之,至有自身便为宰守者。然所至多为四方诸侯不放上,有以 知其来。”。可见,官场上的买官鬻爵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 兹就按上述几类消费项目来大致描述唐代社会所存在的奢侈性消费。巨额的高消 费不仅仅表现在锦衣玉食,豪华的园林别墅,炫耀门第的婚丧喜庆上,也表现在寻求 功名利禄,游刃于官场所需的政治性发展的消费上,而贵族权臣的奢侈与皇族的奢侈 双轨并行,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生产,而且也导致社会风尚的变化,这一点我 们会在下文解析。 (二)公共消费 。《旧
本文档为【唐代市场消费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745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8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3-16
浏览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