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涤纶短纤维物检方案

涤纶短纤维物检方案

举报
开通vip

涤纶短纤维物检方案一、涤纶短纤维产品规格 直纺短纤维规格 编号 基本纤维(纤维)的标称线性密度 dtex 1,56 1,7 3,3 4,4 4,4延伸率增加 6,0 7,8 Конжугейт 17 конжугейт 1 基本纤维(丝)实际线性密度与标称线线密度之间的误差 % ±3 ±3 ±2 ±3 ±3 ±3 ±3 ±3 2 单位断裂载荷,不小于 сN/ dtex 5,8 5,7 4,0 4,5 4,8 4,2 3,2 3,2 3 单位断裂载荷变化系数,不大于 Сv % 4 4 4 4 4 4 4 断裂伸长率,不大于 % 28 ...

涤纶短纤维物检方案
一、涤纶短纤维产品规格 直纺短纤维规格 编号 基本纤维(纤维)的标称线性密度 dtex 1,56 1,7 3,3 4,4 4,4延伸率增加 6,0 7,8 Конжугейт 17 конжугейт 1 基本纤维(丝)实际线性密度与标称线线密度之间的误差 % ±3 ±3 ±2 ±3 ±3 ±3 ±3 ±3 2 单位断裂载荷,不小于 сN/ dtex 5,8 5,7 4,0 4,5 4,8 4,2 3,2 3,2 3 单位断裂载荷变化系数,不大于 Сv % 4 4 4 4 4 4 4 断裂伸长率,不大于 % 28 27 40 40 50-70 45 45 50 5 断裂伸长率变化系数,不大于 Сv % 10 10 10 10 10 10 6 在热空气中的收缩(200℃,15分钟),不大于 %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7 1cm长度上的弯曲量 шт/см 4,0-7,0 4,0-7,0 4,0-7,0 4,0-7,0 4,0-7,0 4,0-7,0 不小于2.0(5个/2.5cm) 不小于2.0(5个/2.5cm) 8 弯曲稳定性,不小于 %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9 叉状胶合处和粗略胶合处 % 无 10 未切割纤维,不超过 % 0,005 0,005 0,005 0,005 0,01 0,01 0,01 0,01 11 纤维实际长度与标称长度误差 % ±2,9 ±2,9 ±5,0 ±5,0 ±5,0 ±5,0 ±5,0 ±5,0 12 油剂质量比 % 0,1-0,4 0,1-0,4 0,1-0,4 0,1-0,4 0,1-0,4 0,1-0,4 0,2 0,2 13 水分质量比,不大于 %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4 洁白度,不小于 % 85 85 85 85 85 85 85 85 15 容量 cm3/г - - - - - - V1 135-195 V2 45-60 V1 135-195 V2 45-60 16 腔室比例,不小于* % - - - - - - 20 20 备注: 生产线上规定设有生产切割长度为22、28、25、32、38、51、55、66、72、76、80、90mm的丝束和纤维; *- 该指标值可根据与该类型纤维设备及工艺供货商的谈判结果进行修正。 二、成品检测方法 根据ISO 5079-1996  EN ISO 5079-1996 纺织品.纤维.纺织纤维最大拉伸强力和最大拉伸强力延伸的测定 (Textiles - Fibres - Determination of breaking force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individual fibres)、ISO 2060-1995 纺织品.筒子纱.线密度(单位长度的质量)的测定.绞纱法等以上ISO标准,BISFA《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1998版)等标准,涤纶短纤维产品检测方法如下: (一)、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本方法参考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标准BISFA 1998《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BISFA 2000《腈纶短纤维试验方法》和BISFA 2004《粘胶、莫代尔、莱塞尔、醋酸短纤维及丝束试验方法》中的线密度测试部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聚酯(涤纶)等化学短纤维的线密度的测定。 2. 试验通则 2.1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2.1.1 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下的实验室样品,可不必进行预调湿。 2.1.2 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上的实验室样品的预调湿规定 ——温度不超过50℃; ——相对湿度5%~25%; ——时间大于30min; 2.1.3 实验样品的试验用标准大气按标准规定执行。 涤纶纤维试样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温度(20±2)℃; ——相对湿度(65±5)%; ——调湿时间4h; 双方约定的试样调湿时间可参见附录A。 2.2 试样及其制备 2.2.1 按标准规定抽取试样。 不要在货批中抽取有损的、在运输中意外受潮或已被打开过迹象的任何包装件。 2.2.2 从试样中随机取出10g左右作为线密度测定样品,按2.1规定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使线密度测定样品达到吸湿平衡(每隔30min连续称量的质量递变量不超过0.1%)。 2.2.3 对丝束试样,从批样中取得代表性样品后,剪取10段适宜长度的试验样品,随机取出10g左右的试样作为线密度测定样品。 3.试验方法 3.1 方法A——束纤维中段称量法 3.1.1 原理 在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从伸直的纤维束上切取一定长度的纤维束,测定该中段纤维束的质量和根数,计算线密度的平均值。线密度用分特克斯(dtex)表示。 3.1.2 仪器及工具 3.1.2.1 天平:最小分度值0.01mg. 3.1.2.2 切断器:10mm、20mm或30mm,允许误差±0.01mm。 3.1.2.3 梳子:10针/cm、20针/cm。 3.1.2.4 投影仪:放大倍数50倍~100倍。 3.1.2.5 绒板:绒板颜色与试验纤维颜色成对比色。 3.1.2.6 镊子,玻璃片。 3.1.3 试验步骤 3.1.3.1 从已调湿平衡的线密度测定样品中取一定根数的纤维束,手扯整理几次,使之成为一端平齐、伸直且不延伸的试样束。 3.1.3.2 纤维束取样根数的规定:纤维名义线密度<10.00dtex,取2000根左右;纤维名义线密度≥10.00dtex,可适当养活取样根数。共整理3束~5束平行试样,当中段长度为10mm时,平行试样应为5束。根据试样的规格,按式(1)计算出每束纤维的取样量。 ………………….(1) 式中: M——试样质量,单位为毫克(mg); Ttm——试样的名义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Lm——名义长度,单位为毫米(mm)。 3.1.3.3 在能消除卷曲所需要最小张力下,用切断器从经整理的试样束的中部,切下一定长度的试样束中段,切下的中段试样中不得有游离纤维。切断时试样束应与刀口垂直。 3.1.3.4 切取中段长度规定见表1。 表1 切取中段长度规定 纤维长度Lm/mm 25≤Lm<38 38≤Lm<65 Lm≥65 切取中段长度L/mm 10 20 30 3.1.3.5 用镊子夹取一小束中段试样,平行排列在玻璃片上,盖上玻璃片,用橡皮筋扎紧,在投影仪上逐根计数,也可以用其它方法准确计数。纤维计量根数规定:切10mm时,每片不少于400根;切20mm时,每片不少于350根;切30mm时,每片不少于300根。 3.1.3.6 数好的试样束放在标准大气下进行调湿,平衡后将试样逐束称量(精确至0.01mg)。 3.1.4 结果计算 3.1.4.1 线密度 线密度按式(2)计算: ………………….(2) 式中: Tti——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m——所数根数试样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n——试样根数; L——中段切断长度,单位为毫米(mm)。 3.1.4.2平均线密度 试验结果以平行试验次数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见式(3)。 ………………….(3) 式中: Tt——平均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Tti——实测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3.1.4.3 线密度偏差率 线密度偏差率按式(4)计算 …………………. (4) 式中: Tt——平均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Tti——实测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Tm——名义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3.2 方法B——单纤维振动仪法 3.2.1 原理 在一定长度的单根纤维在规定的张力下以谐振频率振动。在谐振条件下,根据谐振频率、纤维振弦长度和预加张力值,自动计算并显示纤维试样的线密度。 3.2.2 仪器和校准 3.2.2.1 振动式细度仪应具有以下精度: a)施加的张力应在规定值的±0.5%范围内; b)谐振频率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5%; c)纤维振弦长度的误差不超过±1% 3.2.2.2 振动式细度仪的核准。 按附录B校准振动式细度仪。 3.2.3 预加张力 (0.15±0.02)cN/dtex。 如果上述预张力不能满足振动式细度仪的使用要求,可用经用户与仪器生产方商定的预张力。 3.2.4 试验步骤 3.2.4.1 从已调湿平衡的线密度测定样品中取2000根左右试样。 3.2.4.2 将这些数量的试样分别横铺在一块绒布板上,用镊子逐要根取出纤维,每10根纤维中9根放在一边,只有第10根纤维用作下一步试验。继续这种过程,直到从每个实验室样品中取得所需的试样根数。 3.2.4.3 张力夹大小的按3.1.3确定 3.2.4.4 用张力夹随机夹持纤维一端,取出后用镊子夹持另一端,将试样夹入振动式细度仪的夹持器中。在这个过程中,避免意外拉伸纤维。 3.2.4.5 纤维起振后,显示线密度值,确认该根试样的线密度值。 3.2.4.6 每个实验室样品试验50次。 3.2.4.7 打印测试结果。 3.2.5 结果计算 3.2.5.1 平均线密度 平均线密度以50根单根纤维的线密度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3.2.5.2 增加试验根数的计算 对确定95%的置信水平时,除已经规定的试验根数外,当置信区间半宽值超过算术总平均值±3%,按附录C的规定增加试验根数。 3.3 数据修约 各项试验结果按规定修约,线密度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线密度偏差、线密度变异系统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4. 试验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样品的名称和规格; b)​ 被选作批量样品包装件的号码标识; c)​ 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所有的试验参数; d)​ 实验室样品的个项性能测试结果,如果有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统,则要写入报告; e)​ 经协商后对试验步骤的修改提示及其他与本方法不致的部分; f)​ 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g)​ 试验人员的试验日期。 附录A 快速调湿时间 A.1 本方法规定了试样快速调湿的时间。 A.2 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本方法需经有关各方协商之后方能采用。 A.3调湿时间表见A.1。 表A.1 快速调湿时间表 试样的标准回潮率/% 最少调湿时间/h 2以上~13 4 2及以下 2 附录B 振动式细度仪校验法 振动仪校验可以采用标准样品校验法或单丝称重校验法。 B.1 标准样品校验法。 B.1.1 记下振动仪校准拨盘上的计数K1。对无校准拨盘的振动仪,其K1=1。 B.1.2 从标准样品或有证标准样品中,按3.1.3.1规定取出所需试样样品。 B.1.3 由该标准样品的线密度值,按3.2.3规定确定张力夹的大小,用振动仪测试100根纤维,得平均线密度T10。 B.2 单丝称重校验法。 B.2.1 记下振动仪校准拨盘上的计数K1。对无校准拨盘的振动仪,其K1=1。 B.2.2 取5根1000mm长的单丝,用十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出其质量(单位为mg),用本方法中式(2)计算出该单丝的线密度Tts。 B.2.3 将每根单丝剪成长度为50mm的纤维段,得到共100根短纤维试样。 B.2.4 由线密度Tts值按3.2.3规定确定张力夹的大小,用振动仪测试100根纤维,得平均线密度T10。 B.3校准拨盘与试验结果的修正 B.3.1 校准拨盘的调整 按式(B.1)计算修正系数 …………………. (B.1) 式中: K——修正系数; K1——校准前振动仪校准拨盘的修正系统; Tts——标准样品线密度值或单丝称重线密度值,单位为分特(dtex); T10——由振动仪所测平均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将校准拨盘的读数拨至K,振动仪校准完毕。 K值应在0.900~1.100之间。如超过此范围,应对振动仪进行检查。特种纤维不受此限制。 B.3.2 试样测试结果的修正 对拨盘已校准的振动仪,其测试结果不再修正。 对无校准拨盘的振动仪,按式(B.2)修正试验结果。 …………………. (B.2) 式中: TtA——试验样品修正后的结果,单位为分特(dtex); Tt——试验样品的测试值,单位为分特(dtex)。 附录C 统计:术语和计算 C.1 单值 在一系列试验中任何依次观测值称为单值。在一系列n次观测中,第i次观测的单值,以xi表示。 C.2 单值 单值xi,,x2,x3,.。。。。。xn的算术平均值是单值的总和除以它们的个数(n),见式(C.1): ………………….(C.1) C.3 方差和标准偏差 单值的方差(s2)是各单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除以(n-1),见式(C.2): ………………….(C.2) 单值的标准偏差是方差的平方根,见式(C.3): ………………….(C.3) 式中: n——样品个数; xi——单值; ——实验室样品的算术平均值。 C.4 变异系数 标准偏差与算术平均值之比值,用百分率表示,见式(C.4): ………………….(C.4) 式中: CVb——变异系数,%。 C.5 置信界限 一组单值的n次试验值近似正态分布。在实验室样品的算术平均值左右,对称地划定一个区间,使所试验的真实算术平均值以给定的百分率(本方法要求95%)落在该区间中。 注:该百分率称为置信水平,置信水平有时以0和1之间的数字表示,但通常以百分率表示。 从( -c)到( +c)的区间称为置信区间,( -c)和( +c)称为置信界限。 在规定的置信水平下,置信区间的半宽度值c是由算术平均值来估计批量样品的真实算术平均值,所产生误差的最大值。置信区间的半宽值由式(C.5)得出: ………………….(C.5) 式中: t——系数(在所要求的95%置信水平下,可从与n成函数关系的表C.1得到); s——标准偏差; n——单值的个数。 注:当对仪器方面的精度要求足够严格时,系统误差可以忽略不计。通常以算术总平均值的百分率C来表示半宽值c,见式(C.6)或式(C.7)。 ………………….(C.6) ………………….(C.7) 表C.1 n与t的函数关系表 n t n t n t 4 3.18 15 2.14 26 2.06 5 2.78 16 2.13 27 2.06 6 2.57 17 2.12 28 2.05 7 2.45 18 2.11 29 2.05 8 2.36 19 2.10 30 2.04 9 2.31 20 2.09 31~40 2.03 10 2.26 21 2.09 41~60 2.01 11 2.23 22 2.08 61~120 1.99 12 2.20 23 2.07 121~230 1.97 13 2.18 24 2.07 >230 1.96 14 2.16 25 2.06 试验中个别试样总是不会得到正态分布的数据。因此需要从批量样品中取得一系列实验室样品进行独立试验。每个实验室样品试验多个试样,按表C.2章计算该实验室样品一系列单值的算术平均值。按第C.3章计算每个实验室样品的单值对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算术平均值的置信界限可由该标准偏差计算,此处n为所测试的实验室样品个数。 C.6 实验数量的再确定 按标准规定抽取实验室样品经测试后,若未能达到规定的置信区间,就有必要增加试验次数。如果已经作为n次测试,计算标准偏差s或变异系数CVb。如超过规定的置信区间,为了到达所要求的置信区间半宽值c*或C*,试验次数应增加m次,m按式(C.8)或式(C.9)计算: ………………….(C.8) ………………….(C.9) 式中: t——表C.1中与n值相对应的值。 在这种情况下,用(m+n)次试验结果计算平均值和置信区间,且检查新的置信区间是否满足要求。 (二)、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本方法参考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标准BISFA 1998《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BISFA 2004《粘胶、莫代尔、莱塞尔、醋酸短纤维及丝束试验方法》中的拉伸性能试验部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聚酯(涤纶)等化学短纤维的单根纤维拉伸性能的试验。 2. 术语 2.1 湿模量 wet modulus 当材料在水中完全浸没时,在负荷-伸长曲线上规定两点之间的强度变化与伸长率变化的比值。 3. 原理 单根纤维在规定条件下,在等速伸长型拉伸仪上将纤维拉伸至断裂,从负荷-伸长曲线或数据显示采集系统中得到试样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定伸长强力、寝模量等拉伸性能的测定值。 4. 装置和材料 4.1 等速伸长型单纤维拉伸仪(CRE) 4.1.1 拉伸仪应配备下列装置: a) 能指示或记录施加到试样上的负荷和相应伸长值的装置; b) 能作出负荷-伸长曲线的装置; c) 适当的在所需的名义隔距长度处夹持单根纤维的夹持器; d) 具有变换不同拉伸速度的装置; e) 用于湿态试验的纤维浸湿装置,使纤维在试验过程中浸没而不影响测试; f) 具有用于精确校正仪器的装置; 4.1.2 仪器技术要求: a) 施加力的指示误差不超过1%; b) 伸长的指示误差不超过0.1mm; c) 夹持长度的误差不超过0.1mm; d) 仪器应保持等速伸长。在强力仪启动1s后,下夹持器速度与规定速度的差异不超过5%; e) 夹持器应具有调节装置,使其在夹持纤维时需给予纤维恰当的夹持力,以防止纤维滑移或轧伤;夹持器钳口与试样接触的表面可有一层衬面,使试样在夹持区域内的滑移或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 f) 仲裁时应采用可调节的自动夹持器; g)预张力夹质量误差不超过名义值的10%; 4. 2 仪器技术要求: a) 试验所需的镊子、绒板、刷子、秒表等; b) 容器:用于水中浸渍试样; 4.3 材料: a)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温度(20±2)℃; b)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5. 试验通则 5.1 取样 ——散件实验室样品和试样按需取出。 ——批量样品中实验室样品和试样抽取按专门规定。 不要抽取在运输途中意外受潮、污染、擦伤或包装已经打开的包装件。 5.2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5.2.1 预调湿 当试样回潮率超过公定回潮率时,需要进行预调湿: ——温度不超过50℃; ——相对湿度5%~25%; ——时间大于30min; 5.2.2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温度(20±2)℃; ——相对湿度(65±5)%; ——调湿时间4h; 其他规定按相应标准执行,快速调湿时间可参见附录A。 5.3 试验条件 5.3.1 预加张力 5.3.1.1 试样的预加张力按式(1)计算: ………………….(1) 式中: F——预加张力负荷,单位为厘牛(cN); T——试样的名义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P——单位线密度的预加张力,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 5.3.1.2 试样的单位线密度预加张力 ——涤纶等标准预加张力:0.05 cN/dtex~0.20 cN/dtex。 推荐: 涤纶:(0.15±0.03)cN/dtex; ——测试湿态下的拉伸性能时,预加张力为上述规定值的二分之一; ——钩接断裂强力的预加张力:按单纤维名义线密度的两倍计算。 ——对于不适用以上标准预加张力的短纤维,可以参见附录B规定其它值。 5.3.2 拉伸速度 ——当试样的平均断裂伸长率小于8%时,拉伸速度为每分钟50%名义隔距长度; ——当试样的平均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8%,小于50%时,拉伸速度为每分钟100%名义隔距长度; ——当试样的平均断裂伸长率大于或等于50%时,拉伸速度为每分钟200%名义隔距长度。 5.3.3 名义隔距长度 ——纤维名义长度大于或等于38mm时为20mm; ——纤维名义长度小于38mm时为10mm; ——当纤维的名义长度小于15mm时,可采取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双方提供认可的夹持长度。但必须说明的是,此时的测试结果会有偏离,检验结果仅供参考。 5.3.4 试验次数 每个实验室样品测试50根纤维。 注:除规定的试验根数外,对确定95%的置信水平时,若置信区间超出允许值,则按附录C计算需要增加的试验次数,直到置信区间满足允许值,各种纤维的置信区间见表1. 表1 置信区间参照表 纤维种类 置信区间半宽值 断裂强力 断裂伸长率 涤纶、锦纶 5% 10% 腈纶、丙纶 5% 5% 纤维素纤维 5% 5% 3%(5%定伸长强力) 6 试验步骤 6.1 干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6.1.1 从已达平衡的样品中随机取出约500根纤维,均匀铺放于绒板上以备测定。 6.1.2 用镊子从待测试样中随机取出一根纤维,用上述规定的张力夹持纤维一端,将纤维置于仪器的夹持器中,保证纤维沿着轴向伸长,然后进行拉伸试验,得出试样断裂时的负荷及伸长值。 6.1.3 试样测试时纤维断裂在钳口(纤维断裂时看不出断裂端)或在夹持头中滑移的数量不应超过试验根数的10%,若超过则应检查夹持器是否有异常,并予以修理或调换后重新进行试验;若不超过10%,则将纤维断断裂在钳口或在夹持头中滑移的试样所得的结果剔除。 6.1.4 按纤维线密度测试方法测定该试样的平均线密度。 6.2 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6.2.1 将单根纤维浸入温度为(20±2)℃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水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最大不超过0.1%,将试样全部浸没,浸润2min。 6.2.2 用镊子取出纤维,用上述规定的张力夹夹持纤维一端,将纤维置于上夹持器内,保证纤维沿着轴向伸长。然后关闭下夹持器,推上水杯使纤维在浸没状态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出试样湿态断裂时的负荷及伸长值。若试样断裂异常,按6.1.3规定进行处理。 注:纤维浸没时,水液面不能与上夹持器接触,但离上夹持器下端面的距离应不大于1mm。 6.2.3 按纤维线密度测试方法测定该试样的平均线密度。 6.3 钩接断裂强力的测定 6.3.1 用镊子从待测试样中随机取出两根纤维,按图1所示开关相互钩接,其上端用镊子夹持,下端用张力夹夹持,将已钩接好的纤维置于夹持器中,钩接处为夹持长度的二分之一处,纤维两端的距离约2mm。然后按6.1.2和6.1.3规定进行拉伸试验,得出试样断裂的负荷值。在钩接处以外断裂者不计。 6.3.2 按纤维线密度测试方法测试试样的平均线密度。 6.4 打结断裂强力的测定 6.4.1 用镊子从待测试样中随机取出一根纤维,用镊子打也如图2所示的小结,将纤维置于夹持器中,小结应在夹持长度的二分之一处,然后按6.1.2和6.1.3规定进行拉伸试验,得出试样断裂时的负荷值。在打结处以外断裂者不计。 6.4.2 按纤维线密度测试方法测定该试样的平均线密度。 6.5 干强伸长强力的测定 6.5.1按纤维线密度测测定并记录试样中单根纤维的线密度。 6.5.2 用镊子取出已知线密度的单根纤维,按6.1.2规定进行拉伸试验,仪器自动记录出负荷-伸长曲线,按图3所示方法得出定伸长负荷值(图中所示为试样夹持距离为20mm时,10%定伸长l所对应的强力f)。若强伸度仪上有专门测定定伸长负荷或能预置该项目程序的,则可直接得出规定伸长的负荷值。 注:若需要计算模量,则要记录试样整个拉伸过程中负荷-伸长曲线。 6.6 湿定伸长强力的测定 6.6.1 按纤维线密度测试方法测定并记录试样中单根纤维的线密度。 6.6.2 试验前单根纤维浸湿同6.2.1规定。 6.6.3 用镊子取出已知线密度的单根纤维,按6.2.2规定在浸没状态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到试样湿态拉伸时的负荷-伸长曲线。然后按6.5.2规定方法得出规定伸长的负荷值。 7 结果计算 7.1 平均断裂强力 按式(2)计算: ………………….(2) 式中: F——平均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 Fi——单根纤维的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 n——试验根数。 7.2 平均断裂强度 按式(3)或式(4)计算。 ………………….(3) ………………….(4) 平均钩结断裂强度,采用式(5)或式(6): ………………….(5) ………………….(6) 式中: σt——平均断裂强度,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 Fi——单根纤维的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 Ti——同根纤维的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n——试验根数; F——试样平均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 T——试样平均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采用式(3)和式(5),由此可计算断裂强度的变异系数。 7.3 平均断裂伸长率 按式(7)计算。 ………………….(7) 式中: ε——平均断裂伸长率,%; ΔLi——单根试样的断裂伸长值,单位为毫米(mm); L——名义隔距长度,单位为毫米(mm); n——试验根数。 7.4 平均定伸长强度 按式(8)计算。 ………………….(8) 式中: σt——平均定伸长强度,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 Fei——单根试样的定伸长力值,单位为厘牛(cN); Ti——同根纤维的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n——试验根数。 7.5 平均初始模量 在按6.5或6.6测得的负荷-伸长曲线上取初始接近直线部分,做切线与坐标轴相交于T点,在直线上取点1和2,如图4所示。按式(9)计算平均初始模量。 ………………….(9) 式中: M——平均初始模量,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 F e2i——与点2相应的力值,单位为厘牛(cN); F e1i——与点1相应的力值,单位为厘牛(cN); εe2i——与点2相应的伸长率,%; εe1i——与点1相应的伸长率,%; Ti——同根纤维的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n——试验根数。 7.6 平均湿模量 按式(10)计算。 ………………….(10) 式中: M——平均湿模量,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 F ei——单根试样的定伸长力值,单位为厘牛(cN); Ti——同根纤维的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εe——固定的伸长率,%; n——试验根数。 注:湿模量也可直接由定伸长率下的强度表示,但需流量定伸长率数值,如表示为0.62 cN/dtex/5%。 8 数值修约 结果按相关规定,断裂强力、断裂强度、定伸长强度、初始模量、湿模量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 a)​ 样品的名称和规格; b)​ 被选作批量样品包装件的号码标识; c)​ 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所有的试验参数; d)​ 实验室样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果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则要写入报告; e)​ 经协商后对试验步骤的修改提示及其他与本方法不致的部分; f)​ 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g)​ 试验日期。 附录A 快速调湿时间 A.1 本附录规定了试样快速调湿的时间。 A.2 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本方法需经有关各方协商之后方能采用。 A.3 快速调湿时间见表A.1. 表A.1 试样的标准回潮率/% 最少调湿时间/h 2以上~13 4 2及以下 2 附录B 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 B.1 对于某些纤维,如5.3.1规定的预张力不适用时,可由有关各方协商按以下方法确定。 B.2 试验在等速伸长型(CRE)强伸仪上进行。 B.3 试验时纤维不加预张力,在松弛状态下进行拉伸试验,得出强力-伸长曲线如图B.1所示。 在强力-伸长曲线原点附近取负荷变化随伸长变化最大点A,作切线求得与伸长轴的交点E,过E点作垂线与强力-伸长曲线相交于F0,F0所示的负荷值即为所示预张力。 (三)、短纤维干热收缩的试验方法 1.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的测定。 2.术语 干热收缩率: 涤纶短纤维经干热空气处理前后长度的差数对处理前纤维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3.原理 用热收缩测定仪,在规定条件下测定单根纤维干热空气处理前后的长度变化,计算其干热收缩率。 4.仪器和工具 单纤维热收缩测定仪, 要求长度测量须精确至0.01mm; 样筒; 摄子和弯头镊; 张力夹和弹簧夹; 黑绒板; 烘箱: 附有恒温控制装置,允许误差士1℃. 5. 试验通则 5.1 取样 ——散件实验室样品和试样按需取出。 ——批量样品中实验室样品和试样抽取按专门规定。 不要抽取在运输途中意外受潮、污染、擦伤或包装已经打开的包装件。 5.2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5.2.1 预调湿 当试样回潮率超过公定回潮率时,需要进行预调湿: ——温度不超过50℃; ——相对湿度5%~25%; ——时间大于30min; 5.2.2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温度(20±2)℃; ——相对湿度(65±5)%; ——调湿时间4h; 其他规定按相应标准执行,快速调湿时间可参见附录A。 6 试样及其制备 6.1 按规定取出试验样品。 6.2 从试验室试验样品中随机取出约5 g 纤维,按规定进行预调湿和调湿,使试样达到吸湿平衡。试样回潮率在公定回潮率以下可不必进行预调湿。 7. 试验条件 7 . 1 预加张力: 0.075 cN/dtex , 按名义线密度计算 7 . 2 热处理温度: 1 8 0 ℃或按有关规定,允许误差士1 ℃ 7 . 3 热处理时间: 3 0 m i n 7 . 4 热处理后平衡时间: 3 0 m i n 7 . 5 试验次数: 3 0 次。 8. 试验步骤 8 . 1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8. 2 再从已达吸湿平衡的试样中随机取出6 小束纤维,每束取5 根,分别用弯头镊将纤维一端夹入弹簧夹中间,另一端送入张力弹簧夹中夹住。 8.3 用镊子夹住上弹簧连同纤维和张力弹簧一起放人仪器的样筒中, 按样筒上的顺序进行排列 8 .4 样筒放入仪器中心轴上进行长度测量得到L0( 精确到0.01m m) , 8 .5 取出样筒放人已达到规定温度的烘箱中进行热处理, 3 0min后立即取出放入第5 章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平衡 30min ,再次进行长度测量得到L1 ( 精确到0.01mm) 9. 计算结果 式中: s i —— 各根纤维的干热收缩率, %; L 0 —— 热处理前的纤维长度, mm L 1 —— 热处理后的纤维长度,mm 2 —— 仪器常数; s —— 平均干热收缩率, % 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附 录 A 束纤维法 A .1 适用范围 束纤维法仅适用于工厂内部控制质量, 产品定等和仲裁检验时需经有关方面协商同意之后方可使用。 A.2 仪器和工具 a.束纤维热收缩测定仪,要求温度允许误差±1℃,长度测量须精确至0.01 mm b .预张力夹、夹持器、镊子等。 A.3 试验步骤 A3.1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 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并使加热槽达到规定的温度。 A3.2 按规定制备试样。 A3.3 从已调湿平衡的试样中,随机抽取20根纤维为1 束,共取2 束,分别进行整理,使其一端整齐。在整理过程中不得使纤维受意外张力而伸长。 A3.4 将1 束整理好的纤维夹人夹持器内, 下挂规定的预加张力夹。 再将张力夹挂在夹持器小钩上, 把夹持器插入滑动槽内。 A3.5 开启测量开关,移动夹持器使纤维束处于光孔位置,用镊子将小钩上的张力夹轻轻放下,调节读数手轮, 视其长度在19.5 -20mm之间,若偏差较大, 可适当调节张力夹的位置,使投影屏上的标志线与张力夹平口 相切时,记下读数手轮上的示值L 0 ( 精确到0.01mm) ,去掉负荷,将张力夹重挂于小钩上,移动夹持器测量第二束的L a ( 精确到0.01mm ). A 3.6 升起加热槽,使夹持器全部置于加热槽内,盖好盖板,开启加热开关, 当加热槽的温度升至180℃时记录时间,30min 时,关闭加热开关,打开盖板,降下加热槽,让纤维自 然冷却,待加热器冷却到室温后,再按A 3 . 5 操作,量取二束纤维的L 1( 精确到0.01mm) . A.4 计算结果 S i=[ ( L 0 – L 1 )/ L 0 ]× 100 式中: S i — 每束纤维的干热收缩率, %; L 0 — 热处理前纤维束长度,mm; L 1 — 热处理后纤维束长度,mm; 用二束纤维干热收缩率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计算到小数点后二位,按规定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四)、化学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 1 试验通则 取样: ——散件实验室样品的试样按需取出,不得低于50g; ——短纤维批量样品中实验室样品和试样抽取按标准规定。 不要抽取在运输途中意外受潮、污染、擦伤或包装已经打开的包装优缺点 。 2 试验方法 2.1萃取法 2.1.1 原理 利用油剂能溶解于特定有机溶剂的性质,将适当的有机溶剂通过脂肪抽出器把试样中的油剂萃取出来,蒸发溶剂,称量残留油剂的质量及试样质量,计算得到试样的含油率。 2.1.2 试剂和材料 警告:使用本方法规定的溶剂,要仔细阅读物质安全资料(MSDS)。 ——乙醚:分析纯; 如果乙醚不适用时,可由相关方商定相应的溶剂; ——定性滤纸:不含脂。 2.1.3 仪器 ——脂肪抽出器:冷凝管高度240mm,抽出筒d 37mm×l 80mm,蒸馏烧瓶; ——烘箱:能保持温度105℃±3℃; ——天平:最小分度值0.1mg、0.1g各一台; ——恒温水浴锅:室温至100℃; ——称量容器、不锈钢镊子; ——干燥器。 2.1.4 试样制备 2.1.4.1 取4个样,其中两个测定含油率,另外两个测定含水率。 2.1.4.2 测定含油率:短纤维每份试样称取5g,精确到0.01g;长丝合并绕一绞,保证每个卷装都被取到,均匀地剪取。 2.1.4.3 测定含水率:每份试样称取5g,精确到0.01g。 2.1.5 试验步骤 2.1.5.1 测定含水率:将试样快速放入称量容器,按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按式(1)计算。 ………………….. (1) 式中: W——试样的含水率,%; m1——试样烘前质量,单位为克(g); m2——试样烘前质量,单位为克(g); 2.1.5.2 将脂肪抽出器的蒸馏烧瓶置于105℃±3℃的烘箱中烘至恒量(即前后两次称量差异在0.0005g以内),将烧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m1,精确到0.1mg。 2.1.5.3 称取试样的质量m2,精确到0.1mg。用定性滤纸包成圆柱状,置于脂肪抽出器的抽出筒内(圆柱高度不超过虹吸管最高处),下接已知质量的蒸馏烧瓶,在抽出筒中注入约1.5倍脂肪抽出器抽出筒容量的溶剂,装上冷凝管。 2.1.5.4 在恒温水浴锅上安装脂肪抽出器,加热水浴锅,调节恒温水浴锅的温度,回流次数控制在每小时6次~8次,总回流时间不少于2h。 2.1.5.5 用镊子从脂肪抽出器的抽出筒中取出试样,用镊子尽可能将试样中的溶剂挤出,取下蒸馏烧瓶,回收溶剂。 2.1.5.6 在恒温水浴锅上蒸发萃取瓶中残余溶剂近干,将烧瓶放入烘箱中,在105℃±3℃条件下烘至恒量。将烧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50min,准确称量m2,精确到0.1mg。 2.1.6 结果计算 含油率按式(2)计算。 ………………….. (2) 式中: Q——试样的含油率,%; m1——萃取前蒸馏烧瓶质量,单位为克(g); m2——萃取后前蒸馏烧瓶烘干质量,单位为克(g); m3——萃取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含油率以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两次平行测试的相对差异大于20%时,应进行第三个试样的试验,试验结果以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2.1.7 数据修约 试验结果按规定修约至小数点后两位。 附录A 光折射率法 A.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聚醚(涤纶)短纤维含油率的测定。 A.2 原理 利用全反射临界角的测定方法测定未知物质的折光率,定量地分析溶液中的某些成分,检验物质的纯度。 A.3 试剂和材料 警告:使用本方法规定的熔剂,要仔细阅读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乙醚(分析纯)、甲醇(分析纯),或其它试剂; ——定性滤纸:不含脂; ——实验室三级用水。 A.4 仪器和工具 ——折射率仪:附钠光灯; ——脂肪抽出器:冷凝管高度240mm,抽出筒d 37mm×l 80mm,蒸馏烧瓶; ——烘箱:能保持温度105℃±3℃; ——天平:最小分度值0.1mg; ——恒温水浴锅:室温至100℃; ——量筒、吸管、不锈钢镊子、一端附有橡皮管的不锈钢丝d 2.5mm×l 150mm; ——称量容器和不含脂的定性滤纸、擦镜纸、干燥器。 A.5 试样制备 随机均匀地抽取试样质量5g,精确到0.1mg。 A.6 试验步骤 A.6.1 工作曲线的制作 A.6.1.1 按所用的油剂,用有效成分[计算如式(A.1)]配成浓度为0.5%,1.0%,1.5%,2.0%,2.5%,3.0%的溶液。 B=1-W ……………………(A.1) 式中: B——油剂的有效成分,%; W——油剂的含水率,%。 A.6.1.2 在折射率仪上于30℃测定其折射率对油剂浓度的关系直线,作出相应的折射率和纤维含油率的工作曲线。 A.6.1.3 工作曲线根据油剂的变换需重新制作,原工作曲线如发现有差异时也需重新制作。 A.6.2 检测 A.6.2.1 在恒温水浴锅上安装脂肪抽出器,加热水浴锅。 A.6.2.2 试样用定性滤纸包成圆柱状,置于脂肪抽出器的抽出筒内,使之不超过虹吸管最高处,下接已知质量的蒸馏烧瓶,在抽出筒中注入约1.5倍脂肪抽出筒容量的溶剂,装上冷凝管。 A.6.2.3 将脂肪抽出器的蒸馏烧瓶加热。调节恒温水浴锅的温度,回流次数控制在每小时6次~8次,总回流时间不少于2h。 A.6.2.4 在恒温水浴锅上安装脂肪抽出器,加热水浴锅。调节恒温水浴锅的温度,回流次数控制在每小时6次~8次,总回流时间不少于2h。 A.6.2.5 用镊子从脂肪抽出器的抽出筒中取出试样,用镊子尽可能将试样中的溶剂挤出,取下蒸馏烧瓶,回收溶剂。 A.6.2.6 将蒸馏烧瓶放入烘箱中,在105℃±3℃条件下烘至恒量。将蒸馏烧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45min。 A.6.2.7 用吸管吸取加入0.5mL水于烧瓶中,用附有橡皮管的不锈钢丝刮下附在瓶内壁的油剂并充分地搅拌溶解,静置10min。 A.6.2.8 开启折射率仪,按规定温度校正水在钠光下的折射率。 A.6.2.9 当测试温度恒定在30℃±0.1℃,测试样品的折射率,读取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A.6.2.10 由折射率对纤维含油率的工作曲线中查出相应的油剂浓度c,按式(A.2)计算纤维含油率。 A.6.2.11 平行测试两次。 A.7 结果计算 试样的含油率按式(A.2)计算。 ……………………(A.2) 式中: Q——试样的含油率,%;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c——由折射率求得的横坐标上的油剂浓度,%; W——纤维含水率,%。 试验结果以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两次平行测试的相对差异大于20%时,应进行第三个试样的试验,试验结果以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A.8 数据修约 同5.1.7 (五)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方法为化学纤维回潮率的试验方法——烘箱法。 2.​ 术语和定义 2.1 湿量 hydrous mass 纺织材料含有水分时的质量。 2.2 恒重 constant mass 纺织材料试样经过烘干处理,相隔一定时间,前后二次称量差异不超过规定范围时的质量。本方法规定每隔10min称量一次,前后二次称量差异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05%时,后一次称量的质量为恒重。 2.3 箱内热称 oven weighting 纺织材料试样在烘箱内烘除水分后,用箱上附装的天平称取箱内试样的质量。 2.4 箱外冷称 cold weighing 纺织材料试样在烘箱内烘除水分后,置于器皿中密闭再移入干燥器内冷却,取出称重。 3. 原理 试样称重后,置于规定温度的烘箱内烘除水分至恒重,试样的湿量与干量的差数与干量之比所得的百分数,表示试样的回潮率。 4. 仪器和器皿 4.1 烘箱:附有天平的箱内称重装置和恒温控制装置的通风式烘箱,烘箱温度精度为±3℃. 4.2 天平: a) 具有适宜的称量范围,最小分度值0.01g。用于箱内热称法测定试样烘前质量。 b) 具有适宜的称量范围,最小分度值0.001g。用于箱外冷称法测定试样烘前质量和烘后质量。 4.3 样品容器:盛放试样,应密封不吸湿。 4.4 称量盒:用于箱外冷称测试,密闭性好,质量已知。 4.5 干燥器:通用,装有变色硅胶。 5. 试验通则 5.1 实验标准大气 实验室标准大气采用规定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5.2 实验室样品的抽取 短纤维取样按专门取样规定。 5.3 试验次数 每批样品试样2次或以上。 5.4 试验要求 取样后应迅速放入密封的试样容器中,并及时称量,要求在取样后24h之内完成。 6. 试验步骤 6.1 箱内热称法 6.1.1 称取试样50g,精确至0.01g,记录为烘前质量。 6.1.2 开启烘箱电源开关和分源升温开关,并将烘箱的温度计调整到所需控制的温度(见表1),然后关闭分源升温开关。 表1 烘箱内试样暴露处的温度应保持范围及烘燥时间 材料 烘燥温度/℃ 烘燥时间/h 涤纶、锦纶、维纶 105±3 1 涤纶(DTY) 65±3 1 腈纶 110±2 2 氨纶 65±3 4 粘胶 105~110 2 莫代尔 105~110 2 莱塞尔 105~110 2 其他纤维 105±2 2 6.1.3 将试样放入烘箱(烘篮需在105℃~110℃时校正质量并以此为准),待烘箱内温度升至规定温度时记录时间,烘至烘燥时间(可参照表1)后开始称量,以后每隔10min称量一次,烘至恒重,将后一次称量的质量记为烘后质量。称量应关闭电源后约30s进行。每次称完8个试验试样不应超过5min。 当有协议时,也可采用其他温度,但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6.2 箱外冷称法 6.2.1 取试样约10g,放入称量盒一起称量,精确至0.001g。 6.2.2 开启烘箱电源开关和分源升温开关,并将烘箱的温度计调整到所需控制的温度(见表1)。 6.2.3 将已装试样的称量盒放入烘箱,打开称量盒盖,将试样烘至烘燥时间后,迅速盖上称量盒盖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称量前应瞬时打开盒盖再盖上。 7. 结果计算 7.1 含水率 试样的含水率按式(1)计算。 ……………………(1) 式中: Wi——第i个试样的含水率,%; mi0——第i个试样烘前质量,单位为克(g); mi1——第i个试样烘后质量,单位为克(g)。 7.2 回潮率 试样的回潮率按式(2)计算。 ……………………(2) 式中: Ri——第i个试样的回潮率,%; mi0——第i个试样烘前质量,单位为克(g); mi1——第i个试样烘后质量,单位为克(g)。 7.3 平均回潮率 试样的平均回潮率按式(3)计算。 ……………………(3) 式中: R——平均回潮率,%; n——试样个数。 8. 数值修约 试验结果按规定修约到小数点后2位。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 a)​ 样品的名称和规格; b)​ 试样回潮率和平均回潮率; c)​ 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所有试验参数; d)​ 经协商后对试验步骤的修改; e)​ 试验中所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f)​ 被选作批量样品包装件的号码标识; g)​ 试验人员、复核人员、试验日期。 (六)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方法为化学纤维短纤维卷曲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聚酯(涤纶)等化学纤维短纤维卷曲性能的测定。 2.原理 在规定的负荷下,在一定的受力时间内,测定纤维的长度变化,确定纤维的卷曲数、卷曲率、卷曲回复率和卷曲弹性等性能。 3.仪器和工具 3.1 卷曲弹性仪和卷曲数仪 卷曲弹性仪技术要求: a)​ 力值精度: ——量程范围为5mN,其最小分度值为0.01mN; ——量程范围为10mN,其最小分度值为0.02mN; ——量程范围为10mN以上,其最小分度值为0.05mN; b)​ 长度分辨率0.01mm. c)​ 力值测量误差≤1% 3.2 绒板:与纤维成对比色。 3.3 镊子等。 4. 试验通则 4.1 取样 ——散件的实验室样品按需取出,最低不得小于10g。 ——批量样品中的实验室样品抽取按专门规定进行。 注:不要抽取在运输途中意外受潮、包装破损、或是已经被打开的包装件。 4.2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4.2.1 预调湿 当试样回潮率超过公定回潮率时,需要进行预调湿: ——温度不超过50℃; ——相对湿度5%~25%; ——时间大于30min; 4.2.2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温度(20±2)℃; ——相对湿度(65±5)%; ——调湿时间4h; 双方约定试样调湿时间可参见附录A。 4.2.3 预置夹持距离 预置夹持距离为20mm,纤维名义长度较小时可调整为10mm。 4.2.4 预加张力 试样的预加张力按式(1)计算: …………………(1) 式中: F——预加张力负荷,单位为厘牛(cN); T——试样的名义线密度,单位为分特(dtex); P——单位线密度预加张力,单位为厘牛每分特(cN/dtex)。 轻预加张力:(0.0020±0.0002)cN/dtex; 重预加张力:涤纶(0.0750±0.0075)cN/dtex; 对于不适合以上标准预加张力的纤维,可以参见附录B,规定其他值。 4.3 试验根数 ——每个实验室样品试验20根纤维。 ——对确定95%水平的置信水平时,除已经规定的试验根数外,当置信区间半宽值超过算术总平均值的±3.0%,按附录C的规定增加试验根数。 5. 试验步骤 5.1 从已达平衡的样品中随机取出20束纤维(卷曲未被破坏),置于绒板上以备测定。 5.2 从每束纤维中随机用张力夹夹取一根纤维悬挂于卷曲弹性仪的测力挂勾上,然后用镊子将纤维另一端置于下夹持器中。当夹持长度为20mm时,纤维的松驰长度尽可能在25mm以上;当夹持长度为10mm时,纤维的松驰长度尽可能长。 5.3 加轻负荷平衡后读取L0(精确至0.01mm),夹持距离为20mm时,读取25mm内全部卷曲峰和卷曲谷数JAi,夹持距离为10mm时,读取L0内全部卷曲峰和卷曲谷数JAi。计数准则参见附录D。 5.4 加重负荷平衡后记下计数L1(精确至0.01mm)。 5.5 保持30s后,去除重负荷,恢复至预置夹持距离,保持2min后,加轻负荷平衡后读取L2。(精确至0.01mm)。 6. 结果计算 6.1 卷曲数按式(2)计算: …………………(2) 式中: Jni——单根纤维的卷曲数,单位为个每25毫米(个/25mm); Li——读取卷曲数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JAi——单根纤维在Li内全部卷曲峰和卷曲谷个数。 6.2 卷曲度按式(3)计算: …………………(3) 式中: Ji——单根纤维的卷曲度,%; L0——纤维在轻负荷下测得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L1——纤维在重负荷下测得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6.3 卷曲回复率按式(4)计算: …………………(4) 式中: JWi——单根纤维的卷曲回复率,%; L2——重负荷释放后,纤维经2min回复,再在轻负荷下测得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6.4 卷曲弹性率式(5)计算: …………………(5) 式中: Jdi——单根纤维的卷曲弹性率,% 。 6.5 各项试验结果均以20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7. 数据修约 各项结果均按规定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当需要对该实验室样品进行变异系数分析等统计分析时见附录C。 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 a) 样品的名称和规格; b) 被选作批量样品包装件的号码标识; c) 采用的试验方法及所有试验参数; d) 实验室样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果计算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则要写入报告; e) 经协商后对试验步骤的修改提示; f) 试验中所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附录A 快速调湿时间 A.1 本附录规定了试样快速调湿的时间。 A.2 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本方法需经有关各方协商之后方能采用。 A.3 快速调湿时间见表A.1. 表A.1 试样的标准回潮率/% 最少调湿时间/h 2以上~13 4 2及以下 2 附录B 预加张力的求取方法 B.1 对于某些试样不适用正文规定的预加张力时,可用本方法求取预加张力。 B.2 本附录规定预加张力的求取试验应在CRE单纱强伸仪上进行。 B.3 在试验仪上对试样作拉伸试验得到的负荷-伸长曲线如图B.1。 B.4 从图上零负荷附近取负荷变化随伸长变化最大点A,作切线求得与伸长轴的交点E,过E点作垂线与强力-伸长曲线相交于F0,F0所表示的就是试样的预加张力负荷值。 附录C 统计术语和计算 C.1 单值
本文档为【涤纶短纤维物检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5144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56KB
软件:Word
页数:71
分类:生产制造
上传时间:2014-03-13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