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详细整理

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详细整理

举报
开通vip

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详细整理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 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 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 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 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 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

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详细整理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 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 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 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 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 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进化论学派 基本论点�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人物�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 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 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 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 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3、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 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 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 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 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 想。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泰勒�1、英国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为文化下 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 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在《原始 文化》中�泰勒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的产生于发展。 在此书中�泰勒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即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泰勒提 出了两大原则�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原理�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 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拿一些相同的原因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 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和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 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 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和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依次顺序连结成 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阶段。3、 泰勒的宗教理论�首先�他明确了什么是宗教�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 本定义”�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其次�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 源与产生�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个心理的、 认知的解释。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认为居住模式与 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 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 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 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 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同意人类学家巴霍芬的观点�认为”产翁“习俗产生于亲子关系纽 带出现转折的社会中。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 相联系。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法、残余法和统计法。 万物有灵论�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明确了什么是宗教�并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 了万物有灵论�又称泛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宗教源于人类对自然 现象、生命现象的好奇�它是一个认知的结果�用来缓解人们对外界无知产生的焦虑�它是 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泰勒认为万物有灵论是宗教的最初形式�万物有灵论包括两大主 要信条�1、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之后能够继续存在�2、相信各种神灵可 以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之列�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神灵和人是 相通的�人的行为会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万物有灵论是宗教的最初形式�先民开始时对 人的灵魂的信仰�后来延伸到非生命物体从而形成泛灵信仰�再到祖先崇拜�包括图腾崇拜�� 然后再到自然精灵崇拜�再到多神崇拜最后发展到一神崇拜的。后来的人类学家和宗教学家 指出�原始社会不可能存在万物有灵的现象�因为原始人的心智尚未成熟到能综合各种现象 进行抽象推理的地步。尽管如此�泰勒仍开创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先河�为后来者铺平了前进 的道路。 残余法�即利用滞留于现存文化中的那些旧的文化现象来推断文化进化的方法论�泰勒称为 “残余法”。1、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等人提出。2、认为现实一些看上去荒诞、无足轻重的习 俗、信仰、文化在过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们是原始文化进化的残余。3、通过对 这些残余的分析�我们能够确认文化的进化。4、后世的批评�认为这种方法割裂了文化内 部各种特质之间的有机整合�通过在不同的文化中抽取想要的部分来拼凑进化理论。其优点 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关注过去和社会。 摩尔根�摩尔根全面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对原始社会进行了分区�以生产技术和生产工 具的发明发现来作为划分阶段的标志�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阶段� 在人类历史早期阶段的研究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用比较客观的尺度来衡量各个民族的 历史发展水平�并未不同发展水平的比较提供了可能。摩尔根关于氏族的研究指出�氏族就 是一个由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缘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在《古代社会》一书中�他明确指出� 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为氏族、胞族、部族和联盟�并且氏族、胞族、 部族和联盟还是历史发展中顺序相乘的几个阶段�部落联盟进一步发展就是民族�进而摩尔 根得出民族是同一地域内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所组成的。摩尔根还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 推论家庭制度的早期形态�提出了从杂交经过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进化理论。马克思曾 经阅读《古代社会》并作大量笔记�恩格斯后来在其笔记的基础上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 摩尔根婚姻家庭发展五阶段� 1、血缘婚�杂交之后第一种婚姻家庭形式�嫡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们相互婚配而建立家庭� 禁止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婚姻� 2、普拉路亚婚�一群男子与 一群女子的婚配。�族外群婚�若干嫡系或旁系的姐妹集体地 同彼此的丈夫婚配�丈夫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或若干嫡系或旁系的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 妻子婚配�妻子之间不一定有亲属关系�“普拉路亚”�夏威夷语�“亲密的伙伴”。 3、对偶婚�一对配偶结婚�配偶关系不固定�双方自愿同居期间有效。�摩梭人阿注婚� 4、父权制�一夫多妻�母系社会中可能存在一妻多夫。 5、专偶制�现代意义上的婚姻家庭�一夫一妻。 一三五阶段最重要�亲属称谓制度反映了婚姻家庭形式。 评价�1、他对氏族社会的科学说明�2、首先使用了 问卷 关于教学调查问卷关于员工内部调查问卷员工内部调查问卷基药满意度调查问卷论文问卷调查格式 调查方法进行人类学家的研究� 3、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来考察和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与历史发展�这种研究途径 是摩尔根首创的�为人类学研究开辟了新思路。后来�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默多克�在摩尔根 开创的研究基础上�比较完整地概括了世界上六种主要亲属称谓制度。4、用历史唯物主义 的观点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指出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发现是人类社会发展 不同阶段的标志。 亲属称谓制度�人类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摩尔根率先进行研究。摩尔根将所有的亲属称 谓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类分式”和“叙述式”�原始民族所采用类分式�文明民族多采用叙 述式。类分式就是那位对亲属称谓不进行逐个区别�而是分为若干类别�不论被称呼的人与 自身的亲疏关系如何�凡属同一类别的人即以统一亲属称谓笼统称之。叙述式就是在对一些 基本血亲使用专用名称的基础上�对一些远亲使用基本名称的组合来称呼。类分式又具体分 为马来亚式和“图兰尼亚式”两种�叙述式的典型代表则为雅利安式。摩尔根认为每一种亲 属称谓制度或形式�都是某种婚姻和家庭形式的反映�人类家庭形态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 进�与之相应的亲属称谓制度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那就是从类分式发展到叙述式�从马来 亚式到图兰尼亚式再到雅利安式。 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则主要依据平辈亲属的称谓将世界上所有民族使用的亲属称谓制度归 纳为了六类�每类都用该类的一个典型的民族名称来命名�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 式、克罗式、奥马哈式、苏丹式。 弗雷泽�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首创了“社会人类学 ”这一术语�这个词几乎成为了英国人 类学的代名词。代表作《金枝》�主要思想为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进步性的理论。他 弗雷泽也同其他进化论者一样�把原始人的诸多文化现象单纯归结为人纯理性活动的产物� 他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有普遍意义的阶段�即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 巫术试图操纵自然力量�在巫术阶段�人类没有灵魂和神的观念�而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 人类能够通过巫术行为呼风唤雨、杀死敌人、取得收获等。宗教阶段�把超自然的力量归于 精灵和神�进行崇拜活动�包括理论和世界两部分�信仰和努力邀宠与取悦的行为�。科学 阶段�认识到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弗雷泽进一步研究了图腾崇拜的功能和起源�其功能是使人们结合成社会集团�以便能集体 行动并形成责任感。 传播论学派 思想源流�同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李凯尔特的历史主义相联系�李凯尔特试图将自然科学与 历史科学区分开来�他认为自然科学关心的是大量重复出现的现象而不是个别的�相反历史 科学感兴趣的对象恰好是个别的、个性的�不重复出现的事实�所谓历史是指一系列独特的、 永不重复的现象。 基本论点�1、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只能被发明一次�这是由环境条件的独特性和创造 发明的偶然性独特性所决定的�。2、相似的文化是由传播造成的。3、文化的借取多于发明。 4、不同文化的相似性是许多文化圈橡胶的结果�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 历史关联的机会就越多。5、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6、 认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作为文化历史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 文化圈�1、根据文化特质来区分的历史-地理区域�例如稻米文化圈、骑马文化圈等�最早 由弗罗贝纽斯提出�认为每个文化圈都具有一系列的物质文化特征�格雷布内尔对“文化圈” 概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综述�为传播论学派广泛使用。2、基本假设是文化的相似性 是由文化的传播和借取造成的。3、文化圈的划分旨在探讨具体文化特质的起源和传播的历 史途径�传播论者认为�同一种文化不可能被发明两次�时间上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不论在 什么地方出现�都必定属于同一个文化圈�每一个文化圈内部都有一定数量的文化特质。在 格雷布内尔等人看来�那些分布在某一文化圈中心的文化特质可能是新近发明的�而那些扩 散、分布在该区域边缘地带的文化特质则是古老的。格雷布内尔还提出了鉴别文化亲缘关系 的两个标准�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施密特则在格雷布内尔的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上�又补 充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施密特的文化传播论带有相当明显的进化论色彩� 在他的理论中�文化圈的顺序所反映的已不仅仅是它们在这个或那个地理区域内出现的顺 序�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依次阶段�从狩猎、采集到园艺种植、畜牧�再到农业文明�呈现 出一幅完整的进化图式。 进化论与传播论的关系� 一、进化论的基本论点�1、人类本质、心理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2、人类文 化的差异所反映的不同不过是文化中普遍进化阶段的差异、进化速率的差异。 二、传播论的基本论点�1、相似的文化是由传播造成的�2、文化只能被发明一次�这是由 环境条件的独特性和创造发明的偶然性独特性决定的。 三、传播论是对进化论的挑战�但也有相似之处�即主旨都是为了说明人类文化起源与发展 的由来。进化论和传播论的研究都囊括整个世界�把全球各种文化当作研究对象。他们虽然 强调对整个世界的研究�但更强调对世界上的文化进行“野蛮——文明”“东方——西方” “过去——现在”“传统——现代”等等的对照。 四、相对于传播论学派的文化的偶然性、独特性�进化论认为�人类的心智一致、需求一致� 从而能发明出相似的文化�沿着相似途径把各自的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具体而言�为 人类学奠定学科基础的进化论�evolutionism)和传播论�diffusionism�对“文化”和“文明” 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所谓“科学的论证”。进化论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史�即一种大规 模的文化断代的实践性排列组合�而传播论则采用地理空间的概念�对人类文化的类型进行 地理空间上的分类。虽然进化论和传播论之间经常发生争端�但是它们两者实际上是互相补 充的理论。 美国历史学派� 思想渊源�德国新康德主义历史科学�历史科学关注的应该是个别性而不是普遍性�理想主 义。 主张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综合�并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 史。不过他们所主张的文明史不是指全世界的一般历史�而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他们在 方法论上倾向于实证�不做原则性的理论概括�提倡历史的方法�主张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 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因此�必须在每个民族的特 点中来研究每个民族。因他们宣称民族学和人类学的主要目的是重建人类发展的历史、确定 历史现象的类型和顺序、探讨变迁的动力�故称为历史学派。 基本论点�1、倾向于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的整体——用文化解释文化�2、对古典进化 论形成严厉的方法论批判�对传播论持审慎态度�即认为相似的文化未必就是由传播造成� 3、对跨文化比较持批评态度�认为相似的文化现象可能是具有不同的历史成因和过程的� 强调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都具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轨迹�主张通过具体的历史过程研究 来理解具体的文化。 历史特殊论�1、相似的文化可能具体不同的成因。2、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 迹�不要去概括文化的通则�主张通过具体的历史过程研究来理解具体的文化。3、倾向于 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的整体——用文化解释文化。4、对进化论持批评态度�反对跨文 化比较�认为相似的文化可能具有不同的历史成因和过程。规律和通则必须得自于对具体历 史过程的理解�通过对于具体历史过程的研究�结论可能是三方面的�环境、心理、历史。 5、对传播论持审慎态度�认为相似的文化未必都由传播造成�要具体研究各种文化现象� 同样的文化特质在不同的文化区它的作用和含义是不一样的。关注文化传播�使用“文化区” “文化从”的概念�同受德国历史哲学的影响。 文化区�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美国历史学派所倡导�主张人类学研究文化的单位应该是 一个整体性的文化。传播论学派的文化圈概念强调共同的历史传统�而文化区则强调文化特 征上的相似性和文化的整体关联性�基本上不涉及传播的过程或轨迹。威斯勒提出文化是由 各个层次的单元所组成的一种完整的结构�而研究任何文化�必须首先分析其组成单元和层 次。博厄斯把文化的最小单元称谓文化特质�trait��服务于同一功能的一系列相关文化特 质就构成一个文化从�complex��关系寂寞的文化从构成一个文化类型�type��相同的文 化从和文化类型会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从而形成文化带�相关的文化带又构成文化区。 年代-区域�针对某些人认为文化中心区的文化特征最明显�离中心越远特征便越不明显� 甚至不能代表此文化区的文化特色的模糊观念�博厄斯指出�某种文化目前发达的地区不一 定就是历史上此种文化的发源地或中心。文化的年代和区域之间有一种关系�即时间越长� 区域便散布得越广。美国历史学派将一个文化区域的代表性特征归结为来自于一个地理文化 中心。认为文化特质首先产生于该地�然后向外传播。因此�通过分析文化特质由中心向边 缘移动的过程�就可以复原该区域文化生成的历史。威斯勒提出的著名的年代—区域假说� 就是基于这一原理上的。年代—区域假说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分布的地理区域即文化区� 文化区可以分为文化中心和边缘区两部分。中心区是文化特质产生的区域�文化特质产生后� 即由中心区向边缘传播。这种传播需要时间�当文化特质离开中心区越远�就说明其离开文 化中心越早。反之�若文化特质靠近文化中心区�而边缘地区尚未发现�就表明其离开中心 区时间较短。因此�依据文化特质由文化中心传播至边缘区的过程�就可以再现文化发展的 历史。 罗维《初民社会》(1920)是批评摩尔根的代表作。 法国社会学派� 基本论点�1、杜尔干、莫斯、列维-布吕尔�2、社会现象之为客观事物�作为客观事物的 社会现象并非通常意义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它的存在是客观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社会强制力。3、认为社会合成新质�社会现象自成其类�社会虽然是由个体所组成 的�但社会现象不能还原和简约为个体的动机和意图。4、社会现象不同于生理和心理现象� 不能用生理性或心理学来解释�社会现象只能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5、对于社会现象的成 因的分析应该是一种共时性的社会结构功能分析——用社会来解释社会�即当下的起源。 集体意识�《社会分工论》�集体观念�《自杀论》��杜尔干所提出的概念�指同一个社会中 所具有的共同信仰和情感。有别于个体观念�集体观念不是从个人自身的生活经验中所吸取 的�而是通过社会环境�即教育、社会舆论、习俗等灌输到人的意识中来的。在《自杀论》 中�杜尔干用“集体观念”取代了之前《社会分工论》中所述的“集体意识”。杜尔干认为 人有两个意识�一种意识是个人的�他表现力每个人富有特征的意识形态�另一个意识是整 个社会集体共有的�他不会随着个体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或者小时�他把后者这种不是个人从 直接经验中取得的而是从社会强加给人的意识称为集体观念�杜尔干从不用“文化”一词� 一般认为“集体观念”正对应于英美所称“文化”。莫斯进一步提出“集体表象”的思想� 特别探讨了各个社会�尤其是原始社会�中个人和“自我”的概念所反映的社会集体观念。 社会事实�法国社会学派认为�社会是作为事实的存在�社会现象只能通过社会事实来解释。 社会事实即那些对于个人具有外在强制性的普遍现象�包括了信仰、习俗、制度等文化产品� 具有 1、外在性�社会上先在、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社会的存在是作为社会事实的存在而 存在的�2、强制性�既包括有组织形式的强制�法律、制度等��也包括无组织形式的强制 �舆论、教育等��3、普遍性。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对概念。他认为�在传统社会中人们 的结合关系是以“同质”为基础的机械结合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一种惩罚性的社会规范�机 械结合的基础是把个人同化为具有共同信仰和感情的整体�其团结的取得是以牺牲个性为代 价的�周期的宗教仪式同机械结合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在观念、习俗、规范的同质之上� 个体身份的独立性与生计的自主性成反比。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的结合关系是以“分工” 为基础的有机结合关系�社会分工造成异质性和相互依赖两种后果�这种关系产生一种倾向 于赔偿性的法律�有机结合主张维护人的个性�个体部分的个性越鲜明�社会的团结或合作 越牢固�因为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建立在社会分工、异质性的基础之上�个体身份的独立 性与生计的自主性成反比。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杜尔干对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上�他对原始宗教、尤其是早期澳大利亚的宗教礼仪 和信仰仪式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写出被后来人类学者称为不朽著作的《宗教生活的初级形 式》。 两个前提基础�第一�从原始宗教中�我们能够发现所有的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的主要因素。 在书中�他肯定了原始宗教的存在范围�即存在于最简单的社会组织的社会中�或者讲�最 原始、最简单的 宗教存在于最简单形式的社会中。所以�杜尔干所谓的宗教起源�就不是 指它的绝对起源�而是指我们所能知道的宗教的“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形式”。在他看来�图 腾是宗教的最初形式�而存在与最简单社会——澳大利亚土著社会中的图腾崇拜�自然成为 研究宗教活动的最早起的材料。第二�他认为广泛的验证可以建立理论权威�这是针对他所 使用的资料与文献而讲的�因为他的研究是以澳大利亚的原始部落为对象�但是他本人从未 去过那儿。他所使用的是文化人类学学界公认的权威性资料与文献�换言之�都已有了完善 的经验证明�所以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 第一�宗教的定义和特征�杜尔干反对以往人们对宗教下的定义。他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界 定宗教�即一方面从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上来区分�另一方面就是信仰与仪式的区分。他认为 宗教就是“一整套与神圣的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的活动”。杜尔干在宗教定义中坚持两个 要素�一个是神圣象征或事物的存在�另一个是与有组织的仪式活动相联系�凡是具有这两 点特征——神圣物与仪式——的�都应被看做宗教�至于宗教教义并不重要。 第二�宗教的起源和本质。他反对泰勒关于宗教起源于万物有灵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必然 导致研究对象失去客观性�而科学的研究首先应当确立客体的实在性。在杜尔干看来�宗教 观念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就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或神圣事物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 征�因而�归根结底宗教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后人不是相反。 第三�宗教的功能�他将宗教功能分为两个层次�即宗教对于整个社会和社会个体两个层次 上的功能。在第一个层次上�他指出宗教的功能可归为两种�其一�宗教是集体情感与观念 的沟通关系�其二�宗教是规范社会关系的手段�如增加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使人们产生 向心力�加强团结。在第二个层次是�他认为宗教能够使个人觉得更坚强�更有自信心等。 比较、分析泰勒和涂尔干各自在宗教起源问题上的解释 泰勒�泰勒认为宗教最初产生于人类的早期种族部落中�而这些种族部落成员的普遍的宗教 信仰�就是对灵魂和精灵的信仰�也即是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论产生的根源是原始人尝试 解释两个生命之谜�第一�是什么构成了生和死的肉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引起情形、梦、 失神、疾病和死亡�第二�出现在梦幻中的人的形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这两个问题的思 考人们的解释是�在每一个人身上存在某种灵魂�它可能会暂时地或永远地离开人体�如果 是暂时地离开。就会造成梦境、疾病�如果是属于永远地离开�就是人的死亡。先民们开始 是对人的灵魂的信仰�后来延伸到动物、植物以及高山、大河等无生命的物体�从而形成泛 灵论�泛灵论信仰发展为祖先崇拜�然后再到自然精灵崇拜�再到多神崇拜�最后发展为以 神崇拜。 涂尔干�他反对泰勒宗教其原因于万物有灵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必然导致研究对象失去客 观性。他认为宗教不是虚幻的现象�不是原始人头脑中凭空思维出来的东西�它从不表现大 自然中完全不存在的事物。图腾信仰的客体不是一些动物或植物�而是某种无名的和无个性 的力量�这些力量处于这些客体的每一个之中�但又不同其中的任何一个混合在一起。也就 是说�图腾动物或植物仅仅是这种无个性力量可以看得见的象征�而这种力量本质上就是统 治人类的社会力量。一切宗教都表现了产生这种宗教的社会现实的状况�一个事物并不是本 省就有着唤起神圣感情的东西�而是投射到物体上的信仰是这种物体变得神圣。在涂尔干看 来�宗教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就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和神圣事物只不过是社会力量 的象征。归根结底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图腾崇拜�图腾�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语 totem 音译�意为“他是我的一个亲属”“他的 标记”。一些氏族部落相信他们分别源出于各种特定的物类�因此每个氏族都以某一物类或 图腾命名�通常以动植物或其他非生物的图腾命名为多。英国人类学家麦克伦南第一个提出 这一概念�他认为图腾就是崇拜或原始宗教的唯一内容�原始社会的血亲群体�就是通过对 图腾共同的宗教式敬意和家族血仇的义务结合成一体的。由于杀女婴而造成的抢劫婚成为习 俗�这种图腾原始部落被打碎成氏族�并成为外婚制的起源。 泰勒将图腾崇拜视为宗教信仰进化的一个阶段。 弗雷泽将巫术、宗教、信仰按进化论顺序排列�将图腾视为一种半社会半宗教的氏族制度� 认为图腾崇拜不是完全的宗教。 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从社会的的角度解释宗教�反对万物有灵�认为图腾是宗 教的最初形式�图腾崇拜的对象或神圣事物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而非相反。 列维-斯特劳斯则认为图腾是一种分类手段�用来调整人类群体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莫斯-交换理论“全面酬报制度”� 他强调制度的功能性�使社会的整体需要一致而获得协调。莫斯发现在许多土著部落社会中 普遍存在着赠礼习俗�赠送的礼物不是具体使用价值的经济性交换或商品交换�而是没有实 用价值的礼仪性交换。这种习俗由三个环节构成�即义务性送礼、义务性接受和义务性回赠。 1、他将具有意识三个环节的礼物交换习俗命名为“全面酬报制度”�认为这具有这种制度的 社会中�相互赠礼的人就像是共享财产的“所有权”�而不断地有彼此给予、接受和回报的 义务。2、这种给予、接受与回报的义务�就相当于在这些义务束缚下的人或群体所订立的 一个长期契约。3、“全面酬报制度”的根本原因或深层原则是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莫斯认 为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基本上所以的礼物交 换行为都是为了建立某种社会关系�都是为了参与社会活动。交换是社会网络建立的基本要 素�从事交换的个体实际上代表着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准则�个体间的交换活动按社会规则进 行�同时也在强化这这些规则。交换活动产生并强化社会规范、结构。 《原始思维》�书名�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列维-布吕尔的名著选编。在该书中 列维-布吕尔将原始思维与现代思维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原始思维在绝大多数场合中不同于 现代思维�它是一种既不知道也不使用抽象概念的具体的思维。这种思维拥有许多世代相传 的具有神秘性质的“集体表象”�这些集体表象靠“互渗律”而彼此关联�不受任何逻辑思 维规律所支配。所谓互渗律就是指�对任何现象的思维�这种现象既是它自身�又被解释为 其他任何东西。这种思维对矛盾采取不关心的态度�它可容许同一实体在同一时间存在于两 个或几个地方�容许部分与整体同一等等。据此作者认为这种思维可叫作“先逻辑思维”。 同时�他也认为人类的思维机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思维的形式——一种是先逻辑思维� 另一种是逻辑思维。因而�他表示�在涉及生产、生活方面的事物时�“原始人”是运用逻 辑思维的�只是在涉及因果律和矛盾律时�才运用先逻辑思维。 功能主义学派 产生标志�1922年�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 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首先�英国是一个老牌的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后�风起云涌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一次次地冲击英国的殖民体系�使得大英帝 国的殖民统治变得越来越艰难。在此情形下�英国政府迫切希望伴随着海外拓殖而产生的人 类学�能提出管理殖民地的有效办法�以维护其殖民统治。这是功能主义兴起的重要社会背 景。其次�在社会思潮方面�随着进化论思想的退潮�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内部�比较研究和 功能研究开始盛行。这些都为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提出功能主义学说提供了社 会和思想基础。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社会原因和时代背景�功能主义理论一经提出�即获得了 巨大的社会反响�其追随者颇众。功能主义一下子成为人们研究和看待社会若干问题的主要 视角和方法。 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主要论点�1、社会整体论�把文化看成一个 整体�认为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2、功能分析�人类学的主要任务 是弄清楚�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维系一个文化系统中所作出的贡献�也就是它的功能。3、 非历史论�在方法论上�功能学派所作出的分析是一种共时性的分析�它认为对于很多习俗 的历史是不清楚的�与其臆测历史�不如弄清楚习俗在当下社会中的作用�这样就能搞清楚 习俗在当下的起源�也即是社会学的起源。4、尝试解释社会得以运转、维持的机制。 马林诺夫斯基 1、马林诺夫斯基除了受社会学派的影响�还受到冯特、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的影响�导致 他除了关注社会、文化之外还关注个人。他把生理、心理需求看成是最基本的需求�而社会 需求是次生的。他不仅探讨社会制度对人的塑造和影响�还看到个人对制度的运用�注意到 个人具有能动性�并不是消极地受制度的支配。2、他的功能主义不同于其他理论�他强调 的是身体的基本需要�他始终对人的本性或他称之为社会制度背后的“心理原则”保持着浓 厚的兴趣。4、他将每一种文化都作为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的系统�并力图找出作为整体人类 社会的功能的一般法则�他不反对历史观点�但是主张通过实际观察和利用权威、详细的资 料来研究社会变化的过程�他不拒绝历史�但拒绝构拟历史。他的功能思想被称为文化功能 主义。5、注重田野调查�创立了一整套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规范和原则�他所提倡的参与观 察成为了整个学科的共识。 缺陷�对共时问题的关注无法解释冲突和变迁�2、无法解释文化差异�3、其功能论的个人 性无法解释整个社会�马林诺夫斯基强调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个人需求�而这却无法充分解 释超出个人范围的生活层面。 拉德克利夫-布朗 拉德克利夫-布朗受涂尔干的影响较大�他更关心社会制度�认为社会先于个人的存在而存 在�不以个人的消亡而消亡。1、研究社会现象只能从社会出发�而不能从个人心理或生理 出发。2、功能是整体内的部分活动对于整体活动所做的贡献。个人不过是占据某个社会位 置的个体�因此他关心人的这种社会位置即社会结构�看到的是社会的制度、结构和功能� 因此拉德克利夫-布朗的功能思想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思想。3、主张用自然科学的归纳方法 来进行人类学研究�还强调对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的比较研究�认为社会人类学就是比较社会 学。4、区分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认为共时性研究应该优先于历时性研究。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1、《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英国功能主义的领袖马林诺夫斯基的代表作�该书的发表与拉德 克里夫-布朗的《安达曼岛人》一起�被认为是功能主义的开端。 2、该书描述了特罗不里安岛、新几内亚一带等岛屿原始人的生活�主要集中在“库拉圈“交 易以及巫术、仪式活动。他对库拉圈进行详细描述和研究。库拉即是指特罗不里安岛、新几 内亚一带等岛屿的许多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的一种伴随着一定规模交换的礼仪性物品交换。 主要的礼仪物品包括红贝壳项链和白贝壳手镯�它们分别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传递� 从而形成一个类似圈的交易系统�在交易中还伴随一些巫术仪式活动�这种交易就叫做“库 拉”。参加库拉交易的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交易伙伴�由于每件手镯和项链都有实际价值� 往往要用很多食物商品才能获得。因此�在手镯和项链的传递过程中�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 物品交换。实际上�在这种体系中�人们通过馈赠由贝壳制作的手镯、项链等�来发展他们 的个人社会关系�建立个人的地位和荣誉。 3、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库拉交易介于商业和仪式之间�它不是以物易物�而是严格根据风俗 信仰而进行的延迟性等交换。这是一种全新的交换方式�它彻底打破了西方经济学家对原始 经济的虚构。它告诉人们�原始人不是唯利是图的小人�他们不是非到要交换不可的时候才 去交换�也不是只为生活必需品才交换。 4、《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在研究方法上�开创了科学的田野工作之先河。马林诺夫斯 基指出�他的研究是科学的民族志研究�即用当地人的语言来描述当地人的生活的民族志。 该书中�马岭诺夫斯提出的田野工作中的两条原则受到后来人类学的重视。第一是整体论的 原则�他主张田野工作不能只是猎奇�或者仅仅研究一个方面�而是对整个文化的研究�第 二是主位法的原则�即人类学家自身对于实践的理解。 库拉圈�指特罗布里恩岛、新几内亚等岛屿的许多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的一种拌随着一定规 模物物交换的仪礼性物品的交易圈。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书中讲述了一 种名叫库拉圈的交换仪式在当地人的生活中的意义。库拉交易中主要的仪礼性物品包括红贝 项链和白贝手镯�红贝项链按照顺时针方向传递�白贝手镯按照逆时针方向传递�在传递手 镯和项链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具有传统性质的社会和巫术活动�这种传递仪礼性物品的交 易�即称“库拉”。参加库拉交易的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交易伙伴�由于每件手镯和项链 都有实际价值�往往要用很多实物商品才可换得。实际上�在这种体系中�人们通过馈赠由 贝壳制作的手镯、项链等�来发展他们的个人社会关系�建立个人的地位和荣誉。库拉圈交 换是季节性的�牵扯到海外远足旅行�正是在这种库拉圈交换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物品交 换。实际上�库拉交易的主要功能就是促使上述物品交换的正常进行�仪式性的礼物交换和 实物交换混在一起。在这个交换过程中�人们往往发展个人之间的关系�使邻近的民族结成 一个互相关联的体系。库拉圈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交换�它已经包含了政治和文化的内涵。 日常生活的不可测量性�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所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学家在进行田野 工作中应该注意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不可计量性�因为他认为人是能动的�人不仅仅是 被研究的客体�所以并不是任何人的动机都可以被约化为可观察的行为�再有�抽象出来的 习俗和行为规则可能离真实生活有距离�人们未必完全在遵循这些规则生活。所以在进行田 野调查时应该强调参与观察的方法论。 《安达曼岛人》 1、《安达曼岛人》是功能能主义的领袖拉德克里夫-布朗的代表作�该书的发表与马林诺夫 斯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起�被认为是英国功能主义的开端。 2、布朗在书中描述的安达曼岛人是由核心家庭的 20个到 50个群体组成�它们不仅没有中 央权威�甚至没有地方群体领袖�所以它的社会控制是非正式的。《安达曼岛人》分别探讨 了社会组织、仪式习俗、宗教和巫术信仰、神话与传说�其中�仪式于信仰占了大量篇幅。 3、该书对人类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布朗用土著人的社会关系阐发人类学的理论�明显不用 于以往用某些器物、制度等事项来建立人类发展序列的方法。布朗把社会认定为事实�认为 它需要独特的方法才能研究。 戏谑关系�1、由英国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德克里夫-布朗提出�认为一些社会承认 某些人或某些范畴人之间的一种特别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相互戏谑、彼此亲密的。2、在 这种戏谑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戏谑、嘲弄、无礼甚至侮辱�而对方不可表示不悦�它可以 说是一种“被容许的不敬“关系。一般常见于非洲�主要是在父系社会舅甥之间、姻亲之间、 交表之间。3、他对戏谑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认为在戏谑关系存在的社会中�往往形成敬畏 和回避关系。敬畏和回避关系指的是�女婿与岳母或媳妇与公婆之间尽可能躲避�其特征是 表现极端的尊敬或恭敬�以至于到了双方尽量避免任何接触的地步。布朗指出�戏谑或回避 关系都是一种固定而稳定社会行为体系的方法�在这一体系中�互相连接于互不连接的因素 得到维持和结合。 《努尔人》 1、《努尔人》一书是埃文斯-普理查德研究尼罗河下游一个苏丹人群的三部曲的第一部�是 其在人类学领域的代表作�也是文化人类学的经典之作�被认为真正起到了人类学认识范式 更新的作用。埃文斯-普理查德则试图从非西方的民族中寻找不同于西方的特色。通过对一 个没有类似于西方国家制度的非洲部落的田野研究�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即在一个没有 国家和政府统治的部落中�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在这以前�马林诺夫斯基从个人需求 的工具性满足角度出发�对文化进行解释�而布朗则以社会的有机体理论为依据�对社会加 以分析。他创造了一代人类学家从事研究的工作范式�这一范式的基本假设是主张从非西方 的民族中寻找人类的共性。� 2、《努尔人》一书所描述和讨论的是一种有序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组织。努尔人是位于东非苏 丹的一个部落人群�主要由游牧人口构成。该书第一部分主要描述努尔人生态环境、经济生 活方式、对牧牛的兴趣�以及这种兴趣是如何镶嵌在努尔人生活方方面面的。该部分是对后 部分——无政府描述的铺垫�因为他认为�如果不把其所在的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考虑进来 的话�就无法理解这种政治制度,该部分具有生态决定论的倾向。在该书的第二部分�埃文 斯对努尔人的无政府制度进行描述�主要描述了在努尔人中所存在的三种类型的关系�即政 治关系、亲属关系和年龄组关系。在努尔人中�政治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地缘关系�表现为宗 族体系中各级分支之间既对抗又融合的关系。与之相联系的则是他们的亲属关系�而年龄组 关系则镶嵌以上两种关系中。本书主要介绍了这三种类型的努尔人群体�其中每一个群体都 是一个裂变的系统�它们依照其在裂变系统中的相对位置而得以界定�并处理彼此间的关系� 决定自己的行止。 3、不难看出�《努尔人》是一部带有很强的功能主义色彩的人类学名著�他仍然把文化和社 会描写成为一个有机体。虽然埃文斯引入了裂变的概念�但是�裂变仍只不过是在一个社会 内部的功能整合机制。 裂变原则�英国人类学家埃文斯-普理查德在其代表作《努尔人》一书中提出�该原则是在 一种无国家的社会组织中被注意到的社会组织原则。在无国家社会中�人们根据血缘关系的 亲疏来组成不同的世系群体�以此来确定它们的盟友和敌人�组成不同规模的群体以抗衡敌 人。埃文思-普理查德认为�无国家的政治秩序正是构建在这种世系群的裂变原则上。 格拉克曼—冲突理论� 格拉克曼在曼切斯特大学创建了人类学系�形成了曼切斯特学派�该学派以研究冲突、仪式 等问题见长。1、反对社会经由巧妙整合而达到平衡的观点�平衡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动态 的�而是生成与一个正在进行的辩证过程。社会中存在着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原则、以及 对立冲突的利益群体�社会并不是直接、巧妙地通过整合来达到平衡的�而是通过对各种对 立因素和冲突的有效吸纳而达到平衡的。因此�认为�社会因为分裂和冲突而得以绵延下去。 2、仪式上表达出的冲突本质上是社会原则方面的冲突�仪式不仅是在于表现团结和强化人 们的集体观念和社会情感�而且还通过夸大社会各种规则之间的冲突来确认社会团结的必 要。3、研究重点是探讨社会如何通过有节制的冲突表现而获致平衡的。当一个社会不能吸 纳其本身制度造成的冲突时�激烈的冲突或暴乱就要发生了。4、格拉克曼虽然成功的将冲 突带入事物的正常框架中�但是他仍然强调社会秩序基本上不会有所变动�因此�他也就仍 然不能有效地处理社会结构变迁的问题�即社会秩序转型或解体的问题。 弗雷德里克·巴特-行动交易理论�对于行动和行为的区分�行动�action��从主观意义和 动机上看�行为�behavior��从客观结果看。 1、人是理性的�是有策略的。规则仅仅限定了人们的策略�并不等于真实的生活。2、制度 和习俗是不能直接观察的�只有被人们遵循、实践的时候才看得到。3、文化意识形态必须 在现实世界中通过切实的行为表现出来才有政治意义。4、政治制度并不是政治活动的前提� 相反�它是政治活动的结果�结构并不是某种人们努力维系的东西�而是人们策略无意识带 来的产物。5、生态条件、既有的技术、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当然会对人们的行动有这样或 那样的限制�但这些外在条件也给人们提供各种策略选择的机会。6、关注社会是怎么样通 过人们所做的各种行动抉择来生成和维系的。7、与之前的功能主义学派不同�之前的功能 主义学派强调结构、制度怎么样塑造了人们的行为�而巴特则关注人们怎么样通过他们的行 动决策�即有关怎样支配和使用他们的时间和资源的决策�来生成、维系和改变制度。8、 巴特提出了人类学讨论不休的问题�即结构与能动性、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 文化心理学派�文化与人格� 20世纪 30年代�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下�美国一部分人类学和民族学家转向文 化与个人心理关系的研究。 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米德、卡迪纳、克拉克洪。1、他们认为文化是一种信仰和价值观 念体系�文化有别于社会但是作用与社会�社会不过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一个社会所具有的 文化会反映在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格上。2、基本人格即是一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表现出来 的大致相似的性格�做人和是非判断的标准。3、一个社会的整合、团结需要以基本人格为 基础�基本人格是社会整合得以进行的基础和条件。4、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基本人格�而 基本人格又决定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命运�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正是由于基本人格的差异造成 的。文化是抽象的东西�而个人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因此�研究每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研 究该民族的个人开始。4、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是通过他幼年时期被教养的方式形成的�儿 童是成年之父�理解一个社会的育儿方式是理解社会基本人格的重要途径。 本尼迪克特 本尼迪克特是博厄斯的学生�因此她受文化决定论影响颇深�其研究领域主要是国民性研究。 主要代表作有《文化模式》和《菊与刀》。本尼迪克特认为�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模式�这 些模式是由于人类的潜在意愿所造成的。她反对将每一种文化看做单一的模式�强调把握人 类各种文化所具有的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她认为�每一种文化内部都具有多样性�区别 不同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各个文化的主旋律�而文化的主旋律就是“民族精神”。 《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的代表作之一�她在该书中指出人格是由文化所决定的。不同的文 化特征培育了不同的人格类型�这就说明每一种文化都有着与其它文化不同的性格特点。这 种性格特点即是本尼迪克特所谓的“文化模式”。她将心理学对个体分析的概念应用于对群 体的分析上�认为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那样来解释。即每个文化就像每 个人一样具有独特的气质。她根据社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描述了三种文化模式�第一种是 典型的日神文化�他们特别看重社会安宁�鄙视暴力�个人融合于集体之中�不追求个人权 势�具有人类同一性和宇宙统一性的世界观。第二种是酒神型文化�他们喜爱强烈感情和心 醉神迷�特别重视个人荣誉�他们的理想就是要在大胆、虚荣和傲慢方面超过别人。第三种 是妄想狂型文化�在他们看来�阴险是善行�嫉妒是美德�对财产具有可怕的排外性�他们 全部生活就是要跟无情的敌人作斗争。由于所处的文化模式不同�对待同一事物所做出的个 人心理和行为反应就不同。在分析了三个文化模式之后�本尼迪克特阐发了自己对于文化整 合、文化模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思考。她强调文化整体观和相对观。此外�她将个人心理学的 概念运用于团体的分析�从而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开创了集体心理学的研究。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期间所做的研究日本国民性的一本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本尼 迪克特重点探讨了日本社会的基础、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维持关系的主要要素和日本人格 形成的童年经验。此书仍然建立在基本人格是由其所处环境的文化决定的�一个社会的文化 模式对基本人格具有形塑作用的观念之上。2、在该书中�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社会结构或 日本文化的基础是等级制度�而其社会结构主要是基于人身或统治服从的关系�维持这种关 系观念是“报恩”意识�日本人在忠孝观念上与中国人的不同�强调忠�对天皇的忠是无条 件的�并不以仁为忠和孝的前提�3、该书主要研究的是日本人性格的两重性�同时也注重 研究育儿方式。她认为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男性儿童的教育存在二重性�即幼儿时受到如小神 仙般的待遇�可以任意发泄自己的寻衅新�但到六七岁以后�慎重与知耻感逐渐加至他们身 上�就学会逐步绝对服从。这种教育方法在他们人生观中产生了双重性格�造成人格的紧张� 就如同书名菊花与刀一样�日本人可以爱好欣赏菊花�同时也可以手持刀枪用残暴的方式残 杀。 玛格丽特·米德 玛格丽特·米德是博厄斯的弟子�她深受博厄斯文化决定论的观点颇深�主要代表作有《萨 摩亚人的成年》《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后来这三部书汇成 一本《来自南海》�这三部曲开创了美国文化人类学新的研究模式�即针对一个问题去进行 田野工作。之后�米德还开创了影视人类学。米德在《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 总结了三个部落的性别和气质特征�认为人类的天性是十分温顺的�具有可塑性�并可以不 同地应变外间环境的变化刺激。因此�人格的差异取决于社会条件�尤其是个体发展过程的 早期条件�也就是育儿方式�因为每一代男性和女性都要在文化机制的作用下�适应他们所 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萨摩亚人的成年》1、是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三部曲之一�她师从于博厄斯�因 而受博厄斯的文化决定论颇深。在该书中�米德力图描述萨摩亚的青年在青春期所表现出来 的行为�不同于西方社会年轻人在青春期表现出来的不安、焦虑等行为。2、米德对萨摩亚 人的生活描述基调从一开始就是轻松而愉快的�无论是他们在日常生活�还是生产生活�或 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的关系、甚至是性关系都是轻松而愉悦的。正如他们对待人格的态度�总 是用“有情可原”和“无缘无故”来区分。米德重点描述萨摩亚的年轻人在经历青春期所表 现出来的行为�她描述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而言�爱情无疑是他们生活中最美 好的事�他们享受除了正式婚姻以外的两性关系和私通关系�而他们对于这些关系却不必感 到内疚�反而却是轻松愉快的。从而�米德得出结论�萨摩亚的年轻人虽然同西方社会的年 轻人一样�在生理上都要经过青春期的变化�但是�不同的是�他们并不像西方社会的年轻 人所表现出来的由于性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不安、焦虑等情绪�相反却是轻松愉悦的。因此� 米德认为�那些所谓的青春期行为并不是由青春期这个生理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其所处的 文化环境决定的。该结论无疑支持了博厄斯文化决定论的观点。3、此书使得美国社会对于 他们所持的对于性的态度进行一种反思�使得其态度有所改变。 弗里曼和《玛格丽特·米德和萨摩亚》1、这本书出曾在拥有最广泛读者的美国人类学杂志 上引起了一场反响强烈的争论。此书试图揭露米德作品的真实性问题。弗里曼声称自己断断 续续地对萨摩亚进行长达 40年的调查�发现在许多方面萨摩亚完全不是米德在她的书中描 绘的那样�2、弗里曼不仅针对米德在书中涉及到的生活侧面进行一一反驳�而且试图分析 出米德曲解的原因。总之�弗里曼指出米德代表了一个科学的丑闻�它使读者了解到�他们 被知识的不准确性和欺骗性所起迷惑�3、我认为�弗里曼批评得自有它合理的一面�比如� 他指出米德过多地受到博厄斯文化决定论思
本文档为【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详细整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8773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5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6
分类:哲学
上传时间:2014-03-11
浏览量: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