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举报
开通vip

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2006年 1月 第22卷 第 1期 ∞川外语 学院擘掘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Jan.,2006 V01.22 No.1 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成 军 (西南大学 外 罔语学院 ,重庆 40071 5) 提 要:范畴化是分类的心理过程。作为人类思维、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必然依赖于人 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模型的一般规律。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可归结为:命题模型、意象图武...

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2006年 1月 第22卷 第 1期 ∞川外语 学院擘掘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Jan.,2006 V01.22 No.1 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 成 军 (西南大学 外 罔语学院 ,重庆 40071 5) 提 要:范畴化是分类的心理过程。作为人类思维、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必然依赖于人 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模型的一般规律。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可归结为:命题模型、意象图武模 型、隐喻模型以及转喻模型。这四类模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产生出原型效应,达到对认知客体系统而合理的类属 划分即范畴化。 关键词:范畴化;认知模型;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转喻模型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6)Ol一0065一O6 CategOrizatiOn and Its Cognitive Models CHENG Abstract:Categorization is the mental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As the most basic cognitive ability for human to reason, deduce and communicate,categorization has to rely on the basic instruments of human thought,and inevitably comply with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ognitive models.There are four cognitive models of categorization:propositional model,image- schematic model,metaphoric model and metonymic model respectively.Each of these models allows some prototype effects to arise,enabling various objects to be classified or categorized in a systematic and reasonable way. Key words:categorization;cognitive models;propositional model;image—schematic model;metaphoric model;metonymic model 1.引言 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Ungerer &Sehmid,2001:2)。从认 知的角度看,范畴化指 的是人类从万事万物在性质 、形状、功能等各方面 的千差万别中看到其相似性 ,并据此将可分辨 的歧 异的事物处理为相 同的类另U,从而形成概念的过程 和能力。它是一种 以主客观互动为 出发点对外界 事物进行类属划分 的心智过程 ,是一种基于现实对 客观事物所作 的主观概念及分类并 以此赋予世界 以结构 的理性活动(王寅,2001)。范畴化 的最终产 物 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 ,在认 知语言学中被称 为“认知范畴”或日“概念范畴”。 在语言学里 ,范 畴化具有两方面 的含义 :其一 是指人类通过语言把非语 言的tit界作为客体进行 分类的过程。显然 ,这是语义学必然 关注的x,-t象。 其二是语言学家们将语 言本身作为客体进行范畴 化。如元音、辅 音、词 素、名词、动 同等这些耳熟能 详的概念正是对语言本身范畴化的产物。 在认知语言学 中,对范畴化问题 的研究有其特 殊的地位和意义。这不仅是 因为对 范畴化 的经典 理论的重新审视促使对语 言的研 究从形式转 向认 知 ,在 相 当大 的程度 上 催 生 了认 知语 言 学这 门新 兴 学科。更为重要 的是对范畴及 范畴化的研 究为认 知语言学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基础。 近几十年来 ,认知语言学x,-t范畴化 的研究 主要 集 中在范畴的结构 特征方 面。成熟的理论主要包 括 Roseh(1978,1988)基于维特根施坦对 “家族相 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的论述和 Berlin& Kay (1969)等认知心理学家对 “焦点色”(focal colors) 的发现所提出的“原型理 论”(prototype theory),以 及综合 Rosch et a1.’(1976)、Rosch(1977,1978)、 Mervis& Roseh(1981)、Wierzbieka(1985)、Lakoff (1987)、Klerber(1990)、Brown (1990)、Ungerer (1994)、Taylor(1995)等研究成果 而成 的范畴化的 层次理论。另外 还有 Artchison(1994)对 范畴 在 “心智词 汇”(mental lexicon)的储存方 面 的研究 , Tversky& Hemenway(1984)、Tversky(1990)对 认 知客体组成部分在范 畴化的功能研究 ,以及 Stern (1991)、Lipka(1995)等借助范畴化的认知观在词 典学方面的应用研究 ,等等 无疑,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她 丰富了我们对范畴 化本质属性以及范畴内部结构特征 的理解。但是 , 从认知模型 的角度人手研究范畴化 问题将有 助于 6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 1期 我们认识 范畴化得 以实现 的手段 和途径 。令 人遗 憾的是 ,我们发现 ,尽管心理学 、认知语言学甚至哲 学在认知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眼花缭乱 ,有 的 研究 (如隐喻理论 、意象 图式理论等)亦为学界普遍 接受 ,但对范畴化 的认 知模型这方面专 门而系统 的 论述几乎没有 。鉴于此 ,本文借助有关认知模型的 理论 ,提出范畴化 的四种认知模 型:即命题模型、意 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 ,分析 各种 模型 在范畴化过程 中的功能及其意义。 2.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是储 存在我们 头脑 中的关 于特定认 知对象的所有认知表征 (Ungerer&Schmid,2001: 51),它具有开放性及 网络构建倾 向性 的特征。所 谓开放性是指对某一特定概念 范畴的认 知描述 尽 管具有高度选 择性 ,但永远都 不可能穷尽 ,也就是 说,该认知描述应该是历时的而非共时。认知模型 的开放性坚持 了人类在对真理 的认识上发展 的观 点。所谓认知模 型的网络构 建倾 向性指的是认 知 模型本身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关联形成的一张 认知模型 的 网络。正 是基 于这种 理解 ,Bechtel& Abrahamsen(1991)提 出了 所 谓 的 “连 接 理 论 ” (connectionist theory)。 需要指 出的是 ,Ungerer&Schmid所说的认知 模型类 似于 FiHmore(1975)的 “框 架”概念 以及 Schank&Abelson(1977)提 出的“脚本 ”或“结构化 的场景”(structured scenario)概念 ,即一个言语社 团 进行某种活动 (如上饭馆 、看病 、洗衣服等)时所依 据的按时间和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个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化、理 想化的事 件 和 状 态 的 系列 ,还相 当于 Fauconnier (1985)所谓的“心理空间”。本文所用的认知模型 一 方面指上述所说 的对认知客体所有的认知表征, 另一方面指 的是 表征该客体所采取 的认知手段 的 标准形式。 认知心理 学认为 ,在 每一范 畴化过程 中,我们 会有意无意地借助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认知模型 ,即 使在那种完全没有适 当认知模型借用 的陌生环境 , 我们也会尽力从某些认 知模 型 中提取相似的经验 来认识新环境 以及新事物并对其范畴化 。 Lakoff(1987:68)坚信 ,人们 是通过其所谓 的 “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s)来组织我们 的经验和 知识 ,而范畴结构以及范畴所表现的“原型效应 ”只 不过是该组织方式的副产品而 已。同时,Lakoff认 为,一般来讲 。一个概念范畴可在其认知模 型中找 到与之相匹配的对应成分。用 Langacker(1987)话 说 ,概念范畴来源于对认知模型中的某个构型(con. figuration)以特定的方式勾勒 出来的侧 面(profile)。 66 因此 ,每 个 ICM8便 是一 个 结构 复 杂 的 感 知整 体 (perceived whole),即完形 (gestalt)。 感知整体或完形是通过何种 认知手段获 得并 得以构建的呢?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 ,思维是想 像的,而人们正是通过诸如 隐喻 、转喻 以及心 理意 象等方式不断拓展 自己的想像空间。正因为如此 , 隐喻映射 、转 喻映射 以及 意象图式便成为完形感知 最有力的认知手段。除此之外 ,命题在完形 构建上 也起至关重要 的作用 。命题 是表达 事物情况 的语 句,它反 映的是事物 情况用语 句所表达 的思想 内 容 ,因此,虽然命题 的存在 和表达都要借助 于语 言, 但它并不属于语 言范 畴而属思 维的范畴。在认 知 过程中,人们必然要对认知客体作 出“是”或“不是” 这种命题式 的判断、概括 ,这样才有 可能作 出符合 逻 辑 的推理 。 在此 ,有必要提出我们关 于范畴化认知模 型的 工作假设 :既然 以体验、互动 、概括 、归类 为基础 的 范畴化是人类思维、语 言、推理、创作等认 知活动中 最基本的能力 (王寅 ,2001),它必然依 赖于人类思 维与认知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因此 范畴化的认知 模型可归结为:命题模 型、意象图式模 型、隐喻模 型 以及转喻模型 。 3.范畴化的四种认知模型 3.1命题 模 型 客观主义 (objectivism)认为 ,真实是不 以人 的 意志为转移 ,因而命题 的真假标 准是客观 的,它独 立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以此 为哲学基 础 的传 统语义学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运用谓 词运算和命题 运算来分析句子 意义 以及句 子与句子之间 的语义 关系。而真值条件形式语义学理论无不在 传统语 义学 中占据统 治地位 。命 题是范 畴存在 的基本元 素 ,正是有 了各种 各样 的基 本元素 ,人们才 有作 出 各种判断、概括 、归纳、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及认知 活动的可 能。只不过 以客观主义为基础 的语义学 将其视为惟一的范畴化认知模型,因为任何与想像 有关的因素都因缺乏客观现实性而予以摒弃 。 认知语言学认为,作为认知模型的命题概括 了 特定概念范畴所涉及 的相关认 知域里的背景知识 和 信念。也就是说 ,范畴化不单单依赖认知 客体所 处 的直接语境 ,同时依赖所有与 之相关 的语 境 (un- gerer& Sehmid,2001)。一个命题认知模型往往包 括认知客体的成分、属性及其 之间的关 系,类 似于 上 面提到的“框架”或“脚本”。 让我们来看看英语中对“Tuesday”的范畴化过 程 。据 Lakoff(1987:68—69)分析 ,对 “Tuesday”范 畴化需依赖 如下因索 :太 阳的移动规律 ;对一 天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Oo6年第 1期 束第二天开始的确定标 准 以及七天为一周 的周期 约定。命题表述为 :(1)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西方 落下 ;(2)一天为 24小 时,凌晨一点钟起为一天 的 开始 ,24点止为一天 的结束 ;(3)一周总是七天。在 西方文化模型下,星期(week)是~个一分为七按线 形顺序组织 的完形 ,其 中每一部分为一天 ,而每星 期的第三天便是“Tuesday”。因此 ,“Tuesday”的范 畴化命题认知模型为:所有“Tuesday”都是一星期的 第三 天 。 从表面看 ,这种命题模型似乎与利用逻辑 观念 研究意义的真值条件形式语义学 中的命题概念差 不多。首 先 ,二 者 都 含有 反 映所 谓 “客 观事 实 ” (fact)的成分 ,这些成分相互联系构成某种具有客 观意义的关系 ;其次 ,成 分之间的这种关 系都被赋 予确定 的逻 辑 真 值 并 以或 者 是 真 或 者 是假 的形 式 获得语言上 的表述 ;更为重要 的是 ,这种语言上 的 表述都是经过严格 的谓词运算获得并 能在逻辑上 作 出各种命题 推演 ,从而具有所谓 的科 学严 密性 (scientific rigor)o 其实不然 ,范畴化的命题认知模型与形式语义 学的命题概念有本 质上 的区别。首先在哲学基础 上 ,前者以经验现实主义 为基础 ,因而强调身体体 验在范 畴化 中的决定作用 。正如 Lakoff& Johnson (1999:497)所言 :“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 界的体验而形成的 ,并 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被理解 。 概念是通过体验 ,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 肉运动能力 而得到 的 。”而后者 以客观 主义 为 基础 ,因而强 调 范 畴应 是 对 外 部 现 实 客 观、镜 像 的反 映。以 上 面 “Tuesday”为例 ,其 中第 一 个命 题 表 述 “太 阳总 是从 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就是一种感知经验 的反映而不 是客观意义上的镜像反映,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是地球 绕着太 阳转 而不是相反 ,太 阳是相对静止 的,而地球是绝对运动的。这 同时涉及到一个客观 主义坚 持但 又不 可 能 给予合 理 解释 的哲学 教条 — — “独立性 假设 ”(Independence Assumption),即 认为所有 的事实都 独立 于人类认知 (Lakoff,1987: 170)。客观主义将 “事实 ”分为“绝对事实”和“制 度性事实”。前者指那些不论在任何人文建制下绝 对为真 的事实 ,如人 的身高、水 的分子结构等;后者 指在特定人文建制下绝对为真的事实,如人的社会 地位、黄金对换美元 的比值等。这两类事实在 客观 主义看 来都 与人类 认知无关 。不用说 “制 度性事 实”(如科学理论、度量衡标准 )与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建构者 的认 知密切相关,就是所谓的“绝对事实”在很大程度上 也不得不依赖人文建 制 ,如对测量工具、度量衡单 位、统计方法等的统一 ,而所有这些毫无疑 问是人 类心智的产物。 另外一个不可 回避的问题 是“文化模型”与范 畴化命题认知模型 的关系。“文化模 型”代表 了特 定认知对象相关的认知特别是心理上的观念 ,而对 认知模型的描述必须基于这样的假设 :处于同一文 化背景的大多数人 对某一认知对象有大体相 同的 基本 理 解 (Ungerer& Schmid ,2001:49)。 由于 心 理状态总是代表个体经验,对认知模型的描述必然 在很大程度上是理想化的描述。因此 ,认知模 型最 终依赖于文化模 型;反过来说 ,文化模型可以看成 是属于某一社会团体 的人共享 的认 知模型。其实 , 文化模型 与认 知模型不过一 个事 物的两个 方面。 “认知模型”强调认知客体在个体心理方面的特性 , 它允许个体差异性 ;而“文化模型”强调的是集体共 享的特征。由于范畴化命题认 知模型概括 了特定 概念范畴所 涉及 的相关认知域里 的背景知识和信 念 ,其理所当然受文化模型影响。让我们回到上面 “Tuesday”的例子。“Tuesday”的命题认知模型在西 方文化背景下表现为:所有“Tuesday”都是一星期 的 第三天。然而,我们发现在汉语文化背景中其命题 认知模型却大相径庭:“星期二”往往被认为是一星 期的第二天而不是第三天 。笔者曾就此 问题 口头 采访 了包括工人 、农 民、公 司职员、教师、大中小学 学生 以及商贩等近 200个人后发现 ,其 中百分之九 十以上的人几乎理所 当然一致认为一周从星期一 开始 ,星期二是 一星期 的第二天 ;其他的经过短暂 的犹豫后说我们的“星期二”在西方是一星期 的第 兰天 。 由此 可 以看 出 。“Tuesday”和 “星 期 二 ”在 各 自的文化模型下获得不 同的理想化 的命题认知模 型。之所以为“理想的”,是 因为它是不 同程度 的抽 象的结果 ,反映了特定社会文化环境 中人们对某一 范畴经验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 。也正是这种“理 想化”,范畴化命题认知模型才表现出“原型效益”。 3.2意象图式模型 意象图式是来源于我们在 日常生 活中与世界 的互动经验的简单而基本 的认 知结 构 (Ungerer& Schmid,200I:127)。经验现实主义告诉我们 ,作为 动物的人类具有与 自然界相联系的身体 ,因此我们 的意识和理性必然与身体在 环境 中的定 位及其与 环境的互动行为直接相关。用 Lakoff(1987:xiv)的 话来说 ,“思 维是 形 体赋 予 的 (Thought is embod— led.)”。而意象图式正是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 的基本 认知结构 ,它是联系感觉 与理 性的一 道桥 梁。Johnson(1987)指出,为使我们能具备相互关联 且有意义的经验 ,并能够对其加 以理解以及推理等 加工处理 ,我们的行为、感觉、知觉活动中一定存在 某些模型和常规 ,意象图式便是那些反复出现 的模 式 、形状和规律 ,主要出现在人们 在空间的身体运 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 1期 动 、对物体 的操控 以及人们 的感知互动等层面。作 为有意义的组织结构,意象 图式反过来叉赋予我们 的经验以一致性和结构性。 意象图式具有 以下 几个重要特征 :(1)高度抽 象性 。意象 图式 与特 定 的环境 无 关 ,其 形 成 以及 呈 现 也是 无 意 识 的。认 知 语 言 学 的 意 象 和 意 象 图式 尽管与认知心理学所说的“心象”密切相关,它们并 非完 全相 同 的概 念 。 它 比心理 学 中 的 “心象 ”更 加 抽象 。“心象”常常是 与环境相关 的较为 具体的意 象 ,需要 有 意 识 的努 力 才 能形 成 ;它 也 比 Lakoff (1987)所谓的“规约的丰富意象”抽象,后者指的是 人们心 目中杯子 、马 、大象、帆船 之类 的事物意象 以 及吃饭、上商店之类的行为意象。尽管它们 与具体 的环境无多 大的关系 ,也可下意识地呈现 出来 。但 仍 比意象图式具体得多。意象图式是 完全独立于 任何特定文化背景的高度抽象 。(2)结构简单。典 型的意象图式往往包含成分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一 般说来 ,其 构成成分数 目较 少,关系也较 简单 。以 “路径”(PATH)意象图式为例 ,它由三个成分构成: 起点、终点以及其 间代表路径 的一条线 。而其 中的 关系是 :从 起点移 向终点的动力 向量关 系。(3)具 有完形的特征。意象 图式 是 由可辨识的部分和关 系组成的内部结构一致 的、有 意义的统一体。(4) 数量有限。意象 图式 的高度抽象性 自然 决定 了其 数量的有限性 。Johnson& Lakoff (1987)列举 了一 些基本的意象 图 式 ,包 括 “容 器”、“平衡 ”、“迫动 (compulsion)”、“阻碍(blockage)”、“反作用 (count— er—force)”、“除 阻 (restraint remova1)”、“使 能 (en— ablement)”、“吸引 (attraction)”、“不可数物质~可 数物体 (mass--count)”,等等。 由此看出 ,意象图式代表 的是抽象的认知结构 而非具体的图像。在范畴化过程 中,意象图式模型 是命题认知模型的补充 ,其作用表现在对 非命题知 识的抽象、概括。一方 面,由于意象 图式 具有 高度 的抽象性,它使人们从千差万别 中抽象出彼此 的相 似性 ,将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看似歧异 的事物归于 同一范畴麾下 ;另一方面 ,由于意 象图式 大多基 于 身体经验并 且结 构简单、关系朴素 ,因此 人们能在 范畴化过程 中去繁 就简 ,用最熟悉、最直 观的方 式 来反映概念范畴 的组织 结构 以及范畴之间的复杂 关系。可 以这 样说 ,正 是借助 这些 有 限的意象 图 式 ,人类对无 限世界 的认识和理解才变得简单而有 序 ,而思维 及推 理亦 因此变得 既轻 松又 有意 义。 3.3隐喻模 型 隐喻的认知观摒弃 了将隐喻看成词 }[层次上 的一种修辞手法的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人类思维 的方式 ,是人类认 知、思维、经历 、言语和行为 的基 68 础 ,是我们赖 以生存的基本方式 。作 为一种基本 的 认知模型 。隐喻是源域向目标域的结构 映射(Unger- er&Schmid,2001),其实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 和体验另 一类事 物 (Lakoff& Johnson,1980:5)。 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 达手 段 ,它代表 了语 言的常态 ,在 日常语言 中几 乎无所 不在。它不仅包括那些外显 的能够为人 们明确意 识到的各种比喻。更多且更重要 的是那些经过长期 形成的规约而潜移默化地进入 日常语言的所谓“死 隐喻”。隐喻不仅无 处不 在 ,而且具 有系统性 。隐 喻不是个别地、随意制造出来 的,而是有系统 的 ,不 少看似孤立 的隐喻其实与其它范畴有着 这样那样 的联系,可 以形成某种结构化 的隐喻群。更为重要 的是 ,隐喻具有概念性的特点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 的问题 ,它更多是一种思维方式 。用 Lakoff的话说 , “思维是隐喻性 的”。我们赖 以思考 和行 动的概念 系统大多是 以隐喻的方式建 构和界定的。可 以说 隐喻的概念性是隐喻的本质特征。因此 ,认知语言 学所指的隐喻并非指具体的隐喻表达式 ,而是指体 现在隐喻表达式 中的隐喻概念或日概念隐喻。 以 +TIME IS MONEY+为例 ,我们来看一看隐 喻模型在范 畴化 中的认知 构建力。人们在 日常生 活中往往用如下 语言来谈论 时 间 (Lak0ff& John— son,1980:7—8): You’re wasting my time,(你在 浪 费 我 的 时 间。) Thi8 gadget will s口zJP you hours.(这 玩 意 儿 可 为 你节约几个小时。) i don’t have山e time to give you.(我没 有 时 间 给 你。)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山ese days? (这 几 天你是怎样花时间的?) That flat tire cost me an hour.(爆 胎 花 了我 一个 小 时。) I’ve invested a lot of time in her.(我在她身上投 资 了不少时间。) 以上的隐喻表达式说 明,我们不仅直接拿金钱 去比喻时间 ,更是用思考金钱 的方式去思考 时间。 也就是说 ,我们是通过“金钱 ”这个来源范畴去构想 “时间”这个 目标范畴 ,即前一范畴提供了一个结构 模式 ,我们可据以建构(或 曰范畴化 )后一范畴。不 仅如此 ,时问还是一种有价值 的商 品 ,一种 有 限的 资源 ,因此 ,我们可以花消、可 以投资 、可 以浪费 、可 以节省、可以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其开支。Lakoff&Johnson(1980: 9)指出,由于在我们 的文 化模式 中 ,金钱往往 是一 种有 限的资源 ,而有 限的资源无疑 是有价 值 的商 品,因此 ,+TIME Is MONEY+包含 了 +TIME Is 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川I外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 1期 LIMITED RESOURCE+(时间是 种有限的资源)以 及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 +(时 间 是种有价值 的商 品)两个次范畴化概念 隐喻 ,三者 的关 系表 现为 蕴涵 的关 系 ,其 中 ,+ TIME IS MON- EY+蕴涵 了 +TIME IS A LIMI IED RESOURCE+, 而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又 蕴 涵 于 +TIME IS A LIMITED RESOURCE+。 由此可见 ,我们 正是通过相对具体 、结构 相对 清晰的源域范畴去理解 、构建那 些相对抽象、缺乏 内部结构的目标域范畴。换句话说 ,人们对抽象范 畴的构建是 以我们在生活 中对人 、日常用 品、可见 可闻的行为和事件所产生的基本经验为基础的,而 隐喻不失为一种既方便叉经济的认知手段。然 而, 由于文 化模式 的差 异 以及 人 们基 本 经 验 的多样 性 , 势必造成对同一范畴的多个不同的隐喻认知模 型, 这恰好为人们从不 同视角理解认知范畴提供 了可 能性 ,而范 畴结构 的某些方 面也 因此得 以彰 显或 隐藏 。 3.4转喻 模型 转喻是认 知的基本特征之一 。认 知语 言学认 为 ,跟隐喻一样 ,转喻是我们 日常思维的一种方式 , 在本质上具有概念性。它 以经验为基础 ,遵循一般 和系统的原则 ,其过程亦可解释为映射的过程 。但 是 ,转 喻映射是 同一认知域内由源元素向 目标元索 的映射 ,而隐喻映射是不同认知域之 间由源域向 目 标域 的结 构 映 射 (Ungerer& Schmid,2001:128)。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在同一“理想化 认知 模 型”(ICM)内用 作 为认 知 工 具 (vehicle)的一 个概念实体(即参照点),为另一个作为认知 目标的 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 ,其实质在于在 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来把握另一个概念实 体。 以“I like Mozart”这 句简单 的话 为例 ,这里 ,Mozart 然不指“Mozart”其人 ,也不简单地替代音乐 ,而是 代表“Mozart创作 的音乐 ”。在这个转喻映射中,作 为认知 目标的概念实体“music”和作为认知工具的 概念实体“Mozart”在概念层次上 同时出现,只是由 于“Mozart”这一概念实体更具突显性因而被我们选 择作 为参 照点 或认 知工具 。 在范畴化过程中,人们往往 以那些易于观察到 或已得到很好理解 的方 面来代表认知客体的全部 或其rI_一的其他方面或部分 ,也就是说 ,以某认 知域 内的范畴之一代表 同一认知域 内的另外范畴。La— koff(1 987)将这种包含有“代表关系”的认知模型称 为转喻模型。在该模型中有 A、B两元素 ,B要么是 A的一部分,要 么在概念结 构上与 A密切相系 ,一 般来说 ,选择 B会惟一地指 向 A;与 A相 比,B更易 于理解 、记忆 、辨别 ,或在特定语境 中出于特定 目的 更直接、更有用。实际上 ,转喻模型是一种表示 A、 B关 系的模 式 ,其关 系通 常形式 化 为:B STANDS FOR A。这种“代表关 系”不只局限于事物名称上 的简单替代 ,它反映了人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一种 认知模型。但是 ,Lakoff(1987:85)认为 ,大多数转 喻模型属于所谓的个人模式而非范畴模式 ,只有当 A是范畴时,其结果才是范畴的转喻模型 ,而原型效 应 由此而生。以 Lakoff&Johnson(1980:35)的句 子 “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为 例 : “the ham sandwich”此处 指 的是 吃 火腿三 明 治 的人 , 那个人或许有其它特征 ,如戴金边 眼镜 、长着小胡 子、穿西装等等。而选择用“三明治 ”来代表他 ,与 其说有餐馆的语境因素,不如说更多的是个 人的心 理偏好。显而易见 ,“火腿三明治”不能稳定而持久 地对这位食 客予 以归类或 日范畴化 。这种转喻属 于个人转喻模型 ,它不产生原型效应。自然语言 L卜 的 大多数转 喻都属 于这一类 。 个人转喻模型对范畴化而言意义并不 大。只 有那些在心理上具有典型性、能产生原型效应 的转 喻才可能构成范畴化的转喻模型。Lakoff(1987)归 纳了七类范畴的转喻模型 ,分别为:社会老套 (social stereotypes)、典型例子(typical examples)、理想 (ide— als)、模范人物 (paragons)、发生器 (generators)、典 型次范畴 (submodels)以及突显例 子 (salient exam— ples)。人们往往运用这些具有原型效应 的次范畴 去理解整个范畴 ,换句话说 ,用部分 代表整体 的方 式进行范畴化。 4.结束语 范畴化是一个极其复杂 的心理认知过程 ,对其 研究一方面不能忽视事物属性对确立范畴 的决定 作用 ,另一方面也不可不考虑人 的身体体验 、认知 以及心智对 范畴化的重要作用。范畴 化的认知模 型(即命题模 型、意象 图式模型 、隐喻模 型、转喻模 型)显然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和范式 ,它们 以 各 自不同的方式产生原型效应 ,达到对认 知客体 系 统而合理地类属划分。但是 ,这 四种模型在范畴化 过程巾的相互关系如何?它们在对所有事物 、行为 甚至情感 以及思维进行范畴化时是否都扮演 同等 重要的角色还是有孰轻孰重之 分?譬如 ,对 时间进 行范畴化,人们 除了依赖 隐喻模型外 ,是 否还借助 意象图式、转喻模型甚至命题模型?等等。这些问 题值得更深 入的探讨。我们期 待更 多的学 者投入 更多的兴趣到范畴化问题的研究 中来 。 参考文献: [1]Aitchison,J.Words in the Mi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6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四Jll~b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Mental Lexicon[M].2nd edn.Oxford:Basil Blaekwel1. 1994. [2]Bechtel,W.&Abrahamsen,A.Cortnectiortism and the Mind:An Introduction to Parallel Processing in Networks [M].Oxford,1991. [3]Berlin,B.&P.Kay.Bas~cColorTerms:TheirUniversality andEvolution[M].Berkeley,Los Angeles:u ve瑁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4]Brown,C.H.A Survey of Category types in Natural Lan. guage[A].In Tsohatzidis(ed.).Meanings and Proto. types:Studi~o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C].Oxford: Roufledge,1990. [5]Klerber,G.La船 毗幻 duprototype:Catggoffes et sens lexical [M].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 de France。 1990. [6]Faueonnier,G.Mental Spaces[M].Cambridge: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7]~Hmore,C.C.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IIing[J].Proceeding of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eie. ty,1975:123—131. [8]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a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 and Reason[M].Chicago,Lon. 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9]Lakoff,G.Woma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egories Reveal about the胁 [M].Chicago and Lon- 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0]Lakoff,G.&M.Johnson,Metapho=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1]Lakoff,G.&M.Johnson,Ph//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1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 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3]Langacker,R.W.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Hnguistics,1993,(4):1—38. [14]Mends,C.B.&E.Rosch。Categorization of Natural Objects[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1, (32):89—115. 70 [15]Rosch,E.et a1.Basic Objects in Natural Categories [J].Cognitive Psychology,1976,(8):382—439. [16]Rosch,E.Human Categorization[A].h Neil Warren (ed.).Studi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Vol,I[c]. Lo ndon,etc:Academic Press,1977. [17]Rosch,E.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A].In Eleanor Rosch and Ba~am B.Lloyd(eds.).Cognition and Cat- egdzation[C].Hillsdale/N.J.,New York:Lawrence Erlbaum.1978. [18]Rosch,E.Coherence and Categorization:A Historical View[A].In F.S.Kessel(ed.).刀Ie 聊眦of language and Language冗 ∞rck :Essays Honor of Roger Brown[C].Hillsdale,/N.J.,New York:Law. fence Erlbaum,1988. [19]Schank,R.C.&R.P.Abelson.Se@ts,Plans,Goals and Understanding[M].Hillsdale/N.J.,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1977. [20]Stern,G.Illustrations in Dictiona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Lexicography,1991,(4):99—127. [21]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 gn~st/c Theory[M].2nd edn.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5. [22]Ungemr,F.Basic Levd Concepts and Parasitic Categor1. zation: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Semantic Hierar- cities[J].Zeitsehrifi Anglistik und Amenkanist~, 1994,(42):148—162. [23]Ungerer,F.&H.J.Se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 t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o1. [24]Wierzbicka,A.Lexicography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M].Ann Arbor:Karoma,1985. [25]王寅.语义理论与语官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o5—01-21 作者简介:成军,男,四川蓬安人,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英语语言教学研究。 责任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8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幼儿园安全责任状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 编校:冯 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范畴化及其认知模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670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5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0-02-13
浏览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