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就近入学_政策评估_弗兰克_费希尔_公共政策评估方法_的运用_俞健

_就近入学_政策评估_弗兰克_费希尔_公共政策评估方法_的运用_俞健

举报
开通vip

_就近入学_政策评估_弗兰克_费希尔_公共政策评估方法_的运用_俞健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计者、组织者,又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 实践者。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有赖于充分调动他们 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样学校 文化建设才富有生命力和活力,并取得扎实的成效。 六、促进学校文化生成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植入过程, 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所谓生成,既包括对社 ...

_就近入学_政策评估_弗兰克_费希尔_公共政策评估方法_的运用_俞健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计者、组织者,又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 实践者。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有赖于充分调动他们 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样学校 文化建设才富有生命力和活力,并取得扎实的成效。 六、促进学校文化生成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植入过程, 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所谓生成,既包括对社 会文化的转换、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对多元文化的 融合,又包括对学校特色文化的营造和创新。生成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根本路径。学校特色文化的营 造和创新同样需要在“问题=理想-现状”中进行深 度挖掘,进行实效性的学校组织风气的分析,这一 分析模型可以借鉴企业组织风气分析模型的生成过 程生成适应于学校组织分析模型,将分析的结果进 行细化,最后落实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最终形 成不同学校自身的学校文化 手册 华为质量管理手册 下载焊接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团建手册下载ld手册下载 。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本校特质的具有创新性的 学校文化生成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就需在这 种良性生成的学校文化的建设中不断刷新学校工作 的各方面。在这种良性生成的学校文化中,所有成 员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必将冲击原有的学校文化, 也将冲击组织中学生、教师及行政人员思想观念与 行为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学校也将在这种学校全面 变革的进程中实现自身的健康、主动发展。 学校文化所产生的是无形的品牌价值,因为学 校品牌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手册的宣 扬亦可在学校内部进行学校品牌文化传播,用学校 文化去改变学校所有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从而改变学校长久以来形成的校风,以学校内部方 方面面的整体变化改良学校品牌的社会信誉,最终 实现社会对学校品牌的忠诚。这种品牌文化的魅力 必将在与区域文化、社会文化的互动中持续地形成 学校文化的良性螺旋式生成。 在此,一定要预防学校成员因一时学校文化建 设带来的学校整体发展而产生的近视的满足感,而 要产生一种犹如我们脉搏跳动般的持续的创新与生 成,防止因学校文化建设的滞后带来的学校变革的 困难与学校发展的缓慢,甚至倒退现象。这的确给 学校所有成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生、教师及行 政人员只有笑迎挑战、客观分析、准确把握、创新 学校文化,才能适应现代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学校的 发展。 (侯怀银 温双艳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030006) (责任编辑:赵福江) 弗兰克·费希尔在《公共政策评估》一书中提出 一种公共政策评估的新方法,即建立一个将事实与 价值结合起来进行评估的多重方法论框架结构。这 种评估公共政策的方法论框架有四种讨论形态:项 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1]本文试 图运用这种方法论框架对我国的“就近入学”政策 进行评估。 “就近入学”政策是中国义务教育的重要公共政 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 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 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义务教育法实施 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 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 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 近入学。”这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在 法律上的明确规定,在实践中该政策强调在义务教 育阶段严禁择校、适龄公民就近入学。 一、“就近入学”政策之项目验证———拷问“就 近入学”政策本身的科学性 任何一项政策在其制定、出台之初都少不了考 虑经济、政治方面因素,少不了权衡该政策的制定、 实施会对社会、国家和政策指向对象带来的影响。 “就近入学”政策也如此。 1.从经济角度看“就近入学”政策的科学性 从经济学角度看“就近入学”政策,该政策追 求的是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即用最少的钱 办尽可能优质的教育,从而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实 施,保障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要实 现用最少的钱办尽可能优质的教育,就要将有限的 教育资源集中起来加以整合。即由设区的市级或者 “就近入学”政策评估 ———弗兰克·费希尔“ 公共政策评估方法”的运用 俞 健 热点与冰点 17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教育科学研究2006′11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具有义务 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有相应的教学设施 设备、教学与管理人员与之相配套的学校。 学校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 学。要有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 他基本教学设施;具有按编制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配备的教师和符 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具有一定的经 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 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只有在上述条件下才能够保证“就近”范围内 的少年儿童能够顺利入学,接受教育。从国家整体 角度来看,“就近入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 育成本,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同 时还方便学生入学,节约交通费,节省上学花费的 时间,保障了少年儿童往返家校之间的安全,也能 避免一部分少年儿童因路途遥远而失学。 2.从政治角度看“就近入学”政策的科学性 少年儿童“就近入学”政策从政治角度来看, 追求的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即实现社会公平,保 持社会、政局稳定。“就近入学”政策要发挥实现社 会公平的功能,就要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都 能够获得同等的入学机会,并且接受教育水平和教 育质量大致相当的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就近入 学”要求政府能够保证提供各地区、各学校之间质 量大致相当的教育。具体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在地区间的教育资源, 学校间的教学水平、教学设施等软硬件都能满足适 龄儿童、少年要求获得的体现公平、平等的教育。 只有在上述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就近入学”政 策的政治追求才能实现。 二、“就近入学”政策之情景确认———“就近入 学”政策运用是否科学 由项目认证可看到,“就近入学”政策的科学使 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具有义务教育阶段办学 条件和办学水平,有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教学与 管理人员与之相配套的学校;二是这些学校在办学 条件和办学水平、教学设施设备、教学与管理人员 等方面的质量要基本相当。 然而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是教育资源分布严重 不均,东西部与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相差悬殊。在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国家社会经济 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当时经济文化条件所能提供的 培养人才的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我国不得不实行重 点中学政策,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重点确保 “拔尖”人才的培养。这一政策自 20世纪 50年代初 就开始执行,60年代初得到加强,“文化大革命”期 间一度中断,至 70年代末又得以恢复,直至 80年 代中后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 重点初中才最终被取消。这一政策的一个直接后果 就是人为地造成了同一城市内各初中校之间发展不 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学 校间的差异由于各种原因 (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使各学校成了独立的利益单位等)非但没有缩小, 甚至被拉得更大。[2]“就近入学”政策就是在目前我 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的供需矛盾十分突 出的现实国情下运用实施的。 三、“就近入学”政策之社会论证———“就近入 学”政策的社会价值 “就近入学”政策出台至今,其执行的外部环境 已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可支 配的财富日益增加,直接导致了个人需求结构的改 变:从对生存性资料的关注转移到发展性资料的需 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使子女能够接受优质教育 的要求。同时,以个人素质为基础的社会个体竞争 日趋激烈,而个人素质的获得与所接受的教育密不 可分,此外,教育对于人的阶层的划分作用也日益 明显,从而导致对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强烈渴望 与追求。但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又是教育资源 分布不均,地区间教育质量不平衡,同一地区的不 同学校发展不平衡,尽管义务教育的总体质量在逐 步提高,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优质的教育资源总 是有限的。在这种背景下,要求居民子女按居住地 就近入学,就等于要求他们接受客观上并不平等的 义务教育。 “就近入学”政策开始从为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平 等、方便的教育慢慢成为很多人眼中阻碍他们获得 平等教育资源的障碍。 四、“就近入学”政策之社会选择———“就近入 学”政策的社会价值选择 “就近入学”是入学平等权利思想的反映,义务 教育阶段保证少年儿童能够就近、平等接受教育理 应是“就近入学”政策制定实施的初衷。根据这一 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应接 受在质量方面大体相当的义务教育。但就我国目前 国情而言,显然还无法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适龄 儿童、少年都接受在质量方面大体相当的义务教育。 即便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内,也无法将这一理念付诸 实施。 针对“就近入学”不能解决的教育平等问题, 18 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E D U C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R E S E A R C H 2006年 9月,《教育科学研究》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 第二届“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评选中,荣获“优秀出版物奖”(北京市优秀期刊)。第二届“北京市 优秀出版物奖”评奖工作经过“出版单位选报、专家审读、专家评审组评议、评审委员会审定、向社 会公示”等程序评选,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对荣获第二届“北京 市优秀出版物奖”的出版单位的作品予以了表彰,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对出版单位予以了奖励。 《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 10月公开出版发行以来,遵循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办刊宗旨,发表了大量有较高学术质量的文章,很多文章观点具有 前瞻性,丰富了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深化了人们对有关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的认识;很多文章理论联系 实际,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影响力逐渐增强。2002年—2006年《教育科学研 究》刊发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观点摘编 14篇,2002年—2005年,《教育科学研究》在人大 《复印报刊资料》涉及千余种教育科学类期刊全文转载量排名中,分别排名第 15位、第 14位、第 12 位、第 14位。2000年—2004年《教育科学研究》在被教育论文引用最多的前 62种期刊中,排名第 56 位;2000年—2004年《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期刊影响广度前 57种期刊中,排名第 31位 (见《2000 年—2004年中国教育期刊影响力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基于 CSSCI的统计分析》,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 9期)。 《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得到了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们向支持本刊的社会各界 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择校现象应运而生。择校是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 的追求,也是学生与家长维护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正 当要求,更是他们宁愿放弃就近入学的权利,也要 积极争取义务教育阶段平等受教育这一更加重要权 利的无奈选择。 在政府推行“就近入学”政策的情况下,择校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就近入学”的补充。但是,政 府应对择校现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又表明,“就近入 学”从某个角度来说还能起到维护社会公正,保障 施教区内儿童、少年的就学权利的作用。 在现有的国情下科学实施“就近入学”政策就 是要尽快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实现义务教育阶段 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标准化和均衡化,要特别注 意搞好薄弱学校的调整、整顿、充实、提高工作。 在全国范围、全省范围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 接受在质量方面大体相当的义务教育的任务任重而 道远。但无论如何,在同一城市的具体区域,由同 一级政府财政支持的一批学校之间,实现办学条件 和办学水平的相对均衡是可以而且应该做到的。同 时对于择校要在优先保证接受本学区适龄儿童、少 年入学以后,有空余学额的条件下进行。 要说明的是,义务教育标准化、均衡化的目标 在于提高基础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而 不是搞平均主义和整齐划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 标准化、均衡化与个性化、特色化应该是并行不悖 的,其目的都在于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只有在缩小学校办学差异的前提下,学生和家 长对于教育的选择才会逐步消失,实行就近入学才 是公平而合理的。 [注释] [1] [美]弗兰克·费希尔著,吴爱明、李平等译:《公共政策评 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朱家存:《就近入学:是权利还是义务》,《中国教育学刊》, 2001年第 6期。 (俞 健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200062) 热点与冰点 (责任编辑:赵福江) 《教育科学研究》在第二届“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评选中 荣获“优秀出版物奖 (优秀期刊)” 19
本文档为【_就近入学_政策评估_弗兰克_费希尔_公共政策评估方法_的运用_俞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4433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00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3-04
浏览量: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