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格尔与美学终结

黑格尔与美学终结

举报
开通vip

黑格尔与美学终结 番慧慧慧高罴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代迅 在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以来100多年的时间里,现代艺术与美学发生了极其重要的转向。一方 面,作为艺术精英的前卫艺术从审美走向审丑,美学正演变为丑学;另一方面,传统艺术总是力求将艺术与生 活区别开来,相反,在作为日常生活的当今大众审美文化中,生活走向艺术化,艺术走向生活化,艺术与生活 的界限日渐模糊并趋于消失。黑格尔和现代艺术演变及由此产生的美学理论转向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深入 研究这个课题,对于理解当今中国艺术,推动当下中国美学的发展具有重...

黑格尔与美学终结
番慧慧慧高罴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代迅 在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以来100多年的时间里,现代艺术与美学发生了极其重要的转向。一方 面,作为艺术精英的前卫艺术从审美走向审丑,美学正演变为丑学;另一方面,传统艺术总是力求将艺术与生 活区别开来,相反,在作为日常生活的当今大众审美文化中,生活走向艺术化,艺术走向生活化,艺术与生活 的界限日渐模糊并趋于消失。黑格尔和现代艺术演变及由此产生的美学理论转向之间有内在的关联。深入 研究这个课题,对于理解当今中国艺术,推动当下中国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艺术终结;黑格尔;现代美学;转向 [中图分类号11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9)01—0104—10 代 迅(1963一),男,文学博士,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与艺术理论。(重庆北 碚400715) 本文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中国文论西方化问题研究”(编号:年NCET一07—0709)的阶 段性成果。 中国美学的西方化,其实质是思辨哲学化, 在很大程度上是黑格尔化。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深 受黑格尔的影响,马克思认真研读过黑格尔的 《美学》,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美的规律”的思 想,恩格斯的悲剧理论,都和黑格尔有着不可分 割的联系【-J(P14)。因此,在建国后长达数十年高度 意识形态化的岁月里,黑格尔在中国美学界都享 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任何解释都是过去和 现在之间的沟通,“我们要对任何文本有正确的 理解,就一定要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和某个具体的 境况里对它进行理解,理解在任何时候都包含一 种旨在过去和现在进行沟通的运用”⋯‘刚,换言 之,也就是由于当下的现实需要,解释主体才激 活了文本与现实相连的某些方面。朱光潜 翻译 阿房宫赋翻译下载德汉翻译pdf阿房宫赋翻译下载阿房宫赋翻译下载翻译理论.doc 的 黑格尔《美学》第1卷于195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 版,1979年,全书3卷共4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 《译后记》中,朱光潜一共列出了黑格尔美学的7 个关键性问题,包括:一、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 和历史辩证法的矛盾;二、《美学》的结构,美的定 义:“理念的感性显现”,理性内容被提到第一位; 三、在改造自然中实现自我,环境的“人化”和人 的“对象化”,实践观点的萌芽;四、《美学》作为艺 术史大纲:三大历史阶段和三种艺术类型;五、哲 学取代艺术说,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六、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区别;七、《美学》的历史背景, 它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这7个关键性 问题比较典型地代表了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中 万方数据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国美学界在比较封闭的历史语境中关注黑格尔 《美学》的主要方面,对于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思 想的巨大转折和黑格尔《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那个时代的中国美学界未能予以相应的重视,就 连朱光潜这样的学术大师也未能例外。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30年过去了, 我们对20世纪包括近期的西方艺术与美学有了 更多的了解,我们逐渐意识到:黑格尔美学思想 中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当今艺术的急剧发展, 要求美学理论做出新的积极回应并增添鲜活的 内容。这一切,都使得我们感到有必要重新反思 黑格尔在19世纪提出,但长期未能引起国内学 界应有重视的观点,即“艺术终结论”,这是连接 并理解现代艺术和美学转向的一把钥匙。 黑格尔美学的特点在于对艺术的高度关 注。他的《美学》副标题为《关于美的艺术的讲 演》,这足以说明他不同于休谟或康德,关注的焦 点不再是审美趣味或美的经验,而是艺术b1 (PSO)。朱狄认为:“美学的艺术哲学化”这一重大的 历史性转折,是从黑格尔开始的【4J(p1)。由黑格尔 和谢林《艺术哲学》开创的这一变化为越来越多 的美学家所接受,并且以多种方式加以发展141 ㈣)。其中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就是 对于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思想的研究。最著名的 莫过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授兼艺术评论 家阿瑟·丹托,他相信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预 言,并以这一观点的当代阐释者著称,1984年, 他写了论文《艺术的终结》,1997年,推出了专著 《艺术终结之后》,此书的中译本由王春辰翻译, 于200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近年来,艺术 终结论也逐渐引起国内学界关注,一些相关论著 相继发表,刘悦笛的《艺术终结之后》也于2006 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但艺术终结论中关于当今 艺术与美学的深刻转向,依然有继续讨论的必 要。 这里的关键词“终结”,中文有完结、结束之 意,德文原作Endpunkt,意为endpoint(终点),英 译为end,几种译文并没有实质性差异,应当说, 黑格尔的意思是很明确的。“艺术终结论”或译为 “艺术之死”,源自黑格尔对于艺术发展阶段的认 识。大多数文学史和艺术史在梳理文学艺术流派 时,强调的都是共同和延续的东西,而黑格尔关 于艺术发展的三种主要类型说(threeprincipal forms),远不同于其他艺术史中关于流派的叙 述,更多地关注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和差 异的一面,这对于我们把握现代艺术与美学的转 向,尤其富有启迪意义。 19世纪初到中叶,先后出现的细胞学说、能 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被誉为19世 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达尔文于1859年在《物 种起源》一书中创立的进化论,是关于生物界物 种变化规律的理论。黑格尔的《美学》是他19世 纪二三十年代在海德堡大学和柏林大学授课的 讲义。他死后,他的门徒霍托根据他亲笔写的提 纲和几个听课者的笔记剪辑成书,于1835年出 版1sl(脚们。尽管三大发现与黑格尔讲授美学时间 接近或稍晚,但是黑格尔把各种特殊的艺术类型 或表现方式看做是美的理念在不同阶段的发展, 包括古典型、浪漫型和象征型,不难看出,他的艺 术观念带有明显的艺术进化论和历史终结论的 痕迹,而三大发现的思想观念并非起于一朝一 夕,作为敏锐的思想哲人,黑格尔难免感受到时 代脉搏的激荡,而历史终结论作为西方的一种思 维方式,则和《圣经》里的世界末日论相关,囚此, 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包含着艺术发展阶段论的 辩证思想和宗教信仰中世界末13停滞观念之间 的内在矛盾。 由于历史观念的巨大变化,19世纪以来,起 初是在西方,然后是在中国,和历史进化论相联 系的艺术进化论,一直都是一种很有说服力的观 念。按照进化论的逻辑,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体或 是一个种群,无论是生物还是文化现象,既然有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 进化,有发生和发展,那么遵循同一逻辑,也就必 然会有退化、衰亡和终结,这是必然的结论。但 是,怎样看待艺术的这种发生、发展和衰亡,却是 一个充满矛盾、歧义百出的复杂的理论问题。从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个基本观点出发,黑格 尔认为:“艺术没有别的使命,它的使命只在于把 内容充实的东西恰如其分地表现为如在目前的 感性形象。因此,艺术哲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凭 思考去理解这种充实的内容和它美的表现方式 究竟是什么。”16㈣跖’这个观念构成了黑格尔观察 艺术发展的理论支点,他追溯了艺术的最早时 期,即艺术的象征阶段。黑格尔写道:“‘象征’无 论就它的概念来说,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 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因此,它只应看作艺术 前的艺术,主要起源于东方。”⋯(P9’在黑格尔看 来,“艺术的要义一般就在于意义与形象的联系 和密切吻合”【61(P10),而在这个阶段,人类精神尚未 得到充分发展,对理念的认识含糊且朦胧,它无 法找到所需要的形式,这种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 不吻合的特点,使之只能借助客观事物的物质性 外形来暗示和象征,如埃及金字塔、希腊神庙、狮 身人面像等,这些艺术体积庞大,怪诞离奇,带有 神秘色彩和崇高风格。黑格尔指出:象征只是一 种符号,例如狮子象征刚强、狐狸象征狡猾、圆形 象征永恒、三角形象征神的三身一体等,但是“既 然是象征,它也就不能完全和意义相吻合”【6】(P11), 在这第一个阶段,占支配地位的艺术形式是建 筑,建筑中的物质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超过了精神内容,不宜充 分地显现理念,因此而象征的特点就是“形象和 意义之间部分的不协调”【6】(H¨。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天才预见性,从艺术 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开始逐渐显示出来。由于理念 在象征性艺术中得不到充分的显现,随着人类精 神的进一步发展,第二个时期来到了,象征型艺 术就要解体,随之进入古典型艺术。黑格尔写道: “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 一,因而形成了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 中心。这种符合美的概念的实际存在是象征艺术 所努力争取而未能达到的,只有在古典型艺术里 才出现。”⋯(Ⅲ7’ 在这个阶段,理念找到了正确的表现形式, 达成了理念和形象之间的完满统一,体现出静 穆、和悦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古典艺术是古希 腊的雕塑,它把人作为美和艺术的中心。但是古 典型艺术依然局限于有限的外在感性形式来表 现理念,束缚了理念的发展。而辩证法是关于运 动和发展的学说,作为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认为: “古典型艺术这个概念的发展不仅包括古典美自 生展的过程,而且包括古典美的解体,这就导致 另一个领域,即浪漫型艺术。”⋯(r删这必将导致 第三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浪漫型艺术来 临,黑格尔阐述的浪漫型艺术对于现代艺术最具 启发意义。这是艺术的最终阶段,是它的“结束” 和“终极”。浪漫型艺术与古典型有着重大的差 别,这时“艺术愈变成世俗化的”f61(哳引,黑格尔写 道:“在浪漫型艺术的表现里,一切东西都有地 位,一切生活领域和现象,无论是最伟大的还是 最渺小的,是最高尚的还是最卑微的,是道德的 还是不道德和丑恶的,都有它的地位。”【6】(”㈣ 代表浪漫型艺术的是绘画、音乐和诗。音乐 和诗差不多褪去了物质材料的痕迹,变成了语言 和音符,更适合于显现理念。这时精神已经得到 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果说象征型艺术是物质压倒 精神,那么,浪漫型艺术则是精神压倒物质,浪漫 型艺术打破了形式和内容的协调,在更高的阶段 上又回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失调。它不像古典型艺 术那样回避罪恶、苦难、丑陋之类反面的东西,而 是以主体的内心世界为内容,尽管也离不开外在 的感性形式,但形式是无足轻重的,甚至全凭幻 想供人以驱遣。浪漫型艺术最终也会解体,也会 走向终结。 浪漫型艺术之后,艺术又将何往?在黑格尔 看来,浪漫型艺术的终结,也就是艺术的彻底终 结。黑格尔的结论是:艺术最终要让位于哲学,浪 万方数据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漫型艺术的最终发展,将是艺术本身的解体。这 就是所谓艺术终结论。这是黑格尔提出的艺术难 题。其实,黑格尔在世时,欧洲学者就已经开始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一些学者明确表示对此并 不赞同⋯(吲们。在所有争论中,关于这个问题有三 种不同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黑格尔这一命题 是错误的,艺术既不可能被哲学所替代,也永远 不会消亡。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一命题只是部分 有错误,因此,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是可以补救 的。第三种观点认为:黑格尔对艺术敏锐的洞察 力并不表现在他对艺术消亡的看法上,而表现在 他对艺术发展趋向的整体性理解上。⋯(P511’这三 种观点都从各自不同的思路拓展了黑格尔的艺 术终结论,发展了这个理论的合理部分。但是问 题远比艺术本身复杂,与黑格尔“艺术的终结”相 关联的是黑格尔的整个历史观。朱光潜写道:“在 他的思想体系里,人类精神的发展终止于哲学所 认识到的涵盖一切的‘绝对’,也就是终止于他本 人的哲学体系;在绝对精神表现于哲学的发展终 止于启蒙运动所吹嘘的‘理性王国’,也就是终止 于德国威廉二世的‘开明专制’。一句话,世界历 史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在黑格尔时代的德国就已 达到了顶峰和终点。”【6】(Ⅲ2’ 应当承认,黑格尔历史发展的终点论与辩证 法关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思想相悖,在这一点 上,黑格尔并没有达到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相反, 由于纯粹抽象思辨的结果,致使他得出了“这样 荒谬的结论”15】(蹦"。但是,事情又并非如此简单, 在黑格尔抽象思辨的过程中,包含了他关于未来 艺术发展的天才性预见。 周来祥认为:在美学史上存在着经验和思辨 两种不同的方法。经验的方法是自下而上的方 法,它从感性的客观事物出发,广泛的观察、比较 客观的经验领域的美的事物,从而得出美的经验 的规定。持这种观点的美学家肯定美的客观性 质,但是由于经验方法的局限,不能深刻地把握 美和审美的本质及规律。因为“单凭经验的观察 绝不能充分地证明必然性”【71(n91)。思辨的方法与 经验的方法相对立,它蔑视感性的经验,不是从 感性的经验出发,而是从抽象的思辨出发,形成 一种概念到概念、范畴到范畴的纯粹抽象形式推 移,它能“猜测到一些美的规律”⋯(脚"。黑格尔美 学是思辨方法的代表,其中包含了一些对于艺术 未来发展的正确猜测,“艺术终结论”正是如此。 黑格尔把艺术、宗教和哲学看作逐渐上升的三级 【2】(P28引。蒋孔阳先生这样评述黑格尔的艺术发展 观:“艺术、哲学和宗教,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三个 阶段,绝对精神的目的,是要充分地全面地认识 自己、实现自己、回复到自己。在艺术中,它通过 形象来达到这一目的;在宗教中,它通过表象来 达到这一目的;但无论形象或表象,都还留有有 限的痕迹,因此,都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一目的。概 念本身就是精神性的,它与精神完全相适合,因 此只有到了哲学,绝对理念方才最后全部认识自 己、实现自己、回复到自己。哲学不仅是绝对理念 的最高阶段,也是绝对理念的完成阶段。”归¨蹦" 在黑格尔那里,艺术根本无法与哲学相匹 敌,它必然会走向终结,会被哲学所取代。这个结 论是黑格尔进行逻辑推论的结果,蒋孔阳先生写 道:“美学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是 属于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低级阶段。也就是说, 它不同于哲学,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来认识自 己,而是通过感性的形象来显示自己。黑格尔美 学中‘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从这里得出来 的。因为艺术能够显示理念,认识理念,所以它也 是绝对的、无限的、自由的,但是,由于它毕竟还 受到感性形象的限制,所以它又不能够充分地全 部地认识理念,这样,它就不得不让位给宗教与 哲学。在黑格尔的美学中,艺术的黄金时代在过 去,而不在未来。这一观点,也就是受到了他的哲 学体系的限制。”⋯(蹦9。220’ 这里涉及美学史上的古老命题,就是艺术把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 握与科学认识的关系,把艺术把握混同于科学认识 是美学史上的一个传统观念。科学认识是抽象和一 般的,而艺术把握总是具体和特殊的。黑格尔的深 刻之处在于他认识到:“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 到抽象的东西时,它不是离开⋯⋯真理,而是接近 真理(着重号为原文所有——引者注)。”【9】(眦”在这 一点上,黑格尔比康德要高明,列宁认为:“黑格尔 反对康德是完全正确的。”【9l(蚴’但是黑格尔的问题 在于把艺术完全等同于认识,这就混淆了艺术与科 学的区别,没有真正把握艺术自身的特征,因此,他 认为哲学必然取代艺术。 这个问题关系到对艺术本质的认识。把艺术 等同于认识,不能说没有合理之处,艺术当然可 以显示真理,而且形象的认识较之抽象的概念, 更亲切,更容易打动人。因为艺术通过个别人物、 个别情节去掌握规律,反映规律是有局限的,在 个别形式里不可能把握全部规律,而且这种把握 是不明确的,不确定的。列宁讲过1秒30万公里 的运动,感性的认识不能把握,而思维却可以把 握它。到了认识规律的时候,个别的形象、个别的 形式就变成了认识规律的局限。这就是为什么认 识要粉碎个别的形式进入概念,要从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的根本原因。不粉碎感性的形式, 不进入概念,建立概念系统,就不能用科学的形 态,全面、整体地把握客观规律。所以黑格尔把艺 术看作初级的认识,把哲学看作高级的认识。在 黑格尔那里,哲学的发展将要否定艺术,哲学的 发展将要代替艺术⋯(27¨。 在普遍性将占据统治地位的领域,哲学当然 远胜于艺术,因为后者总是停留于特殊的领域 ——情绪,感觉,单个的事物和事件等。艺术很难 作出普遍、抽象的思考,因为它不能归纳概括,提 升到一般,它描绘的仅仅是特殊的东西,整体的 理念在艺术中只能作为部分显示出来。如果把艺 术仅仪等同于认识,那么,它和哲学的竞争,就如 同小虫爬着去追大象。但是艺术却绝不仅仅是认 识,而是包含了情绪、感觉、欲望和潜意识等多种 主体意识的复杂东西,它包含了认识但是又不能 归结为认识,它趋向于概念但是又不能归结于某 个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黑格尔宣称艺术终结, 是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的。但是,黑格尔的“艺术 终结论”所包含的内容又绝非仅限于此,黑格尔 这个命题的价值,主要的不在于结论本身,而是 他在具体论述时,涉及多方面、复杂的内容,特别 是关于未来艺术发展趋向的描绘。在黑格尔去世 后的一百多年里,这种预见性日益清晰地表现出 来。 黑格尔论述的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艺 术,分别表现出崇高、美和丑三种不同的风格。康 德在《判断力批判》(上卷)中论述了数学的崇高 和力学的崇高,其特点主要是来自于体积的巨 大,晦暗,给人以惊惧和威压的感觉,包含着一定 的痛感、恐惧等因素{Jol(n11)。就艺术领域来说,以 金字塔和神庙为代表的古代东方艺术无疑最具 崇高特征。而以古希腊雕塑为代表的古典艺术, 其表现形式是和谐、光滑、绚丽、整齐、对称、合乎 比例等,是舒缓、雅致、精细、圆润的形式n们 (九吲。“在整个古典时期,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以优 美的美感形态为主导的。所以,优美是一种古典 的美感经验”【lo】(P107)。而浪漫型艺术的一个显著 特征,则是逐渐转为向丑的审美形态过渡,黑格 尔对浪漫型艺术的论述,抓住了现代艺术转向中 这个极其重要的特点。浪漫型艺术与古典型有着 重大的差别,这时“艺术愈变成世俗化的”161(蹦", 黑格尔对此作了具体描述:“在浪漫型艺术的表 现里,一切东西都有地位,一切生活领域和现象, 无论是最伟大的还是最渺小的,是最高尚的还是 最卑微的,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和丑恶的,都有 它的地位。”16】【P365’ 朱光潜对于黑格尔作了如下评论:“在浪漫 型艺术里,绝对精神不能在优先现实里获得充分 的表现,于是就摆脱有限现实而缩回到自己的内 心生活里面,因此外在的形象成为不重要的因 素,尽管它们还是反映到意识里面而扩大了内心 万方数据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生活的内容。”[61(v'2s5) 黑格尔指出: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出发点是主 体性原则,亦即精神集中到凝视自己内心生活的 原则,这就导致实体性内容的放弃,主体和客体 的分裂和各自独立,内容与形象的分裂,艺术家 的创作能力和技巧成为艺术中的主要因素,为什 么运用某种内容和采取某种形式,都听命于偶然 和主体的任意幻想。这就是浪漫型艺术解体的根 本原因。这其实反映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瓦 解。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一方面转变到自然主 义,另一方面转变到消极浪漫主义和颓废主义, 与黑格尔所说的大致吻合。”【9】(耶"’ 在黑格尔看来,古典艺术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悦人和吸引人”,在内容方面,浪漫型艺术“所具 有的恶劣的、有罪的和丑陋的东西都是古典型艺 术所一律拒绝表现的。在浪漫型艺术中占统治地 位的生硬、粗俗、卑鄙和凶恶,对于古典型艺术史 特别陌生的”16J(PZ4",这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黑 格尔关于浪漫型艺术的论述中,包含了这样一些 重要内容:1.艺术的发展不再是模仿外在世界, 而是转向凝视人的内心世界;2.艺术作品的外在 形式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而是具有某种随意 性,也就是说,艺术技巧的重要程度已经显著降 低;3.艺术作品的感觉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 变,审美变成了审丑,美学变成了丑学。艺术形式 不再悦人,难以唤起或无法唤起美感。这些内容 与现代艺术的发展直接相关。现代艺术特别是精 英艺术或前卫艺术的发展,都印证了黑格尔的看 法。 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逐渐放弃了历史上 精细描绘的写实主义风格,出现了形态各异的先 锋艺术,消解了历史上的经典艺术传统。和历史 上擅长描绘美好事物的诗人不同,法国19世纪 诗人夏尔·波德莱尔以描写丑恶事物而名垂青 史。他深受雨果、戈蒂耶等浪漫派艺术家的影响, 尤其喜爱美国浪漫派诗人埃德加·爱伦·坡,波 德莱尔曾经把坡的作品翻译成法语介绍给法国 人。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恶之花》,被认为是邪恶 的“病态之花”,着力描写的是古典艺术中极力回 避的“恶”。他笔下出现的是:巴黎横陈街头的女 尸、潮湿的牢狱、腐烂的天花板、游荡的鬼怪、长 列的柩车等,这些令人恶心、丑陋不堪的意象充 塞于他的诗歌之中。这种创作走向构成了西方现 代派艺术的基本主题。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含了超现实主义、象征 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多种文学流派。存在主 义文学表现的是一个支离破碎、毫无希望的世 界。荒诞派戏剧家们认为世界丑恶荒诞,人生虚 无,人已不成为人,他们认为前人的戏剧艺术形 式和表现手法已不适宜表现当代面目全非的世 界,追求“反戏剧”效果,甚至使“观众感到无法忍 耐的程度”,观众几乎体会不到艺术的享受¨1l (P-“")。这些流派形形色色,尽管风格各异、主张 不同,但是它们都主张反传统,在思想上表现现 代人的困惑、周围世界的荒谬和人的孤独无助 感,在艺术手法上采用时序跳跃、时空颠倒、语言 隐晦等,表现荒诞的情节,力求与历史上的文学 传统背道而驰。⋯1(一’ 在席卷西方世界的多种现代派和后现代美 术中,尽管流派更迭、光怪陆离,但试图否定西方 绘画的写实传统、强调表达艺术家的主观精神, 极力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标新立异,甚至完 全不顾及客观事物自身的感性形式特征,这些又 是共同的。【13】(一,整个西方世界悲观、厌世、虚幻 的情绪狂潮,在20世纪蜂拥而至,而这些情绪又 通过艺术形态的急剧变化表现出来¨4】(v-20引。20世 纪初期的野兽派,不论在造型和运用色彩上都一 反西方绘画常规,反对抄袭自然,被指责为如野 兽一般狂暴的画法。立体派艺术则更为突出,毕 加索与布拉克放弃了传统的焦点透视,甚至连直 观的视觉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毕加索把人的形体 分解为几个几何形体切面,然后再让它们互相重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 叠,以此来追求所谓形体结构的美,一直发展到 完全不顾对象的具体形态,极力夸张、变形,进行 任意的组合。尽管许多作品有标题,但是观者很 难理解它们所体现的具体内容¨3。(P2ffT)。如布拉克 所言,这些作品“远非要人们感到欢乐,而是要使 它们感到迷惑”ll51(r375)。不言而喻,这些作品毫无 美感可言。 达达主义画家杜尚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 他让绘画完全不像传统的绘画;二是索陛完全放 弃绘画,直接把现成品拿来当艺术品。他的《下楼 的裸女》在形式和情感上都没有什么内在美感可 言。杜尚在谈到他的另一幅作品《大玻璃》时,称 之为是对所有美学的否定。他把反艺术推向极 致,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添上一撮山羊胡 须,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嘲讽,甚至将一个男用 小便池命名为“泉”,直接送到艺术馆去展出,力 图泯灭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蹦“2㈣。20世纪 中期,观念艺术出现并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其理论先驱者约瑟夫·库苏斯(JosephKosuth) 强调:物质性的艺术形式实际处于艺术创作的末 端,而观念性的因素才是艺术的中心【l6J(P119)。艺 术家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创作,艺术作品可以由方 案、照片、地图、文字、行为、电影和录像等一切能 够传达观念的形式构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消解 了传统视觉艺术的存在基础,将艺术引向了另外 一个方向,即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模糊甚至完全消 失【16】(n矧。 20世纪70年代的纽约出现了涂鸦艺术,涂 鸦(Graffiti),意为在公共墙壁上乱涂乱写的图画 或文字,创作者是一些来自美国中下层10多岁 的少年,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艺术训练,他们 疯狂地在纽约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地铁站及地 铁列车上随意地涂写,这些图画形象粗陋,与艺 术本身没有任何的直接联系,被认为有碍观瞻, 纽约当局曾发起过旷日持久的反涂鸦运动,然 而,涂鸦艺术却因画廊出于“商业冒险行为”的支 持,在80年代初的纽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n61 (蹦”。在不断变换的现当代艺术潮流冲击下,传 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显得捉襟见肘,许多艺术作 品不能按照旧的体系加以分类,难以把当代艺术 吸收到已有的理论系统之中,固有的关于艺术的 定义及其理论似乎已经失效。对于这样一些令人 困惑的现象,美国学者丹托作了如下描述:“60 年代出现了一系列艺术运动,波普艺术、极少主 义和观念艺术。这些作品中的每一个都使得作品 具有(至少说)哲学疑问。构成波普艺术的作品看 起来很像大众文化中的那些图像。构成极少主义 的作品看起来更像是普通的工业产品——荧光 灯、砖、预制墙体。地上的一个洞可以说是一件观 念艺术作品。实际上,这个时候开始似乎一切都 可以成为艺术品,只要能够援引某个理论对它作 为艺术的地位予以解释即可,⋯⋯一堆煤、一桌 子书、一堆报纸、一截水管、一件女人衣服都可以 成为艺术品。一个粗糙的录像记录了某个男人正 无所事事,这也可以成为艺术品。艺术品不再需 要多少技能来制作。它们不再需要艺术家,任何 人都可以‘做’艺术品。”【11(r4-5) 可以对照的是,中国学者胡晓明这样描述他 参观第34届国际现代艺术博览会时的感受与思 考:“有一幅摄影是一女生殖器的特写,那里边上 又有一只大象的文身。有一幅漫画,干脆直白地画 一只长长的匙子,装满了糖,从女人的生殖器里伸 出来,然后喂到男人的嘴里。有一幅组画是以女性 生殖器的多种变形构成。或是恶魔,或是蝙蝠,或 是山洞,或老太婆脸的小孩、或是山羊肚,或是埃 菲尔铁塔,或是导弹等。⋯⋯看完展览,我脑子里 的问题越来越多。譬如:性与政治,究竟何种程度 上的艺术,何种程度上只是艺术之外的东西?⋯⋯ 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究竟是不是已经打成两截 了?⋯⋯艺术还有没有统一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艺术作品 的技术含量还是不是重要的指标?⋯⋯艺术家的 形式探索,最终要走向哪里?”【l8】 所有这一切都使人再度想起黑格尔关于艺 术终结的论断,在黑格尔去世后100多年里,艺 万方数据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术已经而且继续向着黑格尔预言的方向发展。事 实上,现、当代艺术远远越出了传统的边界,并且 似乎故意要毁灭传统的价值,与主流、权威的艺 术体系相敌对。现代和后现艺术是如此丑陋,令 人生厌,具有鲜明的反美学特征。艺术被认为已 经终结,因为它已经丧失了美学意味。和艺术的 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艺术已经被“后艺术”所代 替,美学已经成为丑学‘19】(咒㈣。刘东认为:美学 “已经不再是一门专门研究美的学科,而是专门 研究丑的学科了(着重号为原文所有——引者 注)”,刘东甚至提出:应重新组合两个汉字来翻 译aesthetics在当代西方的实际含义。他认为: “丑学,一定是丑学!”【19J(蹦o,,因为只有丑学这个 词,能帮助我们去概括孤独、绝望、恶心以及人与 人之间的疏远、间隔、荒诞等感受,才能帮助我们 去理解西方的反艺术。我们可以把传统美学意义 上产生的艺术品,统称为美艺术,同样,我们也可 以把在丑学思潮中产生的反艺术作品,统称为 “丑艺术”[191㈣10),刘东的这个概括是合乎现当代 艺术发展趋向的。 四 那么,是否如黑格尔所言,艺术是否已经终 结,如果是的话,那么,艺术终结之后的世界又将 何往呢?在做出必要的结论之前,我们需要对黑 格尔之后,艺术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加以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 整个20世纪西方艺术之所以和传统的西方艺术 建立了一种根本的对立关系,其原因是复杂和多 方面的。就艺术外部的原因而言,19世纪以来,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不仅在物质生产领域,而 且在精神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哥白尼被认为是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他的 “日心说”彻底否定了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中 心的传统观念。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物种起 源”说,是对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的重大打击。弗洛 伊德关于人类无意识的深度研究,粉碎了人类是 理性动物的信念。经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种种暴行,彻底摧毁了人类社 会历史不断进步的观念。所有这些理论与事件, 深刻影响了人类对于自身进程的看法,给人类自 信与自尊多次沉重的打击。艺术家们不再以天真 和唯美的眼光来观察和感受世界,相反,对于生 活中的丑陋与邪恶,他们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这使他们的艺术创作及其对于艺术概念的理解, 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简言之,不是传统的均 衡、对称、统一、和谐的美学原则,而是非均衡、非 对称、不统一、不和谐新的感受方式,在美学和艺 术领域中占据了主流和支配的地位。 从艺术自身的发展来看,新的艺术媒介和艺 术种类不断涌现。照相机的出现,使过去以逼真 摹仿为特征的西洋传统绘画丧失了固有的价值, 画家必须寻找可以和照相机抗衡并且具有不同 于照相机特点新的表现艺术,于是多种形态的现 代主义和后现代艺术出现并繁荣起来。摄影机的 出现,使得传统戏剧的地位和影响早已今非昔 比,其重要性逐渐被电影和电视所取代,并且影 视艺术,不仅已经成为当代大众文化最核心的部 分,而且也在努力寻求摆脱传统文学中心主义的 束缚,向着视觉中心主义的方向发展。本雅明敏 锐地把握了现代艺术生产方式的新变化,区分了 艺术的膜拜价值(cultvalue)和展示价值 (exhibitionvalue)。在他看来,传统的前现代作品 被认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意 味着,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只有一个蒙娜丽莎, 如果你要看,就必须去巴黎罗浮宫。按照本雅明 的观点,前现代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使之令人 钦佩甚至供人膜拜,在技术复制时代,艺术作品 诸如版画、照片和电影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它以 复制的方式发表,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东西,这决 定了它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展示性的1201,这意味着 艺术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艺术观 念必须加以改变。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在经历 的,是当代艺术和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审美泛化’ 的质变。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 万方数据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 生活审美化’的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 术的生活化’,它凸现为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日益 模糊。当代艺术也以‘反美学’的姿态走向观念 (ideaart)、走向行为(performingart)、走向环境 (environmentart),也就是走向了‘审美日常生活 化’。”【2l】(瑚6’他还提出:这是“一种当代美学的最 新转向”【2l】(P40酗。在当今图像时代,传统文学艺术 领域根深蒂固的“文学中心主义”观念已经被消 解,历史上的文学经典离大众生活包括当今的大 学生越来越远,而美国大片、MTV、flash、插图本、 漫画本13益深入到大众文化生活之中,这样就导 致了当今的中国文学活动正在经历一个去经典 化的过程。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艺术多种 形式的日新月异,并且渗透到人们的13常生活之 中,日常生活已经充分审美化了,使得艺术与13 常生活界限的日渐模糊和不确定,艺术与生活的 界限已经消解,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已经含糊不 清,成为艺术家越来越没有难度,未经任何专业 训练,只要麦克风在手,人人都可以唱卡拉OK, 只要照相机和录像机在手,人人都可以照相和摄 像,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当代美学面临的状况是:由于现代艺术(达达 派、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派、无调式音乐、随意 音乐,等等)的兴起,人类精神日益进入一种无所 适从的局面。传统的艺术概念似乎已经终结,艺术 似乎已经不能成为一个专门职业了,甚至连艺术 能否定义、如何定义都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过去 关于艺术的种种定义,如艺术是模仿(柏拉图)、艺 术是情感的表现(列夫·托尔斯泰)、艺术是有意 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艺术是惯例(乔治·迪 基)等,均难以解释当今的艺术现象,给艺术下定 义的企图屡屡失败,人类无法找出某种人工制品 能否划入艺术的充分必要条件。所有这些,对于传 统的美学研究都形成了巨大挑战。维特根斯坦的 思想似乎为此提供了新的转机【22l(n81)。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中明确反对“语言 图像”说。在他看来,如果把语言视为世界的图 像,则必定一方为描绘者(作为图像的语言或思 维),另一方则为被描绘者(事实世界)。于是本体 论(什么是真实存在)和认识论问题(图像如何正 确描画世界)随之产生,争执不休。他用“语言游 戏说”消解了这个问题,他反对多种语言的游戏 中有一个共同的本质,而仅有“家族相似”,即一 个家族内部各成员之间的那种相似性,只是类似 性,没有共同性,没有任何一点是家族成员统一 具备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找到其成员特征 的统一定义、共同本质。这是一种反本质主义思 想[22](P178一iso)。按照维特根斯坦的看法,艺术品犹 如一个大家庭一样,可称之为某种具有开放性的 “P系列”。系列中的成员虽有相似处,却没有对 所有成员统一的特征,即,无法用某种“共同本 质”对它们定义。原则上,不排除任何东西进入艺 术殿堂的可能性[221(P181。坞扪。维特根斯坦的美学 思想町谓应时而生。 这种美学领域的反本质主义潮流,后来被他 人发展到了极点,于是,就有了关于现代艺术的 两条“不确定公理”:(一)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是 无法确定的;(二)艺术理论与艺术品同样重要或 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因为正是某一时代的某种艺 术理论(审美标准)划分出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 限,该界限足随着理论的变化而变化的m】(P18扪。 换言之,艺术不可能定义,并且艺术理论比艺术 实践重要,因为究竟什么是艺术,是由理论而不 是艺术本身来确定的。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 到维特根斯坦的美学理论,包含了当今艺术发展 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章启群近期出版的西 方美学史著作中,已经在醒目位置为黑格尔的 “艺术终结论”设置了专节,这也表明了黑格尔 “艺术终结论”的重要现实意义。但是究竟如何看 待“艺术终结论”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呢?章启群 写道:“实际上,20世纪仍然有艺术存在,艺术仍 然在发展。这证明艺术的发展不会终结。从这个 角度说,黑格尔的这一论断是虚妄的。但是,从近 代以来,古典型的艺术在达到高潮以后,似乎在 万方数据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逐渐式微,尤其是到了20世纪,艺术确实发生了 一个本质的变化。现代艺术是与古典艺术截然不 同的理念和方式而出现的。因此,现代艺术的诞 生实质上意味着古典艺术在某种意义上的终 结。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黑格尔提出的艺术的终 结论断,可以看出这个观点的另一种意义和价 值。当然,黑格尔论述的艺术都是西方的艺术,这 一切都是与东方的、中国的艺术发展无关。”【231 (P4sl一482) 这里还有几个相关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黑 格尔时代及其前黑格尔时代,或许可以认为西方 艺术与东方,特别是和中国的艺术关系不大甚至 无关,但是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西方艺术作为 主流艺术席卷全球,并且随着交通和通讯设施的 不断改善,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艺术之间的 交流日益频繁,互动性越来越强,在当今中国,处 处可以见到西方艺术的投影,艺术终结的现象也 明显波及了当今中国的艺术。现代艺术与古典艺 术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呢?对于当今美学理论 究竟有何影响呢? 在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这个包含了多个 不同方向和侧面、截然不同的理念变化过程中, 作为艺术精英的前卫艺术,从审美走向审丑,美 学正演变为丑学。传统的艺术,如绘画和戏剧,总 是需要画框或舞台将艺术与生活区别开来,相 反,在作为日常生活的当今大众审美文化中,生 活走向艺术化,艺术走向生活化,艺术与生活的 界限日渐模糊并趋于消失。对于现代艺术中这些 令人头晕目眩的剧烈变化,尽管我们一时难以得 出明确结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与现实、经 典与现实之间就是这样被连接起来并且不断流 动和变化。在如何理解艺术终结论这个问题上, 也许从黑格尔到维特根斯坦都能够给我们以新 的启示,我们或许可以换一种思路来思考这个问 题,也就是说,也许,问题并非艺术是否终结,而 是对于艺术的概念及其形态需要重新理解,这 样,我们对于五光十色、头绪纷繁的现当代艺术 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参考文献】 【1】马驰.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lM】.桂林:漓江出 版社,2001.【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DanielHerwitz,Aesthet.。 ia?KeyconceptsinPhilosophy.LondonandNewYork: ContinuumInternationalPublishingCroup.2008.【4]朱狄. 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黑 格尔.美学(第39)[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6】黑格尔.美学(第29)【M】.朱光潜,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6.【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55.[8】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贵阳:贵州人 民出版社,1984.【9】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7.【10】牛宏宝.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戴安康.当代外国文学概论 【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2】李明滨.20 世纪欧美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全国中师美术教材编委会编.美术鉴赏【M】.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14】杨先艺.西方艺术简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朱龙华.世界艺术历 程【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16】马永建.后现 代主义艺术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17】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M】.王春晨,译.南 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8】胡晓明.巴黎美学笔记 ——向菲亚克提问[J】.社会科学报,2008,(31).【19】刘 东.西方的丑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0】 JosdeMul,DatabaseAesthetics/GlobalizingWorlds,The Newsletterof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Aesthetics. Spring2006,No.30.【21】刘悦迪.生活美学——现代性 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22】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超越挑战与应战【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23】章启群.新编西方美学史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责任编辑:龙迪勇】 万方数据 艺术终结之后:黑格尔与现代美学转向 作者: 代迅, Dai Xu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重庆北碚,400715 刊名: 江西社会科学 英文刊名: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009(1)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23条) 1.刘东 西方的丑学 1986 2.胡晓明 巴黎美学笔记--向菲亚克提问 2008(31) 3.阿瑟·C·丹托;王春晨 美的滥用 2007 4.蒋孔阳 德国古典美学 1997 5.周来祥 论美是和谐 1984 6.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1955 7.黑格尔;朱光潜 美学 1996 8.黑格尔;朱光潜 美学 1996 9.朱狄 当代西方艺术哲学 1994 10.Daniel Herwitz Aesthetics:Key concepts in Philosophy 2008 11.伽达默尔;洪汉鼎 真理与方法 1999 12.章启群 新编西方美学史 2004 13.上海文艺出版社 超越挑战与应战 1988 14.刘悦迪 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 2005 15.Jos de Mul Database Aesthetics/Globalizing Worlds 2006(30) 16.马永建 后现代主义艺术20讲 2006 17.朱龙华 世界艺术历程 1999 18.杨先艺 西方艺术简史 2008 19.《全国中师美术教材》编委会 美术鉴赏 1983 20.李明滨 20世纪欧美文学简史 2000 21.戴安康 当代外国文学概论 1989 22.牛宏宝 关学概论 2005 23.马驰 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 2001 引证文献(2条) 1.贾澎 2009年的中国美学研究——从《复印报刊资料·美学》转载情况分析[期刊论文]-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 2010(5) 2.赵丹凤 国内黑格尔美学思想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美与时代(下半月) 2009(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xshkx200901018.aspx
本文档为【黑格尔与美学终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29263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803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2-26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