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_人之死_的路径与归宿_的比较

_人之死_的路径与归宿_的比较

举报
开通vip

_人之死_的路径与归宿_的比较 第 4 卷第 2 期 Vol . 4 , No .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2 0 0 2年 6 月 J un . , 2 0 0 2 文章编号 : 100921971 (2002) 02 - 0077 - 05 “人之死”的路径与归宿 :福柯与庄子的比较 陈喜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   摘 要 :“人死了”是福柯的重要命题 ,而庄子也有类似的思想。二者并不...

_人之死_的路径与归宿_的比较
第 4 卷第 2 期 Vol . 4 , No .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2 0 0 2年 6 月 J un . , 2 0 0 2 文章编号 : 100921971 (2002) 02 - 0077 - 05 “人之死”的路径与归宿 :福柯与庄子的比较 陈喜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   摘 要 :“人死了”是福柯的重要命题 ,而庄子也有类似的思想。二者并不完全对应 ,福柯的涵义是“主体性”的瓦解 ,庄子 的重点是人的“自然性”的扭曲。但他们批判的目标是一致的 :“人”被制造和规训。而使人异化的力量 ,对福柯来说 ,是权力/ 知识 ,对庄子来说 ,是有为/ 礼教。这违背了人的本性 ,所以福柯与庄子都鼓励从中脱逃 ,变成自由的个体。但福柯的个体是 无主的欲望 ,庄子的个体却回归了自然。   关键词 : 主体 ; 规训 ; 死亡 ; 归宿   中图分类号 : B223      文献标识码 : A The pathway and destination of ”Man passed a way” ———A comparison of Foucault and Zhuang Zi CHEN Xihui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Heilongjiang Harbin 150001 , China)   Abstract : ”Man passed away”, is Foucault’s important proposition and shared by Zhuang Zi to certain extent , but not com2 pletely corresponding. Foucault’s idea is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ubjectivity , while Zhuang Zi focused on the distortion of the spon2 taneousness. But the aim of what they had animadverted is the same : man has been made and educated , the power which dissimilates human is power / knowledge to Foucault , but you - wei/ ethics to Zhuang Zi , which is regarded as against the nature of human , so both Foucault and Zhuang Zi encouraged humans to break away from it , and try to be individualized. But the difference is that Fou2 cault’s individualization is a derelict desire , while Zhuang Zi‘s is a return to nature.   Key words : subjectivity , educate , death , end - result   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隔着迢递的时空 ,孕育于不同 的文明形态 ,但以消解理性专制为主导 ,在精神与套路上 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真理观上 ,二者都在人与世界之间 塞进了一个不透明的语言夹层 ,从而破灭了人类认识世界 的可能性。由此自然导出了哲学的虚妄和无能 :哲学不过 是文学 ,无法超越语言的隐喻特征。如果说他们承认理性 的作用 ,那也不过是对人性的压迫和扭曲。在“潘死了”和 “上帝死了”之后 ,福柯惊人地宣布了“人之死”。而在中 国哲学中 ,庄子早就宣布人死于礼教。 西方哲学的主体性建立于二元论的基础上 ,几乎是现 代性的核心和象征。在罢黜了上帝之后 ,人依靠“我思”从 世界中独立自治 ,完成了主客二分的结构设定 ,主体成为 抽象而高悬的明镜 ,并宣布为自然立法。人道主义进一步 表示了对理性与进步的信心。由此 ,主体 ———主体性几乎 成了天造地设的公理。但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主体”是 现代社会的发明 ,是典型的“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格斯中 心主义。福柯的“人之死”就是揭露了主体的虚构性及其 暴政。 道家哲学中没有主客对立的二元论 ,道通为一、人与 物齐 ,主体性无由说起。老庄虽然有天人之分 ,老子甚至 把人列为“四大”之一 ,但其意并不是设置对立范畴 ,而是 提倡以人合天 ,批判以人灭天。道家的人不是西方哲学中 的理性主体和认知主体 ,而是生命体验 ,是自然的一部分。 庄子虽然说 :“圣人之心若镜”(《庄子·应帝王》) ,但这镜 也不同于罗蒂批判的西方哲学主观之镜 ,因为它“不将不 迎 ,应而不藏”,没有反映和表象的功能。荀子认为道家 “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 。确实 ,道家并没有抽 象出一个主体 ,它反对这种抽象 ,因为正是强知和有为   收稿日期 : 2002 - 04 - 12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G01 - 09) .   作者简介 : 陈喜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造成了“人之死”。 二者的“人之死”既有联系和相似性 ,内涵又不尽相 同。福柯的重点是“主体性之死”,在于主体性由于其虚构 和枷锁的性质而必然覆灭。庄子的重点是“自然性之死”, 即人死于社会控制和主体性加冕。二者的阶段和重点不 同 ,说的却是同一件事情 :主体性是理性画地为牢的统摄 , 它扭曲了人的自然本性 ,而作为个体的精神桎梏 ,它自身 也将因为其虚构的性质而被打碎和抛弃。庄子和福柯都 致力消解权力与知识的合谋 ,鼓励人从工具理性的控制中 脱逃 ,回归人的本性。庄子的崇尚天道与福柯的反人道是 一致的 ,对工具理性的“建模”也十分相似 ,只是逃遁的目 标有所不同。   1  权力/ 知识与有为/ 礼教 对主体性的攻击是后现代主义的重点 ,但并非后现代 主义的发明。尼采在宣布上帝之死的同时即预言 :人“从 中心滚向 X”。弗洛伊德的心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让理性主体成了力比 多的泡沫。在结构主义中主体是“失踪者”。但后现代主 义的消解主体性显示了更彻底的立场。解释学的主体是 理解的产物 ,拉康的“真实的主体”是无意识的 ,德勒兹的 主体是游牧式的欲望机器 ,德里达的主体是逻各斯的化 身。尤其是福柯对主体性的批判因为其权力谱系学和知 识考古学的历史主义方法从而具有更强劲的力量。 人生而自然 ,却无处不在罗网中。人与罗网互相制 造。福柯的权力/ 知识与庄子的有为/ 礼教就指出了这无 形的罗网。 “权力”在福柯哲学中是个核心的概念 ,以至于人称福 柯为“权力思想家”。但福柯的“权力”与传统的“法权模 式”的权力概念大不一样。“权力”没有主体 ,不是实体或 单向控制 ,“而是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 , 在这个场中 ,产生了范围广远却从未完全稳定的统治效 应。”[1 ]权力是一种关系 ,一种结构 ,一种意向 ,一张没有中 心的动态的网。它铺天盖地又细致入微地连接着政治、经 济、文化、情感以及性等各个方面。权力也是生产性的 , “权力是能创造的 ,它创造现实 ,它创造客体的众多领域和 真理的无数仪式 ,个人以及个人就此可能获得的知识都属 于这种创造。”[2 ] 权力创造知识 ,但知识反过来构成权力。“我们服从 于通过权力的真理产品 ,反之 ,除非借助真理 ,我们将无法 执行权力。”[3 ]二者是共生的。“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 带的 ;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 , 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4 ]“话 语”是福柯的与权力/ 知识密切相关的概念 ,它包含文化生 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畴 ,又涉及主体之间的关系 ,所以与权 力也不可分割。霍伊指出 ,“对于福柯 ,话语是权力的一种 形式。”[5 ]权力、知识和话语是连带互动的。 福柯对精神病、监禁和性作了深刻的考古学研究 ,从 而揭露了权力、知识和话语的循环互动的关系。在社会控 制中产生的精神病学、犯罪学和社会学等 ,通过排斥、限 制、监视和客观化等话语和实践 ,反过来又发展和完善了 权力网络。比如性 ,自 18 世纪就被建构成真理问题从而 纳入到诸如“性教育”、“生育社会化”以及性变态“精神病 化”的权力/ 知识/ 话语结构的控制中。 精神病学制造了精神病人 ,性变态理论制造了性变 态。“圆形监狱”的“全景敞视主义”[6 ]推而广之成为资本 主义社会从学校、办公室到车间的普遍形式和规范。镣铐 与拷打消失了 ,代之以更强大的理性权威和道德压制。 “疯人院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宗教领域 ,一个纯粹的道德领 域 ,一个道德一律的领域。⋯⋯现在 ,疯人院必须代表社 会道德的伟大的连续性。”[7 ] 较比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 ,福柯的“权力哲学”是 对现代性的更深刻的批判。理性的工具性和压迫性暴露 无遗。由于其“权力”概念的无主性 ,福柯没有将对理性专 制的批判引申到政治批判。所以他虽提倡反抗 ,但在如此 一个强大细密并不断衍生的权力网络中 ,“大众越轨行为” 等反抗策略焉能保证不被纳入权力/ 知识的预谋中 ? 道家哲学对礼教和机心的批判很相似于福柯权力哲 学。“权力”的本性正在“有为”,有为也体现了“权力意 志”。道家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游世的庄子自不待 言。老子虽有用世之初衷 ,但路线也是避世。即使他果如 有人所言是教导君王治世用兵之术 ,那么也是暗中实行 “愚君”政策 ———无为的君主何为君主 ? 道家反对机心和 有为 ,放矢之的就是以仁义礼教为中心的道统。 儒家的政治思想具有综合的结构 ,所谓“礼、乐、刑、 政 ,四达而不悖”(《礼记·乐记》) 。表面看来 ,礼、乐只是教 化工具 ,是政治统治的文化鼓吹 ,但礼、乐实质上是政治统 治的核心技术。礼不仅是一系列的典章和繁文缛节 ,也是 道德规范和等级体系。“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 也 ,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礼 记·哀公问》) 。“乐者 ,乐也”(《礼记·乐记》) ,所以“移风易 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章》) 。礼、乐与仁、义不可分 离 ,“仁近于乐 ,礼近于义”(《礼记·乐记》) ,“礼节”与“乐 和”自然地合于王制。这就是礼教。 礼乐与有为的结合 ,恰如福柯的知识与权力的合谋。 道家的权力/ 知识/ 话语并不如福柯的权力那样神秘 ,但也 同样具有自主性和生产功能。其实鲁迅的小说《狂人日 记》早已经昭示了权力的无所不在 ,礼教“吃人”是权力 (大 哥)与知识 (医生)的合谋 ,“狂人”是知识、话语和权力的产 品 ,而大哥与医生自己又何尝不在权力的网络中 ,正如福 柯的“圆形监狱”的管理者也被限制在监狱中一样。 ·87·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第 4 卷  第 2 期  ·97·  Vol. 4  No.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08·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第 4 卷  第 2 期  ·18·  Vol. 4  No.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 RNAL O F HI T( SOCIAL SCI ENC ES EDI TION)
本文档为【_人之死_的路径与归宿_的比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6351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1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2-22
浏览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