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第七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举报
开通vip

第七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nullnull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概述 第二节 油气聚集原理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第四节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第五节 油气成藏动力学 第六节 油气藏的破坏和保存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null★ 一、圈闭(Trap)的概念 1934年麦考洛提出--圈闭:各种性质的油贮。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概述null储集层:储存油气 盖层:紧盖着储集层,阻止油气逸散 遮挡物:从各个方向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它可以是: 圈闭的组成1)盖层本身...

第七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nullnull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概述 第二节 油气聚集原理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第四节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第五节 油气成藏动力学 第六节 油气藏的破坏和保存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null★ 一、圈闭(Trap)的概念 1934年麦考洛提出--圈闭:各种性质的油贮。 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第一节   圈闭与油气藏概述null储集层:储存油气 盖层:紧盖着储集层,阻止油气逸散 遮挡物:从各个方向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它可以是: 圈闭的组成1)盖层本身的弯曲变形; 2)断层遮挡; 3)储集层物性差异null★ 二、圈闭的量度1)溢出点:油气充满圈闭后,最先从圈闭中溢出的点2)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封闭面积。3)闭合高度:从圈闭中储层最高点到溢出点的高差。null ——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 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 三、油气藏的概念油藏油气藏气藏nullnull四、油气藏的度量null第二节 油气聚集的原理 油气聚集:油气在圈闭中排开孔隙水而积聚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null一、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 势差或压差:浮力-水动力机制 ——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主要动力学机制 渗滤作用、排替作用 浓度差或盐度差:渗透力-扩散力机制 ——主要对低分子的天然气起某种作用 null含烃的水或游离烃 盖层:对烃类毛细管封闭 水:可通过盖层继续运移 1、渗滤作用null2、排替作用泥质盖层Pf相邻砂层:圈闭中的水难通过盖层。油水界面:P油=P水;向上:密度差→ P油P水→向下的流体势梯度→油:油上移、向下排替水直到束缚水饱和度,止到充满圈闭null3 渗滤作用+排替作用上覆盖层:毛细管封闭: 储层中或底部S油达60%以上水渗流停止。 油气聚集初期:水可通过上覆亲水盖层渗流;油气聚集一定程度后,水主要被油气排替到圈闭下方。 盖层:异常高压封闭: 水不能通过上覆盖层渗流,只向下排替。 null 当盆地中存在多个水力学上相互连通的圈闭,且来自下倾方向的油气源充足时,油气在这一系列圈闭中聚集,沿运移方向各圈闭中发生烃类相态及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油气差异聚集。 二、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null油气水密度不同 重力分异★中心低部位 :油藏 边缘高部位:气藏盆地:1.渗漏型(逸出型)油气聚集null油藏油气藏气藏1.渗漏型(逸出型)油气聚集物性渗漏型油气差异聚集 null2、溢出型油气聚集 发育在区域均斜(单斜)背景上,溢出点依次增高的一系列相互连通的背斜圈闭。null溢出型差异聚集结果: (1)离供油气区最近、溢出点最低的圈闭中形成纯气藏,稍远的、溢出点较高的圈闭形成油气藏或纯油藏,更远的、溢出点更高的圈闭只含水; (2)一个充满了石油的圈闭,仍可聚集天然气,但一个充满了天然气的圈闭,则对聚集石油无效。 null(4) 储层充满水且处于 静水压力条件。 ☆ 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1) 区域性长距离运移,储层区域性倾斜,岩相岩性稳定、渗透性好。(2) 系列圈闭的溢出点依次增高。(3) 油气源充足,且来自储层下倾方向。null水压梯度及水运动方向☆影响溢出型油气差异聚集的地质因素 运移路径上有支流油气源温压变化——形成次生气顶,或原生气顶溶于油 后期地壳运动——圈闭条件改变null一、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1.充足的油气来源 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3.有效的圈闭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null油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 1.生油岩的体积:越大越好。 2.有机质的数量和类型:数量要多,类型要好,I、Ⅱ型较好。 3.有机质的成熟度:成熟度要高一些,但应适当;转化程度越高越好。 4.生油岩的给油率(生油岩排出油气的能力):给油率越大越好。(一)充足的油气源条件null 大盆地形成大油气田,具有体积巨大的生油岩体 12个盆地都大于10×104km2 ,沉积岩体积多在50×104km3以上,生油岩系总厚度一般在500m以上。 有些盆地面积虽然较小,但沉积岩厚度大,圈闭的有效容积大,生油层总厚度大,也可形成丰富的油气聚集。 null(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指生油层中生成的丰富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良好储集层中,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度又能保证运移至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 烃源岩厚度适中、排烃通畅、效率高; 储层孔渗性好、厚度大、横向连续性好、分布广泛; 盖层的质量高、厚度大而稳定,有利于成藏。null生油层与储集层为互层组合时,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示意图1.互层式null生油层与储集层成指状交叉组合型式时,油气初次运移 和聚集的示意图(据R.J.Cordell,1976,1977) 2.指状式null生油层中存在砂岩透镜体时,油气初次运移和聚集的示意图(据R.J.Cordell,1976,1977) 3.透镜式null 若干地区石油聚集的最佳砂岩百分率☆—单纯块状砂岩发育或单纯块状页岩发育的地区,对石油聚集都不利。只有在砂岩厚度百分率介于20~60%,砂岩储集层单层厚约10~15m、页岩生油层单层厚约30~40m,二者呈略等厚互层的地区,砂-页岩接触面积最大,最有利于石油聚集。 null有效性: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 影响因素: 1、圈闭形成时间—早 2、圈闭离油源区—近 3、圈闭所处位置—通道上 4、水动力强度及流体性质—静 (三)有效的圈闭null 在油气区域性运移以前或同时形成的圈闭,对油气的聚集才有效;否则无效; 盆地内最后一次大规模构造运动, 控制了最后一次区域性油气运移时间。 1、 圈闭形成时间与油气区域性运移时间-早null 油气就近运移聚集成藏。油源区内及其附近的圈闭有利。 圈闭所在位置距油源区愈近,愈有利于油气聚集,圈闭的有效性愈高。 2、 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气区位置关系—近null 位于油气主要运移路线上的圈闭,有效; 不在运移主通道上的圈闭,即使近油源,也无效。3、 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气主要运移路线的关系null在水流活动加强时,背斜储集 层中油和气的移位和分离4.水动力强度及流体性质—静nullnull第四节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一、圈闭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和油气藏高度 1、圈闭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 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当储、盖层间毛管压差、浮力和水动力三者达到平衡时的油气柱高度,就是盖层所能封闭的油气柱最大高度。 null 2、油气藏的高度 —指油藏中纯含油部分的油柱高度,它与圈闭封闭的油柱最大高度之间的差别,就是油水过渡带Zow。null因此,实际油藏的最大高度,就是圈闭能封闭的油柱最大高度减去油水过渡带厚度所得差值: Zo=min(Zco,hc) - Zownull二.油气聚集的机理 1.渗滤作用 含烃的水或随水运移的油气进入圈闭后,水可通过盖层继续运移,而对烃类则产生毛细管封闭,结果把油气过滤出来,从而在圈闭中形成聚集。null各类圈闭内油气聚集的可能模式 1、渗滤作用null2.排替作用 在油水界面上油水的压力相等,而在油水界面以上任一高度,产生了一个向下的流体势梯度,致使油在圈闭中向上运移的同时,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油层中Sw等于束缚水饱和度为止。nullnull三、差异聚集原理 Gussow(1951-1954)格索提出了油气藏形成中的油气差异聚集原理。 静水条件下单一背斜圈闭中的油气聚集过程: 溢出点逐渐升高的系列背斜圈闭中油气聚集作用: 结果:null油气差异聚集现象的发生,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可将差异聚集原理的定义归纳为:null四、油气聚集的过程 探讨油气进入圈闭的方式、状态及在圈闭内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 包含:充注、混合和富集等三个过程。 1、充注过程 充注:油气不断进入圈闭内储存空间的过程。 null根据流体运移原理,油气总是首先进入渗透率最高、排替压力最低的储集层部分。随着油气的不断充注,在烃柱压力作用下,逐渐向孔渗条件差的部分扩展,从而使圈闭储层中的含烃饱和度不断增加。 因储层的非均质性与充注时间、空间的差异性,引起油气组分和化合物在圈闭内分布的非均质性。nullnull(1)侧向充注 沿储集层方向的充注。先进入的油气成熟度低,后进入者成熟度高。——可追溯油气的充注方向和油源区。 (2)垂向充注 垂直于储层方向的油气充注。油气先进入高孔渗段,后进入低孔渗段,造成圈闭内油气的成熟度在垂向上存在差异:高孔渗段饱和烃含量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却较低。 (3)充注方式探讨 在同一油源、地质条件相对稳定时,油气的充注是一个带有幕式特征的连续过程。nullnull2、混合过程 油气在空间上存在的差异性,如何消除这些差异?——混合过程。 W. A. England(1989,1990)认为,圈闭中油气发生混合的机制,主要是:密度差混合、浓度差混合及热对流混合作用,并以前两种为主。null3、富集过程 随着油气不断向圈闭中充注,在重力、扩散和热对流的混合作用下,油气在圈闭中不停运动,同时不断富集起来。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油气把水从储集层顶部不断向下排替; 油-水界面逐渐向下移动; 油气中的压力不断增加。 null随着油气的充注,烃柱的高度和压力也不断增加,不仅加快了富集过程,也使油气不断向储层低孔渗段扩展,含油(气)饱和度不断增加,直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null一、充足的油气源 “物质基础” 而衡量油气源丰富程度的具体标志,是生油凹陷的好坏。亦即:生油凹陷面积越大,延续时间越长,其中形成的生油层系越厚,环境越封闭(还原环境),油源越丰富。五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nullnull “源控论” 但是,“小而肥”的凹陷中亦可存在,关键在于凹陷持续的时间长短和沉积速率。nullnull二、良好的储集层 例如:陕甘宁盆地的T3y, “井井见油,井井不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储层物性太差。 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生、储、盖组合——三者在剖面上和平面上的组合关系。 有利生储盖组合的划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1、按岩性特征分为: 碎屑岩类型、碳酸盐岩型、混合型 null 2、按组合方式分为: 正常式、侧变式或侧生式、自生自储盖式; null3、按生、储、盖的时代关系分: 新生古储 古生新储 自生自储null四、大容积的有效圈团 1. 距油源区近,位于运移指向上 2. 形成时间早 3. 圈闭的容积大 4. 保存条件好null五、较好的运移条件 一般说来,中—厚生油层与储集层间互存在,对油气初次运移有利。二次运移则除动力条件外,还与介质的沟通能力(孔隙、不整合面、断层)紧密相关。nullnull一、概念 目前尚无统一定义。 郝芳等(2000):成藏动力学是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盆地演化历史中和输导格架下,通过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分析,研究沉积盆地油气形成演化、运移过程和聚集规律的综合性学科。第五节  油气成藏动力学null罗晓容(2004):“油气成藏动力学”是指以在油气成藏过程中从油气源到油气藏的统一动力环境系统为单元,定量研究油气供源、运移、聚集的机理、控制因素和动力学过程。 null二、主要研究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和技术 1.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背景 (1)盆地地温场研究 (2)盆地压力场研究 (3)盆地的三场耦合分析 2.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 (1)排烃动力学 (2)运聚散动力学 3.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中的相关技术 (1)物理模拟实验 (2)盆地数值模拟 (3)油气藏评价技术三、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进展三、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藏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流体输导系统预测能力的提高; (2)能量场演化机制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和流体流动样式研究的深入; (3)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深化; (4)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改进。null“三场”分析 耦合关系 地温场、地压场和地应力场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压力封隔体 天然气水合物null一、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传统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地质分析法) 1、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2、根据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3、根据油气藏的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4 油气成藏年代学结合埋藏史曲线, Z(t)→ tnullnull二、基于储层成岩矿物组合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1、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 2、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 油气进入储层后伊利石的生长就会停止,故在相邻的油、水层中,水中的伊利石年龄远小于油中的伊利石年龄。 3、储层成岩事件及自生矿物生成序列nullnullnullnull三、应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油气藏形成时间 圈闭发育史 + 油气运移史→油气聚集史 (建立地质——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模型)nullnull 石油是一种难以保存,易损失、易受破坏的油气混合物。 油气自烃源岩的沥青中分离出来开始,它就经历着组成上的变化,并持续到整个运移和聚集过程。影响聚集石油组成的过程和因素在圈闭形成之前、之中和之后一直起着作用。第六节 油气藏的破坏和保存null 无论在运移聚集过程中,还是在圈闭中聚集以后,油气的组成都会不断的发生变化,研究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及石油组成变化的产物,不仅有助于研究和恢复油气成藏史,而且可以提供进一步寻找新的油气资源的线索和方向。 null 油气藏的破坏: 原来已形成的油气藏,由于所处地质环境的变化而使其中的油气部分或全部散失,或变成稠油沥青的过程。null一、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因素null㈠.表生作用 主要是构造运动破坏了油气藏封闭的严密性,从而导致了油气的逸散或者使油气遭受氧化或地下水的冲刷。油气藏主要以四种方式遭受破坏:  1.逸散 断层/构造抬升 2.氧化 硫酸盐 结果:重质原油 3.水力冲刷 4、微生物降解nullnullnull㈡.热变质作用 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油产生的热分解作用。 热分解作用的实质是使具有环状结构的烃类断环、长链烃分解成短链烃、带有侧链的烃发生侧链的脱落。 ****** 如果从有利于油气藏保存的角度出发,当然是上述破坏因素越微弱,越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null 引起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地质因素: 地壳运动→圈闭完整性被破坏 切过油气藏的断裂作用→油气向上运移 构造抬升→油气藏的盖层遭剥蚀破坏 →油藏埋深变浅→石油的氧化和生物降解 水动力冲刷、水洗原油→变稠变重 null在圈闭之前影响原油组成的首要因素: 烃源岩的性质 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条件 null 运移过程中的油气也要发生一些性质和数量上的变化。 二次运移中石油的高分子量成分以及极性成分易被矿物表面吸附,轻烃和无极性成分可自由通过。都产生天然的色层效应。 色层效应的结果:往往是使石油的胶质、沥青质、卟啉及钒镍等重金属减少。反映到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密度变小,颜色变淡、粘度变稀。null色层效应的典型例子:酒西盆地 自青西凹陷向鸭儿峡—老君庙—石油沟方向,原油正烷烃主峰值和镍卟啉逐渐降低,C22-和C23+正烷烃比值逐渐增加,以及密度、粘度、含蜡量和凝固点逐渐减小。null  氧化作用:使石油的胶状物质增加,轻组分相对减少,即沥青质增加,烷烃和芳烃相对减少,密度、粘度也随之加大。其效果大致与色层效应相反。 不过二次运移中的氧化作用通常要被色层效应所抵消,只有石油接近地表或当大气借助于断层或地层水面与石油沟通时,氧化作用可占优势。 null在储集层中影响原油组成的主要因素:压力和温度,它们构成了二次蚀变发生的条件,随埋深的增减而增减,并在烃类聚集期改变 GOR 值 null 原油聚集在圈闭之中后影响其组成的二次蚀变作用从5 个过程进行讨论:  热成熟作用 物理和生物降解作用 重力分异作用 差异运移作用 去沥青化作用 影响原油组成变化的因素基本上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进行性变化因素,如温度升高、新的轻组份加入等,另一种是退行性变化,如水洗、氧化、生物降解等 null1、热成熟作用当进入圈闭中的原油,在经历温度继续升高的作用下,会发生原油进一步成熟,或热裂解作用过程。 储层中原油的热成熟和裂解反应有利于轻烃的生成,多环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消失,GOR的升高,比重的降低,硫含量的降低,同时发生歧化反应。 即一方面导致气体和轻烃的生成,另一方面,产生黑色的固体残留物—热解沥青。 热解沥青的特征是去氢化的结构,具有较低的氢指数(约为80mgHC/gTOC)和较高的Tmax(>460℃,Ro为1.5-2.5%)。 null2、水洗—生物降解作用和氧化—蒸发作用 水洗—生物降解作用和氧化—蒸发作用都是油气成分退行性的变化过程。(1)水洗作用 由于地下水不断进入油气藏,使油气藏中的轻的易溶于水的组分不断被水带走,而改变原油成份的一种过程。 原油的不同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轻组分溶解度大,重的组分溶解度低,芳烃溶解度大,而饱和烃低,若水中存在二氧化碳将大大增加对甲烷等轻组分的溶解度。 因而由于水洗作用,使重的胶质、沥青质相对增加,而芳烃减少;重的饱和烃增加,轻烃减少。 null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80℃以下),细菌会对原油产生降解作用,尤以40℃左右细菌最为活跃。 细菌对原油的降解作用与流动水的含氧条件和水中营养物有关。水中氧气充足,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生物降解作用活跃。 结果:细菌降解导致原油成份、密度、粘度、光学活性的一系列变化,使杂原子增加。 由于喜氧细菌对原油的成分的消耗依次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芳香烃,而生成含氧化合物,由于烷烃和芳烃的减少,化合物浓度增加。 (2)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也就是原油的生物氧化作用,它常发生在与流水接触的埋深较浅处。 流动的地表水补充并进入储层和油气藏,不仅发生水洗作用,它所带来的氧和细菌还会使油气发生氧化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null中等降解程度(Ⅱ级) 原油正构烷烃大部分损失;类异戊二烯烷烃部分损失;甾烷也开始损失,由于,20R-甾烷少量损失,原油的比值有所增大,使原油显示出“成熟”的趋势;五环三萜烷系列中还开始出现C29-17(H)-25-去甲基藿烷。Pr/Ph比及甾、萜成熟指标已不能用于油原源对比。null充分降解(Ⅲ级)及严重降解(Ⅳ) 原油不仅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大量损失,而且甾、萜烷变化较大,,20R-甾烷大量损失,重排甾烷丰富,藿烷中则出现丰富的C29-17(H)-25-去甲基藿烷。nullnullnullnull 微生物降解重质原油与正常原油明显区别: 正烷烃含量显著减少; 植烷/正十八烷、老鲛烷/正十七烷比值明显增大; 含硫、氧、氮重杂原子化合物显著增加; 旋光性明显增强。null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油气所起的破坏较为明显。 世界上约有原油总储量的10%为微生物所消耗,另有10%左右的原油因微生物降解而变差。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地下油气的保存起有益作用。 例如,当油层一部分裸露地表或近地表的氧化带时,微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形成的沥青塞(封闭)可以使其下的石油得以保存;另外,在油水界面上存在的“沥青垫”也是微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的产物,但它的存在可以对其上的石油起一定的保护作用。null 原油的降解作用导致重油、超重油乃至固体沥青的形成,因此可以根据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将原油的降解分为初期、轻微、中等、强烈、严重、极端等级别,每一级别都以某些特征的化合物的存在和消失为标志。 (3)原油的氧化和蒸发作用 一个极端的降解形式是发生在地表的对原油的 蒸发作用和氧化作用。 对于溢出地表的原油,直接暴露于大气之中,其一方面轻组分挥发,另一方面又遭受氧化,原油经常从超重油降解形成为石腊、固体沥青。 如果氧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继续下去,油田的所有残留物都要被消除或破坏。null3、重力分异作用 重力分异作用,是进入圈闭中的原油由于其本身组份差异,重的大分子密度大、向下沉降,而轻的向上浮,按重力发生分异的一种地质现象。   尽管随着埋深的增加原油的API比重也应逐渐增加,但在一些油藏中有相反的现象。一个连续油柱中API重度随埋深增加而降低应归因于重力分异作用。 null垦西油田油气的分布特征 —原油的重力分异作用 底部自源系统分布沙四、沙三的油气,垦西油田中上部它源系统为沙四、沙三段混合的油气。null4、差异运移作用 原油组成的变化,还与运移过程中地质条件变化而发生的差异运移作用有关。null 差异运移作用:是指在地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而使原油中的天然气分离出来,由单一的油相运移,变为油—气两相运移过程而发生的原油成分的变化。 这往往发生在由于断层引起的垂向运移地区。null作用特点:首先,断层活动使得压力释放,将单相流体系统转化为两相流体系统,在油的上部形成气顶; 其次,这些气体和轻烃通过渗透作用散失并运移到浅部圈闭中。 最后,留在原地的重质原油油藏,与浅部的天然气藏其油气的成熟度相当。而化学组成和物理特征发生了巨大的差异。 null差异运移作用:在有大量轻烃散失的地方产生差异分离作用;  气体、轻烃: 通过渗透作用散失,并运移到浅部圈闭中。  一个含有高API重度流体的新油藏可以形成,留在原有油藏中的低API重度原油—残余重油 :分子组成角度来看,它的成熟度与高API重度原油相似。null5、脱沥青作用 圈闭中的原油、凝析油经常伴随着天然气。由于气体烃类的进入能降低油藏中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因而油气聚集之后天然气进入油田中会导致化学成分的变化。null 下部生烃系统生成的具有高温、高压的天然气,通过连通体系进入上覆已经聚集成藏的油藏中,所发生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增加原油藏中原油的油气比,并使原油藏发生脱沥青作用。 脱沥青作用的结果将导致沥青沉积在油层底部形成沥青垫。 沥青垫是油藏中重要的有机隔层,对油气开采、开发有重要的影响。 null 圈闭中已聚集的油气,由于后来高成熟的天然气和凝析油的进入,而使油藏中原油发生脱沥青作用,使沥青从原油中分离出来,在储层中形成沥青席。这和实验室中的用正己烷脱去原油中沥青的实验相似,只不过是一种规模更大的地质现象。 自然界中的脱沥青作用可以由外部气体的加入开始或是二次运移的结果,或由储集层中的原油裂解作用形成。  因而:这个过程一方面形成轻油,另一方面形成含有沥青质的团体沥青。 null牙哈断裂纵贯整个油气田,是一条近NE向延伸的南倾正断层,延伸长约68Km,在其上升盘发育一系列串珠状断鼻、断背斜,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牙哈油气田第三系发育完全,两个主力油层为新近系吉迪克组底砂岩和古近系底—白垩系砂岩,新近系泥岩和膏盐层为牙哈油气田区域盖层,牙哈油气田油气来自库车坳陷陆相三叠-侏罗系湖相页岩和沼泽相煤系地层。 牙哈油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北部轮台断阶带,是一个凝析油气藏和轻质油藏为主的油气聚集带。null沥青垫沥青垫A沥青垫沥青垫B两层沥青垫分布井段为5103.3—5106.1m(沥青垫A)和5125.5—5126.0m(沥青垫B)两层沥青垫分布井段为5103.3—5106.1m(沥青垫A)和5125.5—5126.0m(沥青垫B)两层沥青垫分布井段为5103.3—5106.1m(沥青垫A)和5125.5—5126.0m(沥青垫B)null表1是储层岩石抽提物的组成 由图、表可看到沥青垫具有较储层其它部分高得多的沥青质含量,值得重视的是它的芳香烃含量也较油层和隔层高。 null二.原生油气藏破坏后的产物 1. 形成次生油气藏(破坏程度不大)2. 形成油气地表显示 油气藏被破坏以后,以各种方式运移到地表,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显示,常称为油气苗。 油气显示——是指油、气及其沥青矿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和钻井的人工露头。null常见的油气显示: ①油苗:有油泉(→油湖或沥青湖)、沥青丘或沥青锥、含油砂岩(分油砂、油斑、油迹三级)。 ②气苗:有可燃的天然气苗、泥火山。 ③石油沥青:是石油在表生作用带,轻质成分散失,重质成分被氧化而成,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依次可分为软沥青、地沥青、石沥青、碳沥青等。null黑油山背斜构造侵蚀油泉将军沟K1油苗准噶尔盆地null阿尔钦沟泥火山托斯台泥火山null钻井油气显示null三、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油气保存条件研究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盆地实体保存条件研究,二是油气藏的保存条件研究。 从内容上看,油气保存条件研究应包括: ① 油气保存机理, ② 油气破坏机理及类型, ③ 盖层分布、封闭性及其演化, ④ 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 ⑤ 水动力演化及其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⑥ 构造变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本文档为【第七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9001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28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2-22
浏览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