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族考古学三题_关于名实问题_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探讨

民族考古学三题_关于名实问题_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探讨

举报
开通vip

民族考古学三题_关于名实问题_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探讨 南 方 文 物 年第 期 民 族 考 古 学 三 题 一一关于名实问题 、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探讨 郭立新 在各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渗透 , 从事跨学 科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 “ 民 族考古学 ” 作为考古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产 物 , 因其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正 日益受到 人类学家特别是考 古 学家的重 视 。 在国外 , 考古学诞生的初期 世纪中 期 , 人们就开始引用 民族志材料来解释考古 发现 。 本世纪 年代以后 , 随着新考古学的 兴起 , 民族考古学正式成为考...

民族考古学三题_关于名实问题_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探讨
南 方 文 物 年第 期 民 族 考 古 学 三 题 一一关于名实问题 、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探讨 郭立新 在各学科之间进行交叉渗透 , 从事跨学 科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之一 , “ 民 族考古学 ” 作为考古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产 物 , 因其对于推动考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正 日益受到 人类学家特别是考 古 学家的重 视 。 在国外 , 考古学诞生的初期 世纪中 期 , 人们就开始引用 民族志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来解释考古 发现 。 本世纪 年代以后 , 随着新考古学的 兴起 , 民族考古学正式成为考古学 的一个分 支 , 从理论到实践都有 了很大的发展 。 我国 学者虽然早在五 、 六十年代就综合运用 民族 志资料和考古材料研究历史问题 , 但对民族 考古学进行 自觉的理论探讨 , 则是从 年代 初才开始的 。 十余年来 , 我国 民族考古学研 究取得 了一定成果 , 但总的说来 , 在理论上 尚 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 对 民族考古学的命名 与内涵 、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的认 识还存在着分歧 。 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分 析 , 以求抛砖引玉 。 一 、民族考古学的命名及涵义 目前国内学者要么译介 、 引证国外有关 民族考古学的理论 , 要么根据中国的学术传 统和具体情况 , 对 民族学和考古学结合的途 径 、 名称 、 定义 、 研究范 围和方法等问题进行 探讨 , 出现 “ 民族考古学 ” ① 、 “ 民族考古 ” ② 、 “ 民族志考古 ” ③ 、 “ 民族学的考古学 ” ④等提 法 , 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亦众说纷纭 , 颇不 统一 。 因此 , 有必要对 民族考古学的真正 内涵 予以界定和澄清 。 笔者认为 , 对一门新兴学科的命名和认 定 , 既要考虑到语言表达习惯 , 又要考虑到该 学科的实际发展状况 。 我们所说的 “ 民族考 古 ” 或 “ 民族考古学 ” , 从语法上来看 , 无疑应 归属于考古学 。从它的发展历史来看 , 与其说 它是考古学的独立的分支学科 , 勿如说它是 考古学家理解考古材料并作进一步阐释的方 法论之一 。 从国内外研究实践来看 , 它也多指 从考古学的需要 出发 , 运用 民族学材料 、认识 及方法 , 与考古材料 、认识和方法进行对 比和 综合研究 , 进而对考古材料作出更深一步的 认识和研究 。根据研究方法和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上的差异 , 可将其细分为民族志考古和应用民族考古 。 而其它一些研究虽也称作 “ 民族考古 ” , 实际 上其内容与 目的与此并不相同 , 应视具体情 况分别以别的名称规范之 。 、 民族志考古 考古学以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 。 本世纪 年代兴起的新考古学不满足于 传统考古 学的仅对实物遗存的外观形态进行描述和类 比 , 还希望以物见人 , 通过静态考古遗存及其 相互关系 , 复原 出形成该遗存的动态行为过 程 , 并进一步探讨古代文化的系统结构和文 化发展的动力法则 。 因此 , 揭示实物遗存与 相应的人类行为的关系 , 是新考古学的中程 理论研究所要达到的主要 目标 , 也是新考古 学的民族考古学研究的首要任务 。 在古代遗 存与其人类行为 已不可直接观察的情况下 , 对今天的社会 , 特别是对现存落后群体的文 化行为与行为造成的可见实物与痕迹之间的 关系进行研究 , 无疑有助于实现这一 目标 。 为此 , 一些考古学家带着考古学研究中提出 的间题 , 亲 自到原始群体中进行民族志调查 研究 。 这种工作 , 是从考古学的角度 , 用民族 志调查的方法来进行的 , 其研究对象是活生 生的群落 , 最终 目的是为了寻求对相关考古 遗存的合理阐释 。 因此 , 这种研究 , 正如何鸳 先生所主张的 , 宜称为 “ 民族志考古 ” , , 其研 究成果 , 往往以 民族志的形式保存 , 又能为考 古学家所利用 , 故不同于一般的民族志 , 可称 之为“ 考古民族志 ” 。 民族志考古与汪宁生先生所说的 “ 狭义 民族考古学 ” ⑥ , 美国人类学家 斯蒂莱的 “ ⑦ , 古尔登 的 ” , 活考古学 是 大体相当的 。 事实上 , 英语 ” 。 ” 的最初涵义也与此相同 ⑨ , 至今大部分 西方考古学家仍坚持这样的观点 。 、 应用 民族考古 部分国外学者和大部分国内学者倾向于 把民族考古学看成是利用 民族志资料和认识 来解释考古学上的现象和问题的考古学分支 学科 。 如容观琼先生认为 , 民族考古学更为 重要的是如何进一步运用包括 田野资料和其 他可能找到的有关文献史料在内的资料 , 重 建考古实物所反映的某一历史时期的人类群 体的行为状况及其进化规律 , 这才是这一考 古学分支的 目标所在 , 因此 , 他所主张的是广 义的 民族考古学 , 也就 是 国外学 者所说的 应用 考古学 ⑧ 。 笔者以为 , 不论 民族志考古也好 , 应用 民 族考古也好 , 都是 民族考古学的有机组成部 分 。 它们能够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 民族志考 古是进行 民族考古学深入研究的基础 和前 提 , 没有它 , 应用 民族考古研究只能在一个较 肤浅的 、缺乏系统性的层次上进行 , 布良难深入 下去 。 应用 民族考古是对 民族志考古认识成 果的运用 , 是实现 民族考古学 目标的重要步 骤 , 它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向民族志考古提 出 需要解答的新问题 , 反过来又能促进 民族 志 考古的发展 。 因此 , 我们不能人为地割断它们 之间的联系 , 如果简单地将 民族考古学只等 同于前者或后者的话 , 都不利于 民族考古学 的健康发展 。 从 目前民族考古学研究的现状 来看 , 民族志考古显得犹为迫切和重要 。 因为 现有的 民族志材料 , 大多是人类学家或民族 学工作者根据 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爱好来 记录的 , 侧重于反映社会组织结构 、 婚丧习 俗 、 宗教意识等 , 很少记录物质文化方面的 内 容 。 布鲁斯 · 炊格尔 指出 , 在 最近几十年中 , 社会人类学家和 民族学家对 物质文化的研究是粗疏的 。 民族学家对与考 古学最密切相关的文化的理解 , 对考古学家 一文不值 。 另有一些 民族志材料是早期 的 探险家 、 商人 、 传教士 留下的 , 其记录往往带 有猎奇性 , 多含混不清 , 缺乏系统性 。 因此 , 现 有民族志材料与具体的考古学材料之间往往 很少有可供类 比之处 , 基本上不能用来进行 系统的类 比 , 很难直接应用于 民族考古学研 究 。 另一方面 , 在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 , 原始 民族逐渐消失 , 仍保持较多原初面貌的非工 业化社会也越来越少 。 因此 , 可供 民族志考古 学家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少 , 必须抓紧时间开 展 民族志 田野考古工作 , 为民族考古学奠定 必要的基础 。 、 考古 民族史 在我国 , 还有一些学者从历史学研究的 需要出发 , 认定 “ 民族考古学 ” , 是 “ 以考古学 的方法和资料 , 与民族学的方法和资料 , 跟历 史学的文献 , 互相补充 , 互相印证 , 互相综合 , 对一些历史性事物 , 作出更深入更细致的说 明 。 ” ⑩这种研究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 , 除了 涵盖上述应用 民族考古的内容外 , 更强调这 种研究的历史 目的 。 在此种研究里 , 考古学 的材料和方法与民族学的材料和方法一样 , 只是充当研究的手段 , 复原古代历史 , 特别是 缺少文字记载的少数民族历史 , 这才是真正 的 目的 。 目的不同 , 学科性质就不一样 。 如果 将这种研究也归属到 “ 民族考古 ” 的范畴 , 是 不适合的 , 应该称之为“考古民族史 ” , 将它归 属到 民族史的研究范畴 , 为此种 目的而进行 的考古活动 , 属于以“证史之有 ” 、 补史之无 ” 、 “ 正史之误 ”为 己任的历史考古 。 进行考古民族史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假定 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民族共同体之间存在着对 应关系 , 只要辨明各个考古学文化的族属 , 就 可以根据考古学文化的谱系来推演各个民族 的发展历史和相互关系 。 族属的辨认 , 主要 依靠历史文献 、 民族志材料 , 结合有关考古学 文化的时空分布与文化特色等因素进行比较 分析 。 由于文献材料或过于简陋 , 或颇多歧 义 , 且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难以建立直接的 联系 , 这种研究的结论往往带有某种不确定 性 。 我国的考古 民族史研究开展得较早 。 从 年代中期开始 , 随着众多巴蜀文化 、 滇文 化 、 百越文化等古代文化遗址的发掘 , 冯汉 骥 、林惠祥 、张增祺等学者先后从事考古民族 史研究 , 取得了众多成果 。 近年学界对先商 文化 、 先周文化 、先秦文化 、铜鼓文化的探讨 , 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多与考古民族史相同或类 似 。 此外 , “ 民族考古 ” 有时亦被用来指称在 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考古工作 即 民族区域 考古 或针对历史上某个 民族的文化而进行 考古工作 即族别考古 。 其实 , 民族考古作 为一种研究方法 , 与民族区域考古和族别并 无必然的联系 , 从事民族 区域考古或族别考 古的学者不一定运用 民族考古的方法进行研 究 。 因此 , 不应该将民族区域考古和族别考古 也归并到 民族考古中来 , 以哆使民族考古的 概念模糊不清 。 二 、民族考古学的理论基础 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民族考古学得以建立 的理论基础后 , 才能够对 民族考古学这种研 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 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等问 题保持较清醒的认识 。 那么 , 民族考古学研究 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理论基础上呢 应该怎样 看待这种研究呢 三百年前 , 牛顿的经典力学不仅极大地 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 也带来了一场思想上的 革命 。 因为它向人们表明 , 自然界并不神秘 。 一向显得不可捉摸的大 自然 , 只用几条简单 明了的定律就可以解释得合情合理 。 如果说 牛顿使现实世界显示 出惊人的秩序与和谐 , 那么 , 近一个世纪以后 , 地质学家们的研究成 果又让人相信 , 古代世界和现代世界一样有 着 共 同 的规律 在起 作 用 。 年 , 赫 顿 发表了 地球论 , 对 自然发 展历程进行探索 , 最先提出了 “ 天律不变说 ” 思想 , 奠定了现代地质科学的基础 。 但直到 年 , 赖尔爵士 发表 地质 学原理 》以后 , “ 天律不变说 ” 才得到公认。 。 所谓 “ 天律不变说 ” · 又 被翻译成均变说 、 齐一说 、 渐变说 、 均一性原 理 , 是指影响地质变化的原因 , 过去和现在相 同 , 故过去的地质变化过程可以用现在所观 察到的地质现象和作用力加以解释 。 天律不 变说包含了进化论思想的萌芽 。 因为它表明 , 在古今共同的规律作用下 , 事物的历时形态 是 累积的 , 变化是逐渐的 。 稍后出现的达尔文 生物进化论 , 从生物学的角度论证了这一学 说的正确和有效 。 均变说的意义远远超 出 了地质学 的范 畴 , 它为“ 古今同理 ”的哲学命题张本 , 为人类 理解更加广泛的“ 过去 ”奠定了理论基础 。 诚 然 , 一切过去经历的过程和事件 , 都已不复存 在 , 但是 , 正如均变说所主张 —现在是理解过去的钥匙 , 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 我们仍然可以推演出关于遥远的古代的许多 知识 。 正因为如此 , 很多致 力于探索古代世 界 特别是无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 的学科才 得 以 建立 。 史前考古学就属 于这样一 门学 科 。 民族考古学则是均变说思想在考古学领 域应用的产物 , 是实现史前考古学 目标的重 要手段 。考古学家 豪尔和 黑则指出 , 没有均变说的概念 , 地质学家不能推断亿万 年前 已有的积累和变化 同样 , 史前学者正常 地运用当代民族作类 比 , 可以作为一个指南 去解说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 可以用现在观 察到 的过程去阐释过 去了的过程 ⑩ 。 迄今史 前考古学和 民族考古学研究取 得 的丰硕成 果 , 也说明均变论学说在考古学领域同样有 效 。 另一方面 , 均变说也提醒我们 , 一切关于 今夭 已 无法直接观察到 的遥远的过去 的认 识 , 都是类推出来的 , 都不是绝对的 , 只具有 相对性和指向性 。 随着新的证据出现 , 随时 可能修改以前的认识 。 民族考古学得出的认 识亦不例外 。 均变说之所以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 是 由人类 具有 的共 同的 人性决定 的 。 不论古 今 , 人的生理基础和基本需要是大体相同的 人类为满足各种需要而创造的各种文化 , 尽 管在面貌上存在着古今之别 , 地域之差 , 但本 质上都是对环境的超躯体的适应 , 都受到一 些共同规律的制约 。 均变说告诉我们 , 文化 的发展是递进的 , 既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 又 具有历史连续性 。 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各个 文化 , 具有很多相似的特点 同源的文化 , 也 会因亲缘关系的远近而拥有或多或少的相同 的遗传性特征 。 因此 , 允许民族考古学者对 文化发展水平相似的社会进行跨文化的类比 推理研究 , 也可以用后续文化追溯其源头文 化或其它亲缘文化的特征 。 此外 , 新进化论学派中的文化唯物主义 和文化生态观也是民族考古学的重要理论前 提 。 民族考古学企图通过古今实物之间的类 比 , 建立起具体某个古代文化和现存文化之 间的联系 , 进而透过物质遗存并借助现存文 化复原出古代文化的非物质层面 。 要实现这 个 目标 , 必须具有一个基本的前提 , 即在人类 文化系统中 , 物质层次与非物质层次之间存 在着相关联系 , 且这种联系是有规律可寻的 , 实物遗存能够反映出文化的社会 、 意识方面 的内容的 。 文化唯物论者一般都坚持认为上 述前提条件是存在的 。 路易斯 宾福德指出 , “ 一组人工产品的外形结构及组合方式应当 而且能够向我们展示一幅系统的 、 可以理解 的 、 一个 已经全部消失的文化系统的图画 。 ” 他按功能把考古遗存中的人工产品划分为技 术经济产品 、 社会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产品和意识形态产品 , 这些产品分别反映了技术 、 社会 、观念三个方 面的内容 ⑩ 。 怀特的观点具有更多的决 定论 色彩 , 他认为文化系统 由技术 、社会和思 想意识三个亚系统组成 。 其中技术系统 由物 质 、 机械 、 化学诸手段 , 连同运用它们的技能 共同组成 , 它反映了人和 自然的关系 。社会系 统则 由社会 、 亲缘 、经济 、 伦理 、政治 、军事 、 教 会 、 职业等组成 , 反映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 系 。 思想意识系统则由神话 、 神学 、 哲学 、 科 学 、文学等组成 。 这三个系统彼此相关 , 相互 作用 。 其中 , 技术系统是最基本的 、 原初的系 统 , 社会系统由技术系统来决定 , 而思想意识 系统则表达了由技术系统决定并经社会系统 折射的经验 ⑩ 。 文化生态论者则把文化看成 是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 强调环境因素对文化 面貌的重大影响 。 因此 , 用文化唯物论和文化 生态论的观点来看 , “ 在相类似的环境中 , 使 用相类似的技术 , 应产生相类似的社会群体 , 并用相类似的价值和信仰去支持和协调其活 动 ” 迄巾 , 故具有相类似的环境和技术的文化应 具有可类 比性 。 民族考古学的基础理论 , 要求选用的民 族志材料必须与要研究的考古对象之间具有 较多的相似性 。 为此 , 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 根据均变学说中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和 累积性的要求 , 最好选用与考古遗存有直 接亲缘关系的 民族 志材料 。 但在 多数情 况 下 , 确定这种关系是 比较困难的 , 只能用时间 关系和空间关系来衡量 。 因此应尽量选择与 考古研究对象在时间上 比较接近 、 空间上相 令吓的民族志材料 。 、 基于发展阶段性原理 , 可选择与考古 研究对象处于相同发展阶段 技术经济与社 会文化发展水平相 同 的 民族材 料来作类 比 。 这种类 比是以在相 同条件下人类行为具 有相似性的规律为基础的 。 因此 , 对这种民 族 志材料形成的认识 , 要因果关系分明 , 对各 种控制条件和结果的描述越具体越好 , 越明 确越好 。 、 选择与考古材料的生态环境相似的 民族志材料 。 对这种材料的要求是要特别注 意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 其结 沦 也只应限于文 化 与环境的关系方面 。 个文化系统中的位置 , 它们 自身的特征及与 社会 、 意识的关系 。 要重视物质的空间关 系 , 注意分析 空 间关系表现 出来的文化意 义 。 要重视对各种动态过程与其静态表现 物关系 亦即行为与物质的关系 的观察 , 特 别是要了解文化行为与物质转化过程 指物 质从生产 、 使用 、 废弃到埋藏的过程 的关 系 。 对于物质的废弃过程 , 必须给予充分注 意 , 要观察物质的废弃原因 、 废弃率 、 废弃举 点 、缺失机率 , 以便了解活体社会文化中物质 保留下来的原因 。 只有经过这样的观察与分 析 , 才能通过考古遗存追溯其所代表的物质 文化系统 , 进而对它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位 置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 对考古遗存 自身特点的观察与分析同样 也是非常重要的 。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遗存 的形态特征 、 时空关系 、 生态环境的认识 , 既 是进行民族考古学类比研究的前提 , 也是一 般考古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 故在此不再赘 述 。 考古民族志﹁应用民族考古三 、 民族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民族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是由它的理论基 础决定的 。 一个完整的民族考古学研究过程 包括如下四个步骤 图一 、 观察与分析 这是 民族志考古学研 究的主要方法 , 其总 目标是揭示现存群体文 化的适应 机制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反恐怖工作机制企业员工晋升机制公司员工晋升机制员工晋升机制图 、 运转过程 , 特别是要 了解物质 文化是怎样从其有机体的相关位置上过渡到 考古学相关位置上去的 , 从而建立起一套关 系法则以便更准确地从物质遗存中推断其所 代表的社会文化系统 ⑩ 。 简而言之 , 是要在物 质与其所代表的含义之间建立起一系列关系 法则 。 为了达到这一 目标 , 进行考古民族志 田野工作时 , 必须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以 实物及其它一切可见痕迹 、 有形实体为观察 的最初出发点和最终归结点 。 坚持系统论 和整体论的观点 , 注意观察实物和痕迹在整 民族志资料与文献 物物质质质 涵义义 遗遗存存存 假说说 图一 民族考古研究步骤 、 类 比 类 比是民族考古研究的关键 环节 , 通过类 比 , 可以在 民族志材料及认识与 考古材料及认识之间建立起一定的相关性联 系 。 在进行类比之前 , 必须完成下面两个工 作 针对特定考古研究对象的要求 , 选择 合适的民族志材料 选择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前文 已述 和其 它文献材料 , 并进行必要的考证 、 鉴别和筛 选 , 以确定具体材料的适用范围 , 并保证材料 真实可靠 。 对类 比双方 指 民族志材料和考古材 料 , 下文同 都经过 了认真的研究 , 对双方的 共同特性 已有初步的认识 , 对考古材料中有 哪些问题需要解答有明确的认识 , 能选择恰 当的类 比点 。 由于考古材料均为物质遗存 , 故民族考 古类 比分析多在物质领域进行 。 从历史的角 度来看 , 民族考古类比分析法经历了以器物 为本位 、 以文化为本位和以系统为本位三个 阶段 。 早期的类比研究多以器物为本位 , 研 究对象是具体的实物 。 其做法通常是 , 首先 以这一类实物为线索 , 在众多 民族志材料或 文献材料中归纳出对该类实物的认识 主要 是名称 、 功能 、 用法 , 然后再与同类考古遗存 类比 , 并将所得出的认识类推到考古遗存 。 这种类 比往往很少考虑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类 比对象在整体中的位置 。 在文化成为考古学 研究的主要对象后 , 又 出现 了以文化为本位 的 民族考古类比分析法 , 文化研究是这种类 比的主要任务 。 在这里 , 文化被看成是在一 定时间和空间内分布的文化特质的组合 。 通 过现存 民族的活体文化和考古学文化之间文 化特质的类 比 , 在两个文化实体之间建立起 相关联系 , 然后用活体文化来解释考古学文 化中的各种现象 。 自本世纪 年代开始欧美 各国相继发起新考古学运动后 , 开始用整体 观和 系统论思想指导 民族考古学类 比分析 , 把类比双方都当作一个动态的系统 , 类比的 范围从形态的特征扩展到结构关系 , 从静态 实物扩展到实物的成因 —行为过程 。 当代科学发展 , 要求科学的民族考古类 比 , 不能再停留在单一的 、 笼统的阶段 , 而应 是 由具体到一般 、 由低层到高层的多方位 、 多 层次的系统类 比 。 这种类比 , 以系统分类为 基础 , 力求在两个系统内寻找尽可能多的对 应点作为类 比的基本单位 。 我们把这种对应 点称为类比点 , 类比点是类 比双方发生关系 的接触点或连接点 。 每一对类 比点都具有众 多可供类比的特性 , 我们把这种特性称为类 比特质 。类 比物质是进行类 比的最小单位 , 它 可以是实物的形态特征或外在形式 , 也可以 是类比点的内在结构关系或类比点之间的结 构关系 。 一般说来 , 通过类 比 , 在类 比点之间 建立起来的相关性联系的可靠程度 , 与类 比 特质之于类比点的重要性成正 比 , 也与特质 的数量成正 比 在系统之间建立起来的相关 性联系的可靠程度 , 与类 比点之间的相关性 联系的可靠程度及类 比点在整个系统中的重 要性成正 比 , 也与类比点的数量成正 比 。 、 类推 即类 比推理 , 是类比的组成部 分 , 指经过比较 , 在类 比双方之间建立起相关 性联系之后 , 借助这些联系的桥梁作用 , 由此 及彼地类推至其它领域 , 在这些领域形成阐 释考古遗存的假说 。假说的内容涉及面很广 , 可以是器物功能 、 文化模式或遗存所反映的 行为过程 , · 也可以是生态环境 、 生计经济模 式 、 社会组织结构乃至 思想意识方面的 内 容 。 类 比推理过程是对 民族考古前几个步骤 研究成果的综合运用 , 其结果受到两个参数 和两个变量的影响 , 协调好这些参数和变量 的关系 , 分清它们的主次和先后 , 对形成比较 符合实际的假说具有重要意义 。 此处两个参 数指民族学材料和考古材料 。 在进行类 比推 理时 , 应将考古材料作为第一位的 、 主导的材 料和类推的出发点 , 民族学材料作为辅助补 充材料 , 类推的参考材料 。 也就是说 , 进行类 比推理时 , 首先应面对考古学事实 , 而不能委 曲所要研究的考古学遗存 , 更不能削足适履 地让考古学遗存适应某些 民族学材料 ⑤ 。 类 比推理还必须妥善处理的两个变量 , 一个是 通过类比建立起来的两个文化共同体之间的 相关性联系 , 另一个是通过考古民族志观察 分析等手段得 出的实物 与其 含 义之间的关 系 。 在进行类推时 , 应将前者作为基础和前 提 , 后者能否用于类推 , 应 由前者来决定 。 譬 如 , 若民族学材料与考古材料之间的关系主 要是建立在对生产工具进行类 比的基础上 , 那么 , 基于这种关系类推出来的假说 , 就应该 限制在生计经济领域 , 而不应将类推功能无 限制地加以发挥 , 将假说延伸到社会意识领 域 。 、 验证 经 由类 比得出的假说 只是对 考古材料的一种或然性解释模式 , 这种模式 是否真正符合实际情况 , 还有待于进一步验 证 。 验证的客体仍是考古材料 。 其具体做法 是 , 首先根据假说推断 , 考古遗存应该具有什 么样的微观面貌和宏观特征 , 然后再与考古 遗存的实际面貌相对照 。 若二者之间完全相 同 , 则假说大体可以成立 若只有部分相同 , 则表明假说可能只有部分能够成立 , 也可能 完全不能成立 , 需要修正或重新研究 。 例如 , 若我们根据类 比假定某件陶器是炊煮食物的 器物 。 为了验证这 一假说是否正确 , 我们可 以推断 , 炊煮器的外表和底部可能有烟臭等 烧烤痕迹 , 器 内可能有食物残迹 , 其质地最好 是夹砂粗陶 , 具有较好的传热 、耐热性能 。 假 如在考古遗存 中 , 发现该类陶器确实具有上 述特征 , 则表 明前述对它的假说是可以成立 的 。 验证往往对考古材料提 出很高的要求 , 需要考古材料提供足够 多 的细节和 微观痕 迹 。 这对 田野考古发掘和资料整理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 重视这些要求 , 对提高 田野工作质 量能够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 上述四个环节构成 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民 族考古学研究程式 。 值得注意的是 , 民族考 古研究四个步骤的后三个 , 在实际应用中 , 可 能并不明白地表现出来 , 而只是研究者脑海 中潜意识的活动 , 它向研究者提供的也只是 某种启发和暗示 。 可以说 , 几乎所有考古学解释的灵感源 泉都来 自对当代社会 , 特别是对当代落后社 会的观察和思考 , 都在 自觉或不 自觉地应用 民族考古方法 。 民族考古学的发展 , 是考古 学发展的结果 , 也是考古学进一步发展的需 要 。 从当前我国民族考古学研究的现状来看 , 一方面要重视理论研究 , 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更需要考 古工作者与 民族 志工作者密切 合 作 , 积极推进考古民族志田野工作 。 注释 ①参见 容观琼 、乔晓勤著 《民族考古学初论 》, 广西 民族出版社 , 年 。 汪宁生 《沦民族考古学 》, 《社 会科学战线 》 年 期 。 梁钊韬 、 张寿祺 《论 “ 民族考古学 ” 》,《社会科学战线 》 年 期 陈淳 《谈谈 民族考古学 》, 《中国文物报 汐 。年 月 日等 。 ②参见 张寿棋 《论民族考古与“ 民族考古学 夕, 》, 《中 山大学学报 哲社版 》 年 期 张增棋 《中 国西南民族考古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年 。 ③何鸳 《也谈“ 民族考古学 ”的定义和方法 》, 《中国文 物报 》 年 月 日 。 ④曹兵武 《谈 的译法及 内涵 》, 《东南 文化 》 年 期 。 ⑤同 ③ ⑥同 ① ⑦见 ① 第 页 ⑨ ⑨陈淳 《“ 民族考古学 ”的译法 、 涵 义及其他 》,《东南 文化 》 年 、 期 。 ⑩参见 ① 第 一 页 , 在该书列 出代表西方学者看法 的十个定义中 , 有七 个 明确提 出 民族考古学 的任务 是进行考古民族志研究 。 ⑩参见 ① 第五页 。 ⑩布鲁斯 · 炊格尔著 , 蒋祖棣 、 刘英译 《时间与传统 》, 三联书店 , 年 , 。 ⑩同 ① ⑩ · · 丹皮 尔著 , 李布译 《科学 史 》商务印书馆 , 年 , 一 。 ⑩ 。 “ · 转引 自容观琼等 《民族考古学讨论 》 。 ⑩路易斯 · 宾福德 《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 》, 《当代 国 外考古学理与方法 》, 三秦出版社 , 年 。 ⑩ · · 怀特著 《文化的科学 》, 山东人 民出版社 , 年 , 一 。 ⑩ 乏 ⑩参见陈淳 《“ 民族考古学 ”的译法 、涵义及其他 》, 《东 南文化 》 年第 、 期 。 ⑩参见张忠培 《民族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 《中国文物 报 》, 年 月 日 。 责任编样 彭适凡
本文档为【民族考古学三题_关于名实问题_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6319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7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2-11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