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杨奎松: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

杨奎松: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

举报
开通vip

杨奎松: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 杨奎松: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 作者:杨奎松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点击数: 32    更新时间:2010-1-28 撰写二十世纪中国史: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 杨奎松    《南方周末》        为救国而建共产党,共产党为救国而革命、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这其实就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的中心论点和叙述逻辑之所在。金著显然更多地是基于一种民族史观或曰民族革命史观。这应是金著与此前许多中国近代史、现代史、革命史和党史著作最为不同之处。   金著的使命感 ...

杨奎松: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
杨奎松: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 作者:杨奎松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点击数: 32    更新时间:2010-1-28 撰写二十世纪中国史: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 杨奎松    《南方周末》        为救国而建共产党,共产党为救国而革命、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这其实就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中心论点和叙述逻辑之所在。金著显然更多地是基于一种民族史观或曰民族革命史观。这应是金著与此前许多中国近代史、现代史、革命史和党史著作最为不同之处。   金著的使命感     读完金冲及先生的这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以下简称金著),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的使命感。金著是出于为革命正名和全面论证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而作的。它告诉读者: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在100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必然会是一个复杂艰苦的探索过程。无论革命,还是建设,许多事情都是头一回经历,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缺乏成熟的经验,怎样根据中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切合中国实际的新路子来,必须通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实践,逐步摸索,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因此,金著明确告诉读者:“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因为看见了挫折、失败,就怀疑,甚至是否定前人艰苦的努力和探索。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     既然是探索,自然不可能把什么都预先弄得清清楚楚,都已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周围的局势又往往那样危急而紧迫,不容许你从从容容地做好一切准备后再起步。许多事只能看准一个大的方向,便勇敢地往前闯,在闯的中间作种种尝试。其中难免会有风险,会有曲折。有时,人们的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再加上不那么谦虚谨慎,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碰得头破血流。人们只能在实践中不断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发现问题就去解决,认识错误就去纠正,才能逐渐学会应该怎么做。路就是这样闯出来的。     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遭受过两次大的失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犯过两次严重错误,但是:     这个党的本质是好的。无论怎样艰难困苦的环境,无论多少巨大的外来压力,无论自己一时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遭受多么巨大的挫折,都没有把它压垮。它不但总能在失败和挫折中挺过来,并且总能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由别人来纠正这些错误,经过用几年时间严肃地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聪明,使自己没有白白付出那些代价,而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正确的路子来。这是一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所反复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了的。     金著就是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下,出于要回答中国为什么需要中共,中共如何为中国奋斗,又为什么会遭遇到许多挫折,会犯许多错误,同时仍旧能够引导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这一重大历史问题,来写此书的。全书29章,只有很少的几章没有讲到中共,或不是以中共为中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此书题为“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似乎并不是十分准确。尤其是从“中国史”的角度,书中实在也只是集中讨论了政治史方面的问题,而对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外交、军事等问题,着墨甚少。 从阶级史观到民族革命史观     那么,从一部政治史纲的角度,金著有哪些新的特色呢?     在我看来,金著最大特色有两点,一是它努力以“史”代论,且尽其所能地边叙边议,大胆直面作者不同意的各种观点。二是它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作者大量引述国人当年各种爱国言论,并常常加以动情的议论,或褒或贬,皆以是否利国为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由此也就决定了金著与传统中共党史写法的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作者明显地力图展现一种新的历史解读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史观的改变。     传统的中共党史所依据的,是联共(布)党史的思路,即要基于阶级史观来讲民族和国家。也就是要先依照马列主义的阶级观点来谈国家、民族、社会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发生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再依据阶级差别、阶级矛盾、阶级冲突,去解读国家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关系问题。比如毛泽东讲中国革命的原因时,就会首先讲中国社会长期的封建性质及其地主与农民两个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进而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如何削弱了封建统治,并促成了中国社会的分解和新的社会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然后再说明列强各国为了把中国变成自己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展开的争夺,又如何瓜分着中国并利用中国的买办阶级和没落地主阶级做自己统治中国的工具。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说,和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看法。由此也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动力所在,决定了只有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具有最彻底和最不妥协的革命精神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可能担负起组织、引导中国社会各个革命阶层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任务的论点。传统的中共党史,包括建立在这一观点上的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写法,曾经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与叙述逻辑之上的。     和这样一种完全建立在阶级史观基础上的传统叙述模式相比,金著的叙述逻辑明显地有所不同。作为一部“史”书,作者几乎未做任何理论性的归纳和分析。包括从开篇第一章介绍二十世纪前夜,一直到第五章讲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金著都没有像传统中共党史那样,用毛泽东的理论首先分析时代背景、国内外阶级关系和历史演进的客观逻辑。金著大量引证史料,细述历史过程,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乃至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领导下的其他一系列革命斗争,都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悲惨境遇,中国非要共产党不可,都是据史以论,并不着眼于阶级分析。     按照各种史料所提供的线索,金著对中国共产党的形成背景及经过的认识是这样的:一是因为在当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具有“综合体系”和“根本解决方法”可做指南,它指示着一种可以超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理想前途,因此对激进知识分子极具吸引力。二是“五四”之前正好俄国成功了“十月革命”,“五四”又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再加上俄国的共产党人派代表到中国来,提供了最直接的帮助,中国的工人运动又恰好在这个时候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有了与这些极大地区别于中国社会其他阶级的工人阶级结合起来的可能性。而归根结蒂,是“祖国和人民的悲惨处境”,“驱使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紧迫感”,陈独秀等人就是因为看到俄国的方式救国最有效、最便捷,按捺不住地想要马上开始“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行动”,所以才会照着俄国人的样子,成立共产党。这全都是时势使然,是“客观时局发展到这一步”。     为救国而建共产党,共产党为救国而革命、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这其实就是金著的中心论点和叙述逻辑之所在。也正是为了能够在叙述中使中共与中国以及整个民族合乎逻辑地融合在一起,金著经常用大量充满激情的文字动情地谈论“中国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心声、情感与精神,热情地讴歌代表着这些心声、情感与精神的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如果说,传统中共党史坚持的是一种阶级史观的话,那么,金著显然更多地是基于一种民族史观或曰民族革命史观。这应当是金著与此前许多中国近代史、现代史、革命史和党史著作最为不同之处。   跳出传统史观,并不那么容易     但是,要真正跳出传统的阶级史观,改从民族史观的角度来看问题,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读金著,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作者虽然看历史的角度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中共党史中的各种基本观点,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各种概念。比如“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等。包括在谈到这些概念时,金著对各个阶级性质、作用的基本判断,也和过去没有两样。如讲地主阶级是“没落”的,讲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是“软弱”的,讲中国早期的工人阶级“还没有作为一个觉悟了的独立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到“五四”爱国运动时则“开始以独立的姿态”“走上政治舞台”之类。而且,多半是由于篇幅过大的原因,金著甚至没有具体讨论和分析过这些所谓阶级的种种复杂情况。但一方面继续延用传统的阶级观点,一方面又超越阶级处处从民族和国家的角度谈历史,两者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扞格之处。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金著关于“工人阶级”的看法。在金著中,凡谈到工人或工人阶级处,除早期外,几乎无不是与共产党相联系的。给人的印象,在中国,只要是工人,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或由共产党所代表的。这样简单地划等号的做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历史的某种误读。     如书中在谈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前蒋介石国民党在上海对工人的态度时,就说蒋为便于镇压行动的突然性,“并不轻意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仍对上海工人作出似乎可以令人宽心的友好姿态”。金著虽没有用过去一些书中用过的蒋介石向工会送锦旗麻痹工会的说法,却还是举了“四·一二”前十来天周凤岐的第二十六军与工人举行兵工联欢大会等史料来证明存在这种欺骗。但在这里,金著显然忽略了当时上海至少存在着两个具有全市性影响的工人组织的情况,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总工会,一个是有青红帮背景的工界联合会。周凤岐部不可能也没有与中共领导的上海总工会的工人联欢过,但他们确实是与工联会的工人举行了联欢会。笼统地说蒋介石以此来欺骗麻痹“上海工人”,显然与当时的史实有出入。     其实,就是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所代表着的人数不多的中国产业工人群体,因为行业、地域、语言文化区隔等种种原因,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也是极为复杂的,直接在共产党组织影响下的人数极为有限。一方面,在中国,最早开始做工人运动的,一是早期的无政府主义者,一是国民党人。像广州的产业工人(即机器工人),长期以来就是被组织在国民党领导的工会里面的。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个工会就互不相让,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两派工人的大规模械斗。中共1927年12月举行反抗国民党的广州起义,机器工会的工人还在国民党的组织下,积极参加了镇压行动。另一方面,1927年中共转入地下后几乎无法在城市产业工人中发展组织。特别是1931年前后中共中央退出城市,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更是全面受到国民党的影响和控制。1940年代末,中共初进城市后就发现,无论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在石家庄这样的中小城市当中,国民党在产业工人中的势力和影响都很大,许多工人都加入了国民党或成为国民党工会组织的骨干分子。为了避免打击面过大,中共还专门通过文件规定,不对一般工人加入国民党问题进行追究。     类似的情况并不仅仅表现在工人的问题上。但这从一个方面可以说明,讲这段历史时,笼统地谈这个“阶级”,那个“阶级”,和把传统的中共党史中关于阶级作用的说明简单地接受过来,而不做具体分析和史实的研究,是很容易造成对历史的误读的。  如何看待蒋介石国民党     不从阶级分析、阶级斗争入手,只着眼于民族和国家利益,还有一个问题,这就是:既然是讲民族、讲国家,始终与中共存在着阋墙之争,却同为民族兄弟的蒋介石国民党该如何摆?     在传统的党史著作中,蒋介石国民党的形象至少是清晰的,其自身的以及与中共关系的变化是有内在逻辑可寻的。而金著离开了阶级分析的观点,蒋介石国民党的形象反而变得模糊不清了。     按照阶级分析的观点,蒋介石国民党毫无疑问是民族主义的。他们之所以和中共时而合作时而对立,是由两者的阶级关系所决定的。前者通常被认为是代表资产阶级或地主资产阶级的,后者则被认为是代表着致力于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农群众,尤其是以消灭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无产阶级的。当蒋介石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时,代表无产阶级的共产党人有时会为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与之合作;当蒋介石国民党代表了地主资产阶级,甚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时,双方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敌人。     按照金著的分析方法,蒋介石国民党的阶级代表性看不见了,中共成了民族国家利益的惟一正确的代表,蒋介石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性质也成了问题。这样一来,要想说清楚国共分合冲突的原因自然就变得十分困难了。由于没有掌握其他评价标准和工具,作者只好从道德层面上来看问题了。比如,当蒋在书中作为反共人物出现时,作者断言他是国民党中那种“只是想靠孙中山来谋求自己的发展”的人物。随着蒋介石国民党与中共矛盾冲突加剧,作者的评价也更趋道德化,称蒋内心是反苏反共的,为了权力地位,表面上表现成左派,“一到羽毛丰满便突然变脸了”。这一评价在说明蒋发动“四·一二事变”时,更加变成一种人品的贬斥了:“蒋介石是个要把一切大权独揽在自己手里、容不得任何异己力量而又富于权谋的人。当自己实力不足的时候,他可以隐忍不发,以便一步一步地达到目的……一旦认为时机成熟,他立刻会翻过脸来,采取令人吃惊的断然行动”,且“手法十分卑劣”。从道德人品的层面来评价历史人物,严格说来是危险的。作者对蒋介石道德人品的观感极差,不仅影响到全书对蒋介石历史作用和地位的评价几乎完全负面,而且使作者对一些可能影响到读者对蒋产生某种好感的看法的史实,也会采取回避的做法。比如,金著就只讲蒋介石“九·一八”事变以后如何不抵抗,对蒋随后在锦州、热河、长城抗战问题上如何主张抵抗,调兵遣将,如何与张学良发生争执,却未置一词。讲到热河不战而失,不讲张学良不按照蒋介石的命令撤换汤玉麟,积极部署抵抗的背景,却说蒋介石乘热河沦陷“逼迫……张学良辞职”。对于紧接着发生的长城抗战,金著虽没有否认中央军有参战,却对西北军的抵抗给予高度评价,对晋军的抵抗只讲失利,中央军的作战则被描述为主要是“有爱国心的将士们”的所为。     对于随后的抗日战争,金著花了许多笔墨,写得很充实,还辟出专目来写民族资本家的作为和态度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这时多少注意到了作为国家统帅的蒋介石当年领导全国抵抗和国民党军队的作用,第一次表示承认“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内许多军政人员也有程度不同的民族主义思想”。这理应更接近作者原本的出发点——民族史观。但作者对此并不能坚持到底。书中认为,在抗战爆发后一年多时间里,“国民党和它的军队的表现是积极的,在抗击日本的军事行动上担当了主要部分”。到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就只是“仍坚持在抗日阵营里,并且在一些战场上进行过顽强的抵抗”了。到抗战后期就更不要提了,自身专制腐败,作战一溃千里,对中共却磨刀霍霍。作者的观点几乎都来自《毛选》,但却仍旧没有用到毛的阶级分析的方法。作者归纳蒋对日本也好,对共产党也好,认为其态度变动的主要“内在原因”就是一点,即必欲坚持其专制独裁的统治地位,因此搞到天怒人怨。     就形式而言,作者的看法并非没有道理。但从逻辑上来看,却未必都能说得通。因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追求独裁、专制并不一定就不好,就会失败。俄国著名的历史唯物论者普列汉诺夫就举过拿破仑的例子,称拿破仑始终是追求独裁和专制的,他甚至走到恢复帝制自己做皇帝的地步,也没有遭到强烈的反对,反而还得到了法国民众的一致拥护。普列汉诺夫明确认为,一个历史人物的伟大或渺小,与其个人的性格品质和选择何种统治形式,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重要的是他是否代表了社会的需要。他代表社会需要的时候,就是强有力的;背离了社会需要,就一定会被历史所淘汰。更何况,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蒋介石固然迷信和追求专制独裁,但国民党恰恰不是因为控制太过而失败,反而是因为其自身派系林立,内部分歧太多,无力控制社会而归于失败的。很显然,注意到这些情况,金著离开民族战争和利益格局大变动的复杂背景,对蒋介石国民党在抗战中所虑所欲、所作所为的总体评价,恐怕也是可以商榷的。
本文档为【杨奎松:史观、史实与使命问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1462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0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2-02
浏览量: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