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

举报
开通vip

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null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实际的哲学运动; 另一层则是指,哲学史家们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进行研究、反思与概括,而对这一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 前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可能重复的,后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断重写的。 我们这门“中国哲学史”课程,正是在后一层含义上讲的,即是将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和说明。...

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
null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中国哲学史”,实际上有两层含义: 一层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实际的哲学运动; 另一层则是指,哲学史家们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进行研究、反思与概括,而对这一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 前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可能重复的,后一层含义上的“中国哲学史”是不断重写的。 我们这门“中国哲学史”课程,正是在后一层含义上讲的,即是将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的实际的哲学运动所作的自己的叙述与书写,向同学们进行介绍和说明。 null为了对我们这门课程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我们首先讲导论。 在导论中,我们着重从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上谈三个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一是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二是中国哲学的特点; 三是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一、哲学与中国哲学 一、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这个词在中国出现,是近百年的事。 在19世纪时,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使用汉字的“哲学”二字表述源于古代希腊的西方哲学学说(philosophy)。 中国晚清的外交家兼学者黄遵宪,将这一词由日本介绍到中国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学术界逐渐接受并开始用“哲学”一词表述中外古今的哲学学说,从而开始出现了“中国哲学”的概念,建立了“中国哲学”学科,开启了“中国哲学史”这门学问和这门课程。 null但是,“哲学”一词晚近才在中国出现,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自己的哲学发生发展的实际进程,也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反思和研究自己哲学历史的传统。应当说,中国很早就产生了自己的哲学,并形成了反思和研究自己哲学的传统。“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中国哲学史”这门学问和这门课程,在形成中无疑受到了西方哲学和西方哲学史研究的影响,但并不是用西方哲学史的框架对中国思想历史加以主观裁割而臆造出来的,而是有着自己实际的研究对象和自己悠久的研究传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作一探讨。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作一探讨。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看来很容易回答、但实际上却很难回答的问题。几千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没有一个一致的答案。但对于大多数哲学家来说,他们都把哲学看作是爱智慧、求智慧的学问。 所谓智慧,它不是知识,不是科学,不是技能,不是某种可以学会、背熟、运用的现成的东西,智慧是一种体悟,是对无限和永恒的理解和推论。因此,博学家与智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智者掌握的知识不一定胜过博学家,但智者对世界的理解一定深刻得多。. 对知识的不断追求,是各门实证科学的任务和科学家的事业;而对智慧的无穷的追求,则是哲学家的任务和哲学家的事业。哲学家所追求的不是实际的知识,而是人类的智慧。对知识的不断追求,是各门实证科学的任务和科学家的事业;而对智慧的无穷的追求,则是哲学家的任务和哲学家的事业。哲学家所追求的不是实际的知识,而是人类的智慧。哲学与哲学的智慧之区别 哲学仅仅是一门学科或知识,实体性较强。但哲学的智慧是指应用哲学的思想和知识指导行为和实践的能力,进而建立自己的观点,即理论创新的能力!即使你从未学过哲学,但在你的言行中经常闪耀出哲学的电花,那你就堪称具备了哲学的智慧!相反,即使你学了一辈子哲学,但依然是个老腐朽,甚至说话办事还不如一般人,毫无建树,那你依然不具有哲学的智慧!这也正是哲学家和哲学学者的区别:学哲学的人多如恒河沙,但几千年来,哲学家不过寥寥几人,正是因为哲学的智慧这个东西太玄奥了,非有大智慧不能掌握! null智慧同知识相比,可以说更难获得、更加宝贵。 智慧越高的人,知识越多的越好,因为他会 善用这些知识。可是智慧没有开出来的人,知识再多,但是一无所用。 早在春秋晚期,老子就自觉区分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追求。在老子看来,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学”,另一种是“为道”。“为学”是对知识的追求,“为道”则是对智慧的追求。他认为这两种追求是不同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如果专注于知识,就会妨碍对智慧的追求。 null 哲学对智慧的追求,归根到底,也就是寻求人的生存智慧,使人能够在世界上更好地生存。因此,哲学所探讨、所思考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的生存的最基本的关系。 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关系论;道论;元气论;理气合一的理本论) 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明分使群;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封建论) 三是前两种关系在人自身的反映(如身与心、理与欲、义与利、善与恶、知与行、理想与现实等等)。 几千年的哲学史,主要就是环绕这些方面而展开的,从而形成了宇宙论、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人生观等哲学问题。 对于这些哲学问题,千百年来哲学家们反复进行思考和探讨,形成了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因。 null当然在哲学史上,并不是所有时代的所有哲学家都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他们或者只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感兴趣,或者超出这些问题的范围进行思考与探讨,但总的来说,哲学发展大致是环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 在这一点上,中国哲学也与西方哲学相近似,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讨。正如张岱年所说:“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在根本态度上未必同;然而在问题及对象上及其在诸学术中的位置上,则与西洋哲学颇为相当。”(《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序论第 2页)null也正是这样,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可以运用西方哲学作为参照系,对中国哲学自身的问题加以揭示和阐释。 但是,中国哲学毕竟是在与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的文化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有自己的文化的背景,有自己的独立的源流,有自己的发展的线索,有自己回答哲学问题的话语系统与致思方式,有自己的一以贯之的传统,因而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质。我们研究中国哲学,不仅要重视它与西方哲学相似相通的地方,而且更要重视它与西方哲学相异相别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真正领会、真正把握中国哲学。 二、中国哲学的特点二、中国哲学的特点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而在近代以前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亦无机缘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因此,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具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点。在世界哲学发展中,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是两个不同的系统。 中国哲学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 1、立足现实的态度。 2、非实体性思维。 3、内圣外王的追求。 4、不拘一格的表达。 1、立足现实的态度1、立足现实的态度中国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总是立足于现实世界。 同世界上许多民族一样,中华民族在自己哲学史的开端,也曾出现过天命神权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但与其他民族不同之点,就在于早在殷周之际,天命神权思想即开始动摇,发生了“天的人文化”过程; 而春秋战国时期所产生的中国人文精神(包括儒家的入世的人文精神和道家的自然主义),自身又具有消解宗教因素的作用,这就使得春秋末期以来的中国哲学家发展,都立足于现实世界,很少有彼岸世界的成份。 null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null“子不语(主动谈及)怪、力、乱、神。”(《述而》) “敬鬼神而远之”。(《雍也》)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 “不知生,焉知死?”(《先进》) null即使在中国古代宗教哲学中,最终所追求的也往往不是彼岸世界。土生土长的道教讲长生久视,(内丹、外丹)希望人们永远生活在现实世界中。道教讲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null中国化的禅宗讲顿悟成佛,禅宗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实反映了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 “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烦恼中流,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这个过程都在我们当下的一念完成。”(四祖寺)null正是这样,中国哲学不像西方哲学,普遍存在着把本体界与现象界割裂开来、对置起来的情况。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重视“百姓日用”,主张“极高明而道中庸”,“即世间而出世间”,认为理想的追求、精神的超越是一种现实的追求和内在的超越。即便是主张超越的人文精神的道家,也是如此。如庄子认为,人的精神上的自由追求,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null而在西方哲学中,自巴门尼德以来就明确地将世界二分,认为只有本体界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现象界则不是真实的存在;至于“上帝”的概念,更是在从中世纪至近代的西方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直到尼采喊出“上帝死了”,才真正使西方哲学出现大转向。 2、非实体性的综合型思维2、非实体性的综合型思维 中国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不是从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对象世界入手,而是从考察对象世界的联系入手;不是追求决定这种关系的最终实体,而是探讨这种关系的各因素的联结及其功能。 这一特点,从根本上说,是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相联系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起与繁荣,促成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与农业生产联系最密切的天文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这些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是从整体中各元素的分析入手,而是从整体中各元素的联系入手,来把握对象世界。null中国古代的五行生克思想、阴阳思想、天地人相统一思想,都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哲学智慧。这中普遍联系的自然观体现在哲学家那里,孔子讲的“爱人”,墨子讲的“兼爱”,孟子讲的“恻隐之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荀子讲的“明分使群”,理学家“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莫非己也”,也都体现了这种哲学智慧。 加之中国哲学的立足现实的态度,反对把本体界与现象界明确二分,因而中国哲学家并不关心决定这种联系的最终实体,而关注的是这种联系的各因素的联结及其功能。这就形成了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非实体性的辩证思维传统。这与古代希腊哲学家的重分析的原子论式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null《河北学刊》2008年第2期发表了萧汉明先生《辩证法理论形态刍议》一文。 他首先明确将辩证法的理论形态区分为辩证法的分析形态(即分析型辩证法)与辩证法的综合形态(即综合型辩证法)并作出界定。 他指出,从复杂的矛盾系统中找出一个主要的矛盾,并着重探讨其自身蓬勃展开的内在根据与运动轨迹,这种从综合走向分析的辩证法思维路向,可以界定为“辩证法的分析形态(即分析型辩证法)”;而从总体上把握一个复杂的矛盾系统,探讨事物之间的复杂的联系形式,这种从分析走向综合的辩证法思维路向,可以界定为“辩证法的综合形态”(即综合型辩证法)。两者是辩证法不可分离的两个组成部分,互相之间有着密切关联。 null而综合型辩证法的提出,只是为了使辩证法得以进一步充分拓展与完善,而不是对辩证法本身的消极否定。然后,萧汉明先生指出了综合型辩证法的理论依据。其理论依据依然是建立在对“存在”的理解之上。他认为“存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存在看作既是自身状况又不是自身状况,一切都在流动与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存在是不断通过自身的否定与再否定作用得以实现的。这一含义是辩证分析法所彰显的。存在的另一重要含义,就是任何存在都是通过互相联系得以实现的,抽掉了互相联系,没有一物或一种思想能够独立孤存。存在的这重含义往往由于分析法的盛行而被掩盖。尽管分析法也可能注意到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但并不是将这种联系看作存在的本质体现。对于存在之本质特征的看法决定了辩证思维本身的类型。 null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中也有着综合型辩证法的深厚的思想资源。如易学系统中利用易象建构的各种模型、中医学的脏象学说与五行理论、兵家的系统 工程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工程量增项单年度零星工程技术标正投影法基本原理 理论、战国纵横家的外交思想、佛学中的缘起说等等,都有对各个领域之间复杂联系的深刻描述 。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始计》) null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故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 null中医学认为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并由此说明五脏之每一脏都与其它四脏发生着关系,从而概括出五脏的整体联系。 呼吸不畅,还老是咳嗽,一检查,肺有点问题,后来病虽然治好了,但是没过多久,晚上开始频繁地起夜,中医认为,这是肾有问题了。 用中医的五行生克之理来分析:肺与肾的关系本来是金生水,肺是肾的母亲,也就是说肺本来是一直给肾提供帮助的,但是现在肺有病了,母病及子,连自己都顾不过来了,自然就不能再给肾帮助,肾自然就出现问题。 这时候,如果不懂得肺与肾之间这种相生的关系,一味地去补肾,效果不一定好。想要治好夜间尿频,就必须想办法先补肺。 3、内圣外王的追求3、内圣外王的追求中国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虽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更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自身进行探讨。 这一点,从中国哲学发生时起就开始显示出来。中国哲学的开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开端。西方哲学起自哲人们对于自然的惊讶与思考,而中国哲学则起自哲人们对于人生的忧患与求索。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始终,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传·系辞》) null古代希腊哲学,直到苏格拉底才开始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而中国哲学则从一开始起就立足于这种思考。在以后的中国哲学发展中,一直保持了这种最初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纯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兴趣者可以说很难找到。他们的兴奋点,总是放在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上,总是放在对人自身的思考上。即使是思考自然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也总是要最后归结到社会人生问题上。荀子就说过:“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 性恶》),认为对“天”、对自然界的思考,必然要最终回到对人的思考上来。 null这种对于人的思考、探讨,又总是与伦理、与政治、与历史、与文化相联系,表现出一种巨大的现实感和强烈的历史感。在中国哲学家那里,对智慧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兴趣、个人的爱好、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学问,而包含了一种对民族、对国家、对天下的崇高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体现出来。 中国哲学家的哲学精神,不只是通过他的言论、他的文字、他的著作体现出来,而且通过他的行为、他的人格、他的德性、他的人生体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者比前者甚至更为重要。null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了一句孔子的话:“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句话可以说典型地标明了中国哲学的特点。徐复观对这句话作过解释,他说:“‘空言’,是理论的、抽象的概念语言。‘见之于行事’,是在行事中发现它所含酝的意义及其因果关系。‘载之空言’,是希腊哲学家的思想表达方式。‘见之于行事’,是孔子思想的主要表达方式。”(《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徐复观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287页) null金岳霖也对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作过说明。他在《中国哲学》一文中写道:“中国哲学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苏格拉底式人物。”“在他那里,哲学从来不单是一个提供人们理解的观念模式,它同时是哲学家的心中的一个信条体系,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说就是他的自传。” 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在历史上形成了对“内圣”与“外王”的追求。所谓“内圣”,就是讲对人格的修养、自我的完善;所谓“外王”,就是讲以这种人格、自我去成治事功,实现治国平天下。中国哲学家的思想创造,总是体现了他们对“内圣外王”的理解和追求。张载的一段名言很能概括这种理解和追求。他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所引)null《大学》一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後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近代学者熊十力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诚,内修之目也。齐、治、平,外修之目也。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4、不拘一格的表达4、不拘一格的表达中国哲学家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思考,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 由于中国哲学总是立足于现实,中国哲学家更为关注学问与人格的一致,因此在表达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作的理解时,中国哲学家不像西方哲学家重视运用逻辑方法建立明晰的体系,而是认为运用逻辑方式难以表达这种人生的智慧。 老子就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就是说,“道”,如果说得出来的话,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叫得出来的话,就不是永恒的名。哲学上的“道”与“名”,哲学所追求的智慧,不是用普通的逻辑方式与日常语言所能表达的。 哲学智慧的表达方式,在中国哲学史上实际是不拘一格的,或采用语录的形式,或采用寓言的形式,或采用诗的形式,或采用注释前人著作的形式,或采用逻辑论证的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null例如,一部《论语》,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都是以语录的形式记录下来,用语极为精练,没有一套一套的逻辑推理,多半都是结论式的,但却表现出很深刻的思想,活生生地勾画出孔子其人其学。这种语录体的著作,成为以后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重要形式。后期禅宗的《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程颢、程颐的《河南程氏遗书》,朱熹的《朱子语类》,熊十力的《十力语要》,都是采用这种语录体的形式。 又如,一部《庄子》,其中就有许多哲学寓言。正是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寓言,于谈笑之间,讲出了宇宙人生的深刻哲理。在《韩非子》、《吕氏春秋》中,也载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哲学寓言,为人们千百年来长久传诵。如“守株待兔”的故事,就出自《韩非子》;“刻舟求剑”的故事,就出自《吕氏春秋》。前者嘲讽了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人们,后者批评了那些不懂得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人们,都阐发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 null再如,一部《老子》,就是一首极优美的哲理诗,以诗的形式,以诗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看法。屈原的《天问》,以诗的形式提出了有关宇宙人生的一百多个问题;而一千年后,柳宗元作《天对》,也以诗的形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这一问一对,成为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名篇。 中国哲学家还常常通过解释前人的哲学文本,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由此形成了经学传统。一个显明的例子,就是对《周易》的解释工作。《易》之为书,最初只有卦画图像,并无文字说明。在殷周之际,出现了一套对于卦画作解释的文字系统,包括卦名、卦辞及爻辞,这就是《易经》。而到了战国中后期,又产生了一批对《易经》作解释的系统文字,其中最主要的是传世的《易传》。以后,历代哲学家都重视通过注释《周易》来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不断赋予原来的文本以新的内容,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易》学传统。这一工作直到现在也没有完结。null在中国哲学史上,一些著名的哲学著作,都是以这种解释前人哲学文本的形式出现的。如战国时韩非的《解老》、《喻老》,魏晋时王弼的《周易注》和郭象的《庄子注》,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明清之际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清代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这种解释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创造。 中国哲学家也有运用逻辑方法建立体系的例子。如孟子、荀子的著述,都有很强的逻辑性,论证得相当清晰。王充的《论衡》,逻辑性相当强,全书各篇在安排上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在论证上总是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再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证。但总的来说,这种运用逻辑方式建立体系的著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并不是主流。null这种不拘一格的表达,并不是说中国哲学思想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是说这种系统不是单靠逻辑体系所能呈现的。正如冯友兰所说:“所谓系统有二:即形式上的系统与实质上的系统。”“中国哲学家之哲学之形式上的系统,虽不如西洋哲学家;但实质上的系统,则同有也。讲哲学史之一要义,即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3页、第14页) null以上四个方面,是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当然也是相对的,不能把它们绝对化。在西方哲学中,也可以发现与中国哲学类似的例子,但只是并不成为主要的哲学文化现象。而且,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国哲学的这些特点又与现代西方哲学呈现出一些相似相通之处。如现代西方哲学,也反对把本体界与现象界作一种截然二分的对立,而主张在现象界中来把握本体界,强调生活世界的意义,强调非实体性的思维。像海德格尔这样的大哲学家,也十分注意从中国哲学中汲取思想资源。null海德格尔从胡塞尔的现象学(研究意识如何看到我们所看到的)出发(胡塞尔“观察”到任何意向性活动都只能在一定的视域(horizon)或边沿域中运作,比如:当我们的感性直觉要“看”清桌上的一张白纸时,我们必须已经看到了这张纸周围的环境及其中的各种物件,比如桌子,笔...等等), 并将胡塞尔的视域扩大为我们的整个生活世界,并进一步推至到生活世界的视域——即存在,无 —— 并从东方老庄那得到启示,来追问存在(无,道),写出《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试图不把人思考成世界的中心,而是认为, 人处于世界的整体联系中,他把这种整体联系称为“四维体”。人应该在世界中作为将死的过客居住, 并且珍惜它,而不是操控地球。 世界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是一切关系和意义的总和。海德格尔认为是“泰初之道”(logos)是世界的本源。   三、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 非常悠久的历史,从萌芽发展到今天,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第一阶段:中国哲学的萌芽与开端(史前至殷末周初) 其中,史前至夏殷,是中国哲学的萌芽期,这从先民的创世神话和宗教信仰中可以看到,同时,黄帝、尧、舜、禹诸先王的实践智慧也为中国哲学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 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之际,是中国哲学的开端时期。标志:《周易》古经的形成、《尚书·洪范》中五行的观念,还有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与礼乐的人文教化的观念。 null第二阶段:整个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的开拓和探索时期,也是哲学学派形成和百家争鸣时期 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天人关系,形成儒、道、墨、法、名、阴阳家等各个流派,以标新立异、自成体系为时尚,形成空前的百家争鸣的盛况,最富原创性和探索性,由此奠定了中国哲学的理论视野,形成了中国哲学的民族特色。null第三阶段:儒家经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两汉时期) 儒家思想在西汉中期定为一尊。然汉初,统治者采用黄老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统治策略,当时的儒生不被重用。随着政权的巩固,国势的强大,西汉从汉武帝开始,重用儒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统一。(政治上,董氏提倡大一统,以《公羊春秋》为其理论基础。最有影响的是他在举贤良对策中回答汉武帝的天人三策,核心即天人感应说。) 这一时期,还有许多重要的思潮,如西汉末年至东汉时的谶纬神学以及以王充、桓谭、仲长统为代表反谶纬迷信的思想。 null第四阶段:玄学的兴盛和道教、佛教哲学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 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主要构架而兼畜儒道的哲学思潮。“玄”最早见于《老子》一书,具有虚无玄远,深奥莫测的意蕴。魏晋哲学家大都把儒家的《周易》和道家的《老子》《庄子》作为基本的思想资料,合称“三玄”,这是玄学的基本由来。 null第五阶段:儒、道、佛三大哲学思潮的消长与互动(隋唐至五代) 这一时期,佛教思想受到很高的重视,佛教思想空前发展。佛教本土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出现了中国化的佛教即禅宗。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思想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的舞台,相反,唐代的统治者给予儒家思想以很大重视。唐太宗下令,由孔颖达总负责校对、注疏的《五经正义》颁行全国,说明儒家思想同样为唐朝统治者所重视。(韩愈、柳宗元) 道教也是如此。以成玄英、司马承祯、李筌为代表的道教哲学吸收先秦两汉道家及魏晋玄学,也得以深化和发展null第六阶段:宋明新儒家(理学)的兴起(宋元明时期) 儒家通过扬弃和吸纳佛、道两家的有关思想成分,实现了理论重构与自我更新,以理学的形态重新确立了统治地位。 理学内部也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别、此外还有以叶适、陈亮为代表的事功学派。 null第七阶段:理学的衰落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明清之际至清代中期) 这一时期,中国哲学最大的课题,就是对宋明理学以至整个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反思与批判总结。这个时期的哲学思想以王夫之的气本体论为代表。 null第八阶段:中国近代哲学的精神困惑与探索历程(1840-1919)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国哲学家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精神困惑。一方面,传统哲学不能提供一条独立富强的道路,另一方面,又不能割断其思想的历史联系;既不得不面临西方列强的凌辱,又不得不向其学习。中国哲学家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顽强的进行着哲学创造。 有鸦片战争前后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潮; 太平天国时期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革命农民的宗教哲学思潮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思潮 以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潮 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思潮(影响最大) null第九阶段:中国现代哲学的不同思潮和理论创造(1919-1949) 五四以后,一批中国哲学家站在新的时代高度,为融合中西哲学和促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行了多种尝试。 西化论者,以胡适为代表,《中国哲学史大纲》,即以西方实用主义为参照。 当代新儒家,如梁漱溟、熊十力、贺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以儒家哲学为本位,吸纳融合西学,以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出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精华的融合,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代表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们这门课程,我们还要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历史作一简明的回顾和说明。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启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是近百年来才开启的。随着现代大学哲学教育的建立,“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开设,以“中国哲学史”为名称的教科书及研究著作开始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当推在新文化运动中问世的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该书是胡适在北京大学中国哲学门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基础上完成的教科书。在该书中,胡适第一次用现代的眼光,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目的、分期作了规定。null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对象。胡适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上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页) 这种人生切要的问题,大致有这些方面(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这种种人生切要问题,自古以来,经过了许多哲学家的研究,往往有一个问题发生以后,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遂致互相辩论。有时一种问题过了几千百年,还没有一定的解决法。”“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页) null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目的。胡适认为,哲学史研究有三个目的:(一)明变,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二)求因,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原因;(三)评判,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胡适说,这种评判应当是“客观的”,有三条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一)要看一家学说在同时的思想和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何种影响;(二)要看一家学说在风格、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三)要看一家学说的结果可造出什么样的人格来。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分期。胡适把中国哲学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一)古代哲学,自老子至韩非;(二)中世哲学,自汉至北宋;(三)近世哲学,宋元明清哲学。 胡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讲的是古代哲学史。与当时的其他同类著作相比,胡适的这本书有一根本的不同:当时讲中国哲学史的人,都从三皇五帝讲起,而胡适则认为,这些材料都是无法证明其真伪缺乏胡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讲的是古代哲学史。与当时的其他同类著作相比,胡适的这本书有一根本的不同:当时讲中国哲学史的人,都从三皇五帝讲起,而胡适则认为,这些材料都是无法证明其真伪缺乏历史的证明,不足为信,因而把三皇五帝都一起砍了,一部《中国哲学史》从老子开始讲起。这对于当时的青年学生起了很大的思想解放作用。当时正在北京大学读中国哲学门的冯友兰对此有切身的体会,他晚年回忆说:“这对于当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当时我们正陷入毫无边际的经典注释的大海之中,爬了半年才能望见周公。见了这个手段,觉得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爽。”(《三松堂自序》,三联书店 1984年版,第215页) 同时,胡适还破除了古代学术思想史论著中对孔子与儒家经典的迷信,把孔子与儒家作为同其他学派平等的学派看待。正是这样,蔡元培对此书的评价甚高,认为其特点在于:第一是“证明的方法”;第二是“扼要的手段”;第三是“平等的眼光”;第四是“系统的研究”。冯友兰则称胡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第213页)。可以说,该书建立了完全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对以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展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null胡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不仅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当时的思想解放产生了很大作用。该书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出版,第一版竟在两个月之内脱销,又再次重印,可见影响之大,早已超出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围。 但是,胡适这部书也有不少肤浅之处,以致金岳霖在20世纪30年代认为:“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难免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胡先生不知不觉间流露出来的成见,是多数美国人的成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察报告》,《金岳霖文集》第1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8页)同时胡适的兴趣十分广泛,极易转移,该书只写了上卷,而没有写成中卷和下卷,只能算是半部中国哲学通史著作,不是完整的中国哲学通史著作。 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完成了《中国哲学史》上下卷。这是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通史教科书,从先秦一直讲到19世纪末的康有为、廖平。冯友兰曾把他的《中国哲学史》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过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完成了《中国哲学史》上下卷。这是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通史教科书,从先秦一直讲到19世纪末的康有为、廖平。冯友兰曾把他的《中国哲学史》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过比较,认为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冯著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社会大转变的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是清朝末年中外交通的时代。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与中国历史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亦有两次转变、三个阶段。 第二,冯著认为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子学时代”,第二阶段是“经学时代”。 第三,冯著对中国哲学历史的叙述,不是从老子而是从孔子开始讲起。 冯友兰认为,该书发前人之未发,而后来也不能改变者有两点:一是把名家分为“合同异”与“离坚白”两派;二是把程颢与程颐的思想分开,认为兄弟二人分别开启了心学与理学的发展。同时,该书又有两大弱点:一是讲佛学失之肤浅,二是讲明清哲学失之简略。总的来讲,冯著《中国哲学史》是第一部系统、完整、严谨的中国哲学通史著作,并注意吸取西方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古代学案的特点,既有较深入的分析评判,又有较扎实的哲学史资料。 null1947年,冯友兰赴美国讲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在美国出版。20世纪80年代,该书中译本出版,名为《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相当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哲学从孔子直到冯友兰“新理学”的发展历程,引文不多,译文流畅,是冯友兰众多中国哲学史著作中最有特色的一部。 null除了胡、冯所著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外,还有范寿康所著《中国哲学史通论》值得注意。20世纪30年代,武汉大学哲学系由著名哲学家范寿康讲授“中国哲学史”课。在讲义的基础上,范寿康写出了《中国哲学史通论》一书,由开明书店于 1937年出版。该书由先秦一直讲到晚清的康有为,简明扼要,并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解释中国哲学历史。该书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本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下写成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 null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了新的开展,有吕振羽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于抗日战争前夕问世,又有郭沫若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和侯外庐著《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于抗日战争中问世。这些著作以研究思想史的形式,开展了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著作虽然都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成果,但在观点上却相互争鸣,在风格上更是各具特色,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政治化作品。郭沫若先是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后来再转入从事历史、哲学史研究,因而他的著作表现出一种诗意,洋溢着浪漫的精神。侯外庐曾用十年的功夫翻译《资本论》,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个中文译本的译者,然后再转入研究中国思想史,因而他的著作往往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对许多问题作了透彻的理论说明,但文字上却显得很艰深,不好读。 null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写成于抗日战争前夕,虽然由于战争的爆发而未能及时出版,但也可以视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开创时期的奠基性著作之一。这部书的特点,在于不是以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线索为全书结构,而是以中国哲学史上的问题为全书结构。全书分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部分。宇宙论部分中又包括本根论和大化论;人生论部分中又包括天人关系论、人性论、人生理想论和人生问题论;致知论部分中又包括知论和方法论。可以说,这是一部独创性的中国哲学问题史专著。 正是通过这些前辈学者的开拓,中国哲学史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发展起来。中国哲学学科,作为现代大学人文学科之一,也建立起来。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打下了最初的基础。3、介绍几部新时期的中国哲学通史著作 3、介绍几部新时期的中国哲学通史著作 自1987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为当代中国哲学中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成果的领域。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几部新时期问世的中国哲学通史著作,供大家学习本课时参考。 (一)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 这是近二十多年来编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部中国哲学史教科书,至今累积印数十多万册。该书试图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作出新的筛选,突出了中国哲学历史中那些作为人类认识史的内容。该书运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论述中国哲学历史进程,比较明晰地勾画出中国哲学发展的逻辑环节和基本线索。该书在国内同类教科书中“哲学味”是最浓的,对于初学哲学者训练哲学思维十分有用。该书也带有局限性。如仍沿用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军对战”的解释模式,而对中国道德哲学、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这些有自身特色的内容论述较少。null(一)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 该书计划写七大卷,从先秦写到近代;目前已出版了四卷,论述从先秦到隋唐的哲学发展。该书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哲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把哲学史看成是一种文化史,认为历史上的哲学既是一定时代文化的精华,又与一定时代文化的发展不可分割。该书因为不是教科书,因而能采用比较灵活的叙述形式,突出了编著者自己的研究心得之所在,对一些有研究有见解的中国哲学史问题作了相当细致的论述和分析。这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历史很有价值。null(一)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这三书虽名为思想史,但实为哲学史。这三书的方法,在于把中国哲学史放在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中加以展开,进行探讨,从而获得对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生成发展的了解。这三书具有著者的个性特点,不乏深刻、独到的见解,富有启发性,曾产生很大影响。但其中于20世纪80年代所写的一些关于现代中国思想史的篇章显得较粗糙,缺乏对原始文献的细致把握和深入解读。在这三书相继出版后,李泽厚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他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告别革命”的主张,就与这三书的基本思想相悖。 (四)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 (四)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在解放后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写中国哲学史,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写作《中国哲学史新编》,但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而陷入困境。进入新时期后,冯友兰又以极大的毅力重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终于以晚年之力完成了这部七卷本的中国哲学通史专著,从先秦一直写到现代。在该书的《自序》中,冯友兰说:“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我决心在继续写《新编》的时候,只写我自己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上所能见到的东西,直接写我自己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上对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理解和体会,不依傍别人。当然也有与别人相同的地方,但我是根据我自己所见到的,不是依傍,更不是抄写。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等于依傍马克思主义,更不是抄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 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自序第2页)该书的特点,按照冯友兰的说法,在于除了说明哲学家的哲学体系外,同时对其政治社会环境作出说明,是“一部以哲学史为中心而又对于中国文化有所阐述的历史”(自序第2-3页)。特别是该书第六册和第七册,阐发了冯友兰自己的一些观点,表现出向他解放前的哲学观点的一种回复,被人们称为“冯友兰现象”。 null(五)冯契著《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 在新时期,冯契通过对中国哲学历史的重新解读,来建构他的个性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智慧说”。冯契认为,作为人类认识史的哲学史,所提出的认识论问题有四个:(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二)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真理?(三)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具体真理(首先是世界统一原理、宇宙发展规则)?(四)自由人格或理想人格如何培养?据此,他提出了一种广义的认识论,“智慧说”就是这样一种广义的认识论。这两部书即以这种广义的认识论为方法,对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的中国哲学发展作出了疏理,成为冯契建构“智慧说”哲学体系的哲学史根据。特别是《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一书,对从1840年到1949年的近代中国哲学发展作出了深入的清理和解读,对于学习中国近代哲学史尤有帮助。 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郭沫若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杨向奎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陈来著:《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 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 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 严正著:《五经哲学及其文化学的阐释》,齐鲁书社2001年出版。 钱穆著:《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郭沫若著:《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null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汉唐时期的哲学发展 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卷一,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二,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两汉思想史》卷三,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出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中国哲学发展史》隋唐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周桂钿著:《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汤用彤著:《魏晋玄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牟宗三著;《才性与玄理》,香港人生出版社1963年出版。 null许抗生、李中华著:《魏晋玄学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孔繁著:《魏晋玄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孙述圻著:《六朝思想史》,南京出版社1992年出版。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卷,中华书局1983年。 汤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汤一介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李大华、李刚、何建明著:《隋唐道家与道教》上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卿希泰著:《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2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章权才著:《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宋明时期的哲学发展 宋明时期的哲学发展 黄宗羲撰:《宋元学案》1-4卷,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黄宗羲撰:《明儒学案》上下卷,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宋明理学史》下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牟宗三著:《心体与性体》上中下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 牟宗三著:《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 潘富恩、徐洪兴主编:《中国理学》1-4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出版。 徐洪兴著:《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张立文著:《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null陈来著:《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漆侠著:《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罗立刚著:《宋元之际的哲学与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容肇祖著:《明代思想史》,开明书店1941年出版。 张学智著:《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冯达文著:《宋明新儒学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哲学 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哲学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出版。 钱穆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侯外庐著:《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 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萧萐父、许苏民著:《明清启蒙学术流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赵园著:《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日]沟田雄三著:《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中华书局1997年。 张舜徽著:《清儒学记》,齐鲁书社1991年出版。 王茂、蒋国保等著:《清代哲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近代中国的哲学发展 近代中国的哲学发展 侯外庐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 侯外庐著、黄宣民校订:《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出版。 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张锡勤著:《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上下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 韦政通著:《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上册,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出版;《中国十九世纪思想史》下册,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出版。 郭湛波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null贺麟著:《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 冯友兰著:《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李维武著:《二十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宋志明著:《现代新儒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杨国荣著:《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null孔子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孔子的仁?(用原典说明,20个-30个) 2、  如何理解孔子的礼?(20个-30个) 3、  如何理解孔子的天命观?(10个) 墨子 1、  兼爱与仁爱的区别。(《兼爱》) 2、  儒墨义利观比较。(《天志》) 3、  试析墨家在汉代以后迅速衰落的原因。 nullnullnullnull
本文档为【中国哲学的特点与中国哲学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4610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22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1-22
浏览量: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