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举报
开通vip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阴阳变化 1.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 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转,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 方其半升,未成火也,谓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 方其半降,未成水也,谓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阴阳变化 1.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 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转,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 方其半升,未成火也,谓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 方其半降,未成水也,谓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 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 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 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 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 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 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2.五行生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 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 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 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 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 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六月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湿动。湿者,水火之中气,土寄位于西南,南热而西凉,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 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 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 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 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 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 皆气化自然之妙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3.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 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 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 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 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 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 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 肝为乙木,胆为甲木; 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 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4.气血本原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 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 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 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 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 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 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 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 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5.精神化生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   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   水之寒者,六腑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   火之热者,六腑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   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   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   《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   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   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6.形体结聚 肝主筋,其荣爪;   心主脉,其荣色;   脾主肉,其荣唇;   肺主皮,其荣毛;   肾主骨,其荣发。   凡人之身,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气盛则皮毛致密而润泽。   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   脉络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条达。   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气盛则筋膜滋荣而和畅。   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   五气皆备,形成而体具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7.五官开窍     肝窍于目,   心窍于舌,   脾窍于口,   肺窍于鼻,   肾窍于耳。   五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是谓五官。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   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   五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五神发露,上开七窍,声色臭味,于此攸辨。   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   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   清升浊降,一定之位。人之少壮,清升而浊降,故上虚而下实,人之衰老,清陷而浊逆,故下虚而上实。   七窍之空灵者,以其上虚,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实。   其实者,以其虚也,其虚者,以其实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8.五气分主 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   心属火,其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声笑,其液汗。   脾属土,其色黄,其臭香,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   肺属金,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声哭,其液涕。   肾属水,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其液唾。     盖   肝主五色,五脏之色,皆肝气之所入也,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   心主五臭,五脏之臭,皆心气之所入也,入脾为香,入肺为腥,入肾为腐,入肝为臊。   脾主五味,五脏之味,皆脾气之所入也,入肺为辛,入肾为咸,入肝为酸,入心为苦。   肺主五声,五脏之声,皆肺气之所入也,入肾为呻,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   肾主五液,五脏之液,皆肾气之所入也,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9.五味根源 木曰曲直,曲直作酸。   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金曰从革,从革作辛。   水曰润下,润下作咸。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   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   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   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   使坎离交姤,龙虎回环,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木直升而不酸,金从降而不辛。   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   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   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   而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在于土。   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   不苦、不咸、不酸、不辛,是以味甘。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缘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咸,皆土气之中郁也。   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脏,而作诸味。调和五脏之原,职在中宫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0.五情缘起 肝之气风,其志为怒。   心之气热,其志为喜。   肺之气燥,其志为悲。   肾之气寒,其志为恐。   脾之气湿,其志为思。   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   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府;   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而为悲,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   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实总土气之回周而变化也。   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若轮枢莫运,升降失职,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   心之志喜,故其声笑,笑者,气之升达而酣适也。   肾之志恐,故其声呻,呻者,气之沉陷而幽郁也。   肝之志怒,故其声呼,呼者,气方升而未达也。   肺之志悲,故其声哭,哭者,气方沉而将陷也。 脾之志忧,故其声歌,歌者,中气结郁,故长歌以泄怀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11.精华滋生 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   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   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气清降,则产阴精。   五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   五脏皆有神,悉受之于心;   五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   五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   总由土气之所化生也。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谷味之甘者,秉土气也。五谷香甘,以养脾胃,土气充盈,分输四子。   己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戊土右转,谷精归于肾肝。   脾胃者,仓禀之官,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生,绝胃气则死。胃气即水谷所化,食为民天,所关非细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12.糟粕传导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   气化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入于脏腑而为津液,粗者入于膀胱而为溲溺。溲溺通利,胃无停水,糟粕后传,是以便干。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气水变化于中焦,沤者,气水方化,而未盛也,及其已化,则气腾而上,盛于胸膈,故如雾露,水流而下,盛于膀胱,故如川渎。川渎之决,由于三焦,《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盖三焦之火秘,则上温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泄,则下陷膀胱而水窍闭。   《灵枢·本输》: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以水性蛰藏,太阳寒水蛰藏,三焦之火秘于肾脏,则内温而外清。水府清通,上窍常开,是以气化之水渗于膀胱,而小便利。若太阳寒水不能蛰藏,三焦之火泄于膀胱,膀胱热癃,水窍不开,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不化气上腾,爰与谷滓并入二肠,而为泄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所谓实则闭癃者,三焦之火泄于膀胱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3.经脉起止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腑;   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脏。   六脏六腑,是生十二经。经有手足不同,   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   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   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是谓足之三阴经,   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主,是谓手之三阴经。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   手阳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颈,入下齿,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太阳,自小指,从手外侧,循臂下廉,上颈,至目内眦。   手少阳,自名指,循手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出臂外,上颈,至目锐眦。   三经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   足阳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咙,入缺盆,下乳,挟脐,循胫外,入大指次指。   足太阳行身之后,自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贯臀,入腘中,出外踝,至小指。   足少阳行身之侧,自目锐眦,从耳后下颈,入缺盆,下胸,循胁,从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   三经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   足太阴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内踝,入腹,上膈。   足少阴行身之后,自小指,循内踝,贯脊,上膈,注胸中。   足厥阴行身之侧,自大指,上内踝,抵小腹,贯膈,布胁肋。   三经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   手太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前廉,入寸口,至大指。   手少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至小指。   手厥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入掌中,至中指。   三经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三阳之走头,足三阳之走足,皆属其本腑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脏,   足三阴之走胸,手三阴之走手,皆属其本脏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腑。   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   六阳六阴,分行于左右手足,是谓二十四经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4.奇经部次 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   督脉行于身后,起于下极之腧,并入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诸阳之纲也。   任脉行于身前,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上关元,入目,络舌,诸阴之领也。   冲脉起于气冲,并足少阴,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诸经之海也。   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环腰如带,诸经之约也。   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于风池,主左右之阳也。   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交贯冲脉,主左右之阴也。   阳维起于诸阳会,维络于身,主一身之表也。   阴维起于诸阴交,维络于身,主一身之里也。   阳跷、阳维者,足太阳之别。阴跷、阴维者,足少阴之别。   凡此八脉者,经脉之络也。经脉隆盛,入于络脉,络脉满溢,不拘于经,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别道自行,谓之奇经也。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5.营气运行 水谷入胃,化生气血。   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   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   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脉六动。一息六动,人之常也。一动脉行一寸,六动脉行六寸。   《灵枢·脉度》: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一日百刻,一刻一百三十五息,人气半周于身,脉行八丈一尺,两刻二百七十息,人气一周于身,脉行十六丈二尺,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人气五十周于身,脉行八百一十丈。   营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   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跷、督、任,是谓一周也。   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五十周毕,明日寅时,又会于寸口。此营气之度也。
本文档为【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723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982KB
软件:Word
页数:30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1-12
浏览量: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