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戏剧史第十二讲

中国戏剧史第十二讲

举报
开通vip

中国戏剧史第十二讲第三章 其它地方戏 第十二讲 其它地方戏 现存的汉族戏曲,大概有300多个不同的声腔剧种,大致分别属于“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与皮黄戏。本章主要介绍京(皮黄)、昆(弋)以外的几种地方戏。 第1节​ 梆子戏 “梆子”名称的来历,与以硬木梆子击节有关。它源于明末陕西、甘肃一带的西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音乐结合,逐渐衍变成诸多的梆子戏,其中历史最早、影响较大的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之后传播到各地,有豫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以往习惯于称“梆子”为梆子声腔,其实...

中国戏剧史第十二讲
第三章 其它地方戏 第十二讲 其它地方戏 现存的汉族戏曲,大概有300多个不同的声腔剧种,大致分别属于“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与皮黄戏。本章主要介绍京(皮黄)、昆(弋)以外的几种地方戏。 第1节​ 梆子戏 “梆子”名称的来历,与以硬木梆子击节有关。它源于明末陕西、甘肃一带的西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音乐结合,逐渐衍变成诸多的梆子戏,其中历史最早、影响较大的是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之后传播到各地,有豫剧、山东梆子、河北梆子等。以往习惯于称“梆子”为梆子声腔,其实各地的梆子戏音乐声腔并不相同,它们只是在以梆子击节、采用板式变化上是相同的。所以正确的提法应当是梆子戏而不是梆子声腔。 它以板胡为主奏乐器;其调式多为徵调式,唱腔为上下句式,多有华彩流畅的花腔乐句为辅;曲调以七声音阶为主,旋法上多跳进,常用闪板,整个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悲壮粗犷。   梆子戏的板式,一般为8种。其中有正板5种: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紧打慢唱;另有辅板3种:倒板、散板、滚板。河南梆子分得更细,如慢板又包括金钩挂、迎风板、连环扣。秦腔的音阶和调式的特色,在各梆子腔系剧种中较为突出,所有板式(除滚唱外)均有欢音和苦音两种变化,从而丰富了调式色彩。山西的上党梆了则更多地运用了五声音阶及其移宫技法,在北方梆子腔系中别具一格。   梆子戏的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声腔有:秦腔、豫剧、晋剧、蒲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这里主要介绍秦腔、豫剧和晋剧。 秦腔产生于明代后期,是中国戏曲中最古老、传播相当广泛的声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汉调恍恍;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在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数以万计,因时代久远,佚散颇多,据现在统计仅存约3000多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秦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其板类共有六种:〔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     秦腔角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十三门二十八类。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巧丰富,有喷火、跌扑、髯口、跷工、翎子、獠牙、帽翅等八大特技。 插入秦腔唱段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1949年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流行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台湾都有豫剧演出。     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 豫剧的脚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俗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正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 1927年前后至80年代,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非常活跃,被称为豫剧的五大名旦。 插图,常香玉照片,书稿图片 常香玉主演《花木兰》,中国戏剧史图片 据1956年统计,豫剧传统剧目有64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花枪》、《三上轿》、《地塘板》、《提寇》、《铡美案》、《十二寡妇征西》等。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破洪州》、《唐知县审诰命》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许多剧目。 晋剧即山西梆子、中路梆子,也叫中路戏。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中路梆子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盛行,流行于山西中部、内蒙、河北、陕西部分地区。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 第二节 柳子戏与清代兴起的民间小戏 在清代的“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与皮黄五大声腔中,“东柳”就是山东的柳子戏,也称柳琴戏。其得名的缘由,是柳子戏中有一种“柳子腔”,“柳子腔”可能就是“柳枝腔”,其最早的渊源应当就是民间流行的“柳枝词”。所以“东柳”指的就是民歌小调。 柳子戏是一种从民间“唱门子”发展而来的民间小戏,同类戏曲还应包括河北的评剧,浙江的越剧,湖南的花鼓戏,北方各地的秧歌戏,南方各地的采茶戏、花灯戏,湖北、安徽的黄梅戏等戏曲。上述剧种,有的已经发展成覆盖面极光、影响甚大的全国性剧种。本节主要介绍柳子戏、花鼓戏、越剧、评剧和黄梅戏。 柳子戏起源于山东,它是集合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作为唱腔的,所谓“柳子”即柳枝,即民间歌曲之意。 柳子戏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其形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至迟在咸丰初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后来增加了行当,丰富了剧目,又吸收、借鉴京剧及梆子戏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伴奏和表演艺术。 . 花鼓戏在湖南各地均很流行,例如长沙、衡阳、常德、邵阳等地都有各自的花鼓戏。这里主要介绍邵阳花鼓戏。 . 据史料记载,作为一种成熟的戏曲形态,邵阳花鼓戏最迟形成于清代的道光、咸丰年间。邵阳花鼓戏的发展,经历了从“二小”(小丑,小旦)、“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到生、旦、净、丑四行俱备的三个阶段。 从风格上来看,邵阳花鼓戏可以分为东、南、西三种风格流派。东路源于“车马灯”,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音乐材料,艺人都是男角,多为巫师出身,一边行巫,一边唱戏。南路源于“对子花鼓”,音乐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艺人女性比较多,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两种技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西路与南路同源,音乐上主要是小调,艺人也多是巫师出身,边行巫,边唱戏,男角为主,间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较早,所以风格上差异比较大的只是东路和南路。 邵阳花鼓戏的音乐,孕育于当地的山歌和民间小调。又受到说唱音乐、宗教音乐、祁剧音乐的影响。其过场音乐,可分为民间吹打乐和丝竹音乐两类。打击乐受祁剧影响较大,锣鼓点子基本上同于祁剧,但又有变化,演奏风格更加花俏和细腻。邵阳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具有生活气息浓郁、歌舞性强的特点。 插图:长沙花鼓戏《刘海砍樵》,中国戏剧史图片 浙江越剧于1852年前后诞生于浙江嵊州,经历了“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时期,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形成表演细腻真切、秀丽文雅,唱腔优美抒情,清越柔和的艺术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   “落地唱书”是农民为谋生计,编演的“送元宝”等沿门乞讨的文艺形式,是越剧的前身。1906年清明节,嵊州南派艺人有准备地在甘霖镇东王村首次登台演出。此起,落地唱书转台上演出,越剧就此诞生。当初,人称“小歌班”,又叫“的笃班”。   1922年,小歌班进上海“大世界”演出。《申报》8月23日载文小歌班为“绍兴文戏”。绍兴文戏戏班全是男演员,因而有人称“男班”。   当男班在沪打开局面之时,上海正时兴一种“髦儿戏”(小女孩子演戏),很受人欢迎。1923年,在沪经商的嵊州人也请男班艺人回故乡(中南乡施家岙村)办起了女子科班。三十年代未,绍兴文戏女班始称女子越剧,活跃于浙江、上海等戏剧舞台。到1942年10月,以“雪声”剧团袁雪芬为代表对越剧进行了一场全面改革,树起了“新越剧”的旗帜,有力地促进了剧目建设和音乐发展,把越剧推向了新的阶段。 评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形成于唐山,故又名“唐山落子”。源于冀东民间歌舞“秧歌”,至清末,秧歌又汲取了乐亭皮影、鼓书等,遂演变成为具有冀东地方特色的“蹦蹦戏”。蹦蹦戏初期为两小戏(一旦一丑),有唱有白,载歌载舞。 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90)间,对口彩唱两小戏推进到三小戏(即拆出戏)阶段。折出戏扮演者由三人称转化为第一人称,剧本由说唱体演变为代言体。 折出戏剧目计有百余种,大部分来源于两小戏,或影卷、梆子剧本。另一部分则是依据民间现实生活、时事传闻、古今传奇、历史小说、子弟书鼓词等编写而成。此时仿照大戏模式对折出戏进行全面改造,大量汲取了梆子板式和锣鼓,使蹦蹦戏具有了大型剧种的雏型。改革后的蹦蹦戏,定名为“平腔梆子戏”。 至民国元年,创作、改编、移植的大型剧目已达三十余部,与此同时,也健全了表演行当,完善了唱腔板式和伴秦体制,从而使蹦蹦戏具有了崭新的艺术风貌。至此,孕育在秧歌母体中的民间小戏,终于在民国初年以新的姿态脱颖而出,时人称其为唐山落子,后定名为评剧。著名评剧艺人成兆才根据真人真事编成的评剧剧目《杨三姐告状》和《花为媒》等古装戏很有影响。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它是皖、鄂、赣三省 毗邻地区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一个剧种。它是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的,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而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所喜爱。                       早期的黄梅戏是灾民们背井离乡,沿门演唱,藉以乞讨的演出形式。演出内容多为艺人自编的反映底层民众生活的小戏,演出范围仅限于农村。随着后来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相对固定、人数较多、职业或半职业性质的黄梅戏班子。清末民初,班社迅速发展,人员固定,剧目增多,行当齐全,并且实现了由农村的草台进入城市的舞台这一重大跨越。1949年以后,黄梅戏告别了原先流动性很强的“跑码头”状况,有幸登上大雅之堂。 黄梅戏的唱腔通俗易懂而优美动听,富有韵味,如行云流水。它的唱腔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黄梅戏常常是载歌载舞,以淳朴、健康的格调表现人物,给人以真切、朴实之感。它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 种题材的剧目。 插图:严凤英主演《天仙配》,中国戏剧史图片 韩再芬主演《徽州女人》  书稿图片                          第三节 混合型的地方戏——川剧和粤剧 所谓混合型,指的是不完全属于某一声腔系统,而是汲取了多种不同音乐声腔的地方戏。这类地方戏以川剧为代表。此外,粤剧最初虽主要唱皮黄调,但后来由于方言色彩较浓,发生了较大改变。本节介绍这两种地方戏。 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在戏曲声腔上,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和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简称昆、高、胡、弹、灯。原先各种声腔均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以后,五种声腔经常同台演出,形成了较多的共同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称“川剧”。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并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真实细腻,幽默机趣,生活气息浓厚。原分四个支派:“川西派”以擅长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坎调”;“资阳河派”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严谨;“川北河派”以唱弹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川东派”以唱胡琴腔为主,受徽剧、汉剧影响较多。成都和重庆为川剧的两大演出中心。 川剧的五大声腔形成有早有迟,乾隆时几种不同的声腔已经开始合演。但是,省外诸腔逐渐被四川方言及民间曲调所同化,成为流行至今的川剧昆腔、高腔、胡琴和弹戏,后来渗入川北灯戏,逐渐形成了使用同一种方言,共用同一套打击乐器伴奏,最终形成五种声腔并存,演出风格统一的近代四川地方剧种——“川剧”,大概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 川剧的几个主要特色:一是文人学士与剧本的文学创作和改造,因而剧本题材广泛,文学性强,雅俗兼容,谐趣自生,尤以喜剧著称。二是一批表演艺术家,如康子林、肖楷臣、周慕莲、唐荫甫、唐广体、贾培之等,专精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采,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富有生活气息和幽默感,川味表演程式十分浓郁,自成体系。三是有“绝活”。在唱腔上,高腔中的帮腔(幕后伴唱)是川剧一绝;在技法上,罕有的变脸、吐火、藏刀、滚灯、踢慧眼、钻火圈、衫子功等特技,增加了剧情的紧张、神奇、幽默和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黄”(即西皮、二黄)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黄”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 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本文档为【中国戏剧史第十二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278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51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4-01-08
浏览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