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迷你书-《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

迷你书-《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

举报
开通vip

迷你书-《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 书书书 计算机科学丛书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 RequirementsEngineering:Fundamentals,Principles,andTechniques (德)KlausPohl 著 彭 鑫 沈立炜 赵文耘 等译   本书对需求工程中的主要概念、方法、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覆盖了面向目标的 需求工程、基于场景的需求工程、面向方案的需求工程以及需求抽取、文档化、协商、确认 和管理等需求工程活动,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需求工程教科书。全书共分八部分, 每一部分针对不同的...

迷你书-《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
书书书 计算机科学丛书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 RequirementsEngineering:Fundamentals,Principles,andTechniques (德)KlausPohl 著 彭 鑫 沈立炜 赵文耘 等译   本书对需求工程中的主要概念、方法、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覆盖了面向目标的 需求工程、基于场景的需求工程、面向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的需求工程以及需求抽取、文档化、协商、确认 和管理等需求工程活动,是一本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需求工程教科书。全书共分八部分, 每一部分针对不同的主题展开论述,并在每一部分的开头对各章节内容分别加注 “基础”和 “高级”标记,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运用实例来辅助阐述需求工程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大量经过实践检验的检查表和 指南,不仅适合用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工程及相关课程教学,而且还可以作为软 件开发和管理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TranslationfromtheEnglishlanguageedition:RequirementsEngineering:Fundamentals,Prin ciples,andTechniques(ISBN9783642125775)byKlausPohl Copyright? SpringerVerlagBerlinHeidelberg2010 Springerisapartof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 AllRightsReserved 本书中文简体字版由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授权机械工业出版社独家出版。未 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内容。 封底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书法律顾问 北京市展达律师事务所   本书版权登记号:图字:0120112881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德)波尔(KlausPohl)著;彭鑫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127 (计算机科学丛书) 书名原文:RequirementsEngineering:Fundamentals,Principles,andTechniques ISBN9787111382317 Ⅰ.需… Ⅱ.①波… ②彭… Ⅲ.软件工程 高等学校 教材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pdf初中剪纸校本课程教材衍纸校本课程教材排球校本教材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版四级教材  Ⅳ.TP31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2012)第085461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 100037) 责任编辑:刘立卿      印刷 2012年8月第 1版第 1次印刷 185mm×260mm·335印张 标准书号:ISBN9787111382317 定价:8900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客服热线:(010)88378991;88361066   购书热线:(010)68326294;88379649;68995259   投稿热线:(010)88379604   读者信箱:hzjsj@hzbookcom !"#$% RequirementsEngineering:Fundamentals,Principles,andTechniques 文艺复兴以降,源远流长的科学精神和逐步形成的学术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使西方国家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 域取得了垄断性的优势;也正是这样的传统,使美国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六十多年间名家辈出、独领 风骚。在商业化的进程中,美国的产业界与教育界越来越紧密地结合,计算机学科中的许多泰山北 斗同时身处科研和教学的最前线,由此而产生的经典科学著作,不仅擘划了研究的范畴,还揭示了 学术的源变,既遵循学术规范,又自有学者个性,其价值并不会因年月的流逝而减退。 近年,在全球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 切。这对计算机教育界和出版界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专业教材的建设在教育战略上显得举 足轻重。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时间较短的现状下,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其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几十 年间积淀和发展的经典教材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因此,引进一批国外优秀计算机教材将对 我国计算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与世界接轨、建设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 的必由之路。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较早意识到 “出版要为教育服务”。自1998年开始,我们就将工 作重点放在了遴选、移译国外优秀教材上。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与 Pearson,McGrawHill, Elsevier,MIT,JohnWiley&Sons,Cengage等世界著名出版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他们 现有的数百种教材中甄选出 AndrewSTanenbaum,BjarneStroustrup,BrainWKernighan,Dennis Ritchie,JimGray,AfredVAho,JohnEHopcroft,JeffreyDUllman,AbrahamSilberschatz,Wil liamStallings,DonaldEKnuth,JohnLHennessy,LarryLPeterson等大师名家的一批经典作品, 以 “计算机科学丛书”为总称出版,供读者学习、研究及珍藏。大理石纹理的封面,也正体现 了这套丛书的品位和格调。 “计算机科学丛书”的出版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鼎力襄助,国内的专家不仅提供了中肯 的选题指导,还不辞劳苦地担任了翻译和审校的工作;而原书的作者也相当关注其作品在中国 的传播,有的还专程为其书的中译本作序。迄今, “计算机科学丛书”已经出版了近两百个品 种,这些书籍在读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被许多高校采用为正式教材和参考书籍。其影印版 “经典原版书库”作为姊妹篇也被越来越多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所采用。 权威的作者、经典的教材、一流的译者、严格的审校、精细的编辑,这些因素使我们的图书 有了质量的保证。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材改革的逐渐深化,教 育界对国外计算机教材的需求和应用都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尽善尽美,而反馈 的意见正是我们达到这一终极目标的重要帮助。华章公司欢迎老师和读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建 议或给予指正,我们的联系方法如下: 华章网站:wwwhzbookcom 电子邮件:hzjsj@hzbookcom 联系电话:(010)88379604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号 邮政编码:100037 &'#'( RequirementsEngineering:Fundamentals,Principles,andTechniques 需求工程通过一种系统化的工程过程实现涉众需求的抽取、协商和文档化。作为需求工程 输出制品的需求文档和需求规约是所有其他系统开发活动的重要基础。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和 开发方法将需求工程作为软件项目的一个早期开发阶段。近些年来,随着以统一过程和敏捷方 法为代表的增量、迭代式开发过程的流行,需求工程作为一种跨越整个软件开发生存周期的持 续活动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另一方面,软件复用、特定领域的软件开发以及软件产品 线开发方法的广泛应用又进一步使得需求工程成为一种跨越项目和产品边界的工程化活动。这 些都使得需求工程对于软件开发项目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本书对于需求工程中的主要概念、方法、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覆盖了面向目标的需 求工程、基于场景的需求工程、面向方案的需求工程以及需求抽取、文档化、协商、确认和管理 等需求工程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提出了一种涵盖四个上下文刻面 (主体、使用、IT 系统、开发)、三个核心活动 (抽取、文档化、协商)、三种需求制品 (目标、场景、面向方案 的需求)和两个横切活动 (确认、管理)的需求工程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全书的内容,使 得本书在追求内容丰富与全面性的同时不失其结构性。 本书所介绍的需求工程框架和主要方法都经过长期和广泛的工业实践检验。同时,书中还 大量运用实例来辅助阐述需求工程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应用指南和检查表。因此, 本书不仅适合用于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需求工程相关课程教学,而且还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及 管理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学习及应用需求工程相关方法、原理和技术的参考书。 彭鑫、沈立炜、赵文耘组织并参加了本书的翻译和审校工作。其中,彭鑫负责第1~26章的 翻译工作,沈立炜负责第27~38章的翻译工作,赵文耘审阅了全文。参加翻译工作的还包括董 瑞志、李宏伟、林云、黄洋、谢奕、朱天梅等。 本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鉴于译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或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批评 指正。 )''* RequirementsEngineering:Fundamentals,Principles,andTechniques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开始研究需求工程,我从一系列工业项目中获得的经验表明:不充分 的需求工程经常导致不一致、不完整以及不正确的需求规格说明,并且开发项目中所遇到的大 量问题也是由此产生的。因此,持续改进系统开发中需求的抽取、文档化和使用的方式成为了我 的愿望和信念。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需求工程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研究者们针对许多需 求工程问题提出、验证并且实践了很多新的解决方案。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需求工程的重要性, 并且由此开始更加重视系统开发的早期 “阶段”。各大学也开始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专门的 需求工程课程。 然而,我与工业界的合作以及许多国内和国际会议上的报告都表明,很多时候需求工程仍 然是以一种不充分、低效以及随意的方式进行的,其根本性的方面常常被忽略,甚至一个组织中 负责开发过程的涉众也经常只对需求工程有着不充分以及不完整的认识。 还需要另一本关于需求工程的书吗 真的需要另一本关于需求工程的书吗?对于现有的德文和英文需求工程书籍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表明, 大多数现有的书籍从不同的视角对需求工程做出了优秀的阐释,然而仍然缺少一本全面、组织 结构良好、易于理解的教科书或纲要。 本书的目的 本书基于研究和工业项目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写作而成,目的是对需求工程的基础、原理 和技术提供一个全面、组织结构良好的介绍。书中所介绍的需求工程的各个方面都用很多例子 进行了说明。此外,本书还提供了检查表和指南,以支持所介绍的需求工程原理和技术的实践应 用。对于每个主题,我们还给出了经过选择的进一步阅读建议。 简而言之,本书是一本全面的需求工程教科书及纲要。 目标读者 本书针对软件和系统工程以及业务信息系统领域中的专业人员、学生和讲师。参与需求工 程或受其影响的专业人员,如项目经理、业务和系统分析员、架构师、开发和测试人员、需求工 程师,将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发现本书是一本有价值的纲要,也是重要的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 实用技术的来源。我个人写作这本书的动机是为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本陪伴他们的学习 和职业生涯的教科书。打算在课程中使用这本书的教师可以从本书的网站 wwwrequirements bookcom(见下文中的 “教授需求工程课程”)上找到参考课程、配套实验练习以及教学幻 灯片。 本书的内容 本书第一部分对于需求工程基础进行了全面介绍,并且简要描述了需求工程从软件开发过 程中的一个早期、非正式阶段发展成为一种持续、跨越项目和不同产品的活动的演变过程。第一 部分结尾介绍了作为本书基石的需求工程框架。该框架由以下4个构造块组成: 4个上下文刻面:每个软件密集型系统都处于一个给定的上下文之中。在需求工程过程中 充分考虑系统上下文对于每一个成功的系统开发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1993年,Mat thiasJarke和我将需求工程的主要目标定义为 “在上下文中建立愿景” [JarkeandPohl 1993]。 本书的第二部分对系统及其上下文的分割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一个有利于将其在 所有需求工程活动中进行考虑的系统上下文结构。 3类需求制品:经过文档化描述 (规约)的系统需求是需求工程过程的关键成果。我们的 需求工程框架区分3类需求 (制品):目标,描述对于系统的 (抽象)意图;场景,描述 实现或未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实例,此外,可以用于描述系统的使用视图等;面向方案的 需求,例如数据、功能、行为模型,详细描述系统需求,主要用于支持后续的系统开发 活动以及系统的正确实现。 本书第三部分对3类需求的特性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广泛使用的目标、场景和面向方 案的需求的类型。而且,对目标和场景在所有核心和横切需求工程活动中的角色也进行 了简要讨论 (见下文)。关于目标和场景在所有需求工程活动中的使用方面的细节在本书 中描述相关活动的部分进行介绍。 3个核心活动:我们区分3个核心需求工程活动:抽取、文档化 (规约)和协商。这3个 活动派生自需求工程的3个维度:内容维度、文档化维度、共识维度 (见 [Pohl1994; Pohl1997])。 3个核心活动在本书的第四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文档化活动,本书介绍了多种 不同的文档化语言 (包括自然语言以及基于模型的需求文档化),并提供了在需求工程过 程中应用不同的文档化语言和技术的提示和指南。对于抽取和协商活动,本书介绍了一 些需求工程中的常用技术。 两个横切活动:除了3个核心活动,还有两个对于需求工程成功至关重要的横切活动:确 认活动和管理活动。确认活动的主要目的包括3个方面:确认上下文是否已在需求工程 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考虑;确认需求的文档化描述;确认需求工程活动是否按照过程指南 进行了执行。我们将 (需求)管理作为需求工程的一部分。管理活动包括3个子活动: 确保需求的可追踪性,确定需求优先级,管理需求变更。 本书第五部分描述了支持确认活动的技术。第六部分详细介绍了管理活动及其子 活动。 本书的第七部分介绍了我们基于目标和场景的需求工程方法 COSMODRE。该方法支持软件 密集型 (嵌入式)系统需求和体系结构制品的交错开发。该方法使用了一个包含4个抽象层次 的层次结构,并为每个抽象层次定义了需求工程制品 (目标、场景和面向方案的需求)以及体 系结构制品。该方法进一步将这些制品的开发过程组织为3个协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过程:系统级协同设计过 程、功能级协同设计过程、软硬件级协同设计过程。我们以一个简化的驾驶员辅助系统为例,对 基于COSMODRE方法进行需求和体系结构制品的交错开发进行了说明。 本书第八部分详细描述了需求工程以及基于需求的测试之间的关系,并且简述了单个系统 工程中的需求工程与软件产品线工程中的需求工程的关键区别。 教授需求工程课程 可以在本书网站 (wwwrequirementsbookcom)上找到不同层次课程的参考,包括基础层 Ⅵ 次、高级层次以及特殊目的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每周2小时的14周课程、关于特定主题的4 小时课程,以及关于需求工程基础方面的概述性课程等。每个课程单元均对应于本书中相关的 部分。每个单元都对教学目的进行了明确说明,并且概要介绍了相应的配套练习和实践训练。 体验和反馈 没有哪本书是完美的。尽管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校对,本书仍然可能包含错误或者需要改进 的地方。如果您发现了错误、缺少的主题或者有其他建设性的改进建议,请发送电子邮件到 feedback@requirementsbookcom 或者在本书的网站上提供您的反馈: wwwrequirementsbookcom 我十分期待收到您宝贵的改进建议! 本书的历史 本书基于2007年 (第1版)和2008年 (第2版)出版的一本德文需求工程教科书写作而 成。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其中有几个部分进行了大量修改并增加了新的材料,特别是关于面向方 案的需求的描述、COSMODRE方法以及产品线需求工程的内容。德文教科书第3版将在本书的 英文版基础上出版。 致谢 首先,我想感谢我的博士生和博士后们,感谢他们所付出的许多富有成果的讨论、建设性的改 进建议以及做出的奉献,这些使得德文教科书得以出版。特别感谢 KimLauenroth、ErnstSikora、 ThorstenWeyer对本书第一到第七部分所做出的贡献,感谢 AndreasMetzger、GünterHalmans和 AndreasFroese对本书第八部分的贡献。我还想对 Lero(爱尔兰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对于本书的 多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是KevinRyan,他成功地鼓励我完成了德文版的项目。 其次,我想对支持我写作英文教科书的人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在德文到英文的翻译过程 中所提供的大量协助,以及对于本书中大量重写的部分以及整本书中许许多多的改进和扩展上 所做的贡献: ErnstSikora NelufarUlfatBunyadi 此外,我还想感谢我的研究组中所有的人,感谢他们宝贵的校对工作以及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特别是 MarianDaun、AndréHeuer、KimLauenroth、MarkRzepka、BastianTenbergen和 Thorsten Weyer。 另外,我还想感谢我的学生、工业伙伴以及参加了我的教程和培训的人们,感谢他们不断地 询问一些关键问题,这是很多改进的宝贵来源。我还想感谢来自 Springer的 RalfGerstner、Colin Marsh和UlrikeStricker,感谢他们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所提供的支持。 深深感谢我的妻子 Brbel以及我的孩子 Timo和 Ella,感谢他们无与伦比的耐心、支持和 理解。 KlausPohl 2010年于德国埃森市 Ⅶ +'', RequirementsEngineering:Fundamentals,Principles,andTechniques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 言 第一部分 基础与框架 第1章 动机 3 !!!!!!!!!!!!  11 软件密集型系统 3 !!!!!!!! 111 实例:嵌入式系统在汽车工业 中的重要性 3 !!!!!!!! 112 开发软件密集型系统的挑战 3 !  12 需求工程的重要性 4 !!!!!!! 121 对于项目成功的影响 4 !!!! 122 需求中的缺陷:一个实例 5 !! 123 需求缺陷导致高成本 6 !!!!  13 组织上下文中的需求工程 6 !!!! 131 与其他组织过程的相互关系 7 ! 132 与其他开发活动的相互关系 8 ! 第2章 需求 9 !!!!!!!!!!!!  21 术语 “需求” 9 !!!!!!!!!  22 需求类型 10 !!!!!!!!!!! 221 功能性需求 10 !!!!!!!! 222 质量需求 10 !!!!!!!!! 223 约束 12 !!!!!!!!!!!  23 问题vs解决方案 14 !!!!!!! 231 开发过程中的 “做什么”和 “怎么做” 14 !!!!!!!! 232 需求工程中的 “做什么”与 “怎么做” 15 !!!!!!!! 233 “做什么”和 “怎么做”之间 的交互 16 !!!!!!!!!! 第3章 持续的需求工程 17 !!!!!!  31 传统系统分析 17 !!!!!!!!!  32 本质系统分析 18 !!!!!!!!! 321 本质vs对应物 18 !!!!!! 322 方法 19 !!!!!!!!!!! 323 本质系统分析的优点 20 !!!!  33 作为早期开发阶段的需求工程 20 !!  34 系统分析及面向阶段需求工程 的缺点 21 !!!!!!!!!!!!  35 需求工程是一个持续过程 22 !!!! 第4章 需求工程框架 25 !!!!!!!  41 需求工程的目标:在上下文中 建立愿景 25 !!!!!!!!!!!  42 框架概览 25 !!!!!!!!!!!  43 4个上下文刻面 26 !!!!!!!! 431 4个上下文刻面间的关系 27 !! 432 4个上下文刻面的使用 28 !!!  44 3个核心活动 28 !!!!!!!!! 441 需求工程的3个维度 28 !!!! 442 核心活动 29 !!!!!!!!!  45 两个横切活动 30 !!!!!!!!!  46 3种需求制品 31 !!!!!!!!! 461 目标 31 !!!!!!!!!!! 462 场景 32 !!!!!!!!!!! 463 面向方案的需求 33 !!!!!! 464 3种需求制品的使用 33 !!!! 465 本文中的 “需求” 33 !!!!  47 全书概览 34 !!!!!!!!!!! 第二部分 系统上下文 第5章 系统和上下文边界 37 !!!!!  51 术语 “上下文” 37 !!!!!!!  52 系统边界 38 !!!!!!!!!!!  53 上下文边界 39 !!!!!!!!!!  54 描述上下文方面的必要性 41 !!!! 第6章 系统上下文的结构化组织 43 !!  61 结构化原则 43 !!!!!!!!!!  62 4个上下文刻面和3类上下文方面 44 ! 621 需求来源 44 !!!!!!!!! 622 上下文对象 46 !!!!!!!! 623 上下文对象的属性和关系 46 !!  63 4个上下文刻面中的相关 上下文方面 47 !!!!!!!!!! 631 主体刻面 47 !!!!!!!!! 632 使用刻面 49 !!!!!!!!! 633 IT系统刻面 51 !!!!!!! 634 开发刻面 52 !!!!!!!!!  64 上下文方面的不同角色 54 !!!!! 第二部分推荐文献 55 !!!!!!!!! 第三部分 需 求 制 品 第三部分a 目标 59 !!!!!!!!!! 第7章 目标导向基础 60 !!!!!!!  71 动机 60 !!!!!!!!!!!!!  72 术语 “目标” 61 !!!!!!!!  73 AND/OR目标分解 61 !!!!!!!  74 目标依赖 61 !!!!!!!!!!! 741 目标之间的 “需要”依赖 62 ! 742 目标之间的 “支持”依赖 62 ! 743 目标之间的 “阻碍”依赖 62 ! 744 目标之间的 “冲突”依赖 63 ! 745 目标等价 63 !!!!!!!!!  75 识别目标依赖 64 !!!!!!!!! 第8章 描述目标 65 !!!!!!!!!  81 目标描述模板 65 !!!!!!!!!  82 目标描述的7个规则 67 !!!!!!  83 目标建模语言及方法 69 !!!!!!  84 使用AND/OR树和AND/OR图 进行目标描述 70 !!!!!!!!! 841 使用AND/OR树进行目标 建模 70 !!!!!!!!!!! 842 使用AND/OR图进行目标 建模 71 !!!!!!!!!!! 843 AND/OR图中附加的目标 依赖 72 !!!!!!!!!!!  85 i 72!!!!!!!!!!!!! 851 i框架中的建模元素 73!!! 852 策略依赖模型 75 !!!!!!! 853 策略原理模型 75 !!!!!!!  86 KAOS 76 !!!!!!!!!!!! 861 KAOS框架中的目标建模 元素 77 !!!!!!!!!!! 862 KAOS框架中的目标建模 78 !! 863 KAOS框架中的责任分配 建模 78 !!!!!!!!!!!  87 决定使用何种目标建模语言 79 !!! 第三部分a推荐文献 80 !!!!!!!! 第三部分b 场景 81 !!!!!!!!!! 第9章 场景基础 82 !!!!!!!!!  91 场景作为中间层抽象 82 !!!!!!  92 场景作为一种将需求置于上下文中 的手段 83 !!!!!!!!!!!!  93 为每个上下文刻面开发场景 84 !!! 第10章 场景类型 85 !!!!!!!!!  101 当前状态场景和期望状态 场景 86 !!!!!!!!!!!!  102 正面和负面场景 86 !!!!!!!  103 不当使用场景 87 !!!!!!!!  104 描述性、探索性和解释性场景 88 !!  105 实例和类型化场景 89 !!!!!!  106 系统内场景、交互场景和 上下文场景 90 !!!!!!!!!  107 主场景、可替换场景和例外 场景 93 !!!!!!!!!!!!  108 用况:场景的分类 95 !!!!!! 第11章 描述场景 97 !!!!!!!!!  111 叙述性场景 97 !!!!!!!!!  112 结构化场景 98 !!!!!!!!! 1121 场景步骤的结构化描述 98 !! 1122 场景参考模板 99 !!!!!!  113 用况描述模板 102 !!!!!!!!  114 场景描述的11条规则 105 !!!!  115 顺序图 109 !!!!!!!!!!!  116 活动图 111 !!!!!!!!!!!  117 用况图 113 !!!!!!!!!!!  118 需求工程过程中不同场景类型 的使用 116 !!!!!!!!!!! 第12章 使用目标和场景的优势 118 !!  121 目标导向的优势 118 !!!!!!! 1211 对于文档化的帮助 118 !!!! 1212 对于抽取的帮助 118 !!!!! 1213 对于协商的帮助 119 !!!!! 1214 对于确认的帮助 119 !!!!! 1215 对于管理的帮助 119 !!!!!  122 使用场景的优势 120 !!!!!!! 1221 有助于文档化 120 !!!!!! 1222 有助于需求抽取 120 !!!!! 1223 有助于协商 121 !!!!!!! 1224 有助于确认 121 !!!!!!! 1225 有助于管理 121 !!!!!!! Ⅸ  123 将目标与场景相结合的好处 122 !! 1231 目标发起对场景的定义 122 !! 1232 目标对场景进行分类 123 !!! 1233 场景描述对目标的满足 情况 123 !!!!!!!!!! 1234 场景发起对目标的细化 124 !! 第三部分b推荐文献 127 !!!!!!!! 第三部分c 面向方案的需求 128 !!!! 第13章 面向方案的需求基础 129 !!!  131 解决方案的3种视图 129 !!!!!  132 面向方案的需求、目标和 场景 130 !!!!!!!!!!!! 1321 主要区别 130 !!!!!!!! 1322 主要联系 132 !!!!!!!! 第14章 面向方案需求的文档化 133 !!  141 数据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34 !!!! 1411 增强的实体-关系模型 134 !! 1412 类图 139 !!!!!!!!!!  142 功能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43 !!!! 1421 数据流模型 143 !!!!!!! 1422 本质模型 149 !!!!!!!!  143 行为视图中的需求描述 150 !!!! 1431 行为建模语言 151 !!!!!! 1432 有限自动机 151 !!!!!!! 1433 Mealy和Moore自动机 153 !! 1434 状态图 154 !!!!!!!!! 1435 状态机图 157 !!!!!!!!  144 在3种视图中描述质量需求 159 !! 第15章 3种视图的集成 161 !!!!!  151 扩展后的示例 161 !!!!!!!!  152 视图之间的关系 166 !!!!!!!  153 使用UML2集成 169 !!!!!!!  154 使用SysML集成 170 !!!!!!! 1541 SysML图类型 171 !!!!!! 1542 需求图 172 !!!!!!!!! 1543 使用需求图来关联各 视图 173 !!!!!!!!!! 第三部分c推荐文献 175 !!!!!!!! 第四部分 核 心 活 动 第四部分a 文档化 180 !!!!!!!! 第16章 需求文档基础 182 !!!!!!  161 动机与目标 182 !!!!!!!!!  162 文档化vs规约 183 !!!!!!!  163 需求制品的质量准则 184 !!!!!  164 验收准则 186 !!!!!!!!!! 1641 需求制品的验收准则 186 !!! 1642 系统的验收准则 187 !!!!! 第17章 自然语言文档 189 !!!!!!  171 自然语言需求 189 !!!!!!!!  172 需求文档 190 !!!!!!!!!! 1721 需求文档的类型 190 !!!!! 1722 要求汇总书 191 !!!!!!! 1723 责任汇总书 192 !!!!!!!  173 需求文档的质量准则 193 !!!!!  174 使用自然语言的优点和 缺点 195 !!!!!!!!!!!! 1741 使用自然语言的主要 优点 195 !!!!!!!!!! 1742 使用自然语言的主要 缺点 195 !!!!!!!!!!  175 避免歧义的技术 198 !!!!!!! 1751 术语表 198 !!!!!!!!! 1752 语法需求模式 200 !!!!!! 1753 受控语言 201 !!!!!!!! 第18章 组织自然语言需求 203 !!!!  181 需求文档的参考结构 203 !!!!! 1811 参考结构的优点 203 !!!!! 1812 IEEE8301998标准的参考 结构 204 !!!!!!!!!!  182 对需求定义属性 207 !!!!!!!  183 需求属性 208 !!!!!!!!!! 1831 标识属性 (类型1) 209 !!! 1832 上下文关系 (类型2) 209 !! 1833 文档化方面 (类型3) 210 !! 1834 内容方面 (类型4) 210 !!! 1835 协商方面 (类型5) 211 !!! 1836 确认方面 (类型6) 212 !!! 1837 管理方面 (类型7) 212 !!!  184 模板和信息模型 214 !!!!!!! 1841 基于模板的文档化 214 !!!! 1842 基于信息模型的文档化 215 !!  185 建立文本需求视图 218 !!!!!! 1851 在需求库基础上生成 视图 218 !!!!!!!!!! 1852 生成需求文档 220 !!!!!! Ⅹ 第19章 概念建模基础 221 !!!!!!  191 物理模型vs概念模型 221 !!!!  192 模型属性 222 !!!!!!!!!! 1921 消除无关细节 222 !!!!!! 1922 定义附加属性 224 !!!!!!  193 概念模型的符号学 224 !!!!!!  194 概念模型的质量 226 !!!!!!!  195 建模语言 228 !!!!!!!!!! 1951 概念建模语言 228 !!!!!! 1952 元建模 228 !!!!!!!!!  196 模型的创建和解释 230 !!!!! 1961 模型创建 230 !!!!!!!! 1962 模型解释 231 !!!!!!!! 第20章 基于模型的需求与文本化 需求之间的关系 232 !!!!!  201 需求模型 232 !!!!!!!!!!  202 需求模型与文本化需求的 相互关系 233 !!!!!!!!!!  203 可追踪性元模型 234 !!!!!!!  204 概念模型和文本化需求之间 的关系 236 !!!!!!!!!!!  205 技术实现 239 !!!!!!!!!! 第四部分a推荐文献 240 !!!!!!!! 第四部分b 抽取 241 !!!!!!!!! 第21章 需求抽取基础 243 !!!!!!  211 需求抽取的目标 243 !!!!!!!  212 需求抽取的定义 243 !!!!!!!  213 需求抽取中目标和场景 的使用 244 !!!!!!!!!!!  214 子活动:识别相关的需求来源 245 ! 2141 识别潜在的需求来源 245 !!! 2142 选择相关的来源 247 !!!!!  215 子活动:抽取现有的需求 248 !!! 2151 从涉众中抽取现有的 需求 248 !!!!!!!!!! 2152 从文档中抽取现有的 需求 249 !!!!!!!!! 2153 从现有系统抽取现有的 需求 250 !!!!!!!!!  216 子活动:开发新的创新性 需求 250 !!!!!!!!!!!! 第22章 抽取技术 251 !!!!!!!!  221 技术评价 251 !!!!!!!!!!  222 描述技术的模板 252 !!!!!!!  223 访谈 252 !!!!!!!!!!!! 2231 准备 253 !!!!!!!!!! 2232 执行 255 !!!!!!!!!! 2233 后续 256 !!!!!!!!!! 223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56 !!! 223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57 !!! 2236 工作量 258 !!!!!!!!! 223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58 !!!!!  224 研讨会 259 !!!!!!!!!!! 2241 准备 259 !!!!!!!!!! 2242 执行 261 !!!!!!!!! 2243 后续 263 !!!!!!!!! 224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63 !!! 224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64 !! 2246 工作量 265 !!!!!!!!! 224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65 !!!!  225 专题小组 265 !!!!!!!!!! 2251 准备 266 !!!!!!!!! 2252 执行 266 !!!!!!!!!! 2253 后续 267 !!!!!!!!!! 225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67 !!! 225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67 !!! 2256 工作量 268 !!!!!!!! 225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68 !!!!  226 观察 268 !!!!!!!!!!!! 2261 准备 269 !!!!!!!!!! 2262 执行 269 !!!!!!!!!! 2263 后续 270 !!!!!!!!!! 226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70 !!! 226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71 !!! 2266 工作量 271 !!!!!!!!! 226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72 !!!!  227 调查问卷 272 !!!!!!!!!! 2271 准备 272 !!!!!!!!!! 2272 执行 273 !!!!!!!!!! 2273 后续 273 !!!!!!!!! 227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73 !!! 227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74 !!! 2276 工作量 274 !!!!!!!!! 227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75 !!!!!  228 基于视角的阅读 275 !!!!!! 2281 准备 276 !!!!!!!!! Ⅺ 2282 执行 276 !!!!!!!!!! 2283 后续 276 !!!!!!!!! 228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76 !!! 228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77 !!! 2286 工作量 278 !!!!!!!!! 228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78 !!!!! 第23章 辅助抽取技术 279 !!!!!!  231 技术评价 279 !!!!!!!!!!  232 头脑风暴 279 !!!!!!!!!! 2321 准备 279 !!!!!!!!!! 2322 执行 280 !!!!!!!!!! 2323 后续 281 !!!!!!!!!! 232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81 !!! 232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82 !!! 2326 工作量 283 !!!!!!!!! 232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83 !!!!!  233 原型 283 !!!!!!!!!!!! 2331 准备 283 !!!!!!!!!! 2332 执行 284 !!!!!!!!!! 2333 后续 284 !!!!!!!!!! 233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85 !!! 233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85 !!! 2336 工作量 285 !!!!!!!!! 233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86 !!!!!  234 KJ方法 286 !!!!!!!!!! 2341 准备 286 !!!!!!!!!! 2342 执行 287 !!!!!!!!!! 2343 后续 288 !!!!!!!!!! 234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288 !!! 2345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89 !!! 2346 工作量 290 !!!!!!!!! 2347 成功的关键要素 290 !!!!!  235 思维导图 290 !!!!!!!!!! 2351 准备 291 !!!!!!!!!! 2352 执行 291 !!!!!!!!!! 2353 后续 292 !!!!!!!!!! 2354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92 !!! 2355 工作量 292 !!!!!!!!! 2356 成功的关键要素 292 !!!!!  236 抽取检查表 292 !!!!!!!!! 2361 准备 293 !!!!!!!!!! 2362 执行 293 !!!!!!!!!! 2363 后续 293 !!!!!!!!!! 2364 对于需求抽取的作用 293 !!! 2365 工作量 297 !!!!!!!!! 2366 成功的关键要素 298 !!!!! 第四部分b推荐文献 299 !!!!!!!! 第四部分 c协商 300 !!!!!!!!! 第24章 需求协商基础 301 !!!!!!  241 需求协商的目标 301 !!!!!!!  242 需求协商:定义 302 !!!!!!!  243 需求协商中目标和场景的 使用 302 !!!!!!!!!!!! 第25章 冲突管理 303 !!!!!!!!  251 子活动:识别冲突 303 !!!!!!  252 子活动:分析冲突 303 !!!!!! 2521 数据冲突 304 !!!!!!!! 2522 利益冲突 304 !!!!!!!! 2523 价值冲突 304 !!!!!!!! 2524 冲突分析的启发式方法 304 !!  253 子活动:解决冲突 305 !!!!!! 2531 通过协商解决冲突 305 !!!! 2532 通过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解决冲突 306 !!!!!!!! 2533 通过决定解决冲突 306 !!!! 2534 冲突解决策略的评价 307 !!!  254 子活动:记录冲突解决方案 308 !! 第26章 协商技术 309 !!!!!!!!  261 双赢法 309 !!!!!!!!!!! 2611 双赢法中可能的情形 309 !!! 2612 取得双赢情形 309 !!!!!! 2613 双赢法和冲突解决策略 310 !!  262 交互矩阵 310 !!!!!!!!!! 第四部分c推荐文献 312 !!!!!!!! 第五部分 确  认 第27章 需求确认基础 316 !!!!!!  271 动机和目标 316 !!!!!!!!! 2711 确认的目标 316 !!!!!!! 2712 不充分确认的风险 317 !!!!  272 确认vs验证 318 !!!!!!!! 2721 构造性质量保障和分析性 质量保障 318 !!!!!!!! 2722 确认和验证的定义 318 !!!! 2723 本书所使用的术语 “确认” 319 !!!!!!!! Ⅻ  273 子活动:确认所创建的需求 制品 319 !!!!!!!!!!!! 2731 内容维度的确认 320 !!!!! 2732 文档化维度的确认 321 !!!! 2733 共识维度的确认 321 !!!!!  274 子活动:确认上下文考虑 322 !!! 2741 主体刻面 323 !!!!!!!! 2742 使用刻面 323 !!!!!!!! 2743 IT系统刻面 323 !!!!!! 2744 开发刻面 323 !!!!!!!!  275 子活动:确认活动的执行 324 !!!  276 确认3个层次的能力模型 325 !!!  277 确认中的目标和场景 326 !!!!! 2771 考虑目标的好处 326 !!!!! 2772 考虑场景的好处 326 !!!!!  278 确认的原则 327 !!!!!!!!! 2781 第一个原则:引入正确 的涉众 327 !!!!!!!!! 2782 第二个原则:分离缺陷检测 和缺陷修正 328 !!!!!!! 2783 第三个原则:利用多个独立 视角 329 !!!!!!!!!! 2784 第四个原则:使用恰当的 文档化格式 330 !!!!!!! 2785 第五个原则:确认期间开发 制品的创建 330 !!!!!!! 2786 第六个原则:反复确认 330 !! 第28章 确认技术 332 !!!!!!!!  281 审查 332 !!!!!!!!!!!! 2811 准备 333 !!!!!!!!!! 2812 执行 333 !!!!!!!!!! 2813 后续 334 !!!!!!!!!! 281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334 !!! 2815 好处 335 !!!!!!!!!! 2816 工作量 335 !!!!!!!!! 2817 成功的关键要素 336 !!!!!  282 桌面检查 337 !!!!!!!!!! 2821 准备 337 !!!!!!!!!! 2822 执行 337 !!!!!!!!!! 2823 后续 337 !!!!!!!!!! 282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337 !!! 2825 好处 338 !!!!!!!!!! 2826 工作量 338 !!!!!!!!! 2827 成功的关键要素 338 !!!!!  283 走查 339 !!!!!!!!!!!! 2831 准备 339 !!!!!!!!!! 2832 执行 339 !!!!!!!!!! 2833 后续 339 !!!!!!!!!! 283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339 !!! 2835 好处 340 !!!!!!!!!! 2836 工作量 340 !!!!!!!!! 2837 成功的关键要素 340 !!!!!  284 比较:审查、桌面检查 和走查 340 !!!!!!!!!!!  285 使用原型的确认 341 !!!!!!! 2851 准备 341 !!!!!!!!!! 2852 执行 342 !!!!!!!!!! 2853 后续 342 !!!!!!!!!! 285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343 !!! 2855 好处 343 !!!!!!!!!! 2856 工作量 343 !!!!!!!!! 2857 成功的关键要素 344 !!!!! 第29章 辅助确认技术 345 !!!!!!  291 确认检查表 345 !!!!!!!!! 2911 准备 345 !!!!!!!!!! 2912 执行 346 !!!!!!!!!! 2913 后续 346 !!!!!!!!!! 291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347 !!! 2915 好处 347 !!!!!!!!!! 2916 工作量 348 !!!!!!!!! 2917 成功的关键要素 348 !!!!! 2918 构建问题和检查表 348 !!!!  292 基于视角的阅读 352 !!!!!!! 2921 准备 352 !!!!!!!!!! 2922 执行 353 !!!!!!!!!! 2923 后续 353 !!!!!!!!!! 2924 应用该技术的检查表 353 !!! 2925 好处 353 !!!!!!!!!! 2926 工作量 354 !!!!!!!!! 2927 成功的关键要素 354 !!!!!  293 制品的创建 354 !!!!!!!!! 2931 模型的语言描述 355 !!!!! 2932 创建场景 357 !!!!!!!! 2933 创建测试用例 359 !!!!!! 2934 创建用户手册 361 !!!!!! 第五部分推荐文献 363 !!!!!!!!!  第六部分 管  理 第30章 需求管理基础 367 !!!!!!  301 管理活动的目标 367 !!!!!!!  302 定义 368 !!!!!!!!!!!!  303 管理需求制品 368 !!!!!!!!  304 观察系统上下文 369 !!!!!!! 3041 观察上下文的技术 369 !!!! 3042 结构化的上下文观察 369 !!!  305 管理需求工程活动 370 !!!!!! 3051 面向阶段的方法 370 !!!!
本文档为【迷你书-《需求工程:基础、原理和技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53679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1
分类:互联网
上传时间:2014-01-07
浏览量: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