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举报
开通vip

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

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凯洛夫的《教育学》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 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   A.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体个性化功能   C.个体谋生性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它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年幼无知的儿童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   A.传递   B.选择   C.创造   D.传播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批判功能。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可塑性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可塑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随着环境、教育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人的素质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就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社会分工   C.普及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   A.学区教育制度   B.成人教育制度   C.教师教育制度   D.教师资格制度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   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广域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如有的国家把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等。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相关课程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和配合的学科组成的课程。编制相关课程要使各学科教学顺序能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既保持原有学科界限,又要确定科际的联系点,如理化学科教学所需数学知识,需事先在数学课中进行教学。   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   B.道尔顿制   C.特朗普制   D.曼海姆制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始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张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即把各科一年的课程划分为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以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提前更换公约,能力差的学生不必强求一律。   9.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 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还有()   A.体谅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体谅模式,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麦克菲尔等,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发展、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价值澄清模式,代表人物为美国拉斯、哈明、西蒙等人,认为社会是变化发展着的,不能仅传授某种 固定的价值观点,而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善于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做出明智的抉择。社会学习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班杜拉、米切尔等人。认为品德发展是社会实际影响作用的结果,因而十分注重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在激发动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集体教育模式,即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德育中的巨大作用,并通过学生个人的品德转变来影响集体。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   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   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即学生受教育权。   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注重提高人的素质、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   12.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A.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   B. 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向融合   C. 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   D. 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改革重点是调整结构模式,由相互独立的中学类型向综合中学类型发展。纯粹的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正逐渐转变为综合化的高中阶段教育。   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有研究者根据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时的智力测验数据,对那段时期10.7万人应征入伍的19岁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进行研究。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学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学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学8年者高出4分,经检验差异显著。这项研究成果表明()   A.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智商   B.当时测定智商的工具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相当完善   C.学校教育并不能显著提高人的智商   D.智商的高低影响受教育年限长短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能够显著提高人的智力水平。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要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14.《学记》将大学教育的年限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阶段从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试合格,称之为()   A.博士   B.大成   C.翰林   D.大儒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学记》指出:“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   15.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   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   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   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   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段的语言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颜之推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   16.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   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   C.重视科举考试   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广文馆是国子监下属补习性质的学校,招生对象是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者,授课内容为进士科所试内容。   17.以下传统识字教材按编写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B. 《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   C. 《三字经》《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   D. 《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急救篇》是汉代学童的教科书,《千字文》为南朝周兴嗣撰,《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三字经》成书于南宋。   18.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19.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A.改革科举   B.发行报刊   C.兴办学堂   D.译介西书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维新教育通过开学会、创报刊等途径将启蒙思想化作文字、化作语言注入了每个关心国家命运人的心中,开展了以“开民智”为中心的思想启蒙运动。   20.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参考答案:C   三人行考点分析: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李大钊、恽代英为代表的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教育主张。   21.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   A.教育立法独立   B.教育教学权独立   C.教育内容独立   D.教育督导独立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蔡元培认为,教育独立的内涵应该包括:第一,经费独立,要求政府划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第二,教育行政独立,要求各省设立专管教育的司,不能附设于政府部门之下,由懂得教育的人充任,教育总长不能因政局而变动。第三,教育思想独立,要执行一定的方针。第四,教育内容独立,能自由编辑、自由出版、自由采用教科书。第五,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   22.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   A.乡村教育   B.普通教育   C.师范教育   D.职业教育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1928 年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以 1922年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戊辰学制”分 组织和系统两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1)根据本国国情;(2)适应民生需要;(三)增高教育效率;(四)提高学科标准;(5)谋个性之发展;(6)使教育 易于普及;(7)留地方伸缩之可能等七项原则,第二部分为学校系统。   23.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A.学友制   B.小先生制   C.学徒制   D.实习制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陶行知推行小先生制。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发动小学生来充当教师。优点:有利于女子教育的普及;能使中华民族返老还童,使成人得到一种少年精神;不花钱便能接受教育;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沟通,白天学习,晚上教人。   24.日本大化革新时期所建立的贵族学校教育制度仿照于中国的()   A.汉代教育制度   B.唐代教育制度   C.宋代教育制度   D.元代教育制度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25. 在古希腊罗马教育中,雅典教育与斯马达教育相比、古罗马教育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军事教育   B.重视女子教育   C.倡导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D.加强国家对教育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反映在教育上也很有特色。雅典的教育在于把年轻人培养成不仅是军人,而且是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善于工商业事务的政治家和商人。教育内容广泛多样,方法也较灵活。雅典教育在于使未来的公民身心和谐,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6.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是()   A.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B.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   C.精神健康重于身体健康   D.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参考答案:   考点分析:洛克认为人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他认为每个绅士的身体都必须能适应以后活动中面临的艰苦环境,针对当时贵族子弟多娇生惯养的风气,他强调生活各方面的忍苦耐劳。   27.赫尔巴特教育过程分别为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即()   A.统觉,教学和训育   B.兴趣,教学和训育   C.联想,教学和训育   D.管理,教学和训育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过程分别为管理、教学和训育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三个部分,教育方法包括教学方法、管理方法、训育及交际等内容。配合管理与教学还有训育的方法,训育最大的特点是陶冶性,通过赞许和责备在儿童周围造成影响儿童情感、思维的氛围,促进道德性格的形成。   28.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   A.人才培养功能   B.科学研究功能   C.社会服务功能   D.文化传播功能   参考答案:B   三人行考点分析:洪堡提出了学术自由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原则。还创办了柏林大学,对欧美高等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9.西方在近现代教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中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与地方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行政领导体制形成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巴尔福教育法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为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管理体制,为后来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和中等管理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30.“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A.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从教育即生长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在杜威看来,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溶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3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   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实验教学论体系,是赞科夫首创的苏联发展性教学的第一例完整体系。这一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以整体性观点为具体的方法论基础,揭示了教学的结构与学生的发展进程之间的因果联系,提出了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原则和具体途径。   32.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大力推动建立()。   A.统一学校   B.国立中学   C.中间学校   D.综合中学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巴特勒教育法》实施后,英国形成了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但各种中学质量、标准差异较大,引起了社会的争论。1951年,英国工党提出了发展综合中学的计划。   33.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A.改造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结构主义教育   D.永恒主义教育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要素主义教育思潮认为,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空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中小学要强调双基(新三艺),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进行教学。   3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基本需要basic needs或缺失性需要deficiency needs)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需要 growth needs)。从学习心理的角度,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需要层次理论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35.学习单词basket(筐子)有助于学习basketball(篮球)。这里所产生的迁移是()。   A.顺应性迁移   B.低路迁移   C.水平迁移   D.特殊迁移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即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的,即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   36.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止渴   D.老马识途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杯弓蛇影”只是想象,而没有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37.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认知类型也称认知方式或认知风格,它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前者指它在时间上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后者指个体在完成类似的任务时都会采用这种方式。认知类型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于认知类型的研究,目前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a场依存性对场独立性b冲动性对沉思性c整体性对系列性d发散思维对聚合思维e内倾对外倾。   38.某学生很怕猫,老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与他谈论猫,再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帮助他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改变行为的方法属于()。 A.行为塑造法 B.系统脱敏法 C.松弛训练法  D.认知疗法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39.某研究者试图用实验法来验试“灌输会窒息学生的创造力”这一研究假设。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伦理原则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伦理原则表现在方法的使用上,要“以人为本”,尊重被研究者或被试,如访谈时,要坚持研究双方的平等对话,要尊重对方的选择,要替对方保密信息等等。避免研究过程中对对方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43.“你曾经在考试中作过弊吗?”这是某研究者在“关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一个题目,这一题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过于书面化  B.词义含糊 C.带有暗示性 D.涉及敏感性问题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调查问卷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格外谨慎。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性,避免诱导性用语或带有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用语在问卷中出项。   44.在教育测量统计中,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等级相关系统统计的测量类型是()。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参考答案:A   三人行考点分析:定名测量用来说明数据的属性,它是测量尺度中层次最低的一种,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变量依自身的属性或特征进行分类,并标记为不同的名称或数字符号,适用于次数百分比统计而不适用于中位数。   45.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X就可能是另一现象Y 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当有关因素是等级或定量的,并与事件效应成量变关系时,设A1,A2,A3等是事件效应不同数量的状态,a1 ,a2, a3 是研究因素不同数量的状态,两者之间有共同变动的关系,因此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如果某现象发生变化时,另一现象也发生变化;那么可以判明前一现象是后一现象的原因。   二、辨析题:第46~48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首先判断正误,然后在阐明理由。   46.杜威实用主义教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答案要点】   正确。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杜威是其代表人物。杜威实用主义教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   【三人行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等。实用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与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师中心论”相反。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答案要点】   错误。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乐”类似综合艺术课;“射”是指射箭,是西周贵族子弟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御”指驾车;“书”指书写文字;“数”是指计算、算法。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的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三人行解析】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教育内容。(1)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2)乐:类似综合艺术课,乐的内容很广,形式多样。(3)射:是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的年龄,就要接受正规教育,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称。(4)御:是驾车,驾车要沉稳、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5)书:指书写文字,西周的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6)数:是指计算、算法。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利益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六经”代表了先秦时期的一切文化知识领域,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作为历史材料,其价值无可比拟。而对中华民族性的影响,更为深刻。《六经》完全成书,并被立于学官,是在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思想的演进,诠解的不同,《六经》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封建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48.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答案要点】   错误。   根据维纳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主要有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学生最终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是受到多种变量影响的 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作努力归因,因为努力因素不但可以变化,而且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业的成败与他们的努力程度密切联系,并引导学生对学业的失败多作努力不够的归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只作努力归因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业成就,并尽量指出解决方法,所以,教师只要引导他作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是不对的。   【三人行解析】成败归因理论以维纳为代表,他认为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动机效果。如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以后还会进一步努力;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以后就不会去尝试。   激发学生动机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消极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我作努力不够的归因。在韦纳归因模式的四因素中,努力因素对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特别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因为努力因素不但可以变化,而且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在改变行为结果的诸多因素中,努力因素是个体最能把握的因素。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业的成败与他们的努力程度密切联系,并引导学生对学业的失败多作努力不够的归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当学生把学业失败归因为基础差、学习技能差时,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只要努力,以前的知识缺陷落差是可以补上来的,基本的学习技能也可以通过训练进行补救的。”当学习遇到挫折时,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努力不够的归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对未来成功的期望,而是更加努力直至成功。教师在强化学生作努力归因的同时,还要强调努力带来的成功同时也是能力的体现。   但是只作努力归因是不够的,尤其当学生已经十分努力但无法成功时,努力归因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学生很可能把失败再次归因于能力缺乏而对自己产生更大的失望感。另外,过分强调持续的刻苦努力对于完成一项任务的重要性,也会使学生认为他难以达到目标,从而导致放弃努力。所以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努力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业成就”,并尽量指出解决方法。如引导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当,则更可能提高学习。因为学习方法和努力一样是内部的、可控的非稳定性因素,能够有意识地加以改变。把失败归因于它,既可以使学生保持对成功的信心,又可以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学习上,并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总结经验,增加认知技能,掌握学习策略。所以,教师只要引导他作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是不对的。   三、简答题:第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49.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从其基本观点可以看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看到了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看到了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所带来的社会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个体知识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 盾,试图通过学科结构的掌握来解决这一问题,有其积极意义。但是,由于知识中心课程理论过分注重知识,强调学科逻辑,重视学术性,以至于对于经验、心理逻辑、实用性有所忽视,且具有浓厚的精英主义色彩。   【三人行解析】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也可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为代表。   其主要特点:(1)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2)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这一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其主要特点:(1)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而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由若干门学科组成的,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组织。以赫钦斯为代表的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其主要特点:进一步阐明了名著课程和教材所具有的优越性,认为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更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50.简述“尊重学生”的基本内涵。   【答案要点】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教学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其次,要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赖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要建立民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教师要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它存在于教师教育生活的每一时空。(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修养品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深刻影响。   “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享有的权力。学生的权利有:(1)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这是指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教学民主精神的体现,是广大学生接受教育和获取知识的保障。(2)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的权利,这是指学生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这是学生获得国家各种经济资助的权利。(3)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利,这是指学生享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4)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这是指学生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是指学生除了享有以上四项权利外,还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人行解析】学生。学生也称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主体。   “尊重学生”一个方面表现在要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或者说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相互配合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是合作共享、共同成长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类型中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与学生中心论相反,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这是不平等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学生的价值与尊严得不到真正的尊重,个性发展也被严重的扭曲。   因此,“尊重学生”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对教师来说,有以下策略: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二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三是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四是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五是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尊重学生”另一方面表现为尊重学生享有的权力。   学生具有的权利与其身份密切相关。学生通常具有公民、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的学生)和受教育者三重身份。   学生作为公民,通常享有的实体性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通信自由权和通信秘密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 ;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等)等等。   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身心健康权、受教育权、隐私权等还受到特殊保护。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享有1995年颁布实施的《教育法》的保护。主要有:一是使用学校教育资源权;二是获得物质帮助权;三是获得公正评价权;四是程序性权利。   51.简述梁启超关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观点。   【答案要点】   梁启超认为开民智是自强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必备条件。而开民智的基本途径则是兴办教育,基于这一思路,梁启超指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在于养成一种“特色国民”,这种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即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梁启超非常重视教育作用,认为国家的强弱以教育为转移。他说:“世界之运,由乱而近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又说:“今日中国之大患,苦于人才之不足,而人才不足由学校不兴也。”他认为,只有首先提高了人民的文教素质,然后才能在中国实现民权政治。他把“育人才”、“开学校”手作是“开民智”,提高人民素质的主要手段,认为这是实行维新变法的根本之所在   同时,梁启超强调了教育应有明确的“完旨”,即指出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他认为,教育是人类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更不能没有宗旨,他首先认为教育一定要有目的,否则将一事无成;其次,他认为教育目的正确与否,至关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上的错误;最后,他认为正确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 这种国民须具有公德、国家思想、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品质。克服中国人在专制社会中形成的品格缺陷。他认为只有造就出这样的新民,才能拯救国家的危亡,振兴中华民族。他曾说:“他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可以为一个人的资格”,“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民之资格”,所以他提出教育要培养“特色的国民”(“新民”),这种“新民”必须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事实上,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新一代,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培养人才上的积极要求,不失为一种进步的教育思想。   【三人行解析】梁启超与康有为一样,都持有“教育救国论”的观点,故非常重视教育作用,认为国家强弱以教育为转移。他阐述了“民智”与“民权”的关系。他说:“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他的意思是说,只有首先提高了人民的文教素质,然后才能在中国实现民权政治。梁启超就是从这一角度论述教育作用的,他的这种认识是卓越而深刻的,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仅靠教育去“救亡图存”显然是行不通的。   梁启超强调了教育应有明确的“宗旨”,即指出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梁启超认为,教育是人类一项极其复杂的活动,更不能没有宗旨,他曾说:“他事无宗旨犹可以苟且迁就,教育无宗旨,则寸毫不能有成。”他认为教育目的正确与否,至关重大,封建教育之所以腐朽,洋务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在于教育目的上的错误,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培养出来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完善,或者就想升官发财,奴性、作伪、自私、怯懦、麻木是人们的通病。“可以为一个人的资格”,“而独无可以为一国国民之资格”,所以他提出教育要培养“特色的国民”(“新民”),他要求培养的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   52.简述操作技能学习的高原现象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   操作技能的高原现象是指在结构比较复杂的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出现一段接近水平的线段,此时曲线不但不上升,甚至还可能出现少许下降。但在高原期后,曲线又继续上升。练习中的高原现象。在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现象,称之为“高原期”。如图所示:   练习时间   高原   高原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练习方法不当;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长时间的练习导致学生的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或者身体疲劳等原因造成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顿现象;意志品质不够顽强等。此外,当练习成绩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之前,练习成绩会处于停顿甚至暂时下降的状态。   53.简述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答案要点】   课题论证是研究者本人对所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是对课题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进行课题论证的目的在于阐述研究课题的价值及完成课题的可能性,以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教育研究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课题选题的价值   主要说明“为什么选定该课题进行研究”的问题。阐明该课题所涉及的领域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应用中的地位,指出本课题研究的迫切性与针对性,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状况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这部分通常需要概要地介绍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现有研究已经达到什么程度,已得出哪些结论,存在着哪些亟待弥补或改进的不足,表明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进而说明该课题将从哪些方面入手,预计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说明课题将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列出基本框架。   (四)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清楚说明“到底怎样进行研究”的行动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即采用何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如何控制研究的过程,研究进度如何安排等。   (五)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说明研究者在进行课题研究方面已经具备的工作基础与条件。主要包括:(1)研究者自身条件与合作者的条件。如过去所接受的研究训练,已收集的相关研究资料,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与取得的研究成果。(2)研究者可利用的物质及社会资源。即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说明,如研究场地、被试联系、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的独特条件等。   四、分析论述题:第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4.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分析下列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下述材料中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3)联系学校德育实际,阐述下列材料中观点的现实意义。   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重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度。-------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慌,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为此道德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盖彼者,不过无疵而已,与社会虽有若无。今因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愿诸生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已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度己亦用此尺,量入则去,所谓社会自觉心,社会进步者不远矣。(节选自张伯苓:《以社会进步为教育目的》,1919年)。   【答案要点】   (1)材料中提到“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这体现了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以及促进个体职业和身份的社会化三个方面。1)个体观念的社会化,就是个体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2)个体智力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这已成共识。学校教育对个体智力与能力的指导、规范和促进作用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比拟的;3)个体的身份是个人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人所从事的职业与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以其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为前提,教育是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和身份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和教育的人口功能。   (2)材料中所反映的是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材料中“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步。”这充分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他们主张:1)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3)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直接的道德教学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其优点是1)使学校德育的实施在课程和实践上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证;2)有利于系统全面的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3)迅速的促进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   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有:思想政治课之外的其他各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校园环境建设;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1)学科教学中唯一可行的道德渗透是德育;2)道德学习的核心是价值观或态度的学习;3)教材对学生品德的影响很重要。学校间接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学校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以及班主任工作。   55.试析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答案要点】   自然主义教育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自然教育即“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城市社会的教育,因为卢梭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天性,也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他把儿童的教育分为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而且每个人都是由这三种教育培养起来的。只有这三种教育圆满地结合而且是后两者相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的就是培养自然人。这种自然人是身心协调发展的、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而绝非野蛮的自然人。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卢梭倡导所谓的“消极教育”,即不干预、不灌输、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   卢梭把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青春期。婴儿期着重于身体的养护,养护措施要顺其自然。儿童期也重视身体的
本文档为【2013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3012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81KB
软件:Word
页数:28
分类:
上传时间:2014-01-05
浏览量:35